在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困惑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的优秀素质、积极进取精神、敏锐的数学智慧与学识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每节课中教师都应将自己丰富的情感融入教学活动中,以充沛的感情、生动的语言、娴熟的教学技巧去感染学生,这必将会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其实教师在课堂上最幸福的时候就是看到学生用敬佩、享受、快乐的眼神审视着老师,证明我们的课堂已经让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4、表扬、鼓励与赏识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中,能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表扬、赏识,对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都有很大的帮助,也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大家都有同感,学生非常渴望得到教师的欣赏、关注,教师的一句鼓励一次表扬也许会让学生铭记一生。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方式尽可能多样化、有针对性,如“做得不错”“你的方法很好,你的想法有新意”“你的头脑很聪明”“你进步多了”等语言经常应用,无疑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感到学生学习的兴趣来自两个方面
一、直接兴趣
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来自课堂。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教师如果以充沛的感情,民主的作风,渊博的学识,亲切的语言去感染学生,让他们敢想、敢说、敢做,在这样的课堂氛围里,学生学起来就会感到轻松愉快。具体要从如下四方面努力去做:
1、认真备课,以极强的驾驭教材能力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不只是学习,做任何事情兴趣都是基础,感兴趣的事就会很认真、很投入的去做,相反不感兴趣的事就会应付、消极对待,正如一位心理学家说的“兴趣是人们认识事物和探求事物结果的重要动机”。对学生而言在学习中只有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最大限度的促进他们思维和想象,才能使教师和学生同时获得成功的快乐。
新课程的改革、新教材的使用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进行了摸索、研究、思考、总结,现将我们对新教材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困惑和相应的思考向大家作一汇报,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过大
新教材体现全新的教育理念,是编者的一种理想化的追求,但进入到实际操作层面中会发现存在一系列的矛盾。如:最初的设计与课时不足的矛盾、(如第九课《矛盾》原教材用一单元的内容来安排,现缩成一课的内容,容量大,用两课时是远远不够的。)探究活动过多难以展开、应试教育对实践活动、探究活动的冲击。
3、学生探究活动的设计过多过于理想化,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落实
精心设计学生活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和落实三维目标的重要环节。但困难的是政治课的课外活动,需要学生走入社会,走入生活,搜集资料,而学生在时间上首先无法保证,课外活动无法开展,导致课堂活动只是按照教师的一家设计,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形式单一,时间一长,也就让学生感到没有意思,缺乏兴趣 。而且在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导向下,不可能也不允许学生在课前课后化时间去进行相关的探究准备和探究活动.
二、间接兴趣
一个注重师德的教师很受学生的尊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用知识本身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外,还应该以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另外教师的言行、举止、乃至穿着都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影响,当然教师的穿着要高雅大方。教师在讲台上的形象也是为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奋斗目标提供引导作用。可见教师应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登上讲台,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2、教学方法新颖、灵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上教师要尽量利用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保持教学的新颖性,使学生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第一学段要根据学生的好奇、好动的年龄特点多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和图片、多创设动手+动脑的机会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多给与观察、表述等机会,培养学生分析以及表达能力。第二学段注重创设生活情境、语言情境、动手操作,在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同伴交流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想做的更好要经常温习新课程标准,学习他人的先进方法,反思自己的不足。
2、淡化知识间的逻辑、过于看重感悟、探究和活动
新教材试图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知识间的逻辑关系,用大量的材料来说明观点、并展开探究活动来达到降低难度、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学生发现性、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的目的,但基本知识,基本观点的阐述不够简洁明了,缺乏严密性,给人一种什么都想讲又什么都讲不清,讲不透的感觉,使得学生上课听得开心,下来拿到练习题难过。
二、巧设导语,是激起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源泉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前奏,它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要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渲染气氛,引起学生情感共呜,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想听下去,急于听下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亢奋状态。
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媒介也逐渐走入课堂,广泛用于教学中。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动画、图象、立体声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我在讲“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这一章节时,利用多媒体播放好多体现科技发展的图片,播放了神六发射的过程等,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感到振奋,认识到祖国科技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起爱国的热情,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境界,从而提高了课堂质量。
教师应认真备好课,讲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努力把每堂课上好,上活,上得有趣,让学生回味无穷,学生从心底里喜欢上你的课,这样,才能激起学生高昂而持久的学习兴趣。回顾以往的课堂教学我们都有体会,当我们精心准备了一节课,课上教师一定思路清晰、教学内容层层递进,教师语言严谨,课堂调空能力强,感受到的是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主动性很强,学生学的兴趣盎然,教师教的轻松、带劲儿。如果一节课准备的不够充分甚至毫无准备,课上就会出现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教学无层次、语言啰嗦不流畅等现象,此时我们经常看到的是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课长此以往学生可能会从此失去学习的兴趣。
3、利用教具、多媒体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进课堂,已是当前教学活动的一项很重要的形式,它以有趣的音乐、图像、颜色、画面、动作,强有力地吸引着学生,它可以将教学中很多抽象的问题通过课件展示变得直观形象、浅显易懂,减轻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上学期听了二年级的 “轴对称图形”一课,教师运用课件先出示蝴蝶、汽车等重合图片,让学生讨论这些图形所共有的性质,通过讨论,得出都能沿一条边对折后两边重合,从而得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好,教学效果良好。
第一,如何更好的适应新课改,虽然新课改在我们学校也实施将近两年,在这个过程中还是有些弯道的。就我自身的班级有一个弊端暴露出来就是,合作小组成了合坐小组,这一点我感觉很心痛。学习没成却比以前还能说话。这也充分说明了我们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的,作为老师一方面,则要更好更有效的推荐实施。学习一些优秀经验,找到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会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最大兴趣。
恩格斯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胜过责任感,只要我们努力地去探索,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起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成绩优良。这也是我在这次学习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五、师生和谐,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与积极性的高低,常依赖于对教师的情感。由此可见,高尚纯洁的爱则是师生心灵的通道,是启发学生心扉的钥匙,是引导学生前进的路标。教师除了要有人格魅力外,在教学中,还要以一颗火热的心爱护学生,真诚地对待学生。对学生要一视同仁,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课堂上注重多表扬少批评,经常走到他们中间,找他们谈心,参加他们的活动,为他们服务,这样才能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应多给他们关爱,多找出其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只有这样,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知,对这科产生兴趣。
第二,学生要培养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学生虽然脑子聪明,可是学习习惯不好,眼高手低,总觉得什么都会,考试又总是出错。所以要培养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
通过本次的培训学习我主要就是想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配合新课改的实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这句名言让我懂得了教学的艺术关键在激活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句名言也一直激励着我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思考、实践。我总认为一个老师即使很有学识很有责任心,如果学生不喜欢你这个老师,不喜欢上你的课,那无疑是个失败的老师,所以我觉得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教与学的关键。其实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也是多少年来教育教学中的老要求老口号了,但真正用心去做的老师不是很多,能做出成效的老师就更少了。做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这件事确实需要我们潜心去研究,耐心去实践,静心去反思。
(二)淡化知识间的逻辑、过于看重感悟、探究和活动
新教材试图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知识间的逻辑关系,用大量的材料来说明观点、并展开探究活动来达到降低难度、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学生发现性、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的目的,但基本知识,基本观点的阐述我认为通过本次培训希望我自己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如何更有效的教学?”
就教师方面主要解决以下一些问题:
第三,正确的看待学生成绩和爱好,做到因材施教。高中阶段学习成绩最主要,面临要高考上大学的压力。学生成绩到底应该如何更好的看待,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更重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也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也使整个班级有一个好的班风和学风。
就学生方面我觉得应主要从以下一些方面入手:
第一,从自己喜欢的科目入手,培养学习兴趣。有的老师总是要求学生在自己的科目上一定不能看别的科目,我认为有时候让学生学习点自己喜欢的科目是很有必要的,当然这并不是要让学生放任自流。就像是吃饭前得小菜一样,只是一个开胃的作用。
在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困惑和
在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困惑
在一年多来的高中新课程教学中,面临的主要困惑有以下几点:
1、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过大。
新教材体现全新的教育理念,是编者的一种理想化的追求,但进入到实际操作层面中会发现存在一系列的矛盾。如:最初的设计与课时不足的矛盾、探究活动过多难以展开、应试教育对实践活动、探究活动的冲击等等。
一、做好预习,培养动机,激发兴趣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与课前预习是紧密相联的。而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怎样与教师的严格要求、具体指导分不开。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在学生做课前准备时可以提供必要的预习提纲,学生则通过预习、并查找与本课相关联的内容,对教材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能找出本课的重点、难点、疑点。这样学习目的明确了,兴趣也随之产生,学习的热情也高涨了。
第二,在上课过程中,更好的处理好和学生的关系,这就包括和学生的学习关系和生活关系。所谓学习关系也就是处理和学生的上课时间还有度得关系,教师应该讲多久应该讲到什么程度,如何更好的把握上课节奏,等等。生活关系也就是除了学习之外的一切关系,比如怎样更好的和学生建立一种朋友关系,怎样和我们的学生更好的相处,等等。这里我就笼统的说一下,具体到生活中也就是我们要关系和爱护我们的学生。
三、巧妙设疑,培养思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发兴趣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兴趣。通常我会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联系生活,设置一些精巧别致的小问题,做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中教师除了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及思想得到升华和发展外,师生间可以互相诘难答题、互相启发补充,形成师生间双向的智慧交流,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从而形成教学相长的氛围。
4、表扬、鼓励与赏识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中,能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表扬、赏识,对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都有很大的帮助,也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大家都有同感,学生非常渴望得到教师的欣赏、关注,教师的一句鼓励一次表扬也许会让学生铭记一生。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方式尽可能多样化、有针对性,如“做得不错”“你的方法很好,你的想法有新意”“你的头脑很聪明”“你进步多了”等语言经常应用,无疑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感到学生学习的兴趣来自两个方面
一、直接兴趣
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来自课堂。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教师如果以充沛的感情,民主的作风,渊博的学识,亲切的语言去感染学生,让他们敢想、敢说、敢做,在这样的课堂氛围里,学生学起来就会感到轻松愉快。具体要从如下四方面努力去做:
1、认真备课,以极强的驾驭教材能力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不只是学习,做任何事情兴趣都是基础,感兴趣的事就会很认真、很投入的去做,相反不感兴趣的事就会应付、消极对待,正如一位心理学家说的“兴趣是人们认识事物和探求事物结果的重要动机”。对学生而言在学习中只有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最大限度的促进他们思维和想象,才能使教师和学生同时获得成功的快乐。
新课程的改革、新教材的使用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进行了摸索、研究、思考、总结,现将我们对新教材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困惑和相应的思考向大家作一汇报,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过大
新教材体现全新的教育理念,是编者的一种理想化的追求,但进入到实际操作层面中会发现存在一系列的矛盾。如:最初的设计与课时不足的矛盾、(如第九课《矛盾》原教材用一单元的内容来安排,现缩成一课的内容,容量大,用两课时是远远不够的。)探究活动过多难以展开、应试教育对实践活动、探究活动的冲击。
3、学生探究活动的设计过多过于理想化,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落实
精心设计学生活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和落实三维目标的重要环节。但困难的是政治课的课外活动,需要学生走入社会,走入生活,搜集资料,而学生在时间上首先无法保证,课外活动无法开展,导致课堂活动只是按照教师的一家设计,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形式单一,时间一长,也就让学生感到没有意思,缺乏兴趣 。而且在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导向下,不可能也不允许学生在课前课后化时间去进行相关的探究准备和探究活动.
二、间接兴趣
一个注重师德的教师很受学生的尊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用知识本身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外,还应该以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另外教师的言行、举止、乃至穿着都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影响,当然教师的穿着要高雅大方。教师在讲台上的形象也是为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奋斗目标提供引导作用。可见教师应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登上讲台,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2、教学方法新颖、灵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上教师要尽量利用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保持教学的新颖性,使学生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第一学段要根据学生的好奇、好动的年龄特点多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和图片、多创设动手+动脑的机会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多给与观察、表述等机会,培养学生分析以及表达能力。第二学段注重创设生活情境、语言情境、动手操作,在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同伴交流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想做的更好要经常温习新课程标准,学习他人的先进方法,反思自己的不足。
2、淡化知识间的逻辑、过于看重感悟、探究和活动
新教材试图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知识间的逻辑关系,用大量的材料来说明观点、并展开探究活动来达到降低难度、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学生发现性、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的目的,但基本知识,基本观点的阐述不够简洁明了,缺乏严密性,给人一种什么都想讲又什么都讲不清,讲不透的感觉,使得学生上课听得开心,下来拿到练习题难过。
二、巧设导语,是激起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源泉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前奏,它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要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渲染气氛,引起学生情感共呜,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想听下去,急于听下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亢奋状态。
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媒介也逐渐走入课堂,广泛用于教学中。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动画、图象、立体声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我在讲“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这一章节时,利用多媒体播放好多体现科技发展的图片,播放了神六发射的过程等,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感到振奋,认识到祖国科技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起爱国的热情,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境界,从而提高了课堂质量。
教师应认真备好课,讲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努力把每堂课上好,上活,上得有趣,让学生回味无穷,学生从心底里喜欢上你的课,这样,才能激起学生高昂而持久的学习兴趣。回顾以往的课堂教学我们都有体会,当我们精心准备了一节课,课上教师一定思路清晰、教学内容层层递进,教师语言严谨,课堂调空能力强,感受到的是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主动性很强,学生学的兴趣盎然,教师教的轻松、带劲儿。如果一节课准备的不够充分甚至毫无准备,课上就会出现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教学无层次、语言啰嗦不流畅等现象,此时我们经常看到的是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课长此以往学生可能会从此失去学习的兴趣。
3、利用教具、多媒体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进课堂,已是当前教学活动的一项很重要的形式,它以有趣的音乐、图像、颜色、画面、动作,强有力地吸引着学生,它可以将教学中很多抽象的问题通过课件展示变得直观形象、浅显易懂,减轻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上学期听了二年级的 “轴对称图形”一课,教师运用课件先出示蝴蝶、汽车等重合图片,让学生讨论这些图形所共有的性质,通过讨论,得出都能沿一条边对折后两边重合,从而得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好,教学效果良好。
第一,如何更好的适应新课改,虽然新课改在我们学校也实施将近两年,在这个过程中还是有些弯道的。就我自身的班级有一个弊端暴露出来就是,合作小组成了合坐小组,这一点我感觉很心痛。学习没成却比以前还能说话。这也充分说明了我们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的,作为老师一方面,则要更好更有效的推荐实施。学习一些优秀经验,找到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会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最大兴趣。
恩格斯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胜过责任感,只要我们努力地去探索,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起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成绩优良。这也是我在这次学习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五、师生和谐,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与积极性的高低,常依赖于对教师的情感。由此可见,高尚纯洁的爱则是师生心灵的通道,是启发学生心扉的钥匙,是引导学生前进的路标。教师除了要有人格魅力外,在教学中,还要以一颗火热的心爱护学生,真诚地对待学生。对学生要一视同仁,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课堂上注重多表扬少批评,经常走到他们中间,找他们谈心,参加他们的活动,为他们服务,这样才能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应多给他们关爱,多找出其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只有这样,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知,对这科产生兴趣。
第二,学生要培养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学生虽然脑子聪明,可是学习习惯不好,眼高手低,总觉得什么都会,考试又总是出错。所以要培养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
通过本次的培训学习我主要就是想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配合新课改的实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这句名言让我懂得了教学的艺术关键在激活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句名言也一直激励着我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思考、实践。我总认为一个老师即使很有学识很有责任心,如果学生不喜欢你这个老师,不喜欢上你的课,那无疑是个失败的老师,所以我觉得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教与学的关键。其实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也是多少年来教育教学中的老要求老口号了,但真正用心去做的老师不是很多,能做出成效的老师就更少了。做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这件事确实需要我们潜心去研究,耐心去实践,静心去反思。
(二)淡化知识间的逻辑、过于看重感悟、探究和活动
新教材试图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知识间的逻辑关系,用大量的材料来说明观点、并展开探究活动来达到降低难度、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学生发现性、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的目的,但基本知识,基本观点的阐述我认为通过本次培训希望我自己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如何更有效的教学?”
就教师方面主要解决以下一些问题:
第三,正确的看待学生成绩和爱好,做到因材施教。高中阶段学习成绩最主要,面临要高考上大学的压力。学生成绩到底应该如何更好的看待,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更重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也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也使整个班级有一个好的班风和学风。
就学生方面我觉得应主要从以下一些方面入手:
第一,从自己喜欢的科目入手,培养学习兴趣。有的老师总是要求学生在自己的科目上一定不能看别的科目,我认为有时候让学生学习点自己喜欢的科目是很有必要的,当然这并不是要让学生放任自流。就像是吃饭前得小菜一样,只是一个开胃的作用。
在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困惑和
在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困惑
在一年多来的高中新课程教学中,面临的主要困惑有以下几点:
1、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过大。
新教材体现全新的教育理念,是编者的一种理想化的追求,但进入到实际操作层面中会发现存在一系列的矛盾。如:最初的设计与课时不足的矛盾、探究活动过多难以展开、应试教育对实践活动、探究活动的冲击等等。
一、做好预习,培养动机,激发兴趣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与课前预习是紧密相联的。而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怎样与教师的严格要求、具体指导分不开。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在学生做课前准备时可以提供必要的预习提纲,学生则通过预习、并查找与本课相关联的内容,对教材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能找出本课的重点、难点、疑点。这样学习目的明确了,兴趣也随之产生,学习的热情也高涨了。
第二,在上课过程中,更好的处理好和学生的关系,这就包括和学生的学习关系和生活关系。所谓学习关系也就是处理和学生的上课时间还有度得关系,教师应该讲多久应该讲到什么程度,如何更好的把握上课节奏,等等。生活关系也就是除了学习之外的一切关系,比如怎样更好的和学生建立一种朋友关系,怎样和我们的学生更好的相处,等等。这里我就笼统的说一下,具体到生活中也就是我们要关系和爱护我们的学生。
三、巧妙设疑,培养思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发兴趣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兴趣。通常我会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联系生活,设置一些精巧别致的小问题,做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中教师除了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及思想得到升华和发展外,师生间可以互相诘难答题、互相启发补充,形成师生间双向的智慧交流,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从而形成教学相长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