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研究性学习”,近几年,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目前,对“研究性学习”的诠释,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地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程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所谓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发展创新素质的一种学习方式。”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他认为:“在优秀教师那里,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教师并不把现成的结论、对某一定理的正确性的证明告诉学生。教师让学生有可能提出好几种解释,然后在实践中去对所提出的每一种假说进行肯定或否定。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就不是消极地掌握的,而是去获取的,即靠积极的努力去获得的。因此,这种知识就能变成信念。”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与传统学科教学中的接受性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发现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课程形态,它与学科课程存在着本质区别。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立足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发展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直接目的,更关注学习过程。与学科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突出的是开放性、实践性、自主性和探究性。它和学科课程交互作用、相辅相成。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小学数学学科教学领域的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选择。原因是: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发展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在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通过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活动,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我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彻底改变长期以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指令,学生执行等被动学习局面。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
怎样让研究性学习走进小学数学课堂呢?
1、把“陈述性知识”转变为“探究性素材”。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是要把传统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转化到数学问题的探究上来。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把教材中的内容创造性地组织成有利于学生探究发现的材料,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2、让“自主探索”取代“知识传授”。“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着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围绕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活动组织教学过程。
3、倡导“合作交流”改变“一问一答”。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让学生尽可能经历合作和交流,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合作与交流使学生共同参与、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使学生获得概念更清晰,结论更准确的能力。通过互动体验认识数学数学思想,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态度。
4、变“知识巩固”为“解决问题”。教师设计练习,不仅要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掌握知识,更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那种重复所学知识的“制作标准件式”的练习,妨碍学生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把课堂学习成果应用于生活实际,在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中自己去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