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滑坡概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区基本情况介绍
一、巴东新城区工程地质条件
1.1 自然地理
巴东县地处大巴山以东,故名巴东。县城始建于公元598年,座落天长江右岸的斜坡上,背山临水,依山筑城,长江自西向东流经城区北侧,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6′~110°25′,北纬31°00′~31°05′。巴东县城为209国道和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点。下距三峡大坝坝址三斗坪68km,有公路直达恩施、宜昌等地,巴东港年吞吐量达50万吨,每天有客轮开往宜昌、武汉、重庆等地交通尚属便利。老城区面积1.05km2,新城区亦沿长江呈带状分布,即位于西壤坡、云沱、白土坡等海拔450m以下的区域。
巴东县属亚热带气候区,具有平均气温高、空气湿润、雨量充沛、少冰雪严寒等特点,据巴东县气象站资料,县城多年平均气温17.50C,7~8月份的平均气温高达35.30C,最高气温达41.40C,1~2月份平均气温仅3.80C,最低气温达-9.40C,相对湿度为66-68%,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最大瞬时风速达24m/s。区内四季分明,雨量集中,处于鄂西暴雨中心范围内,多年平均降雨量1098.21mm(1953~1990年),最大降雨量1522.4mm(1954年),最小年降雨量694.8mm(1960年),降雨量具有连续集中的特点,5~9月为雨季,其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60~70%,暴雨一小时最大降雨量为75.2mm(1991年8月6日),一日最大降雨量达193.3mm(1962年7月15日),7日最大降雨量237.5mm(1991年8月7日~14日)。
长江水量丰沛,枯、洪变幅大,洪水期一般出现在7~9月,洪水位高程一般90~100m 左右,历史上最高洪水位高程已达100.60m(1870年),最大洪峰流量75000m3/s,枯水位出现在1~3月,最枯水位高程65.22m,最小枯流量约2700 m3/s。
长江三峡水库于2003年蓄水后,其调度方式是每年除11~12月约两个月基本保持175m 水位外,其余时间在175~145m间波动,即常年水位变幅为30m。
研究区地处长江三峡中段西陵峡与神农溪口之间的过渡地带,山地高程85~550m,属中低山峡谷区。长江在此段顺官渡口复向斜发育,流向自北80度东转南50度东,河谷横断面为敞角较大的“V”字型,据区域资料,长江巴东河段有5~7级阶地,其中I级阶地为基座阶地,阶面高程110m左右,II~VII级阶地为侵蚀阶地,阶面高程依次为:140m、160~
175m、190~200m、240~260m及300~320m。江面宽300~600米,为三峡地区相对宽谷段。
除长江外,区内冲沟十分发育,南部有头道沟、白岩沟、黄家大沟、长渡河等十多条冲沟发育,常年有水。北部有神龙溪、东壤溪、下溪沟等较大支流巴东县老城区位居金子山北坡坡脚,金子山高程890.10m,呈近东西向展布。岩层层面与坡面近于一致,构成同倾顺向的斜坡结构类型,坡角(岩层倾角)一般为35~45度,上缓下陡,坡面上发育有许多冲沟,为其汇水面积内地表水的主要通道。新城区一带地貌形态与金子山北坡迥然不同,为总体东西向展布的南高北低,向北东,北西呈扇形展开的斜坡,总体坡度较缓,大体为上陡,中缓,临江陡,受构造张裂隙控制,冲沟大致呈南北向展布。
1.2 地层岩性
研究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中统巴东组(T2b)、及第四系(Q)。
1.2.1 嘉陵江组(T1j)
分布于测区岸坡地带,总厚度800m,为一套浅海台地相碳酸盐岩建,自下而上可分为三个岩性段:
第一段((T1j1):下部为灰色薄层灰岩,浅灰色白云岩及溶崩角砾岩,底部为中厚层生物屑、砾屑、鲕状灰岩,上部岩性为灰色薄层至中厚层细晶灰岩,顶部为中厚层亮晶砂屑灰岩,厚度313m。
第二段(T1j2):为浅灰色薄至中厚层砾屑生物碎屑微晶灰岩夹灰质白云岩及少量溶崩角砾岩,厚度为323m。
第三段(T1j3):为灰色、灰白色中厚层亮晶白云岩夹微、细晶灰岩及溶崩角砾岩,厚度132m。
1.2.2巴东组(T2b)
广泛分布于研究区斜坡地带,为滨海相碎屑岩与碳酸盐岩建造,与下伏喜陵江组呈整合接触关系,地层总厚度约1000m,共分5个岩性段。研究区出露有以下4个岩性段。
第一段(T2b1):灰绿色薄层泥灰岩与泥岩、页岩互层,夹浅灰色泥质灰岩,底部为浅灰色溶崩角砾岩夹厚层白云质灰岩,本段总的特点是,自下而上灰质成分减少而泥质成分增多,52.7m。
第二段(T2b2):紫红色粉砂质泥岩、泥岩夹灰绿色粉砂岩、泥灰岩、细砾岩透镜体,局部灰绿色粉、细砂岩,夹层厚度可达10m以上,本段厚度382.2m。
第三段(T2b3):下部为浅灰色、灰黄色中厚至厚层微晶灰岩、泥灰岩,深灰色中厚层泥质条带灰岩,肉红色中厚层亮晶鲕状灰岩及灰绿色泥岩。中部为浅灰至灰黄色薄至中厚层白
云质灰岩夹鲕状灰岩。上部为浅灰至灰色中厚层微晶白云质灰岩,灰绿色中至厚层泥灰夹灰质白云岩、粉砂岩、泥岩,本段厚度364.2m。
第四段(T2b4):底部为紫红色中厚至巨厚层含钙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灰绿色薄层粉砂岩。
1.2.3第四系(Q)
研究区内第四系分布广,成因类型多,厚度不大,其成因类型有崩坡积、残坡积、滑坡堆积、泥石流堆积及人工堆积等。
崩坡积层(Q col-dl):为碎(块)石土及粉砂质粘性土组成。碎(块)石主要为泥灰岩、细晶灰岩和白云质灰岩等。
残坡积层(Q el-dl):主要分布于坡度较缓的斜坡地段,由碎石土、粘土或粉砂质粘土组成。其物质成分决定于母岩,厚度一般小于5m。
滑坡堆积层(Q del):为岩土滑动后堆积的产物,由碎裂岩、碎(块)石土及滑带角砾土组成。其厚度取决于滑坡规模及所处部位,一般为5~30m。
泥石流堆积层(Q ael):为残留在沟内的泥石流堆积,零星分布,由碎块石土或亚粘土夹碎石组成,与残坡积物成分相近,厚度变化大,一般为0.5~1.2m。
1.3 地质构造
本区位于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川鄂褶皱带)中段,地处川鄂褶皱带与淮阳山字型西翼反射弧的交接部位,主要构造形迹为一系列向北西凸出近于平行展布的弧形褶皱,自西向东由北东转为北东东,最后以近东西向嵌入淮阳山字型和秭归向斜中。在褶皱形态上,背斜多属紧闭背斜,局部有倒转现象,向斜为复式向斜,次级褶皱发育。
官渡口向斜具有一定的区域规模,是控制本区地质构造的主干构造,沿长江横贯本区。轴线位于测区北部沿江大道附近。向斜总体近东西走向,核部跨长江两岸,南北宽约6km。枢纽起伏不平,在平面上也略有弯曲。官渡口向斜所卷入的地层包括三叠系嘉陵江组、巴东组和侏罗系。在滑坡区,核部主要为巴东组地层,两翼为嘉陵江组灰岩。由于嘉陵江组地层岩性坚硬,控制着褶皱的基本格架,而巴东组地层岩性强弱相间,在褶皱过程中起到协调应力和应变的作用,从而在此地层中形成了大量的次级褶皱。官渡口向斜为两翼对称,轴面近直立的复式向斜。褶皱非常宽缓,两翼倾角一般在20~45°之间,显示出开阔的圆弧形褶皱特点。在平面上,为延伸不远的次级线状系列褶皱群;次级褶皱多发育在巴东组第三段(T2b3)泥质灰岩、泥灰岩中,旁侧往往伴生因剪切滑移形成的软弱层劈理化现象,多为不对称褶皱,尤其是次级背斜不对称特征更加明显,如大岩洞背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