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中国古代艺术之:园林艺术案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园出现地方特色,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成熟时期 的百花争艳局面的到来。

这一时期主要皇家园林有明代御花园、万岁山等, 清初畅春园、避暑山庄、圆明园等。


江南私家园林,大致相当于今江苏南部、安徽南部 、浙江、江西等地。 江南地区由于其优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江南私家 园林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后期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 代表了中国风景式园林艺术的最高水平。 扬州私园:王洗马园、卞园、员园、贺园、冶春元 、南园、郑御史园、筱园。 苏州园林: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
4.少数民族园林

指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庭院、寺庙内的园林。如西藏 的罗布林卡,以及新疆、宁夏一些伊斯兰教的清真寺 内的园林等,尤以罗布林卡规模较大,花木繁盛,宫 殿建筑精美别致,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宗教氛围, 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藏式园林。
四、中国古典园林的特征


1.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属于写意自然山水型,即以客观存在 的模山范水为蓝本,经艺术加工提炼,按照特定的 艺术构思,“移天缩地”在有限的范围内,将水光 山色、四时景象等荟萃一处,此即“师法自然”。 它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两层内容:


(二)按地理位置划分

1. 北方园林 由于受北方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河溪 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均较少,但范围较大;又因大 多位于古都之中,所以建筑富丽堂皇。
风格趋于粗犷豪放。 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 ,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

2. 江南园林

指的是分布在长江三角洲一带,历史上经济、文化 发达地区的私家园林。

2.私家园林

又称“府宅园林”,是建在城市府邸宅院里的园林。 私家园林最大的特点是,善于把有限的空间巧妙地组 合成千变万化的园林景色,利用咫尺山林,再现大自 然的美景。 现存的私家园林有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 园、沧浪亭、网狮园,上海的豫园,扬州的个园、何 园,无锡的寄畅园等。

3.宗教园林

六、中国古典园林构景的基本手法
1.抑景
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景也绝
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 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藏后露”、“欲扬先 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 取抑景的办法,能使园林显得有艺术魅力。
2.添景

有时为求主景或对景有丰富的层次感,在缺乏前景 的情况下可作添景处理。 如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 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显得虚空 而没有层次; 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 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乔木和近处的 花卉,便叫做添景。
5.动物

中国古典园林重视饲养动物 园中动物可供观赏娱乐,可以隐喻长寿,也可借以扩 大和涤化自然境界;令人通过视觉、听觉产生联想。 园林中蓄养动物,特别是自由放养,意在增加山林湖 泽的野趣。

6. 匾额、楹联与刻石

在中国园林中,每一建筑本身一般都要有匾额、楹 联或诗文,以便烘托出园林意境的主题思想及其独 特的情趣,进而启迪游人的想象力,把物象景观升 华到精神高度,使园林意境得到更深的开拓。 匾额指悬置于门楣之上的题字牌,横置者称“匾” ,竖挂者称“额”。楹联指门两侧柱上的竖牌,刻 石指山石上的题诗刻字。

4.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树木花卉的处理与安排,讲究表现自然。 其形与神、其意与境都十分重在表现自然。师法自然 、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园 林体现“天人合一”民族文化所在。
五、中国古典园林构成的基本要素
1.山石
园林中的第一组成要素 如扬州个园假山以笋石配以翠竹,湖石假山掩
一、中国古典园林概述
(一)世界三大造园体系
1.园林艺术的主要类型 中国园林、西亚园林和欧洲园林
一、中国古典园林概述
2.东西方造园体系的差异


中国造园有定法无定式
西方造园整齐一律,均衡对称

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 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 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 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 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由于江南人口较密,而江南园林又多在城市,所以 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 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 其特点为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但究竟 面积小,略感局促。
江南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 。


3.岭南园林

是明清时期闽、粤地区发展起来的私家园林。 由于其发展历史较晚,曾师法北方园林与江南园林, 同时又受到近代西方构园方法的影响,集三方造园手 法之长,结合本地自然环境的特点,风格独具。

宗教园林是附属于宗教建筑、礼制祭祀建筑和陵墓建 筑的园林的总称。 这种园林多选址在空旷处,以获得静穆优美的环境。 园林内主要种植松柏树,以其冬夏常青的色彩来创造 、烘托主体建筑所需要的庄严、肃穆和神秘的气氛, 以达到对人产生强烈的感应目的。

4.公共园林

主要是在自然风景区,经长期开发而逐步形成的 具公园性质的园林,如杭州西湖、济南趵突泉、 昆明大观楼、北京什刹海等园林。 唐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公共游览性质的大 型园林——唐长安的曲江池。 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也修建了西湖灵隐一带的 公共园林。


3.夹景

一个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 ,它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但如果视线的两侧 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不醒目 的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形成一个较封闭 的狭长空间,就能把游人的视线引向远方的那个 风景点,使风景点显得更加突出和富有诗情画意 。这种构景手法称为夹景。


3. 隋唐、两宋时期

全盛于隋唐,两宋 唐代出现诗、画互渗到自觉追求,如山水田园诗人 王维,诗人、画家直接参与造园活动,园林艺术开 始与诗情、画意相糅合,在私家园林中更为明显。 中国园林已由自然山水园发展到写意山水园。 传统的木构建筑,在技术或艺术方面已趋于成熟。 观赏植物的栽培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培育出许多珍 稀品种如牡丹、琼花等,还有嫁接法、灌浇法、催 花法等技术利用。


6.漏景

漏景是通过院墙或廊壁上的各种造型的窗或花棱窗 ,将院内外或廊壁两侧的景敛组合在一起,以扩大 视野,丰富有限空间景观内容的构景手法。
7.借景

就是将园外甚至远方的景观组合到园内某一方向的 立面景观中,使之景深增加,层次丰富,造成在有 限空间能看到无限景的效果。 “巧于因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4.对景

从甲观赏点可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又可观赏 甲观赏点的方法,叫对景。

即不管身在园中的什么位置,对面都要有景可看。 这是平面构景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中国古典园林 应用较多的造园手法。
5.框景

框景是用有限的空间框架去采收无限空间的局部画面 的构景手法。 在中国古代园林中,多利用建筑物的门框、窗框或山 洞的洞口,或乔木树枝抱合所形成的方框构景。 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讲的 就是框景的效果。


4.花草树木

一要姿美,树冠的形态、树枝的疏密曲直、树皮的 质感、树叶的形状,都追求自然优美; 二要色美,树叶、树干、花都要求有各种自然的色 彩美,如红色的枫叶、青翠的竹叶等; 三要味香,要求自然淡雅和清幽。 最好四季常有绿,月月有花香。



古树名木对创造园林气氛非常重要。除花木外,草 皮也十分重要,平坦或起伏或曲折的草皮,也体现 了自然美。
源自文库
5.清中后期

清中后期为成熟后期 乾隆时期的中国封建社会漫长历史最后一个繁荣时 代,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发展。 主要特点有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格,其中,江南、 北方、岭南造园风格比较成熟。


园林的娱乐社交功能上升,“娱于园”的观点取代 了传统的“隐于园”的观点
造园思想逐渐追求世俗化、技巧化,宋代文人园特 点逐渐消失。


乾隆时期皇家园林建设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全面 引进江南园林的技艺。 著名的有三山五园,指的是万寿山、香山、玉泉山 和圆明园、畅春园、静宜园、静明苑,清漪园(颐 和园)。 私家园林主要有:扬州瘦西湖;苏州四大名园:留 园、拙政园、网师园、狮子林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

(一)按占有者身份划分 1. 皇家园林 是专供帝王休憩享乐的园林。 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形式 多样、功能齐全、体型高大,色彩以红、绿为主, 富丽堂皇。 现存的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颐和园、北海公园、 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映玉兰、梧桐,黄石假山衬以松柏、枫树,宣 石假山伴以腊梅、天竺,构成春、夏、秋、冬 四季景色。
2.水


园林中最富有生气的组成要素。
在园林的营建中,如果没有自然的水域,也要通过 人工的挖掘,凿池引水。

古典园林对水景的处理,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掩 ,二是隔,三是破。
3.建筑

园林建筑除具有宜于观、行、居、游的实用功能外 ,还有点缀景致、丰富景观内容、隔离空间以达到 步移景异的恃殊艺术功能。同时建筑还要与自然景 观和谐共融。 这就要求园林建筑的功能要单一,形式要多样,体 量要适中,疏密要得体,彼此要通透。 于是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创造了园林建筑系列,包 括厅、堂、馆、亭、台、楼、阁、轩、榭、舫、廊 、桥、墙等。


这一时期的皇家园林有唐城三大内,即西内太极宫 、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宋代东京(今河南开 封)大内御苑和行宫御苑 随着文人地位的提高,兴起了文人园林,其风格点 为:简约、疏朗、雅致、天然。

4. 元、明、清初

元、明、清初为成熟时期 商品经济长足发展,带动园林艺术的高度成熟,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观赏植物方面,出现许多专著,如明代王象晋《群 芳谱》,清初陈淏子《花镜》。《花镜》是公认的 历史专集中最可贵的花卉书。 文人、画家参与造园活动,甚至成了专业造园家, 出现了以山水局部来象征山水整体的更为深化的写 意创作方法。

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在其园林文化随笔集《 雨打芭蕉落闲庭·岭南画舫录》中,对岭南古 典园林亦有详尽记述。
二、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概述


1. 中国园林产生于殷、周、秦、汉时期
2.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转折期 3. 全盛于隋唐,两宋 4. 元、明、清初为成熟时期 5. 清中后期为成熟后期
1.殷、周、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秦始皇 兴修上林苑,“作长池、引渭水”,“筑土为蓬莱 山”以象征神山仙境。 皇家园林出现,如秦代阿房宫,讲究“天人合一” 。西汉宫苑:上林苑、未央宫、建章宫等. 其中上林苑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
2.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转折期。 历史上的大动乱时期,也是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 给予园林以很大发展。 这一时期中国风景式园林由再现自然转至表现自然 ;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出 现;建筑与山水地形、花木鸟兽等自然要素取得了 较为密切的协调关系。 典型皇家园林:北方的邺城、洛阳,南方的建康; 私家园林以洛阳地区最盛。

8.移景

实际指的是仿建。 这种仿建以皇家园林最为突出,北京圆明园、河北 承德避暑山庄和北京颐和园内,都有许多景色是移 植而来的。 如北京颐和园内的谐趣园,就是仿无锡的寄畅园建 造的。 移景和复制不一样,由于园林总是要受到自然条件 的局限,因此只能用写意的手法,使其在似与不似 之间。


中国园林产生于殷、周、秦、汉时期。 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开始利用自然的山 泽、水泉、树木、鸟兽进行初期的造园活动。最初 的形式为囿。 春秋战国时期,园林中已经有了成组的风景,既有 土山又有池沼和台。而且还在园林中构亭营桥,种 植花木。园林的组成要素都已具备,自然山水园林 已经萌芽。


一是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
二是每个山水景象的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 律。
2.分隔空间,融于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用种种办法来分隔空间,其中主要 是用建筑来围蔽和分隔空间。

分隔空间力求从视角上突破园林实体的有限空间 的局限性,使之融于自然,表现自然。
3.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中,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楼 台、阁、馆、斋、舫、墙等建筑。 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下自然环境相吻合 ,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自然相接,以使园林体现自然 、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换景、 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