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十月热点事件+精选时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杭州亚运会
继1990年北京和2010年广州后,今年是亚运会第三次在中国举办。
33年圣火绵延,见证着中国体育观的深刻变化和体育价值的多元发掘,映射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透过亚运窗口,“中国特色”向亚洲乃至全世界充分展示。
【经典评论】
在竞争中实现心灵相通,促进和平共处,带动合作共赢是成功的体育盛会对全人类的馈赠。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诞生的亚运会,因和平而生、因和平而兴。
几十年来,亚运会见证了亚洲奇迹,也记录下中国在和平发展道路上与亚洲、与世界相互交融、相互成就的坚实步伐。
——《站在杭州看未来》新华社李蓉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人文亚运不仅激发出我们的文化自信,更激励我们要不断擦亮中华文明独特的精神标识。
亚运会是亚洲人民的体育盛会,当体育与文化这对CP“撞”了个满怀,亚运会无疑更具魅力。
在这个全亚洲都关注的体育文化交流舞台上,我们不仅会欣赏到来自亚洲其他地区的体育文化项目,向亚洲体育健儿呈现中华文化魅力、中华体育精神,更要思考如何让我们的文化魅力、民族精神绽放出更迷人的光彩。
——《相约亚运盛会共赴美好未来》人民时评
在宋韵与芭蕾共舞,音乐剧与越剧同歌中,我们读到的是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包容。
文明的多样性诠释了“和合”:和合的精神,是承认且尊重;和合的特质,是包容和共生;和合的途径,
是对话与合作。
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好比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各国文明形态各异,文化信仰千姿百态,文明互鉴之光照耀着我们共同的未来。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流淌“和合”之美》浙新时评
二吴艳妮抢跑事件
据《人民日报》消息,10月1日晚,在杭州亚运会女子100米栏决赛中,中国选手林雨薇、吴艳妮出战。
最终,林雨薇以12秒74的个人最好成绩夺冠。
吴艳妮抢跑后重新起跑,最终以12秒77获得第二名,但因此前的抢跑,成绩最终被取消。
消息迅速登顶热搜,但是互联网上并没有出现对于吴燕妮一边倒的指责,也没有上升为网暴。
相反,媒体和网友们耐心解释为什么允许吴燕妮上场比赛符合赛事规则,犯规的判定难在哪里。
在“吴艳妮抢跑”上热搜不过几分钟之后,#不要给吴艳妮太大的压力同样登上热搜前列。
次日凌晨,吴艳妮在微博发出了致歉信,表示尊重裁判组决定,尊重规则和比赛,并且承认自己“起跑技术需要改进,心态需要重新调整”,还就直播中一度引起争议的她对印度选手卡拉吉的指责表达了歉意。
不少网友在评论区表达了理解和鼓励。
经典评论
正如吴艳妮在道歉信里说的,“接受失败”“正视失败”,我们的社会舆论需要在国家荣誉和曾经与胜负高度绑定的民族自信之外,去宽容和体谅一个个体在所难免的失误,需要能够意识到并非一切事情都可以像冠亚季军那般清晰明了,
而更多是像对一次抢跑的判定那样,复杂、模糊、充满变数。
我们的社会需要对个体,以及个体日常面临的复杂性,表达基本的同理心和宽容。
——《站在杭州看未来》新华社李蓉
在赛场上,在赛场下,都还有许多值得学习的东西。
运动员真正的对手是自己,让自己做得更好,好成绩自然就水到渠成。
能正视失败,能战胜自己,就能跑得更好。
希望吴艳妮将来在赛场上能继续以“惊艳”的表现征服观众,跑出速度、气度、风度。
——《正视失败就能跑得更好》极目时评
三反网暴宣传
9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意见共20条,包括明确网络暴力违法行为的处理规则,明确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惩治原则等。
在过去的一年,网络暴力无疑是网络空间治理的核心议题,刘学州事件、红发女生被网暴致抑郁自杀事件等一系列与网络暴力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悲剧,不断凝聚起反对网络暴力的合意,有关部门也先后出台《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并开展一系列专项整治活动。
经典评论
在“流量至上”的诱惑下,有时谣言比真相更容易“深入人心”,也更能够掀起舆论的漩涡。
网络的隐匿性、开放性、群体性,增加了甄别造谣者身份的难度,“法不责众”的心理也给了造谣者肆意开腔的勇气。
对于造谣者而言,互联网是一个发泄场,也是一个生意场。
对于被造谣者,从谣言产生那一刻起,恶意就沿着网线滋生。
——《让受害者维权不再难,让网暴者痛到不敢再犯》新华社
现如今,一条评论、一次发声、一场讨论,就能在当下的网络社会中编织一张巨大的网。
对于不法分子来说,这是一张使人无处遁形的天罗地网;但对于无辜的人,却可能成为一张布满荆棘和刀剑的攻击之网。
手指敲击键盘不费吹灰之力,但对于被评论者来说,可能是字字诛心。
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我们需要保持谨慎的态度,万万不可把一时的“热心”变成永久的“攻击”。
事情的全貌究竟如何,需要让事实和真相来说话,别让舆论取代了法律和审判。
——《未知全貌前,莫让“热心”成“攻击”》红网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与身体暴力相比,语言暴力带来的危害更大。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更不是个别人泄怒的工具。
冰冷的语言是一种暴力,是一种无形中杀人的武器,没有血迹,但足以毁灭一个人。
在近几个月里,因长期受到网络暴力致使患上严重抑郁病而最终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一生的韩国明星,就有三位。
为什么网络暴力仍还屡禁不止呐?因为在网络平台上实施语言暴力,似乎大家付出的代价太低了,随便恶意谩骂、诋毁、诽谤别人几句,自己的生活仍可以继续,但别人的生活却毁了。
那些活跃在微博、抖音等各
大社交平台背后的键盘侠,勿以恶小而为之,把自己对生活的不满与愤怒,都用恶语这把“刀剑”,插在了别人的胸口上,给他人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伤害。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还请谨言慎行》时评界
四“citywalk”
近来,“Citywalk”的出镜率颇高。
顾名思义,“Citywalk”是一种源于英国的城市旅游方式,中文译为“城市漫步”,俗称压马路、扫街。
Citywalk的走红出圈,与疫情期间长途旅行受限和旅行消费偏好变化密切相关,更多人转而开始发掘身边的“小确幸”,在“漫步”中了解城市的发展与变迁、历史与文化、时尚与创新。
经典评论
错的是,只看到了“经济”这一把标尺,并以之衡量一切周遭事物。
单一的价值评价标准,抹杀的不只是生活的多面性、多义性,更容易一叶蔽目不见泰山,忽略掉许多可能性。
放下偏见担忧,从这些充满热情的新兴生活方式中,或许就能看到年轻人不为条件所限的朝气,永远充满希望地去找寻意义的勇气,用一句流行话语就叫“强者从不抱怨环境”。
并非只有米其林餐厅、高尔夫球场中才有值得追求的生活,在任何条件下都能把生活过得妙趣横生,找到新的价值感,何尝不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就像小说《莫斯科绅士》写的,任何不安的环境中都能保持内心的秩序和生活的热情,本身就是一件对社会有建设性的事情。
——《Citywalk仅仅是消费降级吗?》潮新闻
生活于斯,探寻于斯。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生活和工作在一座城市里面,快节奏、焦虑性、紧凑感或多或少会缠绵上来,如何与这座熟悉又陌生的城市“拥抱”,或许“Citywalk”正是一种意义上的和解与释怀,用随性的脚步丈量城市的厚重与深邃,也在计量年轻人自己的韧劲和张力,以更好的眼光去发现城市的美,也是以更好的姿态去建设城市之美、追求梦想之光。
生活需要一点仪式感,犹如种子要一点“微量元素”。
仪式是生活的一道光,能让某个特定的节点变得有意义、不一样。
诸如,传统佳节带来的焚香沐浴、礼敬先人、张红挂彩等等,年轻人是城市的原住民,他们发明的“Citywalk”也是城市年轻化的“仪式感”,以行走的方式给自己的今天做个“总结”,为明天来个“好的开始”。
尊重年轻人的表达,这也是一种与年轻一起行走的特殊意义和“仪式”洗礼。
——《Citywalk受宠,“仪式感”大于“概念学”》大江时评
五adidas将“文物”踩在脚下
有网友在adidas官方旗舰店页面发现,一款商品的展示图片为鞋子踩在彩陶壶上。
网友称,该宣传图片将鞋子踩在“文物”上,令人不适。
对此,阿迪达斯官方客服回应称,已经收到反馈了,目前已经改进了,该链接的商品展示页页面已经新。
经典评论
不尊重他人者,只会被抛弃。
经济全球化融为一体,但是买卖关系的存在是在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相认同的前提下进行。
然而这些外商品牌行为的背后
也暴露了外方品牌的一些政治行为和文化行为。
我们应该坚决抵制这种文化思想入侵,不仅仅是选择不购买这些产品,而是警惕西方西化、分化我国思想的图谋。
坚持民族主义,保护民族文化。
——《隐晦的“文化入侵”需警惕》红网
守正创新,让中华文物真正“活起来”。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
正所谓,历史是过去的现在,现在是未来的历史。
从历史的经纬来看,文物是生命力的,因为其见证了历史发展的“逻辑密码”,是历史长河当中“活的基因”。
面对这些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我们必须不断增强文物保护工作的活力,使其完整地保护好、传承好,留给子孙后代。
一方面,要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统筹推进文物保护、学科建设、学术研究、文化交流、文旅融合,让文物这个鲜活的“生命体”真正“活起来”;另一方面,要加强文物保护教育,讲好文物背后的“中国故事”,为文物注入时代要义,焕发新的风华。
——《保护文物,让中华文明永放光彩》大江时评
六“脆皮”大学生
脆皮大学生是指现在新一代大学生,虽然年纪轻轻,但是身体毛病却很多,脆弱到了一碰就坏的地步,出现了“脆皮现象”。
由于主人公绝大部分是在校大学生,网友因此给了他们一个特别的外号:“脆皮大学生”——脆弱易受伤。
据媒体报道,仅2023年9月一个月,郑州一家医院急诊科就接诊了1700多名18到25岁的年轻人,有外伤、腹痛、胸闷、过度换气综合征等等。
这些意外伤害和疾病五花八门,在社交媒体上,相关话题、词条阅读量很高。
经典评论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肩负着社会发展、家庭养育的重任,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必然会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不少负面影响。
提高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迫在眉睫,需要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健康意识。
丰富户外活动,倡导饮食均衡,特别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从而甩掉“脆皮”,达到“野蛮体魄、文明精神”的成长目标。
——《脆皮大学生”不仅是玩梗,更是健康警钟》九派时评
“脆皮大学生”,是自嘲也是自救。
关于“脆皮大学生”的走红,除了善意的调侃与“自黑”外,还应正视大学生群体在健康方面存在的隐性问题和隐藏需求。
电子设备带来的各种线上娱乐,是许多“脆皮大学生”乐此不疲、疏于锻炼的原因。
在相关报告中,不少受访者都是“低头族”,游戏、综艺、影视类产品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课余时间,还一度影响到睡眠,同时也易导致情绪方面的问题。
网络社交的兴起,也打破了学生群体传统的集体社交模式,让他们有了更多可以“躺下来”的空间。
“伸个懒腰,脖子断了”“刷短视频憋笑,鼻动脉笑裂”“侧躺玩手机确诊斜视”,这些让人哭笑不得而又确实存在的案例,也是一种提醒。
“脆皮”不要紧,关键是要检视自己身上可能存在的不良生活习惯,并利用好网络工具查询这方面的“知识点”,运用到日常生活中,通过正确的运动方式和合理膳食,改善个人体质,早日“硬朗”起来。
“脆皮大学生”不应该成为一种标签,更不必过度焦虑。
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健康饮食,注意作息,多运动,不要长期熬夜透支自己的健康。
《热梗夜校丨脆皮大学生》——海报新闻
完全没有必要为“脆皮大学生”而焦虑,从这个词条中,我们甚至能读出一些乐观来。
“脆”是自嘲,“皮”一下是自嗨。
大学生们敢于自嘲,敢于将自己的脆弱展示出来,本身就表明了一种自信乐观的心态。
他们不讳疾忌医,也不过度忧虑,而是用一颗平常心笑着面对不期而来的意外伤害或疾病,并积极地去治疗、去解决问题。
这种心态值得赞赏。
我们有理由相信,或许部分大学生偶尔有些“脆皮”,但他们的内心却依然坚强。
所谓的“脆皮”,不过是大学生们人生路上一个小小的磕绊而已,我们大可不必为他们担忧,而应该相信他们完全有能力跨过这一步,让自己变得更加健康和成熟。
——《大可不必为“脆皮大学生”而担忧》光明网
七于文亮爆火
山东的一名普通男生于文亮在网络上引起了关注,他的短视频账号在十天内从不到一万的粉丝涨到了百万。
他的视频里记录的都是普通生活日常和想法,没有精心布置的造型和滤镜,由此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共鸣。
网友的评论写道“于文亮给了我记录的勇气,我们都是普通人。
”“或许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有于文亮,或许我们都是于文亮。
”“于文亮是什么人?他是我们所有人。
”……每一条评论都反应了网友对于文亮勇于展现普通生活的支持和鼓舞,同时他们也渴望自己能勇敢起来面对普普通通,平平淡淡的生活。
经典评论
人人都向往美好富足,但当对于他人的赞叹变成对于自己的嗟叹,甚至生出自卑、羞耻等心理,显然是没必要的。
深究社交媒体上的“晒文化”,且不说有多少水分,仅从社会心理学来解释,大家“晒”的内容,就是个体想展现给他人观看的“台前”,是表演者经过精心编排后希望展示的内容,至于其真实的境遇和状态则是普通观众难以看见的“幕后”。
当大多数人都把最不凡的一面晒出来,便在无形中挤压了平凡的存在感。
这个意义上,我们首先要明白,铺天盖地的精致与光鲜,本身就是一种剪辑编织出的假象。
网络世界乱花迷眼,让人很容易忘记平凡才是我们生活真正的底色。
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都值得尊重,过好平凡的生活本就是不平凡。
与其拿着所谓完美的标尺作茧自缚,不如在自己的小舞台上活出精彩。
于文亮本不该是孤勇者,世间本不该有“平凡羞耻症”。
不当“别人家的孩子”,与平凡握手言和,接受不夺目但同样在发光的自己,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于文亮成了孤勇者?世间本不该有“平凡羞耻症”》北京日报
今天不少“草根”博主、主播正在受到更多关注。
形形色色的人生百态,因为真实,所以值得记录;由于普通又平凡,呼应才更为热烈而广泛。
每个人的人生故事也许不尽相同,但正是其中所展现的热爱与好奇,不经意间流露的自信与阳光,值得成为更多人共通的生活解方。
分享真实、彼此鼓励,重新审视并努力发现平凡生活的精彩本色,这也正是普通人走红所传递出的积极意义。
回归记录生活的真实,充分交流不同的精彩,社交平台的真正意义,概莫如是。
平凡生活的力量,既表现为一个普通人无惧刻板印象、勇于展示自我的状态,也体现为通过分享互动获得广泛认可的价值。
这些真实的个性表达,是最生动的生活笔记,也是最珍贵的生活智慧。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都蕴含着意味悠长的感
性表达与深入浅出的人生哲理。
正是这丰富的精神世界,激励着许多人从平淡而重复的日常生活里收获“普通也快乐”“平凡却真挚”的治愈性力量。
从这个角度,我们或许更能理解,所谓人生的主角,其实就是生活中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你我他。
——《一起见证“平凡却伟大”的力量》人民时评
八NPC文学
近日,网络上出现一种“NPC文学”,即很多人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的NPC,具体表现为自己“日复一日,按既定程序行走”“生活围绕几个固定地方,不探索地图”“不敢主动交流,充当背景板”……除此之外,各种关于判断自己是否是NPC的视频也引起了很高的关注。
NPC是non-player character的缩写,是游戏中的一种角色类型,指的是电子游戏中不受真人玩家操纵的游戏角色。
这个概念最早源于电子游戏,后来逐渐被应用到其他领域中。
经典评论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比较优势”的概念,大意可以概括为一个物品比另一个物品在某方面存在优势,也可以理解为每个人都有相对于别人的优点与长处。
古代“田忌赛马”的故事就是这个道理。
放到整个人生的时间范围看,有很多看起来很出色的人,不过是一直在坚持自己的比较优势罢了。
而有很多普通人没有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一直拿劣势与别人优势相比,难免会有挫败感,进而产生自己是NPC的错觉。
世界之多面不仅仅局限在出国留学、家财万贯,你所经历的也是世界的一面。
自己和别人不是对立面,他人的精彩不会阻挡自己前进的道路。
当看见别人的美好生活时,请祝福并且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实现。
当我们不焦虑社会对个人的评判,不在乎外界的议论,那么就能够摆脱“NPC文学”的枷锁,发现自己生活的闪光点,让自己的灵魂找到栖息之处。
——《别让“NPC文学”编织自我精神的枷锁》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