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平面几何轴对称变换习题教案

初中数学平面几何轴对称变换习题教案
初中数学平面几何轴对称变换习题教案

应用轴对称解几何问题

【知识提要】

1. 如果已知平面上直线l 和一点A ,自点A 作l 的垂线,垂足

设为H ,在直线AH 上、l 的另一侧取点A ',使得A H AH '=,如图

所示,我们称点A '是点A 关于直线l 的轴对称点,或者说点A 与点A '关于直线

l 为轴对称,其中l 称为对称轴. 2. 图形F 的每一点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组成的图形F ',称为F 关于轴l 的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变为关于直线l 的轴对称图形的变换,叫作轴对称变换(或反射变换),直线l 称为对称轴(反射轴).

3. 我们容易想到,一条线段AA '关于它的垂直平分线为轴对称图形,一个角A O A '∠关于它的角平分线为轴对称图形.在几何证题或解题时,如果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则经常要添加对称轴以便充分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如果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往往可选择某直线为对称轴,补为轴对称图形,或将对称轴一侧的图形反射到该直线的另一侧,以实现条件的相对集中.

4. 在几何问题中有两种常用而比较普遍的对称图形,它们是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利用对称性解题是解决几何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本讲重点讲解轴对称图形.

(1) 轴对称变换:把一个图形变为关于某一直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这种变换称为轴对称变换.在几何图形中,如果是轴对称图形,则常添加对称轴,以充分利用对称的性质.如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的对称轴可以应用三线合一等;对于正方形、菱形,经常添加对角线等.

(2) 中心对称变换: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按一定方向、一个角度旋转而得到另一个图形,这种变换称为旋转变换.特殊地,当旋转角为180 时,称为中心对称变换.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在对称变换下,可使某些相关元素相对集中,为充分运用已知条件、转化结论提供方便.

A

【例题精讲】

【例1】在A B C ?中,由A 点向BC 边引高线,垂足D 落在BC 上,如果2C

B

∠=∠,求证:

AC C D BD +=.

【解法1】如图所示,以AD 为对称轴翻折AD C ?到1ADC ?的位置,则1C 在BD 上,1AC AC

=

1C D CD =,12AC D ACD B ∠=∠=∠.

在1ABC ?中,根据外角定理可知11ABC BAC ∠=∠, 所以11AC BC =, 故1111AC CD AC C D BC C D BD

+=

+=+=.

【解法2】以AD 为对称轴翻折ABD ?到AED ?的

位置,

则12AED

ABD ACB

∠=∠=

∠,

从而C A C E =.

进而AC C D C E C D D E +=+=,

而DE BD =(由“翻折”的特点决定), 故AC C D BD

+=.

A B C

D A

B C D E

【解法3】回顾一下我们在第10讲中所学的知识,可知

2

()

c b a b =+,即22

c b ab

-=.

注意到22

2

2

2

2

2

()2c b BD CD a x x a ax -=-=--=-,

故22a ax ab -=, 即2a x b -=,

亦即a x b x -=+,

故BD AC C D =+.

【点评】题设中的2C B ∠=∠给了我们太多的联想!我们不妨回忆一下第4讲、第5讲、第

10讲,看看是否还有其他解法(比如延长A C 至E ,使C E C D =).

【例2】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 D 中,B C C D =,60BC A AC D ∠-∠=?,求证:AD C D AB +≥.

【解析】注意到60BC A AC D ∠-∠=?,这提示我们可以进行对称变换以“创造”出60?角.

以A C 为对称轴将D AC ?翻折到'D AC ?的位置,连接'B D . 则'C D C D BC ==,

''60BC D BC A AC D BC A AC D ∠=∠-∠=∠-∠=?, 故'D B C ?为等边三角形.

从而''AD C D AD D B AB +=+≥, 等号成立时A C 平分BAD ∠.

【变式】如图所示,在A B C ?中,A B A C >,BE 、C F 为A B C ?的两条高,求证:

AB C F AC BE +>+.

【解法1】将AB C F AC BE +>+改写为AB AC BE C F ->-,可形成下面的思路:

BAC ∠的平分线记为l ,作点C 关于l 的对称点'C ,作点F 关于l 的对称点'F ,过点'C 作BE 的垂线'C D ,因为'AB AC BC -=,''BE C F BE C F BD -=-=, 而'BC BD >,

D C B A

E

F C B A l D

C'

F'E F C

B A

a-x x c b

D C B A

故AB C F AC BE +>+.

【解法2】我们用“分析法”寻求思路:

AB C F AC BE +>+2

2

()()

AB CF AC BE ?+>+

2

22

2

22AB CF AB CF AC BE AC BE

?++?>++?.

注意到224ABC

AB CF

AC BE S ??=?=,2

22

AB AE BE

=+,2

2

2

AC AF CF

=+,

故22AB CF AC BE AE AF AE AF +>+?>?>. 而由ABE AC F ??∽、AB AC AE AF >?>.

【例3】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 D 中,30AB =,48AD =,14B C =,40C D =,

90ABD BDC ∠+∠=

,求四边形ABC D 的面积.

【解析】直接计算四边形ABC D 的面积有困难,注意到90ABD BDC ∠+∠= ,我们以BD 的垂

直平分线l 为对称轴,作ABD ?的关于l 的轴对称图形'A DB ?,从而可以将角度集中.

1ABD A D B S S ??=,'30A D AB ==,'48A B AD ==,'A DB ABD

∠=∠,

所以''A D C A D B BD C ∠=∠+∠90

ABD BDC =∠+∠=

因此,'A D C ?是直角三角形.

由勾股定理求得'50A C

=

=.

在'A BC ?中,'50A C =,'48A B =,14B C =. 而2222'1448BC A B +=+1962304=+2500=22

50'A C

==.

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90A BC ∠= .

'ABCD A BCD

S S =

''A BC A DC S S ??=+

11''22A B BC A D C D

=?+

?

1148143040

2

2

=??+??

336600936

=+=.

48401430A

B C

D

【变式】在凸四边形ABC D 中,105

ADB ABC

∠=∠=

,75CBD ∠= .如果15

AB

C D ==厘米,求

四边形ABC D 的面积.

【解析】如图所示,以BD 边上的中垂线为对称轴作D BC ?的轴对称图形1BDC ?,

则1D BC

BD C S S ??=,175C DB CBD ∠=∠=?,110575180ADB C DB ∠+∠=?+?=?,

故A 、D 、1C 共线.

又因为1057530ABD ABC C BD ∠=∠-∠=?-?=?, 由ABD ?可知1801053045A ∠=?-?-?=?, 而115

C B C

D AB ==

=,

故145C A ∠=∠=?.

因此190ABC ∠=?,1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故111515112.5

2

ABCD ABC S S ?==

??=.

【例4】已知点M 是四边形ABC D 的BC 边的中点,且120AMD ∠= ,证明:12

AB BC CD AD

+

+≥.

【解析】显然,要证题设的不等式,应当把AB ,

12

B C

,C D 三条线段首尾连接成一条折线,

然后再与线段AD 比较.要实现这一构想,折线之首端应与A 点重合,尾端应与D 点

A

B C

D

M A B

C D

重合,这可由轴对称来实现.

以AM 为对称轴,作点B 关于AM 的对称点1B ,连接1AB 、1M B , 则1AB AB

=

,1MB MB =,即1AB M ?≌ABM ?,由此1B MA BMA ∠=∠.

再以D M 为对称轴,作点C 关于D M 的对称点1C ,连接1D C 、1M C , 则1DC DC =,1

M C M C

=,即1DC M ?≌D C M ?,由此1C MD CMD ∠=∠.

而120AMD ∠= ,所以180********

BMA CMD AMD ∠+∠=-∠=-=

.

注意到1160

B MA

C MD

BMA CMD ∠+∠=∠+∠=

因此1111120()B MC B MA C MD ∠=-∠+∠ 1206060

=-=

而1

112M B M C BC

==

,所以11B MC ?是等边三角形,11

12B C BC

=.

由于两点之间以直线段为最短,所以1111AB B C C D AD

++≥,

即12

AB BC CD AD

+

+≥.

【变式】设M 是凸四边形ABC D 的边BC 的中点,135AM D

∠=?

求证:2

AB BC C D AD

+

+≥.

【解析】作点B 关于AM 的对称点'B ,作点C 关于D M 的对称点'C ,

连接'AB 、''B C 、'C D , 则''M B M B M C M C ===, 且'AB AB =,'C D C D =. 而''90C M B ∠=?,

则'''2B C B ==

故''''2

AB BC C D AB B C C D AD

+

+=++≥.

【例5】(2001年波罗的海地区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试题) 如图所示,在A B C ?中,A ∠的平

分线交BC 于点D ,已知2BD DC AD ?=,且45AD B ∠=?,求A B C ?的各个内角.

【解析】AD 是角平分线提示我们可以进行“翻折”.

将点C 翻折到'C 的位置,且'C 在AB 的延长线上,

且'AC AC =,'D C D C ⊥,'D C D C =.

延长C B 至点E ,使ED D C =,

则2B D E D A D ?=,

M D C B A 45?D

C B A

故E BAD D AC ∠=∠=∠, 从而222AC ED DC DC =?=,

则'AC

CC =

=,

故'A C C ?为等边三角形. 故60BAC ∠=?,15AC B ∠=?.

【变式】如图所示,已知在A B C ?中,6A B =,3AC =,120BAC ∠= ,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D ,求AD 之长.

【解法1】由于AD 平分BAC ∠,因此这就提供了以AD 为轴进行对称变换的可能性.

取AB 的中点C ',连接C C ',交AD 于O ,易知A O C ?与AO C '?关于AD 对称,且

AO C C '⊥.

由于30ACO ∠= ,3AC

=,所以32

AO =

.

延长A C 至B ',使6A B '=,连接BB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E . 显然ABE ?和AB E '?关于AE 对称,且AE BB '⊥. 由于O C 是AEB '?的中位线, 所以32

AO O E ==,112

2

OC

EB BE

'=

=

.

因为O C O D BE D E =,

所以

12O D D E

=

. 所以332

O D =

,12O D

=.

于是312

2

2AD

AO OD =+=

+=.

【解法2】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第9讲例3之“变式2”:

如图所示,在A B C ?中,120BAC ∠=?,AD 平分BAC ∠且交BC 于点D ,求证:

111A D

A B

A C

=

+

.

直接应用此结论可得11163

AD

=+,

即2AD =.

C B A

D C'C B A

O E D B'D

C

B

A

E

C'45?

D

C

B

A

下面的题目作为备用题:

【备选1】如图所示,在A B C ?中,2AC B ABC ∠=∠,P 为三角形内一点,A P A C =,PB PC =,

求证:3BAC BAP ∠=∠.

【解析】由已知条件PB PC =,考虑作直线PM BC ⊥于M ,并以P M 为对称轴将A P C ?翻折

至A PB '?的位置,连接AA '.

由轴对称的性质有//AA BC ',2A BC AC B ABC '∠=∠=∠. 因为A AB ABC A BA ''∠=∠=∠, 于是AA A B AC AP A P '''====, 即A AP '?是正三角形,

从而可得60ABC A AB BAP '∠=∠=-∠ ,21202ACB ABC BAP ∠=∠=-∠ . 再由A B C ?三内角之和为180 ,

即(60)(1202)180

BAP BAP BAC -∠+-∠+∠=

整理后得3BAC

BAP

∠=∠.

【备选2】如图所示,在A B C ?中,60B ∠= ,100A ∠= ,E 为A C 的中点,80DEC ∠= ,D 是

BC 边上的点,1BC =,求A B C ?的面积与C D E ?的面积的两倍的和.

【解析】将A B C ?补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并作A B C ?的对称三角形,可以发现等边三角形的

P

C B

A

P C B A M A'E

D C B A G

H

F

E D C B A

面积等于24ABC

CDE

S S ??+.

作60BCF ∠= ,其中点F 在BA 的延长线上,则B F C ?为等边三角形.作C H BF

⊥于点

H ,并取点A 关于点H 的对称点G , 则有18080CGH CAH BAC ∠=∠=-∠= .

而80DEC ∠= ,18080EDC DEC ACB ∠=-∠-∠= , 故C G A C ED ??∽,且相似比为2. 则4CAG CDE S S ??=.

而ABC GFC

S S ??=(ABC G FC ??≌),

故2ABC

CDE S S ??+12FBC S ?

=

8

=

【复习巩固】

练习1. 如图所示,在A B C ?中,A B A C

=,AD 是BC 边上的高,点P 在ABD ?内

部,求证: APB APC ∠>∠.

【解析】作点P 关于AD 的对称点'P ,连接'AP 并延长交PC 于点Q ,连接'P C .

因为A B A C =,AD 是BC 边上的高, 易得'AP C APB ∠=∠. 因为''AP C P QC

∠>∠,'P QC

APC

∠>∠,

故APB

APC

∠>∠.

练习2.(1997年罗马尼亚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试题) 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 D 中,

AB C D ∥,AC BD

⊥,求证:

D

Q

P'P C

B

A

P

D

C

B

A

(1) AD BC AB C D +≥+; (2) AD BC AB C D ?≥?.

【解析】(1) 以A C 为对称轴将AD C ?翻折到'A D C ?的位置,则由AC BD ⊥可知'D 在BD 上,

且'AD AD =,'C D C D =.

将D C 平移到'B C 的位置,则由AB C D ∥可知'C 在AB 的延长线上, 且''C B C D C D ==, 'C C BD ∥,

因此''BC C D 是一个等腰梯形, 所以''BC D C =,

于是'''''AD BC AD D C AC AB BC AB C D +=+≥=+=+.

(2) 由(1)可得2

2

()()

AD BC AB CD +≥+,

即222222AD BC AD BC AB CD AB CD ++?≥++?,

而由AC BD ⊥及勾股定理可得2222AD BC AB CD +=+, 故AD BC AB C D ?≥?.

练习3. 在A B C ?中,A B A C =,60120A ?<∠

AC

=,

120PC A A ∠=?-∠,求C BP ∠的度数.

【解析】容易求得1302

PAC

A ∠=

∠+?,1302

BAP BCP A ∠=∠=

∠-?

.

A B C

?的对称轴为AD ,作点P 关于AD 的对称点'P , 则'60PAP ∠=?,

故'APP ?为等边三角形, 则'P C 平分AC P ∠,1'602PC P A ∠=?-∠.

故11'(

30)(60)302

2

CBP BCP A A ∠=∠=∠-?+?-

∠=?

.

练习4. 如图所示,P 为A B C ?边BC 上的一点,且2PC

PB =,已知45

ABC

∠=

,60

APC

∠=

试求AC B ∠的度数.

D C

B A C'

D'

D

C B A P C B A

D P'P C B A

【解析】作出点C 关于直线AP 的对称点1C ,连接1BC 、1PC 、1AC ,则12C P

CP BP

==,如图

所示.

11180C PB APC APC ∠=-∠-∠

180606060

=--=

.

取1C P 的中点M ,连接B M ,则BM P ?为等边三角形,1

BM MP MC ==,

故11130

2

C BM

BC M BM P ∠=∠=

∠=

,190

C BC

∠=

.

又因为45

ABC

∠=

,故1ABC

ABC ∠=∠,故AB 平分1C BC ∠,

故A 点到直线C P 、1PC 、1BC 等距, 从而1AC 是1BC P ∠的外角平分线, 所以11(18030)75

2

AC B AC P ∠=∠=

-=

.

国租来的,赛后也都物归原主。

C

P B A

C

P B A

C 1

M

初中数学平面几何图形

第四课时几何图形初步 LYX 1、几何图形 ①几何图形:我们把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 ②平面图形:几何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等)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 常见平面图形: ③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内,这样的几何图形叫做立体图形。 ⑴常见立体图形:⑵常见立体图形的归类: ★画立体图形时,看得见的棱线画成实线,看不见的棱线画成虚线。 ④展开图:有些立体图形是由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的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例1、圆锥由_______面组成,其中一个是_______面 ,另一个是_______面. 例2、如图所示,一个三边相等的三角形,三边的中点用虚线连接,如果将三角形沿虚线 向上折叠,得到的立体图形是(). (A)三棱柱(B)三棱锥(C)正方体(D)圆锥 例3、分别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这三个方向看下面的四个几何体,得到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那么这个几何体是()

例4、下列各图形,都是柱体的是() 例5、下列四个图形中,经过折叠能围成如图所示的几何图形的是() 2、点、线、面、体 ①点动成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②线动成面线运动生成的有平面、曲面; ③面运动成体;(直角三角板绕它的一边旋转,形成了什么图形?长方形绕着它的一边旋转,形成了什么图形?) 总结: ⑴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⑵点无大小,线有直线和曲线,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 ⑶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⑷体由面围成,面与面相交成线,线与线相交成点。 3、直线、射线、线段 ①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⑴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除了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直线(直线)外,还经常用一条直线上的两点来表示这个直线; ⑵一个点在直线上,也可以说这条直线经过这个点;一个点在直线外,也可以说直线不经过这个点; ⑶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 ②线段的表示方法 ③射线的表示方法 ★用数学符号表示直线、线段、射线?

初中数学经典几何题及答案解析

第 1 页 共 14 页 4e d c 经典难题(一) 1、已知:如图,O 是半圆的圆心,C 、E 是圆上的两点,CD ⊥AB ,EF ⊥AB ,EG ⊥CO . 求证:CD =GF .(初二) 2、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点,∠PAD =∠PDA =150. 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初二) 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A 1B 1C 1D 1都是正方形,A 2、B 2、C 2、D 2分别是AA 1、BB 1、 CC 1、DD 1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A 2B 2C 2D 2是正方形.(初二) 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 的延长线交MN 于E 、F . 求证:∠DEN =∠F . A P C D B A F G C E B O D D 2 C 2 B 2 A 2 D 1 C 1 B 1 C B D A A 1 A N F E C D M B

第 2 页 共 14 页 P C G F B Q A D E 经典难题(二) 1、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 为外心,且OM ⊥BC 于M . (1)求证:AH =2OM ; (2)若∠BAC =600,求证:AH =AO .(初二) 2、设MN 是圆O 外一直线,过O 作OA ⊥MN 于A ,自A 引圆的两条直线,交圆于B 、C 及D 、E ,直线EB 及CD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 3、如果上题把直线MN 由圆外平移至圆内,则由此可得以下命题: 设MN 是圆O 的弦,过MN 的中点A 任作两弦BC 、DE ,设CD 、EB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 4、如图,分别以△ABC 的AC 和B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 CBFG ,点P 是EF 的中点. 求证:点P 到边AB 的距离等于AB 的一半.(初二) 经典难题(三) 1、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AE =AC ,AE 与CD 相交于F . 求证:CE =CF .(初二) · A D H E M C B O · G A O D B E C Q P N M · O Q P B D E C N M · A A F D E C B

初中数学轴对称图形知识点加习题总结

知识点1 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的轴对称。 知识点2 对称轴的性质 1.对称轴是一条直线。 2.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的对应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 3.在轴对称图形中,沿对称轴将它对折,左右两边完全重合。 4.图形对称 例1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例2.推理游戏:下面应该是什么图形?

知识点3线段垂直平分线定义及其性质 定义:经过某一条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性质1.垂直平分线垂直且平分其所在线段。 2.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3.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例3.如图,直线CD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P为直线CD上的一点,已知线段PA=6,则线段PB的长度为() A.3 B.5 C.6 D.8 解析:∵直线CD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PB=PA, ∵PA=6, ∴PB=6. 答案C. 例4如图所示,DE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A.ED=CD B.∠DAC=∠B

C .∠C >2∠B D .∠B+∠ADE=90° 分析:∵DE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 ∴AD=BD . ∴∠B=∠BAD,∠ADE=∠BDE. ∴∠B+∠ADE=90° 答案D 课堂练习1 1.点A ,B 关于直线a 对称,P 是直线a 上的任意一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直线AB 与直线a 垂直 B .直线a 是点A 和点B 的对称轴 C .线段PA 与线段PB 相等 D .若PA=PB ,则点P 是线段AB 的中点 2.三角形中到三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 ) A .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B .三条高的交点 C .三条中线的交点 D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3.已知A 和B 两点在线段EF 的中垂线上,且∠EAF=100°,∠EBF=70°,则∠AEB 等于( ) A 、95° B 、15° C 、95°或15° D 、170°或30° 4.已知:如图,线段AB 垂直平分线段CD 则AC = 。若线段AB,CD 互相垂直平分,则AC= 。 A B C O D O A B D C

初中数学平面几何建系专题

初中数学平面几何建系专题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1.一位居民打电话给供电部门:“卫星路第8根电线杆的路灯坏了,”维修人员很快修好了路灯。 2.地质部门在某地埋下一个标志桩,上面写着“北纬44.2°,东经125.7°”。 3.某人买了一张8排6号的电影票,很快找到了自 己的座位。 分析以上情景,他们分别利用那些数据找到位置 的。 你能举出生活中利用数据表示位置的例子吗? 二、新课讲授 1、由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引入:影院对观众席所有的座位都按“几排几号”编号,以便确定每 个座位在影院中的位置,观众根据入场券上的“排数”和“号数”准确入座。 (2)根据下面这个教室的平面图你能确定某同学的坐位吗?对于下面这个根据教师平面 图写的通知,你明白它的意思吗?“今天以下座位的同学放学后参加数学问题讨论:(1,5),(2,4),(4,2),(3,3),(5,6)。”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后得到共识:规定了两个数所表示的含义后就可以表示座位的位置. 思考: (1)怎样确定教室里坐位的位置? (2)排数和列数先后顺序对位置有影响吗?(2,4)和(4,2 )在同一

位置。 (3)假设我们约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你在图书6 1-1上标出被邀请参加讨论的同学的座位。 让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到以下共识: (1)可用排数和列数两个不同的数来确定位置。 (2)排数和列数先后顺序对位置有影响。(2,4)和(4,2)表示不同的位置,若约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则(2,4)表示第2列第4排,而(4,2)则表示第4列第2排。因而这一对数是有顺序的。(3)让学生到黑板贴出的表格上指出讨论同学的位置。 2、有序数对:用含有两个数的词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各个数表示 不同的含义,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 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 利用有序数对,可以很准确地表示出一个位置。 3、常见的确定平面上的点位置常用的方法 (1)以某一点为原点(0,0)将平面分成若干个小正方形的方格,利用点所在的行和列的位置来确定点的位置。 (2)以某一点为观察点,用方位角、目标到这个点的距离这两个数来确定目标所在的位置。(以后学习) 巩固练习:1、教材65页练习 2.如图,马所处的位置为(2,3). (1)你能表示出象的位置吗? (2)写出马的下一步可以到达的位置。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是由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堆砌而成的几何体,那么其三种视图中面积最小的是( ) A .主视图 B .俯视图 C .左视图 D .一样大 【答案】C 【解析】 如图,该几何体主视图是由5个小正方形组成, 左视图是由3个小正方形组成, 俯视图是由5个小正方形组成, 故三种视图面积最小的是左视图, 故选C . 2.如图,一个正六棱柱的表面展开后恰好放入一个矩形内,把其中一部分图形挪动了位置,发现矩形的长留出5cm ,宽留出1,cm 则该六棱柱的侧面积是( ) A .210824(3) cm - B .(2 108123cm - C .(2 54243cm - D .(2 54123cm - 【答案】A 【解析】 【分析】 设正六棱柱的底面边长为acm ,高为hcm ,分别表示出挪动前后所在矩形的长与宽,由题意列出方程求出a =2,h =9?36ah 求解. 【详解】 解:设正六棱柱的底面边长为acm ,高为hcm ,

如图,正六边形边长AB =acm 时,由正六边形的性质可知∠BAD =30°, ∴BD = 12a cm ,AD =32 a cm , ∴AC =2AD =3a cm , ∴挪动前所在矩形的长为(2h +23a )cm ,宽为(4a + 1 2 a )cm , 挪动后所在矩形的长为(h +2a +3a )cm ,宽为4acm , 由题意得:(2h +23a )?(h +2a +3a )=5,(4a +1 2 a )?4a =1, ∴a =2,h =9?23, ∴该六棱柱的侧面积是6ah =6×2×(9?23)=210824(3) cm -;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展开图,正六棱柱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能够求出正六棱柱的高与底面边长是解题的关键. 3.将一副三角板如下图放置,使点A 落在DE 上,若BC DE P ,则AFC ∠的度数为( ) A .90° B .75° C .105° D .120°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30E BCE ==?∠∠,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AFC ∠的度数. 【详解】

[初中数学]画轴对称图形教案 人教版

13.2画轴对称图形 第1课时画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理解图形轴对称变换的性质. 2.能按要求作出一个平面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图形. 教学重点 画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轴对称变换的性质.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与轴对称现象有关的美丽图案.如:剪纸艺术、服饰文化、几何图案、花边艺术等. 欣赏美丽图案,思考这些图案是怎样形成的?图案有什么特点? 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 1.自学教材第67至68页. 2.请完成“《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探究点一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活动一: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一个图形,将这张纸对折,描图后,再打开这张纸,你能发现什么现象? 展示点评:(1)画出的轴对称图形的形状与大小和原图形有何关系?对称轴在吗?这两个图形全等吗? (2)画出的轴对称图形的点与原图形上的点有何关系? 小组讨论: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有何关系? 反思小结:由一个平面图形可以得到与它关于一条直线对称的图形,这个图形的形状、大小与原图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新图形上的每一点都是原图形上的某一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跟踪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探究点二画轴对称图形 活动二:如图,已知△ABC和直线l,画出△ABC关于直线l对称的图形.

展示点评:(1)三角形关于直线l 的对称图形是什么形状? (2)三角形的轴对称图形可以由哪几个点确定? (3)如何作一个已知点的对称点? 小组讨论:作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反思小结:几何图形都可以看作由点组成,对于某些图形,只要画出图形中的一些特殊点(如线段端点)的对称点,连接这些对称点,就可以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跟踪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2.由一个平面图形得到与它成轴对称的另一个图形,两个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3.画轴对称图形的一般方法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实际问题―→轴对称变换的性质――→应用 画轴对称图形 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 1.将一张矩形的纸对折,然后用笔尖在上面扎出“B ”,再把它铺平,你可见到的是( C ) A. B. C. D. 2.把图中实线部分补成以虚线l 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看看会得到什么图案. 解:作图略,是蝴蝶. 3.如图,由三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请你在图中补画一个小正方形,使补画后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 ,第2题图) ,)第3题图 答: ●布置作业,巩固目标教学难点 1.上交作业 教科书习题13.2第1题. 2.课后作业 见《学生用书》.

初中数学:《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练习(有答案)

初中数学:《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练习 一、扫描与聚集 1.我国的文字非常讲究对称美,下列四个图案,有别于其余三个图案是()A.B. C.D. 2.下列图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直角三角形B.正方形C.半圆D.等腰三角形 3.观察图中的汽车商标,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个数为() A.2 B.3 C.4 D.5 4.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2cm和5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A.9cm B.12cm C.9cm或12cm D.在9cm或12cm之间 5.在等边三角形ABC中,CD是∠ACB的平分线,过D作DE∥BC交AC于E,若△ABC 的边长为a,则△ADE的周长为() A.2a B.C.1.5a D.a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就是它的顶角平分线 B.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就是底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一部分 C.一条线段是以它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D.两个三角形能够重合,它们一定是轴对称的 7.在等腰△ABC中,AB=AC,BE、CD分别是底角的平分线,DE∥BC,图中等腰三角形有()

A.3个B.4个C.5个D.6个 8.如图,AB=AC,∠A=36°,∠1=∠2,∠ADE=∠EDB,则图中等腰三角形有() A.3 B.4 C.5 D.6 9.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底边所成的角等于() A.顶角B.顶角的一半C.底角的一半D.底角的2倍 10.已知:在△ABC中,AB=AC,O为不同于A的一点,且OB=OC,则直线AO与底边BC的关系为() A.平行B.AO垂直且平分BC C.斜交D.AO垂直但不平分BC 二、思考与表达 11.如图,是从镜中看到的一串数字,这串数字应为. 12.如图所示,在△ABC中,DE是AC的中垂线,AE=3cm,△ABD的周长为13cm,则△ABC的周长是cm. 13.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4cm,则腰长x的取值范围是. 14.五角星有条对称轴.

七年级数学平面几何练习题及答案

平面几何练习题 一. 选择题: 1. 如果两个角的一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另一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 ) A. 相等 B. 互补 C. 相等或互补 D. 相等且互补 2. 如图,l l 12//,AB l ABC ⊥∠=1130, ,则∠=α( ) A. 60 B. 50 C. 40 D. 30 A l 1 B l 2 α C 3. 如图,l l 1211052140//,,∠=∠= ,则∠=α( ) A. 55 B. 60 C. 65 D. 70 l 1 1 α 2 l 2 4. 如图,能与∠α构成同旁内角的角有( ) A. 1个 B. 2个 C. 5个 D. 4个 α 5. 如图,已知AB CD //,∠α等于( ) A. 75 B. 80 C. 85 D. 95 A B 120° α 25°C D 6. 如图,AB CD MP AB MN ////,,平分∠∠=∠=A M D A D ,,4030 ,则 ∠N M P 等于( )

A. 10 B. 15 C. 5 D. 75. B M C A N P D 7. 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而其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4倍少30 ,那么这两个角是 ( ) A. 42138 、 B. 都是10 C. 42138 、或4210 、 D. 以上都不对 二. 证明题: 1. 已知:如图,∠=∠∠=∠123,,B AC DE //,且B 、C 、D 在一条直线上。 求证:AE BD // A E 3 12 4 B C D 2. 已知:如图,∠=∠CDA CBA ,DE 平分∠C D A ,BF 平分∠C B A ,且∠=∠ADE AED 。 求证:DE FB // D F C A E B 3. 已知:如图,∠+∠=∠=∠BAP APD 18012 ,。 求证:∠=∠E F

初中数学经典几何题及答案

4e d c 经典难题(一) 1、已知:如图,O 是半圆的圆心,C 、E 是圆上的两点,CD ⊥AB ,EF ⊥AB ,EG ⊥CO . 求证:CD =GF .(初二) 2、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点,∠PAD =∠PDA =150. 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初二) 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A 1B 1C 1D 1都是正方形,A 2、B 2、C 2、D 2分别是AA 1、BB 1、 CC 1、DD 1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A 2B 2C 2D 2是正方形.(初二) 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 的延长线交MN 于E 、F . 求证:∠DEN =∠F . A P C D B A F G C E B O D D 2 C 2 B 2 A 2 D 1 C 1 B 1 C B D A A 1 A N F E C D M B

P C G F B Q A D E 经典难题(二) 1、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 为外心,且OM ⊥BC 于M . (1)求证:AH =2OM ; (2)若∠BAC =600,求证:AH =AO .(初二) 2、设MN 是圆O 外一直线,过O 作OA ⊥MN 于A ,自A 引圆的两条直线,交圆于B 、C 及D 、E ,直线EB 及CD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 3、如果上题把直线MN 由圆外平移至圆内,则由此可得以下命题: 设MN 是圆O 的弦,过MN 的中点A 任作两弦BC 、DE ,设CD 、EB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 4、如图,分别以△ABC 的AC 和B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 CBFG ,点P 是EF 的中点. 求证:点P 到边AB 的距离等于AB 的一半.(初二) 经典难题(三) 1、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AE =AC ,AE 与CD 相交于F . 求证:CE =CF .(初二) · A D H E M C B O · G A O D B E C Q P N M · O Q P B D E C N M · A A F D E C B

整理初中数学轴对称教案

文件编号: 31-13-3C -46-19 整理人 尼克 初中数学轴对称教案

《轴对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 会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 知道两个图形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时,成轴对称. 4. 会找出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时的对称轴、对称点. 5. 知道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认识轴对称,能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 2.探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培养学生认真探究、积极思考的能力; 3.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丰富的轴对称现象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促进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一般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2.在探究的过程中,更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使学生具有一些初步研究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两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对称(轴对称)、对称点 教学过程与流程设计 1.观察图形,认识轴对称图形

把一张纸对折,剪出一个图案(折痕处不要完全剪断),再打开这张对折的纸,就剪出了美丽的窗花.观察得到的窗花,你能发现什么共同的特点? 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过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课堂练习1: 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你能指出它的对称轴吗? 2.观察,认识图形关于轴对称 观察下面的每对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像上面这样,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折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课堂练习2: 下面给出的每幅图形中的两个图案是轴对称的吗?如果是,使者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并找出一对对称点. 3.自己动手,小组合作,探究两个图形对称的性质,学习垂直平分线的定义 如图,△ABC 和△A ′B ′C ′关于直线MN 对称,点A ′、B ′、C ′分别是点A 、B 、C 的对称点,线段A A ′、B B ′、CC ′与直线MN 有什么关系? 简单证明你的结 论. A A ′ M P

初中数学轴对称题型练习题

轴 对称题型举例 【知识框架】 【教学建议】 一、关于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讲清、讲透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区别和联系: 1、轴对称:两个图形→关于直线(成轴)对称 2、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左右两部分→重合 3、对称轴问题:图形上讲是一条直线(细扣概念类题) 4、辩证看概念:分、合思想 二、注重动手操作:(画图,保留作图痕迹) 1、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画法: 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作图步骤→作图痕迹→理论依据 3、线段和最短问题:理论依据→几何证明 3、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画法: 三、注重符号语言的使用的规范教学: 如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运用时的书写。 运用 判定 性质 画法 逆定理定理

四:三条教学主线: 一是边方面:等角对等边→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转化→求三角形的周长; 二是角方面:等边对等角→三角形内角和→求角的度数; 三是实践操作:尺规作图→定理、公理运用。 五:多归纳、多强化: 比如:x 轴、y 轴对称点问题,可以归纳为:关于什么轴对称,什么坐标不变,另一坐标互为相反数。帮助学生理解,当然,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画出草图分析。 【题型举例】 1 相等。 2.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AC ,O 是△ABC 内一点,且 OB =OC ,求证:AO ⊥B C. 3、(1)在图1中画出?ABC 的轴对称图形;(2)如图2,在直线l 上确定一个点P ,使得PA +PB 的值最小;(3)如图3,在直线l 上确定一个点P ,使得 PA =PB 。 图1 图2 图3 4、如图:某地有两所大学和两条相交叉的公路,(点M ,N 表示大学,AO ,BO 表示公路).现计划修建一座物资仓库,希望仓库到两所大学的距离相等,到两条公路的距离也相等。你能确定仓库应该建在什么位置吗?在所给的图形中画出你的设计方案。(用尺规作图) 5、某班举行文艺晚会,桌子摆成两直条(如图中的AO ,BO ),AO 桌面上摆满了桔子,BO 桌面上摆满了唐果,坐在C 处的学生小明先拿桔子再拿唐果,然后回到座位,请你帮助他设计一条行走路线,使其所走的总路程最短?(要求:尺规作图,并写出作法) 6、如图,EFGH 是一个长方形的弹子球台面,有黑白两球分别位于A 、B 两点的位置. (1)试问:怎样撞击黑球A ,使黑球A 先碰撞台边EF 反弹后再撞击白球B ? (2)怎样撞击黑球A ,使黑球先碰撞台边GH 反弹后再击台边EF ,最后击白球B ? 7、如图1,∠BAC =110°若MP 和NQ 分别垂直平分AB 和AC ,则∠PAQ 的度数是( ) ° B . 40° C . 50° D . 60° 8、如图2,ABC △中,∠ACB =o 100,AC =AE ,BC =BD ,则∠DCE 的度数为( )

初中数学平面几何知识定理

初中数学平面几何知识定理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 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7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 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初中数学经典几何题(附答案)

初中数学经典几何题(附答案) 经典难题(一) 1、已知:如图,O 是半圆的圆心,C 、E 是圆上的两点,CD ⊥AB ,EF ⊥AB ,EG ⊥CO . 求证:CD =GF .(初二) 2、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点,∠PAD =∠PDA =150. 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初二) A P C D B A F G C E B O D

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A 1B 1C 1D 1都是正方形,A 2、B 2、C 2、D 2分别是AA 1、BB 1、CC 1、DD 1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A 2B 2C 2D 2是正方形.(初二) 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 的延长线交MN 于E 、F . 求证:∠DEN =∠F . D 2 C 2 B 2 A 2 D 1 C 1 B 1 C B D A A 1 A N F E C D M B

经典难题(二) 1、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 为外心,且OM ⊥BC 于M . (1)求证:AH =2OM ; (2)若∠BAC =600,求证:AH = 2、设MN 是圆O 外一直线,过O 作OA ⊥MN 于A ,自A 引圆的两条直线,交圆于B 、C 及D 、E ,直线EB 及CD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 · A D H E M C B O · G A O D B E C Q P N M

P C G F B Q A D E 3、如果上题把直线MN 由圆外平移至圆内,则由此可得以下命题: 设MN 是圆O 的弦,过MN 的中点A 任作两弦BC 、DE ,设CD 、EB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 4、如图,分别以△ABC 的AC 和B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CBFG ,点P 是EF 的中点. 求证:点P 到边AB 的距离等于AB 的一半.(初二) · O Q P B D E C N M · A

初中数学轴对称题型练习题

轴对称题型举例 【知识框架】 【教学建议】 一、关于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讲清、讲透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区别和联系: 1、轴对称:两个图形→关于直线(成轴)对称 2、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左右两部分→重合 3、对称轴问题:图形上讲是一条直线(细扣概念类题) 4、辩证看概念:分、合思想 二、注重动手操作:(画图,保留作图痕迹) 1、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画法: 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作图步骤→作图痕迹→理论依据 3、线段和最短问题:理论依据→几何证明 3、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画法: 三、注重符号语言的使用的规范教学: 如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运用时的书写。 运用 判定 性质 画法 逆定理定理

四:三条教学主线: 一是边方面:等角对等边→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转化→求三角形的周长; 二是角方面:等边对等角→三角形内角和→求角的度数; 三是实践操作:尺规作图→定理、公理运用。 五:多归纳、多强化: 比如:x 轴、y 轴对称点问题,可以归纳为:关于什么轴对称,什么坐标不变,另一坐标互为相反数。帮助学生理解,当然,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画出草图分析。 【题型举例】 1、求证: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2.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AC ,O 是△ABC 内一点,且OB =OC ,求证:AO ⊥ B C. 3、(1)在图1中画出?ABC 的轴对称图形;(2)如图2,在直线l 上确定一个点P ,使得 PA +PB 的值最小;(3)如图3,在直线l 上确定一个点P ,使得PA =PB 。 图1 图2 图3 B B l A B l A B

初二数学轴对称练习题

初二数学轴对称练习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Q(3,2),请在x轴和y轴上分别找到M点和N点,使四边形PQMN周长最小. (1)作出M点和N点. (2)求出M点和N点的坐标. 2.如图2,在△ABC中,∠BAC=60°,∠ACB=40°,P、Q分别在BC、CA上,并且AP、BQ分别为∠BAC、∠ABC的角平分线, 求证:BQ+AQ=AB+BP. 图2 3.已知:如图3,AD是∠BAC的平分线,∠B=∠EAC,EF⊥AD于F. 求证:EF平分∠AEB. 图3 4.已知:如图4,在ΔABC中,CE是角平分线,EG∥BC,交AC边于F,交∠ACB的外角(∠ACD)的平分线于G,探究线段EF与FG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图4 5.如图5,过线段AB的两个端点作射线AM,BN,使AM∥BN,请按以下步骤画图并回答.(1)画∠MAB、∠NBA的平分线交于点E,∠AEB是什么角 (2)过点E任作一线段交AM于点D,交BN于点C.观察线段DE、CE,有什么发现请证明你的猜想. (3)试猜想AD,BC与AB有什么数量关系

图5 6.已知:如图7-11,ΔABC中,AB=AC,∠A=100°,BE平分∠B交AC于E.(1)求证:BC=AE+BE; (2)探究:若∠A=108°,那么BC等于哪两条线段长的和呢试证明之. 图5 7.如图6,已知ΔABC是等边三角形,D、E分别在边BC、AC上,且CD=CE,连接DE 并延长至点F,使EF=AE,连接AF、BE和CF. (1)请在图中找出一对全等三角形,用符号“≌”表示,并加以证明; (2)求证:AF=BD. 图6 8.已知:如图7,四边形ABCD中,AC平分∠BAD,CD∥AB,BC=6cm,∠BAD=30°,∠B=90°.求CD的长______. 图7 9.(1)如图8,点O是线段AD的中点,分别以AO和DO为边在线段AD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OAB和等边三角形OCD,连接AC和BD,相交于点E,连接BC,求∠AEB的大小; 图8 (2)如图9,△OAB固定不动,保持△OCD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将△OCD绕着点O旋转(△OAB和△OCD不能重叠),求∠AEB的大小. 图9

初中数学平面几何题20道

1、三角形ABC中,AD为中线,P为AD上任意一点,过p的直线交AB于M.交ac于N,若AN=AM,求证PM/PN=AC/AB 证明:过P点作BC的平行线交AB,AC分别于M',N'点;再分别过M,M'两点分别作AC的平行线分别交AD(或延长线)于P',A'两点。 由M'N'平行BC得:AC/AN'=AB/AM',即AC/AB=AN'/AM'.且M'P=N'P 由三角形AN'P全等三角形A'M'P得:M'A'=AN'.所以,AC/AB=A'M'/AM' 由三角形AM'A'相似三角形AMP'得:AM/AM'=MP'/A'M',即A'M'/AM'=MP'/AM 所以:AC/AB=MP'/AM 由三角形MP'P相似三角形ANP得:MP'/AN=MP/PN 而AN=AM 所以:MP'/AM=MP/PN 所以:AC/AB=MP/PN 1题图2题图 2、在三角形BCD中,BC=BD,延长BC至A,延长BD至E,使AC=BE,连接AD,AE,AD=AE,求BCD 为等边 证明:过点A作CD的平行线交BE的延长线于F点。则∠BDC=∠F=∠BCD=∠A,即∠A=∠F. 又因为:四边形AFDC是梯形 所以:AC=DF=FE+DE 而AC=BD+DE 所以:BD=FE 又因为:AD=AE,∠BDA=∠FEA 所以:三角形ABD和三角形AFE全等 所以:∠B=∠F 所以:∠B=∠BCD=∠BDC=60° 所以:三角形BCD是等边三角形。 3、三角形ABC中若圆O在变化过程中都落在三角形ABC内(含相切), A为60度,AC为8,AB 为10,X为未知数,是AE的长.圆O与AB,AC相切,圆O与AB的切点为E, X的范围是?解:如图,当元O与三角形ABC三条边都相切时,x的值最大。此时:

初中数学经典几何题及答案经典

经典难题(一) 仁已知:如图,0是半圆的圆心,C. E是圆上的两点,CD丄AB, EF丄AB, EG丄CO. 求证:CD=GF?(初二) 2、已知:如图,P是正方形ABCD内点,ZPAD=ZPDA=15°. 求证: APBC是正三角形.(初二) 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AiBiQDi都是正方形,毗、B2. DDj 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A2B2C2D2是正方形.(初二) 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 M、N分别是AB. CD的中点,AD、BC的延 长线交MN于E、F. 求证:ZDEN=ZF.

经典难题(二) 仁已知:AABC中,H为垂心(各边髙线的交点),0为外心,且0M丄BC于M. (1)求证:AH=20M; (2)若ZBAC = 60°,求证:AH=A0?(初二) 2、设MN是圆0外一直线,过0作0A丄MN于A,自A引圆的两条直线,交圆于B、C及 D、E,直线EB及CD分别交MN于P、Q. 求证:AP=AQ?(初 二) 3、如果 上题把 直线MN 由圆外 平移至 圆内, 则由此 可得以 下命题: G N A

4、如图,分别以ZkABC的AC和BC为一边?在AABC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和正方形CBFG, 点P是EF的中点?

仁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DE〃AC, AE=AC, AE与CD相交于F?求证:CE=CF.(初二) 2、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DE〃AC,且CE=CA,直线EC交DA延长线于F?求证: AE=AF.(初二)亠 3、设P是正方形A BCD-边BC上的任一点,PF丄AP, CF平分ZDCE. 求证:PA = PF?(初二) 4、如图,PC切圆0于C, AC为圆的直径,PEF为圆的割线,AE、AF与直线P0相交于B、 D.求证:AB = DC, BC=AD?(初三) A C

初中七年级数学轴对称

7年级下复习轴对称 一、知识点 1、关于“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认识 ⑴轴对称图形:如果_____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________,那么这个图形叫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____________。 ⑵轴对称:对于____个图形,如果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它们能完全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成________,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__________ 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⑴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__________________ ⑵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等 3、角平分线的性质 ⑴角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_______________ ⑵角平分线上的点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等 4、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和识别 ⑴等腰三角形的两个_____________相等(简写成“________________”) ⑵等腰三角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互相重合(简称为“________________”) ⑶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________也相等(简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等边三角形的特征和识别 ⑴等边三角形的各____相等,各____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________ ⑵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__________三角形 ⑶有一个角是60°的____________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一、选择题 1.下列几何图形中,○1线段○2角○3直角三角形○4半圆,其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2.图9-19中,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A.4个B.3个C.2个D.1个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经过线段中点的直线是该线段的对称轴 B.若两条线段相等,那么这两条线段关于某直线对称 C.若两条线段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这两条线段相等 D.锐角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4.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 B.有一个角是45°的直角三角形. C.有两个角分别是50°和80°的三角形 D.平行四边形. 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50°,它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是( ) A.25°B.40°C.25°或40°D.不确定. 6.有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5,一边长为11,那么腰长为( ) A.11 B.7 C.14 D.7或11 7.若三角形中最大内角是60°,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等腰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不等边三角形D.不确定

八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难题经典题(有难度)

第10题 一、 选择题 1.已知两条互不平行的线段AB 和A ′B ′关于直线1对称,AB 和A ′B ′所在的直线交于点P ,下面四个结论:①AB=A ′B ′;②点P 在直线1上;③若A 、A ′是对应点,?则直线1垂直平分线段AA ′;④若B 、B ′是对应点,则PB=PB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④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2.将两块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有一锐角为30 )拼成一个四边形,其中轴对称图形的四边形有多少个( ) A 、1 B 、2 C 、3 D 、4 3.如图所示,有A 、B 、C 三个居民小区的位置成三角形,现决定在三个小区之间修建一个购物超,使超市到三个小区的距离相等,则超市应建在( ) A.在AC 、BC 两边高线的交点处 B.在AC 、BC 两边中线的交点处 C.在AC 、BC 两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 D.在A 、B 两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处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是它们的对称轴 B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C 全等的三角形一定关于某条直线对称 D 若两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我们称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5.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4cm 和9cm ,则该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17cm B .22cm C .17cm 或22cm D .18cm 7.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80°,则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是( ) A .40° B .50° C .60° D .30° 6.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80°,则其底角是( ) A .100° B .100°或40° C .40° D .80° 7.已知:在△ABC 中,AB=AC ,O 为不同于A 的一点,且OB=OC ,则直线AO 与底边BC 的关系为( ) A .平行 B.AO 垂直且平分BC C.斜交 D.AO 垂直但不平分BC 8.如图,在方格纸中有四个图形<1>、<2>、<3>、<4>,其中面积相等的图形是( ) A . <1>和<2> B . <2>和<3> C . <2>和<4> D . <1>和<4> 轴对称作图题专练 1、如图,已知点M 、N 和∠AOB ,求作一点P ,使P 到点M 、N 的距离相等,?且到∠AOB 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C B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