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讲座-阴阳五行之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阴阳的基本内容
阴阳的两个主导 第一个主导——阴阳之间和谐为主导,而 非对立制约为主导。
“夫唱妇随”的关系。阴阳在现实生活中一个更为具体的 例子就是男女,就是夫妇,就是一个家庭关系。大家设想 一下,如果一个家庭中,夫妇两个以对立为主,一个面南, 一个面北,水火不相容,那这个日子怎么过,连基本的日 子都没法过,更不要谈事业了。所以,家庭的关系,夫妇 的关系,阴阳的关系应该以协同为主导。
课程导读
☆ 阴阳的概念 ☆ 阴阳的特性 ☆ 阴阳的划分 ☆ 阴阳的基本内容
☆ 阴阳的关系
☆ 阴阳的养生应用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 始,神明之府也。”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阴 阳 平 和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 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它既可以代表相互关联而性质相反的两种事物 或现象,也可以说明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 两个方面。 具有的对立统一属性,含有一分为二的意思。
(三)在治疗和用药方面:根据阴阳偏盛或偏衰的情况确立 治疗原则。如阴不足要滋阴,阳不足要温阳,又如中医认为″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实 之,实者虚之”;故阳偏盛畏清热,阴偏盛要祛寒,以此来 调整阴阳的相互关系,恢复阴阳的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 的。
在用药方面,我国医学将药物的气味、性能也分别归纳为阴 阳两种属性,以此作为处方选药的依据之一。如以药性的寒、 热、温、凉四气来分,寒、凉属阴,温热属阳;以药物的辛、 甘、酸、苦、咸五味来分,辛、甘为阳,酸、苦、咸为阴;以 药物的升、降、浮、沈(一般性能)来分,升、浮为阳,沈、 降为阴等等。临床上就是利用药物的阴阳属性来调整机体 阴阳的偏胜或偏衰,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阳 上外 左 南 天 昼
功能 状态
春 温 干 明 功 兴 亢 气 升 动 快 夏 暖 燥 亮 能 奋 进 化
阴 下内 右 北 地 夜
秋 寒 湿 晦 物 抑 衰 成 降 静 慢 冬 冷 润 暗 质 制 退 形
课程导读
阴阳互藏 阴阳的对立 阴阳的共存 阴阳的动态平衡 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的相互关系
互藏 对立 互根
五、阴阳的转化
阴极生阳,阳极生阴 阴阳的相互转化——若阴气达到极至,则阴气突然消失,阳 气慢慢生长起来。反之亦然。 例如在人体的气化过程中所存在的物质和功能的转化过程。 物质属阴,功能属阳。两者在生理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 物质可以转化成能量,以推动功能活动;功能又可以通过气 化将饮食水谷转化成营养物质。而正是这种功能和物质之间 的相互转化,才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从四季气候变化来看,由春温发展到夏热之极点,即可向寒 凉转化;而从秋凉发展到冬寒之极点,则会逐渐向温热转化。
二、五行和阴阳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 自发的辩证法思想。 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 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 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 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 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 的运动变化之中。
三、五行的基本内容
五行中的这个行,不是走路的意思,是代表运动; 金——不是黄金,是坚固和凝固的意思; 木——代表生的功能和根源;五行中,中国字“生” 就是一个很好的对木的解释。“生”是一个象形字, 下面是一个“土”字,上面代表破土生发出来的一 个枝一片叶; 水——代表流动,具有循环和周流的意思; 火——代表热能; 土——代表地球本身,所以土在五行的方位上居中。
肝 体 内 胸 五 阴内 下 前 右 内 侧 腹 脏 脾 肾
从万物属性划分阴阳

运 动 的
外 向 的
上 升 的
温 热 的
明 亮 的
无 形 的
兴 奋 的

静 止 的
内 收 的
下 降 的
寒 凉 的
晦 暗 的
有 形 的
抑 制 的
阴阳的属性外延
属 方位 时 季 温 湿 亮 质 运动 性 (空间) 间 节 度 度 度 能 状态
只有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才能用阴阳来说明。 如天与地,昼与夜,寒与热,水与火,气与血等等 ; 但,天与夜,昼与地,或寒与火,水与热决不能用阴 阳来说明


(3)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阴阳概括、分析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对立 双方各自的属性特征,当对立双方的性质未变,或比较 的对象未变时,其阴阳属性是不变的。 具体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其 阴阳属性是可以改变,这是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表现在三个方面:
A 比较对象不同,其阴阳属性可变 B 阴阳之中还可分阴阳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之中复有阴阳,不断 地一分为二,以至无穷。 C 在一定条件下,阴阳 各自的属性可以相互转化
阴阳的划分
阴阳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具有相对性;
阴阳的划分具有无限可分性。
从空间结构划分阴阳
体 外 腰 六 心 阳外 上 后 左 表 侧 背 腑 肺
五行与养 生
课程导读
五行的概念 五行的关系 五行的归类 五行的养生应用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世界是多姿多彩的,若世界只是用阴阳来划分,简单是简单 了,但失去了丰富性。 中国古代哲学将世界分成五种不同的物质,分别是木、火、 土、金、水,上述五种物质我们称之为五行。 五行是一种文化 这五种最基本物质之间的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运动变化构 成了物质世界。如此,世间万物都可以用五行划分。
古人是如何感知阴阳的?










对阴阳的三种认识:
古人认识世界方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 原义——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 引申——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 态的躁动和宁静等 。 延展——阴阳是一种客观规律:古人对自然界和人体中普 遍存在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一种规律的认识。
阴阳
消长
转化
一、阴阳的互藏交感

阴阳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机体各个组成部分和功能活动之间应始终发 生相互作用。

二 、阴阳的对立
阳 气 上 升
阴 气 下 降
阴阳学说认为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 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 如上与下,左与右,天与地,热与寒,昼 与夜,明与暗,水与火 阴阳的对立是相对而言,阴与阳不能独立 地存在。没有阴阳间的相互对比,就不存 在阴阳之说。
(二)在辨证方面:中医临床辨证首先要辨别″阴阳″,这 是辨证的根本。(内经)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 阳。″就是这个道理。 例如:发热口渴、喜饮冷水、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 红苔黄、脉数等属於阳证;怕冷、口淡、喜热饮、面色苍 白、四肢厥冷、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迟等 属於阴证。外科疮疡局部发红、灼热、肿胀、发展迅速、 易溃易愈、溃後脓稠者为阳证;反之,不红不热、平塌陷下, 发展缓慢,脓液清稀者为阴证。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阴在内,阳之守也 阳在外,阴之使也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阴 阳
四、阴阳的动态平衡


1、含义: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处于不断增 长和消减的运动变化之中,并在彼此消长的运动过 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 2、内容: (1)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 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 中。 阴阳消长是阴阳运动变化的一种形式,而导致 阴阳出现消长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之间存在着 的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的关系。 由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导致的阴阳消长变化主要 表现为此长彼消(或此消彼长);由阴阳互根互用 关系导致的阴阳消长变化主要表现为阴阳的皆消皆 长。
第二个主导——阴阳之间阳为主导,实际 上已经包含在第一个主导中。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生、长、 收、藏。生、长、收、藏虽然用于表述一年里万物的变化 情况,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但更实质的东西,更 内涵的东西,则是阳的变化。是阳的春生、夏长、秋收、 冬藏才导致了这个万物的生、长、收、藏。 春夏秋冬由什么来决定?由太阳的视运动决定的。 春实际上就是阳气处于生的状态所占的时段,依次,夏就 是阳气处于长的状态所占的时段;秋就是阳气处于收的状 态所占的时段;冬为阳气处于藏的状态所占的时段。由阳 的变化产生了春夏秋冬,而万物又依着这个春夏秋冬的变 化而变化,它们之间就是这么一种关系。从社会的角度, 阳(男)作为主导的地位就更为明确,这一点大家有目共 睹,不需多谈。
阴阳的特性


(1)事物阴阳属性的普遍性: 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 立的两个方面,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水火、阴晴、 男女等; 这两个方面都可以用阴阳二气来代表和解释。阴阳二气之 间对立统一的不断运动,推动了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和 演变。 (2)事物阴阳属性的关联性
中医基础
阴阳学说
人类生存于天地之间,而阴阳就是天地之道,人类的生命 活动遵循天地大道,离不开阴阳的影响; 阴阳是万物的纲纪,阴阳的规律影响着万物的变化,人为 万物之首,也会受此纲纪的约束; 阴阳还是变化的基础,我们了解事物,无非是探讨它的变 化,时间的变化,空间的变化,而什么引导着这个变化呢? 是阴阳。 我们的生命在活动过程中会接触社会,接触自然,而社会、 自然中的物体,不论是动物还是植物,是有机的还是无机 的,是宇宙还是银河,它的整个过程无非就是一个生生灭 灭的过程。那么这个生生灭灭是怎么产生的呢?它的本始 还是阴阳; 另外,就是神明之府,神明就是精神就是思维,所以这一 条与人类自身密切相连,那么神明怎么来的,还是与阴阳 有关系。

木曰曲直
阴阳学说的养生应用
(一)阴阳在诊断上的应用
阳盛阴弱 颜色 声音 症状 情绪 病变高亢宏亮 低微无力 体热、失眠 体寒、嗜睡 烦燥,易怒 抑郁,懒言 表、外、上 里、内、下 …… ……
失眠症的阴阳思考

意识,属阳 身体,属阴


醒,阳出于阴 睡,阳入于阴

(2)阴阳协调平衡,是指阴阳双方的消 长稳定在一定限度内的和谐、匀平状态。 阴阳之间的这种平衡,是动态的常阈平衡。 阴阳双方维持动态常阈平衡的关系在自然 界标志着气候的正常变化,四时寒暑的正常 更替,在人体标志着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 协调。

“阳生阴长”——主要讲的是上半年,也就是春夏 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阳渐渐生,阴渐渐长,两 者的关系非常和谐。 “阳化气,阴成形” 具体的自然,春日以后,白天渐长,气温渐高,我 们随时可以感受到阳光的不断增长;那些成形的属 于阴的万物是随着这个阳的增长而不断地繁茂,真 正的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个过程,阳气就好比能量,在春夏这两个季节, 能量是处于释放的过程,随着能量的释放,万物得 到这个能量的供给,便逐渐的生长繁茂起来,这就 是阳生阴长。
三、阴阳的统一(互根互用)
阴阳的互根是指既然阴与阳都是气的属性,两者合二为一气, 那么阴与阳应该是互为根本,相互依存的,古人称之为“相 成”。 阴阳的相互依存,是说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 独存在。且每一方都以另一方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或前提。 无阴则无所谓阳,无阳则无所谓阴。 就自然界而言,天气、地气的升降和云雨的形成,就是阴阳 相互滋生、相互促进的过程。地气的上升可夹带水汽蒸腾而 为云,雨水之生成有赖于云的凝聚;天气之下降,可致云凝 聚的雨水下降,形成降雨的过程,从而使大地重新获得水湿。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


失眠,阳不入阴 多梦,阳不完全入阴

嗜睡,阳不出阴 困倦,阳不完全出阴
(二)阴阳在调理上的应用
(一)在发病方面:中医认为阴阳相对平衡方能进行正常的 生理活动,若遭受某些致病因素的破坏,体内阴阳任何一方
偏盛或偏衰,都可发生疾病,既是″阴阳失调″。所以我国医
学认为疾病发生的基本环节就是″阴阳失调″。例如,根据阴 阳消长的道理,阴盛之病症(如寒痰阻肺)常常引起阳衰, 而出现怕冷、手足凉、面色苍白、舌质淡、脉弱等阳气不 足之症状:阴虚的病症(如心阴不足)往往引起阳亢,而可 出现烦躁、生眠、口干、舌红、脉细数等阳亢的病状。根 据阴阳互根的道理,当阴阳任何一方有明显虚损时,常能导 致另一方的虚衰即所谓″阳损及阴″。临床上,常见某些慢性 病的晚期出现阴阳两虚的证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