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加强建筑工程变形观测控制的规定.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加强建筑工程变形观测控制的规定
建质安管〖1999〗529号
各局(集团总公司),各区、县建委及有关单位:
为确保我市建筑工程主体结构,使在施工和使用期间沉降变形得到有效控制,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

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天津市加强建筑工程变形观测控制的规定》。

现发给你们,望严格遵照执行。

本规定自一九九九年七月一日起,在我市执行。

第一条为加强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在施工及使用期间沉降变化的监控,规范监控行为和程序,准确反映建筑工程沉降及重要结构变形情况,确保我市建筑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现行的有关建筑标准规范及《天津市多层砖砌体住宅建筑沉降裂缝控制设计与施工若干暂行规定》中规定必须进行结构变形控制及沉降观测的建设工程均在本规定的范围之内。

第三条凡需进行变形观测控制的工程,其勘察单位必须在岩土勘探报告中提出相关意见与建议;设计单位必须在施工图中提出观测控制的要求和说明。

第四条凡需进行变形控制的工程,建设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前委托沉降观测单位签订观测合同,并由观测单位制定出观测方案后,方可报请开工。

沉降观测单位指有沉降变形观测资质并与地基基础处理、主体结构施工无关的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

第五条建筑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应充分了解工程项目的技术要求,进行现场踏勘并应及时收集、分析和利用原有的合格资料,制定经济合理的技术观测方案。

第六条沉降变形观测应执行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及其它规范规定的方法,能满足《建筑变形测量规程》规定要求的亦可采用。

第七条测量仪器和设备工具,必须经天津市技术监督局认定的计量单位检测合格,方能投入使用,且应随时检查测量仪器精度变化。

第八条沉降变形观测点的布设要均匀合理,必须能全面查明建筑工程项目的基础沉降和其他变形要求。

观测点必须牢固稳定,能长期保存,要保证其具有良好的通视条件。

凡新建与原有建筑连接的工程和砖混结构住宅工程,设计单位必须在设计图纸上标明允许沉降量。

第九条
1.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每间隔8-12米设置一个,建筑物山墙必须在中部适中位置上设有观测点。

框架式结构多层、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点应设置在混凝土柱上。

超高层建筑沉降点的设置还应征求设计单位的意见。

2.沉降观测点布设位置、标高,应设置在外檐墙(柱)面上,正负零以上100-150毫米处。

公共建筑及超高建筑,由设计部门根据建筑物具体情况确定标高位置,如设计无要求时,可参照民用建筑沉降观测点的标高设置。

3.沉降观测点均应配用天津市统一编号的标志,其标志由天津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站统一监制、管理。

第十条沉降观测
1.沉降观测必须采用环形闭合法或往返闭合法进行控制。

2.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每一结构层沉降观测不少于1次,若遇特殊情况可增加观测频率。

3.工程主体封顶后应进行百日观测。

其后继观测周期应根据百日平均沉降值确定:(见下表)
百日观测日平均值后继观测周期
大于0.3mm/d 半个月
0.1-0.3mm/d 1个月
0.05-0.1mm/d 3个月
0.02-0.05mm/d 6个月
0.01-0.02mm/d 12个月
天津市沉降稳定控制值为0.01mm/d,当沉降观测值小于0.01mm时沉降趋于稳定,可停止观测。

当沉降观测数值超出标准规范及有关文件规定要求时,观测单位必须通知建设单位并将情况上报市工程质量管理部门处置。

对于尚未销售和交付使用的住宅,必须采取加固补强或制定采取安全可靠的监控措施,经鉴定部门认定安全后,方可交付使用。

第十一条沉降观测资料整理
1.沉降观测技术设计,观测点设置和各期沉降观测记录等应按照天津市建筑工程质量保证资料评定规定”第十二条要求整理成册。

2.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图绘制沉降量、地基荷载与延续时间三者关系曲线图及沉降量分析曲线图,建设单位或责任单位负责整理、存档。

第十二条其它变形监测项目的观测点设置和观测方法等技术要求,应根据工程的需要执行《建筑变形测量规程》的技术标准,并按第十一条的规定整理成册。

第十三条本规定由天津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站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本规定自一九九九年七月一日起执行。

—规范法—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7-89)所推荐的地基最终沉降量计算方法是另一种形式的分层总和法。

它也采用侧限条件的压缩性指标,并运用了平均附加应力系数计算,还规定了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标准以及提出了地基的沉降计算经验系数,使得计算成果接近于实测值。

1、计算公式
规范推荐的地基最终沉降量s(mm)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s′--按分层总和法计算出的地基沉降量(mm);
ψ--沉降计算经验系数,根据地区沉降观测资料及经验确定。

取值范围一般在0.2-1.4之间。

n --地基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其分层厚度取法同前面按分层总和法计算中所述。

--对应于荷载标准值时的基础底面附加压力(kPa)
--基础底面下第i层土的压缩模量,(MPa);
和--基础底面至第i层土、第i-1层土底面的距离(m);
和--基础底面的计算点至第i层土、第i-1层土底面范围内平均附加应力系数,计算公式为:
,K为基底下任意深度z处的地基附加应力系数。

2、计算深度zn的确定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用符号表示地基沉降计算深度,并规定应满足下列条件(包括考虑相邻荷载的影响):
式中Sn为最后一层厚为Dz的土层的压缩量。

Dz的取值见下表。

b≤2 2<b≤4 4<b≤8 8<b≤15 15<b≤30
0.3 0.6 0.8 1.0 1.2
按上式所确定的沉降计算深度下如有较软土层时,尚应向下继续计算,直至软弱土层中所取规定厚度Δz的计算沉降量满足上式为止。

当无相邻荷载影响,基础宽度在1~50m范围内时,基础中点的地基沉降计算深度,规范规定,也可按下列简化公式计算:
式中b--基础宽度,Lnb为b的自然对数值。

在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存在基岩时,可取至基岩表面为止。

监理工程师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测量监理工作要点
(市建科院监理部叶勇王业垦)
建筑工程施工的测量工作不仅是工程建设的基础,而且是涉及工程质量的关键。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从适应现代化城市环境需求来考虑,建筑师在建筑设计中既要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又要注重建筑外观造型,许多外观造型复杂的超大超高规模的建筑物应运而生,在这些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测量工作尤为显得重要。

施工单位的测量方案是否合
理,测量数据是否准确可靠,测量人员专业水平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监理工程师切实做好测量监理工作是施工质量过程控制的一项重要环节。

监理工程师必须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测量方案、测量数据进行审查、复核签证。

由于测量监理是检查、验收的最后一道程序,这样就对监理工程师测量专业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监理工程师应结合工程特点,编制相应的测量监理实施细则,以保证监理测量工作的质量。

下面结合工作实践着重从三个方面谈一谈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测量监理工作:
1. 施工控制网(建筑方格网)测量监理工作要点
建筑施工控制测量的任务首先是建立施工控制网,一般情况下,在新建的大中型建筑场地上,施工控制网一般布置成正方形或矩形的格网(称建筑方格网),对于扩建工程或改建工程,当建立方格网有困难时,可采用导线网作为施工控制网。

建筑施工通常采用建筑坐标系(亦称施工坐标系)。

其坐标轴与建筑主轴线相一致或平行,便于设讨和施工放样。

监理工程师在审查、复核施工控制网时,首先应审查建筑方格网的布置情况:
(1)建筑方格网的布置是否根据建筑设计总平面图上各建筑物和构筑物布设,并结合现场的地形情况拟定的。

(2)方格网布置时,是否已注意以下几点基本要求:方格网的主轴线应布设在整个场地的中部,并与总平面上所设计的主要建筑物的基本轴线相平行;方格网的转折角应严格成90度;方格网的边长的相对精度视工程要求而定,一般为1/10000~1/20000;控制点用桩的位置应选在不受施工影响并能长期保存处。

然后,重点测设复核建筑方格网的主轴线。

主轴线的定位是根据测量控制点来测设的。

因此,监理工程师首先应将主轴线点的坐标换算成测量坐标,依据附近的测量控制点,在适当的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通过调整来定出主轴线,以进行复核、对照。

最后,详细测设复核建筑方格网,在主轴线测定以后,监理工程师可详细测设复核方格网。

复核方法:根据主轴线四个端点通过交会定出方格四个角点(用混凝土桩标定),以上述构成“田”字形的各个格点作为基本点,再以基本点为基础,按角度交会方法或导线
测量方法测设复核方格网中所有各点(用木桩或混凝土桩标定)。

施工控制网(建筑方格网)是一个建筑工程建设的基础。

因此,监理工程师在审查、复核时,必须事先自己制定一套完整的审查,测设复核的程序,不能简单沿用施工单位布设施工控制网的顺序。

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施工单位布设施工控制网存在的偏差和错误,并及时纠正。

同时,监理工程师要参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严格对施工单位的测量仪器设备的精度和校定情况、测量数据的精度情况进行核查,使其符合规范要求。

2.建筑施工测量监理工作要点
对于建筑施工测量,首先是建筑物轴线测设,一般应根据总平面图上所给出的建筑物设计位置进行定位,也就是把建筑物的墙轴线交点标定在地面上,然后再根据这些交点进行详细放样,建筑物轴线的测设主要有根据规划道路红线测设建筑物轴线和根据已有建筑物关系测设建筑物轴线二种方法。

监理工程师在审查、复核主轴线时,应有针对性采取下列措施:
(1)根据规划道路红线测设的建筑物轴线:首先,审查核实新建筑物的设计位置与红线关系是否得到政府规划部门的批准;检查核实规划部门提供的建筑红线数据、平面控制坐标的准确性;检查设计总平面图坐标数据的准确性。

然后,根据规划红线复核施工单位测设的主轴线,并要求施工单位在轴线的延长线上打制桩,以便在开挖基槽后作为恢复轴线的依据。

(2)根据已有建筑物关系测设的建筑物轴线:首先检查核实设计总平面图上新建筑物的设计位置与已有建筑位置的关系,及坐标数据的准确性。

然后,根据已有的建筑物可采用延长直线性、直角坐标法、平行线法来复核施工单位测设的主轴线。

建筑物的主轴线测好后,监理工程师应进一步详细复核测设建筑物各轴线的交点位置(中心桩),测设时,应检查复核房屋轴线距离(误差不得超过1/2000)。

在多层楼房施工中,控制桩也是向上投测轴线的依据,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布设的控制桩钉在槽外2~4m的地方。

如系多层建筑物,为了便于向上引点,可设在较远的地方,如附近有固定建筑物,最好把轴线投到建筑物上。

建筑施工测量中,基础施工测量是一个重要环节,主要工作有基槽挖土的放线和抄平、基础施工的放线和抄平。

对于基槽挖土,监理工程师检查主要内容是控制基槽开挖深度,一般可在基槽挖到一定深度后,用水准仪在壁上每隔2~3m和拐角处设置一些水平的小木桩(平水桩:标高误差控制±10mm),这些木桩可作为清理槽底和铺设垫层的依据,待土方挖完后,再根据控制桩复核基槽宽度和标高,合格后,可允许施工单位进行垫层施工。

基础施工在轴线投设时,如建筑物精度要求较高,应用经纬仪投点,再按设计尺寸要求进行复核,标高可直接在模板定出标高控制线,监理工程师应根据水准点进行复核。

对于高层建筑,在施工测量中,由于地面施工部分测量精度要求较高,高层施工部分场地较小,测量工作条件受到限制,并且容易受到施工干扰,因此,监理工程师在审查、复核时应着重注意施工测量的方法是否有针对性及符合规范要求和所用的仪器是否适用、匹配。

高层建筑的平面控制网布设于地坪层(底层),其形式一般为一个矩形或若干个矩形,且布设于建筑物内部,以便逐层向上投影,控制各层的细部(墙、柱、电梯井筒、楼梯等)的施工放样。

平面控制点一般为埋设于地坪层地面混凝土上面的一块小铁板,上面划十字线,交点上冲一小孔,代表点位中心。

监理工程师在审查、复核时应先检查平面控制点点位的选择是否与建筑物的结构相适应,具体要点:矩形控制网的各边应与建筑轴线相平行;建筑物内部的细部结构(主要是柱和承重墙)不妨碍控制点之间的通视;控制点向上层作垂直投影时,要在各层楼板上设置垂准孔,因此,通过控制点的铅垂方向应避开横粱和楼板中的主钢筋。

然后对平面控制网进行检查、复核并测设,精度控制:平面控制点之间的距离测量精度不应低于1/10000,矩形角度测设的误差不应大于±10”。

同时,要求施工单位注意控制点在结构和外墙(包括幕墙)施工期间妥善保护。

高层建筑施工的高程控制网为建筑场地内的一组水准点。

待建筑物基础和地坪层建造完成后,在墙上或柱上从水准点测设“一米标高线”(标高为十1.000m)或“半米标高线”(标高为十0.500m),作为向上各层测设设计高程之用。

监理工程师应首先检查建筑场地内的一组水准点数量(不少于3个),然后复核测设“一米标高线”或“半米标高线”
是否符合要求。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无论是平面控制点的垂直投影,还是高程传递,对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均有一定要求,监理工程师应予以控制:垂准仪可以用于各种层次的平面控制点的垂直投影。

如用经纬仪(加装直角目镜)作控制点的垂直投影,一般用于10层以下的建筑物。

高程传递一般可采用钢卷尺垂直丈量法和全站仪天顶测距法进行,对于精度要求高的超高层建筑应使用全站仪进行高程传递。

各种仪器使用技术要求应符合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规定。

高层建筑结构细部(外墙、承重墙、立柱、电梯并筒、粱、楼板、楼梯等及各种预埋件)测设很重要,特别是复杂的平面结构,监理工程师应重点进行控制:首先应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测量方案(是否经过计算),再检查其实施情况。

同时,监理工程师通过计算制定相应监理实施控制细则再予以复核、测设,一般对每层建筑结构细部可根据平面控制点用经纬仪和钢卷尺极坐标法、距离会交法、直角坐标法等复核测设其平面位置,根据一米标高线用水准仪复核测设其标高。

3.建筑工程变形测量监理工作要点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变形观测主要是建筑物沉降观测。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是根据基准点进行的。

沉降观测的基准点是2~3个埋设于建筑沉降影响范围以外的水准点,与城市水准点连测后,获得基准点的高程,它们之间的高差应经常用水准测量检核,以确证其高程的稳定性,冻土地区的基准点,应埋设在冻土深度线以下0.5m处。

基准点与沉降观测点不能相距太远,一般应在100m范围以内。

进行变形观测的建筑物上,应埋设沉降观测点。

观测点一般是沿建筑外围均匀布设,埋在荷载有变化的部位、平面形状改变处、沉降缝两侧、有代表性的支柱和基础上,应加设沉降观测点。

监理工程师在审查、复核沉降观测时,首先应检查观测点的数量和位置是否全面反映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接着审查施工单位沉降观测的实施方案:包括使用测量设备和精度控制,施工阶段沉降观测的周期和观测时间。

一般建筑,可在基础完工后或地下室砌完后开始观测,大型、高层建筑,可在基础垫层或基础底部完成后开始观测。

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
应视地基与加荷情况而定。

民用建筑可每加高1~5层观测一次;工业建筑可按不同施工阶段(如回填基坑、安装柱子和屋架、砌筑墙体、设备安装等)分别进行观测。

如建筑物均匀增高,应至少在增加荷载的25%、50%、75%和100%时各测一次。

施工过程中如暂时停工,在停工及重新开工时应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可每隔2~3个月观测一次。

然后,检查基准点、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观测点应便于立水准尺、观测能够长期保存和不容易受到破坏。

最后对施工单位每次沉降观测的数据进行检查复核并签署监理意见。

在沉降观测中,观测时间、方法和精度要求应严格参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标准有关条款要求,为了保证水准测量的精度,观测时,视线长度一般不得超过50m,前、后视距离要尽量相等。

从以上的监理工作要点可以看出,测量监理工作是整个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监理工程师要真正做到对施工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控,必须重视和加强测量监理工作,并贯彻于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始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