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课件第二章三视图
合集下载
机械制图投影法及三视图ppt课件
![机械制图投影法及三视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19fbf458f5f61fb6366623.png)
Page
27
徒手绘制三视 图
巩固训练
★ 识读三视图,就是由三视图(平面图形)想象出物体(空间形 状)的过程。
【例 2-1】识读如图所示轴承座的三视图。
识读轴承座的三视 图
Page 28
做一 做
参照立体图,补画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a) (b) 补画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Page
29
2.3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画物体三视图的投 影分析 注意,由物体画三视图,每个尺寸只能测量一次,作图时 应保持“长对正, 高平齐,宽相等”的关系。
Page 25
任务实 施
形体的三视图画图步骤。
三视图的画图步
Page 26
骤
小技巧 徒手绘制三 视图 ★ 用目测基本立体的形状和大小,并徒手(或部分使用绘 图仪器)画出的视图 称为草图。绘图步骤如下:
b)投影面展 c) 展开后的三面视 开 图 三视图的形成
d) 三视图
习题集2--1
Page 21
三、三视图之间的关系(投影规律)
1 位置关系
★ 展开后的三个视图有一定的位置关系,即主视图在上方, 俯视图在主视图 的正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方。三个视图要对正、对齐, 不能错开与倒置。
位置关系
Page
X c H
C A
c
O YW b
c"
d
b
a"
Y
a
a
YH
其余两投影面的
投影为类似形
Page 48
侧垂面
Z
垂直的投影面 上投影有积聚 性
Z
V
b'
B
d'
D
W b"(d") X
机械制图三视图ppt课件
![机械制图三视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05c8905022aaea988f0f04.png)
3 正投影能否满足绘制工程图样的要求?
6
什么是斜投影和正投影?
1、 斜投影:相互平行的投影线与投 影面倾斜时的投影,称为斜投影。
2、正投影:相互平行的投射线与投影 面垂直时的投影,称为正投影。由于 正投影能真实地反映物体的形状和大 小,而且作图方便,因此是机械制图 采用的基本方法。
7
正投影基本特性
Z V
主视图长、高 俯视图长、宽 左视图高、宽
X
高 高
W
长
O
长
宽
(3)视图的度量性 H
长
视图上物体的相对位置
14 Y
3、三面投影与三视图
1)视图的概念
宽 高
视图就是将物体向投影
面投射所得的图形。
长
宽
主视图 —— 实体的正面投影
俯视图 —— 实体的水平投影 左视图 —— 实体的侧面投影
2)三视图之间的度量对应关系 三等关系
主视俯视长相等且对正
主视左视高相等且平齐 俯视左视宽相等且对应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15
3)三视图之间的方位对应关系
Z V
上
左
右上上ຫໍສະໝຸດ X下后 左O
后 右
前
后下 前
左
右
下
前
Y 16
上 左
下 后 左
上 右后 前
下
右
前
主视图反映:上、下 、左、右 俯视图反映:前、后 、左、右 左视图反映:上、下 、前、后
1 、单一正投影不能完全确定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10
三个投影
11
12
2、三视图的形成
俯视
规定 : V面保持不动,H面向下向后 绕OX轴旋转900,W面向右向后绕OZ
机械制图-三视图 PPT课件
![机械制图-三视图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45f369afc4ffe473368abbf.png)
虚拟 圆锥
3.2 回转体及其表面上点的投影
上一页 下一页
5.圆台的三视图
圆台
俯
左
圆台
6. 球的三视图
球的正面投影是球面上平行V 面的轮廓素线圆的投影。
球的水平投影是球面上平行H 面的轮廓素线圆的投影。
球的侧面投影是球面上平行W 面的轮廓素线圆的投影。
虚拟 圆球
3.2 回转体及其表面上点的投影
上一页 下一页
3:简单组合体是由哪几个几何体构
成?,并注意它们的组合方式,特别是
它们交线的位置。
4 两形体表面相邻,不平齐画出分界线, 两形体表面相邻,平齐不画分界线
二、简单组合体
(1)拼接式
(2)综合式:
图1
三、简单叠加体的画图方法
例:1.画出所给叠加体的三视图。 ⑴ 分解形体,弄清它们的叠加方式。
立板
则就是三视图。
三视图三的视形图成的步形骤成
1、建立三投影面体系 2、放入形体,分面投影 3、将三面投影展开,摊平,去边框
正 俯 长 3cm 对 正
俯 侧 宽 4cm 相 等
练 习
5cm 正侧高平齐 4cm
正视图
5cm
侧视图
3cm
俯视图
3cm
5cm
4cm
由图我们得出:
画三视图的要求: 正视图、俯视图长对正; 正视图、侧视图高平齐; 俯视图、侧视图宽相等。
因此,三视图的画法规则可归结为: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一、基本几何体
柱、锥、台、球等几何体是组成机件的基本立体,简称基本体,如下图。 表面都是平面的立体,称为平面立体,如棱柱、棱锥。 表面是曲面或曲面和平面的立体,称为曲面立体。 曲面可分为规则曲面和不规则曲面两类。规则曲面可看作由一条线按一定的 规律运动所形成,运动的线称为母线,而曲面上任一位置的母线称为素线。 母线绕轴线旋转则形成回转面。常见的曲面立体是回转体如圆柱、圆锥、球、 圆环。
机械制图三视图剖面图(共85张PPT)【可编辑全文】
![机械制图三视图剖面图(共85张PPT)【可编辑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e8290c1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eb.png)
6.3.2 断面图的种类
6.3 断面图
⒈ 移出断面图
1)画法 A、移出断面应尽量配置在剖切线的延长线上。
6.3.2 断面图的种类 ⒈ 移出断面图
6.3 断面图
1)画法
B、断面对称时可画在视图的中断处。
6.3 断面图 6.3.2 断面图的种类
⒈ 移出断面图
1)画法
C、必要时可将断面配置在其它适当位置。在不致引起误解 时,允许将图形旋转,但必须标注旋转符号。
面符号
断面轮廓
• 确定剖切面的位置
断面
• 想象哪部分移走了?剖面区域的形状?哪些部分投射时可看到?
• 在剖面区域内画上剖面符号。
6.2.1 剖视图的概念 3.剖视图的标注
6.2 剖视图
A-A
剖视图的名称
位置在剖视图上方 , 用A-A、B-B等大 写字母表示.
剖切符号
粗短划线表示剖切
位置;箭头表示投
向视图:可自由配置的视图。
6.1.3 局部视图
6.1 视图
将机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
适用范围:当机件的大部结构已表达清楚,只有一些局部结构未表达完全的情况 下:可将机件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影,从而获得局部视图。
6.1.3 局部视图
局部视图示例
B
6.1 视图
B
CA
A C
注意事项:
6.2 剖视图 6.2.3 剖切面的种类和常用剖切方法
2. 用几个剖切面剖切
(1)用两相交的剖切平面剖切(旋转剖)
假想倾斜部分旋 转到与基本投 影面平行位置
6.2 剖视图
6.2.3 剖切面的种类和常用剖切方法
2. 用几个剖切面剖切
(1)用两相交的剖切平面剖切(旋转剖)
机械制图课件读组合体的三视图
![机械制图课件读组合体的三视图](https://img.taocdn.com/s3/m/90bb635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b.png)
在三视图中,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即“长对正、 高平齐、宽相等”。这是机械制图中判断三视图是否正确的准则。
投影原理
在机械制图中,视图是通过投影法得到的。正投影法是将物体放置在投影面平行 或垂直的位置,然后观察物体的投影。在三视图中,俯视图和左视图是由主视图 通过正投影法得到的。
斜投影法能够将物体的某些特征突出 显示,常用于表示物体的轮廓和表面 细节。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1 2
定形尺寸
表示组合体各部分的具体形状和大小的尺寸。
定位尺寸
表示组合体各部分之间相对位置关系的尺寸。
3
总体尺寸
表示组合体整体长度、宽度和高度尺寸。
03
组合体的三视图解 读
视图间的对应关系
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间的对应关系
机械制图课件组合体 的三视图
目录
CONTENTS
• 组合体的三视图概述 • 组合体的三视图绘制方法 • 组合体的三视图解读 • 组合体的三视图绘制实例 • 练习与思考
01
组合体的三视图概 述
三视图的基本概念
01
三视图是物体在三个互相垂直的 方向上的投影图,包括主视图、 俯视图和左视图。
02
三视图能够完整地表达物体的形 状、大小和相对位置,是机械制 图中的基本技能。
感谢您的观看
练习题示例:解读一个由三个圆柱体组成的组合体的三视图,并绘制其立 体图。
练习题三:绘制复杂组合体的三视图
总结词:综合实践
详细描述:通过绘制复杂的组合体的三视图,学生可以全面掌握三视图的绘制技巧和方法,提高对机械 制图的综合实践能力。
练习题示例:绘制一个由多个不同几何形状组成的复杂组合体的三视图。
THANKS
投影原理
在机械制图中,视图是通过投影法得到的。正投影法是将物体放置在投影面平行 或垂直的位置,然后观察物体的投影。在三视图中,俯视图和左视图是由主视图 通过正投影法得到的。
斜投影法能够将物体的某些特征突出 显示,常用于表示物体的轮廓和表面 细节。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1 2
定形尺寸
表示组合体各部分的具体形状和大小的尺寸。
定位尺寸
表示组合体各部分之间相对位置关系的尺寸。
3
总体尺寸
表示组合体整体长度、宽度和高度尺寸。
03
组合体的三视图解 读
视图间的对应关系
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间的对应关系
机械制图课件组合体 的三视图
目录
CONTENTS
• 组合体的三视图概述 • 组合体的三视图绘制方法 • 组合体的三视图解读 • 组合体的三视图绘制实例 • 练习与思考
01
组合体的三视图概 述
三视图的基本概念
01
三视图是物体在三个互相垂直的 方向上的投影图,包括主视图、 俯视图和左视图。
02
三视图能够完整地表达物体的形 状、大小和相对位置,是机械制 图中的基本技能。
感谢您的观看
练习题示例:解读一个由三个圆柱体组成的组合体的三视图,并绘制其立 体图。
练习题三:绘制复杂组合体的三视图
总结词:综合实践
详细描述:通过绘制复杂的组合体的三视图,学生可以全面掌握三视图的绘制技巧和方法,提高对机械 制图的综合实践能力。
练习题示例:绘制一个由多个不同几何形状组成的复杂组合体的三视图。
THANKS
机械制图课件-第二章 第2节 三视图
![机械制图课件-第二章 第2节 三视图](https://img.taocdn.com/s3/m/3f263e4476eeaeaad0f33076.png)
左视图
俯视图
《机械制图》 中等职业 非机类 少学时 第8版 金大鹰 主编 第二章 投影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 三 视 图
总结与对照
前述画物体的三视图 物体不动,绘图者“动”
手拿模型画三视图 绘图者不动,物体“动”
《机械制图》 中等职业 非机类 少学时 第8版 金大鹰 主编 第二章 投影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 三 视 图
四、三视图的作图方法与步骤
根据物体(或轴测图)画三视图。
作图步骤: 1.画底板的三面投影。 2.画立板的三面投影。 3.画槽的三面投影。
《机械制图》 中等职业 非机类 少学时 第8版 金大鹰 主编 第二章 投影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 三 视 图
点拨:根据模型画三视图的方法——翻转法
主视图
投影面
V正立投影面
三个投影面相互垂直:
正立投影面——简称V面 水平投影面——简称H面 侧立投影面——简称W面 X
投影轴
长度方向
Z
高
度
方
向
W
侧
立
O
投
宽
影
度 方面Leabharlann 向三个投影轴相互垂直:
H水平投影面 Y
OX轴 V面与H面的交线,简称为X轴,代表物体长度方向。 OY轴 H面与W面的交线, 简称为Y轴,代表物体宽度方向。
第二节 三 视 图
俯、左视图“宽相等”、“前后位置”的动画演示
主视图
宽相等 左视图
外前里后
面 后
俯后视面图 前面
面 前
俯视图、左视图靠近主视图的一侧(里侧), 均为表示物体的后面;
俯视图、左视图远离主视图的一侧(外侧), 均为表示物体的前面。
《机械制图》 中等职业 非机类 少学时 第8版 金大鹰 主编 第二章 投影的基础知识
机械制图三视图PPT课件
![机械制图三视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00250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07.png)
作用
能够真实反映物体长、宽、高尺 寸的正投影工程图,是工程界一 种对物体几何形状约定俗成的抽 象表达方式。
投影法分类与特点
中心投影法
所有投射线从同一投影中心出 发的投影方法,物体投影的大 小与物体与投影中心间距离有
关。
平行投影法
所有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方 法,又分为正投影法和斜投影 法。
正投影法
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
03
俯视图绘制方法与技巧
俯视图观察方向和投影规律
观察方向
从上往下看,与水平面平行。
投影规律
正投影法,物体在投影面上的轮廓线即为俯视图 。
注意点
要考虑到零件的高度和宽度,避免在俯视图中产 生遮挡和重影。
典型零件俯视图示例分析
01
02
03
轴Hale Waihona Puke 零件主要展示轴线的位置和长 度,以及轴上的键槽、孔 等结构。
01
02
轴套类零件
以轴线水平放置作为主视图,并 采用全剖视图画出其内部结构。
03
叉架类零件
叉架类零件形状不规则,结构比 较复杂,需要选择最能反映其形 状特征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影 方向。
04
尺寸标注和公差要求说明
尺寸标注
主视图上应标注出零件的全部尺寸,包括定形尺寸、定位尺寸和总体尺寸。标 注尺寸时,应满足正确、完整、清晰和合理等要求。
组合体类型及结构特点分析
组合体类型
01
叠加型、切割型、综合型等
结构特点
02
分析组合体的构成部分及相对位置,了解各部分的几何形状和
尺寸
视图表达
03
根据组合体的结构特点,确定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等视图
表达方法
组合体三视图绘制步骤演示
能够真实反映物体长、宽、高尺 寸的正投影工程图,是工程界一 种对物体几何形状约定俗成的抽 象表达方式。
投影法分类与特点
中心投影法
所有投射线从同一投影中心出 发的投影方法,物体投影的大 小与物体与投影中心间距离有
关。
平行投影法
所有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方 法,又分为正投影法和斜投影 法。
正投影法
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
03
俯视图绘制方法与技巧
俯视图观察方向和投影规律
观察方向
从上往下看,与水平面平行。
投影规律
正投影法,物体在投影面上的轮廓线即为俯视图 。
注意点
要考虑到零件的高度和宽度,避免在俯视图中产 生遮挡和重影。
典型零件俯视图示例分析
01
02
03
轴Hale Waihona Puke 零件主要展示轴线的位置和长 度,以及轴上的键槽、孔 等结构。
01
02
轴套类零件
以轴线水平放置作为主视图,并 采用全剖视图画出其内部结构。
03
叉架类零件
叉架类零件形状不规则,结构比 较复杂,需要选择最能反映其形 状特征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影 方向。
04
尺寸标注和公差要求说明
尺寸标注
主视图上应标注出零件的全部尺寸,包括定形尺寸、定位尺寸和总体尺寸。标 注尺寸时,应满足正确、完整、清晰和合理等要求。
组合体类型及结构特点分析
组合体类型
01
叠加型、切割型、综合型等
结构特点
02
分析组合体的构成部分及相对位置,了解各部分的几何形状和
尺寸
视图表达
03
根据组合体的结构特点,确定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等视图
表达方法
组合体三视图绘制步骤演示
机械制图-三视图培训课件精选全文
![机械制图-三视图培训课件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18856e28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b2.png)
形体之间一般有轮廓线分界
⒉ 回转体与平面体叠加
⒊ 平面体与平面体叠加
两体表面共面时,中间无分界线。
底板和立板右侧面共面叠加 肋板与底板和立板前后对称叠加
底板
立板
肋板
例:画出所给叠加体的三视图。
⑴ 分解形体,弄清它们的叠加方式。
二、简单叠加体的画图方法
①底板
⑵ 逐块画三视图并分析表面过渡关系。
圆柱面的俯视图积聚成一个圆,在另两个视图上分别以两个方向的轮廓素线的投影表示。
三、回转体的三视图
1.圆柱体
⑵ 圆柱体的三视图
圆柱面上与轴线平行的任一直线称为圆柱面的素线。
⑴ 圆柱体的组成
由圆柱面和两个底面组成。
圆柱面是由直线AA1绕与它平行的轴线OO1旋转而成。
直线AA1称为母线。
2.2 三视图
一般只用一个方向的投影来表达三维形体是不确定的,如下图所示。为了用平面图形准确表达一个三维形体的结构,需将三维形体向几个方向投影。工程上采用三视图来表达三维形体。
2.3.1三面投影体系及三视图的形成
一、三视图的形成
设立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平面,构成三面投影体系。这三个平面将空间分为八个分角,(GB4458.1–84)规定:采用第一角投影法,
( )
a c
c
重影点:
空间两点在某一投影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时,则称此两点为该投影面的重影点。
●
●
●
●
●
a
a
c
被挡住的投影加( )
A、C为H面的重影点
2)直线在三个投影面中的投影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将两点的投影用直线连接,就得到直线在该投影面中的投影。 直线的投影特性取决于直线与三个投影面间的相对位置
⒉ 回转体与平面体叠加
⒊ 平面体与平面体叠加
两体表面共面时,中间无分界线。
底板和立板右侧面共面叠加 肋板与底板和立板前后对称叠加
底板
立板
肋板
例:画出所给叠加体的三视图。
⑴ 分解形体,弄清它们的叠加方式。
二、简单叠加体的画图方法
①底板
⑵ 逐块画三视图并分析表面过渡关系。
圆柱面的俯视图积聚成一个圆,在另两个视图上分别以两个方向的轮廓素线的投影表示。
三、回转体的三视图
1.圆柱体
⑵ 圆柱体的三视图
圆柱面上与轴线平行的任一直线称为圆柱面的素线。
⑴ 圆柱体的组成
由圆柱面和两个底面组成。
圆柱面是由直线AA1绕与它平行的轴线OO1旋转而成。
直线AA1称为母线。
2.2 三视图
一般只用一个方向的投影来表达三维形体是不确定的,如下图所示。为了用平面图形准确表达一个三维形体的结构,需将三维形体向几个方向投影。工程上采用三视图来表达三维形体。
2.3.1三面投影体系及三视图的形成
一、三视图的形成
设立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平面,构成三面投影体系。这三个平面将空间分为八个分角,(GB4458.1–84)规定:采用第一角投影法,
( )
a c
c
重影点:
空间两点在某一投影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时,则称此两点为该投影面的重影点。
●
●
●
●
●
a
a
c
被挡住的投影加( )
A、C为H面的重影点
2)直线在三个投影面中的投影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将两点的投影用直线连接,就得到直线在该投影面中的投影。 直线的投影特性取决于直线与三个投影面间的相对位置
制图-三视图PPT课件
![制图-三视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40887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a4.png)
左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 高度和宽度。
由此可得出三视图之间的投影规律为:
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 左视图——宽相等。
请画出下列图
请画出下列图形的三视图
简单组合体
拼接式 挖切式 综合式
作业:
1、请画出下列图形的三视图
精品课件文档,欢迎下载,下 载后可以复制编辑。
V W
H
三视图
由前向后投影,在正面上 所得视图称为主视图; 由上向下投影,在水平面 上所得视图称为俯视图; 由左向右投影,在侧面上 所得视图称为左视图。
正方体的三视图
主 视 图
图俯 视
高
长
宽
宽 左视图
投影规律
主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 高度和长度;
俯视图反映了物体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 长度和宽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工艺特点
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浏览。
高速电主轴在卧式镗铣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多,除 了主轴速 度和精度 大幅提高 外,还简 化了主轴 箱内部结 构,缩短 了制造周 期,尤其 是能进行 高速切削 ,电主轴 转速最高 可大10000r/min以上。 不足之处 在于功率 受到限制 ,其制造 成本较高 ,尤其是 不能进行 深孔加工 。而镗杆 伸缩式结 构其速 度有限, 精度虽不 如电主轴 结构,但 可进行深 孔加工, 且功率大 ,可进行 满负荷加 工,效率 高,是电 主轴无法 比拟的。 因此,两 种结构并 存,工艺 性能各异 ,却给用 户提供了 更多的选 择。
传统的铣削是通过镗杆进行加工,而现代铣削加工 ,多由各 种功能附 件通过滑 枕完成, 已有替代 传统加工 的趋势, 其优点不 仅是铣削 的速度、 效率高, 更主要是 可进行多 面体和曲 面的加工 ,这是传 统加工 方法无法 完成的。 因此,现 在,很多 厂家都竞 相开发生 产滑枕式( 无镗轴)高 速加工中 心,在于 它的经济 性,技术 优势很明 显,还能 大大提高 机床的工 艺水平和 工艺范围 。同时, 又提高了 加工精度 和加工效 率。当然 ,需要各 种不同型 式的高精 密铣头附 件作技术 保障,对 其要求也 很高。
由此可得出三视图之间的投影规律为:
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 左视图——宽相等。
请画出下列图
请画出下列图形的三视图
简单组合体
拼接式 挖切式 综合式
作业:
1、请画出下列图形的三视图
精品课件文档,欢迎下载,下 载后可以复制编辑。
V W
H
三视图
由前向后投影,在正面上 所得视图称为主视图; 由上向下投影,在水平面 上所得视图称为俯视图; 由左向右投影,在侧面上 所得视图称为左视图。
正方体的三视图
主 视 图
图俯 视
高
长
宽
宽 左视图
投影规律
主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 高度和长度;
俯视图反映了物体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 长度和宽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工艺特点
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浏览。
高速电主轴在卧式镗铣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多,除 了主轴速 度和精度 大幅提高 外,还简 化了主轴 箱内部结 构,缩短 了制造周 期,尤其 是能进行 高速切削 ,电主轴 转速最高 可大10000r/min以上。 不足之处 在于功率 受到限制 ,其制造 成本较高 ,尤其是 不能进行 深孔加工 。而镗杆 伸缩式结 构其速 度有限, 精度虽不 如电主轴 结构,但 可进行深 孔加工, 且功率大 ,可进行 满负荷加 工,效率 高,是电 主轴无法 比拟的。 因此,两 种结构并 存,工艺 性能各异 ,却给用 户提供了 更多的选 择。
传统的铣削是通过镗杆进行加工,而现代铣削加工 ,多由各 种功能附 件通过滑 枕完成, 已有替代 传统加工 的趋势, 其优点不 仅是铣削 的速度、 效率高, 更主要是 可进行多 面体和曲 面的加工 ,这是传 统加工 方法无法 完成的。 因此,现 在,很多 厂家都竞 相开发生 产滑枕式( 无镗轴)高 速加工中 心,在于 它的经济 性,技术 优势很明 显,还能 大大提高 机床的工 艺水平和 工艺范围 。同时, 又提高了 加工精度 和加工效 率。当然 ,需要各 种不同型 式的高精 密铣头附 件作技术 保障,对 其要求也 很高。
机械制图-三视图(PPT44页)精选全文
![机械制图-三视图(PPT44页)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5a04ae0c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38.png)
投影方向
(1)
(2)
(3)
(4)
已知一立体的轴测图,按箭头所指方向的视图是
(1)
(2)
(3)
(4)
正确的俯视图是
(1)
(2)
(3)
(4)
正确的俯视图是
(1)
(2)
(3)
(4)
正确的俯视图是:
(1)
(2)
(3)
(4)
正确的主视图是讲完毕,谢谢
三个视图 三个视图可以唯一确定物体的形状
三个视图
三个视图
二.画三视图的步骤
第三个视图的 尺寸应由其它 两个视图根据 三等关系来定
看不见的线 用虚线表示
选择主视图 的投影方向 先画反映形体 特征的视图
逐个画其 它视图
检查、加深
最能反映形体 的特征形状
虚线少
沿X轴方向 尺寸大
画物体的三视图
画物体的三视图
上
左
右后 前
下 后
下
左
左 H 俯视图 前
右
45 0
前右 下
2.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视图与视图的关系
V 主视图
左视图 W
主俯长对正 主左高平齐 俯左宽相等
高平齐
长对正
H
俯视图
宽相等
45 0
2.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每个视图中的线框关系
封闭的线框可表 示一个平面、曲 面,或者平面和 曲面的结合。 注意各个视图上 线框之间的对应 关系。
三视图
三视图的形成
视图的形成 用正投影法, 将物体投影到 某一投影面上, 称为视图。
一个视图 不能唯一确定物体的形状
两个视图
V
H
两投影面体系V/H: 两个投影面相互垂 直,物体在两投影 面体系中可得到物 体的两个投影。
机械制图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课件
![机械制图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34443c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33.png)
三视图的识读步骤
观察三视图的位置关系
首先确定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的位置,明确它们之间 的投影关系。
分析视图间的对应关系
找出各视图间的对应关系,如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想象基本几何体的形状
根据三视图所表达的信息,想象出基本几何体的空间形状 。
三视图的识读要点
注意视图间的投影关系
理解并掌握三视图之间的投影规律,如平行投影和 中心投影。
梯形
正视图和侧视图为线段,俯视图为梯形。标注上底、 下底、高尺寸及角度。
曲面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绘制
圆柱
正视图和侧视图为矩形,俯视图为圆。标注直 径、高尺寸。
圆锥
正视图和侧视图为三角形,俯视图为圆(含圆 心)。标注直径、高尺寸。
圆球
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均为圆。标注直径尺寸。
组合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绘制
06
课程总结和展望
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三视图的基本原理和规则
介绍了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的形成原理 ,以及三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和尺寸标注规 则。
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绘制方 法
详细讲解了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和圆环 等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绘制步骤和技巧。
组合体的三视图分析方法
介绍了组合体的形成方式,以及如何通过形 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来绘制组合体的三视 图。
图样
06
02
基本几何体的分类和特点
平面基本几何体
矩形
由两组平行的相等线段组成, 两组线段互相垂直。
正方形
四边等长且四个角都是直角的 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梯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曲面基本几何体
圆柱体
机械制图投影法及三视图课件
![机械制图投影法及三视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7605d5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ed.png)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01
02
03
长对正
主视图与俯视图长度相等 ,且相互对应;左视图与 主视图高度相等,且相互 对应。
高平齐
俯视图与左视图高度相等 ,且相互对应。
宽相等
主视图与左视图、俯视图 与左视图的宽度相等,且 相互对应。
03
三视图的画法
确定主视图的选择
主视图的选择应遵循“形状特征原则”,即选择最能反映物体形状特征的方向作为 主视图。
机械制图投影法及三 视图课件
• 机械制图投影法概述 • 三视图的基本概念 • 三视图的画法 • 机械零件三视图的绘制 • 三视图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 • 三视图的学习方法与技巧
目录
01
机械制图投影法概述
投影法的分类
正投影法
根据投影线与投影面的角度,将投影 法分为正投影法和斜投影法。正投影 法是指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的投影方 法。
度。
俯视图
从物体的上面向下投射所得的视图 ,主要反映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左视图
从物体的左面向右投射所得的视图 ,主要反映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三视图之间的关系
相互垂直
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分别垂直于正投影面、水平投影面和左侧投影面。
投影对应
三个视图在投影面上都有对应的投影,且投影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04
机械零件三视图的绘制
轴套类零件三视图的绘制
总结词
轴套类零件通常具有回转体结构,其三视图主要展示其圆柱或圆筒形状和尺寸。
详细描述
在主视图上,轴套的轮廓线应按其实际投影绘制,并标注其长度、直径等基本尺 寸。左视图和俯视图则分别展示其端面形状和横截面形状,并标注相应的尺寸。
盘盖类零件三视图的绘制
机械制图正投影及三视图画法
![机械制图正投影及三视图画法](https://img.taocdn.com/s3/m/10c8ba42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4d.png)
• 二、投影法的分类
若投射光源为点光源或投 射线汇交于一点,这样的
投影法叫做中心投影法
用相互平行的投射线,在 投影面上作出物体投影的
方法叫做平行投影法
第一节 正投影法概述
• 二、投影法的分类
相对于中心投影法,平行投影法更能反映物体轮廓的 真实大小。平行投影法又可分为两类:
正投影法与斜投影法,一般用正投影法绘制机械图样
第二节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 一、三视图的形成
为了能够准确地反映物体的长、宽、高的形状及位置,通常用 三面投影体系来表达其形状与大小,基本表达方法是三视图
三面投 影体系 的建立 与展开
第二节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 一、三视图的形成
➢主视图:从工件的前方向后
投影,在V面上所得到的视图
➢俯视图:从工件的上方向下
• 二、直线的投影
直线与点的相对位置关系
a' c'
A X
V
b' C
0B
b
a' c' b'
X
0
b
ac
c
H
a
若点的投影分别在直线的三面同名投影上(会将线段的各个投影分 割成和空间相同的比例),则可判断点在线上;反之,若点的投影 有一个不在直线的同名投影上,则该点必不在此直线上。
第三节 立体表面几何元素投影分析
第三节 立体表面几何元素投影分析
• 一、点的投影
点的三 面投影 的形成
空间点A的三面投影仍为点,分别用对应的小写字 母a、a′、a〞来标记
第三节 立体表面几何元素投影分析
• 一、点的投影
点投影“宽相等” 的三种作法
第三节 立体表面几何元素投影分析
三视图课件
![三视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a21709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d5.png)
俯视图的应用实例
工程制图
在工程制图中,俯视图通常用于 表示建筑物的平面图或大型设备
的布局图。
航空摄影
航空摄影中,俯视图是从空中拍 摄地球表面的图像,常用于地图
制作、城市规划等领域。
游戏开发
在游戏开发中,俯视图通常用于 创建游戏地图或城市规划。例如 ,在策略游戏中,俯视图可以帮 助玩家更好地管理资源和布局军
巩固三视图的绘制方法
学生需要掌握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包括如何确定投射方向、如何绘制各个视图 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反复练习,巩固三视图的绘制方法 和技巧。
加强绘制方法的实践训练
实践操作
学生需要掌握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包括如何确定投射方向、如何绘制各个 视图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绘制技能 。
三视图的基本概念
01 正视图
从物体的正前方投影,将物体的前面和顶面投影 到二维平面上。
02 侧视图
从物体的侧面投影,将物体的侧面和顶面投影到 二维平面上。
03 俯视图
从物体的上面投影,将物体的顶面和底面投影到 二维平面上。
三视图的基本类型
01
单一投影
只从一个方向进行投影,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无法全面地描
02 投影面
侧视图通常是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投影得到的。
03 特点
侧视图可以反映物体的某些方向上的形状和尺寸 。
侧视图的绘制方法
选择投影方向
根据需要选择从哪个方向 进行投影得到侧视图。
标注尺寸
在侧视图中标注出物体的 尺寸。
绘制轮廓线
根据物体的轮廓绘制出侧 视图的轮廓线。
侧视图的应用实例
01
02
机械制图课件读组合体的三视图
![机械制图课件读组合体的三视图](https://img.taocdn.com/s3/m/06837e04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fb.png)
涵盖课件内容、实际制图中的疑问、相关理论等 。
教师答疑
针对学员的问题,教师进行详细解答,确保学员 理解。
分组讨论环节
分组方式
01
根据学员人数和实际情况,将学员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讨论内容
02
围绕课件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讨论,或者结合实际案例
进行分析。
讨论时间
03
每组讨论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确保充分交流。
分享交流环节
分享方式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将本组的讨论成果和心得体会进行分享 。
分享内容
包括讨论中解决的问题、发现的新思路、提出的建设性意见等。
互动交流
在分享过程中,鼓励其他小组的成员提问或发表看法,形成良好 的互动氛围。
THANKS
感谢观看
理解截交线和相贯线的形成原理,掌 握其判断方法。
相邻表面关系的判断
分析相邻表面间的位置关系,如平行 、垂直、倾斜等。
03
常见结构类型及其特点分析
叠加式结构类型及特点
叠加式结构的定义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 形体叠加而形成的组合体 。
叠加方式
可以是左右叠加、上下叠 加、前后叠加或混合叠加 。
视图特点
切割式组合体的构成
由基本形体经过切割而形成。
视图特点
三视图中,一般有一个视图具有切割特征。
读图方法
先想整体,后想细节。首先根据视图想象出切割前的基本形体形状, 然后再根据具有切割特征的视图想象出切割后的形状及细节结构。
综合式组合体案例分析
综合式组合体的构成
既有叠加又有切割的组合体。
视图特点
三视图中,既有叠加特征又有切割特征。
综合式结构类型及特点
教师答疑
针对学员的问题,教师进行详细解答,确保学员 理解。
分组讨论环节
分组方式
01
根据学员人数和实际情况,将学员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讨论内容
02
围绕课件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讨论,或者结合实际案例
进行分析。
讨论时间
03
每组讨论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确保充分交流。
分享交流环节
分享方式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将本组的讨论成果和心得体会进行分享 。
分享内容
包括讨论中解决的问题、发现的新思路、提出的建设性意见等。
互动交流
在分享过程中,鼓励其他小组的成员提问或发表看法,形成良好 的互动氛围。
THANKS
感谢观看
理解截交线和相贯线的形成原理,掌 握其判断方法。
相邻表面关系的判断
分析相邻表面间的位置关系,如平行 、垂直、倾斜等。
03
常见结构类型及其特点分析
叠加式结构类型及特点
叠加式结构的定义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 形体叠加而形成的组合体 。
叠加方式
可以是左右叠加、上下叠 加、前后叠加或混合叠加 。
视图特点
切割式组合体的构成
由基本形体经过切割而形成。
视图特点
三视图中,一般有一个视图具有切割特征。
读图方法
先想整体,后想细节。首先根据视图想象出切割前的基本形体形状, 然后再根据具有切割特征的视图想象出切割后的形状及细节结构。
综合式组合体案例分析
综合式组合体的构成
既有叠加又有切割的组合体。
视图特点
三视图中,既有叠加特征又有切割特征。
综合式结构类型及特点
机械制图之三视图(PPT44页)
![机械制图之三视图(PPT44页)](https://img.taocdn.com/s3/m/9dd53d3c1ed9ad51f11df23b.png)
画物体的三视图
此处无切线
机 械 制 图之 三 视图( PPT4 4页)培 训课件 培训讲义培 训p pt教程 管理课件 教程 ppt
机 械 制 图之 三 视图( PPT4 4页)培 训课件 培训讲义培 训p pt教程 管理课件 教程 ppt
二补三
机 械 制 图之 三 视图( PPT4 4页)培 训课件 培训讲义培 训p pt教程 管理课件 教程 ppt
机 械 制 图之 三 视图( PPT4 4页)培 训课件 培训讲义培 训p pt教程 管理课件 教程 ppt
二补三
机 械 制 图之 三 视图( PPT4 4页)培 训课件 培训讲义培 训p pt教程 管理课件 教程 ppt
机 械 制 图之 三 视图( PPT4 4页)培 训课件 培训讲义培 训p pt教程 管理课件 教程 ppt
(4)
已知一立体的轴测图,按箭头所指方向的视图是 机械制图之三视图(PPT44页)培训课件培训讲义培训ppt教程管理课件教程ppt
(1)
机 械 制 图之 三 视图( PPT4 4页)培 训课件 培训讲义培 训p pt教程 管理课件 教程 ppt
(3)
(2) (4)
机 械 制 图之 三 视图( PPT4 4页)培 训课件 培训讲义培 训p pt教程 管理课件 教程 ppt
封闭的线框可表 示一个平面、曲 面,或者平面和 曲面的结合。 注意各个视图上 线框之间的对应 关系。
三个视图 三个视图可以唯一确定物体的形状
三个视图
三个视图
二.画三视图的步骤
第三个视图的 尺寸应由其它 两个视图根据 三等关系来定
看不见的线 用虚线表示
选择主视图 的投影方向 先画反映形体 特征的视图
投影方向
此处无切线
机 械 制 图之 三 视图( PPT4 4页)培 训课件 培训讲义培 训p pt教程 管理课件 教程 ppt
机 械 制 图之 三 视图( PPT4 4页)培 训课件 培训讲义培 训p pt教程 管理课件 教程 ppt
二补三
机 械 制 图之 三 视图( PPT4 4页)培 训课件 培训讲义培 训p pt教程 管理课件 教程 ppt
机 械 制 图之 三 视图( PPT4 4页)培 训课件 培训讲义培 训p pt教程 管理课件 教程 ppt
二补三
机 械 制 图之 三 视图( PPT4 4页)培 训课件 培训讲义培 训p pt教程 管理课件 教程 ppt
机 械 制 图之 三 视图( PPT4 4页)培 训课件 培训讲义培 训p pt教程 管理课件 教程 ppt
(4)
已知一立体的轴测图,按箭头所指方向的视图是 机械制图之三视图(PPT44页)培训课件培训讲义培训ppt教程管理课件教程ppt
(1)
机 械 制 图之 三 视图( PPT4 4页)培 训课件 培训讲义培 训p pt教程 管理课件 教程 ppt
(3)
(2) (4)
机 械 制 图之 三 视图( PPT4 4页)培 训课件 培训讲义培 训p pt教程 管理课件 教程 ppt
封闭的线框可表 示一个平面、曲 面,或者平面和 曲面的结合。 注意各个视图上 线框之间的对应 关系。
三个视图 三个视图可以唯一确定物体的形状
三个视图
三个视图
二.画三视图的步骤
第三个视图的 尺寸应由其它 两个视图根据 三等关系来定
看不见的线 用虚线表示
选择主视图 的投影方向 先画反映形体 特征的视图
投影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底板 ②立板 ③肋板 看得见的线画实线 看不见的线画虚线
表面共面, 应无线。
⑶ 检查、加深。
三、简单叠加体的读图方法
⒈ 弄清视图中图线的意义 ① 面的投影 ② 面与面的交线 ③ 回转面轮廓素线 的投影
圆柱面轮廓素线
交线
平面
⒉ 利用线框,分析体表面的相对位置关系。
视图中一个封闭线框一般情况下表示一个面的 投影,线框套线框,通常是两个面凹凸不平或者是 具有打通的孔。
三、点、直线和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 1)空间点A在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
a a a
点A的正面投影 点A的水平投影 点A的侧面投影 Z V
a
●
X
注意: 空间点用大写字母 表示,点的投影用 小写字母表示。
●
A
O
●
a
W
a
●
H
Y
投影面展开
不动
V
Z
Z
向右翻
a
●
az
O
●
a
W
V
a
●
az
●
X
投影面平行线 侧平线(平行于W面) 特殊位置直线
水平线(平行于H面)
垂直于某一投影面
正垂线(垂直于V面) 投影面垂直线 侧垂线(垂直于W面) 铅垂线(垂直于H面)
与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直线
一般位置直线
⑴ 投影面平行线
水平线
V
投影特性:
a″ B b″ W
a′
b′
β
A
a
γ
① 在其平行的那个投影 面上的投影反映实长, 并反映直线与另两投 影面倾角的实大。
2. 锥体的共性及表面取点 常见的锥体有正棱锥、正圆锥等,它们的共同特性是: 棱线或素线汇交于一点,若被与底面平行的截平面截切时, 其切口形状与底面形状一致,切口大小随着切平面与底面的 距离的改变而改变。
3. 圆球表面取点
本章内容总结(出题点)
画基本体的三视图 1)绘制出三视图的轴线、对称中心线、45°线 2)将基本体向三个投影面投影,根据“长对正 高平齐宽相等”作图,灵活使用45°线 基本体表面取点 包括棱柱、棱锥、棱台、圆柱、圆锥、圆 台、圆球的表面取点。灵活使用与底面平行 的辅助截平面和45°线。
平面立体的表面全部是平面形。基本的平 面体有棱柱和棱锥两类,它们是由一个或两个 多边形底面和一组侧面围成的,棱台是棱锥的 一种变体。
回转体的表面有回转面,按回转面的不同 分别叫做圆柱、圆锥、圆球等。
常见的基本几何体
平面基本体 回转体
二、平面体的三视图
1.棱柱 ⑴ 棱柱的组成
由两个底面和若干侧棱面 组成。侧棱面与侧棱面的交线 叫侧棱线,侧棱线相互平行。
H
YH
展开后的三视图
YH 去边框的三视图
把形体的V面投影称为主视图,H面投影称为俯视图, W面投影称为左视图,将这三个视图合称为三视图。 注意:Y轴原本是在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上,展开后则被 分成了两种不同的方向:YH和YW
俯视(产生H面投影)
主视图(V面)
左视图(W面)
俯视图(H面)
左视(产生W面投影) 主视(产生V面投影)
棱锥处于图示位置 时,其底面ABC是水平 面,在俯视图上反映实 形。侧棱面SAC为侧垂 面,另两个侧棱面为一 般位置平面。
a c a c b
a
s
b
平面体三视图作图步骤:
1、绘制对称中心线、轴线和底面等作图基准线
2、绘制反映底面实形的视图
3、根据“三等”关系绘制其他视图,检查,整 理,加深
三、回转体的三视图
D d e
2.2 三视图
一般只用一个方向的投影来表达三维形体是不确定的,
如下图所示。为了用平面图形准确表达一个三维形体的结构, 需将三维形体向几个方向投影。工程上采用三视图来表达三维 形体。
2.3.1三面投影体系及三视图的形成 一、三视图的形成
设立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平面,构成三面投影体系。这
第二章 正投影基础
2.1 投影法的基本概念 2.2 三视图
2.3 基本体的三视图 2.4 简单叠加体的三视图
2010.9.10
2.1 投影法的基本概念
一、投影法 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常常需要把三维形体 用二维平面图形表达在纸面上,要达到这个目 的,我们可以靠投影法来实现。 投影法就是投射线经过三维形体,在选定 的平面上得到二维图形的方法。由投影法所得 的图形称为投影。投影所在的那个选定的平面 叫做投影面。
练习一:求作下图所示四棱台的三视图
轴测图:通过改变立体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或改变投 影线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均可在一个投影面上得到 立体感较强的投影图形,我们把这种单面投影图称为 轴测图,工程上常采用轴测图作为辅助图样。
2.4 简单叠加体的三视图
一、简单叠加体的叠加形式及表面过渡关系
⒈ 回转体与回转体叠加
2.圆锥体
⑴ 圆锥体的组成 由圆锥面和底面组成。
圆锥面是由直线SA 绕与它相交的轴线OO1旋 转而成。 S称为锥顶,直线SA 称为母线。圆锥面上过锥 顶的任一直线称为圆锥面 的素线。
●
S O
s
A
O1
●
s
⑵ 圆锥体的三视图
s
3.圆球
⑴ 圆球的形成
圆母线以它的直 径为轴旋转而成。
⑵ 圆球的三视图
A A B a b
投影面
投影体
C
C
投影
B
物体位置改变, 投影大小也改变
c
a b 投影面
c
投影特性
中心投影法得到的投影一般不反映形体的 真实大小。 度量性较差,作图复杂。
平行投影法
投射线垂直 于投影面
投射线倾斜 于投影面
投影体
A B
C
A
B
C
投影体
c
正投影
a b
投影面
c
a b
投影面
斜投影
二、正投影特性
三个视图分别为三 个和圆球的直径相等的 圆,它们分别是圆球三 个方向轮廓线的投影。
回转体三视图的形成及画图步骤
1、绘制基准线及反映底面圆的视图
2、根据“三等”关系绘制其他视图,检查,整 理,加深
四、基本体表面取点的方法
1. 柱体的共性及表面取点 正棱柱、正圆柱是最常见的柱体,它们的共同特性是: 棱线或素线彼此平行,正放时其棱面或圆柱面在某一视图中 有积聚性。
直线或平面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不同,将表现 出不同的投影特性: (1)直线或平面垂直于投影面——积聚性 (2)直线或平面平行于投影面——真实性 (3)直线或平面倾斜于投影面——类似性
真实性
A BC D a b
H
E
当空间直线
或平面平行于 投影面时,其 投影反映直线 的实长或平面 的实形,这种 投影性质称为 真实性。
两个线框相邻,表示两个面高低不平或相交。
⒊ 利用虚、实线区分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关系。
⒋ 几个视图对照分析以确定物体的形状
例:已知物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画出左视体的形状。 ⑴ 对线框,分解形体。 ⑵ 综合起来,想象整体。
⒉ 根据投影规律及“三等”关系,画出第三视图。
ax a
H
●
ay
Y
X ax
A
O
●
a ay
W
ay
Y 向下翻
a
●
H
Y
例:已知点的两个投影,求第三投影。
解法一:
a● az ●a
通过作45°线 使aaz=aax
ax
a●
解法二: 用圆规直接量 取aaz=aax
a● ax
az ●a
a●
重影点:
空间两点在某一 投影面上的投影重合 为一点时,则称此两 点为该投影面的重影 点。
⒉ 回转体与平面体叠加 形体之间 一般有轮廓线 分界
⒊ 平面体与平面体叠加
有实线 有实线
有虚线
无线
两体表面共面时,中间无分界线。
二、简单叠加体的画图方法
例:画出所给叠加体的三视图。 ⑴ 分解形体,弄清它们的叠加方式。
立板 肋板
底板和立板右侧面共面叠加 肋板与底板和立板前后对称叠加
底板
⑵ 逐块画三视图并分析表面过渡关系。
二、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宽
高
高
长
宽
长
宽
直观图
总体三等
宽
局部三等
V面、H面(主、俯视图)——长对正。 V面、W面(主、左视图)——高平齐。 H面、W面(俯、左视图)——宽相等。
三方向和六方位
上 上
左 下 后 左
右
后 下
前
右
前
形体有长宽高三个方向和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位,如图 所示,它们在三视图上有这样的对应关系: 长度方向联系着左右方位;宽度方向联系着前后方位; 高度方向联系着上下方位。
e c d
积聚性
A C B c a(b) H D
E
当直线或 平面垂直于投 影面时,其投 影积聚为一点 或一条直线, 这种投影性质 称为积聚性。
d
e
类似性
A C B a b c
H
E
当空间直线或
平面倾斜于投影 面时,其投影仍 为直线或与之类 似的平面图形, 其投影的长度变 短或面积变小, 这种投影性质称 为类似性。
⑶ 一般位置平面
b c a a b c
投影特性:
三个投影都类似。
b
a c
例:正垂面ABC与H面的夹角为45°,已知其水平投影 及顶点B的正面投影,求△ABC的正面投影及侧面 投影。
c
c a b
●
a
45°
b
a
c b
3.3 基本体的三视图
表面共面, 应无线。
⑶ 检查、加深。
三、简单叠加体的读图方法
⒈ 弄清视图中图线的意义 ① 面的投影 ② 面与面的交线 ③ 回转面轮廓素线 的投影
圆柱面轮廓素线
交线
平面
⒉ 利用线框,分析体表面的相对位置关系。
视图中一个封闭线框一般情况下表示一个面的 投影,线框套线框,通常是两个面凹凸不平或者是 具有打通的孔。
三、点、直线和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 1)空间点A在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
a a a
点A的正面投影 点A的水平投影 点A的侧面投影 Z V
a
●
X
注意: 空间点用大写字母 表示,点的投影用 小写字母表示。
●
A
O
●
a
W
a
●
H
Y
投影面展开
不动
V
Z
Z
向右翻
a
●
az
O
●
a
W
V
a
●
az
●
X
投影面平行线 侧平线(平行于W面) 特殊位置直线
水平线(平行于H面)
垂直于某一投影面
正垂线(垂直于V面) 投影面垂直线 侧垂线(垂直于W面) 铅垂线(垂直于H面)
与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直线
一般位置直线
⑴ 投影面平行线
水平线
V
投影特性:
a″ B b″ W
a′
b′
β
A
a
γ
① 在其平行的那个投影 面上的投影反映实长, 并反映直线与另两投 影面倾角的实大。
2. 锥体的共性及表面取点 常见的锥体有正棱锥、正圆锥等,它们的共同特性是: 棱线或素线汇交于一点,若被与底面平行的截平面截切时, 其切口形状与底面形状一致,切口大小随着切平面与底面的 距离的改变而改变。
3. 圆球表面取点
本章内容总结(出题点)
画基本体的三视图 1)绘制出三视图的轴线、对称中心线、45°线 2)将基本体向三个投影面投影,根据“长对正 高平齐宽相等”作图,灵活使用45°线 基本体表面取点 包括棱柱、棱锥、棱台、圆柱、圆锥、圆 台、圆球的表面取点。灵活使用与底面平行 的辅助截平面和45°线。
平面立体的表面全部是平面形。基本的平 面体有棱柱和棱锥两类,它们是由一个或两个 多边形底面和一组侧面围成的,棱台是棱锥的 一种变体。
回转体的表面有回转面,按回转面的不同 分别叫做圆柱、圆锥、圆球等。
常见的基本几何体
平面基本体 回转体
二、平面体的三视图
1.棱柱 ⑴ 棱柱的组成
由两个底面和若干侧棱面 组成。侧棱面与侧棱面的交线 叫侧棱线,侧棱线相互平行。
H
YH
展开后的三视图
YH 去边框的三视图
把形体的V面投影称为主视图,H面投影称为俯视图, W面投影称为左视图,将这三个视图合称为三视图。 注意:Y轴原本是在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上,展开后则被 分成了两种不同的方向:YH和YW
俯视(产生H面投影)
主视图(V面)
左视图(W面)
俯视图(H面)
左视(产生W面投影) 主视(产生V面投影)
棱锥处于图示位置 时,其底面ABC是水平 面,在俯视图上反映实 形。侧棱面SAC为侧垂 面,另两个侧棱面为一 般位置平面。
a c a c b
a
s
b
平面体三视图作图步骤:
1、绘制对称中心线、轴线和底面等作图基准线
2、绘制反映底面实形的视图
3、根据“三等”关系绘制其他视图,检查,整 理,加深
三、回转体的三视图
D d e
2.2 三视图
一般只用一个方向的投影来表达三维形体是不确定的,
如下图所示。为了用平面图形准确表达一个三维形体的结构, 需将三维形体向几个方向投影。工程上采用三视图来表达三维 形体。
2.3.1三面投影体系及三视图的形成 一、三视图的形成
设立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平面,构成三面投影体系。这
第二章 正投影基础
2.1 投影法的基本概念 2.2 三视图
2.3 基本体的三视图 2.4 简单叠加体的三视图
2010.9.10
2.1 投影法的基本概念
一、投影法 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常常需要把三维形体 用二维平面图形表达在纸面上,要达到这个目 的,我们可以靠投影法来实现。 投影法就是投射线经过三维形体,在选定 的平面上得到二维图形的方法。由投影法所得 的图形称为投影。投影所在的那个选定的平面 叫做投影面。
练习一:求作下图所示四棱台的三视图
轴测图:通过改变立体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或改变投 影线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均可在一个投影面上得到 立体感较强的投影图形,我们把这种单面投影图称为 轴测图,工程上常采用轴测图作为辅助图样。
2.4 简单叠加体的三视图
一、简单叠加体的叠加形式及表面过渡关系
⒈ 回转体与回转体叠加
2.圆锥体
⑴ 圆锥体的组成 由圆锥面和底面组成。
圆锥面是由直线SA 绕与它相交的轴线OO1旋 转而成。 S称为锥顶,直线SA 称为母线。圆锥面上过锥 顶的任一直线称为圆锥面 的素线。
●
S O
s
A
O1
●
s
⑵ 圆锥体的三视图
s
3.圆球
⑴ 圆球的形成
圆母线以它的直 径为轴旋转而成。
⑵ 圆球的三视图
A A B a b
投影面
投影体
C
C
投影
B
物体位置改变, 投影大小也改变
c
a b 投影面
c
投影特性
中心投影法得到的投影一般不反映形体的 真实大小。 度量性较差,作图复杂。
平行投影法
投射线垂直 于投影面
投射线倾斜 于投影面
投影体
A B
C
A
B
C
投影体
c
正投影
a b
投影面
c
a b
投影面
斜投影
二、正投影特性
三个视图分别为三 个和圆球的直径相等的 圆,它们分别是圆球三 个方向轮廓线的投影。
回转体三视图的形成及画图步骤
1、绘制基准线及反映底面圆的视图
2、根据“三等”关系绘制其他视图,检查,整 理,加深
四、基本体表面取点的方法
1. 柱体的共性及表面取点 正棱柱、正圆柱是最常见的柱体,它们的共同特性是: 棱线或素线彼此平行,正放时其棱面或圆柱面在某一视图中 有积聚性。
直线或平面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不同,将表现 出不同的投影特性: (1)直线或平面垂直于投影面——积聚性 (2)直线或平面平行于投影面——真实性 (3)直线或平面倾斜于投影面——类似性
真实性
A BC D a b
H
E
当空间直线
或平面平行于 投影面时,其 投影反映直线 的实长或平面 的实形,这种 投影性质称为 真实性。
两个线框相邻,表示两个面高低不平或相交。
⒊ 利用虚、实线区分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关系。
⒋ 几个视图对照分析以确定物体的形状
例:已知物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画出左视体的形状。 ⑴ 对线框,分解形体。 ⑵ 综合起来,想象整体。
⒉ 根据投影规律及“三等”关系,画出第三视图。
ax a
H
●
ay
Y
X ax
A
O
●
a ay
W
ay
Y 向下翻
a
●
H
Y
例:已知点的两个投影,求第三投影。
解法一:
a● az ●a
通过作45°线 使aaz=aax
ax
a●
解法二: 用圆规直接量 取aaz=aax
a● ax
az ●a
a●
重影点:
空间两点在某一 投影面上的投影重合 为一点时,则称此两 点为该投影面的重影 点。
⒉ 回转体与平面体叠加 形体之间 一般有轮廓线 分界
⒊ 平面体与平面体叠加
有实线 有实线
有虚线
无线
两体表面共面时,中间无分界线。
二、简单叠加体的画图方法
例:画出所给叠加体的三视图。 ⑴ 分解形体,弄清它们的叠加方式。
立板 肋板
底板和立板右侧面共面叠加 肋板与底板和立板前后对称叠加
底板
⑵ 逐块画三视图并分析表面过渡关系。
二、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宽
高
高
长
宽
长
宽
直观图
总体三等
宽
局部三等
V面、H面(主、俯视图)——长对正。 V面、W面(主、左视图)——高平齐。 H面、W面(俯、左视图)——宽相等。
三方向和六方位
上 上
左 下 后 左
右
后 下
前
右
前
形体有长宽高三个方向和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位,如图 所示,它们在三视图上有这样的对应关系: 长度方向联系着左右方位;宽度方向联系着前后方位; 高度方向联系着上下方位。
e c d
积聚性
A C B c a(b) H D
E
当直线或 平面垂直于投 影面时,其投 影积聚为一点 或一条直线, 这种投影性质 称为积聚性。
d
e
类似性
A C B a b c
H
E
当空间直线或
平面倾斜于投影 面时,其投影仍 为直线或与之类 似的平面图形, 其投影的长度变 短或面积变小, 这种投影性质称 为类似性。
⑶ 一般位置平面
b c a a b c
投影特性:
三个投影都类似。
b
a c
例:正垂面ABC与H面的夹角为45°,已知其水平投影 及顶点B的正面投影,求△ABC的正面投影及侧面 投影。
c
c a b
●
a
45°
b
a
c b
3.3 基本体的三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