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求学问,先学问;只学答,非学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疑问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授人于鱼,只供一食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要使学生善问,必须“授人渔。

朱熹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李政道教授也曾说:“求学问,先学问;只学答,非学问”。而《新课标》也提倡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还教学以本来面目。鼓励学生自由思考,自主发现,着力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批评争论的习惯、合作、探究的习惯,是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对返乡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学习十分有帮助。可在我们教学实践中,却常常遇到:学生提问,不能抓住主题,而是支离破碎,不得要领,或只是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纠缠不休,偏题、离题,甚至与主题背道而驰,结果,造成教学计划难以完成,教学过程松散。因此,在小学各科教学中更为重要的是在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激励他们的智慧和潜能。如何引导小学生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呢?经过研究,我发现其实学生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与教师如何引导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培养。

一、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疑惑的、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敢提问题、爱提问题、会提问题,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有提问机会,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在平日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问题意识,让学生的个体活动感到自己需要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时候,思维才算真正启动。平时我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的意识:

1、加强师生交流,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协作意识,才能造成活跃的课堂气氛,为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适宜的环境。

2、引导观察,观察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开发他们的直觉思维,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3、在教学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引起儿童迫不及待地探索,研究的兴趣,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科学的思考方法。

二、创设环境,为学生提出问题提供心理安全感,培养学生质疑兴趣,使学生想“疑”乐“问”

(一)、首先必须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安全自主的心理环境,消除学生的紧张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任何知识的获取只有通过学生主动的参与、自主的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也只有通过学生主动的参与和自主的探索,才能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索中发现问题、找出问题,并产生想要急于弄清问题的欲望,这时,学生就急于想将自己的疑惑提出来。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积极创设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指出:“如果班级里能够创造一种推心置腹地交流思想的气氛,孩子们就能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开展无拘无束的交谈。”学生在课堂上不敢提问主要是由于有心里顾虑。许多学生担心:我的问题如果是错的或别人都懂了,同学会讥笑吗?我的问题如果连老师都答不出来,出了老师的“洋相”,让老师下不了“台”,老师会批评我吗?我的问题会不会打乱老师的思路遭到老师的责怪?这些心理都禁锢着学生,让学生有问题也不敢问,最终学生也无疑可问了。所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为此,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得人格。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权威架子,不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更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积极性,坚决反对斥责、讥讽学生,决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2、增进与学生的情感和友谊。教师要以微笑的面容、期待的眼神、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讨论,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研究者,从而打消学生的惧怕和隔阂心理。

3、尊重学生的提问。教师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打破沙锅问到底,要乐于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对学生的意见暂缓批评,特别是不要对学生那些奇异的想法进行批评和挑剔,让学生在自由、安全的心理氛围中敢问、主动问。

4、改变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组织性和有序性状态的倾向。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要允许学生的某些“离题”、“出格”、甚至“出错”的质疑行为,然后加以引导,使之纳入“正题”。

5、保护学生的“异想天开”和独到的见解,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曾经说:“遇到问题要敢于问个为什么,可怕的是提不出问题,迈不出第一步。”也许学生的“童言无忌” 和“异想天开”,就是学生跨出的第一步,因此我们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保护,理解学生的“盲目过错”,让每个学生在教师面前都能畅所欲言,勇于展示。敢于“异想天开”、敢于产生疑问,也就是表明学生已投入到学习的状态中去了。

(二)、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质疑兴趣,使学生想“疑”乐“问”

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先导。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这就是说,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们就会自主地、积极地、执著地探索。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孜孜不倦,全神贯注地沉浸于求知的境界中。因此,使学生对学习质疑感兴趣,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建立自信心的前提。平时教师应深入学生,具体了解他们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摸清他们的思路脉博,因势利导地增加学生的提问空间,采取丰富的学习形式,使他们在学中玩、玩中找,激发起学生乐问的兴趣。

三、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培养学生会“问”

“授人于鱼,只供一食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要使学生善问,必须“授人渔。”如果说环境的影响可以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提问的勇气,并不等于就能提出问题了。那么正确的提问方法则是真正让学生在提问中获取知识的关键。如何才能真正掌握正确的提问方法呢?我在教学中总结有以下方法:

(一)、在课题中寻找问题。

俗话说“题好文一半”。对于我们教语文的教师来讲,“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课题是教材重要资源,同时也是许多问题的隐藏之处。学生接触课题后,让学生从课题中提出一些问题,不仅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和能力,还能养成爱提问题的良好习惯,成为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再对课题进行推敲,有利于提高把握文章的中心和结构。课一开始就能设下悬念,可以吸引学生往下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来读书,使他们的脑子积极、主动地围绕课题转起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二)、在课堂中寻找问题。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扣题质疑,学生有了读的兴趣,这时让他们带着题疑反复读,读通、读懂、读熟,读出重点,读出情感。这一方面使他们在读中解疑,另一方面也为产生新的疑问而奠定基础。等到学生确实读到位了,由题产生的疑问解决了,教师再为他们提供新的质疑契机,引导他们多角度地再去质疑,或从文中关键内容上设疑,或从语言运用上设疑,或从课文疑难点上设疑,或从人物、事物的特点上设疑。

(三)、在课堂结尾寻找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