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植物与温度的生态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谷中夜间温度分布
第一节 温度及其变化规律
二、温度变化的规律 (二)温度在时间上的变化 1、季节变化
在地球绕太阳的公转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是形成一年四季温度变化的原因。一年中根据气 候寒暖、昼夜长短的节律变化而分为春、夏、秋、 冬四季。一般是春季气候温暖,昼夜长短相差不 大;夏季炎热,昼长夜短;秋季与春季相似;冬 季则寒冷而昼短夜长。
3、海拔高度与地形特点 由于温度的这种变化,从山麓到山顶峰 随海拔升高,温度的降低,可以划分为相应 的植被气候带。 高原或高山上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但大气变薄,水汽及CO2含量低,因此地面辐 射的热量散失很大。太阳仅限于白天,而地 面辐射是日以继夜地进行,所以地面辐射超 过太阳辐射量。因此,高原或高山空气中储 存的热量减少,温度降低,昼夜温度变幅增 大。
第四章 植物与温度的生态关系
温度是一种重要的生态因子。首先,温度 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等生理生化活动产生深刻 影响;其次,温度对生物的分布及数量也有一 定的决定作用。本章的主要内容有:
1、温度及其变化规律 2、节律性变温对植物的影响 3、极端变温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4、城市的热岛效应对城市植物的影响
第一节 温度及其变化规律
大气逆辐射(Ea):大气接受地面辐射增温 后,又向外辐射,其中射向地面的那部分辐射。
第一节 温度及其变化规律
一、热量平衡 地面有效辐射(r)=地面辐射(Ee)-大气逆辐射(Ea)
在晴朗的白天ຫໍສະໝຸດ Baidu地表的热量变化可用下式表 示:
R=(S+S')(1-α)-r 式中:R为地面辐射差额;S和S‘分别表示太阳的 直接辐射及散射; α即地面反射率; r为地面有 效辐射。 白天:R为正值,地面增温。 夜间:S和S‘都零,R=- r,地面散热,温度下降。 阴天:S为零,R=S'(1-α)-r。
温度逆增现象的成因很多,主要有辐射逆温、地形 逆温等。辐射逆温由于夜间地面辐射冷却,使近地面 气温下降的结果。地形逆温是辐射逆温的一种变型, 是由于地形特点,使辐射效应加强。地形逆温层的强 弱与山谷的深浅有关,山谷愈深,向山谷底沉降的冷 空气愈多,则在谷底沉积的冷空气层也愈厚。有人称 谷底的这一冷空气层为 “冷湖”。
2、海陆位置 与同纬度其它地区相比,我国大陆性气 候较强。夏季酷热,冬季严寒,气温年较差 大。我国1月都比同纬度其它地区的平均气温 低,7月都比同纬度其它的平均温度高,年平 均值比同纬度其它地区的低,年较差也比同 纬度的大。
第一节 温度及其变化规律
二、温度变化的规律
(一)温度在空间上的变化 3、海拔高度与地形变化
第一节 温度及其变化规律
二、温度变化的规律
(一)温度在空间上的变化
2、海陆位置 我国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东面是太平洋,
南面距印度洋不远,西面和北面都是广阔的大陆。 由于我国属季风气候,在夏季,盛行温暖湿润的 热带海洋气团和赤道海洋气团,气团是从东或南 面向西或北推进;冬季盛行极地大陆气团,寒冷 而干燥,从西或北向东或南推进。因此,东面和 南面多属海洋性气候,从东南向西北,大陆性气 候逐步增强。
3、海拔高度与地形特点 地形对温度的影响表现在:东西走向的 山脉能阻挡寒潮和湿热气团的运行,成为气 候的分界线。如秦岭南坡温暖多雨,北坡寒 冷少雨,南坡1月平均气温3°C,7月 26.7°C。西坡1月-0.5°C,7月28.1°C。山 脉的背风常因焚风作用而使温度增高。 不同坡向,热量的分配是不均匀,南坡 的空气和土壤的温度都比北坡高。因此,南 坡多为阳性喜暖耐旱的植物,北坡多为耐荫 喜湿的植物。
海拔高度与地形变化是影响热量空间分布 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地形复杂,山地占全国 总面积的大部分。海拔500m以下占16%,5001000m占19%,1000-2000m占28%,20005000m占18%,大于5000m占19%。
海拔高度是影响温度变化的重要原因,随 着海拔升高,温度降低,变化率大致为海拔升 高100m,气温下降0.5-0.6°C。
白天,当辐射平 衡为正值时,这些辐 射能转变为热能,温 度升高,地面温度就 高于邻近空气和土层 温度。
夜间,地面因有 效辐射而失去热量, 温度低于邻近的空气 和土层温度,地面辐 射平衡为负值,于是 热量向相反方向传递 (如图所示)。
地表热量变化图
可见,地面辐射收支R,用于地面与空气热量 交换M,地面与下层土壤热量交换B,水蒸发消耗 能量Le。
3、海拔高度与地形特点 封闭谷地和盆地的温度变化也有独特 的规律。以山谷为例,白昼间谷中受热强 烈,地形封闭,热空气不易输出,温度比 周围山地高。例如: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 是吐鲁番盆地,以及长江流域的河谷城市 南京、武汉、重庆等地。 夜间,因地面辐射冷却,地面上形成 一层冷空气,冷空气密度大,顺山坡向下 沉降,聚于谷底,而将热空气抬高到山坡 的一定高度,形成了谷中温度的逆温现象。
二、温度变化的规律
(一)温度在空间上的变化
1、纬度 我国领土广阔,最南北纬3°59´,最北为
北纬53°32´,南北纬度相差49°33´。如每一纬 度的距离平均以110公里计,则我国南北直线距 离约有4000公里,因而我国南北各地的太阳辐 射量和热量相差很大。
那么是不是在同一续纬度上的不同地区温 度条件都是一致呢?显然不是。海陆位置是影 响热量水平分布的另一重要因素。
R+M+Le+B=0
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地面的风速、水分状况 和土壤性质来调节和控制地面热量平衡。
第一节 温度及其变化规律
二、温度变化的规律
(一)温度在空间上的变化
1、纬度 纬度是决定一地区太阳入射高度角的大小
及昼夜长短,也就是决定太阳辐射量的多少。 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量也
大,昼夜长短的差异较小,太阳辐射量的季节 分配要比高纬度均匀。随着纬度北移,太阳辐 射量减少,温度逐步降低。纬度每增加一度, 温度大约下降0.5°C。因此,从赤道到北极可 以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
温度是指热能的强度(即热能的指标之一, 热能的另一种指标是热容量),用“度”来表 示,一般而言,温度升高,热量也大,所以生 态学和生物学者常把“温度” 与“热” 视为同 义。 一、热量平衡
热量平衡是指地球表面热量收入和支出的状 况。
地面辐射(Ee):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而增 温,同时又不断放出辐射,即为地面辐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