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乡城人口流动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问题及对策 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问题 1.城市贫困化 2.城市失业 3.城市环境污染 4.城市的社会问题
第三节.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问题及对策
三、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问题的解决办法 1.降低人口出生率 2.控制城市规模 3.实施城市分散化计划 4.改变偏重城市的倾向,努力促进农村社会经 济的发展
1920 625
1930 835
1950 1125
1960 1515
1970 2240
1980 2920
城市化 31 水平
34
37
40
47
54
61
64
拉 美 国 家
人均 GDP
310
360
370
380
465
520
620
775
城市化 20 水平
22
25
28
40
48
56
64
“滞后城市化”和“过度城市化”相反,是指城市化进程落后于一国的工业 化进程和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不能真实的反映其工业化水平和经济 发展水平。
20 15 10
1961 1962 1963 1955
1960 1959 1958 1965 1969 1976 1978
1949
5
1
2
3
4
5
6
7
8
9
人均 GDP($100)
二、我国城市化道路


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 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 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 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 1979年以前的中国城市化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1949到1957年是城市经济恢复和顺利发展的一个时期, 也是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时期。在这一时期,城镇人口 由5765万人增加为9949万人,年均增长率达7.1%,大大 超过了这一时期总人口的增长速度,使其在总人口中的 比重由10.6%上升到15.4%。 2、1958至1960年是城镇化超速发展阶段。城镇人口在总 人口中所占比重上升到19.7%。 3、1961到1965年,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逆城市化阶段。 4、1966至1977年,是城乡人口大对流的阶段。
托达罗模型


提出预期收入的模型,来解释城市失业与乡村人口向城 市涌入两者并存的现象。 就业概率、预期收入、非正规部门。 由于预期收入差距的存在,产生了乡村人口涌入城市的 驱动力,而涌入城市的人口并不一定都能就业,从而出 现城市失业。 对迁移的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是人口流动的决策基础。 乡-城预期收益的差异是决定人们迁移决策的关键变量。 而这一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工资水平和就业概率。 就业概率取决于传统部门的就业人数与现代部门新创造 的职位数。 当乡-城收入存在巨大差异时,就业概率对迁移决策行 为的影响减弱,迁移的速度可能会大幅度加快。
二.城市化的类型 1.都市型城市化和乡村型城市化 都市型城市化是在历史、地理因素形成的原有城市 的基础上,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增多,包括县城 和小城市的大城市化,大中城市的大都市国际化 乡村型城市化是农村人口聚集到集镇、乡镇,造成 市镇人口的不断增多,规模扩大,包括村落的集镇 化,乡镇的市镇化
我国城乡人口流动一直受耕地有限的驱动吗?
本章结束
谢谢!
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第四节.我国的乡城人口流动 二、 我国乡城流动驱动因素 城市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变动),特 别是由农村进入城市的人口,是我国城市化 水平增长的主要来源。 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工业和其他非 农 产业转移,农村人口流向城市非常明显。
第四节.我国的乡城人口流动
二、 我国乡城流动驱动因素 Mt=A0+A1Gt+A2Yt+A3Lt+A4T’’ M是t年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的数量,G代表城 乡之间的收入差距,Y是GDP的增长量,L是 人均可耕地数量,T是时间趋势。
三十年中国城化发展的重要变化
3.城市化动力日趋多元化 由改革开放初期的乡镇企业推动到政府、外资、国 有经济、非国有经济,形成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多彩 格局和持续推进的形势,非国有经济在城市化进程 中的重要性日趋突出。 4.土地城市化大于人口城市化 1990-2006年,中国城镇人口增加了91%,而城镇建 设用地增长168%
乔根森模型

源自文库


认为工业部门的工资等于边际生产力,而农业部门 的工资等于劳动的平均产品,劳动力可以在两部门 之间自由流动,工业的发展取决于“农业剩余”和 人口规模,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不发达国家一般存在现代工业部门和落后农业部门。 当农业剩余等于零时,不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只有当农业剩于大于零时,才有可能形成农村剩余 劳动力转移。 农业总产出与人口增长相一致。在这种条件下,随 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剩余的规模将不断扩 大,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转移到工业部门。因 此,农业剩余的规模决定着工业部门的发展和农村 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
2.中国城市化模式的独特性



城市化的独特形式。中国城市化形式的独特性在于 它总是与政治运动和政府的意向相伴,而与经济发 展进程缺乏紧密联系。(拒绝城市化-承认城市化) 独特的政策措施。支持小型城市的方针以及控制人 口流向城市的措施。(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独特的政府干预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的 城市化始终是以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为背景的、政府 推动型的
城市化与乡城人 口流动
第一节.城市化的定义、类型及水平测定 第二节.城市化机制(我国的城市化道路) 第三节.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问题及对策 第四节.我国的乡城人口流动

第一节.城市化的定义、类型及水平测定 一.城市化的定义 城市化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社会现象,是 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经济活动不 断进行空间上的聚集而逐渐转化为城市的经 济要素,城市相应的成长为经济发展的主要 动力的过程。
第三节.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问题及对策
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1、起步晚,水平低 2、发展不平衡 3、过度城市化 4、城市首位度畸高
“过度城市化”指城市化水平远远超过了本国的工业化水平和相应的 经济发展阶段,表现为没有工业化和没有经济发展的城市化。
拉美国家的过度城市化
1910 1910 发 达 国 家 人均 GDP 475 650
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认为农业部门除了能够为工业部门提供廉价的劳动力之外,还可 为工业部门提供农产品的支持。因此建立了包含工、农业两部门 共同发展的人口流动模型。 在农业部门中,凡是边际生产率小于平均收入水平的劳动力,都 可以算是一种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的转移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将劳动边际生产率为0 的那部分劳动者先转移出来; 第二阶段是将边际生产率大于0但 小于平均收入部门的劳动力转移出来;第三阶段是对农业中边际 生产率大于平均收入的劳动力进行转移。 从第二阶段开始,劳动力的转移开始影响农产品的供给。 认为:如果排斥农业部门的发展,则工业部门也难以获得真正的 发展,因为粮食的短缺将阻碍这种进程。 给予农业部门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透彻地分析了农业部门是如 何决定和影响工业部门的扩张和劳动力的转移的。
2008年城市化水平:44.9%
2011年城市化水平: 47%
二、我国城市化道路
三十年中国城化发展的 重要变化 年份 1.城市化发展日益加速, 增长率渐趋稳定 1950-1978

1978-1998
城市化率进程
11%-17.92%
年均增长
0.28
17.92%-33.35%
0.77
1998-2007
第四节.我国的乡城人口流动 一、人口流动模型 刘易斯模型 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乔根森模型 托达罗模型
刘易斯模型




1954,提出著名的二元经济结构下的人口流动模型,开创了 人口流动的部门分析的先河。 既然工业部门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农业部门又可以为工业部 门提供足够廉价的劳动力,那么,对经济发展而言,决定经 济成长的关键,在于工业部门自身的扩张,而这种扩张的前 提和物质基础便是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被视为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的唯一动力。 工业生产在支付了工资之后,还有利润,如果全部利润用于 投资,则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得到提高,资本家雇用工人的总 量上升,开始发挥转移劳动力的作用。 在劳动无限供给下,如何促进劳动力由传统部门向现代化部 门转移、现代部门就业增长以加速二元向一元转变。
第一节.城市化的定义、类型及水平测定 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 增加,城市数目增多,城市规模扩大,城市 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农业人口 不断转化为城市人口,城市用地扩展,城市 建设水平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 观念日益渗透到整个社会生活当中。
第一节.城市化的定义、类型及水平测定
二、我国城市化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以下 三个阶段: 1、1978-1984年,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 动力推动城市化阶段。 2、1985-1991年,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双重推 动城市化阶段。 3、1992-2000年,城市化全面推进阶段,以城 市建设、小城镇发展和普遍建立经济开发区为主 要动力。

第二节.城市化机制
一、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一)、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1、为城市人口提供商品粮。 2、为城市工业提供资金原始积累。 3、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 4、为城市工业提供市场。 5、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
(二)、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 工业化率
70 50
城市化率
1800
1850
第三产业领先增长, 高技术产业成为主导 二元结构基本消失
第二节.城市化机制
二、我国城市化道路 1、城市化道路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一五时期 1953-1957 大跃进时期 1958-1960 经济发展的徘徊时期 1966-1978 改革开放之后
中国的人均GDP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
33.35%-44.94%
1.11
三十年中国城化发展的重要变化
2.城镇人口集聚以大城市为主 1978年50万以上的大城市有40个,100万以上的城市 有13个;到2007年,这两个数据分别是237个和131 个,分别增长了5.9倍和10倍,而20-50万人口的中 等城市和小于20万人口的小城市仅仅增长了2.5倍和 2.9倍。
1900
1950 (63.6%)
年份
(三)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继动力
产业发展 阶 段 人均NI 农业化 阶 段 <300 工业化 初 期 300-2000 重工业阶段 前期 后期 “后工业” 化阶段 >5000
2000-3000 3000-5000
产业特征
第二产业占主导, 第一产业占主导, 重化工业领先增 轻纺工业起步,二 长,机械电子等组 元结构明显 装工业起步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最常用的城市化测量指标

城市人口比重指标 P=U/(U+R) P表示城市化水平或城市化率。U表示城 市人口,R表示乡村人口。
第一节.城市化的定义、类型及水平测定

流动人口是否作为城市人口数是一个有待争论的问 题,大量城市流动人口在统计上仍有一定难度。 我国的户籍制度(二元户籍制度)对城市化的影响
第一节.城市化的定义、类型及水平测定
2.集中型城市化和分散型城市化
集中型城市化是人口、资源不断由农村向城 镇、城市流动聚集的过程,出现在城市化的 发展初期和中期 分散型城市化是城市人口、资源向周边地区 辐射和扩散,主要出现在城市化的高级阶段。

第一节.城市化的定义、类型及水平测定 三.城市化水平的测定
二、 我国乡城流动驱动因素
收入差距和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流动的影响 极其明显,城乡收入差距是吸引农村人口向 城市流动强有力的拉动因素。 经济发展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有积极的推进 作用 迁入城市的人口数量随时间呈下降趋势。

二、 我国乡城流动驱动因素

长期人口流动的过程中,人均耕地面积变化 幅度不大,无法判断其与人口流动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