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案例分析统计表(一)

自选案例分析统计表(一)
自选案例分析统计表(一)

自选案例分析统计表(一)

高雪萍指导老师梅老师

学生姓名

A 企业是一家新成立的儿童教育咨询公司,它对客户的分析和市场的定位是比较准确的,主

要是高档的社区和幼儿园。并且在当时没有什么旗鼓相当的竞争对手,再加上与一些相关的媒体

取得联系,将它们作为宣传的窗口,因而知名度和影响力也节节攀升,事业蒸蒸日上。值得一说的是,A企业在宣传策略上是非常高明的,好的口碑是一个企业成功所不可缺少的条件,但是仅仅依

靠企业好的形象来吸引客源是远远不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只是企业的软件,更重要的硬件是公

司内部的企业文化,这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而在公司出现重重问题的时候,总经理想到了利

用奖惩机制来改变现状,但结果却与自己所想的南辕北辙。

下面从五个方面来分析A 企业的奖惩机制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原因。

1.奖惩什么行为

公司领导们鼓励员工们参与公司决策,但是当员工这真的把建议书递交上去之后,却遭到上

司的冷嘲热讽,说的是一套,做的却是另外一套,严重的打击了员工的积极性。而在表彰员工的时候,高层领导只是凭着自己的喜好来评定一个员工的业绩;本来需要好成果,却去奖励那些看起

来最忙、工作时间最久的人,不能做到公平公正。长期下去会使员工认为与领导搞好关系比努力工作更加重要,这种有偏差的价值观,会把员工带进一个误区,不仅不会给企业带来利润,可能还会适得其反。

2. 奖惩的时间

及时性是有效激励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样是奖励,如果过上几个月,它的作用将大打折扣,

对其他员工的示范作用也将会大为降低。当员工做出一个公司所倡导的、所鼓励的行为时,他会一直关注公司管理层的行为,如果他的行为得不到及时地激励的话,将极大影响其工作主动性和热情。从行为主义心理学角度来看,延时的强化的效果是递减的,若果半年以后奖金才拿到手,其激励效果恐怕和不激励无多大的区别了。

3. 奖惩的对象奖励或惩罚一个员工的时候,也是在其他员工面前树立了榜样。当员工知道什么样的人能够被奖励,什么样的行为能够被强化,那么他们也自然会向哪个方向努力。激励不应该激励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应该激励的人的一种惩罚。所以,激励对象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选择了合适的奖惩对象,能给员工正确的价值观,反之,则也会把员工带入误区。

4. 奖惩的方式奖惩是发掘人的潜能的重要途径,而要取得最佳的激励效果,首先要弄清楚员工的需要,对于不同的员工和不同的情况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所采取的激励的手段要灵活多样,要根据不同的工作、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制定出不同的制度,而决不能是一种制度从一而终。单一的奖惩方式恐怕只能使少数人受到激励或惩戒,而多种奖惩方式综合地有针对性的运用,则能使员工的正确行为获得最大限度的强化。奖惩分行政、经济两类,其中:行政奖励包括表扬、记功、记大功、升职或晋级;经济奖励包括加薪、奖金、奖品、有薪假期。行政处罚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除名;经济处罚包括降薪、罚款、扣发奖金。

委以重任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激励方法,特别是对年轻人来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授权时要有明确的、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如果目标不明确或没有挑战性,不仅起不到对团队成员的激励作用,不能让团队成员感受到被充分的信任,而且还会使他们无所适从,甚至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5. 奖惩的强度公司的奖惩应该是人人平等的,要尽量避免厚此薄彼。但是,新员工和老员工在犯同样的错的时候,强度上的确会有所不同,但应该有量的不同,而不是质的差异。对违反所制订原则的必须使用较强的处罚手段, 但必须

是非暴力的, 处罚的强度使人付出的远超出可能获得的利益,这样才能达到惩一儆百的效果。

另外,如果一个人同时立功和犯了错误,那么奖惩要同时进行,不能放大优点,也同样不能放大缺点,重要的一点,就是都要公开,让所有的人知道为什么奖励,为什么处罚。这样才能起到真正的效果。

奖惩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它对于调动员工的潜力,努力实现组织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员工的奖惩实行精神鼓励和思想教育为主、经济奖惩为辅的原则。领导者必须仔细检查企业的奖惩制度,修改不合理的部分,通过奖励正确的行为和惩罚错误的行为,来获得想要的员工行为。

对企业员工实施奖惩是一项思想性、科学性与艺术性都很强的工作。努力完善激励机制,真正做到有功必奖,有过必惩,是加强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调动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一项极为重要的管理措施。

奖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影响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有:工作性质、领导行为、个人发展、人际关系、报酬福利和工作环境,而且这些因素对于不同企业所产生影响的排序也不同。由此可见,企业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和特点制定激励制度,而且在实施激励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个体差异。

工作激励的意义,在于建立和强化企业工作要求和自身需要之间的联系,使二者互相转化,从而促成积极的工作

态度。常用的工作激励方式包括:奖惩式激励、目标式激励。奖惩式激励是运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工作激励,基本都有各自

的奖惩制度,采用的手段也大同小异,既有物质的奖励和处罚,也有精神的奖惩。目标式激励主要是通过确立经营管理目标来实现对员工的激励,目标式激励最有代表性的方式就是目标管理的推行。主要的目标是财务指标,还包括其他一些量化和非量化的指标。

明确责任及相关奖惩制度, 总有人会偷懒, 其负面影响不仅在与他的任务没有完成,还在于如不对他给予适当惩罚就会让其他认真劳动的人也开始偷懒。公司的奖惩机制不但要注重长期效果,而且还要层次分明,这样有利于激励管理人员关心长期业绩、员工能够积极向上。

还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绩效考评体系,公平公正的奖惩制度;加强福利措施,实施在职培训;在提高员工技能的同时,创造一种温馨文明的企业氛围,让员工感到真诚与关怀;用合理的休假制度与服务守则让员工成为企业的忠诚员工,而不是老板个人的跟班;老板必须是一名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领袖,这样才对员工拥有深刻的影响力。

考评需要遵循的原则a. 以绩效为导向原则b. 公平、公正、公开原则c. 定性与定量考评相结合原则d. 多角度考评原则

不批评就是最好的表扬。由于人是社会人,他们在没有获得外部反馈作为参照的情况下,是很难判断自己以及自己的行为的价值的。因此,他们往往需要通过从自己的上级、同事、朋友、家人甚至陌生人那里得到反馈,来判断自己或自己的态度、行为的价值。

高薪不是人才激励的惟一办法。管理者若能做到在每天结束前,花短短几分钟写个便条纸对表现好的员工表示称赞;或者是透过走动式管理的方式看看员工,及时鼓励员工;或者抽空与员工吃个午餐、喝杯咖啡;或者公开表扬、私下

指责等,员工就能有很好的归属感。管理者

只需要多花一点点心力,员工就能受到莫大的鼓舞,从而使工作成效大幅提升。

员工的高流失率说明员工对A企业的忠诚度还不高,这就需要公司的高层考虑其中的原因

了,在人才竞争的今天,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尤为重要。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企业用人时要努力做到,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企业内允许个性人物出现,这样更能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层面来讲,如果员工的收入稳定、让员工有归属感、可以提供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和舞台,员工满意度便会提高,对企业的忠诚度也会越高。

有了正确的战略,还要有正确的人来执行它,才能真正的带来效益。健康的企业文化也是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一个关键所在。如果A企业总结自身成败的原因,并且借鉴别人的成功经

验,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案,然后制定出合理的企业战略计划,相信一定能取得成功的!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优秀教案

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第一课时条形统计图(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P94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初步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 教学难点:能用条形图表示数,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例1主题图。 这是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从图上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同学们知道的信息真多呀!能不能把这些天气情况进行归类,把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清楚地表示出来呢?小组内互相议一议,交流自己的方法,小组代表汇报并展示自己的方法,教师将两种主要的方法展示在一起,并提问:同学们有的用统计表表示,有的画○表示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这两种方法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吗?(统计表把数据都

表示清楚了;画○的有的要数数才知道是多少,但是能看出哪种天数多,哪种天数少) 教师:还有一种方法表示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同学们想知道吗?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条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 二、教学新课 课件出示例1的条形统计图。 1.向学生说明这就是条形统计图,用涂了颜色的竖条来表示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 2.提问:仔细观察这个统计图,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 小组内讨论交流。 3.指名回答,教师将学生所知道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 4.比较。 (1)刚才画○的方法和条形统计图相比,哪种表示得更清楚?(2)条形图和统计表各有什么特点? 5.归纳小结。 条形统计图左边竖线上标出的数据表示的是天数(1格表示1天),下边横线上标出的是几种天气。每种天气所对的涂色的竖条占了几格就表示几天,也可以看相对的涂色竖条最上面对着左边的数字几就是几天,从条形统计图上不但能看出具体的数据,还能看出谁多谁少。 三、实践应用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案例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材分析】 “复式条形统计图”学生在四年级上册已经初步学习过,并且学生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了单式条形统计图特点。这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本课教材编排力图体现以下两个特点。 一.注重知识发生过程中学生的亲身体验与感悟。 “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是学习统计的核心目标。而统计观念的形成最有效方法是让学生亲身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全过程。因此,教材在开课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比较单手投球远还是双手投球远。”安排这一教学内容的目的,一方面是通过一个真实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密切统计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使学生们通过亲身实践与切身体验,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全过程,从而体会数据可以用来描述现象,回答问题。以帮助学生形成统计意识,体会统计价值。本课教学我没有选用教材中现成数据,而是选择在课前进行投球游戏,记录学生单手投球与双手投球的数据,来指导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学生对这个素材比课本中提供的现成数据更为熟悉,更有亲切感,学习起来就更有激情。 二.加强习题的开放性,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有不同

的提高与发展。 教材安排的练习题“试一试”,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使学生不局限于回答教材中提出的几个问题,而是能发挥学生的观察力和想像力,根据统计图能发现更多的信息,进而提出不同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学生调查】 【学生分析】 这节课教学之前我对学生进行了学前知识调查,调查中发现学生对投球游戏这一体育活动项目很感兴趣。对于复式条形统计图,虽然学生在四年级已经学习过。但间隔时间较长,且我校处于北方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学生来源复杂。我班的学生有三种情况,个别中途转学来的学生没学过统计,部分学生忘记了前面所学知识和大部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背景和生活体验。因此,关于本节内容的学习,主要引导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建构。让学生亲身经历收集数

四年级数学上册7 条形统计图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学校麻花市州山镇花岗岵中心学校 教师刚需欧阳 班级壹甲班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学会看纵向的条形统计图; 2、初步学会制作纵向的条形统计图;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能正确的分析条形统计图,培养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4、学会合理的选择、绘制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进行分析数据和作出预测。 一、说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集中认识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通过前期学习,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在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是与老教材不同的地方,老教材只要求学会画条形统计图里的条形,然后学会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并没有要求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二、说学生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已经对数据的统计过程有所体验,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还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具有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另外,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探究发现学习,接受知识的能力也较强,而且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及策略。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的资源。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根据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彩笔、、铅笔、尺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师:今天的天气情况怎么样?明天会下雨或者下雪吗?要想准确的知道第二天的天气情况你有什么办法? 生:问父母 生:看电视上的天气预报 生:看报纸上的天气预报 师:大家有这么多好办法,看来平时很善于观察生活呢!不过,要想准确的知道第二天的天气情况,可以看中央台《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节目。

六年级数学:折线统计图(教学案例)

( 数学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六年级数学:折线统计图(教学 案例) Mathematics is a tool subject, it is the basis for learning other subjects, and it is also a subject that improves people's judgment,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on abilities.

六年级数学:折线统计图(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9页的例3、第70页的“做一做”和练习十六的第l一3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初步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 教具准备:引入新课用的统计表和折线统计图,例3的统计表和折线统计图,“做一做”的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今天我们要学习折线统计图。它也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但是,它是根据数量多少在图中描出各个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成折线。因此,它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

少,而且能够以折线的起伏,清楚而直观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例如,某玩具厂1997年上半年产量情况如下表。 某玩具厂1997年1~6月产量统计图 1997年7月制 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 (1)图中统计的内容是什么? (2)哪个月的产量最低?哪个月的产量最高? (3)图中所示的1997年上半年的玩具产量是怎样变化的? 二、新课 1.教学例3。 教师让学生翻开教科书第69页,请一名同学读出例3统计表中的各个数据,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步骤。 (1)画水平射线、垂直射线和每条射线上所表示的数据与条形统计图基本相同。 (2)按数据的大小,在图上描出各点,如下图。

条形统计图反思

《条形统计图》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条形统计图(二)》是九年义务教育沪教版数学课本三年级第二学期P39-40的内容,在二年级第一学期中学生已经接触过“条形统计图(一)”,孩子们能通过对一些事物进行分类计数,用直条表示事物数量。本课页的内容是“条形统计图(一)”的延续。学生在“条形统计图(一)”中画条形统计图时只需根据提供的信息画上相应的直条即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条形统计图说出统计的内容和数量,会比较数量的多少;知道条形统计图的不同表现形式;通过比较两张不同单位长度的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数量不仅与所画直条的长度有关,而且与一格(1刻度)所表示的数量有关;知道在确定一格所表示的数量大小时,必须考虑统计表所提供的数据大小,以使统计图能够完整地表示统计数据;能在格子纸上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案例实录: 一、复习引入 1、出示课件、引发思考。 师:这段时间,我们都在边看小动物们在运动场上的比赛,边学习数学知识。今天我们继续去运动会上看看。(出示课件:车辆行驶至运动场的情景) 2、呈现图表、揭示课题。 师:小兔欢欢做事非常细心,他已经统计出了各种车子的数量。(出示表格) 小胖说,这张统计表可以用我们学过的条形统计图表示(出示小胖的统计图) (1)提问:这张统计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统计图由两条垂直的射线构成,竖的叫纵轴,横的叫横轴。 “参加运动会车辆情况统计图”是统计图的《标题》。(板书) “0、10、20”等称作《统计数据》。(板书) “辆”是统计数据的《单位名称》。(板书) “轿车、大客车等”称作《统计项目》。(板书) (2)评析(重点:自行车数量的直条,突破一格表示多少,半格表示多少。) 小胖说:小伙伴们真棒!把学过的本领记得牢! (3)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要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 3、再呈图表,比较异同。 小亚说:这个统计图还可以换一个样子画。(出示小亚的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设计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在这一单元集中认识条形统计图,在三年级初步认识了统计表基础上,本节用了2个例题、三个课堂活动来学习用1格表示1个单位和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随之延伸到一格表示多个单位,例1在选材上注意了生活现实北京8月份的天气情况,在呈现方式上都采用了表图结合,统计表提供统计数据,通过统计图反映其直观优势;在引导学生学习方式上,都通过对话框的形式,引导学生经历怎样要用1格表示1个单位,如何画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数据整理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 2、使学生学会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3、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互相合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 1、师:通过学生最喜欢的动画片导入,让学生在游戏中统计人数。 2、问:你能清楚的把喜欢看每种动画片的人数表示出来吗?现在我们就去探究。

板书:条形统计图 3、认识统计图,出示例1.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图表示出来,请大家认真观察、仔细对比,想一想他们的效果有什么不同?(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清楚、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2)条形统计图的结构、意义和作用。 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对比,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一目了然、印象深刻,现在以这一幅统计图为例,谁能说一说你的感受? 你从这幅统计图上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师:怎么看出来的呢? 生:直条越长,数量越多。 师:说明直条的长度是根据什么画出来的? 生:数量的多少。 师:纵轴,在这里表示什么? 生:表示人数。 师:横轴,在这里表示什么?生:表示统计的天气。 师生谈话制出条形统计图。 师:这幅图里面晴天共几天? 生:9天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一格一格数的。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教案

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课时划分:3课时 第一课时课题:认识“以一当一”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4—95页的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 ⑶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1格表示一个单位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 这是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请你首先认识一下天气符号,他们表示什 么天气? 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你能把它清楚的表示出? 学生尝试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表示出来? 反馈:①我用统计表 ②我用象形统计图

师:他们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吗?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师: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 师: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你看懂了什么? 生:边上有数据:0、1、2、3、4、5、6、7、8、9、 师:最下面一个数字是1吗? 生:下面是各种天气情况:晴、阴、多云、阵雨、雷阵雨 师;在这个图中,最下面一个格子碰着的横线对着几?在这个图中,1个格子表示1个单位。 师: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你还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晴天和多云最多 生:雷阵雨最少 生:阴天比多云少3天 生:阴天比阵雨多1天 3师:和统计表相比,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 能更清楚直观的表示数据的大小 二、巩固新知 1、完成95页的做一做 统计一下本班同学出生的月份 出生 月份 把上面的数据在下面用条形图表示出

扇形统计图案例分析.

《扇形统计图》案例分析 教学片断: 呈现例1的情景图。 师:说说是什么统计图?揭示课题——扇形统计图。 师:说说已经学过了哪些统计图? 生: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生:圆表示我国国土总面积。 生:各类地形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几。 生:山地的面积最大,丘陵的面积最小。 在小组内交流、分析。 师: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小组交流,小结: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量的关系。 师:用计算器计算出扇形统计图中各类地形的面积,说说是怎样想的? 师:从统计表中你又知道了什么?这样的信息从扇形统计图中能知道吗?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完成相应练习。 1、指导完成“练一练”第1题 说说从统计图中你能知道什么?独立解答前两个问题。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 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

观察统计图,说说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有什么想法?在班级进行交流。 3、练习十五第1题 说出小华家两天消费的各类食物所占的百分比。 交流:哪天的食物搭配比较合理。 4、再次出示在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上出现的扇形统计图。 你能从图中读出什么?今后你会怎么去做? 师:扇形统计图与前面学过的统计图相比有什么特点?谁愿意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们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疑问?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统计自己家里一个月的消费支出情况并进行分析吗 教后反思: 本节课教学认识扇形统计图,让学生结合对百分数的理解,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对扇形统计图的认识,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描述数据的方式是多样的,不断提高分析数据的能力,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学生在学习扇形统计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单式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并且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例1直接呈现了我国陆地地形分步情况统计图,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从统计图中了解到什么。通过对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并结合适当的说明,使学生初步感受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即扇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教案

条形统计图 第1课时 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一、教学内容: 1、经历描述和分析简单数据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2、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用涂色的方法在条形统计图中描述简单数据。 3、在调查活动中认识统计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经历用数字、图形和条形来表示数量的不同方式的对比过程,体验条形表示数量多少时更直观、便于比较的优势,体会学校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2、通过读图、画图活动认识1格表示1个格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征和表示数量的方法,能对数据做简单的分析。,能根据要求准确的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难点: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根据数据大小准确地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统计图。 四、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课件出示2012年8月北京市的天气情况图: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图例中表示天气的各种图形。 2、师生交流后,提出问题:这个月的各种天气各有多少天?你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吗? (二)探索发现 1、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 (1)整理数据 师:你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月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呢? 启发学生思考并整理数据:我们要统计什么?用什么方法可以统计出这些数据呢? 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知道可以分别用数数、画“√”、画“○”、写“正”字等方法。 学生小组合作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你们小组是用什么方法收集数据的?为什么选用这个方法?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到用写“正”字法来进行统计,比较方便。(2)表示数据。 师:我们通过画“正”字法来进行统计,已经知道了每组天气各有多少天了,那如何才能清楚的表示出来呢?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在小组内完成。汇报展示。 我们组是用统计表来统计表示。

条形统计图教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七册第七单元 第1课时 认识条形统计图 讲课人:卓小英 班级:四(3)班 认识条形统计图。(教材第94、第95页 ) 1.使学生初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学会看纵向的条形统计图。 2.初步学会制作纵向的条形统计图。 3.能正确地分析条形统计图,培养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重点: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难点:根据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学习材料。 (一)复习引入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1. ( )色的 花最多,( )色 的花最少。 2. 红花比蓝花多( )盆。 颜色 红花 黄花 蓝花 粉花 盆数 8 7 5 6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月的天气有几天是晴天,几天是阴天,几天是多云吗?要想准确地了解这些信息,就离不开统计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有关统计的新知识——条形统计图。 (二)探究新知 师:下面是某位同学对江门2016年4月的天气情况所做的记录,同学们先观察,截止说说你了解到的数学信息。(课件出示) 生1:知道这个月的天气有晴、阴、多云、阵雨、雷阵雨这五种情况。 生2:但是不容易看出每种天气情况各有多少天? 师:是啊。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你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吗?试一试。(提醒:四人小组合作,从学习材料中选择一种或者几种材料进行研究) 学生尝试清楚地表示出每种天气数量的方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生1:我经过分类整理数据,用材料1的统计表表示出来了: 生2:我是用材料 2画圆圈图表示出来的, 先把这5种天气情况都写出来,然后逐一去数一数,哪种天气增加一天,我就在那画一个○, 就是这样的: 生3:我是用材料3画条形图表示出来: 师:我们把同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的图,叫做条形统计图。 师:你觉得画图表示和条形统计图相比,哪种表示方法更清楚?为什么? 天气 晴 阴 多云 阵雨 雷阵雨 天数 1 7 8 12 2

四年级数学上册7条形统计图教案

七、条形统计图 本单元教学大纲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会制作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条形统计图,制作条形统计图。 难点:从条形统计图中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分析整理。 【课时安排】本单元建议安排3课时 第1课时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第2课时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第3课时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第1课时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 教材第94页例1。 【教学目标】 1.进行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会看简单的统计表,认识并会填制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3.能通过对比分析,知道条形图和统计表各有什么特点,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探索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信息、分析信息,并能提出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等。 一、情景导入 1.观看主题图(制成的动画)——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 (1)电视屏幕播音员工作的情景——播报天气情况。 (2)小飞仙的解说——这是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 2.教师提问:看到、听到些什么?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1。 下面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 提问:这个月北京市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你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吗?

四年级下数学案例分析-折线统计图-人教新课标

《折线统计图》案例分析 [案例] 在教学折线统计图的练习课时,我讲到这样的一道题:服装店某个星期销售衬衫情况如下表。 星期一二三四五六七 销售量 (件) 112 108 132 126 133 156 168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再观察统计图中的折线,说明衬衫销售量的总趋势是上升还是下降。 …… 师:你从统计图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生1:我从中知道该商店衬衫的销售量一天比一天好。 生2:我还知道星期二该商店衬衫的销量最少。 生3:我知道星期六和星期天人们都休息,所以有时间上街买东西。 …… [反思] 这件事给我带来了很沉的思考:学生有时为什么都沉默在那里?我想,一方面除了我们教师本身的提出的问题有所欠缺,不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外,另一个重要的方面,也反映了我们的学生的思维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在回答老师的有些问题时,感到很茫然,所以陷入了“沉默”。这样的场面恐怕是我们所有的教师在教学中都不愿看到的。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二、让数学学习回归生活实际。 我们说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是最具有鲜活力的,一切脱离生活实际的教和学都是显得苍白无力。因为学生都没有做过生意,自然就不会知道生意之道。如果在讲授这道题前,教师利用学生中的家长、亲戚、朋友或熟人中做生意

的资源,分小组,联系好以后,开展一些数据的调查、收集,然后再与店主进行交流、实地观察、采访一些顾客等一系列的活动,我想到那时,教师想让他们沉默,他们也都不会愿意。因此,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中多引导学生开展一些小调查、小实践、小实验、小研究等应用性的活动,促进学生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增强应用数学的能力。鼓励学生应用生活的经验解决数学问题,提高数学的理解力。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专题性的数学实践活动。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们有必要赋予学生一双“数学”慧眼,培养学生具有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身和关注自我的意识。 三、关注全员参与,培养学生多种学习方式。 为了让学生从统计图表的“原始信息”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教师要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全过程,力争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交流、组际交流,交流中不断鼓励学生尽量说出与别人不同的问题,多角度地进行“选择”、“加工”信息,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通过生生、师生交流,集思广益,相互启发,使学生原有的认识得到补充与修正,提升与发展。同时,教师要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有了一定的生活的感受,到那时,自然就会打破“沉默”。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案例_赵雯

活动中交流;探索中体验;思考中应用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案例 赵雯 设计理念: 一、统计知识的学习过程,应当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过程 统计学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统计知识的学习、统计方法的掌握、统计观念的发展。统计知识的学习、统计方法的掌握,是发展统计观念的基础;发展统计观念,又必须扎根与循序渐进地学习统计知识与方法的过程中。统计方法的掌握、统计观念的建立,离不开实践和经历。要使学生逐步发展统计观念,最有效的办法是让他们真正投入到统计活动中: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进行交流、评价与改进等。统计观念的发展,具有过程性,只有落实好统计知识的教学,落实好统计活动的开展,发展统计观念的教学目标也就在实现过程中。 二、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交流和体验 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认识复式条形条形统计图时,怎样才能一眼看出“甲乙两校哪个年级的人数相差最少”,这就需要“把同年级的两个直条画在一起”(即复式条形统计图)比较。这个认知过程,一定要让学生参与和经历,所以教学时我采用开放式,让学生同桌、前后、分小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并在方格纸上画出“复式条形统计图”。这种教学方式与以往把统计教学仅仅理解为统计图表的教

学是根本不同的,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就以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统计过程为主线,无论是新知的引入,创设产生问题的情景,还是试一试、练一练都设计成能让学生亲身经历和参与的丰富活动,在活动中探索、合作、交流,获得体验和感悟,在活动中逐步产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方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0~111页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利用收集的数据(重点以互联网百度搜索引擎为工具)在提供的表格中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2、让学生经历把单式条形统计图整合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进一步提高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能力,发展统计观念。 3、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比较主动应用现代化手段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能比较积极地评价和反思学习的结果。 4、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互联网在学习生活中的帮助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科书68页例1及相关的课堂活动及练习。条形统计图(1格当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经历描述和分析简单数据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2)、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和掌握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及其特点、作用,并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解决。 (3)、能阅读条形统计图并做出分析,进一步发展统计意识。 2、过程与方法:根据条形统计图中提供的数据,对统计图作出分析和判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调查活动中认识统计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和掌握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及其特点、作用,并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解决。 难点: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培养根据统计图的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数据分析水平。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题卡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由单元主题图引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教科书第67页的单元主题图, 师:同学们,环保局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空气检测,我们可以把他们测量的数据进行整理制成统计图就更直观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比统计图更直观的统计方法。统计图。 板书课题:统计图 (设计意图:教师根据学生的统计表作为新课内容,引出条形统计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存在与周围世界中, 从而有利于学生体会统计知识的应用价值。)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条形统计图 出示例1 师和学生交流:观察某地6月份的空气质量状况统计表,为了更清楚的看出每种质量状况的天数,我们可以用统计图来描述有关数据。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统计图。 (1)、认识条形统计图 多媒体出示: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教案

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课时划分:3课时 第一课时课题:认识“以一当一”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4—95页的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 ⑶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1格表示一个单位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 这是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请你首先认识一下天气符号,他们表示什么 天气? 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你能把它清楚的表示出? 学生尝试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表示出来? 反馈:①我用统计表 ②我用象形统计图

师:他们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吗?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师: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 师: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你看懂了什么? 生:边上有数据:0、1、2、3、4、5、6、7、8、9、 师:最下面一个数字是1吗? 生:下面是各种天气情况:晴、阴、多云、阵雨、雷阵雨 师;在这个图中,最下面一个格子碰着的横线对着几?在这个图中,1个格子表示1个单位。 师: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你还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晴天和多云最多 生:雷阵雨最少 生:阴天比多云少3天 生:阴天比阵雨多1天 3师:和统计表相比,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 能更清楚直观的表示数据的大小 二、巩固新知 1、完成95页的做一做 统计一下本班同学出生的月份 把上面的数据在下面用条形图表示出

折线统计图案例分析

折线统计图案例分析 张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了解制作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 教学重点 掌握制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能看图准确地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 弄清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并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谁说说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制作步骤是什么? 谈话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图.(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探求新知. (一)介绍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介绍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师讲述:拆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2.与条形统计图比较异同. 教师提问:认真观察,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异同点? (二)教学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1.出示例3.某地2000年每月的月平均气温如下表: 月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 平均气温(℃)251016.522283232.5261911.55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教师讲述:制拆线统计图的步骤与制条形统计图的步骤基本相同,只是不画直条,而是按照数据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2.制作步骤.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教师提问:想一想,制作统计图的第一步干什么? (2)适当分配各点的位置,确定各点的间隔. 教师提问:制作条形统计图第二步干什么? (适当分配各直条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 拆线统计图是描出各个点,应当怎样做? (适当分配各点的位置,确定各点间的间隔) 怎样划分间隔?根据是什么? (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教师提问:这一年中最高的月平均气温是多少?(32.5 ℃) 垂直射线应如何划分? (4)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条 形 统 计 图》教学实录

《条形统计图》教学实录 重庆外国语学校森林小学钱月娥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94页关于“条形统计图”的内容及相关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学生用合理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会绘制单式条形统计图。 3.学生能多角度获取信息,分析数据。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会绘制单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学生学习材料。 一、情境导入 (课件展示:农民伯伯在果园里唉声叹气,说:我今年辛辛苦苦了这么久,而果园里的果子结得又少又难吃,都是天公不作美呀!) 老师:果子的收成与老天爷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是呀,农作物的收成与天气有密切的关系。我们一起去看看天气预报吧。 (课件展示:天气预报视频,一分钟左右) 老师:天气预报中出现的这些符号你都认识吗? (课件展示:出现晴、阴、多云、阵雨、雷阵雨图例) 教师指认。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教师:农作物的生长和天气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先来看下李子花期4月份重庆市的天气情况。

(课件展示:重庆市今年4月天气统计表) 教师:看着这张表,你想了解关于4月份天气的哪些信息? (学生:我想知道晴天有多少天?------) 教师:也就是你想知道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你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吗?(课件要显示出来) 2.分四人小组合作。 (小组素材:每四人小组准备1张天气统计表,1张象形图表的横线,1张统计图的方格图,2张空白纸) 教师:每个小组的桌面上有一些学习材料,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研究。活动之前,先看要求。 (课件展示活动要求:1.组员可以自己独立思考,也可以与同伴合作;2. 每组选择其中一种或多种材料进行研究;3.要让大家能清楚地看出各种天气的天数;4.如果你已经完成了,请做好交流准备)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这个环节:时间6-7分钟) 3.展示交流 (1)交流统计表 教师:谁上来介绍你的统计表。 (时间1-2分钟)(关注生生评价、反馈结果,如果有错要及时订正)教师:他们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吗? (2)交流象形统计图 教师:他们用的是表格,还有同学用图形,请这样的同学上来给大家交流下。 (说到几个点:数据是否正确,名称是否正确,采用了什么方式)(时间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条形统计图教案

条形统计图 第1课时认识条形统计图课时目标导航 一、教学内容 认识条形统计图。(教材第94页例1) 二、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整理数据。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培养观察、分析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初步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 难点: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上个月的天气有几天是晴天,几天是阴天,几天是多云吗?(学生讨论,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得出数据的) 师:要想准确地了解这些信息,就离不开统计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有关统计的新知识——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认识条形统计图) 二、学习新课 1.数据的表示方法。 (1)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 师: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你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吗?(引发学生思考,学生自由回答) (2)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师:这是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从图上你能知道哪些信息?(点名学生回答) ①知道这个月的天气有晴、阴、多云、阵雨、雷阵雨这5种情况。 ②但是不容易看出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 …… 师:能不能把这些天气情况进行归类,把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清楚地表示出来呢?[小组内互相议一议,交流自己的方法,小组代表汇报并展示自己的方法,教师将两种主要的方法(统计表和画图)展示在一起] (方法一)分类整理数据,用统计表表示出来。 (方法二)

哪种天气增加一天,就画一个○。 师:同学们有的用统计表表示,有的画圈表示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这两种方法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吗?(学生自由回答,老师指正) 小结:统计表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画○的要数一数才知道是多少,但是能看出哪种天气多,哪种天气少。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与画图表示的方法很类似,就是不再画圈,而是用一个一个的小格表示出来。 2.认识条形统计图。 出示例1的条形统计图。 师:这就是条形统计图,用涂了色的竖条来表示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仔细观察这个统计图,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引发学生思考,学生自由回答) 操作演示:教师边课件演示制作条形统计图,边讲解条形统计图的制作。

折线统计图(练习课)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折线统计图(练习课) 教材分析 孩子们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图表来表示统计结果,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 本单元要认识“折线统计图”,并借助折线的起伏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本课要针对前面所学,进行画图,并借图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2、使学生能熟练制成折线统计图,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科学 预测。 3、增强学生法律意识,自觉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学习重点:利用折线统计图看出数量的多少、数量的增减,进行简单分析。 教学过程: 一、练习 1.完成书中P114的第4小题: A学生先观察体温变化,交流对人体温的了解信息; B对照正常值发现信息 C回答书中的5个问题 师组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统计图,然后再回答。让学生仔

细观察,明确横轴数据表示的含义。 2. 完成书中P115的第6小题: A学生观察统计图,说说观察图后的感受。 B学生独立完成,组织学生进行评析、交流. C结合环境保护法,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a.说说为什么会产生沙尘暴。沙尘暴对人类有哪些危害? b.怎样治理沙尘暴。 最好方法是多植树。 c.保护环境,应该怎样做 中国环境保护法规定: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防治土壤污染、土地沙化、盐渍化、贫瘠化、沼泽化、地面沉降和防治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种源灭绝以及其他生态失调现象的发生和发展,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及植物生长激素。 城乡建设应当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保护植被、水域和自然景观,加强城市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 3. 完成书中P116练习十九第9小题的问题解答; A让学生根据张浩家这几年旅游消费情况的统计表,独立完成折

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 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条形统计图刻度的选择过程,掌握选择合适单位刻度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领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条形统计图绘制方法,根据已知数据选择合适的单位刻度。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条形统计图绘制方法,根据已知数据选择合适的单位刻度。 教学活动 【讲授】条形统计图3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车,各种车辆每天都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服务。老师在一个停车场统计了几种车辆停放情况,并且把这些数据绘制成一个条形统计图,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条形统计图在数据表示上与前面所学的表示方法有什么不同?(一格表示二)原来条形统计图还可以这样来表示数呀!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3 二、探究新知 这是几个同学在一个路口统计了20 分钟后,得到的几种机动车通过的辆数统计表 1、整理数据并填入统计表。 学会制作统计图。 (1)分组讨论:如果用每格表示2辆汽车,最多要画几个格?太麻烦了,怎么办呢?讨论后得出结论:用1格表示5辆车比较合适。

【设计意图】: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究,很好地突破了难点。 师生共同完成以一格代表五个单位的统计图的制作。先让学生独立绘制,指名上台涂色绘制,然后共同订正。 在书上完成例3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 (4)课件出示统计表,数据更大时选择每格代表几更合适? 师生总结绘制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老师充分放手,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由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在合作中体验交流合作带来的成功。 三、知识运用 1、独立完成课本第99页的“做一做”。学生自己完成条形统计图,并说出从图中得到的信息,提出建议。 2、完成练习十九的第5题。比较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分别有什么不同或优缺点。 3、了解认识生活中的条形统计图,并学会读出信息。 四、知识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条形图1格表示几,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数据比较小的时候,可以1格表示1或2,数据大时可以1格表示5或更多。 条形统计图可以是竖式的,也可以是横式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选择一格表示的数据小一些时,反映数据的特点明显,但绘制时比较麻烦,选择一格表示的数据大一些时,反映数据方便、简洁,但反映数据不具体。 五、布置作业 1、第103页练习十九,第6题、第7题。 2、课后同学们调查我们全班同学放学回家的路程,把调查得到的数据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