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专项练习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桃花源记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豁.然俨.然阡陌

..黄发垂髫.

要.邑.人郡.下诣.骥.

二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缘.溪行 2.芳草鲜美

....

.. 3落英缤纷

4.渔人甚异.之

5.才.通人

6.豁然开朗

.... 7.屋舍俨然

..

8.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9.阡陌交通

.... 10.悉.如外人

11.黄发垂髫

.... 12乃.大惊 13.具.答之

14便要.还 15.咸.来问讯

16.率妻子

..不复出焉..邑人来此绝境` 17.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8.遂.与外人间隔. 19乃.不知有汉

20.无论

....魏晋 21.为.具言所闻 22.皆叹惋

2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24.不足

..为外人道也

25.便扶向

..路 26.处处志.之 27.及.郡下

28.诣.太守 29.欣然规.往

30.未果

..者..31.寻.病终 32.后遂无问津

三.一词多义

1.寻寻向所志

2.舍便舍船

寻病终屋舍俨然

3.志处处志之

4.遂遂迷,不复得路

寻向所志遂与外人间隔

4.为武陵人捕鱼为业 6乃 .见渔人,乃大惊

不足为外人道也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四.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林尽水源

3.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7.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0.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五.写出本文出现的四个成语

六.按要求答题:

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属.于作文以记之

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有五谷之实而不知其.名橘生淮南则为.橘

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复行数十步,豁然

..

..开朗 B.阡陌交通

C.率妻子一人来此绝境

..魏晋

.. D。乃不知有汉,无论

3.下面句中加点的副词不能用“皆”代替的一项是()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B.问所从来,具答之 D.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

4.下列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本文是以与人的行踪为线索.

B.本文既然名为”记”,当然就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源人热情好客的特点,因为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

D.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七.填空。

1.《桃花源记》的作者是()(朝代)著名诗人(),后人把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成为()。

2.《桃花源记》以()为线索,按照()桃林,()桃源,()桃源的顺序来叙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层次清晰。

3.文中写桃林美景的句子是:。

4.文中描写桃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写桃源中人和平安定生活的句子是:。

5.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

6.村人见渔人后,“大惊”“问所从来”是因为他们。

八. 回答下列问题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意思是什么?

2.离开桃源时渔人“处处志之”,再来寻找的人“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3.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说明了什么?

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具言”的是什么?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5.桃源中人为何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6.作者为什么又写后人无法寻找到世外桃源?

7.从第2、3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

(1)(2)

(2)

8.盛世少有隐者,面对当时的社会,作者在不苟且、不同流、难释怀的复杂情感下,隐居山林并描绘出亦真亦幻的“桃花源”。请你说说作者创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9.“诣太守,说如此”“如此”包括哪些内容?如果把这些内容一一写出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九、(一)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24-27题

(甲)晋太元中,……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

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2分)

⑴渔人甚异.之()⑵阡陌交通

..()

⑶颖脱不羁.()⑷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2.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1分)

答:

3. 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3分)

答: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

⑵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译:

(二)太宗论盗

上(唐太宗)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止,上哂(shěn讥笑)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逼迫)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太平),路不拾遗,外户(大门)不闭,商旅野宿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或.请重法以禁止( ) ⑵朕当去.奢省费( )

⑶轻.徭薄赋( ) ⑷安.用重法邪(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两个词语。(2分)

⑴路不拾遗⑵商旅野宿

3.短文中唐太宗认为“止盗”应采取什么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