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舞蹈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舞蹈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判别依据及两种文化联系
我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舞蹈风格特征。
多彩多姿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在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世代生息演进,流传至今,被誉为“世界宝藏中的瑰丽之花”。
仅以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傣族等民族舞蹈为例,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特征作如下分析。
藏族是我国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
藏族舞蹈里的基本体态有松胯、含胸、垂背、弓腰、前倾。
这些形象和高原地区繁重的劳动生活、虔诚的宗教心理及习俗有密切关系。
“颤、开、顺、左、舞袖”这五大元素是不同藏舞的共同特点。
上身松弛,略带前倾,膝放松,做快而小或是慢而柔韧的颤动。
藏族众多舞蹈的“颤膝”动作是最能表现内心情感和舞蹈动作的表现动律。
双脚自然外开,在舞蹈动律上形成“三步一撩”“退踏步”等共同动律,在此基础上产生种种变化,构成不同的舞蹈风格。
“一边顺”的美是高原农牧文化型民间舞蹈的特征之一。
其动作突出“颤膝摆胯,微动肩胸”的舞姿,上身平稳,裙子随脚步摆动,形成别致的“钟摆式”的“一边顺”之美。
受宗教礼俗的影响,舞蹈所走的路线必须由左向右按顺时针沿着圆圈前进,这和他们日常生活中转经筒、绕寺庙向左旋的方向是一致的。
反映出对太阳的崇拜和对吉祥的追求。
舞袖这一动律特征是藏族民族服饰的展现。
由于地理和气候环境,人们服饰厚重,身着大袍长靴,旋转起来如孔雀开屏,长袖飞舞如彩虹划空。
形体美、韵律美、动作的和谐运用是藏族舞蹈美的基本特征。
藏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的配合及统一运用。
如“热巴舞”等,其“上身动作像雄狮”威武雄壮,极富有高原人彪形壮硕的气质,下身动作则含蓄典雅,给人
以健康和优美的感觉。
与此同时,“果卓”“果谐”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动作稍向前俯,这一现象除了与服装的肥厚、装饰物等有关外,也与动作的大小、强弱、高低对比等关系密切。
在藏族舞蹈中用腰动作非常丰富,是其突出的一个审美特征。
除上述共有的主要特征外,在藏族舞蹈的动律上还普遍存在着最基本的“三步一变”“倒脚辗转”“四步回转”的共同动
律及其变化,再加上手势的动作、腰身的韵律、音乐的区别而构成不同的舞蹈风格。
蒙古族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音乐、舞蹈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蒙古族舞蹈具有浑厚、舒展、豪迈、粗犷的特征。
其基本体态是在后点步位上,上身略后倾,颈部稍后枕,手于平手位。
蒙古族民间舞蹈在情感、形态、发力中体现的是一种“圆形、圆线、圆韵”的东方思维概念。
舞蹈的动作具有柔韧、刚健、彪悍之美的特点,主要为腕、肩、“马步”的动作。
舞蹈时,手腕与肩平直,随着音乐节拍上提下压。
肩部动作丰富,随着情绪而变化,有“硬肩”“柔肩”“笑肩”“耸肩”“碎抖肩”等。
还有步伐繁多、形象生动的“马步”——模仿马的各种动作。
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律为上身松弛划圆,双臂柔韧舒展,下肢躺拖,膝部平稳,上身略后倾。
舞蹈风格豪迈有力,音乐旋律优美,气息宽阔,感情深沉,草原特色浓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表现内容总是同生活密切结合的,题材多表现草原、骏马、鹰、雁、挤奶、摔跤等,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生活风貌。
新疆幅员辽阔,是举世闻名的歌舞之乡。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基本体态是颠而不窜、立腰拔背,具有微颤的动律、多变的舞姿、高超的技巧。
其微颤的动律,体现出沙漠上行走的特征;多变的舞姿,在于它广泛吸收西域乐舞的长处;而技巧的运用,正是继承并发展了“胡腾舞”“胡旋舞”“柘枝舞”中,那些跳
跃、旋转以及腰部的各种技艺。
他们生活中经常举行的“买西热普”则是西域“饮宴乐舞”的遗风。
赛乃姆、多朗舞、盘子舞都是维吾尔族舞蹈形式,普遍流传于新疆各地。
值得一提的是,新疆多朗区的麦西来甫民间舞蹈中的旋转技巧堪称一绝。
各种跪转、空转、掖腿立转、平转纷纷登场,让人眼花缭乱,惊叹不已。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舞姿造型,昂首、挺胸、立腰是基本特征。
舞蹈中从头、肩、腰、臂、肘、腕、膝部直至脚部动作的充分运用,使其动态多样,造型优美。
再配合各种眼神,“移
颈”“打指”“翻腕”等装饰性动作点缀,形成热情、乐观但不轻浮,稳重、细腻却不琐碎的风格韵味,这一特点在“赛乃姆”中表现尤为突出。
女子舞蹈腰部柔软、舞姿轻盈等,都是古西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
伴奏音乐中多切分、附点节奏,弱拍处给以强势的艺术处理,突出舞蹈的民族风韵。
维吾尔族人民广泛地吸收新疆地区、中原地区和东西方许多国家和民族乐舞的精华,逐渐形成了本民族独具特色的、风格各异的民间音乐和民间舞蹈。
傣族舞蹈历史悠久,优美恬静,感情内在含蓄,手的动作丰富,舞姿富于雕塑性,四肢及躯干各关节都要求弯曲,形成特有的“三道弯”“一顺边”的造型。
舞蹈动作与节奏的特点是重拍向下的均匀颤动,具有南亚舞蹈的特征。
傣族民间舞膝部柔美的起伏,身体和手臂丰富多彩的三道弯造型,柔中带刚的动作韵律,小腿的敏捷运用,加上提气、收腹、挺胸和头部、眼神的巧妙配合,使其具有浓郁而独特的民族风格。
傣族舞蹈中最古老、最具有代表性者为孔雀舞和嘎光舞,它们概括了傣族舞蹈的风格、韵律、舞姿造型和动作的组合规律,是傣族舞蹈的精华,反映了傣族人民的民族精神和审美特征。
孔雀舞,通过手的内曲动作和滑翔、旋转、飞跑等舞姿,以及飞跑中腿部的屈伸,细腻地表现了孔雀的优美形象,舞步柔和轻盈,手部动作有平摆翻腕、内曲、单手转。
嘎光舞的特点是屈膝半蹲
并均匀颤动,手臂为“三道弯”的后轮翻腕、内曲或由后向前掏转。
傣族舞蹈的主要特征是象脚鼓、锣、镲等,专业歌舞团体表演时,大多加上了管弦乐器伴奏。
多彩多姿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我国传统舞蹈艺术的源泉,风情醇厚,不断演进,流传至今。
藏族民间舞蹈流行形式风格各异,但总体上都有古朴优美的特征,并以舞袖为共同规律;蒙古族舞蹈具有强悍、刚劲的风格特征;维吾尔族舞蹈则以体态挺拔、动作丰富、表情细腻见长;傣族民间舞蹈以“三道弯”和“一顺边”的舞姿造型为特征。
各个少数民族舞蹈以其绚丽的风采特征深得我国各族人民和世界各国朋友的喜爱和珍视!
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与分类:
1.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和发展,受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的制约。
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民族传统体育如同民族文化、民族风俗一样与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它同样受到政治、经济的制约。
多年来的历史证明,哪一时期社会稳定、经济振兴,那么这一时期的民族文化、民族传统体育就得到发展,反之就受到影响。
民族传统体育集文化、娱乐、体育于一体。
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竞技体育不同,它的活动内容涵盖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这些体育活动多在喜庆节日或丰收农闲、恋爱社交、宗教祭祀中进行。
因此它具有多方面特点。
民族传统体育古朴粗犷,独具特色,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因为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于生活,来自民间。
在长期历史进程中不断交流、传承并逐步发展,它反映了生活,锻炼了身体,得到了保留。
民族传统体育简便易学,对器材场地要求不高。
场地就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随手拿起农具或生活用具即可加入到活动行列中。
可见其简便易学易于开展。
2.民族传统体育的分类
我们分类的主要原则是从活动内容与形式来划分。
以歌舞伴乐为形式的称之为娱乐类;以对抗竞争为形式的则称为竞技类。
娱乐类。
包括土家的摆手舞、板凳龙;苗族的跳芦笙;壮族的舞龙舞狮;黎族的跳竹竿等。
竞技类。
有蒙古族的摔跤;藏族的骑射箭;回族的武术;傣族的划龙舟;侗族的抢花炮;朝鲜的秋千;僳僳族的射弩;高山族的竿球;土家族的跷旱船、拔腰带等。
两种文化既不同,也有内在联系。
少数民族传统舞蹈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都是我国少数民族风俗和传统文化的结晶,少数民族传统舞蹈是我国艺术方面的瑰宝和特色。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竞技性。
少数民族体育是各少数民族世代相传,与各民族的生产劳动相结合,与各族群众的风俗习惯紧密相关,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
体育活动常以伴歌舞音乐,场地、器材简便,形式多样。
一些项目如三人板鞋、跳竹竿等把竞技、舞蹈、艺术、音乐、体育融为一体,既有民族特色,又有娱乐、健身的特点和艺术欣赏的价值。
因为在其独特的运动方式中,注重民族感情、民族精神和民族理论。
以民族的风格将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自然融合,令参与者和观赏者同时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更富有魅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