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们对广告信任程度的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人们对广告信任程度的调查报告
广告又太多,其一:今天人们对电视广告信任度降低。电视频道太多,消费者一见广告就换台的频率增加,从而减少了商家广告的真正宣传意义;
湖南电视台5秒不低于4000元,其二:中央电视台5秒收费不低于1万元。上海分众传媒30秒时长的视频广告若每天发布30次,其刊例价至少为21.8万元/周;中国移动以及中国联通手机文字广告每条收费也在0.10-0.15元。而世界通是DV数码广告收费仅仅才每条广告0.20元,处于广告行业最低。
面对的人群具有游离不稳定性,其三:无论是电视台及楼宇广告。消费者是否真正确定看商家的广告,一种模糊的收视概念,并且受地理空间的限制,看电视要在家里,看楼宇广告要在电梯口;而世界通手机数码广告却时刻与人联系在一起,广告就在人们手中,无论在被窝里,还是车上,还是行走的路上,广告无处不在所以世界通手机广告的收视率为100%
一般来说,电视和报纸是最权威的媒介。
原因是电视超强的视觉表现力,加上受众眼见为实的心理导致电视的媒介信息的权威性
而报纸作为最早的传统三大媒介,其对信息的可挖掘性和可保存性也使它获得了大多数人的信任,特别是在社会精英阶层中形象甚至超过电视。
户外广告主要的目的是达到一个提高企业、产品知名度,在受众中保持一个高的接触率的作用。
网络广告由于缺少把关人的角色而在权威性上有先天的不足
广告包括确定广告的对象,即向谁广告的问题;广告什么,即如何为商品塑造一个概念、个性和灵魂,从而让产品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探讨一下怎么广告的问题。广告是要使使正确的东西变成容易被接受的东西;把广告主题艺术化。广告艺术的基本特点,一,必须站在广告对象的立场看问题;二,在被动和短暂的时间内进行说服;三,把抽象的变成形象的。广告还要注意广告时间的选择以及广告的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的选择。比如大家熟悉的宝洁公司的帮宝适尿不湿产品,刚开始其选择的广告主题是简单省力,结果遭到了一家大人的强烈质疑,如此产品销售情况很不好。宝洁公司为了开拓市场,把宣传主题改成了解放小孩妈妈,作为妈妈倒是为了节省时间愿意尝试使用该产品,但是她婆婆即小孩子的奶奶是绝对不肯同意的,市场反应也不好。直到宝洁公司把广告主题改换为宝宝舒心,全家开心。帮宝适尿不湿产品终于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成了宝洁公司的拳头产品。由此可见,怎么广告解决好了可以为产品打开销路。
另外,广告也是市场沟通。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被广告深深的影响着。例如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
当涉及某一消费领域时,在绝大部分消费者头脑中有几乎相同的品牌排序。在市场占有率上,第一被想到的品牌占40%-50%,在其他名次上,有近似成倍递减的特点。如果回想一下自己生活中在商场中的经历是不是这样呢?你会发现惊人的相似。当想买西装时,我们可能会想到罗蒙,雅戈尔等。买洗发水会想到潘婷,飘柔,海飞丝,伊卡璐等,但是你可能没想到的是这些都是宝洁的产品。这样的几个品牌就包含了我们最终的选择。因此,如果产品品牌没有进入这个集合,几乎不会被消费者关注。这样的有序市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建立了很高的进入门槛,市场机会相对小,当市场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这个市场几乎不可能再创“名牌”。这个市场很少打价格战。由于领导者品牌处于防御地位,所以它可以战胜实力相当或实力更强的品牌。
总之,广告宣传把产品的原材料、制造工艺、企业规模和特点、商品的使用价值等概念灌输到了我们消费者的头脑中,成功的企业都把广告营销作为一场战争,敌人就是竞争对手,他所要占领的阵地就是我们消费者的头脑,从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影响。
电视广告传播借助角色示范,供人学习模仿,以培养、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生活情趣以及行为规范等。电视广告的角色示范效力对儿童影响尤大,广告中的画面、色彩、声音、动作以及广告演员(广告代言人)的举手投足,都令儿童激动不已。广告对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包括智商水平、阅读理解、学习成绩、家庭伦理、社会活动等影响极大。广告中的人物形象以及广告所反映出来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准则,已深深根植于孩子们的头脑,并逐步演化成他们美好生活和未来理想的样板。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社会的未来,独生子女社会的儿童更是家人的宠儿。商家早已看好儿童消费这片永远有潜力有魅力的市场,电视广告自然不失时机地向儿童宣传物品或利用儿童推销各种商品,从食品、饮料到玩具、童车、衣物、尿片等日用品,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而且铺天盖地,轮翻轰炸。
有电视节目的地方就有电视广告,儿童节目更不例外,正如香港传播学家余也鲁所说“儿童广告所进攻的差不多是一个不设防的城市。”因为儿童节目通常收视率很高,儿童看电视节目,不能象成人那样运用判断力对内容加以选择,通常是电视上说什么,他们就相信什么。儿童对广告中的歌词与内容记忆尤强,有的几乎可以唱出全部广告歌曲来。有的儿童对食品、饮料及家用品的名称与商标记得十分清楚,如“果冻布丁喜之郎”、“康师傅牛肉面,香喷喷好吃看得见”、“好吃就是不一样”、“我也要喝娃哈哈”、“农夫山泉有点甜”、“不香能叫肉吗”等。“他们记忆的长短与年龄、零用钱及已有的消费态度密切相关。年龄大、零用多而又比较奢侈的儿童,记忆得又牢又久;反之则比较短而易忘。”
电视广告每天在给儿童灌输这个好吃,那个好玩,它不仅唆使儿童“多多益善”地买东西,那怕新鲜一会就抛弃或根本不需要,而且影响儿童长大后的购买行为。多数广告不提价格,只鼓励人们购买,似乎不花多大的代价就可以得到满足,似乎不需要付出努力,就能要什么有什么,就能自由自在享受美好人生。如果家境好,父母在这个问题上又不能及时地、合理地引导,而一味地满足孩子的要求,无形中造成一种生享其成的心理。
电视广告中的代言人与背景道具,都完美无缺,吃的、穿的、住的、行的(乘车)、用的尽显豪华高贵,实非普通人所企及,而儿童又不大懂得有钱的滋润和无钱的苦涩,只懂得照葫芦画瓢般的模仿。所以,电视广告在不知不觉中教给孩子们如此这般的社会生活规范,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标准和欲望。电视广告中也极少反映诸如贫穷、肮脏、失业、偷盗等社会问题(公益广告除外),广告只教给他们如上所述的、与现实生活脱离的另一个世界。结果是,广告上的世界是色彩斑斓的,令人神魂颠倒的,而现实世界并不那么尽如人意,有时甚至是苍白的、无奈的。久而久之,养成他们不是对现实生活不信任,就是对社会不满,对家庭不满。
电视广告在这方面给儿童的影响,可导致更深刻的问题:(1)对决定是否购买广告宣传的物品,使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趋于紧张,尤其是较穷苦的家庭,“夫妇可能为此而争吵,父子可能为此而失和。”(2)子女因得不到想要的东西而难过、恹心、失望。(3)父母因无力满足子女的要求而内疚,这种内疚能化为对社会的憎恨。(4)“家庭预算的优行程序”会因给子女购买东西而打破,“以至捉襟见肘,预算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