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三轮文言文专题复习--《清史稿-左宗棠传》专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史稿-左宗棠传》专练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
三就礼部试
...不第,遂绝意仕进,究心舆地、兵法。
喜
为壮语惊众,名在公卿间。
咸丰初,张亮基巡抚湖南,礼辟不就。
林翼敦劝之,乃出。
亮基移抚山东,宗棠归隐。
骆秉章至湖南,复以计劫之出佐军幕,倚之如左右手。
僚属白事,辄问:“季高先生云何?”由是忌者日众,谤议四起,而名日闻。
同治初,英人阴助帕夏,欲令别立为国,用捍蔽俄。
俄以数扰边境,遽引兵逐回,取伊犁。
光绪初,宗棠既平关陇,将出关,论者多言自高宗定新疆,岁糜数百万,此漏卮也。
今至竭天下力赡西军,无以待不虞,尤失计。
宜徇英人议,许帕夏自立为国称藩。
宗棠力争,军机大臣文祥独善宗棠议,遂决策出塞。
令曰:“回部为酋驱迫,厌乱久矣。
大军所至,勿淫掠,勿残杀。
王者之师如时雨,此其时也。
”三年三月,合罗长祜等军收吐鲁番,帕夏饮药死。
国家承平久,武备弛不振,而海外诸国争言富强,虽中国屡平大难,彼犹私议以为脆弱也。
及宗棠平帕夏,外国乃稍稍传说之。
适库伦大臣上言西事宜画定疆界,而廷臣亦谓西征费钜,可休兵。
宗棠叹曰:“今时有可乘,乃为画地缩
守之策乎?”抗疏争之,上以为然。
大军还定南疆,宗棠露布
..以闻。
崇厚欲遽与俄勘界定约,宗棠奏曰:“武事不竞之秋,有割地求和者矣。
兹一矢未加,遽捐要地,此界务之不可许者也。
为今之计当先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
以战阵坚忍而求胜臣虽衰慵无似敢不勉旃”上壮其言,命曾纪泽使俄,更前约。
六年四月,宗棠
舆榇
..发肃州。
明年,和议成,交还伊犁。
宗棠用兵善审机,不常其方略。
筹西事,尤以节
兵裕饷为本谋。
始西征,虑各行省协助饷不时至,请借贷外国。
出塞凡二十月,而新疆
南北城尽复者,馈运饶给之力也。
初议西事,主兴屯田
..,闻者迂之;及观宗棠奏论关内外
旧屯之弊,以谓挂名兵籍,不得更事农,宜画兵农为二,简精壮为兵,散孱弱使屯垦,
然后人服其老谋。
(选自《清史稿》,有删改)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为今之计/当先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忍而求胜/臣虽衰慵无似/敢不
勉旃
B.为今之计/当先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忍而求胜/臣虽衰慵无似/敢不
勉旃
C.为今之计/当先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忍而求胜/臣虽衰慵无似/敢不
勉旃
D.为今之计/当先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忍而求胜/臣虽衰慵无似/敢不勉旃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礼部试”是指明清科举考试中,在京师举行,由礼部主持的考试。
即“会试”,由于在秋天举行,又叫做“秋闱”。
B.“露布”在古代多指一种写有文字并用以通报四方的帛制旗子,左宗棠挥军平定南疆,以此来向朝廷传递军事捷报。
C.“舆榇”意思是载棺以随,表示决死或有罪当死。
左宗棠用车子载着棺材奔赴前线,表达不收复失地不罢休的决心。
D.“屯田”,是汉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利用士兵和无地农民垦种荒地的制度。
分军屯、民屯和商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宗棠早有能名,颇受倚重。
湖南巡抚曾邀请他出山辅佐。
后来骆秉章对他的信赖使他遭受嫉妒,但名望也随之升高。
B.左宗堂颇有远见,力排众议。
收复新疆前,朝臣们都说此举劳民伤财,应让帕夏立国称藩,只有左宗棠坚持出兵收复。
C.左宗棠心系国土,维护国体。
平定帕夏前海外各国自负强大,认为中国军事实力弱,左宗棠以西征大捷改变这种偏见。
D.左宗棠眼光独到,兴利除弊。
鉴于屯兵制的弊病,主张发展屯田,兵农分开,以精壮之人为兵丁,让老弱之人去屯田。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今至竭天下力赡西军,无以待不虞,尤失计。
(5分)
译文:
(2)宗棠用兵善审机,不常其方略。
筹西事,尤以节兵裕饷为本谋。
(5分)
译文:
1.D。
(参考标点:为今之计,当先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忍而求胜。
臣虽衰慵无似,敢不勉旃。
)
2.A。
(礼部试就是会试,又叫春闱,春试。
礼部试是明朝科举考试中,在京师举行,由礼部主持的考试。
清代沿用明制。
唐的进士考试本由吏部的考功员外郎主持。
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考功员外郎李昂与进士(指应试人)李权语言冲突。
朝廷以郎官地位较低(从六品上),改由正四品上的礼部侍郎主持。
亦称省试,省指尚书省。
历代沿袭,科举遂为礼部专职。
会试因而称礼部试,亦称礼闱。
明、清会试在春季举行,又有春试、春闱。
)
【补充】春闱,指明清京城会试,均在春季举行。
唐代考试定在春夏之间。
宋诸路州军科场并限八月引试,而礼部试士,常在次年的二月,殿试则在四月;于是有春试﹑秋贡之名。
元代于八月乡试,二月会试,明清相沿。
均在春季举行,故称春闱。
秋闱,是对科举制度中乡试的借代性叫法。
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
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
由于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
3.B。
(只有左宗棠极力反对错误,按照文意,左宗棠的建议朝中只有军机大臣文祥极力支持肯定。
)
4.(1)现在竭尽天下的财力物力供给西军,就没有办法用来防备意外变故(出乎意料的事),尤其失算(失策)。
(赡:供给。
无以:没有用来……。
不虞:意外变故,出乎意料的事。
各1分,大意2分。
)
(2)左宗棠用兵善于审度时机(分析形势,观察战机),不只用(不固定于)一种计谋策略。
筹划西线战事,尤其注重以控制军队数量,保证粮饷充足为根本策略。
(审机:审度时机,或分析形势,观察战机。
筹:筹划。
以…为:把…当做。
各1分,大意2分。
)
【译文】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
三次参加礼部的考试(会试)都没有考取,于是他断绝了在仕途上的打算,而专心研究地理、兵法。
他平时喜欢说豪言壮语而惊人,在公卿士大夫中间颇有名声。
咸丰初年,张亮基任湖南巡抚,以礼征召左宗棠为官,左不赴任。
胡林翼诚恳相劝,左才出任。
张亮基转赴山东任,左宗棠就归隐。
骆秉章到湖南,又用计策半胁迫左宗棠出来辅佐军务,依赖他如同自己的左右手。
手下禀告事情,骆总是问,左季高先生(对此)怎么说?因此嫉妒的人一天天增多,诽谤和议论四处兴起,但(左宗棠)的名望也一天天的卓著起来。
同治初年,英国人暗地里协助帕夏,想要让他另立国家,用来作屏藩抵御俄国势力。
俄国因为帕夏多次侵扰边境,于是带兵驱赶,乘机攻取了伊利。
光绪初年,左宗堂平定了关陇地区的叛乱后,将要出关收复,议论的人大多说从乾隆皇帝平定新疆,每年花费数百万两白银,这是国家财政外溢的漏洞。
现在竭尽天下的财力物力供给西军,就没有
办法用来防备意外变故(出乎意料的事),尤其失算。
应该依从英国人的建议,允许帕夏自立为国家向朝廷纳贡称臣,左宗棠极力反对,唯有军机大臣文祥认可左宗棠的建议,于是决定出塞作战的方针。
(左宗棠)下令说,回部被叛乱的首领驱使胁迫,厌恶战乱已经很久了,大军所到之处,不可淫掠百姓,不可残杀无辜。
王者之师像顺应时节的雨,这时正是遇到了适合的时节。
光绪三年三月,会合罗长祜等人的军队收复吐鲁番,帕夏喝毒药自尽。
整个国家太平很久,军事武备废弛不振作,但海外各国争着夸耀自己的富强,虽然中国屡次平定大的危难,各国私下的论调还是认为中国军事实力羸弱,等到左宗棠平定帕夏之乱,外国才渐渐地辗转述说他的战功。
恰逢库伦大臣上奏章进谏西北步战事应该尘埃落定,划定疆界,并且各位朝廷大臣们也认为西征耗费巨大,应该停止战事。
左宗棠感叹说:“现在是可以利用的时机,竟然谋划画地为牢龟缩死守的策略吗?”向皇帝上书直言规劝。
皇上认为他是对的。
大军回军平定了南疆,左宗棠文书报捷给朝廷知道。
崇厚想要赶快与俄国勘定边界签订条约。
左宗棠上奏说:“在武力无法匹敌的时候,有割地求和的情况(是可以理解的),这连一支箭都没有施加,就放弃了重要的国土,这(勘定)边界(之事)务必不可应许。
现在的打算,首要应当在订约之前加以谈判,灵活行事利用机会;其次之的打算,在战阵上决胜负,坚忍寻求胜利,微臣虽然衰老慵懒不肖无能,又怎敢不努力呢。
”皇上认为他的话慷慨激昂很有气魄,命令曾纪泽出使俄国,修订了之前的条约。
光绪六年四月,宗棠载棺以随向肃州进军。
第二年,和议达成,俄国交还伊犁。
左宗棠用兵善于审时度势,把握时机,不只用一种计谋策略。
筹措西线战事,尤其注重以控制军队数量,保证粮饷充足为根本策略。
刚开始西征,左宗棠担心各行省协助军饷不能按时到达,请求向外国作借贷。
左宗棠部队出塞共二十个月,新疆南北各城能全部收复,(实在是)军饷供给充足的功劳。
当初议论西部边防事务时,左宗棠主张发展屯田,听到的人都认为左宗棠迂腐。
等看到左宗棠上奏论述关内外过去屯兵的弊病,以及说既然挂名兵籍,就不能改为从事农业生产,因此应该将兵农划开为二,挑选精壮的人为兵丁,让老弱的人去屯田垦地,大家这才佩服左宗棠谋划深远。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
(宗棠是)道光十二年的举人,(以后)三次参加礼部的考试都没有考取,于是他断绝了在仕途上的打算,而专心研究舆地、兵法。
(他平时)喜欢说豪言壮语而惊人,在公卿士大夫中间颇有名声。
曾经自比为诸葛亮,大家都觉得他狂妄。
胡林翼却非常欣赏他,认为看遍全国,没有一个人才能超过左宗棠的。
(左宗棠)快四十岁时,对身边的亲友说:“除非帝王一心想求得贤相,否则,我这辈子大概是没有什么指望了。
”
咸丰初,广西盗起,张亮基巡抚湖南,礼辟不就,林翼敦劝之,乃出叙。
守长沙功,由知县擢同知直隶州。
亮基移抚山东,宗棠归隐梓木洞。
骆秉章至湖南,复以计劫之出佐军幕,倚之如左右手。
僚属白事,辄问:“季高先生云何?”由是忌者日众,谤议四起,而名日闻。
同里郭嵩焘官编修,一日,文宗召问:“若识举人左宗棠乎?何久不出也?年几何矣?过此精力已衰,汝可为书谕吾意,当及时出为吾办贼。
”林翼闻而喜曰:“梦卜敻求时至矣!”
咸丰初年,广西盗贼蜂起,张亮基任湖南巡抚,征召左宗棠为官,左宗棠不赴任。
胡林翼多次相劝,左宗棠才出任。
后评议守长沙的功劳等级,左宗棠从知县被提拔为直隶州的长官。
张亮基转赴山东任,左宗棠就归隐于梓木洞。
骆秉章到湖南,又想办法请左宗棠出来辅佐军务,依赖他如同自己的左右手。
属下来报告事务,(骆秉章)就问:“左先生是怎么说的?”因此嫉妒的人一天天地多了,诽谤非议也四处涌现,而左宗棠的名气也一天天地大了。
左的同乡人郭嵩焘是编修史书的官员,一天,文宗问他:“你认识举人左宗棠吗?怎么很久没看见他出来任职?他多大了?过这几年,精力衰微了,你替我写封信表达我的意思,要他及时出来替我朝平定盗贼。
”胡林翼听说后很高兴地说:“(左宗棠所说的)帝王求贤的时机来到了!”
四年正月,条上新疆建行省事宜,并请与俄议还伊犁、交叛人二事。
诏遣全权大臣崇厚使俄。
俄以通商、分界、偿款三端相要。
崇厚遽定约,为朝士所纠,议久不决。
宗棠奏曰:“自俄踞伊犁,蚕食不已,新疆乃有日蹙百里之势。
今崇厚又议畀俄陬尔果斯河及帖克斯河,是划伊犁西南之地归俄也。
武事不竞之秋,有割地求和者矣。
兹一矢未加,遽捐要地,此界务之不可许者也。
俄商志在贸易,其政府即广设领事,欲藉通商深入腹地,此商务之不可许者也。
臣维俄人包藏祸心,妄忖吾国或厌用兵,遂以全权之使臣牵制疆臣。
为今之计,当先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忍而求胜。
臣虽衰慵无似,敢不勉旃。
”上壮其言,嘉许之,崇厚得罪去,命曾纪泽使俄,更前约。
六年四月,宗棠舆榇②发肃州,五月,抵哈密。
明年正月,和议成,交还伊犁,防海军皆罢。
(光绪)四年正月,(左宗棠)列条陈述在新疆建行省的事宜,同时请与俄国谈判有关归还伊犁和交换俘虏这两件事。
朝廷派遣全权大臣崇厚出使俄国。
俄国用通商、分国界和索要赔款三件事相要挟。
崇厚轻率签订了条约,但朝廷有识之士纷纷反对,议论好久都没有决定下来。
左宗棠上书说:“从俄国占据伊犁以来,蚕食侵占没有止日,新疆已有每日缩地百里的势头。
现在崇厚又提出给俄国陬尔果斯河和帖克斯河,这就是把伊犁西南的土地划给俄
国。
在军事上打不过人家的时候,才有割地求和这样的事。
现在一箭未发,就马上送献战略要地,这是边界事务里万万不可以答应的。
俄国的商人目的想要进行贸易,他们的政府便在各地广设领事馆,想借通商之由深入腹地,这是商务里切不可准许的。
我认为俄人包藏祸心,妄自猜测我国可能已经厌倦兵事,用全权大臣出使谈判的办法来牵制边疆大臣。
当今的计策,应当先和俄国人谈判,委婉地运用计谋;然后要准备在战场上来决一高低,要坚忍地去获得胜利。
我虽然衰老平庸,但哪里敢不勉力效忠呢?”皇帝觉得左宗棠的话有志气,非常嘉许。
崇厚获罪离任,朝廷命曾纪泽出使俄国,更改前面和约。
光绪六年四月,左宗棠以视死如归的精神兵发肃州,五月抵达哈密。
光绪七年正月,和议达成了,俄国交还伊犁,海上兵舰也都撤走了。
论曰:“宗棠事功著矣,其志行忠介,亦有过人。
廉不言贫,勤不言劳。
待将士以诚信相感。
善于治民,每克一地,招徕抚绥,众至如归。
”论者谓宗棠有霸才,而治民则以王道行之,信哉。
评论说:“左宗棠功勋卓著,他的品行方面,也有超出常人的地方。
他廉洁不说自己贫穷,勤劳不说自己劳累。
以诚信对待将士。
善于治理百姓事务,每攻克一处地方,都招安当地人民,让大家感觉到好像到了自己家。
”评论说左宗棠有霸才,但治理百姓却以仁义安抚方法来实行,确实这样。
选自《清史稿·列传一百九十九》有删节
【注】①敻(xuàn)求:营求、谋求的意思。
指殷帝因梦而重用傅说,周文王占卜而得姜太公的典故。
傅说(yuè):我国殷商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及建筑科学家。
②舆榇(chèn):抬着棺材。
5.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非梦卜敻求,殆无幸矣殆:大概
B.新疆乃有日蹙百里之势蹙:缩减
C.武事不竞之秋秋:时候
D.欲藉通商深入腹地藉:登记
5.D(藉:假借、借助)
6.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现左宗棠“事功”的一组是(3分)
①遂绝意仕进,究心舆地、兵法
②守长沙功,由知县擢同知直隶州
③条上新疆建行省事宜
④和议成,交还伊犁,防海军皆罢
⑤廉不言贫,勤不言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
6.B(“事功”意为功劳、功勋,由此可排除①⑤)
7.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左宗棠很有才能,道光十二年中举,后多次考进士都未成功,就绝意官场,后在咸丰初年才得以走上仕途。
B.召问郭嵩焘的话表现了清文宗对左宗棠才能的肯定和信任。
光绪六年,左宗棠以视死如归的精神兵发肃州,迫使俄国达成和议,交还伊犁,证明了自己的才能。
C.在左宗棠的奏章中,可以看到当时新疆遭受沙俄侵略的事实,也可看到左宗棠对部分大臣妥协投降态度的不满。
D.左宗棠清廉勤政,爱护百姓。
每攻克一座城池,都要将俘虏放回家去。
评论说左宗棠有霸才,治理百姓以仁义安抚的方法实行。
7.D(“众至如归”意为众人归附他,就如同回到自己的家。
)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而胡林翼称之,谓横览九州,更无才出其右者。
(3分)
答案:胡林翼却非常欣赏(称赞)他,认为看遍全国,没有一个人才能超过左宗棠的。
(“横览”1分,“出其右”1分,句子通顺1分)
(2)张亮基巡抚湖南,礼辟不就,林翼敦劝之,乃出叙。
(4分)
答案:张亮基任湖南巡抚,按礼数征召左宗棠为官,左宗棠不赴任。
胡林翼多次相劝,左宗棠才出任。
(“巡抚湖南”1分,“礼辟不就”1分,“乃出叙”1分,句子通顺1分)
(3) 兹一矢未加,遽捐要地,此界务之不可许者也。
(3分)
答案:现在一箭未发,就马上送献战略要地,这是边界事务里万万不可以答应的。
(“遽捐”1分,“不可许”1分,“此……者也”句式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