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教案和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教案和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借助音乐及生活体验了解声音的特征:响度、音调和音色。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响度、音调和音色的因素。

3.体验多彩的声音世界,感受多彩的人生,丰富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音调、响度两个概念的区别是教学重点之一。

教学中主要采用对比的方法,通过常见的几个声音的比较,初步认识声音的高低与声音强弱的区别。

同时,加强反复听音的对比训练,区别响度、音调概念的不同。

2)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中一方面先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自己获得初步结论;另一方面辅之以多媒体教学,运用示波器模拟软件Oscilloscope2.51直观地、动态地、定量地测量不同音调的频率,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音调与频率关系的理解(这一点笔者在教案设计上,虽较书本的要求有所提高,但效果很好)。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响度、音调和音色的因素。

●教学方法:采用以学生探究实验、小组协作学习的课堂教学形式,同时辅助以多媒体教学,从可视化的声现象产生兴趣,进入简单实验定性归纳,过渡到实验探究的定量测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步建立对声音特征的科学认识。

体现知识的层层递进、课堂学习的交互性、学习的学生主动性。

●教学资源: 尺、音叉、鼓、吉他、试管(若干)、二胡、纸屑、泡沫球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欣赏音乐(班级学生的演奏录像),结合多媒体的波形图,化听觉为视觉,激发兴趣。

激发:我们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那么,结合刚才的音乐欣赏以及生活经验,你感觉出声音有哪些不同?试着寻找哪些因素在控制声音的变化?引导学生初步体验声音的特征。

(学生能够感受到声音的不同之处:响、轻;高、低;音色)
引领: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声音的特征。

2.新课教学
分小组活动:感受声音的响度、音调、音色的特点;探究可以通过改变什么因素来改变这些特征?
1)探究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
➢认识声音的响度
学生举例,感受声音响和轻的特点:轻——听不见;响——震耳欲聋。

(如大声、轻声说话;重敲、轻击等等)
知道: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小组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并利用手边的仪器进行体验:通过改变什么因素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提醒:观察振动的不同。


*引导:你是怎样利用手里的器械产生更响的声音?同时观察物体振动的情况。

学生小组探究、讨论、汇总——注意引导学生验证声音的振动与响度的关系。

(用力——振动大——响度大)
注:音叉的振动——用力大,声音响,音叉的振动使水溅得更远(小球或纸片被弹得更高);观察弦乐器弦的振动——用力大,声音响,弦的振动更粗(小球或
纸片被弹得更高);竖笛的观察——用力吹,声音响,气流更急(小球或纸片被弹得更高);重点围绕鼓进行探究声音的响度问题——用力大,声音响,鼓面小球、纸屑的振动幅度大。

点睛:当我们对于物体的微小振动不易观察时,我们可以借助先进的科学器材——用oscilliscope2.51软件模拟显示音叉的振动,体验声音强弱与振幅的关系。

将话筒与电脑连接好,并设置好声卡,启动Oscilloscope2.51,将音叉共鸣箱对准话筒,然后敲击音叉,这时软件界面会立即动态显示出声波的波形,学生看到音叉的声音会立即表现出极大的好,这时老师带领学生运用视觉去观察振幅、听觉去判断声音响度,进而明确声音响度与声源振动幅度的关系。

设疑: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声音的强弱(响度)?
*演示:波形图模拟声源距离的远近影响声音的强弱。

知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振动的幅度称为振幅。

)声音的响度还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生活常识了解:响度的等级及单位(分贝dB)——马路边测噪声的装置(学生交流其用处)。

2)探究决定声音高低的因素
➢认识声音的音调
*借助:用waveAspectsE区别响度(图a和图b比较)和音调(图a和图c比较)。

感受:学生归纳总结高音、低音的特点。

(低音——闷、粗、低沉;高音——尖、细、脆、刺耳。


小组体验:用手边的器械得出高、低音?
介绍: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小组探究:探究决定声音音调高低的因素
猜想并利用手边的仪器体验:通过改变哪些因素来变化声音的音调高低?
(提示:声源振动的幅度改变了声音的响度,那么是否有振动的其他不同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点带面”:其他小组通过手边器械的要素变化来改变声音的音调。

观察物体振动的情况。

(注:器械的声音探究可归为两组:一组为鼓、音叉、二胡、吉他等(弦、打击乐器),为皮、弦等物体的振动带来的声音,主要围绕音叉进行简单研究,适当根据学生经验所得——改变弦的长短、粗细、松紧可以改变音调,引导学生深入观察这些因素的改变归根结底改变的弦的振动快慢;二组为长笛等(管乐器),为空气振动带来的声音,可以拓展为管乐器的发声,作拓展了解。

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借助软件Oscilloscope的应用证实回答学生的猜想。

设疑、解疑:如何得出声音音调的变化是由于物体振动快慢的不同?(音叉等的振动不易直观看出)
引用:当我们对于不易观察的微小振动我们同样可以借助先进的科学仪器。

引导学生通过对于波形的疏密进一步理解声源的振动快慢(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振动越快)
介绍: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快慢。

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Hz)表示。

科学计算:介绍频率的计算公式——频率=总次数/总时间
(教师解析时,要注意突出频率定义中的每秒这一关键词,同时让学生认识频率的国际单位制符号——Hz。


*定量科学“测量”频率,体会频率(振动快慢)与音调的关系(认识音叉的数字标注)。

(时间允许,可以适当拓宽书本内容)
学生计算并完成表格:振动次数/振动时间=每秒钟振动的次数(频率)。

学生不仅亲自验证了音叉上的数字就是指音叉的振动频率,而且还可以令人信服地得出:频率高,音调高;频率低,音调低。

切身感受:心跳的频率。

*联系生活举例,如:
1、有经验的养蜂人通过听蜜蜂发出声音的音调来判断它是回来还是出去?
2、灌水过程中,声音的音调变化。

3、分别请男生、女生说话,辨别音调,说明女生的音调普遍比男生高。

3)辨别声音
欣赏学生不同乐器的演奏。

引导疑问:当响度一致时,用二胡和笛子同时演奏1音,是否可以区别呢?
演示:用波形图模拟各种声音,发现每种声音的波形都不一样。

笛子的中央C的波形图
二胡的中央C的波形图
科学说明:原因主要是因为声音的另一个特征――音色(musical quality)。

交流生活体验(闭上眼睛能够认出声音的主人;可以辨认熟悉人的脚步声等)。

3.课堂小结——学生交流课堂所获
4.课后作业
⏹运用Oscilloscope2.51软件对学校的钢琴进行音准检查(中央C的标准频率为264Hz)。

⏹探究刻度尺发出的不同声音的特征。

声音的特征教学反思
在宽松而又热烈的气氛中,我的《声音的特征》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优美的旋律、动感的视频、多样的活动、丰富的联想,给在座的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声音的特征》一节中,教材力图通过实验,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究中了解声音的三个要素;通过声音的速度估测增强学生对声速的感性认识,熟悉声速的测量方法。

为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我事先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准备,通过实践教学的体验,感觉效果不错。

成功之处大约有如下几点:
第一,以听声为主线,通过莫扎特交响乐播放、击鼓、乐器演奏、辩音、结束曲播放等环节,让学生在丰富的听觉体验中反复感受,逐步从无意转向有意,在潜移默化中体验声音的三个特征。

第二,以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讨论等方式由表及里、深化思维,培养合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物理结合生活的意识。

第三,以媒体为依托,通过精心备课,理顺各知识点的衔接关系,做到过渡自然、流畅,方法科学、有效,语言简洁精练。

从始至终,教师都是学生的学习合作者、点拨者、促进者。

第四,以问题为平台,通过解疑过程导引学生的思维,循序渐进、注重发散,层层推进;在问题的设置上坚持面向全体,“横看成岭侧成峰”,使每个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信念上都能有所得。

但是,在具体教学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1.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够强,一方面是由于对物理概念的把握不够准确、熟练,更重要的还在于平时的自我要求不高,缺乏对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视和训练。

2.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不够,缺乏对物理现象观察的针对性和敏锐性,这也说明学生物理联系生活的意识比较淡薄,这一状况的改变同样需要平时的日积月累。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虽然已领会了一些理念,摸索了一些做法,但要真正落实课堂教学的多元目标,实现高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