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

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
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

创造性人才

创造性教育

创造性学习

创造性人才

创造性教育

创造性学习

摘要

创造性人才

=

创造性思维

+

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教育是在创造型的管理和学校环境中由创造型教师通过创造型教育方法培养出创造型学生的过程。创造性学习是创造性教育的一种形式。它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倡导

学会学习,重视学习策略。创造性学习者擅长新奇、灵活而高效的学习方法,具有创造性活动的学习动机,追求创造性学习目标。

关键词

创造性人才

创造性教育

创造性学习

一、

创造性人才

创造性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人类智力能力的最集中的表现。什么是创造性,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我们把创造性定义为: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这里既指思维过程,又指思维产品,也是思维的个性特征。这里的“产品”,即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它既可以是一个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种新技术、新工艺、新作品。不管是强调思维过程,或者是强调思维产品,还是强调思维品质,共同的一点是突出“创造”的特征。产生这种特征的原因在于主体对知识经验或思维材料的高度概括后集中而系统的迁移,进行新颖的组合分析,找出新异的层次和交给点。概括性越高,知识系统越强,_减缩性越大,迁移性越灵活,注意力越集中,则创造性越突出。

过去,,对于创造性的研究,大体上经历了

4

个阶段,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探索的。

第一阶段(约

1869

1907

年):

1869

年,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

F

Gallon

)出版了《遗传与天才》一书,公布了他所研究的

977

名天才人物的思维特征,是国际上研究创造性的第一部文献。在这一阶段,出版或发表的文献,大都是从理论上进行探讨,

并对“创造性”

的“先天”与“后天”关系问题展开了辩论,但这阶段没有实验研究。

第二阶段(约

1908

1930

年):心理学家把创造性心理学划入“人格心理学”中,对创造性进行个性心理的分析。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传记、哲学思辨的方法研究文艺创作中的创造性,并将这种创造性作为人格或个性的表现。

第三阶段(约

1931

1950

年):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开始研究创造性的认识结构和思维方法。

第四阶段(约

1950

1970

年):此阶段以吉尔福特(

GUilfo

1950

年在美国心理学会年会的一次题为《创造性》的讲演为起点。他指出了以前对创造力研究太少,号召必须加强创造力的研究。

1957

年苏联人造卫星的上天,成为刺激美国加强创造性研究的一个动力。

70

年代之后,

20

余年来,创造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国心理学界和教育界的

重视,研究方法也越来越多,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也提到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议程上来了。

对于创造性的探索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探索富有创造力的人究竟是什么特点。例如,梅肯诺(

Mackin

-。刘在

1960

年曾分析富有创造力的建筑师和创造力较差的建筑师在个性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表现在灵活程度、自信心、专心创新程度、勤奋等方面。有些研究者指出,它有创造力的人所以能超过缺乏创造力的人,在于他的对待自己和世界的动力、兴趣和态度等人格特征。另一个方面是探索有创造力的人的智力过程,一般地研究儿童、青少年的发散思维过程。有不少研究表明创造力或创造性与智力、特别是智力的天赋因素有关系,但不呈现高相关。

从以上不同的

4

个阶段和围绕着两个主要方面对创造性探索的结果来看,创造性思维确实是有一个过程的,并且也有产品,但更重要的是与个性人格特征相联系。,表现出创造力的个性差异,亦即创造性或独创性的智力品质。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创造性人才

=

创造性思维

+

创造性人格。

论艺术教育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论艺术教育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本文阐述了艺术教育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性,论证了艺术教育对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积极作用。指出艺术教育能为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提供知识基础;艺术教育有利于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人的创造意识;培 养人的创造性实践能力。因而,艺术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标签:艺术教育;素质教育;创造性人才;培养 艺术教育作为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要重点发挥其特殊的教育功能。它在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健全的人格心理、活跃的创新思维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突出作用。当前科技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对创造性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紧迫,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当前素质教育中的重要课题,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艺术教育对人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实践能力、创造性意识的形成都有积极 影响,可见,艺术教育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有重要促进作用。 一、什么是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和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艺术教育在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素质教育对受教育对象的发展要求是全面的、综合性的,艺术教育通過艺术学科基本理论与技能教学和文化艺术活动促进大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目前很多高校都非常重视对大学生实 施艺术教育,积极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性 创造力是人的基本素质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部分,提高人的创造力,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对人全面发展的要求必然要重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是人的根本特性,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随着信息社会到来,科技发展水平越来越高,信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人才的素质备受重视,人的素质有基础知识层次、技能发展层次、思维和能力层次、还有创造性层次。从社会发展的变化和需要来看,对人的素质要求在能力和创造力方面更为重要。 可见,培养创造性人才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创造性人才 创造性教育 创造性学习_语文论文

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摘要创造性人才 = 创造性思维 + 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教育是在创造型的管理和学校环境中由创造型教师通过创造型教育方法培养出创造型学生的过程。创造性学习是创造性教育的一种形式。它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倡导学会学习,重视学习策略。创造性学习者擅长新奇、灵活而高效的学习方法,具有创造性活动的学习动机,追求创造性学习目标。关键词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一、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人类智力能力的最集中的表现。什么是创造性,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我们把创造性定义为: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这里既指思维过程,又指思维产品,也是思维的个性特征。这里的“产品”,即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它既可以是一个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种新技术、新工艺、新作品。不管是强调思维过程,或者是强调思维产品,还是强调思维品质,共同的一点是突出“创造”的特征。产生这种特征的原因在于主体对知识经验或思维材料的高度概括后集中而系统的迁移,进行新颖的组合分析,找出新异的层次和交给点。概括性越高,知识系统越强,_减缩性越大,迁移性越灵活,注意力越集中,则创造性越突出。过去,,对于创造性的研究,大体上经历了 4 个阶段,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探索的。第一阶段(约 1869 - 1907 年): 1869 年,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 F . Gallon )出版了《遗传与天才》一书,公布了他所研究的 977 名天才人物的思维特征,是国际上研究创造性的第一部文献。在这一阶段,出版或发表的文献,大都是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并对“创造性”的“先天”与“后天”关系问题展开了辩论,但这阶段没有实验研究。第二阶段(约 1908 - 1930 年):心理学家把创造性心理学划入“人格心理学”中,对创造性进行个性心理的分析。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传记、哲学思辨的方法研究文艺创作中的创造性,并将这种创造性作为人格或个性的表现。第三阶段(约1931 - 1950 年):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开始研究创造性的认识结构和思维方法。第四阶段(约 1950 - 1970 年):此阶段以吉尔福特( G . GUilfo 川 1950 年在美国心理学会年会的一次题为《创造性》的讲演为起点。他指出了以前对创造力研究太少,号召必须加强创造力的研究。 1957 年苏联人造卫星的上天,成为刺激美国加强创造性研究的一个动力。 70 年代之后, 20 余年来,创造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国心理学界和教育界的重视,研究方法也越来越多,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也提到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议程上来了。对于创造性的探索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探索富有创造力的人究竟是什么特点。例如,梅肯诺( Mackin -。刘在 1960 年曾分析富有创造力的建筑师和创造力较差的建筑师在个性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表现在灵活程度、自信心、专心创新程度、勤奋等方面。有些研究者指出,它有创造力的人所以能超过缺乏创造力的人,在于他的对待自己和世界的动力、兴趣和态度等人格特征。另一个方面是探索有创造力的人的智力过程,一般地研究儿童、青少年的发散思维过程。有不少研究表明创造力或创造性与智力、特别是智力的天赋因素有关系,但不呈现高相关。从以上不同的 4 个阶段和围绕着两个主要方面对创造性探索的结果来看,创造性思维确实是有一个过程的,并且也有产品,但更重要的是与个性人格特征相联系。,表现出创造力的个性差异,亦即创造性或独创性的智力品质。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创造性人才 = 创造性思维 + 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属于智力因素),它有 5 个特点及其表现:( l )创造性活动表现出新颖、独特,且有意义。( 2 )思维和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两个重要成分。( 3 )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新形象和新假设的产生带有突然性,常常称为灵感。这里要指出,中小学生还没有灵感,最多是灵感的萌芽。灵感属于“顿悟”,在一定意义上说,它是有意注意的产物。( 4 )在思维的意识的清晰性上,创造性是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的统一。( 5 )在创造性思维的形式上,它是发散思维与辐会思维的统一。我们用以上 5 个方面特点来作为创造性思维的研究指标。而创造性人格,则属于非智力因素。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 (D . Wechsler )曾收集了众多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青少年时代的智商资料,结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艺术人才培养的关键 [ 发表时间:2006-3-31 12:53:00 来源:中国艺术吧作者: ] 内容摘要:艺术人才是极富于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因此,艺术设计人才教育的关键是对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思维是智能发展的高级形式,培养富有创造力的艺术设计人才必须从创造思维培养入手,运用联想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逆向思维等方法,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艺术人才培养联想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逆向思维 众所周知,艺术设计人才是极富于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所谓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是智力活动的重要部分。它是一种摆脱了习惯定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它鼓励在发散性思维的基础上进行聚合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同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也须以创造性思维作为基础。创造思维是智能发展的高级形式,培养富有创造力的艺术设计人才须从创造思维培养入手,运用恰当的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一、联想思维法──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联想思维法是根据事物之间都是具有接近、相似或相对的特点,进行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的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它是通过对两种以上事物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与可比性,去扩展人脑中固有的思维,使其由旧见新,由已知推未知,从而获得更多的设想、预见和推测。 联想思维是建立在逻辑思维之上的正确想象的必然结果。联想思维要遵守三条法则: 1.有接近才能联想 即联想的事物之间必须有某些方面的接近与联系,能在时间或空间上使人脑与外界刺激联系起来; 2.有相似才能联想 即联想事物对大脑产生刺激后,大脑能很快做出反映,回想起与同一刺激或环境相似之经验; 3.有对比才能联想 即大脑能想起与这一刺激完全相反的经验。 著名美学家王朝闻说:“联想和想象当然与印象或记忆有关,没有印象和记忆,联想或想象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很明显,联想和想象,都不是印象或记忆的如实复现。”在艺术的创作的过程中,联想与想象是记忆的提炼、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卫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卫生领军人才支持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卫生机构与人员 【发文字号】京卫组人字[2017]48号 【发布部门】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7.06.19 【实施日期】2017.06.1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卫生领军人才支持项 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京卫组人字[2017]48号) 市医院管理局,各区卫生计生委,委各直属单位: 根据北京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卫生领军人才支持项目实施办法〉的通知》(京人才办发〔2017〕4号,简称《实施办法》),我委制定了《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卫生领军人才支持项目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 请各单位按照《实施办法》和《实施方案》要求,认真组织本单位“高创计划”卫生领军人才支持项目申报工作。各单位要对申报人资格、条件进行认真的审核把关。《申

报表》一式四份,纸质版请于6月21日前报送市卫生计生委组织人事处,电子版同时报送邮箱:bjwszzc1314@https://www.360docs.net/doc/cc16256802.html,。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7年6月19日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卫生领军人才支持项目实施方案 为做好“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简称“高创计划”)卫生领军人才遴选支持工作,根据《<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和《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卫生领军人才支持项目实施办法》,结合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择优选拔 “高创计划”卫生领军人才依托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简称“215工程”)和市属医院“登峰计划”,按照入选条件相当,培养目标递进的原则,从已完成“215工程”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培养计划及“登峰计划”培养项目的人员中遴选优秀人才,作为“高创计划”卫生领军人才人选。 (二)分步对接

人才工作机制改革与政策创新下--试卷76分

人才工作机制改革与政策创新(一)(下)试卷76分 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正确错误 2、到2011年底,我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了9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 正确错误 3、我国人才培养工作成绩斐然,人才占总人口的比例并不落后于发达国家。 正确错误 4、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尚为取得根本的突破,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改进。 正确错误 5、我国当前一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问题已经得到很好的解决,例如上学难、上学贵等问题。 正确错误 6、建立健全国民教育体系,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完善教育经费的多元化投资机制。 正确错误 7、学校教育乃个人教育的终点。 正确错误 8、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和培训机构应该向所有有学习需求的人开放,打破人才参与学习的各种壁垒和限制。 正确错误 9、在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培养人们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 正确错误 10、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只注重培养内容的全面性即可。 正确错误 11、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正确错误 12、当今世界,经济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正确错误 13、政府是人才培训的主体,应该转变观念,鼓励职工进行在职学习。 正确错误 14、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注重人才培养对象的多元化,建立多层次的人才梯队,优化人才资源的结构,形成一个初、中、高不同层次人才分类开发、逐级提高的塔式结构。

培养创造性人才:教育的“应然”与“必然”

培养创造性人才:教育的“应然”与“必然”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教育界曾经开展过一次关于创新教育的讨论,世纪之交,创新教育再次成为教育界关注和探讨的焦点与热点,其影响之深远却远非上次讨论所能比拟。创新教育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的最强音。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必须致力于培养创造性人才,开发人的创造性,这既是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复归人的创造性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属性在于,人是社会实践的唯一主体,实践是人特有的生存方式。人通过实践活动能动地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从而超越于动物界,创造出一切属于人的本质特性。人既创造了人类自己,同时也创造了所有的社会关系。一切动物都有特定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生理构造和活动方式。某一物种的活动器官的特定功能就是这一物种的本能,它决定了动物的特殊本质,即它们的活动是以本能和对外部环境的被动适应为特征的。而人的实践活动的最大特点是,它是一种有目的地运用人工工具改造外部环境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人通过一定的工具使用(工具的制造也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凝聚在客体中,既使自己的技能、意图物化到对象中,又改造了对象。这种在实践之中改造和占有对象的活动,明显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的特征。人在实践过程中,总是处在能动、主导的地位,是自己活动的发起者和承担者,人自己主宰操纵自己的活动,是自己活动的主人。人类正是通过这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突破了自然规定的限制,突破了人体器官的生物本能的束缚,从而使人具有了超生物学意义的本质。可见,人的本质内在的是能动的、创造性的。它不是简单地存在于现实、被动地反映现实,它总是不安分的,力图超出原有的存在,人类活动的这种能动性、创造性,正是人的本质之所在。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离开了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行为,社会就会成为僵化不变的存在物。心理学研究以及各国资优儿童青少年培养的实践证明,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人的素质中最主要、最富活力和最有价值的一部分,它是人类遗传的一部分,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东西。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指出,创造性是“任何儿童都具有而大多数人长大后又会失去的。”大多数人长大后之所以会失去这种创造性,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人类后天所接受的“不良学校教育”难逃其咎。所谓“不良学校教育”,即日益远离教育本真意义的形式化教育,它包括妨碍受教育者创造性发展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制度等诸多方面。正是它们不仅创造了受教育者认知结构上的缺陷,更为严重的是,抑制了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阻碍了独立个性的形成。这种学校教育培养的人只能是满足现状,唯唯诺诺,不敢创新,不思创新,不会创新。教育的这种偏失,可以也应该通过教育变革来恢复教育的本真状态——培养真正的人,具有创造性的人。通过创新来复归人的创造性,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培养创造性人才既是教育的本质与功能决定的,也是教育的生命力之所在

心得体会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心得体会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心得体 会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心得体会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培训心得 教师具备教育科研创新能力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更是时代对广大教师的要求。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社会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是科研型的教师,必须具备高水平的教育科研创新能力,否则无法实施这个变革。 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具有各种独特品质的社会成员。他们有着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禀赋、能力,不同的气质、性格,不同的意志、情感,不同的思想、行为,而且他们又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由于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不同、性格特点各异、家庭环境不一样,个性心理品质千差万别,且极不稳定,不断变化,每个学生就是一个特殊的世界,对他们不可能像生产物质产品那样按固定的工艺流程、统一的型号来铸造。受教育者不仅是教育的客体和对象,而且可以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转化成为教育的主体,既是教的客体,又是学的主体。他们在接受教师影响的同时也影响着教师,影响着整个教育过程。任何教育活动都不是教师的单向作用,而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作用。教师从事的教育和教学活动,只有得到受教育者的良好配合才能产生效益。因此,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只有不断地探索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科学地、灵活地运用教育

理论,因人、因时、因地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这种创造性的作用并不在于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发现,而在于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中塑造发展中的人。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那么,该如何提高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呢? 一、教师科研能力提高的途径 1、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前提 (1)树立和增强从事科研的意识和自觉性。 (2)要注意学习,用于实践。 (3)要努力掌握从事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 (4)要创设教育科研的氛围 2、培养与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方法 (1)多看。多看是提高教师教研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只要通过不断的学 习才不会被飞速发展的社会所淘汰,终身教育的目的就是为我提供学习的机会。多看一些与本学科相关的学刊,通过多学科新理论,新技术的移植转换成本学科的新成果。多看本学科有关的专著,教材,因为这些教材和专著具有指导作用。 (2)多谈。多谈是一种简捷、快速获取信息的好方法,多与优秀的中高级教师、学者交谈有利于自身的提高,他们的经验丰富,科研造诣较深,善于把握方向,能全面地看问题。 (3)多听。参与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政府扶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实施细则模版

xx区扶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实施细则 xx(2017)19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和人才强区战略,发挥创新创业平台对高层次人才的吸纳、支持和服务作用,打造高层次人才集聚的良好态势,激发创新创业发展的活力与动力,根据《“xx|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和“xx|区高层次人才发展支持计划”实施细则》(京通办发〔2017)2号),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实际需求,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中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是指具有高技术研发水平、先进技术装备、高成长项目、创新创业资源,具备相应的资金、场地、信息和服务等资源条件,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公共研发与服务载体。 第二章支持范围 第三条经国家级、市级认定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研发机构、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科技孵化器。 第四条经国家级、市级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 第五条经国家人社部批准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经市人力社保局批准设立的博士后(青年英才)创新实践基地;留学人员创业园。 第六条经中关村管委会认定的中关村示范区创新型孵化器、处于初创期的中关村孵化器及入住孵化器的初创科技中小企业。 第七条经国家级、市级认定的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和院士专家工作站。 第八条建有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的企事业单位,需注册地在xx区,且符合xx区的产业功能定位。 第三章支持措施 第九条强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的产业导向。重点支持符合我区产业功能定位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同时根据我区发布的《xx区人才导向目录》,引进、培养重点领域中紧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第十条大力推进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积极支持和鼓励我区企事业单位申请设立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在平台建设、配套设施方面给予优先安排;优化已建成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的配套设施,形成适宜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软硬件环境。 第十一条针对创新创业平台中的高层次人才,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调各相关部门积极协助其解决落户、家属就业、住房、子女入学(托)等生活问题,开辟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 第四章经费保障 第十二条为每个新认定的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研发机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提供最高100万元、50万元的专项资助;为每个新认定的国家级和市级科}技孵化器,提供最高250万元、200万元的专 项资助;为每新认定的国家级、市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提供最高300万元、250万元的专项资助。 第十三条为每个新认定的国家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提供最高100万元、50万元的专项资助。 第十四条为每个新认定的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提供20万元专项资助,为批准进站工作的博士后每人提供5万元的研发经费和每人每年1.5万元的生活补贴; 为每个新认定的市级博士后(青年英才)创新实践基地工作站提供20万元专项资助,为经批准进站工作的博士、博士后每人提供5万元的研发经费和每人每年1.2万元的生活补贴。 第十五条为每个新认定的留学人员创业园提供一次性30万元的留创园园建设支持经费。 第十六条为处于投资建设中关村孵化器初创阶段的产业园区,提供最高100万 元的一次性资金扶持;为入驻孵化器的每家初创科技中小企业提供最高10万元的房租补贴;为经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认定的中关村示范区创新型孵化器,提供最高20万元的一次性资金扶持。 第十七条为每个新认定的院士专家服务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提供30万元专项资助,为经批准在站的院士、专家每人提供5-10万元的研发经费和每人每年18万元的生活补贴。 第五章附则 第十八条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工作的宏观统筹;

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12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根本上是人才的竞争。为了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教育必须通过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榆林一中北京 所谓创新即是通过创造性的劳动产生新的、有价值的东西。对于学校培养的创新人才,我们可以把其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简要概括为知识、能力、素质这三大要素,那么,如何培养现代教育中,学校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呢?我以为,创新型人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以培养。 首先,学识广博。从创新的概念我们可以发现,创新是在前人或他人已有发现或发明的基础上进行的,也就是说,知识是创新的重要基础,学校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培养掌握丰富知识的人,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而且是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好,但学校在有限的时间内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所以这就有一个优化知识结构的问题,尤其是要突出教会学生具备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的问题。 其次,能力卓然。能力的范畴是很广泛的,对于创新人才,首先是掌握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并且会运用知识是创新的基础条件,当然,这还不够,还要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进行创造性劳动的能力,有创造性思维才能创造新思想,有创造性的脑力或体力劳动才会出现创造性的成果,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创新能力的核心环节,这就要求学校培养的创新人才要注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创造性工作能力的培养,一句话,要培养有能力的人。 第三,素质全面。创新需要创造性工作,创造性的工作需要一个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需要具备艰苦顽强的工作作风、有时还要富有灵感和灵活性、要有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通过实践我们也发现,在构成创新人才的要素中,还有比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东西存在,它对于人才接受和获取知识、提高和发挥能力有决定性影响,这就是“素质”,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诸多方面,有丰富知识和较强能力的人,不一定就是具备较高素质的人,而这样的人才也是不健全的。而素质不高的人必然影响其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影响其能力的正常发挥,所以,学校培养创新人才必须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作者:王丽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0266 更新时间:2007-8-6 创新是时代的精神,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 力。掌握知识、有创新能力的人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其实质是遵循人的创新活动规律及创新素质培养规律,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发展个性是教育长期追求的目标。培养人的丰富多彩的个性,促进个性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是当代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一再强调自我教育、自我决定、主动参与、教育内容必须个性化,并指出“教师将来的任务是培养一个人的个性并为他进入现实世界开辟道路”。 有人认为我国的小学教育是“听话教育”,中学教育是“应试教育”,大学教育是“知识教育”,而唯独没有能力培养、素质教育,更谈不上发

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研究

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研究 人才工作的活力取决于体制和机制。实施人才强州战略,推进人才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人才资源开发规律,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 一、我州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建设现状 我州党委、政府历来重视人才工作,特别是2006年成立人才工作科以来,把人才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营造了良好的人才环境。 (一)“党管人才”新格局初步形成。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初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共同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的党管人才的工作新格局。一是组织机构更加完善。目前,州、县(市)党委都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由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人才工作,强化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州委分管领导任组长,州政府分管领导和州委常委、组织部长任副组长,人社、发改、工信、农业、畜牧、财政、教育、科技、卫生、民政、宣传、统战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切实加强对全州人才工作的领导。坚持人才工作报告制度,各县(市)和州直有关单位定期向州委人才办报告人

才工作情况;落实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州、县(市)委人才办认真履行牵头抓总职能,及时协调人社、教育、科技、卫生、农业等部门,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人才工作。二是政策体系逐步健全。先后制定出台了《2003-2010年全州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工作的意见》、《***“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实施方案》、《***州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的意见》和《***州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加快人才资源开发、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大力引进人才智力、营造人才环境等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三是目标考核不断加强。建立健全了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人才工作督查考核制等各项工作制度。改进人才评价标准,建立健全了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标准,提高了人才评价科学化水平,对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既注重年度考核和平时考核,又注重工作实绩和做出的贡献,打破了人才评价“证书化”倾向。五年来,先后共召开领导小组会议12次,定期听取各成员单位工作进展情况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汇报,把人才工作列入各县市、部门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第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意识得到

怀化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实施办法

附件三: 怀化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实施办法 为深入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助推怀化科学发展,更好地发挥人才在怀化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决定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以下简称“双创计划”)。根据《怀化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和《中共怀化市委怀化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精神,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总体目标 “双创计划”坚持科学发展人才观,遵循按需引进、高端引领、引用并重、以用为本的原则。其总体目标是:从2012年起,用5年时间,在我市各级各类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以及新经济社会组织等引进在学科建设、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能够推动本地本单位业务管理水平较大提升,带动新兴学科和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产业优化升级等方面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000名(其中市本级100名以上)。 二、引进对象 我市教育、卫生、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发展急需紧缺的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等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我市现代物流、高端服务、旅游、融资、资本运作、文

化产业、网络等行业发展急需紧缺的掌握关键技术,或者拥有能够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技术产品升级等重大科研成果的专业技术人才,具有丰富金融管理、资本运作和项目规划管理经验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我市打造能源、食品、森工、材料、生物等五大工业产业基地和强优势杂交稻、柑桔、名优茶、工业原料、油茶、牲猪、肉牛、烟叶、中药材等九大农业产业基地急需紧缺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先进技术的企业高端人才,创(领)办高新技术企业自有资金(含技术入股)或市外跟进的风险投资占创业投资超过30%的带项目带技术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三、支持政策 1、对引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分别实施科研项目资金资助和企业创业资金资助。资助经费由市人才资源开发资金和用人单位按照各50%的比例分担,根据项目进度、所获发明专利或省级以上鉴定成果等情况经市“双创办”组织评估后分期支付。对引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作为项目主要承担人的国家级重点项目、重大科技专项等给予50万元以内的资助资金,国家级一般项目给予40万元以内的资助资金;省级重点项目、重大科技专项以上等给予30万元以内的资助资金,省级一般项目给予20万元以内的资助资金;市级重点项目以上给予10万元以内的资助资金。对引进的高层

创新人才培养制度

人才培养制度 为更好地建立健全人才的培养机制、引进机制、使用机制和激励机制,更好地落实额敏县司法行政系统的发展,建立健全面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引进机制、使用机制和激励机制,大力营造自主创新的优良环境,提升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为额敏县司法行政系统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特制定本办法: 一、稳定、培养现有人才的激励办法 1、建立创新人才工作保障机制。各科室主要负责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团结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充分发挥专业人才在推进本系统跨越式发展中的骨干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要充分认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形成党政统一领导。我局将把人才工作作为各科室负责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提拔、奖励的重要依据。对在人才队伍建设中成绩突出的领导班子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创新科技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在本系统专业人员的使用上引入竞争机制,加大各类人才选拔使用方式和选聘力度,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促进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对我局评选出来的人才重点培养,压担子、挑大梁,条件成熟时适时选用,使他们在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有效地发挥典型示范作

用,在全矿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为专业人才成长提供发展舞台,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3、建立专业学科人才交流制度。按照个人自愿、我局需要、组织调配、因才施用的原则,根据企业发展方向,依托重点项目,针对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不同特点,不同发展方向,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向生产一线锻炼,不断加强专业人才的合理交流,实现人才的有序流动。 4、完善发展职业教育的保障机制。完善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分类制定在职人员定期培训办法,倡导干中学、学中干。按照统筹规划、学以致用、鼓励上进、合约管理的原则,鼓励在岗员工参加紧缺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的成人教育,全面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5、人才长效激励机制。本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重业绩、重贡献的分配原则。对特殊人才采取特殊的分配办法。对关键岗位的技术骨干、承担重点工程和研究项目的专业技术带头人、科技创新人才及经营管理人才,实行“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实践中集聚和培养创新人才。凡创新求变、勤奋拼搏,做出骄人业绩,给企业创造巨大收益的可给予重奖。 6、关心人才,改善条件。从工作环境、学习环境以及家庭生活等方面给予人才全方位的关心和爱护,积极为他们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和提供舒适的生活条件。加大投入,改善办公条件,抓好文体设施建设,优化员工生活环境,关注技术人员身心健康,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培训心得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培训心得 教师具备教育科研创新能力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更是时代对广大教师的要求。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社会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是科研型的教师,必须具备高水平的教育科研创新能力,否则无法实施这个变革。 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具有各种独特品质的社会成员。他们有着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禀赋、能力,不同的气质、性格,不同的意志、情感,不同的思想、行为,而且他们又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由于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不同、性格特点各异、家庭环境不一样,个性心理品质千差万别,且极不稳定,不断变化,每个学生就是一个特殊的世界,对他们不可能像生产物质产品那样按固定的工艺流程、统一的型号来铸造。受教育者不仅是教育的客体和对象,而且可以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转化成为教育的主体,既是教的客体,又是学的主体。他们在接受教师影响的同时也影响着教师,影响着整个教育过程。任何教育活动都不是教师的单向作用,而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作用。教师从事的教育和教学活动,只有得到受教育者的良好配合才能产生效益。因此,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只有不断地探索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科学地、灵活地运用教育理论,因人、因时、因地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这种创造性的作用并不在于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发现,而在于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中塑造发展中的人。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那么,该如何提高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呢? 一、教师科研能力提高的途径 1、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前提 (1)树立和增强从事科研的意识和自觉性。 (2)要注意学习,用于实践。 (3)要努力掌握从事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 (4)要创设教育科研的氛围 2、培养与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方法 (1)多看。多看是提高教师教研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只要通过不断的学

创新管理机制不断激发人才活力

紫阳县:创新管理机制不断激发人才活力 教育培训机制。科学制定人才教育培训计划,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每年对现有人才开展一次轮训,着力实施人才素质工程。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项目建设专项培训、新农村建设专题培训以及生态旅游和富硒食品开发等专门培训,有力地增强人才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今年5月份以来,以县委党校为阵地,对农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等骨干力量进行了一次集中培训,协调农业局、林业局、科技局、农办、茶叶局组成两个讲师团,分赴25个乡镇对乡村两级干部、下派锻炼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全面轮训。同时,大规模举办产业现场培训、劳动力技能培训,不断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定期交流机制。建立县人才管理信息库,对现有人才实行动态管理。按照因事设岗、因岗定人、学用结合的原则,每年进行一次现有人才交流,促进岗位合理流动,实现人才合理配置,促其发挥作用。加强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加大人事代理、人才评价、人才选聘等服务力度,积极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调节作用。今年以来,全县机关事业单位人才交流61人,有效缓解了县直机关人才富裕、边远乡镇人才相对不足的需求矛盾。 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公务员法》执法检查力度,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以业绩为核心,积极引入竞争机制,以绩效工资为杠杆,实现收入逐步向急难险重岗位、贡献突出的优秀人才倾斜,有效激励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今年又选派3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信访、交通、项目、招商和包村一线挂职锻炼,牢固树立在一线识别、锻炼和选拔干部的用人导向。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人才制度,加快人才成长步伐。设立县级“人才科技创新奖励基金”,年底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进行表彰奖励,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人才奖励体系,提高了人才创业积极性。 考核评价机制。改革人才评价方式,规范人才职业标准和岗位分类,建立完善以工作业绩、职业道德、政策理论水平、工作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体系。出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的意见》,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把人才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年度综合考核和主要领导任期政绩考评重要内容,使人才工作始终摆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位置,成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 经费投入机制。将人才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逐年增加经费投入。设立人才创业扶持基金,协调财政、计划、金融等部门实行联动帮扶,对进入蒿坪富硒工业园区、双安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创业的高层次人才,在资金上予以重点扶持,着力打造高层次人才创业高地,自2008年以来,已累计注入资金150 0余万元。同时,以组织、人劳部门牵头,积极组建人才创业协会和各类专业协会组织,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拓宽投入渠道,降低人才创业风险,增强人才创业信心。

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模板

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 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 摘要创造性人才 = 创造性思维 + 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教育是在创造型的管理和学校环境中由创造型教师通过创造型教育方法培养出创造型学生的过程。创造性学习是创造性教育的一种形式。它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倡导学会学习,重视学习策略。创造性学习者擅长新奇、灵活而高效的学习方法,具有创造性活动的学习动机,追求创造性学习目标。 关键词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 一、创造性人才 创造性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人类智力能力的最集中的表现。什么是创造性,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我们把创造性定义为: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这里既指思维过程,又指思维产品,也是思维的个性特征。这里的“产品”,即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它既可以是一个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种新技术、新工艺、新作品。不管是强调思维过程,或者是强调思维产品,还是强调思维品质,共同的一点是突出“创造”的特征。产生这种特征的原因在于主体对知识经验或思维材料的高度概括后集中而系统的迁移,进行新颖的组合分析,找出新异的层次和交给点。概括性越高,知识系统越强,_减缩性越大,迁移性越灵活,注意力越集中,则创造性越突出。 过去,,对于创造性的研究,大体上经历了 4 个阶段,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探索的。 第一阶段(约 1869 - 1907 年): 1869 年,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 F . Gallon )出版了《遗传与天才》一书,公布了他所研究的 977 名天才人物的思维特征,是国际上研究创造性的第一部文献。在这一阶段,出版或发表的文献,大都是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并对“创造性” 的“先天”与“后天”关系问题展开了辩论,但这阶段没有实验研究。 第二阶段(约 1908 - 1930 年):心理学家把创造性心理学划入“人格心理学”中,对创造性进行个性心理的分析。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传记、哲学思辨的方法研究文艺创作中的创造性,并将这种创造性作为人格或个性的表现。

创造性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

创造性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 知识经济的竞争是创造性人才的竞争、创造力的竞争。那么,什么样的人才具有竞争力呢?从创造力的概念与知识经济的要求出发,笔者认为创造性人才应具备如下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 1.自觉的哲学思想 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意识。列宁曾说:“你或者用先进的哲学指导你的行动,或者为落后的哲学所束缚。”任何人的行为做事,都是在一定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影响下进行的,只不过有的人是自觉地运用而有的人是不自觉地被支配而已。 哲学之于创造的作用在于告诉我们要站得高、看得远、瞅得清。所谓的“坐井观天”、“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以及古希腊的“大圈与小圈”等,都无一不说明只有“会当凌绝顶”,才能“一览众山小”。创造性活动必须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又必须要跳出原有知识经验的圈子,以俯视、审视的态度来看待已有的知识经验,就会发现他们之间的似断实连的内在联系,从而产生独特新颖的新产品。试看所有对历史的发展起过推动作用的大科学家、大发明家,几乎都将学问做到了哲学层次上,这不是偶然。 哲学思想对于创造力的另一作用在于帮助形成、激活借鉴意识。俗话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或者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为什么呢?因为它具有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可能视角、维度都不一样。对相关、甚至不相关的行为方法等加以借鉴,应用于自身领域则又可能“山穷水尽”变为“柳暗花明”。这种借鉴意识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于看来已经相当完善的知识、领域的创新,交叉、复合、边缘学科或领域的建立、开辟。表面上看,借鉴是一种模仿,本质上确实是对高效知识的浓缩、提炼而形成的简单抽象模型在其他领域的创造性运用,其结果就是有自己特色的新产品。比如现今逐渐走红的“灰学系统理论”是受辩证法的启发、开创电影艺术新境界的蒙太奇手法借鉴了意识流小说的手法(源于荣格哲学)。 禾者认为,无论是什么哲学流派的思想(私下里以为:选择适合自己的哲学思想作为指导有助于创造力的发展),只要深得其精华(强调其实质)并自觉地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工作、活动中,我们就可以避免画地为牢的困境,取得独创性的成果。 2.合理的知识结构 在创造力与知识的关系问题上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知识束缚创造力(这与中国的国情有点像,学历与创造力有负相关趋势)、二是认为知识与创造力成正相关、第三种是认为二者具有矛盾关系。笔者赞同最后一种观点而倾向于第二种,因为这其实就是一个如何看待知识的质,即知识结构的合理化程度的问题。 现代心理学认为,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同化原有知识、概念而形成新观点、新概念。合理知识结构具有如下特点:①具有高度准确、着眼于联系的概念。创造离不开概念组合,概念越明确,相互联系越紧密,新观念越容易形成,创造性思维越容易展开。②具有双重知识结构。包括按照逻辑关系建立的微观结构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主题为中心的从一般到特殊的宏观结构,因联系加强而便于再创造。③具有大容量的知识功能单位。知识功能单位指一组在内容上有必然逻辑联系的信息。知识功能单位容量越大,思维的跨度越大,跳跃性越强,创造的可能性也就越大。④具有大量程序性而不是陈述性知识。可见,知识结构越合理,知识的质量越高,创新越容易,创造力也就越高。 那么,如何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呢? ①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笔者特别强调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形式逻辑(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理由充足律);辩证逻辑(泛指自然科学中各学科独特的思维逻辑,包括物理、化学、天文学、地理、生物、信息科学、生命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空间科学等);情感逻辑(或叫情绪智力,尤其对于卢象影响很大);数学逻辑。这些基础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