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从德育创新看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造激发创新的环境为条件 可以说 . 从德育创新这个 角度作为切入 点 22激发创新认识 . . 提高创新思维 探讨创造性人 才的培养 . 是顺 应时代 发展要求 的 . 也是符合 我 国当前 以德育为指导一是有助于消 除教育评价标 准的认识误 区. 二是可 的教育 改革 的。 以摆脱对创新神秘莫测 的心理障碍 . 从而树立 自信心 这是 因为 . 在我 国一直 以来在传统教育评价标准都是 以 “ 听不 听话 ” “ 、是否掌握 了标 1德 育 创 新 和 创 造 型 人 才 培 养 的 结 合 . 11 造 型人 才 的定 位 .创 准答案” 为依据来判断学生 的优劣 为 了改变这 一教育 尺度 . 要注重学 以德育为指导 , 正确的引导学生正视创 新 . 鼓励学生增 创 新 能力 由 知识 、 力 、 质这 三 大要 素 构 成 , 所 谓 的 创 新 人 才 生的心理健康 , 能 素 而 注重启迪 学生的创造 思维 . 激发 学生的求 知欲 . 就是创造异质性 知识 的主体 从 知识 种类 来看 . 创新人才 又包括知识 加 自信心 。与此同时 , 鼓励学生 的全面发展 再者 . 培养创 创新人 才、 技术 与产品创新 人才 、 管理创新人才和制度创新人才等 但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 是, 不论哪种创新人才 。 总的来说都具有 许多性 格优 势。 创造性人才有 造性人才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新思 有创造性 的脑力或体 力劳动 才会 出现创造性 的成果. 其中 着 旺盛 的求知欲和强 烈的好奇 心 . 因而能 够冲破 旧的传统观念 . 出 想的基础 . 提 与众不 同的见解 和方法 , 勇于推 陈出新 。 与此同时 , 创造性人才一般具 发现问题 、 解决问题是创新能力的核心环节 因而 . 培养创新 人才 . 就 注 有很好 的洞察力 和百折 不挠 、 坚持 不懈 的毅力和意志 , 于举 一反三 . 要从 人 的 生 理 潜 能 出发 . 重 德 育 和 哲 学 教 育 在 创 新 思 维 能力 发 展 中 善 培养创 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劳动的能力 取得异常 的成 就。 在这 过程中 , 创造性人 才又不乏勇气 和幽默感 . 所 的作 用 . 以在对任何情境 、 任何事情都能提 出可选 择变换 的新 思想的能力 23发 展 创 造 个 性 . 高 个 人 素 质 . 提 众所周 知 . 所谓 的创新 教育就 是要 全面注重 人的认知活 动、 情感 1 . 会 发 展 需 要 培 养 创 造 型人 才 2社 2 世 纪 是 知 识 爆 炸 的 时 代 .现 代 社 会 对 知 识 的要 求 无 论 从 数 量 活动 和意志活 动。 1 就创新本身而言 , 非常注重个性的发展 . 失去 了个性 这也是 还 是 范 围 上 都 发 生 了 巨 大 的 变 化 。 期 以来 . 于应 试 教 育 的 影 响 . 长 由 我 也就谈不上创 新。培养创新人 才是创新 教育非常重要 的一环 . 的教育质量一直落后于西方发达 国家 目前 , 我国的教育教学体 制还 实施创 新教育 的根本 所在 , 是我国素质的教育的核心观点 在一定 也 “ 存在许多与应试教育发展相适应的弊端 . 由于 学 科 教 育 侧 重 于 学 习 现 程度 上而言 ,教育 的任务是毫 无例外地使 所有人 的创造 才能和创造 有 的 知 识 结 论 、 巧 和 技 法 因而 缺 乏 对 学 生 自身 能 力 、 造 力 的 培 养 潜力都 能结 出丰硕 的果实 , 技 创 这一 目 比所有 目标都重要 ” 以. 标 所 创造 通 从 世 界 范 围 来 看 . 今 乃 至 今 后 教 育 发 展 的基 本 途 径 都 要 以创 造 性 人 型人才要全 面发展其 的个性倾 向与心理特征 .在这个层面上而言 . 当 才为依 托。因此 , 加快现有教育体制和教学机制 的改革 , 与素质 教 过德育发展个性 , 建立 是培养创造性人格 的一种重 要途径 . . 第一 , 从德 育角 使 人 育实施 和创造性人才培养相适应的体制和机制 . 是我国教育 的适 时而 度 出发 培养 创 造 性 人 才 的 个 性 和 人 格 . 之树 立 正 确 的世 界 观 、 生 需。 观和价值观 ; 第二 , 培养创造性人才强烈 的进取 心和责任感 . 使之具有 顽 强 的毅 力 和 勇 于 献 身 的 精 神 ; 三 . 持 对 事 物 浓 厚 的 兴 趣 和 好 奇 第 保 1 . 育创新是 培养创 造型人 才的内涵 3德 《 中共 中央关于进一 步加 强和改进 学校德育 工作的若 干意见》 明 心 以开 阔 的思 路 、 发 创 造 意 识 激 马克思 曾经指 出:只有在集体 中. “ 个体 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 确提出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 “ 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 制逐步建立 的情 况下 , 如何指导 学生在观念 、 知识 、 能力 、 心理素 质方面尽快适 应新 的 的手段 , 也就是说 , 只有在集体 中才可能有个人 的自由 ” 因而 . 创造性 要求 这些都是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 的新课题 。 德育在开发 人才不仅要 具有 良好 的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 . ” 还要从 人文精神和科学 独立思 考 、 勇于创 造的科学意识 和科学精 学生的创 造力方面发挥重要 的作用 , 以德育作 为培养 创造性人才 的切 精神人 手培 养其实事求 是 、 人点 . 是以学生为本 . 通过构筑精神 支柱来 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在 以 神 由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搭建起来 的集体主义是新时代德育 的重 创 新 教 育 著 称 的西 方 .一 直 都 延 续 着 在 加 强 理 想 信 念 教 育 的 同 时 . 要内容 . 着 因而 . 为了实现人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 的统一 . 培养创 造性 力于培养学生 的创造力 、 意志力 、 判断力 、 亲和力及独立人格 培养创 人 才 也 必 须 重 视 实施 科 学 化 的 人 文 教 育 和 人 文 化 的科 学 教 育 造性 人才是现代社会 的需要 . 因此要 “ 增强 适应时代发展 、 社会 进步 以 3以德 育 创 新 作 为 培 养 创 造 型 人 才 的 途 径 . 及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 的素质教育 ” 由于受 到应试教 育和传 统观念的影 响 . 在我 国很长一段 时间内教 育模式 都是一 味地填 鸭式 教学。 向学生机械的灌输知识的同时很少 在 2德 育创 新在 创 造 型 人 才培 养 中 的作 用 . 21 . 坚定政治立场 . 完善道德判断能力 注重学 生创造 能力 的培养 。学生们只是机械的听话 、 顺从 和懂事却 缺 目前 , 国社会发展处在转型期 . 我 由于受 西方特有价值观 的影 响 . 乏个性 的塑造 如今社会的发展需要积极发挥德育在发展学生创 造性 培 创 我 国主流价值观 以及伦理道德取 向也逐渐转 向多元化 随着社会利益 中 的 独 特 功 能 。 为 了 改 变 这 一 现 状 , 养 有 创 新 意 识 、 新 能 力 的 人 转 的 日益多元化 , 部分社会 成员 的心理 压 力逐 渐增大 . 由此产生许 多不 才 . 变 教 育理 念 以德 育 为指 导作 为 培 养 创 造 性 人才 的途 径 是适 时 而 良心 态 现 在 这 种 现 象 已 经 逐 渐 向 学 校 蔓 延 . 多青 少 年 会 出现 一 些 需 。 许 第一 , 以思 想 政 治 课 为 主 导 , 教 学 环 节 上加 强 对 学 生 的教 育 一 在 极端 个人 主义 、 金主义 和享乐 主义 等不 良心 态 .
浅谈“创造性”教育的人才培养
浅谈“创造性”教育的人才培养1.“传授知识经验”。
从纵的方面来说,就是使社会受教育者继承和掌握前人在劳动创造中已经取得和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和规范。
从横的方面来说,就是自身塑造出一个德智体美技等多种素质的结构,使之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综合纵和横的两个方面,“传授知识经验”就是继承前人的传统、知识、经验,使人的历史发展得以重现。
2.“发展再创造”。
在“传授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社会进一步发展和更新的要求,按照对未来社会预测的结果去改变人的自身缺陷,去设计和培养出一代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人。
教育同人们的生产劳动一起,共同构成了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教育的本质与创造性教育的内涵1.教育的本质。
“教育,就是教育者以人类社会所积累的知识经验授予受教育者,使之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人精神财富的这样一种社会过程”。
教育本质,就是自觉地传递前人及现实需要的人类文明成果,并加以运用去发展和创造未来社会。
2.创造性教育的内涵。
创造性教育,在教育观念上,就是使教育发展先于经济发展、产业发展,按照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确立今天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等等。
创造性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就是传授使人们能够认清未来发展趋势,促进人们创造发明的科学知识,同时把开发人的创造潜力作为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教师在创造性教学中所遵循的原则1.发展学生智能的原则。
创造性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在开发人们现有的智力和潜能的基础上去进行知识的积累、吸收和创新。
在这里,我们强调开发智力潜能并不是否定知识传授,而是要求以开发智能为中心,在这个前提下进行知识的传授,使学生获得运用知识和扩展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
2.按照层次渐进的原则。
根据教学过程的规律和特点,数学活动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适应层次、发展层次、创新层次。
创造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在这三个层次的有节奏的递进过程中得到实现的。
3.发展学生个性的原则。
(1)要适当地减少课时,减少大量重复性的课外作业,使学生有充分的自我支配的自由时间,去安排自己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
对创造型人才的认识和培养
–––创造了自己(家庭)没有的(有价值的)东 创造了自己(家庭)没有的(有价值的) 创造了自己 西。
心理学家对创新涵义的两种观点
黑菲伦(J.W.Haefele)等人的观点: 创新是提供给整个社会独特而有社会意义的 东西的活动, 东西的活动,人们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说得上有 创造才能; 创造才能; 罗杰斯(C.R.Rogers)等人的观点: 创造的独特性和有价值性的标准应该是创造者 自己,不必上升到社会的高度。 自己,不必上升到社会的高度。
强调需要知识积累
需几个信息单元足以激发出创 意的“顿悟” 意的“顿悟”
常规思维的特点之一
聚合思维(收敛性思维、求同思维、同向思维)的基本涵义: 聚合思维(收敛性思维、求同思维、同向思维)的基本涵义: 利用已有信息(知识),遵循单一的逻辑模式, 利用已有信息(知识),遵循单一的逻辑模式,产生独一无二 ),遵循单一的逻辑模式 的或者传统能接受的最佳结果。 的或者传统能接受的最佳结果。
创新的相对性
–––创造了世界没有的(有价值的)东西; 创造了世界没有的(有价值的)东西; 创造了世界没有的 –––创造了国内没有的 有价值的)东西; –––创造了国内没有的(有价值的)东西; 创造了国内没有的( –––创造了某单位没有的(有价值的)东西; 创造了某单位没有的(有价值的)东西; 创造了某单位没有的
创造性人才的品质与培养
创造性人才的品质与培养
n毅力 :是指人们坚定持久,好不动摇的
意志力,是时间上的持久性和精神上的坚韧 性的表现。
顽强的毅力是创造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创造性人才的品质与培养
例:
1、居里夫人将十吨沥青和几百吨水、化学药
品慢慢熬煎,才提炼0.1克镭盐;
2、李时珍编《本草纲目》,踏遍十几个省的
创造性人才的品质与培养
2、追求真理,孜孜以求
法国微生物 学家巴斯德 “求理不要 命”的研究 狂犬疫苗。
创造性人才的品质与培养
互动环节:
n 广东医校训是什么?你 是如何理解的?
创造性人才的品质与培养
创造性人才的品质与培养
(三)坚毅精神
“勇敢和天才是成功的一半,而 毅力是成功的另一半。”
—— 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
例:想当诺贝尔 13岁男孩被炸残
n .c n/news/2012/05/24/61897 8.html
n 2012年4月3日,河南安阳 一名13岁的初一学生武越, 在自制一枚小火箭推进器 时发生爆炸,左手被炸掉, 双目至今没有恢复视力。 他的愿望是想做“当代诺 贝尔”。
n 1962 前苏联物理学奖得主兰道,“兰 道三角理论”。
正三角形:代表头脑敏锐,且基础 知识雄厚 ---突出的创造性人才
棱形:代表头脑敏锐,但是基础薄 弱 ---较好的创造性人才
创造性人才的品质与培养
对顶三角形:代表头脑迟钝,且基础 知识扎实 ---普通的工作型人才
倒三角形:代表头脑蠢钝,且基础 知识薄弱 ---不是创造性人才
但经过上百次试验他终于成功了。”
n
Q:“你最喜欢什么课?”
n
A:“生物、数学。”
创意写作与创造性人才的养成体会
创意写作与创造性人才的养成体会创意写作是一门需要创造力的艺术。
对于刚刚开始学习创意写作的人来说,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是关键。
我是一名已经在这个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作家,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我领悟到一些养成创意写作能力的方法,下面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体会。
其次,创意写作需要我们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要培养创造性人才,我们不能局限于自己狭隘的知识领域,而是要多学习、多涉猎各种知识。
只有通过广泛的学习,我们才能拥有更多的素材和观点,从而更好地运用在自己的创意写作中。
同时,知识的运用也要具备灵活性。
灵活运用知识能够让我们的创意更加独特与出彩,给读者带来新的视角和感受。
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
此外,创意写作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情感表达能力。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情感的体验和表达。
只有在情感的驱动下,我们的创意才能更加生动有力。
要培养情感表达能力,我们首先需要培养自己的情感素质。
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把自己融入到感受中去,深刻体验自己和他人的情感,这样才能更加真实地表达出来。
其次,我们还要学会用文字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文字要有力度,要有渲染力,要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共鸣。
通过大量的实践和反思,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
最后,要培养创造性人才,我们需要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创新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打破传统模式的束缚,发现和创造新的解决方法。
为了培养创新思维,我们可以多进行头脑风暴,挑战自己的认知边界,跳出舒适区,不断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
创造力是创意写作的灵魂,只有具备了创造力,我们才能在作品中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深度。
要培养创造力,我们可以多进行创新实践,多与他人交流合作,多与艺术作品接触等。
通过这些创造性的实践,我们可以激发自己内在的创造力,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
综上所述,培养创意写作能力需要我们注重观察与思考,拥有广泛的知识储备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具备良好的情感表达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学生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也是护理专业最基本的教学内容。
在当代护理学教学中,培养创造性人才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护理教育任务。
一方面,创造性思维是护理学知识的核心;另一方面,创新能力是个人发展、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创造性思考是护理学知识的核心,也是护士们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的核心要素。
护理学中,有许多健康、病理、社会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运用创造性思维,才能找出最佳解决方案。
因此,护理学教育要突出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用实际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熟悉解决问题的步骤,加强针对性的学习,培养科学创新的能力。
另外,护理学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护理专业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护士们在实践中最重要的能力。
在现代护理实践中,随着病发展的日益复杂,护理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护士要素要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时刻拓展自己的视野,能够不断创新和优化护理工作方法,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为实现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教育管理者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
首先,要给予学生宁静的创新环境,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教学资源。
其次,要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培养能够传授创新精神的教师,以便向学生传播护理专业基础知识和创新实践经验。
此外,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可以结交更多有创新精神的人,不断增强自身创新意识。
最后,教育管理者应树立健全的审美观念,以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以及对审美观念的理解。
审美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力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创新的可能性。
总之,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创造性人才培养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教育任务,要从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两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培养护士们具有创新精神和审美观念的专业人才。
创造性人才
社会类术语
01 构成要素
03 时代作用
目录
02 人格特征 04 培养途径
创造性人才,是指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中,具有发明创造能力的人们。能力人人皆有,但在征服自然和改 造社会过程中,各人能力发挥作用的大小、水平的高低却是有差别的。只有那些具有思维的敏锐和创新性,能在 自然和社会发展中的难题和新问题面前,充分发挥其才能,以新颖独特的创造,去解决问题的人,才称得上创造 性人才。
第三,改革考试制度,培养学生创造个性的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教育考试手段应注重考核学生 捕获、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既要考学生的基本知识,更要考他们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把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发明创造的能力也按一定比例计入总分,以激励学生开发自身的潜能, 培养学生创造个性的发展。
人格特征
创造性人才在许多人格特征上都具有一致性,体现在:
(1)坚定的创造动机。创造活动开始于新动机,创新动机越强烈,创造活动越有可能成功,社会价值也越 大。
(2)充分的自信心。对于创造性人才而言,自信是发挥其创造潜能的重要条件。
(3)高度的独立性。是指敢于坦然地对事物和关系大胆置疑,依靠自己思想去决定,不盲从,不轻附众议, 不受习惯势力的限制和约束,并且不屈从于权威意见。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造性人才从事的是复杂的、高级的脑力劳动,这些复杂的脑力劳动不同于农业经济时代 和工业经济时代的脑力劳动,它是以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对象和产业为工作和劳动根本点的,劳动的水平代表着 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和工作水平。
知识经济时代的复杂劳动的特点,
一是创造性人才的劳动能够解决难度更大、范围更广、涉及许多学科和矛盾问题。
二是创造性人才的劳动具有较高的抽象思维和创造力,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创造更高的社会生产力。
创造性人才的品质与培养
┌ 科学方法论 ┌─ 基本理论 ┤ │ └ 专业基本理论 │ │ ┌ 群体智慧与组织能力 │ │ 解决专业问题与实践能力 ├─ 基本能力 ┤ │ │ 接受与综合新思想能力 创造型人才知│ └ 自学与探索分析能力 识、能力结构│ │ ┌ 自然科学 ├─ 基本知识 ┤ 社会科学 │ └ 横向科学 │ │ ┌ 自然素质 └─ 基本素质 ┤ └ 精神素质
周恩来总理编的省市名称顺口溜: 两湖两广两山河, 三江云贵吉福安, 双宁四台天北上, 新西黑蒙青陕甘。
⑸重复记忆法 ⑹直观记忆法 ⑺笔头记忆法 ⑻生理节律记忆法
3、思维能力 在中文里,思就是想;维就是序,所以 思维就是有秩序地思索。培养思维能力,应 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 (2)培养独立思维的习惯 (3)积累深入思维的经验 (4)建立合理思维的结构 (5)发展全面思维的品质
心理学家 生理学家 作曲家 油画家 诗人 军事家 运动健将 小说家
最佳创造年龄
30~39 35~39 35~39 32~36 25~29 50~70 25~30 30~34
最佳创造年龄是指群体平均年龄,并 不说明每一个个体的情况。但从中可以看 出,人生的最佳创造期是青年。这就需要 每一位青年十分珍惜青春年华,争取在最 佳年龄之前,就要打好基础,锤炼创新的 能力。
1、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一种特殊的知觉能力,它 能迅速而敏锐地注意到有关事物的各种并 不特别显著,却很重要的细节和特征。 伦琴发现了X光
(1)目的性原则 观察是有意知觉的最高形式。在观察之前 人们要制定观察计划和方案,要确定观察对象 和目的,要拟定观察步骤和方法,这就体现出 观察的目的性。 伽里略发现了单摆原理
6、自学能力 培养自学能力,必须要形成正确的自学 动机、树立坚定的自学信心、养成良好的自 学习惯、锻练顽强的自学意志、培养稳定的 自学情绪、掌握科学的自学方法,才能取得 良好的效果。 培养自学能力,还要注重提高学习能力、 信息收集和应用能力。
如何成为一个创造性的人才
如何成为一个创造性的人才
现在很多人都是喜欢去钻研一些很高深的问题,觉得这种事情很难,但是有一些问题是真的很难的, 但是当你去研究这些问题时,就会发现你对这个领域的兴趣变得越来越浓厚。
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挑战不是要做出新作品,而是需要创造出新作品。
要成为一个创造性的人才有很多方法,其中可以分为三个方面1、拥有强烈的求知欲,有一个好奇且充满好奇心的脑袋。
2、对某件事情有强烈意愿并且坚持不懈地去做那件事情。
3、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在脑海中想出许多不一样的东西。
要成为一个创造性的人才必须要具有这些特质:好奇心、对某件事或某项活动感兴趣、有强烈愿望而且坚持不懈地去做、能够想象出许多不一样又新颖有趣的东西。
这些特质是可以通过培养和训练来养成并加强他们这三个方面。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多看些书増加知识储备;通过写日记或把每天所见所思记录下来;通过看电视节目,看电脑节目提高自己对信息收集能力和判断能力;多参加些培训和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动手。
培养创造性人才,浅谈主体性教育
培养创造性人才,浅谈主体性教育二十一世纪是创造的世纪,是创造性人才辈出,新思想、新发明、新发现不断产生的世纪。
但是传统教育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造精神,面对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应该坚持“科研兴校,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
立足时代与发展,我们看到:面对信息化科技飞速发展的世界,面对新技术革命带来的人才竞争和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变革,人们追求的是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追求人的自由充分的发展,要求从现代社会的高度,培养开拓创新型的人才。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会创造,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造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求异思维的形成是创造的基础,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民主和谐的氛围,或当他们以主人的身份投入学习时,他们的求异思维就会异常活跃,要使学生以主人的身份投入学习就要对学生实施主体性发展教育。
承认和发展人的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学习和概括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论述,我们得出,人的主体性主要包括如下几点:一是独立性。
个人对于他人及社会有依存性,但也有独立性,这种独立性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等方面。
主要表现为有独立见解、个人学习风格,有健全而成熟的行为模式等。
独立性是人作为主体的一个前提条件。
二是能动性。
人受内外在动机因素的推动,自己积极地发出自己的作为,不仅适应而且能够改造客观世界。
能动性表现为自觉性、自动性、积极性。
三是选择性。
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必须是有选择的,因为选择体现为人的作为的目的性。
“学生主体性发展”教育,是促进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展的教育。
主体性发展好的学生,其能力强、思品优、人格健全,个性表现力强,在学校会成为好学生,将来走向社会会成为好公民。
所以抓住主体性,就是抓住了学生素质发展的主要矛盾,就能促进或带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对学生实施“主体性发展教育”就是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潜能,使之真正成为活动、学习的主体,进而成为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的主体。
创造性的人才升级计划
创造性的人才升级计划创造性的人才升级计划是一项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计划。
它以中学生发展为出发点,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和资源,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造性的人才升级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1.创造性思维的定义与特点:–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提出观点和创造新事物的思维过程。
–创造性思维具有开放性、灵活性、跳跃性和独创性等特点。
2.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头脑风暴:鼓励学生自由发挥,畅所欲言,激发创新想法。
–交叉学科学习:鼓励学生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促进知识融合和创意产生。
3.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是指对创新的重要性和价值的认识和感知。
–培养创新意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改变意识和价值意识。
4.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是指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培养创新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5.创造性的人才升级计划实施策略:–创设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工具。
–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科技创新大赛、创意设计比赛等,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组织创新讲座、研讨会和交流活动,邀请专家和成功人士分享创新经验和故事。
6.创造性的人才升级计划评价与反馈:–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综合评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的创新成果,并提供改进建议。
通过创造性的人才升级计划,中学生可以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习题及方法:1.习题:请简述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解题方法:回顾课本中关于创造性思维的定义和特点部分,提取关键信息,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和描述。
答案: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包括开放性、灵活性、跳跃性和独创性。
开放性指的是思维不受限制,能够接受新的信息和观点;灵活性指的是思维能够适应变化,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跳跃性指的是思维能够进行跨领域、跨层次的思考和联想;独创性指的是思维能够产生独特的、新颖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在创造性教育中培养创造性人才
在创造性教育中培养创造性人才摘要: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就必须依靠创造性教育。
只有把创造性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贯穿在日常生活教育之中,对学生进行创造能力的开发,才能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创造性教育小学语文培养创造性人才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必须依靠创造性教育。
只有把创造性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贯穿在日常生活教育之中,对学生进行创造能力的开发,才能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那么,如何在创造性教育中培养创造性人才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营造创造性氛围优雅的环境,可以启迪学生思考创造,把学生带入浓厚的学习氛围。
而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人格素质的现实可行的途径,因而,我们对校园的环境进行了整体设计:学生一踏进教学楼,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个发人深思的“寓言故事”,图文并茂,寓意深刻,引人深思;一首首经典诗歌,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引发学生对祖国几千年来古文化的欣赏;一句句警世劝学名言,启迪教育着学生怎样珍惜时光,怎样做人;一幅幅抽象画,引发学生去想象、去思考,使学生身在其中获得无数思想的启迪和精神的熏陶,为学生的“创造”营造了有利的空间。
另外,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实践活动,也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
为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特长,我们开展了课外兴趣活动。
全校成立了绘画、书法、阅读与写作、器乐、舞蹈、英语等多个兴趣小组。
担任各个兴趣活动课辅导的教师,则根据活动特点,定出计划、目标。
各活动小组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便让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
二、培养创造性品格一般来说,创造性品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培养逐渐形成的。
而顽强的意志、健康的创造情感是创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品格,要具备这种素质,必须强化自学能力,不断获取新知识。
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培养顽强与勤奋的品格。
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
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创造力是一个人的头脑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创造新的思考、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法的能力。
在当今的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创造力被认为是培养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能力。
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则离不开创造性教育和创造性学习的实施。
创造性教育是指利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的灌输和机械的应用,而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创造性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为了实施创造性教育,教育者需要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发展和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校应该提供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师则需要成为引导者和启发者,提供问题解决的支持和激发学生的潜能。
此外,学校还应该开设创新实验室、创客空间等创新性学习场所,提供丰富的创新资源和培训机会,让学生能够在自由探索和实践中培养创造力。
创造性学习是创造性教育的基础和手段。
创造性学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索式学习。
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造性学习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创造性学习中,不仅需要接受知识和信息,还需要提问、思考、探索和进一步创造。
为了实现创造性学习,我们需要在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例如,启发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和思考中学习。
问题解决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
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促使学生在集体智慧中创造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此外,创造性学习还需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表达和展示。
学生可以通过写作、绘画、设计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理论浅解
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理论浅解国家领导人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造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因此,培养创造性人才,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是中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创新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它以超越性和创造性为主要特征。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广泛地思考,进而超越前人的成果;或开拓思维领域,想前人所未想,创造出以前所没有的新成果。
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具有创造性呢?这要从思维品质来探讨这个问题。
思维品质,一般要从两方面来认识,即深度和广度。
思维深度,体现在基础知识的深厚和坚实以及在此之上的纵向延伸;思维广度则体现在知识广博和全面以及在此之上的横向拓展。
前者可以熟能生巧,后者则可以融会贯通。
二者有机结合,便构成创新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加以思维诱导和训练,努力培养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造型人才。
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拓展。
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绝不是一味地强调创新而忽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拓展。
因为没有坚实和广博的基础,就没有上熟练和灵巧,就没有融会和开拓,也就没有超越和创造。
缺乏基础的创新,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一方面要在每一科的学习上多下功夫,做到熟练,向纵深挖掘;另一方面,还要把各门基础学科都学好,无论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使各学科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相互为用。
加强创新思维的诱导训练。
我国的现行教育,往往是基础积累丰厚,而思维创新单薄。
这主要是与人们传统认识有关,一味地推崇“熟能生巧”,拿着可能当必然。
熟练了可能生巧,但也极有可能生不出巧来。
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意识地进行了创新思维的诱导和训练。
创新思维的训练,要在超越和创造两方面下功夫。
本质上就是对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加以诱导和训练。
联想是由某人、某事、某概念而引发其他相关的人、事、概念的思维活动。
常见的联想种类有相似联想、相关联想、相反联想和因果联想。
相似联想与相关联想是在对所学知识充分熟悉的基础而进行的拓展延伸活动,其最终结果极有可能在纵深和宽广方面超越前人,是创新思维超越性的体现;相反联想与因果联想在大幅度跨越和探究原因的过程中,可能会开发出很多思维空间,其最终结果极有可能开辟了一个或几个新的思维领域,从而创造出新的成果,是创新思维创造性的更深入更广泛的体现。
提升科学素养 培养创造性人才
提升科学素养培养创造性人才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人们必备的一种文化素质,它不但关涉到人们日常生活、健康问题的解决,还关乎到国家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因此,培养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才,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
而在这个全球化、多元化的时代,不光是要求人们具备科学素养,更需要培养创造性人才,促进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提升科学素养达到创新的效果,需要培养的能力包括:1.综合阅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这包括科学知识的积累、关注和掌握科技前沿,了解全球化视野下的科技发展趋势,追踪国际科学热点话题,以及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和阅读材料。
2.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思维是指逻辑思考、系统思考和批判性思考。
这是在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时必不可少的能力。
3.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这需要科学家具备精准的实验设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统计学基础。
4.科学沟通的能力。
良好的科学沟通能力是交流和协作的关键,需要一个人具备简洁、清晰、准确的表达能力,以及较好的演示和演讲技能。
同时,了解公众对科学的态度和看法,掌握科学普及的方法,提高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和认同感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
在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需要注重以下:1.创新思维。
创造性人才需要具备开拓创新的思维方式,有灵活性思维和创意思维,不断地探索新的解决方案。
2.实践能力。
创造性人才需要具有实践能力,需要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以解决现实问题。
3.社交能力。
创造性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社交能力,可以通过与不同领域人才的合作,跨界创新,达到更好的效果。
4.文化品味。
创造性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化品味,抱有国际化的视野,从不同文化中汲取创意,为社会发展带来更多的过人之处。
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大措施,就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所谓创造性,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
创造性最重要的表现是创新。
创新是知识价值的核心,“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兴旺的不竭动力〞。
因而,我们必须用教育的创新来实施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从而培养现代化、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那么,如何在小语教学中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开展呢?笔者认为,创造力开展的核心是开展创造性思维。
一、质疑问难,培养思维的主动性有人曾说,创新的起点是质疑。
“疑者,觉悟之机也。
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孔子要求他的学生每事问,我们在教学时,也要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学生提问质疑,说明他们已经进入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状态了。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必须依据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规律,创设情境,提倡、鼓励、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通过提倡、鼓励,使学生敢问、敢答;通过引导,使学生善于问答。
学会了质疑问难,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敏捷地对学生的质疑作出恰当的处理。
是由读书不认真而产生的疑问,便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自行释疑;经过学习、努力可以解决的疑问,便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具有导向性、启发性的疑问,便将之纳入课堂组织讨论、研究;如果是教师一时解答不了的问题,便使用有疑待查的方法,引导学生课后探究。
二、激发鼓励,培养思维的积极性作为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往往在教师不经意的点拨鼓励下爆发、引燃。
因而,对于那些经过思考尽管只有一点点价值的创造性思维,教师也应大张旗鼓地进行表扬,从而在班中起到导向作用。
这样做,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信心十足,思维的火花也越燃越旺。
三、克服“从众心理〞,培养思维的独特性学生的思维易受到定势作用的影响,他们习惯于使自己同大家一致起来。
这种从众心理容易抑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适时作巧妙、恰当的引导,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造性思维——艺术人才培养的关键[ 发表时间:2006-3-31 12:53:00 来源:中国艺术吧作者: ]内容摘要:艺术人才是极富于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
因此,艺术设计人才教育的关键是对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思维是智能发展的高级形式,培养富有创造力的艺术设计人才必须从创造思维培养入手,运用联想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逆向思维等方法,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艺术人才培养联想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逆向思维众所周知,艺术设计人才是极富于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
所谓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是智力活动的重要部分。
它是一种摆脱了习惯定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它鼓励在发散性思维的基础上进行聚合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
”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
同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也须以创造性思维作为基础。
创造思维是智能发展的高级形式,培养富有创造力的艺术设计人才须从创造思维培养入手,运用恰当的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一、联想思维法──培养思维的深刻性联想思维法是根据事物之间都是具有接近、相似或相对的特点,进行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的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
它是通过对两种以上事物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与可比性,去扩展人脑中固有的思维,使其由旧见新,由已知推未知,从而获得更多的设想、预见和推测。
联想思维是建立在逻辑思维之上的正确想象的必然结果。
联想思维要遵守三条法则:1.有接近才能联想即联想的事物之间必须有某些方面的接近与联系,能在时间或空间上使人脑与外界刺激联系起来;2.有相似才能联想即联想事物对大脑产生刺激后,大脑能很快做出反映,回想起与同一刺激或环境相似之经验;3.有对比才能联想即大脑能想起与这一刺激完全相反的经验。
著名美学家王朝闻说:“联想和想象当然与印象或记忆有关,没有印象和记忆,联想或想象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但很明显,联想和想象,都不是印象或记忆的如实复现。
”在艺术的创作的过程中,联想与想象是记忆的提炼、升华、扩展和创造,而不是简单的再现。
从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一个设想导致另外一个设想或更多的设想,从而不断地创作出新的作品。
想象力是艺术人才创意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
想象力也是评价艺术工作者素质及能力的要素之一。
想象力说白了无非是在事物之间搭上关系,就是寻求、发现、评价、组合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
更进一步地讲,想象力就是如何以有关的、可信的、品调高的方式,在以前无关的事物之间建立一种新的有意义的关系。
如艺术设计创意常用的“詹姆斯式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式就是在根本没有联系的事物之间找到相似之处。
具有詹姆斯式思维能力的人,有着敏锐深邃的洞察力,能在混杂的表面事物中抓住本质特征去联想,能从不相似处察觉到相似,然后进行逻辑联系,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联想与想象思维方法的训练,较常采用综摄类比法。
这是由美国创造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威廉•J•戈登首创的一种从已知推向未知的一种创造技法。
综摄法有两个基本原则,即异质同化——运用熟悉的方法和已有的知识,提出新设想;同质异化——运用新方法“处理”熟悉的知识,从而提出新的设想。
这种训练,先由教师分析问题,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由一名学生主持。
第一阶段,基本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试行方案—→确定解决问题的目标;第二阶段,解决问题设想:类比的设想——类比的选择——类比的研究(此阶段采取戈凳提出综摄法的四种类比方法即自身类比、直接类比、象征类比和理想类比);第三阶段,得出结论。
再者,根据思维中的想象离不开联想这个心理过程,再根据课程要求进行大量的有关想象的训练。
例如,由“速度”这个概念,人们头脑中会闪现出呼啸而过的飞机、奔驰的列车、自由下落的重物等,随之还会产生“战争”、“爆炸”、“闪光”、“粉碎”等一系列联想。
再如,由叶产生形的联想,如手、花、小鸟和山脉等;由叶的质感产生意的联想,如轻柔、飘逸、旋转、甜美、润泽和生命等。
另外,阅读和欣赏优秀文学艺术作品。
当一个人在欣赏他所喜爱的作品时,会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气氛和环境,从中产生特定的联想。
如从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优美诗句中,我们可以联想到波涛翻涌的江水,一望无际的大海,清冷宁静的月夜,如梦如歌的乐曲和处于这种情景之下人的内心境界。
二、发散思维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思维方法又称辐射思维法,它是从一个目标或思维起点出发,沿着不同方向,顺应各个角度,提出各种设想,寻找各种途径,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方法。
根据美国学者吉尔福特的理论研究:与人的创造力有密切相关的是发散性思维能力与其转换的因素。
他指出:“凡是有发散性加工或转化的地方,都表明发生了创造性思维。
”发散思维的培养是创造思维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发散思维的培养应围绕四种技能进行。
1.流畅性是指在短时间内表达出不同观点和设想的数量。
培养学生的思维速度,使其在短时间内表达较多的概念,列举较多的解决问题方案,探索较多的可能性;2.灵活性是指多方向、多角度思考问题的灵活程度。
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灵活考虑问题的良好品质;3.独创性是指产生与众不同的新奇思想的能力。
培养学生大胆突破常规,敢于创新的创造精神;4.精致性是指对学生事物描述的细致、准确程度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有步骤地扩大思路,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达到训练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目的。
在训练方法上,可引导学生大量欣赏经典作品。
如罗马一出版商为售出滞销的书,想尽办法托人给总统看,但总统工作很忙,无暇顾及。
再三请求提意见,总统随便说了句“此书甚好”。
该出版商马上推出广告词:“现有总统评价很高的书出售。
”结果积压的书一售而空。
另一出版商见状,也用此法,总统被利用了一回,这次说了句:“此书很糟。
”相应出台的广告词为:“兹有总统批评甚烈的书出售。
”结果书也很火爆。
又一出版商马上也送了一套书给总统,总统这次决心不加理睬,于是,第三个广告词表述为:“现有连总统也难以下结论的书出售。
”他的书销路居然也很好。
美国心理学家S·阿瑞提说:“发散思维如果不与逻辑思维过程相匹配,就甚至可能使我们得精神病。
”许多大学生思维活跃、敏捷、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独特性。
可是,他们的思想往往脱离实际,理论背离实践的倾向有时还比较严重,从直接的意义上说,这是缺乏逻辑思维的表现。
因为其不善于运用逻辑思维对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鉴别、筛选、联结和组合,这样就可能只获得“消极的思维独创性”。
因此,应重视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如“头脑风暴法”训练。
“头脑风暴法”是美国BBDO广告公司创始人A•F•奥斯本于1938年首创的。
该方法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其基本原则是,在集体解决问题的课堂上,通过暂缓作出评价,以便于学生踊跃发言,从而引出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案。
为此教学活动要遵守以下规则:1.禁止提出批评性意见(暂缓评价);2.鼓励提出各种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3.鼓励各种想法,多多益善,追求数量;4.追求与众不同的、关系不密切的、甚至离题的想法。
为了便于启发学生思考,防止冷场,教师将启发性问题排列成表,在讨论中使用。
头脑风暴法通过多人集体讨论,相互启迪,激发灵感,从而引起创造性思维的连锁反应,形成综合创新思路。
为了发扬该法优点,克服局限性,德国形态分析法专家霍利格改进发明了默写式的635法,日本创造学家高桥诚提出卡式集中设想的CBS法等均属于头脑风暴法的改进类型。
研究表明,通过“头脑风暴法”的训练,学生在创造性测验中,其创造性分数确实有所提高。
三、收敛思维法——培养思维的整合性收敛思维,也称聚合思维或集束思维,是在已有的众多信息中寻找最佳的解决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在收敛思维过程中,要想准确发现最佳的方法或方案,必须综合考察各种思维成果,进行综合的比较和分析。
因此,综合性是收敛思维的重要特点。
收敛式综合不是简单的排列组合,而是具有创新性的整合,即以目标为核心,对原有的知识从内容和结构上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和重组。
我们的学生——也包括我们——自幼被教导把问题加以分解,把世界拆成片片段段来理解,这显然能够使复杂的问题容易处理。
但是无形中,我们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全然失掉了对“整体”的连属感。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学习知识首先要从整个关系模式中认识事物。
在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在讲授时,总是采用分析的方法,一章一节地相继进行。
而这种做法的缺陷在于,打破了知识信息体系整体性,弱化了学生的整合思维能力。
为了弥补这个缺陷,就需要对学生进行收敛思维方法的训练。
收敛思维的具体方法很多,常见的有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类比、归纳与演绎、定性与定量等。
在专业课教学中,针对学生特点,可采用以下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收敛思维能力。
1.抽象与概括的训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毛泽东的这十六个字,说明了科学的抽象和概括的一般步骤。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找出相关知识的内在规律,加以抽象和概括,这样学生知识就学得活,问题解决得透,记忆深刻,掌握牢固,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归纳与演绎的训练归纳法又称归纳推理,是从特殊事物推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
演绎法又叫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
在认识过程中,归纳和演绎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
传统的专业课教学方法一般先讲原理,然后再讲实例。
这种演绎式教学方法虽有利于求同思维的培养,但却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而归纳法教学有利于收敛性思维的培养。
因此,从“特殊—→一般”的归纳式教学法有助于逻辑思维的发展,有助于弥补专业课逻辑推理不足的缺陷,更有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3.比较与类比、分析与综合的训练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综合性思维。
法国遗传学家F•雅各布说:“创造就是重新组合。
”比较、类比和分析是一种联动性思维。
它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启发人们的智慧,提出独特性的方法。
可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比较、类比和分析综合,遵循:“发散—→收敛—→再发散—→再收敛”和“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具体实践”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
”我在专业课的教学中,有的放矢地加强对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训练,促进了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和个性特长的发展。
同时,学生的其它素质,如情感、兴趣、意志等等,亦得到相应的提高。
四、逆向思维法──培养思维的独创性逆向思维法是相对于习惯思维而言的,也就是从相反的方向来考虑问题的思维方法,它常常与事物常理相悖,但却达到了出奇不意的效果。
因此,在创造性思维中,逆向思维是最活跃的部分。
逆向思维法有如下三大类型:1.反转型逆向思维法这种方法是指从已知事物的相反方向进行思考,常常从事物的功能、结构、因果关系等三个方面作反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