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号称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
作文——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
基础理论 教育源自作文— ——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
朱桦 (庄浪县紫荆中学,甘肃 平凉 744699)
我经常问学生,好作文是怎么来的,他们都习惯性地回答,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我认为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学生,适用于 我,也适用于所有写文章的人。一气呵成的好文章固然是有的, 但是更多的是需要“惜字如金”式的修改。“作文不仅是写出来 的,更是改出来的。”就拿自己的文章来说吧,当自己看到自己 前一段时间写的文章,总会觉得有不尽人如意的地方,这就需 要改一改。许多大作家,他们的文章也不是一次就写成功的,我 们耳边经常闪现关于贾岛“推敲”的故事,关于杜甫念诗给老婆 婆听的故事,清代的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批阅十载,增删 五次”,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这些例子无一不是修改成功 的典范,也充分证明了“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一道理!
就目前学生作文批改中存在不少问题,作为一线的语文老 师,笔者就作文批改,谈一下自己的拙见,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客观公正,不能主观臆断 (一)修改文章的目的 写作文不是为了应付老师布置的任务,也不是为了避免老 师和家长的批评,而是把自己的美好经历,独特感受写出来,与 别人分享!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达到与人交流沟通的目的。 文章越好,越是能够表达你真实的内心世界,所以,作文就要追 求完美,而要完美就离不开修改。 修改作文,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过程。可能要花去你不少的 时间,但是我认为一篇好作文胜过一百篇坏作文,因为坏作文 只有你一个人欣赏,甚至你自己都不愿意去看。而好作文则不 同,会有许多的人乐意去看,而且还不止只看一遍! (二)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的心声 在批改作文时,往往会存在一种现象,当批改者批改到自 己比较“喜欢”(因为平时这位同学的作文写得比较好)的学生 的作文时,就会非常认真。认真读,认真写评语,并且在开始批 阅这位学生的作文前,心里就认为这篇作文一定差不了。相反, 当批改到自己比较“讨厌”(因为平时这位学生的作文写得很 差)的学生的作文时,潜意识便认为他的文章不好,就会走马观 花的看一遍。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作为老师,对学生产生“喜欢” 或“讨厌”的情感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要忘了,我们的责任是教 书育人,我们的任务是扶持后进,让学生共同进步。对于一篇新 的作文材料,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平时作文写得好的学 生不一定每一次作文都能写好,而平时作文写的不好的学生不 见得每一次都写不好!在教学中我们直接面对的是学生,我们 需要公正公平的对待他们。在批改作文中,我们面对的是学生 的心灵,阅读的是他们的心声,我们应该抛开个人的情感因素, 抱着一种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公平公正的对待他们。 二、以诚对待,认真负责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
有人指作文教学喻为语文教学的“丰壁江山”,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作文是衡量语文素质的重要尺度,是现代社会进行交际的重要手段,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激发写作兴趣对于刚刚开始写作的低年级小学生来说,还没有学会很多正确的用词或造句技巧,教师在进行写作训练时要帮助学生打消思想顾虑,告诉他们就是学会用笔来说话,平时自己怎样想就怎样说,怎样说就可以怎样写。
同时教师可借助于形式多样的图画、卡片,根据学生好胜、好奇的心理特征,让学生展开“说话比赛”,把趣味性、科学性、思想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说”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营造氛围,诱发想象“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作文教学的重要要求。
我们应以此为导向,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氛围,为学生创造想象的情境。
我们可以利用“升国旗”、“课间操”这些最常见的活动,开展“新闻三分钟”、“展示会”等活动,让学生边听边想象;或定期组织郊游、参观考察、田间劳动等活动,让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
语文课文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想象习作的资源。
教师充分挖掘课文中出人意料、情理相间的片断,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如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可提出问题:“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怎样招待她?”让学生续想、假想;再如学习《龟兔赛跑》一文后,鼓励学生续写后文,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尽情释放。
三、注重积累.丰富语言没有语言材料就不能进入写作,就如建筑一座楼房没有过砖、瓦、灰、沙石就不能动工一样。
“积学如积宝”在积累常用汉字的基础上积累词语,要一点地积累,积少成多,由字而词,而句子,而段落,而篇章,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作文教学乃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
作文教学乃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
一商以来,语文教学改革轰轰烈烈.但相对于农村学校。
享受改革教学成果则较少。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了高中阶段作文教学的目标: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已的感受和思考,并能以负责的态度陈述A己的看法。
表达真情实感。
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
一、立足农村,挖掘素材“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是新课标的要求,那么,这里的生活指的是什么?毫无疑问,作为农村学生,那必然是广袤的农村。
农村作文教学只有立足于农村,让学牛描写自己熟悉的农村,扛活才能走f}{闲境。
农村的世界虽足朴素的,但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同样能发现农村区别于城市的独具魅力的闪光点。
因此,农村中学生应多留心自己所处的环境,应多观察自己身边的独具特色的人、事、物,随时随地积累写作素材。
只有这样。
才能“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向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
做到有感析发”。
农村是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只有这里才是他们所熟悉的生活,作文素材只有市足农村,才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农村孩子从小频繁地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深厚的感情。
树木茂盛、田野广阔、蓝大白云、落日晚霞、青山绿水、村落炊烟、花草野果⋯⋯这一切无不烙f:了农村的印记,又无不给农村孩子以美的熏陶,只要认真观察,这些就为他们描写田嗣牛活提供r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奠定r抒丐真善美的基础。
二、积极暗示.增强自信农村学生对自C的写作能力,尤其是对自己所牛活的环境。
往往有一种“自罪感”,一方面是源于学牛自身写作能力与水平问题.另一方面,尤视自己的优势,放弃了农村素材与农村丰富的语言,而去追逐所渭的优美的或者是理性的语言。
因为在他们心理中,农村没有什么值得去写或者根本不愿意去写。
这与教师的导向是有一定关系的。
老师课堂上并没有将有关农村的文章积极推荐给学生,也没有彳j.意识的引导学生去发现农村的真、善、美,更没有将农村语言作为揣摩的对象.这自然会有意无意的让学牛感受到写农村素材,运用农村语占的自罪感。
汲取写作资源养料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汲取写作资源养料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标签:课程资源;生活源泉;经典阅读;汲取养料;作文教学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学生写作材料的准备”,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等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思考生活,既要立足于课堂,又要延伸到课外;既要激发并保持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欲望,又要教师适时做好点拨指导,循序渐进。
将生活融入到写作中,会改变写作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状况,使写作言之有物;让写作介入生活,会使生活变得丰富深邃,情趣盎然。
一、汲取课程教学资源养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生接触和学习的许多课程中,隐含无数生活道理,特别是语文学科,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编者精心挑选的,蕴涵着许多思想碰撞的火花和写作训练的契合点。
这些都是可供学生写作和教师作文教学的宝贵资源,教师要精心指导学生学会在文本中积累材料,锤炼思想,进行多角度写作。
首先,在学习文本时要激发学生的兴趣点。
语文教师在进行文本讲授时要为学生的心灵注入感情,使之产生思想共鸣,触及到学生的灵魂深处,然后再指导学生扩写、仿写、续写、改写或进行感情体验式的写景状物、写读后感等多种方式写作训练。
其次,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筛选和积累课程资源中的素材,在写作时灵活运用素材。
许多学生对课程资源缺乏一定的筛选和构思能力,不知如何为我所用,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揣摩,反复推敲,把握原文的行文思路、线索情感,积极拓展文本教学内容和价值取向,要与时俱进地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需要,着力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符合年龄特点的审美观。
然后采取“拿来主义”,适当借鉴经典范文之精华,表达独到见解,突出自己的亮点,精读勤写。
经过日积月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不再难了。
二、汲取现实生活资源养料,针砭时弊表真情《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实感受。
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
作文 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初中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研讨会上的发言前言:得知中考语文120分的题,作文占50分,其比重可谓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于是我调研了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一是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语文教师一般都不愿意在这方面投入过多的精力,缺少有效的指导和训练,致使大部分学生对作文采取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为完成作业而写作文。
二是教师指导作文无方法、无技巧、无意识,批改作文流于形式,不能字斟句酌的批改,不能用批改来指导,来激励学生作文。
三是范文现象严重。
大部分学生的作文都是用《作文选》上的文章,改头换面,删减添加,假话、空话、套话,作文不是来源于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是学校没有一套完整的作文教学的路子和措施,老师们都是凭自己仅有的一点经验,靠范文来指导作文教学……基于以上几个问题,为规范我校作文教学,我设想几个关于作文教学的方案,和语文老师们共同去探索与实践。
备好作文“导写案”从初中语文的教材来看,每册书由六个主题单元组成,相应的就安排了六次作文教学的要求,也就是说,初中生每学期写好六篇作文就完成了教学任务,我们暂且不说这一“量”的要求合适不合适。
1、作文指导全部以“导写案”的形式下发给学生,大体分为写作目的、写作实践、写作指导、温馨提示、经典赏析、范文引路等几个方面。
2、“导写案”既是学生写作的指导案,又是教师的作文教学教案,还是学生的活页作文纸,教师要根据本次作文的要求,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搜集写好本次作文的材料,让他们充分学习这些材料,然后再动笔写作。
(后附导写案样式)二、做好作文讲评与批改关于作文的讲评与批改,是语文教师最头疼的事。
我们将彻底打破传统的作文批改和讲评的方式方法,做以下规定:1、学生作文一大周一篇。
教师必须做到全批全改,可采用自批、互批、小组长批、家长批、教师抽批等多种批改方式的结合。
教师批改要做到字斟句酌,圈点勾画,有眉批,有总评,并且每次作文批改“不过周”。
作文教学素有语文的半壁江山之称
作文教学素有语文的半壁江山之称。
作文关乎的不仅仅是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掌握,而且是素养的提高和心灵的丰富。
作文教学历来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更不用说创新作文,实在是硬骨头一块!但是不能因为它硬就避之不及,我们不仅不能回避还要根据时代要求不断更新作文教学。
这也是当前所有中学语文老师面临的一个最具挑战性的课题。
随之而来的创新作文辅导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我们在作文教学中遇到的头号难题,这里就我自学习以来实际作文教学中所得的点滴积累与各位商榷,望不吝赐教。
1、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2、让学生成为作文课堂的主人;3、开放学生思维方式,写出创新作文;4、摒弃模式化,提倡个性化;5、关注学生审美情趣;6、鼓励学生个性化表达。
因此,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我要要求学生联系生活,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进而让学生成为作文课堂的主人。
在此基础上,开放学生的思维方式,鼓励其写出创新作文。
并注意关注学生的审美情趣,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表达,要求学生在写作时摒弃模式化倾向,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观点。
使每个学生都能写出情真意切、个性鲜明的作文。
作文批阅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
作文批阅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集中表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
为了改进我校的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们先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深入师生之中,调查了解,搜集信息,寻找制约作文教学的因素。
经过分析研究,我们决定从作文批阅入手,以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存在的具体化问题目前教学中作文批阅内容及形式上存在一定的无效性,具体表现如下:一)批语内容的无效性1.对部分作文批阅简单,批语过于笼统,缺乏指导性。
如某老师对一篇介绍学校的说明文下了这样的批语,“作与本次作文要求不符”。
对某篇记叙文的批语是“这篇文章真是文辞俱佳”。
这些批语概括性过强,根本不能指导学生的写作,难以提高其写作水平。
2.有些批语不能联系学生作文的具体情况,缺乏针对性。
如写人的记叙文《我的老师》,批语“文章开头点题,详细描写了老师的个性,思路清晰,结构合理”。
如果能指明详细描写的具体表现,是正面还是侧面,是外貌还是神态动作或语言描写,什么样的思路等,这样才有针对性,才能体现批语的价值所在。
3.部分批语层次不清晰,缺乏逻辑性。
如对某篇记叙文的批语“注意标点标记运用要正确!选材新颖,能以小见大,应注意记叙的顺序”。
对《她是位有爱心的人》这篇记人的作的批语是这样的,“全篇能抓住重点,说她是一名有爱心的人。
但本次作文所写的对象是你所熟的人。
从你的文章可以看出,你对她其实不熟,导致全篇读起来有些牵强。
跑题了,请注意语句的流畅,叙事的完整性”。
作文,批语应该遵循最起码的逻辑性,先优点后不足,或者先内容后形式,或者先围绕本次训练的重点后谈其它明明的不足。
4.有些批语表达不佳,缺乏鼓励性。
如记叙文作《乡村的泥土》,批语是“文章写了泥土的作用,内容充实,语言朴实。
请注意书写,希再努力!”“希再努力”,确实是在鼓励,但这种鼓励,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学生经常会看到,但是很难感受到真诚性,已经失去了鼓励的价值。
我们不妨变换一种表达或采用假设性的,“如果书写工整,作会更佳”等。
作文教学论文
作文教学刍议作文号称语文“半壁江山”,重庆高考已经改革,面对不少学生害怕作文、讨厌作文的现象。
作文难写,作文难教,俨然是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
那么怎样搞好作文教学呢?下面笔者来谈一下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文章应有材料储备作文要写出所见所闻,以及对所见所闻的感受和看法。
不知写什么,就是作文材料仓库储备不够,缺少作文材料的缘故,要解决没东西可写这个问题,一是要学会获取作文材料的机会,如观察、阅读、访问、上网等等;二是要多体验、勤思考。
通过观察、读书、访问、上网等获取的材料,通过自己的亲自体验、思考,形成一个自己的看法。
(一)认真观察,在生活中获取材料。
观察,就是对身边发生的事要看仔细、用心去体味的过程。
观察,其实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它包括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舌头尝、用手摸、用脚踩,再运用大脑去综合、思考的过程。
我们平常所说的所见、所闻、所想,其实就是一个完整的观察过程。
作文的素材,主要来自平日对生活的观察。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你的周围,每天每时都会有许许多多的事情发生,只要做一个有心人,注意观察,那么随时都会有可以进入作文的东西。
1、观察客观存在的有形事物。
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事物,同学们平时要观察有形的事物,如:名山大川、江河湖海、风雨雷电、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亭台楼阁、人的音容笑貌……等等,都可以作为观察对象。
2、观察无形的事物或现象。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很奇妙,在我们周围既存在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事物,又有许许多多无形但能感觉到的的东西。
如:人的心理活动,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气味,声音,复杂的社会矛盾……等等,虽然摸不着、看不到,但又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事物或现象。
观察这类只能感觉得到的无形的东西,你必须用心去体验,认真地加以琢磨、分析。
3、观察方法。
首先确定观察目标,并做好相关的准备。
其次观察要有合理的顺序。
观察的顺序,往往就是作文时的写作顺序。
或者按照方位,自上而下,由下而上,由远而近,由近而远,由左到右,由右到左,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者按照逻辑顺序,先总后分,先分后总,先主后次,先次后主,先局部、细部后整体,先整体后局部、细部;或者按照类别顺序,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等等。
刍议优化作文训练的策略
刍议优化作文训练的策略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中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活动形式。
但令人遗憾的是:从小学到高中,作文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教程,怎么教?怎么训练?教材含糊不清,教参也含糊不清,教者更是含糊不清。
小学三年级作文与高三作文一样教,一样写,只是学生认识水平差异而已,完全看不到学习段的层次。
一个学生只要练好记叙文,就可以一直混到高中毕业。
好在没有学生发现这一点。
多年来,我们语文教师多是抱着“多读、多思、多练、多评”的指导思想,就题论题,一篇一篇地指导学生作文的;我们的学生也是守着“出什么题,写什么文”的原则,一年又一年跟我们应对。
作文训练基本处于一种无目标的含糊状态。
我们既然不能从宏观上去把握作文训练,也就只能从写作过程着眼,步步为营,扎扎实实地训练,但只要长期坚持下去,也一定会大有收获的。
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传统的作文教学的一般过程是:命题——指导——写作——批改——讲评,整个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思想受到束缚,创造性无法得到发挥;而新课改之后,作文的教学过程也逐渐发生了变革,即立意——取材——构思——记叙——推敲——评价,它的特点与学生的写作过程相一致,整个过程体现的是“学生为中心”,学生的创作个性得到良好地发展。
作文教学的过程,不只是教师指导的过程,而是更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
课堂教学是双方共同的实践活动。
因此,必须处理好“教”与“学”“动机”与“效果”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谙熟学生的写作实际水平,针对学生写作中存在的实际的问题指点门径,提高作文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优化审题训练,培养学生分析命题(包括命意)能力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怕写作文,其实最怕老师布置命题作文,学生对命题作文的内容不熟悉,感到无话可说,硬叫写,其结果只能是敷衍了事。
任何一种作文命题,无论是何种体裁,也不管是何种形式,都具有限制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现行的课本中,有些文章由于所反映的内容与现代生活距离久远,降低了对学生的吸引力,我们应该另外选择内容比较新颖的文章作为剖析的对象,每剖析一篇文章便能真正解决某种技巧问题,这样就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作文教学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精选教育文档
作文教学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作文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高考中都占语文成绩的40%以上。
作文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语文教学的成败。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由此可见,语文教师要搞好作文教学,就必须注重对学生进行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一、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老前辈曾经说过:“要叙述事物,就必须认识它们,了解它们,惟有下功夫去观察它们。
”叶老的话为我们的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
因此,要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对于书前的彩图和书中的插图,教师要把它利用好,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看图说话。
教师坚决不能包办代替给学生说完了,克服老师侃侃而谈,说得头头是道,天花乱坠,而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满脑空空,结果收效甚微的现象。
我认为,老师只是组织者,兴趣的激发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教给学生多种观察的方法,放手让学生独立地去观察、思考,待学生观察完毕,就让学生来说,学生说得不贴切的地方,老师再导,再引,再让学生根据老师的点拨再观察,即使观察全了,还要让学生领会事物各部分之间是怎样连贯的,每个部分要用那些词语句子来表达才比较形象、生动、具体。
最后,再引导学生系统的概括一遍,结果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对于观察外界的事物,老师要严格要求外出观察的纪律,教给学生多方面、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同时,讲清观察时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特征,这是观察事物的关键。
比如,老师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的白杨树时,在观察前,老师只提示:白杨树生长在哪儿?有多粗,有多高?树干有什么特征?树的枝、叶、皮各有什么特征?(如果是开花的树还要观察花、果的特征)白杨树在校园内对我们有什么好处等,这样学生便会按照观察的方法去描绘校园里的白杨树了。
这样去训练,慢慢地学生就有了观察的能力,便会自己独立地去观察事物了,那么在作文时描写一些景物就不是问题了。
初中作文教学的策略
初中作文教学的策略马杰坤写作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
然而,作为一直以来的教学模式,“教师出题学生写作”和“学生作文教师批阅”,使“教”与“学”严重脱节,以致学生怕写作文、教师苦于改作文,教学效率低下。
下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一、注重积累——期待学生厚积薄发材料的积累对于写作是非常重要的。
作文教学的成效在课内,功夫却在平时。
一篇作文成功与否,主要还是要看是否有真实的生活积累。
那么,学生怎样才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呢?1.利用生活资源,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平时要多熟悉生活,关心生活,才能找到作文素材。
所以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善于观察,勤于动笔,每天坚持写日记,将生活中的精彩融于笔端;同时培养学生独特的视角和独特的见解,这样写作时便能厚积薄发。
2.摘抄名言美句,使语言表达得心应手科学的摘抄是写作积累的重要方法之一,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成语、优美句段、名言警句等在摘抄之后,还必须反复吟诵,熟练背诵,摘抄积累多了,学生的习作就会变得得心应手,写出别人心中有而笔下没有的东西。
3.加强阅读训练,奠定写作的基础读是写之源,只有读得多了、记得多了,到了要写的时候才会信手拈来,所以教师要提倡、鼓励和指导中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自觉阅读、动笔阅读、多种形式阅读等良好习惯。
自觉阅读指兴趣浓,千方百计找书看;动笔墨指阅读过程中随时动笔圈、划、点、批、摘、记,将书中有用的材料以一定形式记录下来;多形式如粗读、精读、略读、泛读、速读等均需掌握,并会根据需要和读物内容决定读书方式,提高阅读效果,积累广泛而又精要的材料。
.二、仿写训练——模仿中创显奇效中学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模仿优秀篇章或精彩语段,能使学生写有样板,练有目的,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1.仿其言最初,学生可以直接引用之前积累的语段或名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
有了较强的语感后,学生就会有种想要改造原来语句、用自己的语言的冲动。
作文批改的方法【范本模板】
作文的批改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为此,老师对作文的批改尤为重要。
一、小学作文批改方法。
1、尊重学生意愿,尽量保留学生写的语言。
2、批改方向明确,有重点。
3、区别对待,因材施教.4、采用多样的批改方式。
作文批改的方式一般有直接批改、当面批改、学生集体批改、学生自我批改等.5、搞好作文讲评.6、认真赏识的批改态度。
7、批语要有鼓励性:总之,批改作文,只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二、作文批改的具体做法:要求多鼓励少批评。
给学生习作以肯定,指出不足,划出等级.应指出作文本上的错别字和病句,并指导学生修改。
要求做到:精批精改,有总批、眉批。
总批应按照本次习作目标,抓住重点,指出优点、不足、努力方向等(最少三条,不少于50字)。
三到六年级要求有眉批(3——5处,并指出好在哪里,差在何处,怎么改)。
学生情况教师应心中有数,批改作文要简要记录,以备选稿、大赛和家长交流。
1、修改作文四字诀:增、删、改、调。
2、旁批。
又称眉批,过去称的段批亦包括在内。
它是在文章的边格空白处写的批语,主要用来指出作文中布局的优缺点或者修改的原因。
旁批常用的形式有:(1)评述式.(2)说明式。
(3)商量式。
3、总批.三、学生自主批改作文五步法究竟如何指导学生自主批改作文呢?具体操作分五步进行,每次批改只完成指定的内容,由易到难。
作文满分为100分,每次批改的内容皆有指定的分数。
第一步:批改作文的格式,卷面及错别字(25分)1.看格式是否正确.包括文章标题的位置是否正确。
每段开头是否空了两格,每个标点符号是否占了一格等。
(9分)2.看卷面是否整洁:文内有无多处涂改、书写是否工整。
(8分)3.找出文中的错别字。
发现错别字的要在原文中用红笔打标记,并写在旁批中,再在后面写上正字.每错1字扣1分。
(8分)第二步:批改病句和标点符号(25分)第二次批改作文时,主要是指导学生批改文章的病句和标点符号.具体的批改要求是:1.找出文中的病句。
对中学作文教学的几点认识
对中学作文教学的几点认识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
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的高低,是一个人能否较好地运用语文知识及其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
对作文教学没有一个详细的计划,即使有也缺乏系统性,随意性很大,可操作性很差。
而对于作文教学来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作文成绩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而对于考试成绩来说,无论学生写的作文如何不好,也能得一点分数,更何况现在的考试作文阅卷主观随意性较大,同样水平的作文在分数上可能有较大的差距,增加了作文成绩的风险性,进一步消减了老师作文教学的积极性。
1 引导学生阅读与储蓄储蓄的途径很多,生活和阅读这两种必不可少。
笔者认为,对于作文水平差的学生来说,缺乏的是可炊之米,阅读的储蓄比生活更重要。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
”没有精神的储蓄,何来精神的展示。
光有生活的储蓄,没有阅读促使精神的发展,没有阅读中感受的诸多体验,要把生活体验用语言文字展示出来是很困难的。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阅读可帮助人们认识生活,提高观察、分析和理解生活的能力。
阅读给学生展开了广阔的“智力背景”,改变“后进生,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
”“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维。
”“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
”苏霍姆林斯基早就对阅读有了清晰的论述,这些理论给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更给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
重视阅读,重视阅读指导,让学生多储蓄,不仅是作文水平提高的前提,也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前提。
“功夫在诗外”说的是作文的道理。
2 积材,是作文的关键写作材料是写作的依据,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
所谓“积材”,就是积累。
写作的材料,它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积累好词佳句,二是积累写作内容。
“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的抄袭现象,在中学生的写作课堂上,随处可见。
这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脑海记忆里缺乏写作的材料。
作文批改的几种方式及效果
作文批改的几种方式及效果\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
作文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和理解写作知识,形成写作能力,发展智力,提高思想认识和审美情趣的过程。
而通常一次作文训练过程是一个完整的控制过程,它一般包括以下五个环节:(1)教师命题,学生准备;(2)教师指导,学生构思;(3)教师解惑,学生行文;(4)教师批改,学生自改;(5)教师讲评,学生总结。
作文批改,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但是,在实际的作文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重指导,重行文,也重讲评,但对于批改这一环节则不够重视,使得作文教学系统前后脱节,讲评变得形同虚设,长期发展下来,导致学生写作兴趣的下降,写作水平的不高。
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我们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任务。
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认为作文批改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
纵观作文教学过程,批改这一环十分重要,这是一个信息反馈的过程,是对命题、指导、行文的审核和评价的过程,也是工作量最大的一步。
文章只有在不断的修改中才能得以完善,作文水平也应在不断的修改中得以提高。
如果对作文的批改不到位,就会造成下面的缺陷:(1)对作文的审题把握不准时不能及时吸取教训,轻易放过;(2)选材不当时不会再深入思考,浅尝辄止;(3)对结构的安排不合理时,不会作调整;(4)特别是遣词造句更是容易由于批改不到位而造成恶性循环,积重难返,造成长期语句表达不通,错字别字连篇的恶果。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可见作文批改是十分重要的,那么作文批改有些什么方式呢?它们的效果又如何呢?我认为根据作文批改的对象来分,大体可分为两种方式:老师批改和学生批改。
首先我们来谈谈老师批改,这种作文批改的方法不外乎以下几种:(1)全批全改;(2)面批;(3)精批细改一部分,其它略批;(4)选择有代表性的一、二篇示范批改。
这几种作文批改的方式有一个共同的优点是老师能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学生的作文水平:(1)看题目和内容是否相符;(2)看开头是否简明扼要;(3)看段与段之间是否有联系;(4)看前后是否照应;(5)看标点符号是否正确;(6)看字体是否工整;(7)看遣词造句是否准确生动;(8)看立意是否正确、新颖、深刻。
写作教学理论综述
小学写作教学在各个阶段应该重点训 练的具体要求:
一二年级:建议在重点训练口语交际的同时
,说完整的一句话的训练尤其重要。注重背 诵课文的指导。重视看图说话。 三四年级:建议在注重片断练习的基础上, 学会仿写。学会从段过度到篇的训练。难点 是学会先总后分的结构。
20
五六年级: 建议在引导学生学会围绕中心
⑤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 鲜感的词句。 ⑥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⑦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⑧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18
新课程标准各学段写作的阶段目标
3、第三学段5-6年级习作:
①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②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 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 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3
三、写作教学的概念: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师借助教学计 划和写作知识,鼓励学生把观察、体 验、立意、取材、布局、谋篇的心理 活动转化为创造性表达的过程。
4
•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 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 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 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 感……
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③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④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⑤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
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 的习作。
①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
浅谈高中作文教学
浅谈高中作文教学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号称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随着高考的不断改革,作文的比分有增无减,学生“谈作文色变”,常常抱怨没有思路,无话可写,难以成文,而老师的指导有时显得苍白无力。
面对这样的问题,在此粗浅地谈谈作文教学中的审题训练。
“年年话审题,年年有走题”,离题、偏题、走题是考场作文之大忌。
审题这一只棋下错,可谓“满盘皆输”,所以想要考场作文得高分,审题切不可忽视,审题一定要“准”。
近几年来,新材料作文频频出现在各地高考中,成为高考新宠。
怎样才能审清作文所给的材料,确定一个最符合题意的好立意呢?我认为在读懂材料的前提下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探本溯源。
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如:2012年重庆高考卷材料作文,拯救冷库工人,工人被救,是因为那个门卫,门卫之所以会去寻找他是因为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下午跟我道别的人”。
抓住了这个条理,该则材料的审读角度就明晰了。
1.回报的角度。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
那个工人简单的问候,也许是出于习惯,但不管怎样,就是这简单的问好救了他的命。
2.习惯的角度。
门卫习惯了那位工人每天的问好,而突然有一天没有了这种问候,不习惯了,就有寻找那位工人的结果。
好习惯让人受益,自然,辩证地说,坏习惯也让人受伤。
二、顺蔓摸瓜。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在表达方式上常是议论性或哲理性的句子)或关键词语(往往是修饰限制性的词语),抓住这些关键句、词语,就能很好地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例如2012高考全国卷(大纲版)的作文材料中抓住材料最后妈妈的话,写准立意并不难。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
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显而易见,核心话题是“丢掉多余的顾虑”,而且顾虑还必须是多余的。
三、寻找异同。
这种方法多用在多则材料中。
习作,语文的“半壁江山”’
习作,语文的“半壁江山”’摘要:本文旨在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在实践中,习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习作的认识和感受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更深入地认识和探究习作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语文水平。
关键词:习作教学;三年级;方法引导引言:语文中的“半壁江山”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当代意义。
这个词汇在语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用来形容各种具有较大影响力和重要地位的人或事物。
文章旨在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对“半壁江山”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的思考和建议,以加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一、出现的问题1、学生分不清写话和习作学生升至三年级,新接触到写作文,他们认为和低年级的写话相似,因此,每次习作都是几句话,甚至一两句话完成一篇习作。
他们不知道拓展思维,也不会围绕一个主题来写。
如三年级上册第一篇习作《猜猜他是谁》,要求写自己的同学。
学生虽然围绕一个意思,说出了一段连贯的话,但形成文字时不到五句话。
他们区分不了写话和习作。
2、不知如何起笔这个方面,在我们班上出现的问题最多。
许多学生在我布置习作任务后,不知如何起笔,不知道怎样开头、怎样结尾。
有些学生等着老师读范文,因此很多时候达不到中年级学段要求。
如三下写传统文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在老师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后,学生略懂一些,却困惑如何开头,有的学生竟然以“有一天”起笔。
3、抄袭其它作文这个方面又分成以下这些情况,有的是不会写,为完成任务,只能直接摘抄别人的写作内容,当作自己的内容,上交了事;还有的是直接为了应付老师和家长的要求,照搬别人的内容,至于习作内容是否适合自己,则并不在意。
4、题材老套孩子们在写话,遇到半命题作文或是命题作文时,基于固定思维,题材选择上老套。
比如说,“乐于助人”写扶老太太过马路,“母爱父爱”就写下雨送伞,生病背着自己上医院……这样就出现了题材一而再的出现,出现审美疲劳,没有新意,不能创新,获得的分数就很低。
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
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浅析初中作文教学单位:吉林省双辽市向阳乡中学姓名:宁桂明写作是考查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而作文教学素来有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之称。
所以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越来越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那么初中生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呢?鲁迅曾说过这样的话,写作“固然要有精熟的技巧,但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也就是说好文章的语言本身是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
古今中外,凡优秀的文学作品,其辉煌之处,常常就是作家人格、操守、价值观等人文素质的伟大体现。
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要以人的发展为培养目的,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
换而言之,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应该能反映其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的提高。
但是现实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人文素质偏低,使其在作文中所立之意、所选之材、所遣之辞显得粗糙单调、呆板乏味。
那么作为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如何扭转这种局面,为素质教育更深入地发展作出自己的实践努力呢?一、以生活为源泉,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新课标要求,作文教学要在激发学生作文兴趣上下工夫,要拓宽学生的选材视野,开阔学生的作文思路,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自由表达。
写作是一种创造,在这种创造活动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于学生来说,写作欲望的强弱关系着习作成果的优劣。
如果学生缺乏写作的欲望,没有兴趣,那么势必会造成作文质量低、抄袭现象严重、敷衍了事等不良后果。
因此,在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这是进行作文教学的前提。
哲学家苏格拉底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石雕师。
青少年时期,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手艺。
有一次,他问父亲:“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好的雕刻师?”他父亲说:“就以这只石狮子来说吧,我并不是在雕刻这只狮子,我只是在唤醒它。
”“唤醒?”“是的。
狮子本来就沉睡在石块中,我只是将它从石头监牢里解救出来而已。
”其实每个学生的灵魂里也都沉睡着一个最好的自己,正如石块里会沉睡着一头最美的狮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教学号称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随着高考的不断革新,作文的比分有增无减,面对新的情况,传统的作文教学已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新一轮的课程革新也正在全国逐步展开,那么新课程下的高中作文教学又将如何进行呢?下面谈点个人看法。
1 教会学生把握练习内容,分块收集习作素材
古人说“无一物以入文”,“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能收集并写出文章的事物可谓浩如烟海,写作信息无可限量。
文章所反映的主旨,由于经过艰苦的选材过程及思维方面的沉淀,通过“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人为创造活动之后,如此无限量的写作信息,却必定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同时代基调,阶级色彩,社会道德意识,民情风俗观念,集个人而成的群体粗线条情感喜恶的规范和影响。
这样,在特定的时代或时期,就把无形的写作信息无意识地纳入了或宽或窄,或深或浅,或长或短,或浓或淡,或急或缓的创作主渠道中。
这些创作主流,虽也呈现出纵横交错,繁杂纷呈的特点,但一定程度上却粗线条地、清晰地凸现出了短期内不易变更的题材集中意识。
准确把握这些有形题材,以此设置习作达标规程并明确达标原则,在实践操作中使之具体化,就会减少作文教学盲目性和随意性,使作文教学日趋合理化、制度化和成熟化,体现出作文教学的科学性。
宏观上把握好训练题材内容,使学生对作文训练有一明确的目标。
这就要求指导者积极关注生活热点话题,重视对社会焦点不足的收集和研究。
例如:平常练习的题材内容可直接或间接或有所侧重或兼而有之涉地及以下几个方面:①爱国主义;②远大理想;③传统美德;
④奉献精神;⑤弘扬正气;⑥见义勇为;⑦以自“我”为中心与以天下为己任等等。
这些题材的设置,并非一陈不变的,可在此基础上删削,增加毕业论文,也可交融。
要完成此项工作,指导者一人足可胜任,但付出艰辛努力的同时却带有极大的刻板性,可适当“抛砖”(明确策略毕业论文,做出示范)而“引玉”(要求学生参与进来,争做确定题材内容的先锋),题材内容一经确定,就要围绕它做好系统收集素材的工作,可完全放给学生,分任务到组别,成块状收集材料;教师只负责划分并审订材料而成册,把主动性完全交给学生。
2 引导学生充分的感受生活,为写作打下实际基础
文章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写好文章首先要解决的是由物到意的认识矛盾,其次是由意到文的表达矛盾。
”纵观古今,古人挥斥风月也好,与花鸟共忧乐也好,不建全在风月花鸟有情缘,首因个人感受不同而为之。
“花间蝴蝶成双时”尽是梁祝的忠贞之情;“城春草木深”则是杜甫的国破之悲痛,是“萧瑟秋风今论文格式范文,换了人间”。
时代不同,感受不同,诗的内涵也就不同。
同在天地间,人们对生活的理解感受以及对这种感受的把握,也不相同,这正是艺术家独具慧眼之处。
而我们的高中学生,是国家、民族未来的希望,又是“一代天之骄子”,应具有超时代的感受才行。
而实际上他们能做到吗?我为了让学生真正领会这一点,本着“课外走路,课内搭桥”的原则,充分利用高中语文教材内容,进行引导:鲁迅为什么会如此深刻地刻画出祥林嫂,夏衍创作《包身工》前为何要反复到纱厂去调查?朱自清的《荷塘夜色》为何会如此令人陶醉?是因为他们对国家、民族命运注入了深切关注,是因为他们对社会生活有着切身的感受和深刻体会,有个人情感和客观情景的和谐交融,这就是所谓:“深入生活眼入微,体验生活身入境。
”这正是一切艺术创作的生命,可以这样说,没有作者对生活的深切感受,就没有写作的成功。
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会获得生活的真谛。
作家萧殷在谈写作时说:“应该成功的作品,论文格式范文由某些进步的社会学概念所决定,它是由深埋在作者心灵深处的思想感情决定的。
”它告诉我们,并论文格式范文你理性上知道什么,就感受到什么,只有当某种事物触动了你,成为你的灵魂和意识,当你敏锐地感受和概括这方面的人和事,你才会有升华。
因此,我们的学生,不只要做生活的“记者”,还应做生活的真正的主人。
3 以激励教育的方式,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发展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以激励教育方式,从外部给学生以适当正刺激,诱导他们产
生内驱力,从而把教师的教育教学要求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便会获得自觉的发展。
这正如法国的教育家斯弟多惠所归纳的那样:教学艺术主要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论文格式范文“传授本领”。
对于一位语文教师来说,这种“教学的艺术”除了渗透在课堂上外,我认为在作文批改中也能行之有效。
如:我们的学生在作文里错字连篇,别字成堆常常是我们教师头疼的事,而在批改时如何处置这一不足呢?我遇到这类现象时,总是不忍心在学生的卷面上打满红“x”,认为那样做实在是件煞风景的事,对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无疑是一种无情的伤害;我总是从鼓励出发,网开一面,“笔”下留情,即,只是在错别字下面划一横杠,以示有误,并在旁边画出待纠正的框子,启发学生自觉改正,最后在批语里写上:“这么多常用字写错了,一定是粗心所致,老师完全相信你在下次作文时会用心在意起来。
”论文格式范文吗?做文章可得有点林黛玉进贾府的谨慎劲儿:“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这样的做法证明,下批语本着启发诱导的精神,“心慈手软”些,总比那“恨铁不成钢式”的硬办法好。
总之,教师在整个作文教学过程组织讲授,评析等活动都着眼于学生的写作活动。
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读、写、练,都是进行读写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都是教学智力的训练和开发,以达到“不需要教之目的”,“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
教师只有通过准确地领悟其指导思想,然后据此制定出既渗透这些理念又切实可行的方案,并付诸到教学中去,教改的车轮才会向前滚动,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