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与人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课《植物病害与人类》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摘要】《植物病害与人类》是一门有关农业保护的课程,通过对一些常见的植物病例进行介绍,让我们从基础开始接触、了解、掌握植物病害的特点以及防治措施。通过学习ppt、观看相关视频等方式激发我们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尤其是当看到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事件时,我们感觉到植物病害与我们重要而细微的关系。通过这门课程,我们明白了植物和人一样,容易“生病”,容易感染各种病害,使产品产量下降,经济效益降低。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必须控制这些病害,下面来回顾我们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相关知识。

关键词:植物病害症状防治

一.植物病害的定义、类型和危害

(一)植物病害的含义植物在生长发育和贮藏运输过程中,由于遭受病原生物的侵染或不利的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使其生长发育受到阻碍,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至死亡的现象。

(二)植物病害的特点 1.植物病害是根据植物外观的异常与正常相对而言的。健康-正常,病态-异常。 2.植物病害与机械创伤不同。植物病害有一个生理病变过程,而机械创伤是往往是瞬间发生的。 3.植物病害必须具有经济损失观点。

(三)植物病害的类型 1.根据致病因素的性质分: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 2.根据病原生物的种类分: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等引致的病害等。 3.根据病原物的传播途径分:气传病害、土传病害、种传病害以及虫传病害等。 4.根据表现的症状类型分:花叶病、斑点病、溃疡病、腐烂病、枯萎病、疫病、癌肿病等。 5.根据植物的发病部位分:根部病害、叶部病害、茎秆病害、花器病害和果实病害等。 6.根据被害植物的类别分:大田作物病害、经济作物病害、蔬菜病害、果树病害、观赏植物病害、药用植物病害等。 7.根据病害流行特点分:单年流行病、积年流行病。 8.根据病原物生活史分:单循环病害、多循环病害。

(四)植物病害的病原生物性病原:生物性病原被称为病原生物或病原物。病原物主要有植物病原真菌、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毒、植物病原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

非生物性病原。非生物性病原:非生物性病原指引起植物病害的各种不良环境条件。如温度、光照不适;水分、营养失调;土壤、空气中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等都会使植物表现出病态。

(五)植物病害的危害 1.降低产量。2.降低品质。3.产生有毒物质。4.限制了农作物的栽培。5.影响农产品的运输和贮藏。6.增加生产投入。7.环境污染。

二.植物病状及病症的类型

(一)植物病状的类型:

1.变色:发病植物的色泽发生改变,本质是叶绿素受到破坏,细胞并未死亡。

(1)花叶:叶绿素减少,不均匀变色。

(2)褪色:叶绿素减少,均匀变色,变浅。

(3)黄化:叶绿素减少,均匀变色,变黄。

(4)斑驳:变色部分的轮廓不清。

(5)条纹、条斑、条点:单子叶植物的花叶。

(6)白化苗:不形成叶绿素,遗传病害。

2.坏死:发病植物的细胞或组织坏死。细胞已死亡。

(1)叶斑:轮斑、环斑、角斑、圆斑、穿孔等,形状大小不同,但轮廓清楚,类似岛屿。

(2)叶枯:叶片较大面积坏死,边缘不清。

(3)叶烧:叶尖或叶缘枯死。

(4)猝倒、立枯:幼苗近地表茎部坏死。前者倒伏(腐霉),后者死而不倒(丝核菌)。

(5)溃疡:树干木质部坏死。

3.腐烂:植物幼嫩多汁组织大面积坏死,组织或细胞破坏消解。

(1)干腐:死亡慢,水分快速及时失去。

(2)湿腐:死亡快,水分未能及时散失

(3)软腐:中胶层破坏,细胞离析。根据腐烂的部位有根腐、基腐、茎腐、果腐、花腐等。

4.萎蔫:植物根茎的维管束组织受到破坏而发生的缺水凋萎现象,而根茎的皮层组织完好。其分为:枯萎、黄萎、青枯。

5.畸形:植物受病原物产生的激素类物质的刺激而表现的异常生长现象。

(1)增生型:病组织的薄壁细胞分裂加快,数量迅速增多,局部组织出现肿瘤或癌肿、丛枝、发根等。

(2)增大型:病组织的局部细胞体积增大(巨型细胞),但细胞数量并不增多。如根结、徒长恶苗等。

(3)减生型:病部细胞分裂受到抑制,发育不良,造成植株矮缩、矮化、小叶、小果、卷叶等。

(4)变态(变形):植株的花器变态成叶片状、叶变花、叶片扭曲、蕨叶、花器变菌瘿等。

(二)病症的类型:

病症是指病原物在植物体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结构.

1.霉状物:真菌病害常见特征。有霜霉、灰霉、青霉、绿霉、赤霉、黑霉等颜色。

2.粉状物:真菌病害常见特征。有白粉病、黑粉病、锈病。

3.小黑点:真菌病害常见特征。有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座、闭囊壳、子囊壳等。

4.菌核:真菌病害中丝核菌和核盘菌常见特征。较大、深色、越冬结构。

5.菌脓:细菌病害常见特征。菌脓失水干燥后变成菌痂。

(三)症状的变化:

1.典型症状:一种病害在不同阶段或不同抗病性的品种上或者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出现不同的症状,其中一种常见症状成为该病害的典型症状。

2.综合症:有的病害在一种植物上可以同时或先后表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症状,这种情况称谓综合症。例如稻瘟病在芽苗期发生引起烂芽,在株期侵染叶片则表现枯斑,侵染穗部导致穗茎枯死引起白穗。

3.并发症:当两种或多种病害同时在一株植物上混发时,可以出现多种不同的类型的症状,这种现象称为并发症。有时会发生彼此干扰的拮抗现象,也可能出现加重症状的协生作用。4.隐症现象:病害症状出现后,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或者使用农药治疗后,原有症状逐渐减退直至消失。隐症的植物体内仍有病原物存在,是个带菌植物,一旦环境恢复或农药作

用消失,隐症的植物还会重新显症。

三.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侵染过程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是指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寄主发病的过程。

(一)病原物的侵染过程指病原物的侵染从侵入寄主到发病的全过程,简称病程。

1. 侵入期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建立寄生关系为止。侵入途径:A:表皮直接侵入 B:自然孔口(气孔水孔皮孔) C:伤口。

2.潜育期从建立寄生关系到植物表现明显症状为止。一般病害的潜育期是比较固定的。有的较短,有的较长。大斑病:7天。黑粉病:一年。果树病害 3-5年。

3. 发病期从表现症状到病斑不再扩展为止,是病害繁殖个体,发展的过程。

(二)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指的是一种病害从前一个生长季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再度发病的过程。包括:1. 越冬或越夏(初次侵染来源) 2.初次侵染,再次侵染。 3.病原物的传播途径。

(三)植物病原真菌是一类大多数能形成丝状分枝的营养体,有细胞壁和细胞核,不含有叶绿素和其他光合色素,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产生孢子的生物群。指的就是那些可以寄生于植物并引致病害的真菌。已记载的植物病原真菌有8000种以上。真菌可引起3万余种植物病害,占植物病害总数的80%,属第一大病原物。植物上常见的霜霉病、白粉病、锈病和黑粉病四大病害都是由真菌引起的,历史上大流行的植物病害多数是真菌引致的。(包括霜霉病、炭疽病、叶斑病、枯萎病、根腐病、立枯病、猝倒病、白粉病、锈病、稻瘟病、纹枯病、疫病、灰霉病、稻曲病、黄萎病、菌核病、果树疮痂病等)

真菌病害病状病状:黄叶、烂叶、坏死、萎蔫等;病症:灰霉、白粉、黑粉、锈粉、根腐等。

(四)植物细菌病害细菌性病害是由细菌病菌侵染所致的病害,发病后期遇潮湿天气,在病害部位溢出细菌粘液,是细菌病害的特征。

发生条件:侵害植物的细菌都是杆状菌,大多数具有一至数根鞭毛,可通过自然孔口(气孔、皮孔、水孔等)的伤口侵入,借流水、雨水、昆虫等传播,在病残体、种子、土壤中过冬,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病。

扩展的部位及其对植物的影响

1.在薄壁细胞扩展(1)细菌从气功孔侵入引起叶斑细菌在细胞之间蔓延,然后进入细胞内,引起的症状是斑点。例桃细菌性叶斑病。(2)细菌从伤口侵入引起腐烂原理:细菌在细胞间繁殖,并分泌果胶酶,分解细胞组织的中胶层和细胞壁的果胶物质, 增加细胞膜的透性,使细胞内的糖和可溶性物质外渗,给细菌的进一步繁殖创造成条件,破坏细胞,使细胞离解,引起腐烂。例如十字花科软腐病。(3)细菌从伤口侵入引起肿瘤原理:细菌从伤口侵入,进入薄壁细胞,不大量繁殖,而是产生吲哚乙酸,刺激寄主组织增生,形式肿瘤。例如桃树根癌病。

2.在维管束组织内扩展细菌从水孔或伤口侵入,进入维管束组织,引起莠蔫症状。

常见的细菌病害青枯病、软腐病、角斑病、溃疡病、辣椒疮痂病、桃穿孔病、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条斑病、姜瘟病等。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角斑病(豆角)、细菌性缘枯病(黄瓜)、细菌性腐烂病(香蕉)、黑腐病(甘蓝)、青枯病(瓜类、西红柿、豆类)、野火病(烟草)、根癌病(花卉,果树)。

细菌性病害症状

1.症状类型(1)斑点病病斑初期水渍状,对光半透明。(2)腐烂细菌引起的腐烂粘滑,恶嗅。(3)萎蔫横切幼嫩维管束组织,并用力挤压,在切口处有污白色的液体流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