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类药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黄 Calculus Bovis
牛属丑,故又称丑宝、丑黄、胆黄、肝黄、 管黄、犀黄。 牛黄为传统的名贵中药。始载于《神农本 草经》,列为上品。具有清心开窍、豁痰 定惊、清热解毒之效,为内服及配制丸散 之要药。 用法与用量:0.15-0.35g,多入丸散用; 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本草衍义》曰:“牛黄,亦有骆驼黄, 皆西戎所出也。骆驼黄极易得,医家当审 别考而用之,为其形相乱也。黄牛黄轻松, 自然微香,以此为异。盖又有牦牛黄,坚 而不香。”李时珍曰:“牛之黄,牛之病 也。其病在心及肝胆之间,凝结成黄。” 综上所述,古代所言牛黄主要是指黄牛之 肝管及胆管、胆囊之结石。 牦,“长毛牛也”,即牦牛类。说明当时 己有牦牛黄及骆驼黄等混淆品。
鹿 茸 蜡 片
鹿尾巴

鹿尾巴
产地同于鹿茸,以东北地区加工最精致。 通常全年均可采,但以冬春季最肺满,将 鹿尾自尾根部割下,挂起阴干;或去掉毛 或外面的老皮。 质量:马鹿雌鹿质量最好,接着雄鹿次之。 梅花鹿更次之。
羚羊角
高鼻羚羊
高鼻羚羊分布于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和蒙古。 广泛分布于苏联伏尔加河下游哈萨克斯坦,中 国的准噶尔盆地以及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生活于 荒漠、半荒漠地带。结成小群生活。有时也有成 百上千只的大群迁移。冬季多在白天活动,夏季 主要在晨昏活动。有季节性迁移现象,冬季向南 移到向阳的温暖山坡地带。 中国的野生种群已经灭绝,现已引种回国,在甘 肃和新疆半散养,为恢复野外种群进行实验和研 究。
东马鹿茸:外皮灰黑色,茸毛灰褐色或灰黄色,锯口处外 皮较厚,中部有细孔。 西马茸:大挺多不圆,顶端圆扁不一,长30~100cm,分 枝较长,且弯曲,茸毛粗长,灰色或黑灰色。
梅花鹿茸
马鹿茸
鹿角霜
【来源】梅花鹿CervusnipponTemminck或马 鹿C.elaphusL熬制鹿角胶后剩余的骨渣。 【性状】为圆柱形或劈破成半圆柱形的块,大 小粗细不一。一般马鹿角的霜块较粗大,花鹿 角的霜块较细小。外层灰白色,质较致密;内 层色较深,质疏松多细孔。气无,味微苦涩, 有粘舌感。以块整齐、色灰白、不糟朽者为佳。
阳痿遗精。
如肺结核,蛤蚧一对,虫草20g,贝母20g,白及 20g为末,每服3g,每日2次 肾虚腰痛,蛤蚧一对,浸酒1000ml,每日30ml
蟾酥
以“蟾蜍眉脂”一名始载唐《药性论》,蟾酥一名见 于宋《本草衍义》 本品较为贵重稀少。具有解毒、消肿、通窍、止痛和强 心的作用。药典:解毒,止痛,开窍醒神。用于痈疽疔疮, 咽喉肿痛,中暑神昏,腹痛吐泻。 是“六神丸”“梅花点舌丹”“红灵丹”等10余种成药 的主要原料。蟾酥在全球的需求量较大,我国一般情况下出 口3000多公斤。目前产量仍不够需要,仅为需求量的1/5~ 2/5
麻痹而死(可引起呼吸中枢抑制)

性状
1 呈圆盘状,盘径3~6cm。头盘在中间,尾细,常 纳口内 2 背部黑白相间,白环纹在背部宽1~2行鳞片向腹 面渐增宽,黑环纹宽3~5行鳞片 3 背正中明显突起一条脊棱,脊棱扩大呈六角形, 背鳞细密,通身15行,尾下鳞单行
4气微腥,味微咸。
品质
以头尾齐全,内色黄白,盘径小者为佳。 小条白花蛇 中条白花蛇 大条白花蛇 4cm以下 4~5cm以下 5~13cm以下
4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 辣感。
质量:以色棕红,断面角质状,半透明,有光泽者为 优。总灰分不得过5.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
鉴别:本品断面(新鲜断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 用量:15~30mg!
产地:我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苏、冀、鲁、浙。 江苏启东县被誉为“蟾酥之乡”,产量居全国第一。
功效 解毒,止痛,开窍醒神。 用于痈疽疔疮,咽喉肿痛,中暑神昏。
主产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等地。 蝰科动物五步蛇(尖吻蝮)Agkistrodon acutus (Güenther) 除去内脏的干燥体。 来源
性状 呈圆盘状,盘径17~34cm ,体长达2m。 头呈扁平三角形,口大,习称“龙头、虎口” 吻端向上,习称“翘鼻头”, 背部两侧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大 斑纹17~25个,其“V”形的顶端与背中线 相连(呈菱形),习称“方胜纹”
薄摊于玻璃板上晒干——片酥 放入模型中干燥——团酥,饼酥,棋子酥
*为保证蟾酥的质量和蟾蜍的存活率,应做到:即捕、即 挤、即放、即售。
不应将挤过浆的蟾蜍丢入水中,(特别是是不洁净的水) 以免感染死亡。
性状
1扁圆形团块或片状。棕 褐色或红棕色。 2团块状者质坚不易折断, 断面棕褐色角质状,微 有光泽; 3片状者质脆,易碎,断 面红棕色,半透明。
4 背部银白色或者绿色斑点散在,全
身密闭类圆形有光泽的鳞片。尾部 有6~7个明显的银灰色环带。 5 气腥,味微咸。
蛤蚧有进口和国产之分,国产蛤蚧的背部 斑点深灰色,鳞片比较细。 进口蛤蚧背部明显的橙红色斑点,鳞片较 大。
功效
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为
较常助阳药。用于虚喘气促,劳嗽咳血,
羚羊角
来源 牛科动物赛加羚羊(高鼻羚 )Saiga tatarica Linnaeus的角。(现为国家保护的野生药材物种中一级 保护动物)
产地 原我国新疆的博乐、塔城、裕民等地有分布。
现在货源主要来自哈萨克斯坦及吉尔吉斯坦 。

性状 1 呈长圆锥形,略呈弓形弯曲,长15~33cm,类白色或黄 白色。 2 中下部有10~16个隆起环脊。 3 基部横截面圆形,内有坚硬质重的角柱(骨塞),骨塞 长约占全角的1/2或1/3,紧密嵌合,从横断面观,呈锯 齿状。 4 上半段中央有一细孔道直通角尖(通天眼)。
又名
虫酥来源
蟾蜍科动物(干燥分泌物)
中华大蟾蜍 黑眶大蟾蜍
Bufo bufo gargarrizans Cantor, Bufo melanostius Schneider
中华大蟾蜍图
采制 春末夏初,阴雨或雷阵雨后,晚上在野外用灯诱捕。 洗净泥土,晾干体表水分,一手捉稳,另手用专制工具 挤压耳后腺,收集分泌液于瓷器中(鲜浆)鲜浆过80目 筛,滤去杂质

驼鹿角(鹿角的替代品
四、鹿茸片鉴定要点及部位 蜡片 鹿茸顶端一段切制而成。切片无孔隙,黄色 或淡黄色,如蜡样光洁。 雪片 鹿茸上中段切制而成,切片有细孔隙,不骨 质化。
蜂片 是鹿茸中下段切制而成,中部色深,有粗孔, 显骨化。
骨片 鹿茸最下段切制而成,外侧为黄白色,中部 带血污色,从外向内孔隙渐大,中心沙网样,已 骨质化。
规格有:
特大条白花蛇 13cm以上
蛤蚧
始载于宋.马志《开宝本草》 “生岭南山谷及城墙 或大树间。最惜其尾,见人取之多自 啮断其尾而去。药力在尾,尾不全者不效” “雄为蛤,雌为蚧,行常一雌一雄相随,入药亦须两用之” 主产于广西,为广西著名的道地药材。另广东、云南亦产。 年需求量32~40万对
来源 ;壁虎科动物蛤蚧Gekko gecko Linnaeus 的 干燥体。
腹部有黑色类圆形的斑点,习称“念珠斑”;
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质鳞片 一枚,习称“佛指甲”。气腥,味微咸
质量
以条大,头尾齐全,花斑纹块明显者为佳。
效用
祛风,通络,止痛。 为较常用的祛风湿药。
(降血脂、降血液粘稠度、可用于脑血栓及阻塞性血管瘤)
金钱白花蛇 又名 小白花蛇、银环蛇(寸白蛇,百节蛇) 为眼镜蛇科银环蛇(银报应、寸白蛇、白菊花、 断肌甲、多条金甲带、百节蛇、白节蛇、手巾 蛇)Bungarus multicinctus Blyth的幼蛇。 主产广东(41%)、广西。我国西南多数 省内有分布 *毒腺中含有强烈的神经性毒,被咬伤后,常失去知觉,
动物类药材
鹿茸
《神农本草经》上品 鹿茸即雄鹿头部未骨化,长满了茸毛的角。 主产我国东北,为东北著名特产之一
一、商品名称和原动物 1、梅花鹿茸——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 亦有称为“关茸”、“关东茸”。主产吉林、辽 宁, 现在在我国许多地方亦有产。 为鹿茸的主流品种,质最优。 商品分为 二杠茸(花二杠) 三岔茸(花三岔) 各分为四级
采制 1 强光突然照射,其惊诧不动,捉之 2 用带有须毛的棍杆伸入洞隙中触引 3 用带针的竹杆刺之 固定木板上,剖开腹面,取出内脏,以布擦干血迹 (忌水洗)用竹片将四肢撑开,将尾顺在竹棍上,用棉纸 包裹,用无烟炭火慢慢烘干。
性状
1 呈扁片状,头颈部约占身体三分之
一,尾长与身长几相等。 2 头略呈扁三角状,口内有细齿,生 于颚的边缘。 3 四足均具5趾,足趾底有吸盘。
鹿茸必须是雄鹿刚刚长出具有蜡质的幼 角。如果完全长成,则已经骨化,成为 鹿角,药用价值大大下降。所以茸片有 所谓 1腊片(真正的鹿茸片,滋补药效最高, 最为珍贵)、 2血片(鹿茸最后部分,带有少量梅花 鹿血,价值下降)、 3角片(实际是完全骨化的鹿角切片, 价格便宜)之分。
2、马鹿茸——鹿科动物马鹿Cervus elaphus Linuaeus。主产东北(东马茸)及西北(西马 茸)。产量不及花鹿茸,质亦优。 商品分为:单门(一个侧枝) 莲花(二个侧枝) 三岔(三个侧枝) 四岔(四个侧枝)
以上鹿茸为地方习用品,现商品渐少,国家将 后两者列为二级保护动物。
二、鹿茸的规格 1、锯茸 每年春、夏锯下的鹿茸 2、砍茸 砍下鹿的脑盖骨加工的鹿茸 3、初生茸 幼鹿一生中,第一次长出的茸 4、再生茸 取正常茸后,当年又长的茸
三、性状
花鹿茸
1 呈圆柱状分枝,主枝习称“大挺”,侧枝从锯口约 10cm处分出习称“门庄” 2 表面密生红黄色或棕黄色细茸毛 3 锯口黄白色或黑褐色,有蜂窝状细孔,外围无骨质 4 气微腥,味微咸。 具二个分枝者,习称“三岔”,下部多有纵棱筋及 突起疙瘩,习称“骨豆”。
一、来源:
1、天然牛黄: 为脊索动物门哺乳纲 牛科动物牛、少数为 水牛、牦牛、野牛的 干燥胆囊结石 ( 少数 为胆管结石和肝管结 石 ) ,习称“天然牛 黄”。 蛋黄 管黄
2、活体植核培育牛黄 3 、人工牛黄:参照天然牛黄的已知成分, 然后将从猪胆或牛胆抽提的各成分按一定比 例配制而成。 4 、体外培育牛黄:以牛的新鲜胆汁作母液, 加入复合胆红素钙、胆酸、去氧胆酸等,用 人工物理化学方法,在体外所得的牛胆红素 钙结石。
3.清肺止咳:治肺热咳喘。 多磨汁或研末服0.3-0.6 克,2小时以上,1-3克。
蕲蛇
以白花蛇之名始载于宋《开宝本草》,明《本草 纲目》称蕲蛇。别名(大白花蛇、五步蛇、棋盘蛇、 尖吻蝮) 本种蛇的毒腺中还有多量的血液毒,少量的神经 毒,其主要毒性成分为强烈的出血性血液毒,被蛇 咬伤后,可致内脏广泛出血,极易死亡。
*通天眼透光可见,羚羊塞紧密合槽,
环脊纹自然合把,细丝纹有条不紊。
质量 以质嫩、色白,光润,有血丝,无裂纹者为佳。 质老,色黄白、有裂纹者质次。 规格 大枝羚羊角 15~33cm,重200~250g 小枝羚羊角 10~17cm,重130~200g 幼羚羊角 10~14cm,环节不明显 老劈柴(倒山货),羚羊死后所拾得,裂纹多,色深 羚羊角尖(质优)分为1-4级,价高。
பைடு நூலகம்
1、蛋黄:卵形, 不规则球形、椭圆 形、三角形或四方 形。
2、管黄:又称碎 片黄、空心黄。 呈管状或为破碎 的小片,表面红 棕色或棕褐色, 不光滑,有裂纹 及点状小突起, 质松脆,断面中 心多空隙而色较 深,外周有层纹。
功效 平肝息风,清肝明目,凉血解毒。为较常用平 肝息风药。
3 功用
羚角如玉有轮嵴,透见红斑与血丝, 角塞合槽通天眼,高热抽搐最宜使。
1.清热息风止痉力优,为治肝热惊痫抽搐之要药。 平肝阳:治肝阳上亢证。寒性较大,并能清热解 毒,用治: (1)温热病高热神昏,烦躁等;(2)热毒发斑。
2.清肝明目:治肝热目赤肿痛,头痛等。
以上两种为国家药典收载,而未收载的有 3、春茸(南茸)——鹿科动物黑鹿(水鹿) Cervus unicolor Kerr的幼角,产云南、四川。 4、草茸——鹿科动物白臀鹿Cervus macneilli Lydekker的幼角,主产四川(阿、甘) 5、岩茸——鹿科动物白唇鹿Cervus albirostris Przewalski的幼角,产四川(阿、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