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4课 驿路梨花 (共30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带来的惊喜作铺垫。接着又用陡峭的山、茂密的树林着意渲染山的险峻。
2.文章开头交代了什么? 答: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3.“我们”是怎样发现小屋的? 答:正当我们处于前不挨村,后不着店,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时,看到了眼 前的梨花美景,并发现了小屋。
4.朗读描写梨花美景的语句。品味写景的语言,体会写景的作用。
——在这所没人的房子里,我们却受到了许多优待:①邀请的方式是热情的:
“请进!”②准备的物质是丰厚的。③安排是细心的。④感受是温馨的。 6.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呢?
二、二写梨花。
1.齐读27自然段,思考:本段再写梨花有什么作用? 答:本段写梦中的梨花与梨花姑娘,将人与景结合起来,赞花,更是赞人,突 出了梨花姑娘的美好品质。 2.作者为什么要把梨花姑娘放到梨花林里去写? 答:写香气四溢的梨花林是为了赞美梨花姑娘纯洁美好的心灵,表达自己的 感激之情。
知识链接
记叙顺序 1.定义。 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五种。 顺叙,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
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
5.用书上的哪句话可以概括上一点,并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驿路梨花处处开 处处开的不仅仅是梨花,而是助人为乐的梨花精神,即雷锋精神,“处处开”就 是雷锋精神处处得到了发扬光大,加深了主题。 6.文章结尾以诗句作结有什么作用? 答:引用陆游诗句作结,既点题又点人,把梨花的自然美与人物的心灵 美交织在一起,人花相映,寓意深刻,感染力强,升华了中心思想。 7.怎样理解课文题目“驿路梨花”? 答:①自然界中的梨花; ②梨花姑娘; ③梨花精神,即雷锋精神。
生词梳理
撵(niǎn)
驿路( yì)
陡峭(dǒu qiào)
竹篾(miè) 简陋(lòu)
恍惚(huǎng hū)
悠闲(yōu)
修葺(qì)
初识课文
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答:本文以“梨花”为线索。 2.划出文章中描写梨花的句子。哪些是实写的,哪些是虚写的?
答:第一处:4—6自然段(文章的开头)
课后习题
(3)揣摩下列语句,分析划线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1.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 【讲评】这是对老人的动作描写,老人一直想感谢小屋的主人,来表达对屋主 人的谢意。 【参考答案】(1)描写了老人行礼的动作,表现出老人对小姑娘们诚挚的感谢之 情。 2. “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 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参考答案】“很受感动”表明了她对发扬雷锋精神的解放军同志的敬仰,也点出 了日后照管小茅屋的感情因素。“常常”,说明她发扬雷锋精神助人为乐成为自觉 行动。
3.我们为什么要修葺小屋?
答:受梨花姑娘的感染,我们也要化感激为行动,为小茅屋做些什么。
三、三写梨花。
(复习回顾)1.瑶族老人为我们讲小屋的故事,是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答:插叙;解开悬念,同时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2.文中写遇见哈尼小姑娘有什么作用?
答:哈尼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解开了文中的悬念。
3.究竟谁是房子的主人呢? 答:解放军叔叔(建造)小茅屋, 梨花姑娘(照料)小茅屋, 哈尼小姑娘(照管)小茅屋,
瑶族老人受益之后,送来米,同样也算(照管)了小茅屋,
“我”和老余(修葺)小茅屋,我们都为小茅屋做出了贡献, 因此,我们都是小茅屋的主人。 4.小茅屋的主人就只有我们这些人吗? 答:凡照料过小茅屋的,具有助人为乐的精神的后来人,都属于小茅屋的主人。
驿路梨花
——彭荆风
走进作者
彭荆风,江西萍乡人。1929年出生,1950年毕业于二野军政大学
四分校。1949年参军,历任云南军区文化部编辑,昆明军区创作员、 宣传部副部长,成都军区创作室主任。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 协理事、名誉委员,云南作协副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46年开 始发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 说《鹿衔草》《断肠草》《师长在向士兵敬礼》《绿月亮》等,长篇 传记文学《秦基伟将军》,长篇纪实文学《滇缅铁路祭》《挥戈落日 》,短篇小说集《当芦笙吹响的时候》《佧佤部落的火把》《绿色的 网》《红指甲》等,中篇小说集《蛮帅部落的后代》《爱与恨的边界 》《雾茫茫》等,散文集《泸沽湖水色》《九月衣裳》,文学评论集 《彭荆风谈文学》等。
写作背景
作者说:“《驿路梨花》是在被迫搁笔多年后的 1977 年秋。那时,党中 央重新提出了学习雷锋……我想起了边疆许许多多朴实的人和事,我想起了我 曾经见过的那深山大岭里的小茅屋,默默为茅屋打柴、背水的哈尼族人,以及
为了后来的旅客,临行前都要给小茅屋做点事的先行者。想起这些,一股无形
的力量迫使我立即拿起笔来。”
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 代。
分叙,分叙的作用是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眉目清楚,有条不紊。
课后习题
1.阅读《驿路梨花》选段“我们正在劳动……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
花处处开"。 完成下列习题。 (1)那群哈尼小姑娘中为首的一个有什么特点?
答:梨花在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不仅给人以惊喜,更多的是给人以希望 和安慰。我们焦急的心顿时平静下来了。
5.那座小茅屋是怎样的呢? 答: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屋里黑漆漆的没有灯也没有人声。
门是从外扣着的。
白木门板上有黑炭写的两个字:“请进!” 火塘里的灰是冷的,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 满了水。 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盐巴,有辣子。”
【参考答案】她美丽、活泼、纯洁、热情,有助人为乐的精神。
课后习题
(2)选段插叙了一件什么事?(从原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简要概括)插叙的 作用是什么? 【讲评】概括事件的模式一般是:谁+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干了什么事。 【参考答案】十多年前,解放军行军在树林里淋了雨,他们想道并且为过路人盖了 一座小茅屋。解放军走了,为了继续方便过路人,梨花姑娘常常照料这小茅屋。插 叙的作用是,交代了小茅屋的搭建者、照料者,以及这样做的原因,歌颂了发扬雷 锋精神的人。
【讲评】从对走在前边的小姑娘的外貌描写“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 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可以看出她美丽;从“吓得小姑
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
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可看出她活泼、纯洁;从小姑娘讲述房子的来历 可以看出她热情、助人为乐。
文章主旨
本文集中反映了少数民族地区军民之间,各族人民之间团结互助 的情谊和助人为乐的精神面貌,歌颂了雷锋精神,表现出社会主
义新风尚在祖国处处都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板书设计
驿路梨花(一语双关)
人物 “我”和老余 瑶族老人 哈尼小姑娘 (解放军) (梨花) 景物 梨花姑娘 加草挖沟 专门送粮 照料小屋 建造小屋 照料小屋 倒叙 插叙 (几次设悬) 雷锋精神
第二处:27自然段(文章的中间) 第三处:37自然段(文章结尾)
实写
虚写 望梨花(实写),想梨花诗句(虚写)。
熟读课文 一、一写梨花。
1.小说是怎样开头的?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 答:写山:好大、起伏、一座挨一座、延伸、消失等几个动词描写山势,由近 及远,突出了山的高、大、多,衬托出我们的焦急心情,为下面小屋的出现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