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内容概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娱乐至死》内容概括及脉络梳理:

总起

在本书《前言》开始,就是波兹曼老师给出的骇人的预言。他指出,人类最终会因为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电视媒介——最终走向消亡。

人类将会不再愿意费神读书;淹没在汪洋如海的信息里,变得自私和被动;真理也被琐碎所淹没;文化变做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的游戏的庸俗文化:“我们将会毁于我们最热爱的东西”。

理论铺垫

波兹曼老师认为,在后工业时代,技术的发展反而是妨碍人们有效思考的无形壁垒。技术的飞速进步绝不仅仅只是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便捷和欢愉,而且还改变了我们对世界对周围认知的方式。

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老师提出“媒介即信息的”的观点,波兹曼老师则在此基础上,提出“媒介即隐喻”(本书第一章《媒介即隐喻》)。“隐喻”是什么意思呢?书中这样说:“隐喻是一种通过把某一事物和其他事物作比较来揭示事物实质的方法。”同时他又提出“媒介即认识论”(本书第二章《媒介即认识论》)的观点。即来说明:我们所认识的这个世界的方法,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媒介;媒

介形式的改变是显性的,比如媒介经历的口头——铅字——电视;但是认识的改变却是隐性的。所以由于媒介的表现形式而使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所产生的影响(特别是消极影响),是不易被察觉的。

“媒介无形之中影响着文化”,“控制文化”,从而也影响着我们对事物的认知。而“随着一种文化从口头语言转向书面文字,再从印刷术转向电视,关于真理的看法也在不断改变。”

于是由于媒介的改变,我们认知世界事物的方式也一再改变,我们对文化的认知也会随之改变。

以上第一,二两章都是对全书的理论铺垫。

开始入题

在第三,四章,分别以《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和《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为题。波兹曼老师用了大量的历史事实试图说说明了美国民主社会早期的公共话语和印刷术不可分割的关联(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书当时发表时的副标题是“演艺时代的公共话语”)。

由以下摘录可以证明:“铅字在公众话语的各种舞台中产生的影响是持久而强大的,这不仅是因为印刷品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因为它的垄断地位。”“阅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当然也是一项理性的活动。”“印刷文字,或建立在印刷文字之上的口头语言,具有某种内容:一种有语义的、可释义的、有逻辑命题的内容。”

波兹曼老师认为,从口语到铅字的媒介转换,是一次巨大的智力进步,它使得公众话语变得严肃理性而有组织。全民智力的提升都有赖于铅字时代(即印刷机时代)的到来。

在第四章的末尾,波兹曼老师甚至用这样的语句评价印刷机时代对美国社会的积极影响:“这一切都是通过印刷术实现的,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美国才得以这样的方式,美国才得以跻身于世界优秀文明之林。”

波兹曼老师称这个由印刷机统治的思想时期为“阐释年代”。而这个时代还未逝去的时候,“娱乐业时代”悄然开始。而它所带来的改变是惊人的,也几乎给印刷机时代所建造的文明近乎毁灭的冲击。

多重论证

于是从第五章《躲躲猫的世界》,从电报讲起,电报却以“惊人的速度改变了这一切”。而图像时代的倒来几乎“把文字驱赶到背景里”,“看取代了读,成为人们进行判断的基础”,“以照片为中心的这些图像试图要替代语言诠释、理解和验证现实的功能”。

再看电视(它几乎就是图像的集合!)的影响:“在很多方面也以一种微妙的方式充当着指挥中心”,“电视已经赢得了“元媒介”的地位——一种不仅决定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而且决定我们怎样认识世界的工具。”

波兹曼老师甚至这样说:“如果你不识字,这些灯光无疑是美丽的。美国的电视确实是美丽的奇观,是难得的视觉愉悦,每天你都能看见成千上万个图像。”然而这些图像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稍纵即逝。电视这一“看”的属性决定了“它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来适应娱乐业的蓬勃发展”。

波兹曼老师总结说:“电视只有一种不变的声音——娱乐的声音。”

书从第七章《“好……现在”》开始,波兹曼老师逐渐加深了对电视媒介的批判的论述,这部分内容一直延续到本书末尾。

新闻娱乐化(第七章),宗教娱乐化(第八章),政治娱乐化(第九章),教学娱乐化(第十章,第十一章),这一切本该严肃有理性有逻辑的方面全部都臣服在娱乐的裙摆下。“随着印刷术影响的减退,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构成公共事务的领域都要改变其内容,并且用最适用于电视的表达方式去重新定义。”它们也都在电视上找到了自己的落脚点。

盲目的人类只会接受信息,不会思考。更加悲哀的是,人类毫无对此感知,还满脸堆笑。

这些,无不展示从了“读文时代”到“读图时代”的转换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改变。这种惊人的改变却又是如此的顺理成章。这些又恰好映合了第一张的那段话,那段初读的人都会驻足却内心不免起疑

的话,而此时此刻,对这句话应该不会再有疑问:

“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结尾

最后一章,波兹曼老师停留在“电视化的教学”——这种本质上就偏离教育实质的活动。但是,教学却是可以改变这种境况的方法。要改变,就要有某种“媒介认识”。

这似乎回归了本书第一二章的媒介论。我们通过媒介的方式认识这个世界,因为不仅仅要注意到显性的媒介方式的变化,更应该注意到由于这种方式的改变而带来的人类认知的改变,从而可以避免堕入娱乐至死的深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