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的安全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手术室护理的安全管理

李绍晶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摘要:近年来,随着患者法律意识及维权观念的增强,手术室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各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也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为了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提高护士对护理风险的识别能力和防范能力,提升手术工作质量,避免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的管理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 169.25 文献标识码:B

手术室的特点是工作繁重、紧张、节奏快,质量要求高,易出差错。差错事故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防止术中差错事故的发生是保证手术安全进行的基本。因此,手术室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1 安全隐患的来源

1.1制度不健全

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许多旧的制度,如:手术室安全制度、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标准等,已经不适应新条例的需要。没有及时修订或添加的制度,以及修订或添加后的适应期,都会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

1.2新技术应用

手术室护士所承担的是一项特殊的工作任务,知识范围要广、业务能力要强、应急能力要快。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新业务、新技术也在不断开展,新的医疗仪器设备和器械的大量应用,会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技术方面的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

1.3操作不当

操作不当会给造成患者各种损伤。如:手术体位安置方向有误,体位安置不当会导致压伤;约束带过紧或上肢过度外展,会造成神经压迫。衬垫不当会影响患者循环、呼吸;术中仪器使用不当,准备时未试机,会导致临时故障;电凝器电极固定不牢,会造成脱落或污染;电凝器直接与患者皮肤相接触,或放在潮湿的地方,会造成患者电灼伤。

1.4接错患者

患者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话,易发生接错或错放手术间。

1.5清点物品有误

术前、关闭体腔前后,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有误,操作不当会导致缝针弹出,缝针弹出后方向不明、寻找困难,会导致器械完好性被疏忽。

1.6用药有误

输血输液查对时有误,药物摆放有错,标识不清会导致误用。

1.7手术患者护送不当

护送途中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患者坠床,术后患者X 线片、CT片等贵重物品遗失,给日后医疗纠纷埋下了一根导火线。

2 防范措施

2.1健全制度

应该依据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时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确保医护人员在制度上有法可依。只有科学的操作规范和健全的制度,才能保障正常的护理活动。这是减少或避免护理差错事故的根本。

2.2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保障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抓好落实手术人员规则,洗手规则,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接送患者制度,术前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制度。六查:即接患者时查(病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诊断、术前准备、前用药及过敏性情况);患者手术间查;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执刀时;关闭体腔前后查。十二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等;四到位即: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

2.3严防接错患者

为防止接患者的工作上出现差错,要有严密的制度给予保障,并确保严格落实。具体做法是:首先,在术前访视患者时,要认真核对患者,了解手术病例、手术部位,进行双方核对;其次,到病室接患者时,要谨防接错,要严格与病房护士和患者对手术部位和手术名称进行三方核对,并认真查对腕带标识;再次,手术医师到手术室后,要与麻醉医师、患者和巡回护士共同查对手术部位,进行四方核对,并有记录,确认无误后,方可实施麻醉、手术。

2.4查对手术部位,合理安置体位

为确保患者手术部位准确无误,应询问患者病变部位并查对病历、手术单和X 光片等相关资料,手术前与麻醉师核对手术部位,摆放体位后与术者再次核对方可手术。摆放手术体位时,需保证患者的安全舒适,避免血管、神经、肌肉的损伤,对俯卧位、截石位、侧卧位等易造成意外损伤的手术体位,更应该予以特别关注。

2.5准确核对手术物品

手术中增减物品时,要及时详细纪录,体腔或深部刀口填入纱布时洗手护士应心中有数,以免遗留并在术中随时清点。有效的减少术中物品清点不清的差错。坚守岗位责任制术中采用全程护理,手术中途不替换洗手和巡回护士。不因事离岗,从而减少因中途换人而出现的术中物品清点不清的差错。严格查对手术室内药品应分类放置,专人负责领取保管。术中麻醉复合液,应加特别标志。急救用药执行口头遗嘱时复诵一遍。防止输错血,巡回护士应于麻醉师认真核对。手术开始前认真核对患者手术部位体位等。

2.6避免意外伤害

术前应调试好各种仪器,使之处于完好备用状态。使用电刀时,避免灼伤。定人定期对仪器进行检查和维护,延长其使用寿命,增强其安全性。术后及时检查手术受压部位,避免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体位变动时更要反复检查,防止电极板脱落。仪器使用完,应及时断电,以免发生意外,避免回流受阻。

收稿日期:2012-04-16

经验交流・ ・

2.7安全护送患者

经常检查平车、担架有否损坏,防止接送时摔伤患者。接送患者出入房门时,应注意保护患者头部及手足,防止碰伤。移动患者至手术台或平车,须有人扶住车身防止滚动。搬动患者时,应轻巧稳妥。患者(特别是小儿)卧在手术台上等待手术或手术完毕等待送回病房时,巡回护士应在旁边给予照顾,防止坠床摔伤。患者在全身麻醉诱导期间,应有人在旁边协助,注意患者肢体位置,防止挤压撞伤,必要时用保护带固定。

2.8及时准确地记录护理记录单

护理记录单是跟随病历的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件,要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填写,与麻醉记录单保持一致,如有手术抢救,应在抢救后6h之内补记完毕,内容包括执行的口头医嘱,抢救措施,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送回病房时的一般情况等。

2.9确保标本妥善保存,及时送检

术中切除的任何标本,未经医师允许不得遗弃或由他人拿走。为确保标本正确无误地送检,应完善送检流程,实行双签名并责任到人。术中冰冻标本经家属过目后,要及时登记,即刻送检。

(杜原刚 编辑 )

冻僵患者1例治疗分析

张付军,王 华

(湖北省十堰市郧县人民医院,湖北 十堰 442500) 中图分类号:R 181.4 文献标识码:B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61岁,于2011年12月11日23:00被家属在山上发现时已神智不清,呼之不应,身边及身体上有少量呕吐物.立即送至当地卫生院初步处理后于12月12日0:10转入我院ICU。查体:T33.7℃,P100bpm,R6bpm,Bp60/35mmHg,神志昏迷,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mm,对光反射消失,颈抗5横指,心律齐,心音弱,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及心包摩擦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肌紧,四肢末梢冰冷,肌张力增高,对疼痛刺激无反应,病理反射未引出。家属述17:00左右曾饮酒约150mL,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否认服用毒品及其他药物史。辅助检查:我院门诊头颅及腹部CT检查未见异常。入院后查血常规:WBC29.8×109/L,NEUT91.3%,HGB111g/ L。电解质:K+5.32mmol/L,Na+144mmol/L,CL110.3mmol/L, Glu9.4mmol/L.血气分析:pH6.979,PaO258mmHg,PaCO276.8 mmHg,HCO318.1mmol/L,BE-14 mmol/L.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正常。

2 治疗经过

患者入科后立即给予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SIMV模式),同时剪掉患者身上衣物,予以复温毯复温,持续泵入多巴胺(200mg加生理盐水至50mL)、去甲肾上腺素(4mg加生理盐水至50mL)维持血压,纳洛酮(3.2mg 加生理盐水至50mL)持续泵入,应用5%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置中心静脉导管加快输液并监测中心静脉压,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胞二零胆碱、右旋糖酐40、复方丹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对症支持治疗。经积极治疗于3:10患者出现轻度躁动,测体温35.6℃停止复温,加强保暖,此时双侧瞳孔约2.5mm,光反射减弱,自主呼吸恢复,调整呼吸机模式为压力支持模式,逐渐减少血管活性药的用量。于5:10患者清醒,停用呼吸机,观察半小时复查血气分析示: pH7.340,PaO2122mmHg,PaCO246.8 mmHg,HCO323.3mmol/ L,BE-4mmol/L,拔出气管导管,予以鼻导管吸氧。于8:00停用血管活性药,10:00转入普通病房治疗2天后患者出院。出院后随访无相关并发症。

3 讨论

冻僵又称意外低温,是寒冷环境引起体温过低而发生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损害为主的严重的全身性疾病[1]。冻僵多发生于在寒冷环境中逗留和工作时间过长,而其保暖御寒措施不足造成;寒冷刺激机体交感神经使体表血管收缩以存储热量、保持体温,同时通过运动神经增加肌肉张力即寒战来产热。加速寒冷伤害.随着热量的散失和体温的降低.可以出现意识障碍、重至昏迷.血压下降。呼吸循环衰竭.房颤、室颤,最终心跳停搏。如低温持续时间过长,则形成不可逆性损害。本例患者发病前有饮酒史,周明华等研究发现纳洛酮对急性乙醇中毒疗效显著[2],此外纳洛酮还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升高动脉压,改善组织灌流,稳定心肌细胞膜,保护心肌降低和防治氧自由基损伤,抑制Ca2+内流,保护大脑,防止继发损伤,改善预后[3]。本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且无并发症发生,主要在于及时的行复温、呼吸支持治疗、维持循环及内环境稳定、改善微循环、促醒,并行纳洛酮、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对症支持治疗,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参 考 文 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8:962.

[2] 周明华,赖海波.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120例治疗体会[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16(4):238.

[3] 景炳文.急危重瘸例救治与分析[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

司,2009:2.

(杜原刚 编辑 )

收稿日期:2012-03-22

临床案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