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百花园八_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S)教学设计
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
课 文:语文百花园八
板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次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完善综合性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此次百花园语文活动的设计旨在引导同学们在读中积累词句,欣赏语言,开阔眼界,受到教育;在说说写写中锻炼并提高表达能力。

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新颖有趣的语文活动,以学生的自主练习为主,教师的点拨、讲解为辅,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凸显阅读训练重点,加强说与写的结合,着眼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趣中学,在玩中学,在活动中感受语文的美妙。

教学目标:
1. 继续分类积累四字词语。

正确区分词义并会运用。

2. 运用已有的知识,初步了解古诗的意思并会背诵。

3. 通过朗读比较,体会反问句的强调作用。

4. 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短文的意思。

5. 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家乡的习俗。

6. 围绕节日中发生的一件事进行描写,要求条理清楚,语句通俗,突出节
日的特点。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1. 分类积累词语。

2. 能围绕一个主题条理清楚地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围绕节日中发生的一件事进行描写,要求条理清楚,语句通俗,突出节日的特点。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图片激趣导入
(一)同学们,今天我们再一次来到语文
百花园,相信在这里,我们又会有很多收获。

(二)看到这四种东西,你能想到哪个词?(展示课件第三屏)
1.猜词语、找规律。

小结:每个词语的四个字分别表示一种事物,而这四种事物同属于一类,它们的构成属于并列式。

2.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四字词语分别代表四种不同事物。

3.学生汇报。

4.积累词语:
百花园里还有很多类似的词等着你们积累呢!赶快把这些词记下来。

(展示课件第四屏)二、词语闯关
(一)观察这七个词语,看看有什么异同。

(展示课件第五屏)
小结:都是两字词语,其中都有一个“然”字,但它们的意思不同。

(二)借助字典,看看“然”字的几种解释,了解“然”字的基本意思。

(三)想一想这七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四)读句子,分别把这些词语填到合适的地方。

(五)学生试填,并说明理由。

夏天还没到,天气忽然热起来了。

花落了一地,显然昨夜刮了大风。

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竟然保留了下来。

西门豹及时巧妙地揭穿了巫婆和地方官员骗钱害人的把戏,不然村民们还会上当受
指导学生从欣赏图片直观地感知词语的规律,能与学生的印象思维达成共识,回忆曾积累过的词语,并能区别于其他形式的词语。

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借助工具书弄清楚字的基本意思,为理解各词语起到铺垫作用。

通过试填词语,结合语境再次理解词语,能更好的使学生区分词义的差别和用法的不同。

骗。

(六)交流所填的句子。

读一读,感受这些词语意思不同,用法也不同。

(七)同桌之间互相读读句子,并结合句子意思说说对所填词语的理解。

(“忽然”表示来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显然”是容易看出或感觉到,非常明显的意思;“竟然”是没想到,出乎意料的意思;“不然”表示如果不是上面所说的情况,就发生或可能发生下面所说的情况。


三、比较句子
(一)读读比比,说说哪句好,为什么。

1.读句子,想一想,这两组句子意思有无不同。

2.读句子,找出这两组句子的异同。

(1)我怎么能饶你们呢?
这样弹奏怎么会使人感动呢?
(2)我不能饶你们。

这样弹奏不会使人感动。

引导学生理解:句组(1)和句组(2)表达的意思一样,但是句型不同。

句组(1)是反问句,句组(2)是陈述句。

它们表达的效果也不同。

句组(1)比句组(2)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3.认识反问句。

(1)比较反问句与疑问句有什么不同。

反问句是无疑而问,不需要回答,答案寓在问话中。

疑问句是有疑而问,问句中没有答案。

(2)反问句有强调的作用,能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

4.读这两组句子,读出感情,体会反问句表达的效果。

(二)从课文中找出反问句。

(三)小组交流,读一读自己找出的反问句,注意读出强烈的语气。

句子比较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自己从读中区分异同,由此体会反问句的作用,并引导学生读中区别反问句及疑问句的不同,而后带着理解体会再读反问句,并在课文中找出反问句练习巩固朗读。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发现“字”“词”“句”都有它的奇妙之处,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探索,有了不少收获。

这节课,我们将在古诗与阅读中继续采撷百花园中的芬芳,希望大家能从其中有更多收获。

二、读读背背、积少成多
(一)指导学生诵读古诗题目,并来说说有什么发现?
1.汇报。

2.抓住文眼“送”字,指名背诵有关于送别的诗歌。

3.学生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诗。

(二)读诗指导。

1.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诗歌和其他送别诗有所不同,自己先读读。

2.自由读诗,边读边想,从诗中读懂了什么?
3.指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相机释疑:“芙蓉楼”“辛渐”“吴”“平明”
4.老师介绍这首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5.同学们来朗读这首诗,说说诗的大意。

6.指名生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7.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8.练习背诵古诗。

三、阅读平台
(一)过渡:一首送别诗,我们被诗人王昌龄依依惜别之情及坚守高洁品质之志深深打动,接下来,我们一起认识认识俞伯牙,来体会他所演奏的友情之曲。

(二)自读短文。

1.自读短文,借助字典,解决生字的音、
“抓文眼”一环节,回忆其他送别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以旧知促新学,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后再探知此首诗与其他送别诗的表达有所不同,自主感悟体验朗读。

孩子们的潜能是巨大的,相信他们,放手让他们在自主阅读中体会,探索新知,获得发展。

形、义的问题。

2.汇报。

(1)介绍俞伯牙。

(2)交流词语的意思。

如:风雨交加 琴弦 欣赏 头头是道巍峨高耸 旋律 浩荡 奔放 知音
3.再读短文,说说短文主要写了什么。

这是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

写的是春秋时期著名音乐家俞伯牙在乘船回家途中,遇到能从他的琴声中听懂他的心意的砍柴人钟子期,俞伯牙称钟子期为知音。

4.说说短文中“知音”是什么意思。

短文中“知音”是指钟子期知道琴声表达的意思。

5.再说说现在我们说的“知音”是什么意思。

现在我们说的“知音”是指知己的朋友。

你有知音吗?
6.读短文,把故事将给家人听。

四、课堂总结,留作业
1.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
么?
2.了解家乡的一些习俗。

第三课时
一、交流信息,扩展思路,感受我们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一)四人小组活动,交流自己在课外搜集的有关家乡的习俗资料。

(二)教师播放课件,展示我们各民族的
典型习俗。

(展示课件第六至十三屏)
二、说说对“习俗”一词的理解
(一)解释词语,顾名思义,“习俗”即习惯与风俗。

(二)“习俗”是我们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的缩影。

展示了我们无限丰富的地方民俗文化生活。

本环节旨在帮助孩子们树立搜集信息的意识,培养他们的搜集信息的能力。

(三)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习俗很多,而且各地有所不同。

(四)习俗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三、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的练习
(一)创办传统节日文化园。

1.各小组对承办各节日分园竞标。

(小组讨论申报节日,每组限选一个。


春节——扫尘、贴春联、贴年画、贴“福”
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
元宵节——吃元宵、看花灯
清明节——扫墓祭祖、踏青郊游
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戴香包、采艾蒿、插艾草、喝雄黄酒
中秋节——吃月饼、赏月
重阳节——登高、插茱萸
冬至——吃饺子
腊八节——喝腊八粥
……
2.组成员分角色,各自进行准备。

(老师提示:恰当的手势、动作的表演,有助于准确地表达。


(二)招募民族村的导游员。

导游员的要求:
1.介绍你是哪个民族的,你们民族有哪些独特的习俗。

2.要清楚地说出这些习俗的内容、表现形式、人们怎样做、什么时间做、做的顺序以及这样做的原因。

(1)以小组为单位,先交流各民族独特的民族习俗,再选出不同民族的代表,在吸收大家意见,不断改进的基础上,在全班进行交流。

(2)全体同学为评委,评一评谁的发言好,好在哪里,并向介绍者提出什么合理化的建议。

(3)选出民族村的导游员。

创设情景是口语交际教学中最必要的手段之一,此情境的创设,为的是激发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交流已知内容,并能互相合作学习,补充完善。

第四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走入民族习俗园,领略了祖国丰厚的民俗文化。

同学们介绍的内容不少是节日的习俗,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这些都是传统节日。

你们还知道有哪些现代节日吗?你们最喜欢过哪个节日呀?节日里发生的事情往往令人难忘。

一提起这些节日,你回忆起了哪些事情?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在节日中令你记忆深刻的一件事。

二、学习审题、交流定题
(一)指导学生认真读本次习作的要求:
1.写一件事;
2.写一件发生在节日里的事;
3.写一件发生在节日里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

(二)学生自主思考、交流:
1.说说自己打算写哪个节日,这个节日有哪些特点?
2.在过节的这天,发生了什么事让你印象深刻?
3.同桌交流。

三、教师指导,学生练笔
(一)同样的事情要写出节日的特点,怎样表现节日的特点?
(提示:通过描写场面,通过人物衣着、饮食的描写,通过典型的人物活动的描写……)(二)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怎样把事情写具体、完整、生动?
(提示:事情的原因是什么?事情是怎样发生、发展的?结果怎样?这件事为什么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你把当时的情景、人物的表现、你的感受写清楚了吗?)
(三)学生练笔,教师巡视指导。

四、自查互评,修改完善,展示共赏
(一)轻声朗读自己的文章,边读边修改。

(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赏。

通过阅读习作提示,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明确习作的要求。

(三)认真预写,择优在“我能写我会写”习作栏中张贴,全班共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