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理解环境保护的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观理解环境保护的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张晶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环境监测站
【摘要】环境保护的经济效益是潜在的、难以计量的,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间接的。环境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普遍引起了国内外环境专家和经济学家的重视。本文就如何理解环境保护的经济效益及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作了一系列合理化分析。
【关键词】环境保护经济效益
环境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当今世界的巨大变革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人类已经从征服自然、掠夺资源,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工业文明时代步入保护环境、建设环境,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时代。面对“水环境令人担忧,大气环境不容乐观,生态破坏严重,资源短缺,酸雨蔓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危险废物成为巨大隐患”等诸多环境问题。
使我们充分认识到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改变环境保护的发展模式,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的内涵追求经济效益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一切社会形态下,人们对经济效益总是非常关心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为实现这一目的,客观上要求十分重视节约劳动耗费,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保护环境的目的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可见保护环境的目的是与社会生产目的相一致的。在新形势下,人是环境的主人和核心,衡量环境好坏的标准是:是否
适宜人类健康的生存和美好的生活,是否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环境保护即采取政治、法律、经济、教育等多方面手段,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与破坏,以求生态平衡,保障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而环境保护经济效益一般是用进行环境保护这一社会活动所付出的代价和所获得利益的比例关系来表示,即为保护某一环境要素所付出的费用和因环境质量改变所获得的综合效益的比较。
二、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的特点1.区域性。一般物质资料生产的成果可直接表现在所取得的经济利益上,而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果不仅表现在本身的利益上,还表现在其他一系列部门所获得的利益上,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取得的成果使得一定区域内的各个部门和所有居民都获得经济效益。
2.难计量性。按现在经济计算的法则,物质资料生产的经济效益一般是可以经过计算准确的用量表示的。而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则不然,有时它可以通过价值法则,直接计算出经济效益,有时则不能通过价值法则准确计算出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效益,因为其对人体健康、经济发展、资源保护、景观增值等多方面的影响是难以准确定量计算的。特别是对于那些不能用价值计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就更难用货币定量评价。
3.宏观与微观的不一致性。物质资料生产的经济效益,其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是一致的。在进行经济效益分析时,直接将各个企业的所获得费用和所付出费用相比,就可以取得宏观经济效
益。
而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效益是不能用简单数字相加的关系来计量的。
由于各个污染源排放的废弃物,都会在环境中扩散、转移、交换,又在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下,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发生了相加、颉抗或协同作用等错综复杂的消长关系。所以,对环境保护的效益,除了进行单项的、局部的考察外,还必须进行多层次、多结构以至总体性的综合评价。
这是因为环境保护的单项效益同总体效益的关系与物质资料生产的微观效益同宏观效益的关系是不完全相同的。在物质生产中的微观效益的基础上计算宏观效益时,其“所得”与“所费”在必要时是可以分别相加的。而环境保护中,却由于上述各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之间所存在的错综复杂的消长关系,决定了对其“所得”部分不能简单相加,而必须根据其综合的效益进行评价。
4.综合性。物质资料生产的经济效益,一般表现在物质财富的增加。而生态环境经济效益不仅包括物质财富的经济效益,还包括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例如,由于生态环境得到保护,使人类生存条件大大改善,增强了居民的健康,延长了人的寿命,较好地保持了生态平衡,促进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事实,致使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得到协调的发展。所以,在对生态环境经济效益进行评价时,一定要对其取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而全面的分析。
三、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推动区域经济稳定持续
发展环境与经济发展问题是举世瞩目的重大问题,实施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战略,是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与经济发展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这是世界各国的共识。但是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环境—经济”系统,并将其调控到最佳运行状态即持续协调稳定运行状态,这就需要制定一系列环境保护战略对策。
1.辨证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是人类对发展方式的抉择。为了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就要辩证地处理好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良好的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社会存在的基础;而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然条件,环境保护才会有经济投入的保证;更重要的是,只有保持社会的稳定,经济才能得到有序的发展,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破坏也才能得到有效避免。所以说,关注环境问题就是关注经济增长,关注环境质量就是关注社会稳定,关注环境安全就是关注人类的未来。
2.在管理上,既要讲经济社会效益,又要进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树立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必须强化宏观环境管理,从战略上对“经济-环境”系统进行调控。由于在经济与环境辩证关系中,人类的活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对“经济-环境”系统进行调控,主要是对经济开发建设实施全过程总量控制,实施环境影响战略评价。事关经济发展的决策对环境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必须从管理入手,建立环境与经济发展综
合决策的机制。
在制定重大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规划重要资源开发和确定重要项目时,必须从促进发展与保护环境相统一的角度审议其利弊,并提出相应对策,必须要分析、预测和评估其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为达到上述要求,须建立开发建设全过程总量控制系统。首先是根据确定的开发建设的经济目标和环境总量控制目标,运用综合决策技术支持系统进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经过对多种方案进行优化,制定出开发建设实施规划方案;对规划方案的实施进行全过程监控,并在此基础上,对规划方案进行检查、评价和调整,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3.积极推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十一五”期间继续加大污染防治力度仍是环保工作的重要任务,要实行环保与经济双赢战略,必须研究制定有利于企业技术进步,发展循环经济。
推行清洁生产的政策和激励机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科技贡献率,逐步解决结构性污染,推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污染物达标排放。在最大限度降低能耗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4.大力推行科技进步,积极发展环境保护产业。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为了尽快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污染防治能力,必须正确引导和大力扶持环保产业的发展。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