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硫化体系配合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化历程图
根据硫化
历程分析,
可分四个阶 段,即焦烧
阶段、热硫
化阶段、平 坦硫化阶段 和过硫化阶 段。
硫化曲线各阶段特征 1、焦烧期(AB段)
从开始加热起,至焦烧点 (B点)出现所经历的阶段。
焦烧点:胶料保持流动的上 临界点(时间点)。
胶料焦烧(scorch)后,流动性明显变差,甚至不能流动, 后续加工工序无法正常进行。
焦烧期的重要参数:
ML——最低转矩,反映胶料的黏度(流动性)高低。 ts1——焦烧时间(scorch time),从开始加热起,至胶 料的转矩由最低值上升0.1N.m所需要的时间。 tc10——焦烧时间,从开始加热起,至胶料的转矩由最低
值上升10个单位所需要的时间。
ts1和tc10均表示焦烧时间,如果曲线较快出现平坦, 二者相差较小;若曲线一直上升,二者差距随测试时间延长 而加大。 焦烧时间长短,反映胶料的加工安全性,焦烧时间长,
4、过硫化期(D点以 后)
过硫化:胶料在高温长时 间下硫化所处的状态。 又称返硫,是胶料处于 过硫化状态1)采用合适的硫化体系 (2)NR与合成胶并用 (3)合适的硫化工艺条件 (4)使用抗返原剂
返原(reversion)的原因: (1)胶料中含有大量—Sx—; (2)胶料的耐热性差;
M90——工艺正硫化点的转矩
常见的硫化曲线:
1——正常曲线
2——无硫化剂曲线 3——无促进剂曲线 4——无ZnO曲线 5——返原曲线
6——硫化不同步曲线
7——BR、NBR、SBR、 白炭黑+Si-69硫黄硫化曲线
8——NBR、CR、NR超速 或超超速硫黄硫化曲线
理想的硫化曲线
较为理想的橡胶硫化曲线应满足下列条件: (1)硫化诱导期要足够长,充分保证生产加工的安全性; (2)硫化速度要快,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 (3)硫化平坦期要长,无返原。
工艺正硫化时间(tc90)为薄制品的实际硫化时间; 厚度超过6mm的制品,因传热慢,实际硫化时间应在tc90 的基础上延长一定的时间(计算确定)。 工艺正硫化时间短,生产效率高,能耗低。 影响工艺正硫化时间长短的因素: 胶种:NR硫化速度快,tc90较短; 硫化体系:超速促进剂或超超速促进剂,可大大缩短tc90;
(3)工艺条件不合适。 anti-recovery agent
硫化曲线分析
硫化特性参数:
ML——最低转矩 MH——最高转矩 MH-ML——最高最低转矩差值 ts1——焦烧时间
tc10——焦烧时间
tc50——半硫化时间 tc90——工艺正硫化时间
CRI——加硫指数
M10——焦烧点的转矩
硫化曲线示意图
硫化曲线的应用
(1)测定某一胶料的硫化特性参数; (2)研究胶料及配合剂硫化返原性及抗返原性; (3)研究胶料中硫化助剂的分散均匀性; (4)研究橡胶共混体系硫化同步性;
(5)研究防焦剂的作用效果;
(6)研究新型助剂对胶料硫化特性的影响 (7)研究胶料硫化与发泡速度的匹配性(发泡硫化仪); (8)提供信息,协助配方设计人员调整配方。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四、橡胶硫化历程
橡胶硫化反应过程
硫化反应是一个多元组分参与的复杂化学反应过程。 它包含橡胶分子与硫化剂及其他配合剂之间发生的一系
列化学反应,在形成网状结构时伴随着发生各种副反应。
其中,橡胶与硫黄的反应占主导地位,它是形成空间网
络的基本反应。一 般说来,大多数含有促进剂—硫黄硫
化的橡胶,大致经历了如下的硫化历程:
2、热硫化期(BC段)
由焦烧点到工艺正硫化 点(C点)所经历的阶段,
即硫化反应过程的交联反应 期。曲线快速上升。 热硫化期特性参数:
MH——最高转矩(torque),取决于填料及硫化体系 MH-ML——最高最低转矩差值,反应交联程度(密度)高低 tc90——工艺正硫化时间,从开始加热起,至胶料的转矩由 最低值上升90个单位所需要的时间。 斜率k——反映胶料硫化速度快慢,斜率越大,硫化速度越快 CRI——加硫指数【CRI=100/(tc90—ts1)】,min-1,反映 胶料硫化速度快慢,CRI值大,硫化速度快。
硫黄和促进剂用量增大,tc90缩短;
硫化温度:硫化温度越高, tc90越短。 工艺正硫化时间短,并不表明硫化速度快。硫化速度用热硫 化期的斜率或CRI表示。tc90应为焦烧时间和热硫化时间之和。
3、平坦硫化期(CD 段)
曲线保持水平所 经历的时间长短,反 映胶料在硫化过程中 性能稳定性的高低。
特性参数: tH——理论正硫化时间,胶料从开始加热起至交联密度达到 最大时所需要的时间。 影响因素: (1)胶种 (2)促进剂品种和用量 (3)防老剂的品种和用量
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定伸应力、弹性等性能达到峰
值后,随硫化时间再延长,其值出现下降;
伸长率、永久变形等性能随硫化时间延长而渐减,当 达到最低值后再继续硫化又缓慢上升; 耐热性、耐磨性、抗溶胀性等都随硫化时间的增加而 有所改善,并在最佳硫化阶段为最好。
三、硫化发展历史
• • • • • • • • 1839年,Goodyear发明硫化。硫化体系组成:S 1844年,发现无机促进剂碱式碳酸铅、碱金属氧化物等 硫化体系组成:S+无机促进剂,使用半个世纪。 1906年,发现有机促进剂苯胺。 1921年,发现ZnO有活化作用,取代碱金属氧化物。 1926年,发现硬脂酸(SA)能提高ZnO的活化作用。 之后,有机促进剂品种不断更新,促进速度越来越快。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不同的硫磺硫化体系,如 CV、SEV、EV体系等。1978年出现EC(平衡)体系。 • 后发现,硫化剂除硫磺外,还有其他品种如过氧化物、树 脂、有机胺、金属氧化物等也可以使橡胶硫化,开发了非 硫硫化体系。
硫化的本质是橡胶线型大分子网络化,必须有硫化剂 (curing agent),同时加入促进剂(accelerator)和活化剂
(activator),可大大加快硫化反应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二.硫化过程中橡胶结构及性能的变化
结构的变化
线性的大分子硫化后不同程度地形成空间网状结构, 如下图:
性能的变化
第二章 硫化体系配合剂[学习要求]
学习目的:
通过学习,全面了解硫化体系中各种配合剂的作用 及其机理、品种类型及特性,能掌握各种配合剂中常见 的品种和作用,主要硫化体系的配合及硫化胶结构与性 能的关系。
学习重点:
硫黄硫化体系所包含的各种配合剂及其配合,硫化胶 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学习难点:
各种硫化体系的配合。
概述
橡 胶 制 品
生胶 配合体系
硫 化 体 系
补 强 填 充 体 系
防 老 体 系
增 塑 体 系
特 种 配 合 体 系


一、硫化(curing)的概念 硫化
又称交联(cross-link),是在一定条
件下橡胶线形大分子通过物理或化学作 用形成三维网状结构的过程。
化学交联,硫化剂与橡 胶反应形成交联键 (cross bond) 通过结晶、嵌段、氢 键、链的缠绕等结合
后,仍堆放不用,出现自然焦烧。
预防焦烧的方法 预防焦烧的方法:
• (1)胶料的设计要适宜、合理,如促进剂尽可 能采取 多种并用方式。抑制焦烧。为适应高 温、高压、高速炼胶工艺,在配方中还可配用适 量(0.3~0.5份) 的防焦剂。 • (2)加强炼胶及后续工序中对胶料的冷却措 施,主要 通过严控机温、辊温及保证有充沛的 冷却水循环, 使操作温度不逾越焦烧临界点。 • (3)重视胶料半成品的管理,每批料应有流水 卡跟随,贯彻“先进先出”的存库原则,并规定 每 车料的最长留库时间,不得超越。库房应有良好 的通风条件。
加工安全性好。图中曲线2的加工安全性差。
焦烧是 一 种超前硫化行为,即在
硫化前的各项工序 ( 炼胶、胶料存放、
挤出、压延、成型)中出现的提前硫化现
象,故也可称为早期硫化。
产生焦烧现象的原因 产生焦烧现象的原因:
(1)配方设计不当,硫化体系配置失衡,硫化剂、促进剂 用量超常。 (2)对某些需要塑炼的胶种,塑炼未达要求,可塑性太 低,胶质过硬,导致炼胶时急剧升温。炼胶机或其它 辊筒装置(如返炼机、压延机)辊温太高,冷却不够, 也可能导致现场焦烧。 (3)混炼胶卸料时出片太厚,散热不佳,或未经冷却,即仓 促堆积存放,加上库房通风不良、气温过高等因素,造 成热量积累,这样也会引发焦烧。 (4)胶料存放过程中管理不善,在剩余焦烧时间用尽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