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台湾综艺节目的娱乐元素——以《康熙来了》为个案
民俗文化在电视娱乐节目中的呈现——以《康熙来了》为例

闽 南 话 , 一 般 台 湾
居 民 也 都 懂 得 闽 南
题 的节 目 。也 正是 这 类 话题 , 强 了 节 目 的本 土 特 色 , 升 了 节 增 提
目 的品味 。
一
话. 人们 习惯 将 台湾
、
节 目对 台湾 民 俗文 化 的挖 掘
的 闽 南话 称 为 “ 台湾
话” “ 或 台语 ” 。③ 语 言 是 文 化 的
台湾 地区 的原 住民 在 台湾保 留原始部 落的 生活 已经 有 8 0 00多
年 , 明清 时 期开 始才 有大批 的汉人 迁 入 。 从 台湾 本土 文化 主要 是 原
住民 所 代 表 的 南岛 文 化 、 以河 洛 人 为 代 表 的河 洛 文 化 、 家 人 为 客 代表 的 客家 文 化与 外 省 人带 来 的新 文化 在 台 湾岛 上 共 处 融合 。 ① 该 节 目反映 台 湾 民俗 文 化 的 话 题 数 量 上 不 多 ,但 是 每 年 都
声 屏 世 界
.: 】
民俗文化在 电视 娱乐苇 目中的呈现
以 康 熙来 了 为例
■李 梓菡 张凌霄 王 娟
【 摘要】( ( 康熙来了) 民俗话题 的发掘主要体现在语言 、 土戏剧 、 ) 对 本 特有文化 现象、 特有 文化记忆和少数 民族 ( 也就是台湾原住 民 ) 面, 方 该方式对 内地 电视 节 目的发展有启示意 义。
会 占有 一定 的 比例 ( 表 1 。 如 )
符 号和 载 体 。一 种 文 化 的传 承 和发 展 , 不 开语 言的 传播 。语言 离
单 位 。 现 了 人们 对 客 观 世 界 的认 识 和 态 度 , 上 了 某 一民 族 的 体 烙 历 史 、 会 生活 的 印记 @ 社 。
康熙来了分析

《康熙来了》电视栏目评析首先,先了解一下《康熙来了》这一节目的特点。
《康熙来了》是台湾省当红的一档娱乐节目,由中天综合台主办。
节目邀请台湾当红明星来到节目当中,通过期间访谈让人了解艺人不为人知的一面,多才多艺的小S加上知识渊博的蔡康永,穿插搞笑元素,在知性与理性的对话中了解,明星的幕后故事。
节目介绍《康熙来了》取自主持人蔡康永与小S徐熙娣名字的二个字而拼成。
每晚收视率为1.2%-1.3%,每周吸引了超过500万观看人次,是台湾收视率最高有线电视台综艺节目。
《康熙来了》给了主持人相当大的发挥空间,这也保证了他们“怪”的特色能够充分发挥。
完全即兴的提问和无底线无禁忌的话题让现场总是惊喜爆笑的场面迭出。
在主持人方面也有其特点。
徐熙娣古灵精怪、但刁钻大胆,势要“恃势凌人”,伺机大揭嘉宾的疮疤,抢尽锋头;蔡康永则敏锐犀利、机智幽默,逮住“爆料”供词不放,让来宾心跳加速、冷汗直冒,上演真情「脱口秀」原形毕露,观众看得频频大呼过瘾,爆笑连连,场面随时不受控制。
他们女的活泼风趣无厘头风格和男的有一庄一谐效果,两人一个知性一个搞笑风趣,最后促成节目的热播。
另外,节目的主持方面分析,二人也具有其吸引观众的实力。
尤其突出的是蔡康永的一针见血、把握节目流向的能力和徐熙娣的边问边演、骄傲却自然的真性情。
不得不提的是蔡康永曾连续4届主持金马奖颁奖典礼。
也曾出版过多本散文著作。
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念电影电视研究所,1990年获得编导制作硕士学位。
成绩优异,怪不得徐熙娣常称其为“文人”。
而徐熙娣的无厘头、大胆作风为大众所了解。
从节目整体特点分析,其特点是极具娱乐性的谈话节目,并且风格别树一帜。
不同于其他谈话节目,《康熙来了》以其搞怪为特点。
首先,在节目开播的初期阶段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徐熙娣意料之内的性感装束和蔡康永意料之外的奇装异服,一个暴露,一个“捂装”,很般配。
感性至于又有新意。
另外,他们问得问题也出了名的怪、狠、细。
台湾综艺节目对大陆同类节目的启示——以《康熙来了》为例

台湾综艺节 目对 大陆 同类节 日的启示
以《 康熙来 了》 为例
史 卫静
( 福 建 师 范 大 学传 播 学院 福 建 福 州 30) 5 (7) ( )
Hale Waihona Puke 走 的是 完 全 不 同 的 两种 风格 。一 个 是饱 览群 书而 想 法 另 类 的 知 名 作 家 , 个 是 天 性 古 灵 精 怪 且 以 刁 钻 快 嘴 闻名 的娱 乐 圈 一 性 的。 通 过 对 这 档 节 目的 分 析 , 以对 大 陆 综 艺 节 目产 生 一 活 宝 , 样 两 个 反 差 强 烈 的 主 持 人 搭 配 在 一 起 , 功 地 抓 住 可 这 成 定 的 借 鉴 意 义 , 助 于其 探 索如 何 形 成 自己的 独特 风 格 有 了观 众 的 心 , 使 得 《 熙 来 了 也 康 自成 一 派 , 法 超 越 。 无 关 键 词 :综 艺 节 目 《 熙 来 了》 成功 经验 台湾 康 为追 求 节 目效 果 , 现在 的 《 熙 来 了》 增 加 了助 理 主 持 康 还 大 陆 人 , 受 观众 欢 迎 的 要 数从 另 一 档 模 仿 类综 艺节 目《 民大 闷 最 全 锅》 中走 出来 的陈 汉 典 。在两 个 大 牌主 持 人 的 “ 压 ” 陈汉 典 欺 下 台湾 的 电视 综 艺节 目相 对于 大 陆来 说 发端 较 早 , 今 已 至 迅 速 走 红 , 时也 为 同 康熙 来 了} 加 了更 多 的看 点 与笑 料。 增 有 四 十余 年 的历 史 。到 现 在 , 种 形 态 的 综 艺 节 目在 台湾 都 各 ( ) 持 风 格 搞 怪 随 意 三 主 得到 了 比较 充 分 的发 展 。 海 峡 两 岸 同 受 中 华 文 化 的 影 响 , 因 小 S和 蔡康 永 在 主 持 l 熙 来 了》 时候 完 全采 用 即兴 方 康 的 此相 比一 些 欧 美 的 综 艺 节 目 , 鉴 台湾 的成 功 经 验 对 大 陆 同 式 , 不 用 ; 台本 , 借 从 隹备 主持 风 格 搞 怪 随 意 。他 们 在 节 目中 常 常 类节 目而 言 , 有 一定 的 现 实意 义。 具 调 侃 嘉 宾 , 言风 格 大 胆 明快 , 求达 到语 不 惊 人 死 不休 的效 语 力 在 台 湾 众 多 的综 艺 节 目中 ,0 4年 1月 5日开 播 的 访 果 。 i2 , 采 访 “ 歌 王 子 ” 信 哲 的 那 期 节 目里 , 20 : 0在 L 情 张 两位 主 持 谈 类 综 艺 节 目《 熙 来 了》 颖 而 出 , 为 台湾 收 视 率 最 高 的 康 脱 成 人 不 时 拿张 信 哲 比 一般 男 歌 手 高 亢 的嗓 音 开 玩 笑 ,在节 目一 档 有线 电视 综 艺 节 目。《 熙 来 了》 首 播 时 间放 在 非黄 金 开 始 蔡 康 永 就 问 小 S对 唱 歌 时 调 比 自 己高 的 男 生 怎 么看 , 康 的 节 时段 的晚 上 1 0点 , 却 创 造 出 电视 奇 迹 开 播 仅 三 天 , 视 目进行 过 程 中 两人 又 分 别 以 “ 觉 得 自 己会 渐 渐 变成 费 玉 清 但 收 你 率 就 飙 升 到 07 ,远 超 过 05 的 台湾 电视 节 目收 视 及 格 D? ”你 是 个很 爱 s o pn % .% B - “ hpi g的人 吗? ”你 连 骂人 都 会很 书 卷 “ 线 。 此后 的每 晚 收 视 率 均 在 1 %一 1 % 之 间 , 周 吸 引 约 气 u ? ”你 在 家会 穿 女装 n ? ” 类 的问题 调 侃张 信 哲 。 2 3 每 S “ B - 之 5 0万 人 次 观 看 。 据 台 湾 东 森 网 络 调 查 , 熙 来 了 》 0 康 以 小 S和 蔡 康 永 不仅 会 开 嘉 宾 的玩 笑 , 会 肆 无 忌 惮地 互 更 6 .7 的 支 持度 而成 为 网友 心 目中最 佳 的 综 艺 节 目并 入 围 50 % 相嘲笑 , 自我 调 侃 , 其 是 小 S更 是 敢 于 频 频 破 坏 自 己 的形 尤 金 钟 奖 “ 佳 娱 乐 综 艺节 目” 在 大 陆 , 由网 络传 播 ,康 熙 象 , 观 众 在 观 看 节 目的 时候 爆 笑 连 连 。 还 以张 信 哲 做 嘉 宾 最 。… 借 《 让 来 了》 创 下 了网络 收 看 超 高 的 点 击 率 。因此 , 也 分析 这 档 节 目 的 那 期 节 目为 例 , S声 嘶 力 竭 地 飙 高 音 唱 《 如 潮 水 》 蔡 小 爱 , 的 特 点 , 探 寻 其 大 获 成 功 的 原 因 , 许 能 揭 示 出 台湾 综 艺 康 永 在 一 旁 嘲 笑 “ 这 么 逞 强 吗 ? ” 并 或 要 当小 S跛 跛 地 说 :很 多 “ 节 目的一 些 共 性 , 以供 大 陆 同 类 节 目学 习借 鉴 。 艺 人 都 是 这 样 每 天 都 收 看 我 们 的 节 目 ” , 蔡 康 永 拿话 筒 时 被 《 熙 来 了 》 目特 点 康 节 敲 头 :你 不 要 那 么 没 礼 貌 好 不好 , “ 你真 是 的 ” 很 多期 的 节 在 ( ) 目名 称创 意奇 特 一 节 目里 ,小 S都 会和 女 嘉 宾 比身 材 , 时 不 时显 示 自 己会跳 恰 还 没 有 看 过 这 档 节 目 的观 众 , 一 看 到 熙 来 了 乍 康 这 个 名 恰 , 至 用 夸 张 的肢 体 语 言 与 嘉 宾 “ 肤 相 亲 ” 吃 男 嘉 宾 的 甚 肌 , 字, 也许 会 以 为是 一部 戏 说 性 质 的清 朝 古 装戏 。 实 际 上 这 档 “ 腐 ”还 不 忘 调 侃 蔡 康 永 人 气 没 有 自 己高 , 搞怪 的 主 持 豆 , 将 节 目无 关 历 史 , 与 宫 廷 没 有 丝 毫 关 系 , 也 它只 是 和 清 朝 的 康 风 格 发 挥 到极 致 。 熙皇帝同名而 已。《 康熙来 了 这个名字是从主持人蔡康永 、 ( ) 目片 头 别 具 一 格 四 节 小 S徐熙 娣 两 人 的名 字 各取 出 中 间 个 宇 组 合 而 成 的 , 谓 可 康熙来 了 的 片 头 设 计 可 谓 独 具 匠 心 , 观 众 印 象 最 为 让 无 厘 头 到 极 致 。 比 起 台湾 其 他 综 艺 节 目的 名 称 如 《 兄 虎 深 刻 的 是其 开播 时 的 第 一 个 片 头 在 充 满 动 感 的 音 乐声 中 , 龙 弟》《 、 志永智勇 电力学校》 《 艺大哥大 》 、综 、 我猜我猜我 猜猜 只 色 彩 艳 丽 的 “ 宝 箱 ” 停 地 晃 动 着 , 子 上 刻 着 “ ” 百 不 箱 康 、 猜 》 ,康熙来了》 等 《 这个稀奇古怪 的名字显然识 别度 更高 , 能 “ ” 宇 的 金 色 人 锁上 下 滑动 , 外 醒 目地 突 出 了节 目的 名 熙 两 格 够 给 人 留下 深 刻 印象 。 而 相 较 于 大 陆 的 综 艺 节 目一律 以 “ 欢 称 。 随后 箱 子 打 开 , 出 许 多张 两 位 主 持 人 扮 鬼脸 的照 片 , 飞 五 乐 ” “ 乐 ” “ 乐 ” “ 级 ” “ 常 ” 组 成 词 组 的 陈 旧命 名 彩 缤 纷 , 人 眼 花 缭 乱 。 整 个 片头 始 终 给 观 众 以感 官上 的超 、快 、娱 、超 、非 等 令 方式 , 康 熙来 了》 《 无疑更富创意和想 象 , 一扫令人 沉闷的 乏 强 刺 激 , 人 过 目不 忘 。 { 熙 来 了》 会根 据 热 点 电视 剧 编 让 康 还 味感 , 因此 更 能够 获 得 年 轻 人 的认 可和 亲 睐 。 制 片 头 , 韩 剧 大 长 今 》 播 时 制 作 的 片 头 中 , S就 扮 起 在 热 小 ( ) 持 人 搭 配 相得 益 彰 二 主 了 长今 , 象 十 分 滑稽 可 笑 。 形 《 熙 来 了》 的 节 目定 位 就 是 为 年 轻 族 群 打 造 的专 门 报 康 《 熙 来 了j 具 体 节 目的后 期 制 作 上 也 是 煞 费苦 心 。 利 康 在 道 “ 怪人事 物” 奇 的谈 话 节 目。 挑 选 蔡 康 永 和 小 S徐 熙 娣 搭 用 特 技 , 给主 持 人和 嘉 宾频 频 加 上 一 些 动 漫式 的可 爱表 情 , 有
谈话类综艺节目《康熙来了》传播心理分析

谈话类综艺节目《康熙来了》传播心理分析【内容摘要】《康熙来了》为台湾著名电视谈话性娱乐节目,节目邀请台湾当红明星来到节目当中,通过期间访谈让人了解艺人不为人知的一面,多才多艺的小S加上知识渊博的蔡康永,穿插搞笑元素,让观众能在知性与理性的对话中了解明星的幕后故事。
作为一档综艺节目,何以能在时下竞争激烈的广播电视领域得以立足,并能摘得台湾有线电视台目前最高收视率?本文试图通过观察《康熙来了》幕后的精心策划,找出热门访谈类节目背后的传播心理研究意义。
【关键词】访谈类节目,《康熙来了》,传播心理【正文】谈话类节目的崛起与发展是近年来中国广播电视的一大景象。
谈话类节目借助现代传播的手段,将人们熟悉的和感兴趣的话题,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亲切、真实、自然的谈话,传到人们的耳际,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拉近了传播者与受众的距离。
谈话类节目自出现起就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受众普遍的欢迎和广泛反响。
尽管谈话类节目在中国内地出现的时间还不长,还存在着种种不成熟的地方,但在台湾,以《康熙来了》为代表的电视谈话类节目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康熙来了》是一档台湾的综艺娱乐类的谈话节目,于2004年开播,每周一至周五晚上10点播出的带状节目,具有极高的人气。
《康熙来了》节目名称的确定就是在蔡康永和徐熙娣名字中各取一个字组合而成,该名称具有相当强烈的主持人的个人特色,同时也强调了主持人的核心地位。
到目前为止,《康熙来了》已制作播出了一千多集的节目,并在2005年夺得金钟奖。
《康熙来了》的节目策划所谓电视节目策划就是指策划者在策划之初,进行充分的调查与准备,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观众的需要利用已经掌握的信息,对节目的定位选题、整体风格、特定内容、效果评估等一系列流程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规划,并判断和预测节目发展变化的趋势。
如今,收视率成为衡量生产者水平的重要数据,台湾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分析甚至精确到每分钟。
于是,策划就成为一个节目开播甚至成功的重要手段。
娱乐休闲学论文 康熙来了

浅谈娱乐节目的存在价值——以《康熙来了》为例题目:浅谈娱乐节目的存在价值——以《康熙来了》为例学院:姓名:学号:一、概述 (1)二、《康熙来了》的叙事特点 (1)1. 吸引人的故事主题 (1)2. 叙事主人公的巧妙选择 (2)3. 独特的节目气氛 (3)三、《康熙来了》成功的原因 (3)1. 在节目播出时间上的准确定位 (3)2. 满足年轻人的娱乐 (3)3. 满足受众的求真心理 (4)4. 利用丰富的媒体资源进行传播 (4)四、对《康熙来了》成功的反思 (5)五、总结 (5)浅谈娱乐节目的存在价值——以《康熙来了》为例美国作家尼尔·波兹曼在其名作《娱乐至死》中,以拉斯维加斯为例,提醒沉陷于狂欢泥潭的人们:“这是一个娱乐之城,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
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如今中国已进入“泛娱乐化”时代,但真的会如波兹曼所言,观众最终会沉迷于他们所爱的事物以致“娱乐至死.”吗?现以台湾综艺节目《康熙来了》为例,来分析娱乐节目的存在价值及观众对媒体娱乐化形式的接受程度。
《康熙来了》为台湾的电视谈话类娱乐节目,中天综合台于2 004年1月5日开播。
节目名称中的“康”“熙”二字分别取自两位男女主持人蔡康永和徐熙娣名字中的第二个字。
蔡康永的冷静睿智和小S的活泼风趣、无厘头搭在一起,产生“一庄一谐”的效果。
这种知性和搞笑风格对比鲜明的主持风格深得年轻人喜爱。
一《康熙来了》的叙事特点作为电视娱乐节目,首先要有吸引人的故事主题,这样才能引起人们对节目的观看欲望。
《康熙来了》在节目的选题上不仅选择迎合大众单纯的感官刺激和窥视心理的主题,也会选择李敖、吴淡如这样的人文作家以及政客陈文茜和连战等作为故事主题。
例如某期节目是对连战进行采访,这期节目的名称却叫《今天不政治》,谈论的是他的家庭生活、夫妻恋爱、初吻经历等,绝口不谈政治。
《康熙来了》栏目分析

《康熙来了》节目分析一、台湾综艺界王牌节目《康熙来了》是台湾的电视谈话性娱乐节目,于2004年1月5日开播,原名为《奇怪十点钟》。
节目邀请台湾当红明星,通过访谈为观众展示艺人不为人知的一面,在知性与理性的对话中为我们揭露明星光环下的幕后故事。
节目每晚收视率为1.2%-1.3%,每周吸引了超过500万观看人次,是台湾收视率最高的有线电视台综艺节目。
早期,主持人每集都采访一潮流知名人物,并以这位嘉宾为轴心,另外邀请与他/她相关的好友、幕后工作伙伴如化妆师、场务、媬母等三人作现场“爆料”嘉宾。
随着节目不断创新发展,节目的形式,内容也不断更新,比如同时请十几位明星一起来做明星调查,请近期话题较多,有争议的明星来做客,还有准备出新专辑,新书,新戏的明星来宣传,同时,还会邀请众多比较二线的明星或是在电视圈工作的非明星以及电视圈出名的制作人等.中文名:康熙来了外文名:Kangxi出品时间:2004年出品公司:金星娱乐制片地区台湾上映时间:2004年1月5日主持人:蔡康永、徐熙娣制作人:王伟忠、詹仁雄和陈彦铭助理主持:陈汉典首播频道:中天综合台类型:话题访谈二、节目风格与众不同1、耳熟能详的栏目名称《康熙来了》取自主持人蔡康永与小S徐熙娣名字的二个字而拼成,非常巧妙。
凭借古代统治者的高知名度和权威形象,《康熙来了》这一节目名称确实收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另外,作为电视谈话性娱乐节目,“康熙”这一称呼既夸张又有噱头,同时,又抬高了节目的本身,康熙是古代叱咤风云的帝王,“康熙来了”既指出了节目中的两位王牌主持人,又凭借名字吸引了观众。
2、活泼独特的舞台包装综观台湾的综艺娱乐节目的,其舞台风格都略显华丽,鲜艳,色彩斑斓,光线也很亮丽。
《康熙来了》节目的演播室布置也不例外,而且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首先在演播室布置的主题上,《康熙来了》独具风格,参照机场的概念,把演播室布置成类似机场的场景,这也符合节目的风格,节目来宾也如同机场旅客一样,身份各色,既有大牌明星,又有普通路人。
台湾综艺谈话性节目之娱乐探讨~以「康熙来了」为例

台湾综艺谈话性节目之娱乐探讨~以「康熙来了」为例陈旻宏台湾艺术大学应用媒体艺术研究所《摘要》九0年代电视谈话性综艺节目为综艺节目的主要类型之一,邀请观众或来宾现场上节目参与话题讨论,公开私人秘密,以麻辣禁忌的的话题为主题,尤其是有关性别议题,因此观察到「康熙来了」之搞怪话题在社会风潮的带动之下,带动了综艺谈话性电视节目一股流行的风潮。
本论文以「康熙来了」为例,探究电视谈话性综艺节目的类型特质与文本做分析,其节目内容之语言结构与意义,是如何产生娱乐功能之影响力?另一方面从视觉上的表演,来解读谈话性节目「康熙来了」所制造的话题性,并与主持人的言论如何做互动关系?在台湾创意缺乏的节目制作环境下,「康熙来了」如何独领风骚,成为年轻收视主流。
研究者以使用与满足理论做为基础来解析阅听人与媒介之关系,并进一步讨论文本中的义涵,所产生综艺节目之娱乐效果,来解构节目所要呈现的轮廓。
关键词: 综艺节目、娱乐功能、kuso精神、康熙来了壹、绪论本研究基于对现象面的关切,为何综艺谈话性节目能以最低节目成本,获得最高收视效益,并影响阅听众每日收视习惯的养成。
另一方面,更对综艺谈话性节目中大量使用语言符号作探讨,其运用方式有是如何对阅听众产生影响而感到兴趣作进一步分析。
观察现今媒体现况,看电视已成为现代人最重要的休闲活动之一,不论男女老少都难逃这彩色黑盒子的诱惑,随着有线电视的蓬勃发展,观众拥有多样化的节目观看选择,分众市场成为媒体新趋势,要如何从一百多的频道选择中,获得阅听众遥控器选择权,频道经营者对其频道节目内容与规划,成为最吸引观众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电视台的节目架构规划(programming) ,与节目走向必须深切了解现今社会动脉,才能满足观众心理需求而吸引观众收视,并进而导向社会风潮(宋炎兴,1991) 。
近年来台湾电视台综艺节目类型,大多以偷拍、整人、八卦等耸动内容来提升收视率,八卦通俗电视的特色是,它没有固定的内容与传达某种特定意义,它因应社会结构与大众的需求,其内容也会不同。
台湾综艺娱乐类节目的媒介文化分析——以《康熙来了》为例

平民化和互动参与性将是未来综艺节 目新的方向 正
如 《 熙》取 得 的 巨大成 功一 样 .它的 贴近 观众 的心 态 康
媒 体j 3 ( 一种 条件 或 境况 , ) 它构成 了所 有社 会 经济 因素 总
体 的特 征 () 种 哲 学研究 的特 殊 模式 , 4一 它对 既有 哲学 话 语 提 出质疑 f) 5一种极 为特殊 的 ” 政治 学 ” ;一种 凸显 的 文化分 析形 式 受到 上述各 点 的 制约 。 现代 主 义通 常根 据 批 评 家个 人 对后 现 代 主义 的看法 而在 一 两个 方 面形 成 特 征 :或 作 为追 求整 个文 化转 型 的革 命性 体验 的 英雄 时期 . 后 现代 主义 在这种 情 况 下被视 为一 种新 保 守主 义的反 击 或 作 为一个 根深 蒂 固 的精英 主义 (l i eis t m)时 期 在 此情 况 下后现代 主义标 志 了从 先锋艺 术的 自我封 闭向 日常 生活 领 域 回 归的一 种运 动 而 《 熙 》恰恰 符 合这 种从 英雄 主 康 义 时代 向 日常 生活 转移 的典 型特 征 。一 方面 小 s的 主持 风 格是一 种某种 意义上 暴露 自己的 弱点以拉 近与观众 的距 离 以致她 索性 出版 了一本 《 s牙套 日记 》 书的封 面 小 是 小 s大吃 冰激 凌 、牙 套 上粘满 冰 激凌 的特 写 而书 中的
率为 1 % 一1 % 每 周吸 引 了超过 5 0 观看 人 次 是 台 2 3 0万
湾收 视率 最高 的 有线 电视 台综 艺 节 目。 以说 节 目收视 可 率高 , S和蔡 康永 的组合 功不 可没 小 S大胆 火辣 又 懂 小 得搞 笑 . 蔡康 永知 识渊 博 经 常被 小 S称 为读 书人 在 而 他 们 默契 的 引导下 多艺人 在节 目上 都袒 露 了 自己不 为 许 人知 的~ 面 . 而节 目更是 呈现 出了让 人爆 笑 的效 果 2 0 05 年年 底 小 s因为怀 孕 暂 时离开 节 目 《 熙来 了》也 暂 康 时更 名为 《 康永 当家》 。除 了每 期邀 请 一位 女艺 人和 蔡 康 永搭 档主 持9 在 节 目内容上 也做 出 了一 些 改变 , 1 、 虽然 和 以前 的风 格不 太一 样 ,但仍 然 为一 档好 看 的节 目。 《 熙 》的 热播 在 台 湾综 艺娱 乐 类节 目取 得 的骄 人 康 的成 绩 . 之成 为分析 台 湾综 艺娱 乐 类节 目的一 个 很好 的 使 范本 。 它有 着 台湾 电视媒 介娱 乐 文化 的代 表性 的特 质 虽 然娱 乐节 目面临 着节 目形 式独 创形 式无 限性 的潜 在威 胁 , 而且 它本 身也 是一 个悖 论 , 它所发 挥 的功能 之一 就 是帮 助 受众 逃避 现 实的琐 碎和 重复 性 . 方面 它在 制造 光怪 陆 离
《康熙来了》节目简析

2、小S特点的不可复制性
前段时间传言说湖南卫视要借鉴《康熙来了》出一档风格类似的节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康熙来了》的风格单靠模仿是不行的,若一味的跟风模仿只能事倍功半,达到相反的作用,内地的文化政策和社会风气较之台湾是相对闭塞的,开放程度远不如台湾,若真要模仿《康熙来了》节目在内地会显得不伦不类。
节目的策划和实施都很到位,在一期叫“打开女明星们疯狂的衣柜”节目中,嘉宾选择了3男3女,在嘉宾的身后就真把3位女嘉宾的衣橱搬到了摄影棚内,同时在选择嘉宾上也有看点,看似6位无关联的明星,其实内部都有过绯闻和交集,这3位男嘉宾将会为女嘉宾们搭配去各种规定场合的穿着,那么在面对这样的一期精彩节目观众怎么会换台呢?
例如,在《康熙来了》2006年6月26日“香港首席帅哥”这期节目中,他们请到了吴彦祖、尹子维等4位明星。这么抢眼的帅男明星的到来收视率自然会很高,但是在帅哥明星到访的这期节目中怎么找到“亮点”是一期访谈节目的关键点。这期节目不仅明星阵容是看点,同样节目内容更是爆料、笑声连连。节目刚开始,就从吴彦祖被票选为“希望被看到全裸第一名”的艺人这个话题介入,一开始就吊起了观众的胃口,本身因明星的出现就被深深吸引住的观众,再听到这样的话题更是好奇心大增。了解受众的观看心理和别出心裁的话题设计,让观众在好奇、惊讶、狂喜的氛围中去了解明星的内心感受和想法,这就是收视率为何位居榜首的元老级综艺节目。其实这期节目也是借故为他们组创ALIVE团体拍摄的纪录片“四大天王”的宣传,这个纪录片本身也是在讲述娱乐圈的真实一面,同时也很巧妙的从拍摄花絮中牵引出明星的私生活,让观众了解的更多。同时在节目最后不会让观众觉得结束的很仓促,而是那种自然而然接近尾声,又让观众意犹未尽的娱乐收场。整个节目内容充实饱满,给观众视觉听觉等全方位的强烈冲击,达到一种极其贴近受众观看心理状态的效果。
电视节目策划分析_以_康熙来了_为例

大 众 文 艺大100影视与传媒摘要:《康熙来了》是近年来收视率比较高的综艺娱乐类谈话节目,受到两岸广大年轻人的喜爱。
本文将探讨该节目策划,并对其节目策划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
关键词:康熙来了;策划;分析《康熙来了》是一档台湾的综艺娱乐类的谈话节目,于2004年开播,每周一至周五晚上10点播出的带状节目,具有极高的人气。
《康熙来了》节目名称的确定就是在蔡康永和徐熙娣名字中各取一个字组合而成,该名称具有相当强烈的主持人的个人特色,同时也强调了主持人的核心地位。
到目前为止,《康熙来了》已制作播出了一千多集的节目,并在2005年夺得金钟奖。
一、关于《康熙来了》的策划所谓电视节目策划就是指策划者在策划之初,进行充分的调查与准备,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观众的需要利用已经掌握的信息,对节目的定位选题、整体风格、特定内容、效果评估等一系列流程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规划,并判断和预测节目发展变化的趋势。
如今,收视率成为衡量生产者水平的重要数据,台湾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分析甚至精确到每分钟。
于是,策划就成为一个节目开播甚至成功的重要手段。
虽然《康熙来了》看起来很没有顺序甚至有些乱,但是它还是一档策划成功的节目。
《康熙来了》的第一期嘉宾是李敖。
李敖的肆无忌惮,蔡康永的玩世不恭,小S的古灵精怪,一下子让节目吸引了众多眼球,并为节目定下了一个基调。
这个基调就是:让名人回归为普通人。
蔡康永说他和小S的目标是,“让名人撕下,至少是撕下部分面具。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康熙》的采访都让嘉宾必须说“人话”,不要场合话,也不要讲公关稿。
《康熙来了》整个节目的制作就是一条娱乐生产的流水线。
幕后制作团队要预定嘉宾,工作人员需要了解近期娱乐热点,然后提出节目方案,得到制片人认可后,开始与嘉宾联系,确定上节目的时间。
嘉宾联系好以后,主持人、工作人员收集嘉宾资料、草拟谈话问题、内容和方式。
嘉宾来了一批又一批,只等着上节目,一般一天可以录制两到三集节目。
台湾谈话性综艺节目《康熙来了》发展研究

文献综述
《康熙来了》的发展历程
《康熙来了》于2004年由台湾电视人蔡康永和徐熙娣共同主持,每周一期, 每期邀请不同领域的嘉宾进行访谈,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探讨各种话题。节目开播 初期,主要娱乐圈内的明星和事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节目的议题逐渐扩展到 社会、文化、政治等领域。节目在2010年达到了其影响力的巅峰,收视率和口碑 俱佳,成为了台湾综艺节目的翘楚。
受众群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康熙来了》的受众群体主要以年轻人为主,涵盖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社会 阶层的人群。节目的风格幽默、轻松、真实,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各 种信息和观点,因此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此外,节目在推广上也十分注重社 交媒体的运用,通过等平台与观众互动,增强了节目的影响力和黏性。
节目特色
《康熙来了》的节目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主持人蔡康永和 徐熙娣的独特的主持风格,两人以幽默风趣的方式引导嘉宾进行访谈,让观众在 轻松的氛围中了解各种信息;其次是节目的议题多样化,从娱乐圈到社会事件, 从文化到政治,节目不断拓展话题范围,满足了不同观众的需求;再者是节目注 重与观众的互动,通过等社交媒体与观众进行实时互动,
增强了节目的趣味性和黏性;最后是节目的制作精良,从场景布置到服装搭 配,从音乐到剪辑,都体现了节目制作团队的精心策划和执行。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梳理《康 熙来了》的发展历程、受众群体和节目特色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其次运用问卷调 查法,以《康熙来了》的忠实观众为样本,了解他们对节目的认知、态度和反馈。 最后采用案例分析法,选取节目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以揭示《康熙来了》 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本次演示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一是节目应注重创新,不断 调整和优化节目形式和内容,以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二是节目应特定群体,拓 展议题范围,以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体;三是节目应加强与观众的互动,丰富互 动方式,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黏性;四是节目应注重品牌建设,通过品牌营销和 跨平台合作等方式,提高节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康熙来了分析

台湾综艺节目的特点如今,有个现象我们不难发现,在各大网络电视、网络直播以及电视频道中,台湾的综艺节目一直占据了大部分席位。
台湾综艺受大陆年轻观众的追捧,主因是节目劲爆、搞笑,纯粹作为年轻人的消遣。
但相对于台湾综艺,大陆电视环境约束多。
在台湾综艺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均有言论自由,不用对电视台负责,因而在节目上都可以说一切自己想说的,没有什么太多的顾忌,只要能够达到想要的效果就好了。
这种情况在台湾的综艺节目中是显而易见的,例如主持人挖苦嘉宾,并且不顾及对象。
嘉宾有可能是明星,也有可能是平民百姓。
还有就是爆料,问一些嘉宾不愿意提及的隐私问题,甚至有点“威逼”,已达到取悦观众的效果,来提高收视率。
这次以《康熙来了》为例子来分析台湾综艺节目的特点。
《康熙来了》在台湾的综艺节目中可以说是独占鳌头的,开播四年之久,收视率不断攀升,这在台湾综艺界是不常见的。
这档综艺节目能长时间的吸引观众眼球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康熙来了》台湾中天电视台出品。
由蔡康永,徐熙娣(小S)主持。
陈汉典任助理主持。
蔡康永是台湾小有名气的作家,出版过不少畅销书籍,平时以读书人自居。
曾在美国得到电影导演硕士学位,所以也是业界小有名气的影评人。
另一个主持人小S徐熙娣曾与其姐大S徐熙媛组成演唱组合ASOS,其后专攻主持,现在也有台湾女主持人一姐之称。
而一档节目能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与主持人的风格等是分不开的。
被称为是读书人的蔡康永和性感天后徐熙娣的组合可以说是吸引观众眼球的重要因素。
在节目中小S总是与性感美丽示人,女嘉宾到访时,更是很经常性的与其对比。
还有就是她的大胆尺度,在大陆的综艺节目中是绝对看不见的。
而这也是这档节目在大陆受到追捧的一大原因。
另一主持人蔡康永,总是一身奇怪的着装,他戴着牛仔帽或是身上贴一些奇怪的符号,在活着梳一个令人撞墙的发型,他改变了我们对读书人呆板沉闷的印象。
把这两个人凑在一起就已经是一对活宝了,在家人外在的语言实在是令人忍俊不禁。
《康熙来了》节目风格分析

选择是一种风格近年来综艺谈话类节目已经逐步走向成熟,也逐渐成为各电视台争夺受众的主要节目类型。
《康熙来了》是台湾当红的一档娱乐节目,由中天综合台主办。
节目邀请台湾当红明星来到节目中,通过48分钟的访谈让观众了解明星不为人知的一面。
自2004年1月开播以来就一直保持着很好的收视率,是台湾收视率最高的有线电视台综艺节目。
一、主持人特色(一)、主持人本身是丰富节目的一种手段节目名称各取小S徐熙娣和蔡康永一字组合而成,从名字的取向就可以看出这是一档以主持人为特色的节目,体现出强烈的主持人特色,也强调了主持人的核心地位。
蔡康永是台湾知名作家,出版过不少畅销书,文字朴实无华、不加雕琢却令人感到自然、生动、真挚。
同时,他更以公开的男同性恋的身份在台湾名声大振。
他的书《那些男孩教我的事》讲述了与他有过关系的66位男性,完全不避讳自己与这些男性的感情经历,但也不刻意“挂牌”召告天下,仍尽量保持自我状态。
他总能够跳出一般娱乐人观念的俗套,经常语出惊人。
自然也得到大众的认同和赞许,因此蔡康永成为了不少台湾人心目中的挚爱。
小S徐熙娣与其姐姐大S徐熙媛组成姐妹档演唱组合,出演热播偶像剧,并主持多个娱乐节目。
在公众面前从不刻意保持乖乖女形象,而是大胆地开“黄腔”,谈论男女性关系话题,也从不避讳向公众展示适当的个人隐私,反而总故露性感,大谈家务事。
她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娱乐人物,也同蔡康永一样写过书,而且十分畅销。
且不论她究竟是否属于文化圈子,单只看她敢于突破常规,颠覆人们心中的淑女+才女模式就足以令她在观众的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了,因此她在台湾也被称为“索女”,确是实至名归。
(二)主持风格1、主动权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的谈话是很随意的,在其他类型的谈话节目中主持人占有全部的主动性,嘉宾只是被动的被采访,交流缺少随意性,虽然有时两人的主持和谈话毫无逻辑,也体现出两人主持超自然的风格。
《康熙来了》给了主持人相当大的发挥空间,这也保证了他们“怪”的特色能够充分发挥。
台湾综艺电视节目衰退原因探析--以《康熙来了》为例

《戏剧之家》2019年第11期 总第311期83影视观察台湾综艺电视节目衰退原因探析——以《康熙来了》为例贺琬婷(山东艺术学院 传媒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作者简介:贺琬婷(1994-),女,汉族,山东日照人,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2017级电视艺术方向研究生。
【摘 要】2016年1月14日台湾综艺节目《康熙来了》播放最后一期,这标志着历时12年的台湾王牌综艺节目就此停播,这一结果令各方唏嘘不已。
本文便从内因与外因两大方面来解析其衰退的缘由。
【关键词】康熙来了;台湾综艺;衰退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1-0083-02叱咤20世纪90年代的台湾综艺一度为大陆综艺学习的样板,但如今台湾综艺节目与内地综艺节目之间不禁令人发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感叹。
本文就以《康熙来了》为例,在台湾综艺由盛至衰这一文化现象上梳理其衰落背后的缘由,以期对我国内地综艺节目的发展带来一定启发。
一、节目内容的空洞先前,台湾缺乏面向年轻受众、具有综艺性质的谈话类节目,因此《康熙来了》一经推出便获得极高的收视率,小S 的大胆风趣与蔡康永的从容睿智相辅相成,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收看体验。
但是多年过去,台湾综艺止步不前,不但在节目创新上遭遇瓶颈,节目较为低俗化的弊端也逐渐凸显出来。
节目创意的枯竭让观众逐渐丧失观看兴趣。
近年来台湾综艺节目同质化严重,在节目形式上趋于保守,内容的制作上缺乏新意,在《康熙来了》中,整容、卸妆素颜、夜访艺人睡姿等主题已重复多次出现在节目中。
大量重复的内容难免会使受众产生审美疲劳,进而造成厌倦感。
创意的枯竭使得台湾综艺内容上的另一个弊端愈加清晰地展现出来,就是节目内容相对低俗化。
台湾综艺近年来常把私下的粗俗之语搬上荧屏,这多少会引起观众不适感。
但大多台湾综艺把八卦迷信、色情等负面信息摆在了台面上,甚有主持人公然在节目上开黄腔、骂脏话,赵正平作为经常参与《康熙来了》录制的艺人,多次在节目中爆粗口,并以此为名。
娱乐节目话题分析

从《康熙来了》分析娱乐节目话题《康熙来了》是一档由中天综合台于2004年1月5日开播的电视谈话类娱乐节目。
“康熙”二字分别取自两位男女主持人姓名的第二个字:蔡康永和徐熙娣。
《康熙来了》的首播时间为非黄金时段的晚上10 点,但却屡创电视奇迹:开播仅三天,收视率就飙升到0.7%,远超过0.5%的台湾电视节目收视及格线,此后的每晚收视率均在 1.2% 1.3%之间,每周吸引约500 万人次观看。
据台湾东森网络调查,《康熙》以65.07%的支持度而成为网友心目中最佳的综艺节目并入围金钟奖——最佳娱乐综艺节目。
在大陆,借由网络传播,《康熙来了》更是创下了极高的点击率。
《康熙来了》的节目形式相对固定,每期节目有一个话题,根据此话题,会有几位演艺名人与主持人进行互动。
小S辛辣搞怪,蔡康永知性沉稳,再加上雷人陈汉典的加盟,搞笑元素在节目中信手拈来,即兴的提问和无禁忌的话题让现场惊喜与爆笑迭出。
《康熙来了》作为一个日播节目(周一至周五),只有从节目本身出发进行嘉宾定位,才能保证节目的数量和质量。
若嘉宾过于大牌,长期下来,于节目的运营成本无益;倘若嘉宾过于小众,节目收视率也必然打折。
《康熙》的嘉宾策略比较灵活,大小明星,分庭抗礼,力求节目好看好玩。
《康熙》作为一档拥有稳定收视的高人气综艺节目,对于许多嘉宾来说这里是宣传其作品、增加人气的良好平台。
出于宣传的需要,许多电影电视剧的剧组、歌手会“争先恐后”地上《康熙来了》,一些小嘉宾更是《康熙》的老主顾。
《康熙来了》让许多综艺节目望尘不及的是,它的嘉宾并没有拘泥于演艺界,而是涉及了政治、商业、文学等诸多领域。
嘉宾类型多样化在首期《康熙》中便体现得淋漓尽致,它邀请的是台湾著名作家及时事批评家李敖。
李敖一向以快意恩仇、特立独行著称,面对如此难驾驭的嘉宾,蔡康永和小S却见招拆招,为观众带来了喜乐盛宴。
反观大陆的同类节目,嘉宾类型单一是此类节目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
事实上,这也与台湾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综艺类节目历史发展悠久有密切关系。
浅析《康熙来了》的成功要素

浅析《康熙来了》的成功要素论文摘要:作为现今台湾综艺节目的代表之一,《康熙来了》凭借其独特的节目形式和主持风格,受到了港台及大陆观众的热烈欢迎和追捧,大众娱乐价值观深入人心。
本文从主持人、受众、节目编排等几个方面对《康熙来了》的风靡原因进行分析,让更多的节目通过借鉴《康熙来了》的精华从而实现自身的成功。
摘要:主持人个性受众风格特色创意正文:一个节目的成败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主持人的风格,受众群体,节目编排创意等方面。
《康熙来了》在这几个方面做得十分突出,下面分析一下《康熙来了》的成功元素,从而让更多的节目通过借鉴《康熙来了》的精华从而实现自身的成功。
一、主持人电视节目主持人是连接电视与观众最直接的主导人物。
随着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不断发展,谈话节目成为一种颇受欢迎的节目形式,谈话节目主持人也以其独到的风格魅力吸引着受众。
要想在众多的谈话类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引人注目的名牌栏目,必定要具有栏目自身独特的风格,而栏目的风格正是源于主持人的风格和特点,主持人也就成为节目的灵魂,成为节目吸引观众的一面旗帜。
《康熙来了》这档节目有很强的主持人为中心的特点,主持人身份的多元化是《康熙来了》节目的特色之一,主持人多元的知识背景、才艺背景增加了节目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同时也丰富了综艺节目本身。
主持人小S 和蔡康永,前者是演艺、舞蹈多栖明星、搞怪天才,后者为知识渊博、书生气十足的谦谦君子。
活泼可爱、坦率大胆的徐熙娣和豁达淡定、绵里藏针的蔡康永相辅相成,两人一唱一和,另外作为主持人搭档的娱乐效果人物——陈汉典的出现,也为节目营造了巨大的搞笑空间。
两位特立独行的主持人,都将自己的语言本领发挥的淋漓尽致。
更让其在两岸三地赚足了人气和点播率。
小S善于发现嘉宾谈话中的闪光点,语言尖刻刁钻,而蔡康永则表现出一种沉稳、中庸的气质,以一种冷幽默的方式推动节目层层深入。
虽然他们在电视中的表现有时毫无逻辑,但是这种不做作的自然反应也是受众喜欢的原因之一。
针对典型案例《康熙来了》进行分析

针对典型案例《康熙来了》进行分析1.《康熙来了》的出现以台湾地区的综艺节目《康熙来了》为例,进行分析,《康熙来了》在2004年1月5日在中天综合台进行了首播,节目的名称从两位主持人蔡康永、徐熙娣的名字中各取一字,《康熙来了》最大的节目看点和卖点就是节目组新鲜的生活创意以及节目嘉宾的现实生活,配合上主持人小S的“邪”与蔡康永的“正”,两人“全神贯注”的投入到节目中,确实达到了非常好的节目效果,两位主持人本身存在的话题性也是节目的亮点之一,小S古灵精怪,大胆泼辣,蔡康永沉着知性,阅历丰富都为节目的收视群体提供了保证。
2.两位主持人的默契配合,完美搭档节目主持人蔡康永在进入演艺圈之前是一名专栏作家,具备深厚的文学功底,是演艺圈中非常难能可贵的知识分子,蔡康永自身具备的文人气息与小S的搞笑神经质搭档在一起,两人之间的默契合作,使得节目看起来收放自如而且充满笑点。
蔡康永自身具有较好的文化修养而且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经历的一些特殊给予让他在看待问题方面具备独特的视角,因此在节目中能够表现的松弛有度,小S本人有很轻的娱乐性,而且敢把很多节目主持人难以开口的问题从容不迫的提出,这也是节目的亮点和看点,此外《康熙》节目的嘉宾不仅仅局限于演艺圈的明星,还包括社会中的各类“奇人异士”,经常爆料出各种各样的八卦和新闻,一方面获得了观众的追捧,另一方面也满足了观众对于明星生活的窥探欲。
3.《康熙》对于华语综艺节目的影响因为某些原因,在大陆无法通过电视节目收看《康熙来了》,但是大陆的观众能够通过发达的网络来实现对《康熙》的收看,并成为《康熙》的忠实粉丝,与大陆一般的综艺节目相比,《康熙》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冲击力不仅仅表现在文化层面,还表现在其深层次的节目制作以及探讨和制作。
《康熙》节目以及主持人在大陆地区的迅速走红,除了他们前卫的风格之外,也让更多的电视媒体认识到主持人独特的风格对于综艺节目的影响,这也就有了后来湖南卫视引入台湾主持人“欧弟”,以及江苏卫视的《幸福晚点名》等,都在主持人个性的发挥方面开始了明显的加强,对于节目的整体把握也变得更加自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台湾综艺节目的娱乐元素
——以《康熙来了》为个案
台湾综j麓挚警的炳黧≥ji
@文/张杰
唱和短剧表演,而今,随着电视竞
争的白热化,综艺节目不断推陈出新、花样翻新,娱乐气息浓厚。
台湾综艺节目发展至今已有四十年的历史,早期的节目主要是歌唱和短剧表演,而今,随着电视竞争的白热化,综艺节目不断推陈出新、花样翻新,娱乐气息浓厚。
在众多综艺节目中,《康熙来了》是台湾一档收视率最高的有线电视综艺节目。
虽然它的首播时间放在非黄金时段的晚上10点,但却创造出电视奇迹:开播仅三天,收视率就飙升到O.7%,远超过O.5%的台湾电视节目收视及格线。
此后的每晚收视率均在1.2%~1.3%之间,每周吸引约500万人次观看。
据台湾东森网络调查,《康熙来了》以65.07%的支持度而成为网友心目中最佳的综艺节目并入围金钟奖“最佳娱乐综艺节目”。
很多大陆网友也通过网络下载收看这一节日,成为“康熙迷”。
虽然以《康熙来了》为代表的台湾综艺节目存在一些弊病,如语言不雅、人文内涵缺失、责任感淡漠等,但它们也为台湾民众奉上了难得的精神盛宴,打造了一连串台湾电视奇迹,甚至对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选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那么,台湾综艺节目的强大娱乐感召力源于何方?它的娱乐构成元素为何?本文试以《康熙来了》为个案文本解析台湾综艺节目,以期对祖国大陆综艺节目有些许启示。
研究受众心理。
善于出新出奇受众是信息传播的终端、是信息的消费者,传者若希望传播的信息为受众所接受,就必须从受众心理需求出发。
正如“满足与使用理论”所提示的
那样,在当下媒介信息异常丰富的环境下,受众只会选择性地接触理解记忆。
那么,研究受众心理就显得异常重要了。
受众具有求新求奇的心理特质,而《康熙来了》就是在此方面大做文章的。
1、节目名称的奇特不了解的人乍一看到《康熙来了》这个名字,还以为是什么清装戏。
其实这只是与清朝康熙皇帝同名的节目,和历史一点关系也没有。
这档节目的名称是从主持人蔡康永、小S徐熙娣两人的名字中各取出一个字组合而成的。
这种稀奇古怪的栏目命名方式规避了传统综艺节目的名称给人带来的陈旧感和乏味性,例如,《超级xx》、《快乐大本营》、《娱乐无极限》等,类似这种缺乏创意和想象的名称无法获得青年人的认可和亲睐,然而《康熙来了》以其无厘头的后现代主义气质为青年人所认可和熟记。
2、主持人搭配也很出奇台湾电视台的谈话性节目琳琅满目,但多半都是政论性质的,综艺性质的谈话节目较少,即使有,也是《真情指数》、《小燕有约》那种走感性路线的节目。
没有专为年轻族群量身定做的谈话节目,谈的话题也太正儿八经了,但年轻人最感兴趣的其实都是些“不太正常”的东西。
看到了这块市场的真空,“所以我们想做一个专门报道‘奇怪人事物’的谈话节目”,中天电视节目部节目二中心经理李毅慧这样谈起《康熙来了》诞生的缘起。
既然节目以“奇
求南如.挡2007年第十二期(总第四十期)
23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