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合集下载

简述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

简述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

简述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育学的重要分支,也是现代教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它以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对学生、教师、学校以及教育政策等相关方面进行测量和评价,旨在提供客观、准确和可靠的数据信息,用于指导教育决策、改进教学质量和评估教育成果。

以下是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的详细说明。

一、学科地位1.作为教育学的重要分支: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育学中独立而重要的学科分支,它是教育学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以科学的调查方法和数理统计技术为基础,通过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教育和发展。

3.跨学科的特点:教育测量与评价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统计学和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具有跨学科的特点。

它需要教育学中的教育目标和教学理论,心理学中的心理测量理论和测试技术,统计学中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模型建立,以及信息技术中的测量工具和评价系统。

二、作用1.提供客观准确的数据信息:教育测量与评价以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等进行测量和评价,提供客观、准确和可靠的数据信息。

这些数据信息可以帮助教育决策者了解教育状况和问题,指导教育和政策制定。

2.评估学生学业成就和教学效果:教育测量与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通过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进行测量,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水平,评价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并为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调整提供参考。

3.改进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教育测量与评价为教育的质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教学过程和学习成果等进行测量和评价,可以发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4.促进教育研究和理论的发展:教育测量与评价以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为基础,通过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推动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研究的深入。

通过研究教育中的问题和现象,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测量技术和模型,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教学评价的功能

教学评价的功能

教学评价的功能一、教育心理学和教学论专门研究了教学评价对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具体可以概括为教学评价的如下几个功能:1、诊断功能评价是对教学结果与共成因的分析过程,借此可以了解教学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它的成效和缺陷、矛盾和问题.全面的评价工炸不仅能估计学生的成绩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能解释成绩不良的原因,如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中哪方面的因素是主要的,就学生个人来说,主要是由于智力因素,还是学习动机等其它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教学评价如同体格检查,是对教学观状进行--次严谨的科学诊断,以便为教学的决策或改进指明方向.2、激励功能评价对教学过程有监督和控制作用,对教师和学生则是一种促进和强化.通过评价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经验和研究都表明,在--定限度内,经常进行记录成绩的测验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很大的激发作用、这是因为,较高的评价能给教师.学生以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鼓舞,可激发他们向更高目标努力的积极性;即使评价较低,也能催人深思,激起师生奋进的情绪,起到推动和督促作用.3.调控功能评价的结果必然是一种反馈信息,这种信息可以使教师与时知道自己的教学情况,也可以使学生得到学习成功和失败的体验,从而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供客观依据.教师据此修订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指导;学生据此变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教学评价有利于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随时得到反馈调节的可控系统,使教学效果越来越接近预期的目标.4.教学功能评价本身也是一种数学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的知识、技能将获得长进,甚至产生飞跃.如测验就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经验,它要求学生事先对教材进行复习,巩固和整合已学到的知识技能,事后对试题进行分析,又可以确认、澄清和纠正--些观念.另外,教师可以在估计学生水平的前提下,将有关学习内容用测试题形式呈现,使题目包含某些有意义的启示,让学生自己探索、领悟,获得额的学习经验或达到更高的教学目标.二、教学评价的种类依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教学评价可作不同的划分.例如:按评价基准的不同,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身评价;按评价内容的不同,可分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按评价功能的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按照评价分析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这里择要略作介绍:1.相对评价这种评价就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或集合中建立基准,然后把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来判断群体中每一成员的相对优劣.对学习成绩的评定通常是以群体的平均水平为基准,以个人成绩在这个群体中所处的位置来判断.如果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中的元素由N1、N2...Nn 构成,基准为S,那么这种评价可用图8--1表示:为相对评价而进行的测验一般称作常模参照测验.它的试题取样范围广泛,命题方式直接明确,测验成绩主要表明学生学业的相对等级.由于所谓的常模实际上近似学生群体的平均水平,所以这种测验的成绩自然形成了如图8--2所示的正态分布.利用相对评价来了解学生的总体表现和学生之间的差异,或比较群体学习成绩的优劣是相当不错的.它的缺点是,基准会随着群体不同而发生变化,因而易使评价标准偏离教学目标;不能充分反映教学上的优缺点和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2.绝对评价这种评价就是将教学评价的基准建立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或集合之外,把群体中每一成员的某种指标逐一与基准进行对照,从而判断其优劣.教学评价的标准一般是教学大纲以与由此确定的评判细则.假如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中的元素是N1、N2:…Nn,客观标准为S,那么这种评价可用图8--3表示.为绝对评价而进行的测验一般称作标准参照测验.它的试题取样就是预先规定的教学目标,测验成绩主要表明教学目标的达程度,所以这种测验的成绩分布通常是偏态的<如图8--4>,如低分多高分少,为正偏态,反之则为负偏态:绝对评价的优点是评价标准比较客观,如果使用得当,可使每个被评价者都能看到自己与客观标准之间的差距,以便不断向标准靠近.另外,教学管理部门通过这种评价,可以直接鉴别各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明确今后的工作重点.它的缺点是,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容易受评价者的原有经验和主观意愿的影响,也不易分析出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3.自身评价这种评价既不是在被评价群体之内确立基准,也不是在群体之外确立基准,而是对被评价的个体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或者是对他的若干侧面进行比较.例如,某学生上学期的数学成绩是70分,这学期是80分,说明他的数学进步了;若该生的语文成绩两个学期都在80分以上,说明他的语文比数学要好些.如果设被评价项目的集合由Nl、N2、…Nn构成,项目中各元素的过去状态是N1、N2、…N5,那么这种评价可用图8--5表示.自身评价的优点是尊重个性特点,照顾个别差异,通过对个体内部的各个方面进行纵横比较,判断其学习的现状和趋势.但由于被评价者没经过与具有相同条件的其他学生作比较,难以判定他的实际水平和差距,激励功能不明显.因此,在实践中常需把自身评价和相对评价结合起来使用.4.诊断性评价这种评价也称教学前评价或前置评价.一般是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智力和体力,以与情感等状况进行"摸底〞,如我们在第四章中提到的预测,通过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准备状况,判断他们是否具有实现新的教学目标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使教学活动适合学生的需要和背景.教育中的"诊断〞是--个范围较大的概念,除了辨认缺陷和问题,还包括对各种优点和特殊才能的识别.因此,诊断性评价的目的是设计出可以满足不同起点水平和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所需的教学方案,并分别将学生置于最有益的教学程序中.5.形成性评价这种评价是在某项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不断进行的评价,它能与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与时反馈.与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形成性评价进行得比较频繁,如--个章节或--个单元后的小测验.形成性评价--般又是绝对评价,即着重于判断前期工作的达标情况.教学设计活动中进行的评价主要是形成性评价,如对新的教学方案进行评价通常是在该方案的试行过程中进行的,目的是为修改该方案收集有力的数据和资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来说,重视形成性评价比重视总结性评价更有实际意义.6.总结性评价这种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活动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具体有如学期末或学年末各门学科的考核、考试,目的是验明学生的学业是否达到了各科教学目标的要求.总结性评价注重的是教与学的结果,借以对被评价者所取得的较大成果作出全面鉴定、区分等级和对整个教学方案的有效性作出评定.现以下表来概括教学中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三类评价的异同.7.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这两种评价通常是根据评价内容的焦点来区分的.过程评价主要是关心和检查用于达到目标的方法和手段如何.例如,完成某一教学目标,用录像教材好还是用程序化教材好.因此,过程评价往往是在教学过程或教学设计过程进行的.它倾向于完成还需要修改的形成性评价的功能,但是也完成过程中对时间、费用、学生接受情况等方面的总结评价.成果评价或称产品评价是关心和检查计划实施后的结果或产品使用中的情况.例如,某录像教材的教学效果或某教学设计方案的实施效果.它倾向于完成总结性评价的功能,但也可提供形成性评价的信息.8.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这两种评价是指评价分析方法的不同.定性评价是对评价作"质〞的分析,是运用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归纳和演绎等逻辑分析的方法,对评价所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思维加工.分析的结果一种是描述性材料,数量化水平较低甚至没有数量化;而另一种是与定量分析密切结合的定性分析.一般情况下定性评价不仅用于对成果或产品的评价分析,更重视对过程和相互关系的动态分析,以评价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定量评价则是从量的角度运用统计分析、多元分析等数学方法,从复杂纷乱的评价数据中总结出规律性的结论.由于教学涉与人的因素、变量与其关系是比较复杂的,因此为了揭示数据的特征和规律性,定量评价的方向、范围必须由定性评价来规定.可以说,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是密不可分的,二者互为基础、互相补充,切不可片面强调一方面而偏废另一方.三、教学评价的原则为了做好各种教学评价工作,必须根据教学的规律和特点,确立一些基本的要求,作为评价的指导思想和实施准则.具体来说,教学评价应贯彻以下几条原则:1、客观性原则这条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从测量的标准和方法,到评价者所持的态度,特别是最终的评价结果,都应符合客观实际,不能主观臆断或掺入个人情感.因为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给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以客观的价值判断,如果缺乏客观性就会完全失去意义,还会提供虚假信息,导致错误的教学决策.贯彻客观性原则,首先应做到评价标准客观,不带随意性;其次应做到评价方法客观,不带偶然性;第三应做到评价态度客观,不带主观性.这就要求以科学可靠的评价技术为工具取得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基础,实事求是,公正严肃地进行评定.2、整体性原则这条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对组成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而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由于教学系统的复杂性和教学任务的多样化,使得教学质量往往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来,表现为一个由多因素组成的综合体.因此,要真实反映教学效果,必须对教学活动从整体上进行评价.贯彻整体性原则,首先要评价标准全面,尽可能包括教学目标的各项内容,防止突出一点,不与其余;其次要把握主次,区分轻重,抓住主要矛盾,在决定教学质量的主导因素和环节上花大力气;三要把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起来,使其相互参照,以求全面准确地判断评价客体的实际效果.3.指导性原则这条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不能就事论事,而应把评价和指导结合起来,不仅使被评价者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而且为其以后的发展指明方向.也就是说,要对评价的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从不同角度查找因果关系,确认产生的原因,并通过信息反馈,使被评价者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贯彻指导性原则,首先必须在评价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指导,不能缺乏根据地随意评论;其次要反馈与时,指导明确,切忌耽误时机和含糊其辞,使人无所适从;第三要具有启发性,留给被评价者思考和发挥的余地,不能搞行政命令.4.科学性原则这条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不能光靠经验和直觉,而要根据科学.只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才能对教学发挥指导作用.科学性不仅要求评价目标标准的科学化,而且要求评价程序和方法的科学化.贯彻科学性原则,首先要从教与学统一的角度出发,以教学目标体系为依据,确定合理统一的评价标准;其次要推广使用先进的测量手段和统计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数据和资料进行严谨的处理;第三要对评价工具进行认真的编制、预试、修订和筛选,达到一定的指标后再付诸使用.四、评价在教学设计中的地位依据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结果进行评价的工作由来巳久,但真正受到国际教育界应有的重视却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成立了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形成过教育评价运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把教育评价的技术水平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进入80年代,我国也越来越重视教育评价的研究和运用.1984年,我国正式加入"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将教育评价提到全国性教育工作的议事日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教育评价工作的开展.那么,评价在教学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又如何呢?1.评价是教学设计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评价活动是渗透在教学设计过程之中的.由于受传统观点的影响,一般认为评价活动是独立的一个设计环节,甚至于是独立于教学设计过程之外的.这种认识现已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反对.在实际工作中,评价活动贯穿于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在实施的时间上没有严格的先后次序.例如,分析学习需要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内部需要或外部需要进行评价的过程;又如,在分析教学内容的设计环节中,在对学习任务进行了选择、组织和分类之后,紧接着最好对它进行一次初步评价;再如,当建立起教学目标体系后,往往应该马上进行目标价值的判断,使之能够成为以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科学基准.由此可见,教学评价实施的次数和次序是由评价对象的要求而定的,是与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密切联系的.当然,在按一定程序完成各个设计环节之后,对其成果进行集中的整体的评价,更是十分必要的.也正因为如此,一般教学设计模式都把评价作为设计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顺理成章的.2.评价使教学设计与其成果更趋有效评价活动可以为教学设计者提供决策信息.决策过程按性质又可分为两种:--种是初始决策过程,如依据人、物<学习资源>、费用、社会需求等信息,制订教学设计计划的过程;另一种是优化决策过程,如依据有关专家和领导的意见,对初步制订的教学设计计划进行修改完善的过程.就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程度而言,每次评价活动都把教学设计方案或教学成果提高到更高的价值层次,使其逼近教学设计活动的价值基准.可以说,没有评价环节,教学设计过程就会缺少一种重要的内部动力,教学设计成果也难以达到真正完美.3.评价能调节教学设计人员的心理因素教学设计是--项富有创造性和改革思想的实践活动,要使教学设计人员富有成效地从事工作,必须对他们的心理进行调控,激发其创造的欲望和改革的动机.教学设计的评价环节是对设计有的关于工作成果的价值观念进行认同的重要措施,评价活动表明自己的价值观念被认同的信息,是对他们最直接、最有力的奖赏,能使其在心理上获得成功感和满足的体验.没有评价的教学设计,其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得不到与时认同,必将大大削弱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设计成果评价的原则一、完整性和规范性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成果至少有两部分内容:一份规范的教学设计方案,一份媒体素材清单与多媒体资源.一份规范的教学设计方案必须体现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所有必需的环节应明确写出,而且要前后一致,是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各个要素的简单堆砌.1、教学目标阐述:确定的教学目标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不仅反映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而且能体现不同学习者之间的差异:目标的阐述清晰、具体、不空洞,不仅符合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而且便于教学中进行形成性评价.2、学习者特征分析:从认知特征、起点水平和情感态度准备情况以与信息技术技能等方面详细、明确地列出学习者的特征.3、教学策略选择与活动设计:多种教学策略综合运用,一法为主,多法配合,优化组合:教学策略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能够成功实现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和策略一致,符合学习者的特征,教学活动做到形式和内容统一,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有效完成教学目标;恰当使用信息技术;活动要求表述清楚.4、教学资源和工具设计:综合多种媒体的优势,信息技术的运用有效;资源能促进教和学,发挥必需的作用.5、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思路清晰、结构合理;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重视新知识的运用;教学时间分配合理,重点突出,突破难点;有层次性,能够体现学生的发展过程.6、学习评价和反馈设计:有明确的评价内容和标准;有合理的习题练习,练习的内容、次数比较合理、有层次性、既能落实双基要求,又能注重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二、可实施性评价一个教学设计成果的优劣,还应从时间、环境、师生条件等方面来考虑其是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三、创新性既能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法上有创新纪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体现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的有效应用.四、媒体资源的支持性。

心理学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含义和作用

心理学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含义和作用

心理学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含义和作用一、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含义(一)教学测量与教学测验教学测量(instructional measurement)是考核教学成效的一种方法。

这是借助于一定的心理量表及其操作,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简称学绩)进行探察,并以一定的数量来表示的考核办法。

对此,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测量的目的在于考核教学成效,也就是考察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即学生内在的能力与品德等的形成状况。

因此,教学测量的目标应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测量目标应与教学目标一致,而不能偏离教学目标。

(2)教学测量的对象是学生内在的能力与品德等的形成状况,它不可能像物理测量那样直接进行,只能借助于一定的心理量表及其操作间接测量。

因此,测验量表的科学性是有效教学测量的必要前提。

这一点,我们将在本章第二节阐述。

(3)教学成效是通过量化的学绩进行考察的。

也就是说,教学成效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直接考察依据的,而学绩是以一定的数量来表示的,因此命题的合理性与评分的客观性是有效教学测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这一点,我们将在本章第三节说明。

在分析教学测量的实质时,还必须注意它和教学测验(instructional test)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由于教学成效是以学绩来表示的,因此教学测验又称学绩测验。

所谓学绩测验就是用以测量学绩的量表及其操作。

用测量学的术语讲,学绩测验就是选择能代表学绩的一些行为样本进行考核并作出数量分析。

也就是说,学绩测验所包含的只是测量目标的一个样组而不是全部。

这个样组必须具有代表性,能有效地测量学绩。

因此,可以说学绩测验是教学测量的工具和手段,教学测量是对学绩测验所得结果的客观描述。

也可以说,教学测量就是借助于学绩测验来对教学成效进行定量考核的一种方法。

(二)教学评价教学评价(instructional evaluation)就是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绩测验所得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及解释。

它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第十四章教学测量与评价演示教学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第十四章教学测量与评价演示教学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第十四章教学测量与评价演示教学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提示:第十四章教学测量与评价重点提示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心理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1)标准化成就测验的含义和特点。

(2)自编测验的含义和特征。

(3)非测验评价技术。

(4)教学评价结果的处理与报告。

考纲链接1.教学评价的概念:指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举行价值推断的过程,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办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做出决策。

2.教学评价包括确定评估目标、搜集有关的资料、描述并分析资料、形成价值推断以及做出决定等步骤。

3.教学评价与测量及测验的关系:(1)测量和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而教学评价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推断与解释,以客观描述为基础;(2)测量与测验所得到的结果,惟独经过教学评价,才干推断这种客观描述的实际意义,才有实际价值。

4.依照发生的时机,教学测评可分为:(1)诊断性评价;(2)形成性评价;(3)总结性评价。

5.依照对测验解释时所采纳的标准,教学测评可分为:(1)常模参照评价;(2)标准参照评价。

6.依照严谨程度,教学测评可分为:(1)正式评价;(2)非正式评价。

7.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功能:(1)鞭策和促进学生的学习;(2)是学校鉴不学生学业成绩、家长了解学生学习事情的要紧方式;(3)是教学过程的一具重要组成部分;(4)作为教育评价和决策的依据。

8.标准化成就测验: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榜样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

9.标准化成就测验的特点:(1)由特意机构或专家学者编制;(2)施测条件、计分手段、分数的解释彻底相同;(3)测验都有常模为依据,且有信度、效度的资料可查;(4)测试规模大,整个地区、国家以至在国际上都可统一使用。

10.测验标准化的程序:(1)制定测验目的;(2)修改测验项目;(3)扩大样本;(4)确定常模。

11.标准化测验的优点:(1)客观性,比教师自编测验更加客观;(2)可比性,使得别同考试的分数能够举行比较。

教育测量与评价课程大纲

教育测量与评价课程大纲

教育测量与评价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第一节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问题一、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含义1.测量:从广义上是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2.测量的要素:一是必须依据某些科学原理与法则,发展出合适的量具或制定出科学的测量方案;二是必须有意义相对明确的测量单位;三是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就需要有一个测量或计算的起点,即参照点。

参照点不同,其策略结果也就不同,且测量结果之间也无法进行直接比较。

参照点分绝对零点和相对零点。

测量三个基本要素:量具、单位、参照点。

3.教育测量的含义: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教育测量反馈的是关于课堂教与学两方面的信息。

4.教育测量的特点:总的来看,教育测量是属于精神特性的测量。

与物理量的测量相比,其具有(1):间接性和推断性。

目前只能通过人的外显行为或通过人对来自外界的一些刺激所作出的反应,对人的知识技能、智力水平、思维品质、创造能力、心理素质、情感态度、思想道德等作出间接性、推断性的测量。

(2)测量对象的模糊性和测量误差的不可避免性(3)量表具有多样性,结果具有相对抽象性。

量表根据测量的精确程度,从低级到高级可分为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率量表四种水平(各自定义)。

测验的原始分数经过统计处理后推导出一种新的量表分数,此时分数“零”有时也是一个相对的零点。

但绝大多数教育测量的内容不可穷尽,故大多数教育测量往往没有绝对的零点。

二、教育评价的基本问题1.评价的含义:广义的评价泛指衡量、判断人物或事物的价值。

2.教育评价的概念:格兰郎德(N. E. Gronlund)认为,评价是为了确定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收集、分析和解释信息的(课堂)系统过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定量描述(测量)和定性描述(非测量)两方面。

根据格兰朗德的观点,评价总是包括对测量结果需求程度的价值判断。

心理测量教育心得体会

心理测量教育心得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心理测量作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也日益受到重视。

近年来,我有幸参与心理测量教育,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我对心理测量的理论、方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心理测量教育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心理测量的重要性心理测量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个体的心理特征、心理状态以及心理发展水平。

在教育领域,心理测量具有以下重要性:1. 诊断个体差异:通过心理测量,可以了解学生在认知、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差异,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个性化教育依据。

2. 指导教学:心理测量结果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评估教育效果:心理测量可以用于评估教育项目、课程、教学策略等的效果,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心理测量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提升。

二、心理测量教育的理论基础心理测量教育主要基于以下理论基础:1. 测量理论:测量理论是心理测量的基础,包括信度、效度、标准差、相关系数等概念。

了解测量理论有助于提高心理测量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 心理统计理论:心理统计理论是心理测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描述性统计、推论统计等。

掌握心理统计理论有助于分析心理测量数据,得出科学结论。

3. 心理发展理论:心理发展理论关注个体的心理成长过程,包括认知发展、情感发展、个性发展等。

心理测量教育需要结合心理发展理论,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

4. 教育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关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包括学习动机、学习策略、教学策略等。

心理测量教育需要结合教育心理学理论,提高教育效果。

三、心理测量教育的方法与技巧1. 选择合适的心理测量工具: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选择合适的心理测量工具,如认知能力测试、个性测试、心理健康量表等。

2. 掌握心理测量技术:熟悉心理测量工具的施测方法、评分标准和结果解释。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评估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评估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评估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教学策略和方法,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需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积极性。

而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则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评估教学方法有效性的工具。

本文将探讨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评估,并分析其影响及意义。

一、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教师资格证心理学是研究教师个体心理特征和教师心理活动的科学。

它通过心理测试、观察和访谈等方法,对教师的心理特征、心理过程和行为反应进行系统性的调查和评估。

其目的是为了帮助教师增进教学能力,并提供科学的依据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优化。

二、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对教学方法的评估1. 了解学生特点:教师资格证心理学通过调查学生心理特征和学习方式,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特点。

在教学方法选择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风格、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等因素进行针对性的调整,确保教学方法与学生的需求相匹配。

2. 评估教师教学效果:教师资格证心理学通过教师评估工具和方法,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这些评估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和课堂参与度等多个维度。

通过评估结果,教师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3. 提供针对性培训: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评估结果可以为师资培训提供重要的依据。

通过分析教师在心理特征、教学策略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培训机构可以有针对性地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和辅导,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三、心理学评估在教学方法选择中的影响与意义1. 个体差异的关注: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评估强调个体差异性,认为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心理特征和学习方式。

在教学方法选择中,教师应该更多地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2. 科学性与客观性: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评估借助科学的评估工具和方法,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客观评估。

这种评估能够帮助教师摆脱主观臆断,减少盲目尝试,使教学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教师教育心理评估计划

教师教育心理评估计划

教师教育心理评估计划引言: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教师则是推动教育进步的中流砥柱。

然而,教师的工作压力和精神负担日益增加。

因此,教师心理健康成为教育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教师教育心理评估计划的意义、内容和实施方式。

一、教师教育心理评估计划的意义教师心理评估是指对教师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

教师教育心理评估计划的建立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首先,教师教育心理评估计划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

通过评估,可以了解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帮助教师认识自己的教育需求和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提出专业培训和发展建议,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其次,教师教育心理评估计划有助于改善教学质量。

教师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评估,可以了解教师的工作压力、心理健康问题等,及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减轻教师的心理负担,从而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教学水平。

最后,教师教育心理评估计划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是教师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

通过评估,可以了解教师对学校管理、同事关系等方面的感受和需求,从而改善学校的管理措施和教育资源配置,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

二、教师教育心理评估计划的内容教师教育心理评估计划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个体心理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和面谈等方式,了解教师的心理状况、职业压力、情绪状态等。

可以采用常用的心理评估工具,如SCL-90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等。

其次,工作环境评估。

了解教师对学校管理、同事关系等方面的评价和建议。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收集教师对工作环境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分析。

再次,教育培训需求评估。

了解教师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和意愿,以及对当前教育政策和教育改革的认知和态度。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等方式,获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发展计划。

最后,心理干预和辅导。

根据教师的心理评估结果,提供相应的心理干预和辅导服务。

可以采用个别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方式,帮助教师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心理问题。

心理与教育测量

心理与教育测量

心理诊断
心理障碍诊断
通过心理测量对心理障碍进行诊 断,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 等,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智力障碍诊断
通过心理测量对智力障碍进行诊断, 如智力落后、自闭症等,为制定康 复计划和教育方案提供参考。
发展障碍诊断
通过心理测量对发展障碍进行诊断, 如语言障碍、运动障碍等,为制定 干预措施和发展计划提供指导。
03
CHAPTER
教育测量的基本概念
教育测量的定义与目的
定义
教育测量是一种评估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工具和方法,通过使用标准化测试 和评估工具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
目的
教育测量的目的是为学生、教师、家长和管理者提供关于学生学习状况的客观、 准确和可靠的信息,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学方法。
VS
创新与改进方向
开发基于计算机的测量方法,如在线测验 、游戏化测验等,以提高测量的效率、趣 味性和互动性。
测量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前景
教育领域的需求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育领域对心理与 教育测量的需求日益增加。
应用前景展望
心理与教育测量技术将在学生评估、教师培 训、课程设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个性 化教育和教育质量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心理评估
心理健康评估
人际关系评估
通过心理测量评估个人的心理健康状 况,发现和诊断心理问题,为心理治 疗和干预提供依据。
通过心理测量评估个人的人际关系能 力、沟通能力和社交技能,帮助个人 改善人际关系和提高社交能力。
学习适应性评估
通过心理测量评估学生的学习适应性, 发现学习困难和障碍,为教育工作者 提供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建议。
目的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个 体的心理特征、能力水平、知识掌握 程度等,为教育评估、选拔、诊断和 改进提供依据。

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高等教育心理学

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高等教育心理学
总结词
实践项目评估是检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方式。
详细描述
实践项目评估通常包括实验、课程设计、项目报告等,通过对学生完成实践项目的质量、时间、创新性等方面的 评估,可以检验学生是否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中,并解决实际问题。实践项目评估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 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03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成 效评价
知识理解知识ຫໍສະໝຸດ 握程度学生是否能够全面、准确地理解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以及这些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 用。
知识体系构建
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 形成自己的心理学知识体系,并能 够根据需要灵活运用。
知识迁移能力
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心理学知识应 用到其他领域,实现知识的迁移和 应用。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 高教学成效。例如,利用游戏化 学习、协作学习、翻转课堂等策 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
性。
实证研究
对创新教学策略进行实证研究, 通过对比实验、案例分析等方法,
评估其实际效果和适用性。
跨学科融合
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实践,如 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为 创新教学策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
提高教学成效的技术支持
技术手段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 析等,为教学成效的测量和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数据驱动决策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挖掘,为教学决策提供 科学依据,提高教学成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师专业发展
通过技术手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 学水平和能力,从而提升教学成效。
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 积极,是否能够主动学习、 思考和探索。
专业素养
学生是否具备心理学专业 素养,如严谨的学术态度、 良好的职业道德等。

心理测量的用途与作用

心理测量的用途与作用

心理测量的用途与作用心理学中的心理测量也是很重要的,可以综合评价人的各个素质,可以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现在心理测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心理测量是通过科学、客观、标准的测量手段对人的特定素质进行测量、分析、评价。

这里的所谓素质,是指那些完成特定工作或活动所需要或与之相关的感知、技能、能力、气质、性格、兴趣、动机等个人特征,他们是以一定的质量和速度完成工作或活动的必要基础。

京师博仁开展的心理测量课程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心理测量并进行应用。

用途如下:⑴选拔人才:职业测验在国外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专业性较强的领域,要有特殊才能的人才能胜任,需要通过心理测量来选拔专业人才。

⑵人员安置:主要在教育、职业选择方面的应用。

如对已入学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对部队的战士要按特长分配兵种,按工人的能力分配不同的工作,均需要心理测量来辅助,让人才更好地得到利用和发挥作用。

⑶诊断疾病:在医学上,对各种疾病,尤其是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儿童发育状况的评定等。

⑷预测和评估:包括心理健康状况的预测和评估,创造能力的评估和预测,专业成就的预测、新环境的适应能力预测和评估等。

⑸心理咨询和治疗:探讨来咨询者的心理特点及潜在的心理困扰,以便作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治疗。

⑹科学研究:搜集资料,建立或检验假说。

看了心理测量有了这些用途,那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心理测量可以从个体的智力、能力倾向、创造力、人格、心理健康等各方面对个体进行全面的描述,说明个体的心理特性和行为。

同时可以对同一个人的不同心理特征间的差异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其相对优势和不足,发现行为变化的原因,为决策提供信息。

心理测量可以确定个体间的差异,并由此来预测不同个体在将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差别,或推测个体在某个领域未来成功的可能性。

心理测量可以评价个体在学习或能力上的差异,人格的特点以及相对长处和弱点,评价儿童已达到的发展阶段等。

心理测量的结果可以为客观、全面、科学、定量化地选拔人才提供依据。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在教师评价中的应用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在教师评价中的应用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在教师评价中的应用心理学在教师资格证评价中的应用引言:教师资格证考试是评价教师专业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的内心世界和行为的学科,可以为教师评价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在教师资格证评价中的应用,包括评价依据、测量工具和效果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一、评价依据的建立1.1 教师综合素质心理学将教师的综合素质分为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和职业道德等方面,这些素质是教师资格证评价的重要依据。

1.2 教学技能和教学实践心理学可以通过观察教师在教学中的表现,评估其教学技能和教学实践水平,从而综合评价教师的专业能力。

1.3 教师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心理学可以借助问卷调查、面试等方法,评估教师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此为依据进行评价。

二、测量工具的选择2.1 问卷调查心理学常用的测量工具之一是问卷调查,通过编制针对教师的问卷,收集师生对教师的评价,从而获取客观的评价结果。

2.2 观察记录心理学可以从教师的日常行为中进行观察和记录,例如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语言表达、学生参与情况等,通过观察记录评估教师的专业能力。

2.3 面试和模拟教学为了更全面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实践,心理学可以采用面试和模拟教学的方式,通过教师的表现来评价其教学能力。

三、效果分析和改进措施3.1 效果分析心理学将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与标准进行对比,从而得出教师综合能力的评估结果。

同时,心理学也可以进行数据挖掘,发现评价结果中的规律和问题。

3.2 建议和改进措施心理学可以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措施,帮助教师提高专业能力和素质水平。

结论:心理学在教师资格证评价中的应用日益重要。

通过心理学在教师评价中的应用,我们能够更全面、客观地评估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为教育界提供合格的教师人才。

同时,心理学的应用也能够帮助教师发现自身的不足并采取改进措施,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因此,将心理学与教师资格证评价相结合,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心理学在教育中的作用与意义

心理学在教育中的作用与意义

心理学在教育中的作用与意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科学,对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在教育中的作用与意义,分别从认知发展、学习策略、教学评估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论述。

1. 认知发展心理学在教育中的第一个作用是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认知发展是指个体通过感知、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过程逐渐获取知识和学习能力的过程。

通过运用心理学知识,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因此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阶段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和资源。

2. 学习策略心理学在教育中的第二个作用是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主动选择和采用的获取、整理和应用知识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心理学的研究,我们知道了不同的学习策略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例如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合作学习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3. 教学评估心理学在教育中的第三个作用是协助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是指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质量的评价,提供改进教学和提高学习效果的依据和参考。

心理学的测量和评估方法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差异、困难以及问题所在,从而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目标和方法,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辅导。

通过科学的教学评估,教师可以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水平。

4. 心理健康心理学在教育中的最后一个作用是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功能良好、积极适应社会环境和压力、有良好心理状态的状态。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例如学习压力、人际关系问题、焦虑和抑郁等。

通过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心理学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帮助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还可以辅助教学评估,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高等教育中的教育心理学与教育测量

高等教育中的教育心理学与教育测量

高等教育中的教育心理学与教育测量在高等教育中,教育心理学与教育测量是两个不可或缺的学科,它们对于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探讨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测量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一、教育心理学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教育过程中的发展、学习和适应的学科。

它通过对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依据。

在高等教育领域,教育心理学扮演着以下几个重要角色:1. 学习者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习者的发展规律,包括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等方面。

教育者可以通过了解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学业压力等,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创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

2. 学习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包括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效果评价等。

教育者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通过评价学习效果,及时对教学进行调整。

3. 教学策略:教育心理学为教学提供科学的指导,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育者可以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设计启发性的教学活动,提高学习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育测量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教育测量是研究教育现象的衡量和评价方法的学科。

在高等教育中,教育测量对于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和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教育测量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1. 考试评价:教育测量通过考试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知识掌握情况。

高等教育中的考试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衡量,更是对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的反馈。

通过科学合理的考试评价,教育者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进。

2. 教学评估:教育测量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观察等方式评估教学质量。

教育者可以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了解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改进方向,提高教学效果。

3. 教育政策研究:教育测量为制定教育政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数据分析,可以了解教育现状和问题,为决策者提供参考,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核要求:第十五章 学习的测量与评价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核要求:第十五章 学习的测量与评价

第十五章学习的测量与评价(一)测量、测验与评价1、识记测量的概念:测量是依据某种法则给客观事物或事件的某种属性指派数字或符号的过程。

评价的概念:表示评定价值的意思。

学习的测量: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学科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测量。

学习的评价:是在学习测量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发展状况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学习评价的分类:从评价标准来看,学习评价一般有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人内差异评价;从评价的功能来看,学习评价一般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2、领会测验的两种涵义:(1)根据一定标准鉴别人或事物性能的过程。

使用此涵义时,测验和测量相同。

(2)实施测量的工具。

是用来鉴别测量对象优劣的工具,此时,测验和量表有些相近,但其包含的形式可能比量表更广泛。

3、简单应用:测量的三个要素:客观事物或事件、法则、数字或符号是测量必不可少的三个要素。

所谓客观事物或事件即测量的对象。

所谓数字或符号只是事物属性的代表,而不是事物或事件本身。

所谓法则,就是要根据事物的我,告诉测量者做些什么的一种指导或方法。

学习测量与评价的指导功能:桥本重治就学习测量与评价的指导功能作了如下叙述:1、了解学生的学业成绩;2、学生学习上的进步与迟缓等的判断与处置;3、教师的教学课程和教学方法恰当性的研究与改善。

4、为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指导而收集材料;5、其他管理性目的。

学习测量与评价的学习功能:1、指导学习方向;2、激励学习动机;3、巩固已学知识。

学习测量与评价的管理功能:学习测量与评价的管理功能是指为甄选学生编班分组、确认升学级或入学是否全棉、记载学籍、公布教学成绩等。

例如,通过学习的测量和评价,选拔不同的学生进入不同水平的学校;在同一学校内,通过学习的测量和评价,指导有某种特长或缺陷的学生进入特殊班级或是普通班级;通过学习测量与评价,认定学生是否毕业等。

学习测量与评价的研究功能:学习测量与评价的研究功能是针对研究人员、教师、学校管理人员、教育行政人员来说。

教育学专业的教育心理学评估

教育学专业的教育心理学评估

教育学专业的教育心理学评估教育心理学评估是教育学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它致力于研究个体在教育环境中的心理发展和学习过程。

通过评估个体的心理特点,教育心理学评估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和个体化的辅导策略。

本文将探讨教育心理学评估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一、教育心理学评估的概念教育心理学评估是指通过系统的调查、观察和测量等手段,对个体的智力、学习、情绪、人格、行为等心理特征进行客观和科学的评价。

它旨在了解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和问题,并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建议。

教育心理学评估的目标是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包括智力水平、学习兴趣、学习风格、情绪状态、自尊心等方面的特征。

通过评估结果,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潜力,并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

二、教育心理学评估的方法1. 个体面谈法:个体面谈法是教育心理学评估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评估师与被评估者进行一对一的深入交谈,倾听其对学习和学校生活的感受,了解其心理状态和问题。

通过面谈,评估师可以获取被评估者的个性特征、家庭背景和学习态度等信息。

2. 观察法:教育心理学评估还可以通过观察个体在学习和社交情境中的表现来获取信息。

评估师观察被评估者的学习动机、学习方式、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以及与他人的互动等方面的表现。

观察法具有直接性和客观性的特点。

3. 量表测量法:量表测量法是教育心理学评估中常用的量化手段。

评估师使用问卷或测试表,通过被评估者自评或他评的方式,测量其智力、学习动机、情绪状态等心理特征。

量表测量法可以对大量的被评估者进行评估,并且结果更具客观性和科学性。

三、教育心理学评估的应用教育心理学评估在教育学专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学生个体化教学:教育心理学评估结果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关于学生学习能力和个性特点的详细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教育工作者可以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其充分发展潜力。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育测量与评估教案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育测量与评估教案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育测量与评估教案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对幼儿在学习、认知、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和应用的学科。

在幼儿教育中,教育测量与评估是一项关键工作,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学习进展、弱点和需要改进的方面,从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本教案旨在介绍幼儿教育心理学中的教育测量与评估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应的教学活动和评估方法。

一、教育测量的概念和作用教育测量是通过科学的手段对幼儿的学习、成长和发展进行评估的过程。

它可以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幼儿的认知、语言、动作、社交和情绪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拥有准确的评估结果可以指导教师制定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和个性化的教育计划,满足每个幼儿的发展需求。

教育测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幼儿的学习成果进行测量,如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等;二是对教学过程进行测量,如教育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教育环境对幼儿的影响等。

二、教育测量与评估的方法1. 观察法观察法是将特定的研究者以教师或观察员的身份置于幼儿教育环境中,观察幼儿在某个任务或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

通过观察可以了解幼儿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和情绪变化,为教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2. 记录法记录法是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成绩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做详尽的记录。

教师可以记录幼儿的学习进展、问题和解决方案等,并与幼儿本人进行交流。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学习过程和思维方式。

3. 测验法测验法是通过特定的测试活动来评估幼儿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情况。

例如,可以使用认知能力测验来测试幼儿的记忆力、思维逻辑和问题解决能力;使用语言测验来评估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4.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通过给教师、家长或幼儿本人发放一份问卷,让他们回答一系列关于幼儿发展的问题。

这种方法可以获得多方面的信息,如幼儿的日常行为习惯、学习兴趣、身心健康等。

三、评估结果的应用1. 帮助制定教学计划评估结果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学习需求和问题所在,从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高等教育心理学问答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问答题

第一章绪论一、高等教育的特点?答:1、在教育任务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发展科学文化技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在培养对象上:一般是18岁以上青少年。

3、在社会职能上:一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二是发展科学技术、开展开学研究;三是直接为社会服务。

4、在地位作用上: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战略中居于首要位置,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发展高科技的重要力量.5、在培养方式上:高等教育需要在传授前人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将科学研究引进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答: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实践性原则、道德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三、简述一种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答:观察法。

观察法又称自然观察法,是指在自然的生活情境或教育过程中,应用感官或借助于科学的观察仪器,有目的、有计划的对被试(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言语、行为和表情)进行观察,从而收集资料对其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四、论述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答:1、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2、有助于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有助于把握教师角色,增强高校教师的角色胜任能力。

4、有利于高校教师做好大学生的德育工作。

5、有助于高校教师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二章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发展一、什么是个别差异?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是如何形成的?答:个别差异是指不同个体间在身心方面相对稳定的差异。

他表现在个体的生理和心理两方面。

人与人之间个别差异的形成,主要受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这种交互作用贯穿于人的一生。

二、怎样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怎样因材施教?答:1、认知方式差异: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冲动型与沉思型;辐合型与发散型。

2、性别差异:兴趣;成就动机;智力;情感与意志;性格。

3、成就动机差异因材施教:1、气质差异与学习:在教育过程中要根据大学生不同的气质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2、性格差异与学习:要准确掌握大学生的个性特征,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心理素质教育方式,真正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3、能力差异与学习:人的能力和特长是有差异的,要根据大学生不同的能力和特长,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心理素质教育方式.三、什么是嫉妒心理?嫉妒心理应该怎样调适?答:嫉妒往往是对周围和自己差不多“同等条件”的人而产生的一种扭曲的心态和行为.客服嫉妒心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正确评价自己;2、转移注意;3、正确比较;4、提高修养;5、降低预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意义和作用【复习要点】
一、教学评价:指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做出决策。

包括确定评估目标、搜集有关的资料、描述并分析资料、形成价值判断以及做出决定等步骤。

二、教育评价与测量及测验的关系
测量和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而教学评价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与解释,是以客观描述为基础;测量与测验所得到的结果,只有通过教学评价,才能判断这种客观描述的实际意义,才有实际价值。

三、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分类
1、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根据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
形成性评价通常是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

一般是由学生完成一些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测验,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或者凭教师的平常观察记录,或与学生的面谈。

总结性评价,或称终结性评价,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如一个单元、章节、科目或学期)结束后进行,是对学生最终学习效果的评价,是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的测定。

2、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
常模参照评价是指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即所谓常模),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或名次)来报告评价结果。

标准参照评价,是根据某一不随测验适用对象的变化而变化的固定标准,来评定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3、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根据教学评价的功能)
配置性评价,或称准备性评价,一般在教学开始前进行,为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

通过配置性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新学习任务的准备状况,确定学生当前的基本能力和起点行为。

诊断性评价,有时与配置性评价意义相当,指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与个体差异;有时指对经常表现学习困难的学生所做的评价,多半是在形成性评价之后实施。

4、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
正式评价指学生在相同的情况下接受相同的评估,且采用的评价工具比较客观,如测验、问卷等。

非正式评价则是针对个别学生的评价,且评价的资料大多是采用非正式方式收集的,如观察、谈话等。

有时,教师可以采用非正式评价作为正式评价的补充。

四、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功能
1、为师生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充足的反馈信息。

2、是学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

3、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作为教育评价和决策的依据。

【练习题】
1.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称为( )。

A.教学测验
B.教学评价
C.教学测量
D.教学鉴定
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题干为教学评价的定义。

2.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 )。

A.作出分析
B.作出判断
C.进行评估
D.作出决策
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作出决策。

3.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或者凭教师的平常观察记录或与学生的面谈而进行的教学评价属于( )。

A.配置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从教学评价的时机来看,教学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题干为形成性评价的定义。

4.对学生学习成就的解释采用了相对的观点。

主要用于选拔(如升学考试)或编组、编班的评价方法是( )。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标准参照评价
D.常模参照评价
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常模参照评价主要用于选拔和编组、编班等。

5.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 )。

A.教学过程之前
B.学生毕业时
C.教学过程之后
D.教学过程之中
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教学过程之中。

6.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方式称为( )。

A.常模参照评价
B.正式评价
C.标准参照评价
D.非正式评价
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常模参照分析和标准参照分析.题干为标准参照分析的定义。

7.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或名次)来报告评价结果的评价方式称为( )。

A.常模参照评价
B.标准参照评价
C.配置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或名次)来报告评价结果的评价方式称为常模参照评价。

8.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的测定称为( )。

A.配置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总结性评价又称终结性评价。

9.教学评价( )测量和测验。

A.不等同于
B.等同于
C.毫无关系
D.包括
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教学评析和测量、测验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0.诊断性评价多半是在( )实施。

A.教学过程中
B.形成性评价之后
C.形成性评价之前
D.教学过程之后
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配置性评价一般在教学开始前进行,而诊断性评价一般是形成性评价之后进行。

相关推荐:2015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及练习:课堂纪律的管理
更多教师招聘的信息和学习交流可访问中公教师论坛- 园丁俱乐部-师说论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