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韩寒郭敬明种种看大众审美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韩寒与郭敬明的种种看大众审美摘要:无论是读者还是媒体,从韩寒和郭敬明出道开始,就自觉不自觉地将他们相提并论,这使得二人的关系显得有些微妙。

他们在别人的关注中存在,用自己的方式生活,以或真诚或商业的理由笔耕不辍。

试看他们是如何出现以及活跃于一代人的视线中,又如何影响以及娱乐着这代人。

关键词:青春;叛逆;偶像;争议;商业;娱乐;恶搞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271-01
一、韩寒和郭敬明的少年时代
1999年1月,高中生韩寒以文字老练、讽刺意味极浓的文风一举成为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一等奖得主。

之后他创作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三重门》,成功以后,他退学并潜心写作,对当代中国的教育制度发出了挑战。

这一切使得当时大众就“韩寒现象”展开了唇枪舌战。

他在他的欣赏者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赢得了同龄人的共鸣,在他们眼中,韩寒无疑是一个勇士,他成为大量高中生们的“信念”,他们热捧他的每一部文集,无条件地支持他,似乎要把这些作为对自己“浪费”在书山题海中的青春的一种安慰。

如果说韩寒是因为他的特立独行而受到青少年追捧的话,郭敬明就是抓住了同龄人共同的特点赢得了大家的喜爱。

作为两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冠军得主,郭敬明用他“爱”的主题感动着高中生们,以其略带“小资”风格的文章迎合着青春期的读者。

从某种
意义上来说,郭敬明已经成为了当时的青少年的一种精神支柱,他们崇拜他,模仿他,仿佛是要给自己的无处安放的青春找一个可以依靠的地方。

当郭敬明这个“乖孩子”出现的时候,人们都不禁想起了韩寒这个叛逆少年。

二人的粉丝团开始了漫长的口水战,从前两个文人之间的口诛笔伐变成了两个团队之间的战争,这些“粉丝”使得他们之间不再只是文学意义上的纷争,而包括了出于人格魅力和世界观,甚至长相的原因带来的分歧。

自此,“偶像派”正式登上文坛。

二、写作与炒作
成名之后,韩寒一直在关注着社会各种热点时事并给予评价,同时也制造了很多的话题,“不听话”成了他的标签。

而郭敬明在2007年被中国作协吸收,有了这群老作家前辈的帮衬,他越走越好。

同时,二人的支持者开始有了变化。

韩寒在这些年里,少了很多偏激的言辞,更多的是用一种悠闲的态度,冷眼看待这个世界,他的粉丝也成长起来,跟着他一起思考,也会给他提出一些中肯的建议。

而郭敬明,在从“小资”变成”大资”之后,那些与他一起成长的粉丝大多数都弃他而去了,他不再是曾经那个粉丝阶层的代言人,在富贵的光环和官方的保护下,任何情感都显得不再真实。

但郭敬明是一个聪明的商人,他仍然用他的方法吸引着新一代高中生的目光。

韩寒的嘲讽是发自内心还是制造话题,郭敬明的商业手段是为了利益而炒作还是只是一种正常的生活方式,这两个作家在这个不
再纯粹推崇文字的社会里将自己的写作抑或炒作事业进行得如火
如荼。

三、娱乐时代难逃“被”娱乐
到现在,曾经哪怕对方的偶像被拍到一张翻了白眼的照片都能拿来作为笑料的粉丝们,开始“融洽”相处了,他们不管自己的偶像意愿如何,就将二人“结合”在了一起。

在这个娱乐至上的年代,他们已经不满足于斗争,而开始臆想二人之间种种友爱。

《上海绝恋》是一个网友根据想象写出来的二人之间的同性爱情故事,一时间在网上广为流传。

而以“上海绝恋”为主题的ps图片也疯传于各大网站之间。

接着,天涯社区也形成了以韩寒为“教主”,郭敬明为“教母”的“天涯菊花教”,旨在收集二人平日的各种言论,找出蛛丝马迹,证明二人“在一起”的可能性。

广大网民开始有这种娱乐倾向显现了大众的一个接受角度和审美角度变化。

大众已经由开始的单纯崇拜、欣赏、被影响转向了主动寻找可以娱乐的元素。

同性恋情本来就是一个敏感且劲爆的话题,再加上众多青春爱情小说里“叛逆少年”和“乖乖女”的情感纠葛这一原型和母题的影响,“上海绝恋”的出现就很好解释了。

网络是一个极开放的平台,韩寒和郭敬明既然身在这样一个平台上面,“被娱乐”也是难免的。

对于这样的恶搞,韩寒和郭敬明都显示出了极宽容的态度,但是,他们的宽容是对网友的友善还是发现凭借此次娱乐事件,他们又再一次站在了众人视野的较前位置,所以选择了纵容呢。

四、结语
韩寒和郭敬明这两个作家最终成为了大众从追捧到监督、从崇拜到娱乐的对象。

作为公众人物,他们有义务用健康正常的姿态来引领大众审美方向朝着健康的方向前进。

然而,他们要让自己继续做一个公众人物,才能有资格去引领大众。

所以,他们还是要继续在文学圈、商业圈、娱乐圈站稳脚跟——而站稳脚跟,却要仰仗大众口味。

这既像是悖论,又像是个人发展的充要条件。

至于身陷这个怪圈中的作家该如何自我定位,还是要看作家本身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中能否不那么浮躁,创作真正的好作品,吸引大众,引导大众。

参考文献:
[1]韩寒.零下一度[m].上海人民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