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货币政策分析
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货币政策也在不断的更新变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国的货币政策吧。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是“紧”的货币政策,能够抑制社会总需求,但制约投资和短期内发展,反之,是“松”的货币政策,能扩大社会总需求,对投资和短期内发展有利,但容易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
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则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条规定,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工具和选择性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贷款规模控制、特种存款、对金融企业窗口指导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多属于间接调控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多属于直接调控工具。在过去较长时期内,中国货币政策以直接调控为主,即采取信贷规模、现金计划等工具。1998年以后,取消了贷款规模控制,主要采取间接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总量。现阶段,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常备借贷便利、利率政策、汇率政策、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等。
而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的过程,就是政府基于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选择运用适当的政策工具和政策手段,通过不同的传导机制和传
导渠道来影响现实经济运行,实现预期调控目标的过程。从我国现实的货币政策实践效应来看,货币政策的预期政策目标与实际运行效果之间常常存在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有时较小,则货币政策效应明显;有时又明显偏大,使得货币政策的效应较弱。这就现实的对我国货币当局提出了货币政策效应问题。
1998年以来,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增速放慢,我国实施了以增发长期建设国债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7年来共发行长期建设国债9100亿元,平均每年拉动GDP曽长1. 5—2个百分点。在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1998—2003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达到8%,这对于扩大投资,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弥补了政府投资资金来源的不足。
当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在2008年11月至2010年10 月这24个月期间实行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即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态的货币政策。期间,央行在下调再贴现利率的同时,先后五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2009年我国利率政策基本保持稳定。但从2010年2 月份开
始,CPI涨幅已超过1年期存款利率,11月份CPI数据最新发布,CPI指数已经“破五”,负利率形势进一步深化。
2010年12月3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明年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经济工作的“稳增长”将替代之前的保增长”。与适度宽松相比,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一种可根据经济形势变化进
行微调以保持经济平衡的货币政策,它是介于宽松和从紧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可以说,2011年的货币政策将是非常态货币政策回归常态,但不同时期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又有着不同的内涵及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我国现有情况。在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完善调控方式和手段”、“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协同性”以及“大力推动金融改革,切实维护金融稳定,提升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争取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等目标。概括来说,2014 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信贷工作坚持稳中求进。货币信贷工作的“稳”主要体现为“总量稳定”,重点是要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创造一个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进”主要体现为“结构优化”,通过改善和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要加强和改善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保持适度流动性,发挥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调节作用,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具体来说,要加强和改善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保持适度流动性,发挥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调节作用,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要运用多种政策工具,有针对性地引导金融机构盘活存量、优化增量,着力支持小微企业、“三农”以及信贷政策支持的其他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另一方面则是坚持改革创新。要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办法来改
善货币政策调控,寓改革于调控之中,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根据需要创
新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
我们都知道,任何一项经济政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和完善。发行长期建设国债是在内需不足的情况下采取的阶段性政策。目前,在国际上,亚洲金融危机已经结束,世界主要经济大国以及主要经济区域特别是我国周边国家的经济,均已走出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并不同程度的增长。在国内,我国正处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特别是非国有投资增长明显加快,居民消费稳定增长,对外贸易持续高速发展,经济的自主增长能力明显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