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思想及精益生产的工具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益思想及精益生产的工具介绍
一、精益的起源
1、精益的形成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简称LP)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根据其在“国际汽车项目”研究中,基于对日本丰田生产方式的研究和总结,于1990年提出的制造模式。
精益生产是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一种生产管理方法。其核心是追求消灭包括库存在内的一切“浪费”,并围绕此目标发展了一系列具体方法,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
二战以后,日本汽车工业开始起步,但此时统治世界的生产模式是以美国福特制为代表的大量生产方式。而日本的汽车制造商们是无法与其在同一生产模式下进行竞争的。丰田汽车公司从成立到1950年的十几年间,总产量甚至不及福特公司一天的产量。
因此,以丰田的大野耐一等人为代表的“精益生产”的创始者们,在分析大批量生产方式后,根据自身的特点,逐步创立了一种独特的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和低消耗的生产方式。
2、精益的发展
从50年代到70年代,丰田公司虽以这种独特的生产方式渐渐形成体系,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与此同时,在整个西方经济呈现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即使采用美国相同的大批量生产方式也能取得相当规模的生产效果。因此,这一时期丰田生产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并没有受到真正的重视,仅仅在丰田汽车公司及其配套商的部分日本企业中得以实施。
1973年石油危机以后,丰田生产方式在日本汽车工业企业中得到迅速普及,并体现了巨大的优越性。一时间,整个日本的汽车工业生产水平已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并在1980年以其1100万辆的产量全面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汽车制造第一大国。
198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Daniel Roos等教授筹资500万美元,用了近5年的时间对90多家汽车厂进行考察,井将大批量生产方式与丰田生产方式进行对比分析,于1995年,出版了《改造世界的机器》(“The Machine that changed the World”)一书,将丰田生产方式定名为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
价值流包括物流、信息流和人员流动三个方面。如上图中第一行从右往左看,即从客户向供应商的信息流流转过程。第二行从左往右,即为生产过程中物料的流转,也包含人员的流动过程。
分析价值流实际上是为了帮助我们识别三种活动方式。
第一,不增值(non-valueaddingNVA):这是纯粹的浪费,它包含那些不能创造用户所能接受的价值,并且可以立即取消的活动;
第二,必要但不增值(necessarybutnon-valueaddingNNVA):必要但不增值活动是指那些不创造价值,但是产品开发、补充订货、生产系统还需要,因而不能马上取消的活动。为了消除这类型的浪费需要对现有的运作系统作出较大的改变,这些改动不可能马上实施;
第三,增值(value-addingVA):真正能创造出顾客可以接受的价值的行动。
二、精益的定义
“浪费”在精益中专指消耗了资源而不创造价值的一切人类活动:需要被纠正的错误;生产了无需求的产品或者服务,由此造成的库存和积压;不必要的工序;员工的盲目走动;货物从一地到另一地的盲目搬运;由于上道工序发送传递不及时,使做下一道工序的人只能等待;以及商品和服务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
精益思想正是为了消除这些浪费,它提供了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能帮助定义价值,并按最佳顺序排列生产价值的活动。他的表现的形式是通过提升效率,消除浪费,不断追求完美的流程,并且不增加额外的资源。
为了更加及时的将浪费转化为价值,精益思想提出了五个原则:
根据客户需求,重新定义价值;
识别价值流,重新制定企业活动;
使价值流动起来;
依照客户需求拉动价值流;
追求尽善尽美。
3、让价值流动起来
一旦精确定义了价值,精益企业也完整的制定出了某一特定产品的价值流图,消灭了明显的浪费步骤,实行精益思想第三个原则的时机也就到了。流动的意思是要使保留下来的、创造价值的各个步骤流动起来。
1913年福特汽车就想某型号汽车的总装转变为连续流的方式,并且尝试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起来,使原材料到成品车发货的整个过程流动起来,大大的提高的生产率。当然这种流动是针对大产量并辅以高速装配线的工程工艺。
大野耐一和他的技术人员,在二战之后,尝试了在少量生产下的连续流——不用装配线,而是学习迅速换磨,从一种产品转产到另一种产品。这样不同类型的工艺步骤可以很快互相调整,使加工保持在连续流中。
可是实际上在目前的很多工艺流程及办公流程中,依然使用“批量生产”的方式,其根本问题是流动的思想不够直观。精益对此的方法是重新定义职能、部门和企业的作用,使它们对创造价值做出积极的贡献;说明价值流上每一点的员工真正需要的。因此,使价值流动起来才真正符合员工的利益,以更好的建立精益企业,贯彻精益思想。
4、依照客户需求拉动价值流
价值流动起来之后,最明显的效果是:从概念到投产、销售到送货以及原材料到客户所需的时间大大减少了。但是我们在之前定义价值时提到,价值是由客户定义的,而当价值流动起来之后,价值流也很容易就可以按照客户需求拉动。
例如说书的印刷,在出版印刷之前并没有研究过流动,因而客户无法拉动产品。生产的方式依然是大批量生产,很容易导致的结果是:如果书并不畅销,那多印出来无法销售的部分就只能被退回;如果书非常畅销,意味着一旦脱销,读者需要等到下一个批量生产出来之后才能拿到书,这个时间往往非常的漫长。
如果我们按照客户的需求来拉动价值流,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客户一需要书,他的书马上就能打印出来,或者要求出版社以电子书的形式进行传输。这样既不存在库存的浪费,也使客户不至于过久的等待,满足了客户的价值。
5、尽善尽美
当各种组织开始精确地定义价值、识别出整个价值流、使得为特定产品创造价值的各个步骤连续流动起来,并且让客户从企业方面拉动价值时,效果就产生了。它表现为,在提供一个比以往都更接近客户的真正需要的产品时,人们也在无止境地不断减少付出的努力、时间、场地、成本和错误。在上述4个原则的良性循环互相作用的时候,总能不断暴露出价值流中隐藏的浪费,从而也就能将他们排除。在这种不断的循环中,尽善尽美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当然,在实际的精益工具的操作中,我们会发现,这五项原则更加像五个步骤,接下来的课程我们会从这五个原则展开。
1、定义价值
精益思想的第一个原则是根据客户需求,重新定义价值。价值是由生产者创造的。从客户的立场来看,这是生产者之所以存在的理由。然而,由于许多原因,生产者很难确切的定义价值。
案例1:以一家手机生产制造商为例,从新款手机的概念形成到最终成为消费品到达消费者手中,一般会经历一下几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