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中药可改善微循环

活血化瘀中药可改善微循环

常用中成药

第1章内科常用中成药 第一节解表剂 一、辛温解表剂 桂枝合剂: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表实感冒颗粒: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感冒清热颗粒: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正柴胡饮颗粒:发散风寒,解热止痛。 二、辛凉解表剂 银翘解毒丸: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桑菊感冒片: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双黄连口服液: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羚羊感冒胶囊:清热解表。 连花清瘟胶囊:清瘟解毒,宣肺泻热。 三、解表胜湿剂 九味羌活丸:疏风解表,散寒除湿。 荆防颗粒:解表散寒,祛风胜湿。 午时茶颗粒:祛风解表,化湿和中。 四、祛暑解表剂 藿香正气水: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保济丸:解表,祛湿,和中。 五、扶正解表剂 参苏丸:益气解表,疏风散寒,祛痰止咳。 第二节祛暑剂一、祛暑除湿剂 六一散:滑石粉6:甘草1,清暑利湿。 甘露消毒丸:芳香化湿,清热解毒。 二、祛暑避秽剂 紫金锭:避瘟解毒,消肿止痛。 三、祛暑和中剂 六合定中丸:祛暑除湿,和中消食。 十滴水:健胃,祛暑。(驾驶员,高空作业者慎用)四、清暑益气剂 清暑益气丸:祛暑利湿,补气生津。 第三节表里双解剂一、解表清理剂 葛根芩连丸:解肌透表,清热解毒,利湿止泻。 双清口服液:疏透表邪,清热解毒。 二、解表攻里剂 防风通圣丸:解表通里,清热解毒。 第四节泻下剂一、寒下剂 通便宁片:宽中理气,泻下通便。 当归龙荟丸:泻火通便。 九制大黄丸:泻下导滞。

二、润下剂 麻仁胶囊:润肠通便。 增液口服液:养阴生津,增液润燥。 通便灵胶囊: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苁蓉通便口服液:滋阴补肾,润肠通便。 三、峻下剂 舟车丸:行气逐水。 四、通腑降浊剂 尿毒清颗粒:通腑降浊,健脾利湿,活血化瘀。 第五节清热剂 一、清热泻火解毒剂 龙胆泻肝丸:清肝胆,利湿热。 黄连上清片:散风清热,泻火之痛。 一清颗粒: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 黛蛤散:清肝利肺,降逆除烦。 牛黄上清胶囊: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火郁发之”)清胃黄连丸:清胃泻火,解毒消肿。 牛黄解毒胶囊:清热解毒。 牛黄至宝丸:清热解毒,泻火通便。 新血颗粒:清热解毒。 芩连片: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导赤丸:清热泻火,利尿通便。 板蓝根颗粒: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清热解毒口服液:清热解毒。 二、解毒消癥剂 抗癌平丸:清热解毒,散瘀止痛。 西黄丸: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第六节温里剂一、温中散寒剂 理中丸(党参理中丸):温中散寒,健胃。 小建中合剂: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良附丸:温胃理气。 香砂养胃颗粒:温中和胃。 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 香砂养胃丸:止痛。 二、回阳救逆剂 四逆汤:温中祛寒,回阳救逆。 第七节祛痰剂一、燥湿化痰剂 二陈丸:燥湿化痰,理气和胃。 橘贝半夏颗粒:化痰止咳,宽中下气。 二、清热化痰剂 礞石滚痰丸:逐痰降火。 清气化痰丸:清肺化痰。

活血化瘀中成药

活血化瘀中成药 活血化瘀类有复方丹参片、心可舒片、血塞通片、地奥心血康、步长脑心通、通心络胶囊、山海丹胶囊、金泽冠心胶囊、川芎颗粒、松龄血脉康胶囊等;复方丹参滴丸及速效救心丸兼具温通与活血化瘀双重作用。 1.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每日3次,口服或舌下含服。功能主治: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治疗、急救。用于预防:长期服用可降低血脂、降低血黏度、抗动脉硬化、抗血小板聚集,其作用优于小剂量阿司匹林。用于治疗:扩张心脑血管,增加心脏供血,改善微循环。用于急救:滴丸剂型起效、吸收快,3分钟便可迅速缓解心绞痛 2.血府逐瘀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口服。适应症状: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用于瘀血内阻,头痛或胸痛,内热瞀闷,失眠多梦,心悸怔忡,急躁善怒。 3.通心络胶囊,每次2~4粒,每日3次,口服。功能与主治: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证属心气虚乏、血瘀络阻者。症见胸部憋闷、刺痛、绞痛,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 4.乐脉冲剂,每次1~2包,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本品行气活血,解郁化瘀,养血通脉。 5.海王银杏叶片,每次2片,每日3次,口服。或银杏叶胶囊每次1粒,每日3次,口服。【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络。用于瘀血阻络引起的胸痹、心痛、中风、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脑梗塞见上述症候者。 6.愈风宁心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功效主治】解痉止痛增强脑及冠脉血流量用于高血压头晕头痛颈项疼痛冠心病心绞痛神经性头痛早期突发性耳聋等症。【药理作用】主要有降压增加脑及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代谢抗心肌缺血改善外周微循环解痉等作用。【注意事项】该品性凉,胃寒者慎用。

《中药药理学》 作业答案

《中药药理学》第1次作业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 许多温热药具有的药理作用是 [1分]D.加强基础代谢功能 2. 咸味药的主要成分是 [1分]D.无机盐 3. 下列哪项为大多数寒凉药的药理作用 [1分]E.具有抗感染作用 4. 相畏配伍的目的是 [1分]A.减少毒性 5.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温热药长期给药后引起动物的机体变化 [1分]B.体温降低 6. 酸味药的主要成分是 [1分]B.有机酸 7. 中药材储藏条件不适宜的是 [1分]D.日照 8. 黄连与连翘同用抗感染为下列哪项配伍方法 [1分]B.相须 9. 下列药物,除哪项外,均有镇静、解热、镇痛等中枢抑制作用 [1分]C.麻黄 10. 温热药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是 [1分]A.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 11. 下列哪种配伍为复方配伍禁忌中应当遵循的原则 [1分]A.相反 12.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药物因素 [1分]E.机体病理状况 13. 昆布、海藻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1分]D.无机盐 14. 甘味药的主要成分是 [1分]D.蛋白质 15. 知母可兴奋红细胞膜钠泵活性,纠正寒证(阳虚证)病人的能量不足的药物是 [1分]E.附子

16.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长期给寒凉药后,对动物植物神经系统功能产生的影响 [1分]D.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排出量增多 17. 采用注射给药可导致药理作用产生质的变化的药物是 [1分]E.枳实 18. 辛味药的主要成分是 [1分]A.挥发油 B型题: 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 1. 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是 [1分] D.麝香、麻黄 2. 具有镇静作用的药物是 [1分] A.黄芩、栀子 3. 炮制后,药物的有效成分溶出率增加的是 [1分] D.延胡索 4. 炮制后,药物的毒性消除或降低的是 [1分] B.乌头 5. 由温热药造成的热证模型动物常表现为 [1分] D.痛阈值降低,惊厥阈值降低 6. 由寒凉药造成的寒证模型动物常表现为 [1分] C.中枢抑制性递质5-HT含量增加 7. 附子经炮制后 [1分] B.毒性降低 8. 黄芩炒制的主要目的是 [1分] C.便于贮存 9. 具有增效协同作用的配伍方法为 [1分] B.相须、相使 10. 减低或消除毒性的配伍方法为 [1分] C.相畏、相杀 11. 温热药对寒证大鼠的影响是 [1分] C.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和释放 12. 寒凉药对热证大鼠的影响是 [1分] B.基础体温降低,痛阈升高 13. 抑制机体基础代谢的药物是 [1分] B.大黄、黄连

最强中药配方-常用处方

最强中药配方,常用处方 药对是介于中药学和方剂学之间的一门学科。可分为要对配伍、药对成方和药对组拆三方面的内容。药对是中医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2药味的配伍组合,是中药配伍应用中的基本形式。常用药对【威灵仙葛根】各10g 通络祛风、解痉止痛,适用于颈椎病之颈项强痛并证。【海桐皮豨签草】10~15g 祛风湿,适用于风湿痹病。【附子肉桂】 5~10g(先煎);1.5~3g(煎服)、1~1.5g(吞服) 温阳祛寒,适用于命门火衰证。主治命门火衰。【附子干姜】3~10g(先煎);2~8g 温阳祛寒、温补脾肾,适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之里虚寒证。脾肾阳虚适用。【桂枝附子】5~10g;10g(先煎) 温阳固表、温阳化气,适用于风湿表虚证、肾阳不足之腰痛。【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适用于血虚失眠证。【龙骨牡蛎】20~30g 镇惊、收敛,适用于肝阳上亢之惊、痫病,滑泄不止诸证。重镇心肝生用;固摄收涩锻用。【磁石珍珠母】各30g,先煎。定惊安神,适用于心悸、少寐病。【旋覆花代赭石】10g(包煎);20~30g(先煎) 降逆涤饮,适用于痰饮呕吐、咳嗽气喘病证。【全蝎蜈蚣】6只;3只熄风止痉,适用于各种痉病。研磨吞服,1.5g/bid,病重者加倍。【地龙僵蚕】各10g 抗癫痫、止痛,适用于肝阳挟痰之癫痫、头痛。小儿按年龄适当减

少。【川芎露蜂房】10~15g;10g 散风止痛,适用于剧烈的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仅可治标,中病即止,不宜久服。【全蝎露蜂房】1.5~3g(煎服)、0.5~1g(吞服);3~10g 适用于邪躆脉络、久治不愈之病证。有毒,只宜暂用,不能久服。【僵蚕蝉衣】3~8g;3~6g 祛风除疹,适用于风热瘾疹之病证。【代赭石牛膝】30g(先煎);10~15g 滋补肝肾、降逆下行,适用于肝阳上亢之眩晕、耳鸣。【陈皮青皮】10g;5~10g 理气健脾,适用于肝胃气郁之脘痞病证。效果较小。【枳实厚朴】除胀消痞,适用于气滞湿阻之痞满证。效果较大。【香附川楝子】各10g 理气止痛,适用于肝郁气滞之脘协痛、痛经病。治气分郁滞。【延胡索川楝子】各10g 理气、活血、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之脘腹痛。治气滞血瘀。长于止痛。【柴胡郁金】3~10g;10~15g 行气活血,适用于气血瘀滞之协痛、闭经病。长于疏泄。【川楝子路路通】各10g 疏肝通络,适用于肝郁之疝气。【槟榔沈香】10g;1~3g(煎服后下)、0.5~1g(研磨冲服) 理气降逆,适用于气滞气逆证。药力峻猛。【小茴香沈香】1~3g;后下、3~5g(煎服)、2~3g(吞服研磨) 理气止痛,适用于肝郁气滞之腹痛。药力和缓。【莪朮三棱】各10g 行气散血,适用于血瘀气滞症瘕病。【鸡内金三棱】3~8g;3~10g 消症瘕、通月经,适用于血瘀型闭茎、症瘕。要节房欲、忌冷物、勿劳乏,坚持数月才能奏效。【桃

中药药理学:活血化瘀药(1)

中药药理学:活血化瘀药(1) 活血化瘀药是指能疏通血脉,祛除血瘀的药物,临床用于治疗血瘀证。按药物作用特点不同,可分为养血活血药,如丹参、当归、赤芍等;活血祛瘀药,如川芎、红花、蒲黄等;祛瘀止痛药,如乳香、没药、延胡索等;破血散结药,如三棱、莪术、桃仁等。 近年来,对于血瘀的实质进行了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比较一致的认识是:血瘀证是一个与血液循环有关的病理过程,它与血液循环障碍有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血液流变学异常。血瘀证的临床表现各异,涉及病种很多,但一般均有血液“浓、粘、凝、聚”的倾向。浓,指血液的浓度增高,表现为血球压积增加,血浆蛋白、血脂等浓度增高等。粘,指血液粘稠,表现为全血和血浆比粘度增加。凝,指血液的凝固性增加,表现为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加,凝血速度加快。聚,指血细胞聚集性增加,表现为红细胞和血小板在血浆中电泳缓慢,血小板对各种因素(如二磷酸腺苷等)诱导的凝集性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等。由于上述种种变化,故血瘀患者血液运行不畅,易致血栓形成、血管栓塞。 微循环障碍。微循环一般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间的微血管血液循环。祖国医学早有“久病入络为血瘀”的理论,现代研究表明,血瘀患者一般均有微循环障碍的表现,如微血流缓慢和瘀滞,甚至血管内凝血,微血管变形(管襻扭曲、畸形、顶端扩张等):微血管周围渗血和出血;微血管缩窄或闭塞等。 血流动力学异常,血瘀患者大多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表现为某个器官或部位的循环障碍,血管狭窄或闭塞,血流量降低,如冠心病患者冠脉循环障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血瘀患者肢体循环障碍;缺血性中风的血瘀患者脑循环障碍;慢性肝炎的血瘀患者肝循环障碍。有些血瘀患者还表现心功能异常,如冠心病、红斑狼疮、视网膜中央动静脉栓塞等的血瘀患者都有心脏功能下降,心搏出量减少等异常。 除上述三种基本的病理生理变化外,血瘀证同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纤维组织代谢障碍等可能也有一定关系。 活血化瘀药的药理可归纳如下: (1)改善血流动力学:活血化瘀药一般都有扩张外周血管,增加器官血流量的作用。22种活血化瘀药对狗股动脉血流量和血管阻力的影响,可见它们均能不同程度地增加股动脉血流量和降低血管阻力,除苏木外,同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别。 各个活血化瘀药,扩血管作用的主要部位不同,如22种活血化瘀药对股动

活血化瘀中药学上划分为四类

活血化瘀中药 活血止痛药: 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没药,五灵脂等 主要治疗血瘀气滞痛证 温经散寒的常用药物 肉桂.附子.艾叶.吴茱萸.干姜.补骨脂.小茴香.川椒.等.活血花瘀的常用药物有桃仁.红花.泽兰.灵脂.蒲黄.三棱.赤芍.水蛭. 活血止痛散:本品为急、慢性软组织扭挫伤类非处方药药品。 成份:当归、三七、乳香(制)、冰片、土鳖虫、自然铜(煅)。 本品为灰褐色的粉末;气香,味辛、苦、凉。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用法用量: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5克,一日2次。 活血通经止痛散跌损 【处方】三棱、莪术、黄柏、黄连、青皮、赤芍、紫苏、香附、柴胡、乳香、红花、苏木、菖蒲、千里马。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主治跌打损伤,瘀血冲心,气紧急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名称:安息香 类别:开窍药 药用部位:干燥树脂 药材性状:本品为球形颗粒压结成的团块,大小不等,外面红棕色至灰棕色,嵌有黄白色及灰白色不透明的杏仁样颗粒,表面粗糙不平坦。常温下质坚脆,加热即软化。气芳香、味微辛。 在夏、秋季割胶。收集的液体树脂放阴凉处,自然干燥。 性味归经:平;辛、苦;归心、肝、脾经 功能主治:开窍清神行气,活血,止痛。用于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心腹疼痛,产后血虚,小儿惊风。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3~1.5g;或入丸、散。 丹参、三七禁忌:气虚不足、阴虚火旺者慎服。 (2)活血调经药: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牛膝,鸡血藤等 主要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闭经 (3)活血疗伤药:土鳖虫,马钱子,苏木,骨补碎,血竭等 主要治疗骨折损伤,瘀肿疼痛 (4)活血逐瘀药:莪术,三棱,水蛭,穿山甲等

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一)

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一) 【摘要】脂肪肝的三种基本治法。一、辨证施治法:目前一般认为痰、湿、瘀、积等病理产物是脂肪肝形成的条件,各种外来因素(病毒、酒精、不合理膳食等)所致的肝损伤是脂肪肝形成的基础,疏肝理气、健脾消导、化痰祛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法是治疗脂肪肝的基本治法。常见证型有五种。二、辨病论治法:从脾、肝、肾三脏着手,确立疏肝健脾益肾,祛湿化痰活血为论活本病大法。立法依据:1.脾主运化、脾主散精;2.脂肪肝病位在肝;3.肾主水、主气化,中医肾对机体能量代谢有调节作用。三、病证结合辨治法:在明确脂肪肝诊断以后,运用中医学整体观方法,从调控脏俯气血入手,确定辨病论治基本治法,再根据病机演变情况,结合辨证……随症化裁,常能收到满意疗效。 【关键词】脂肪肝;肝硬化;辨证论治 脂肪性肝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病理特征的综合征。因此,如何正确有效的促进肝脏脂质代谢和加速肝内脂肪转运,清除过量脂肪(主要为甘油三酯)在肝内沉积,是治疗脂肪肝的重要环节。 脂肪性肝病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三种主要类型。脂肪肝在中医学中无相应的病名,根据其病理特点和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的“肝痞”、“胁痛”、“积聚”等范畴。文献中的有关描述,可以启示我们对本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和治疗的思路。《济生拔粹》认为:“风寒暑湿得以外袭,喜怒忧思得以内伤,食啖生冷,过饮寒浆,扰动中和,如是阴气当升不升,阳气当降不降,中焦痞塞,必成胀满”。《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古今医鉴·胁痛》:“胁痛者,……若因暴怒伤触,悲哀气结,饮食过度,冷热失调,颠仆伤形,或痰积流注于血,与血相搏,皆为痛……治之当以散结顺气,化痰和血为主。”又《张氏医通》:“嗜酒之人,病腹胀如斗,此得之湿热伤脾。胃虽受谷,脾不输运,故成痞胀。”关幼波老中医从中医所谓“肥人多湿”,“体胖多痰”的认识出发,又根据他对湿热凝痰,痰阻血络的体会,认为此类病证,应从痰湿论治。综上所述,“痰湿”乃本病的主要病理因素,而痰湿的形成,多由饮食失节,或七情内伤,或病后失调,以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脏腑功能失调,痰瘀交结而成本病。临床治疗可选用以下三种基本治法。 1辨证施治法 目前认为,痰、湿、瘀、积等病理产物是脂肪肝形成的条件,各种外来因素(病毒、酒精、不合理膳食等)所致的肝损伤则是脂肪肝形成的基础。因此,疏肝理气,健脾消导,化痰祛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法是脂肪肝的基本治法。常见证型有以下五种。 1.1脾虚痰阻临床表现:倦怠乏力,脘腹痞闷,头身沉重,面部虚浮,舌质淡胖,舌苔白腻,脉细或濡缓。治法方剂:健脾益气,化痰除湿。方用胃苓汤加减。 1.2肝郁气滞证临床表现:肝区胀满或胀痛,胸闷纳少,嗳气,心情不畅时诸症加重,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理气。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1.3湿热内蕴证临床表现:口腻而干,渴不欲饮,脘胀痞闷,大便干或溏黏而恶臭,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治法:清热利湿。方用温胆汤加减。 1.4肝肾阴虚证临床表现:眩晕耳鸣,口干,消瘦,腰膝酸软,肢体麻木,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治法:滋养肝肾。方用一贯煎合二至丸加减。 1.5瘀血阻络证临床表现:肝区疼痛,甚或刺痛,肋下可及明显肿大的肝脏,并有触痛,舌质暗或暗紫,脉细弦。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消积。方用复元活血汤或血府逐瘀汤加减。

止痛活血化瘀中药药方大全

葛根 功效: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渴。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癍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 作用: 1 对平滑肌的作用 葛根中的大豆甙元具有抗乙酰胆碱作用,能够明显收缩平滑肌,被认为是葛根解痉作用的主要成分。 2 对冠状循环的作用 葛根水煎剂、醇浸膏、总黄酮和葛根素均有明显的扩张冠状血管的作用,能使冠血流量增加,血管阻力降低。 3 对心肌梗塞和心律失常的作用 葛根醇浸膏、大豆甙元和葛根素均有明显的对抗乌头碱和氯化钡诱发的心律失常作用,葛根素还能明显缩短氯彷、肾上腺素诱发的家兔心律失常时间,葛根素能明显缩小心肌梗塞范围,被认为是一种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 4 对心脏功能和心肌代谢的影响 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能减慢心率,降低心脏总外周阻力,减少心肌耗氧量;提高心肌工作效率.葛根素还能明显减少缺血引起的心肌乳酸的产生,改善梗塞心肌的代谢。

5 对血压和外周血管的作用 葛根总葛酮和葛根素能使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显着降低,血压下降.葛根素对微循环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微血管运动的振幅和提高局部微血流量;葛根总黄酮具有明显扩张脑血管的作用,改善脑微循环和外周循环.据报道,葛根素还能改善视网膜血管末稍单位的阻滞状态,从而提高视功能。 6 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葛根素能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和5-HT(5-羟色胺)与ADP联合诱导的人和动物的血小板聚集;另外,葛根素还能明显抑制由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中5-HT的释放,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 7 降血糖的作用 葛根素能对抗肾上腺素的升血糖作用,具有一定的降血糖能力。 8 对体温的影响 葛根总黄酮对内毒素致体温升高具有转持久而明显的降温作用,临床上常用于外感发热诸症。 9 对记忆的影响 葛根总黄酮和醇提物能提高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乙酰胆碱含量,并降低海马乙酰胆碱转移酶活性,对抗东莨碱所效的大鼠记忆获得性障碍,这说明,葛根具有一定的改善学习记忆的能力。

中药药理学教材--------第十二章---活血化瘀药

第十二章活血化瘀药 第一节概述 一、中医传统理化 定义:活血化瘀药是指具有疏通血脉、祛除瘀血作用,用以治疗血瘀证的药物。 功效:疏通血脉、祛除瘀血。 适应证:血瘀证。 按作用程度分为和血、活血、破血三类。和血类药系指有养血、和血脉作用者,包括当归、丹参、生地、鸡血藤、赤芍等;活血类药系指有作用者,包括川芎、蒲黄、红花、牛膝、延胡索等;破血类药系指有破血消瘀、攻坚作用者,包括水蛭、桃仁、土鳖虫等。 二、血瘀证的本质 1、按中医的认识,血行应“如水之流”,“行有经纪”,如血行失去了“如水之流”的正常之度,而变为“血凝而不流”或“血泣则不通”或失去了其“行有经纪”的正常之度,而变为“血不归经”或“离经之血”都属于血瘀证。在临床上主要是以疼痛、肿块、瘀斑为主要特征。活血化瘀就是使血行失度恢复正常。 中医学认识:血在脉中循行,正常之度时或如水之流,或行有经纪,当血瘀时或血凝而不流,血泣则不通,或血不归经,离经之血。称为血瘀证。 现代认识:研究表明血瘀证是一个与血液循环障碍有关的病理过程。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血液流变学异常 血液流变学是一专门研究血液和其组成成分流动变形规律的科学。 血瘀证患者常有“浓、粘、凝、聚”的血液流变学异常。 浓:指血液的浓度增高,表现为血球压积增加,血浆蛋白、血脂浓度增高。粘:指血液粘稠,表现为全血及血浆粘度增加。 凝:指血液凝固性增加,表现为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凝血速度加快。聚:指血细胞聚集性增加,表现为红细胞和血小板在血浆中电泳缓慢,血小板凝集性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加快。 由于此种种变化,故血瘀证患者血液运行不畅,易致血栓形成,血管栓塞。 2)微循环障碍 微循环一般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间的循环。主要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

活血化瘀类中药的临床运用(162455)

活血化瘀类中药的临床运用 一、活血化瘀药的定义及主治范围 活血化瘀药,味多辛、苦,而性温,辛能散瘀行滞,苦能泄利通降,温可通行血脉,促进血行。故本类药物善于走散通行,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并通过活血化瘀作用,而产生止痛、调经、破血消癥、疗伤消肿、活血消痈等作用。适用于血行失畅、瘀血阻滞之证。 (一)瘀血的定义及临床表现 瘀血,是血运失常,血液停滞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它既包括积存于体内的离经之血,也包括血行不畅,留滞于经脉及脏腑中的血液。 1. 瘀血的形成 瘀血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凝滞。气为血帅,气虚或气滞,不能推动血液的正常运行;或寒邪客于血脉,使经脉拘急挛缩,血液凝滞不畅;或热入营血,血热搏结等,均可形成瘀血。二是由于内外伤、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等原因,造成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血。 2. 瘀血致病的特点 (1) 疼痛:瘀血停积于经脉或脏腑组织中,致气血运行受阻而不通,不通则痛。瘀血引起的疼痛,以痛如针刺刀割,固定不移,痛处拒按,夜间痛甚为特征。 (2) 出血:瘀血形成后,可阻滞于脉中,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造成出血。古人有“瘀血不去,出血不止”之说。瘀血造成的出血,以血色暗红、紫黑或夹有血块为特征。 (3) 肿块:外伤肌肤造成的瘀血,多表现为局部青紫肿胀;瘀血在体内积久不散者,则多表现为癥积,按之固定不移。 (4) 皮肤粘膜青紫:常见唇舌紫暗,有瘀斑瘀点,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等,为血瘀局部,或瘀血阻滞,气血不得流通,局部失养所致。 (5) 舌脉之变化:舌质紫或瘀斑瘀点,或舌下静脉曲张。脉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等。

目前公认的血瘀证的诊断标准是:1986年第二届全国活血化瘀研究学术会修订的“血瘀证诊断标准”。 注:判断标准以19分以下为非血瘀证;20~49分为轻度血瘀证;50分以上为重度血瘀证。 现代认为多种疾病可纳入血瘀证范畴。 心血管系统: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各类脉管炎等; 神经精神系统:脑中风,脑外伤,慢性头痛,震颤麻痹,周围神经疾病,精神分裂症; 血液系统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紫癜,再障,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高粘血症等; 消化系统:溃疡病,胃炎,消化道出血,慢性肝炎,肝纤维化; 呼吸系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原反应等; 泌尿系统:急慢性肾炎,血尿等; 免疫系统:硬皮病,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代谢系统:高脂血症,糖尿病神经血管并发症等; 结缔组织系统:灼伤及外伤性皮肤瘢痕,角膜瘢痕等;

肝病常用中药

肝病常用中药 清热利尿药:芦根:甘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止呕除烦,利尿。 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竹叶:甘辛淡寒,归心胃小肠经,清热泻火,除烦,生津,利尿。 鸭跖草:甘淡寒,归心肺三焦经,清热泻火,解毒,利水消肿。 夏枯草:辛苦寒,归肝胆经,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苦参: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 蒲公英:苦甘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消痈散结。 鱼腥草:辛微寒,归肺经。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化湿行气药:砂仁:辛温,归脾胃肾经。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 白豆蔻:辛温,归肺脾胃经。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厚朴花:苦微温,归脾胃肺大肠经,芳香化湿,理气宽中。 利水消肿药:汉防己:苦辛寒,归膀胱、肾脾经。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五加皮:辛苦温,归肝肾经。祛风湿,强筋骨,利水消肿。 青风藤:苦辛平,归肝脾经,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 路路通:苦平,归肝肾经,祛风活络,利水,通经。 桑枝:微苦平,归肝经,祛风湿,利关节,利水,祛风止痒。 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泽泻:甘淡寒。归肾膀胱经。利水渗湿,泻热。 薏苡仁: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猪苓:甘淡平,归肾膀胱经。利水渗湿。 车前子:甘寒,归肾肝肺经。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滑石:甘淡寒,归胃膀胱经。利水通淋,清解暑热,祛湿敛疮。 海金砂:甘寒,归膀胱小肠经。利尿通淋。 石韦:苦甘微寒,归肺膀胱经。利水通淋,清肺止咳。 萹蓄:苦微寒,归膀胱经。利尿通淋,杀虫止痒。 瞿麦: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利水通淋,活血通经。 通草:甘淡微寒,归肺胃经,利尿通淋,通气下乳。 地肤子:苦寒,归膀胱经。清热利水,止痒。 冬瓜皮:甘凉,归脾小肠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暑。 葫芦:甘平,归肺肾经,利水消肿。 枳椇子:甘酸平,归脾经,利水消肿,解酒毒。 荠菜:甘凉,归肝胃经,利水消肿,明目,止血。 槟榔:苦辛温,归胃大肠经。驱虫消积,行气利水。 桑白皮:甘寒,归肺经,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葶苈子:苦辛大寒,归肺膀胱经,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绿豆:甘寒,归心胃经,清热解毒,消暑,利水。 锦灯笼:苦寒,归肺经,清热解毒,利咽化痰,利尿通淋。 半边莲:辛平,归心小肠肺经,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利湿退黄药:茵陈蒿:苦微寒,归脾胃肝胆经。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金钱草:甘淡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除湿退黄,利水通淋,解毒消肿。 虎杖:微苦微寒,归肝胆肺经,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 白花蛇舌草:微苦甘寒,入胃、大小肠经。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中药学题库活血化瘀药

活血化瘀药 一、填空题: 1.川芎的功效是____ 2.延胡索的功效是____ 3.郁金的功效是____ 4. 姜黄的功效是____ 5.乳香的功效是____ 6.丹参的功效是____ 7.红花的功效是____ 8.桃仁的功效是____ 9.益母草的功效是____ 10.牛膝的功效是____ 11.鸡血藤的功效是____ 12.骨碎补的功效是____ 13.马钱子的功效是____ 14.莪术的功效是____ 15.穿山甲的功效是____ 16.活血化瘀药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四类。 17.具有活血行气止痛功效的药物有____。 二、简答题: 1.川芎为何称为治头痛要药? 2.牛膝“引血下行”功效的主治病证有哪些? 3.比较桃仁与红花功效主治异同。 4.简述姜黄的功效及主治证候。 三、论述题: 1.试述活血化瘀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证、配伍原则及使用注意。 2.试述郁金与姜黄的功效和应用有何异同。 3.试述牛膝的性味、功效与应用。 4.试述丹参的功效及应用。 四、选择题: 1.具有行气解郁作用的药是:( ) A.川芎 B.丹参 C.桃仁 D.红花 2.治肝郁气滞,气血失调,胁肋疼痛,以何药为宜?( ) A.红花 B.川芎 C.桃仁 D.丹参 3.何药被誉为治头痛要药?( ) A.川芎 B.郁金 C.丹参 D.延胡索 4.下列哪项是川芎的功效?( ) A.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B.活血上止痛,消肿 生肌 C.活血行气,止痛 D.破血祛瘀,行气止 痛

5.治疗肝经有热,经前腹痛,宜选用:( ) A.川芎 B.郁金 C.乳香 D.莪术 6.活血止痛,消肿生肌,是何药的功效?( ) A.川芎 B.乳香 C.丹参 D.郁金 7.下列哪项一般不宜使用川芎?( ) A.风寒头痛 B.风热头痛 C.风湿头痛 D.阴虚阳亢头痛 8.疮疡溃破久不收口,何药常与没药研末外敷?( ) A.川芎 B.乳香 C.延胡索 D.丹参 9.何药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适用于身体各部位多种疼痛?( ) A.延胡索 B.桃仁 C.益母草 D.水蛭 10.治疗湿温病,湿浊蒙蔽清窍,胸脘痞闷,神志不清,宜选:( ) A.红花 B.郁金 C.川芎 D.虎杖 11.治疗肝郁化热,迫血妄行、吐血、衄血,宜选:( ) A.川芎 B.郁金 C.益母草 D.丹参 12.何药有利胆退黄作用?( ) A.川芎 B.郁金 C.延胡索 D.乳香 13.下列哪项是姜黄的功效?( ) A.破血行气,通经止痛 B.活血止痛,消肿生 肌 C.行血补血,舒筋活 络 D.活血祛瘀,利尿消 肿 14.何药能行气血、通络止痛,善治风湿臂痛?( ) A.姜黄 B.郁金 C.丹参 D.没药 15.下列哪项是莪术与三棱的共同功效?( ) A.破血祛瘀,行气止痛 B.活血止痛,消肿生 肌 C.活血祛瘀,祛风止 痛 D.行血补血,舒筋活 络 16.下列何药善于消癥散结?( ) A.莪术 B.乳香 C.川芎 D.姜黄 17.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首选:( ) A.丹参 B.郁金 C.延胡索 D.益母草

活血化瘀类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的成本-效果比较研究

活血化瘀类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的成本-效果比较研究 发表时间:2019-06-17T14:33:51.3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13期作者:金明吴力强 [导读] 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和完善,其在目前疾病治疗中仍有效。 (江苏省太仓市中医医院江苏太仓 215400) 【摘要】目的:探究活血化瘀类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的经济学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8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肾科以及门诊等科室收治的中医辩证为血瘀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选用药物剂型不同进行分组,其中,A组30例患者采用中药配方颗粒(由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提供)进行治疗,B组30例患者则应用中药饮片进行治疗,依据药物的临床疗效选择合适的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其成本-效果比率。结果: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的差异(P>0.05)。A组的成本-效果比为3.97,高于B组的2.28。结论:活血化瘀类中药配方颗粒治疗血瘀证的疗效与中药饮片相当,而从药物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中药配方颗粒所需的治疗费用更高,但其冲服更为方便,故中药配方颗粒适合济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的患者应用。 【关键词】药物经济学;活血化瘀类;配方颗粒;中药饮片;成本-效果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3-0210-02 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和完善,其在目前疾病治疗中仍有效。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以往的中药饮片煎煮流程较为复杂,大部分年轻人均不会选择中药煎煮,导致其治疗依从性较低。近年,由于中药提纯工艺以及炮制工艺的发展,中药配方颗粒应运而生,患者只需用开水冲泡颗粒制剂即可服用,简单方便。但这同样引发了许多患者的争议,中药配方颗粒的疗效与费用是否与传统的中药饮片相似?为此,本研究以活血化瘀药为例子,采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对比分析两种形态中药的成本-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8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肾科以及门诊等科室收治的中医辩证为血瘀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选用药物剂型不同进行分组,其中,A组30例患者采用中药配方颗粒进行治疗,有19例男性,11例女性,年龄29~80岁,平均(59.20±5.16)岁;B 组30例患者则应用中药饮片进行治疗,有17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31~80岁,平均(58.59±5.52)岁,两组的基线资料无显著的差异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经中医辩证为血瘀证,A组选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药方(1袋以10g为准):川芎2袋、丹参2袋、当归1袋、牛膝1袋、桃仁1袋、红花1袋、大黄1袋,配方颗粒均由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提供。每天1剂,开水冲服颗粒制剂后饮用,连服2周。B组接受中药饮片治疗,药方:川芎20g、丹参20g、当归10g、牛膝10g、桃仁10g、红花10g、大黄(后下)6g,饮片均购自苏州天灵有限公司,每日1剂,水煎煮,连服2周。 1.3 评定方法 采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比较两组的成本及效果。①治疗效果评价:显效:病患的临床症状较用药前比较基本消失或显著缓解;有效:病患的症状较用药前有好转;无效:用药前后病患的症状无改善。②成本确定:成本是指某一治疗方案治疗某病时所消耗的财力资源、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以及隐形成本[1]。因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难以计算,本次研究考虑病患支付的中药费用(直接成本),且为使研究结果有参考价值,本次统计的费用以2019年1月的标准价格来计算。成本-效果比=直接成本/治疗总有效率,该数值越少,说明该药物或治疗方案达到某一治疗效果所付出的治疗费用越低。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所得的计量数据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的差异(χ2=0.218,P=0.640),见表1。

11活血化瘀药习题

第十一章活血化瘀药 一、选择题 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药物中,性善“上行头目”,为治头痛的要药是: A.羌活 B.川芎 C.细辛 D.白芷 E.吴茱萸 答案:B 2.“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的药物是: A.川芎 B.郁金 C.延胡索 D.姜黄 E.乳香 答案:C 3.既能活血,又能凉血,并能养血的药物是: A.丹参 B.大黄 C.鸡血藤 D.郁金 E.生地黄 答案:A 4.既能活血调经,又能补血调经的药物是: A.红花 B.益母草 C.丹参 D.鸡血藤 E.桃仁 答案:D 5.长于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是: A.骨碎补 B.血竭 C.马钱子 D.土鳖虫 E.自然铜 答案:E 6.具有活血行气、通经止痛作用,长于行肢臂而除痹痛的药物是: A.丹参 B.姜黄 C.乳香 D.红花 E.川芎 答案:B 7.番红花既能活血祛瘀,通经,还能: A.利水通淋 B.散积消癥 C.凉血解毒 D.消肿生肌 E.续筋接骨 答案:C 8.骨碎补的功效是: A.散瘀止痛,接骨疗伤 B.活血疗伤,祛瘀通经 C.活血续伤,补肾强骨 D.祛风湿,强筋骨,止血 E.活血定痛,化瘀止血 答案:C 9.郁金的归经是: A.归心、脾经 B.归心、肝、脾经 C.归肝、胆、脾经 D.归肝、脾经 E.归心、肝、胆经 答案:E 10..在十八反中,与丹参不宜同用的药物是: A.五灵脂 B.莱菔子 C.藜芦 D.甘草 E.甘遂

答案:C 11.根据“十九畏”的理论,五灵脂不宜配伍: A 党参 B.甘草 C.人参 D.莱菔子 E.蒲黄 答案:C 12.怀牛膝的产地是: A.四川 B.云南 C.广东 D.河南 E.湖南 答案:D (二)B型题(A.B.C.D.E.是其下两道小题的备选项,每小题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 A.既能活血行气,又能祛风止痒 B.既能活血止痛,又能消肿生肌 C.既能活血行气,又能通经止痛 D.既能活血行气,又能清心凉血 E.既能活血止痛,又能消肿解毒 1.乳香、没药的功效是: 2.姜黄的功效是: 答案:1.B 2.C A.气火上逆之倒经、吐血、衄血 B.风湿顽痹 C.寒凝瘀滞出血 D.肺痈肠痈 E.水肿、小便不利 3.郁金善治: 4.桃仁善治: 答案:3. A 4.D A.解毒生肌 B.托毒生肌 C.消肿生肌 D.活血散瘀 E.活血生肌 5.血竭能: 6.乳香能: 答案:5.D 6.C 答案分析:血竭具有活血定痛、化瘀止血和敛疮生肌的功能,故第7题选答案D;乳香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作用,故第8题选答案C。 A.既治癥瘕积聚,又治食积腹痛 B.既治癥瘕积聚,又治风湿痹痛 C.既治癥瘕积聚,又治痈疽疮毒 D.既治癥瘕积聚,又治骨折筋伤 E.既治癥瘕积聚,又治风疹皮癣 7.三棱、莪术的适应证为: 8.土鳖虫的适应证为: 答案:7.A 8.D (三)C型题(由一组备选答案与2个问题组形成的题干,如这道题只与答案A有关则答案选择A,只与答案B有关则答案选择B,与AB都有关则答案选择C,与AB都无关则答案选择D) A.破血逐瘀 B.续筋接骨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 1.土鳖虫具有的功效是: 2.骨碎补具有的功效是: 答案:1.C 2.B

中药配方

附录:十八反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萎贝蔹芨功乌 藻戟遂芜具战草,诸参辛芍反藜芦。 乌头反半夏,瓜萎贝母,白蔹白芨。 甘草反海藻,大戟,甘遂,芜花。 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苦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歌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艮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悄。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草乌川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太凡修合风顺送,炮爁炙煿莫相依。 硫黄畏朴硝,丁香,水艮畏郁金,狼毒畏密佗僧。 巴豆畏牵牛,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 人参畏五灵脂,官桂畏石脂,水艮畏砒霜。 损伤膏药配制方法: 生川乌,生草乌各50克,三奈50克,甘松节50克,条芩50克,勺行50克,生南星50克。生半夏50克,麻油贰斤,桐油半斤,先将麻油同药煎枯,去渣,再下桐油、黄丹四两,用桃树枝一根缓缓搞合,滴水成珠就可以,后加上肉桂、附子、古月各30克研末放入锅再搞几下取起。 破血丹:治跌打损伤肉作硬成块红肿不消。 敷药配制如下: 紫荆皮、生半夏、生大黄共研细末姜酒调敷 五黄散:治跌打损伤外用敷药麻油调敷或蜂蜜茶油调敷。 生黄杞子、五倍子、大黄、黄芩、黄柏、黄连、乳香、没药共研末外敷适应阳性疖肿。 上中下末药配制: 上部丹皮、川芎、白芷、羌活、当归、碎补、桂枝、杜仲、木香、赤芍、元胡、故止、乳香、没药、桂皮、田七、血结共研细末,每

服5克。 中部: 丹皮、生地、羌活、杜仲、元胡、故止、赤芍、红花、防风、秦艽、木香、续断、五灵脂、碎补、当归、小茴、田七、乳香、没药、三棱、莪术、只壳、血结(已上共为细末每服5克) 下部: 丹皮、生地、独活、赤芍、续断、秦艽、木瓜、五加皮、田七、米仁、防风、牛夕、当归、乳香、没药、血结、木香。以上共为细末每服5克。 主题损伤各穴通引药歌 归尾兼香附、兵郎赤芍宜,四味药为主,加减任迁移,头痛加羌活、蒿本白芷,脑中加只壳,石補中腕随更有良姜在,兼之丙脇俱,郁金同芥末、杏仁、当青皮,腰上加杜仲、故芷并大茴,背上加乌药香附效不虚,胸前加只壳桔梗,柴胡、香附与青皮。脚上加皮,牛夕、木瓜可服之,手上加桂枝、灵仙、秦花与白芷。 大便不通加大黄、芒硝。小便不通加车前木通,肚角如有患青皮兵郎施,伤胃如呕吐,霍砂可服之,假若实是肿泽兰功最奇。看伤用药专在医。药有分量,方有添除。 五府内症是为大穴最难是辩症下药,手脚是小穴,不过调敷而已,七孔为大穴,看伤用药务必仔细,上焦之症,饮食、尔甘、中焦之症,饮食尔纳。下焦之症大小便通行不止,为一身三病。大抵用药以温热为主,寒凉之药,切莫乱用,恐伤气血。 全身打药: 青皮、杏仁、蒲黄、苏木、郁金、沉香、三棱、莪术、血结、乳香、没药、田七、白叩、肉桔、兵郎只壳、木香、然同、土别、红花、桔梗、柴胡共研细末每服5克,早晚饭后各一次。 全身打药: 柴胡、青皮、羌活、独活、苏木、砂仁、香附、只壳、兵郎、三枝、莪术、木香、甘草、白叩、肉桂、红花、桔梗、乳香、没药、行气、止痛、活血化瘀水煎服早晚各煎一次。 当归汤:跌打损伤末破嗜 当归、泽泄、红花、桃仁、川芎、丹皮、苏木另加各穴引药。

《中药药理学》之活血化瘀药

中药药理学》之活血化瘀药 第一节概述 血瘀证病理改变: 1.血液流变学异变:“浓、黏、凝、聚” 2.微循环障碍 3.血流动力学异常 药理作用: 1.改善血液流变性,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增强纤溶系统功能、调节血液粘稠度、抗凝血 2.改善微循环 3.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心脏功能、增强心排出量; 扩张血管, 降低外周阻力; 影响心血管的内分泌调节功能 4.抗组织缺血性损伤 5.抑制组织异常增生 6.抗炎、镇痛、兴奋子宫 第二节丹参 主含丹参酮和丹参素、丹酚酸。(血、脑、心、肝、组织、肾) ①改善血液流变学、抗血栓丹参酮和丹参素

a、抑制血小板聚集 b、抗凝血 c、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d、抗血栓 e、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 ②抗脑缺血; ③抗心肌缺血 ④抗肝损伤 ⑤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⑥改善肾功能 ⑦镇静、镇痛。 现代应用:冠心病/慢性肝炎和早期肝硬化/脑缺血/肺心病。第三节川 芎 川芎嗪、阿魏酸是所含重要有效成分。 ①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 ②抗脑缺血 ③抗心肌缺血 ④扩血管、降血压 ⑤收缩子宫平滑肌 ⑥镇静、镇痛 现代应用:①冠心病 ②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缺血性脑病

③呼吸系统疾病 ④泌尿系统疾病。 第四节莪术 主含姜黄素、莪术醇、莪术二酮。 ①抗肿瘤 ②抗血栓形成 ③抗炎、镇痛 ④兴奋胃肠平滑肌。 现代应用:宫颈癌/宫颈糜烂/ 冠心病。 第五节银杏叶 主含黄酮类化合物及内酯类成分:槲皮素,银杏内酯 ①扩血管、改善微循环 ②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 ③调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 ④松弛平滑肌,平喘 现代应用: ①帕金森病 ②脑血管病 ③冠心病心绞痛

治疗肝癌的中药药方17则

治疗肝癌的中药药方17则 中医在治疗肝癌方面有这独到的配方与见解,中医讲究分型辩证去治疗,从整体来使身体内部机能处于协调的状态之后再进行治疗。以下向大家介绍17个中药治疗肝癌的药方。 1.益气养血,活血化瘀,软坚消癥治肝癌组成:党参12g,当归9g,黄芪12g,白芍9g,三棱9g,莪术9g,醋柴胡9g,桃仁9g,炙穿山甲片9g,木香9g,生鳖甲12g,青皮9g,陈皮9g,炙甘草6g,水红花子30g,川楝子9g,香附9g,枳壳9g,水蛭6g,半枝莲30g,蜀羊泉30g,石打穿30g,, 主治:肝癌。 方解:本方以党参、当归、黄芪、陈皮、白芍益气养血;三棱、莪术、柴胡、桃仁、木香、水红花子、川楝子、香附、枳壳、水蛭、青皮等行气活血化瘀;炙穿山甲片、生鳖甲、半枝莲、蜀羊泉、石打穿等解毒消癥软坚;炙甘草调和诸药。 2.加减参赭培气汤治气滞血瘀型肝癌 组成:生赭石15g,太子参10g,生怀山药15g,天花粉10g,天门冬10g,鳖甲15g,赤芍药10g,桃仁10g,红花10g,夏枯草15g,生黄芪30g,枸杞子30g,焦山楂30g,泽泻15g,猪苓15g,龙葵15g,白英15g,白芍10g,焦六曲30g,三七粉3g。 主治:肝癌。有调气、化瘀、利水等功效。 方解:生赭石生新凉血、降气镇逆、祛痰止呕、通便引瘀下行;太子参、怀山药培中养胃,天门冬、天花粉滋养胃阴,防用开破之药损伤肠胃;桃仁、红花、鳖甲、赤芍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兼以通络;泽泻、猪苓利水、化瘀;生黄芪、枸杞子益气滋补肝肾;焦山楂、焦六曲健脾和胃;龙葵、白英清热解毒,凉血利尿。 加减:有黄疸者加茵陈蒿30g;有腹水者加商陆10g,牛膝10g,大腹皮10g;痛剧者加郁金10g,延胡索10g,凌霄花15g,八月札10g;腹胀甚者加大腹皮6g,木香6g,厚朴10g;呃逆加旋覆花10g,柿蒂10g;口干渴甚者加沙参10g,麦门冬10g;大便干燥,数日不便者加全瓜蒌20g,郁李仁12g。 3.活血化瘀治肝癌与转移性肝癌 组成:当归、红花、土鳖虫各9g,赤芍药、白芍各6g,紫丹参30g,桃仁12g,广木香5g。 主治:肝癌与转移性肝癌。 方解:方中以当归、红花、桃仁活血化瘀;赤芍药、白芍、丹参养血柔肝活血;木香理气助活血之功;诸药合用,有养血活血、软坚散结之功效。 加减:脾虚加炒党参10g,炒白术、制鸡内金各9g,炒枳壳6g;肋下包块可及,加三棱、莪术各9g;疼痛加延胡索9g,炙乳香、没药各5g;大便燥结不爽,加火麻仁、全瓜蒌各12g,生大黄9g;便血加地榆炭12g,槐花炭9g,仙鹤草15g;脾肾阳虚加熟附子、肉桂各3g,炒党参12g,炒白术9g;黄疸、腹水,加茵陈蒿25g,炒白术、泽泻各9g,猪苓、车前子(包煎)、茯苓各12g。 4.下瘀血汤合理中汤解毒散结治肝癌 组成:炒大黄、三棱、莪术各6g,土鳖虫、桃仁、石菖蒲、白术各8g,黄芪、炒栀子、旱莲草、旋覆花(包煎)、青黛、侧柏叶各15g。以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60g煮汤代水煎药,服时加入鲜竹沥60ml。 主治:肝癌,牙龈出血,大便干,舌苔黄厚。 方解:方中大黄、三棱、莪术、桃仁活血下瘀血;白术、黄芪补益气血,防攻伐伤正;土鳖虫、石菖蒲、炒栀子、旱莲草、旋覆花(包煎)、青黛、侧柏叶、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清热泻火、解毒散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