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华大学导游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清华大学导游词
优良的习惯,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老实的人埋怨命运不好;良好的品格。

坚强的意志,不会被假设所谓的命运击败的。

——富兰克林
一位来自云南的考生告诉记者,他报考的是建筑专业,面试官先问了他的兴趣爱好和未来规划,随后还让他任选一个社会热点进行点评,他分析的是现在讨论比较多的全面二孩政策。

还有其他报考自强计划的考生也要求列举自己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并就其中一点展开阐述。

清华大学是一所历史非常悠久的学校,它所在的地区是北京西北郊的名胜园林区,最早在明朝的时候,这里是一个私家园林。

清朝时,这里是圆明园的一部分,叫做熙春园,是康熙皇帝的行宫。

道光年间,道光皇帝把熙春园分为两部分,西边的一部分取名为近春园,东边的一部分仍旧叫做熙春园。

后来咸丰皇帝即位,将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

这就是“清华园”这个名字的最早由来了。

而要说到清华大学的建立,则是和一起重大的国耻事件——八国联军侵华相联系的,所以老一代的清华人都把我们的学校称之为“国耻纪念碑”。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惨败,于1901年与八国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中规定清政府必须向列强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加在一起为9.8亿两。

当时的美国政府分得了3200万两,折合美元为。

后来美国政府觉得赔款“实属过多”,所以决
定拿出赔款的1/2在中国培养留美学生。

1908年,中美两国政府达成协议,决定成立留美预备学校,校址选在清华园,经兼管学部和外交部的
军机大臣叶赫那拉氏那桐批准,于1909年开始兴建校舍,1911年,第一批校舍建成,1911年4月29号学校开学,取名为清华学堂,这就是清华大学最早的历史纪元了。

辛亥革命后,清华学堂改名为清华学校,校园占地约450亩,全校
师生只有1000多人。

直到1925年,清华学校才开始招收大学本科生,
当时设了留美预备部、大学部、国学研究院三个部门,开始由一所留美
预备学校逐步向完全的综合性大学过渡。

1928年成立“国立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开始得到长足的发展,1929年,清华大学最后一班留美预备生
毕业,结束了我们的留美预备学校的历史。

1931到1937年是清华大学的蓬勃发展时期,当时梅贻琦任校长,
开始广聘名师,实行名主治校,而且还建立起来了在我国工程教育史上
有重要意义的清华工学院。

这一时期被清华人称为“黄金时期”。

但是很不幸的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当时的北平非常不平静,很多大学开始南迁,清华大学首先南迁长沙,成立长沙临时大学,后来
又迁到昆明,与北京大学、天津南开大学联合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抗日战争持续了8年,西南联大也坚持了8年,当时的条件非常
艰苦,但是正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却是清华历史上出人才最多的时
期之一,如最早获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杨政宁、李政道,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都是毕业于西南联大时期;著名的民主人士闻一多、吴晗等,都在西南联大任教。

当时西南联大的校训是“刚毅坚卓”,正是这
四个字鼓励清华的学生们克服重重困难,不断进取。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清华大学才迁回清华园复校,当时只设了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共26个系。

1952年,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响应国家发展工业的号召,调出文、法、理、农四
个学院,其中文科基本上都并入了北京大学和人民大学,理科并入了北
京大学,其他的院系则成立了一些新的学校,比如现在的北京农业大学,就是我们的农学院分出成立的,还有总理温家宝的母校中国地质大学,
就是当时清华大学地质系分出后成立的,还有因为神州五号升空而名声
大噪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也是当时我们的航空航天系分出成立的。


时的清华大学,只留下了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工程技术人才,
被称为“工程师的摇篮”。

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逐步恢复了理科、文科、经济和管理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1年,在教育部批准下,我校成立了医学院,2002年4月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2004年5月18日,清华大学恢复了航空与航天系,并将他扩大为航空与航天学院,它的首任院长是神州五号的总设计师,清华大学1952级校友王永志先生。

清华大学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13个学院,53个系,成为了一所具
有文、法、理、工、医、经济、管理、航空和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全体师生员工的奋斗目标是:到2011年百年校庆之时,争取把清华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
“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学。

(在荒岛)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叫做近春园遗址公园,“近”是远近的近,“春”是春天的春。

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也遭到严重破坏。

到同治年间,同治皇帝想重修圆明园,因此拆除了近春园的所有残存建筑,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圆明园没有修成,而近春园的所有建筑材料也不知去向,从此沦为“荒岛”达100余年。

现在一提到荒岛,清华人都知道是这个地方。

直到1979年,学校才决定彻底改造荒岛,在岛上种植草坪,修建假山、亭子。

经过几年的改造,荒岛终于成了现在这处具有历史和文化气息的胜迹。

现在树立在我们面前的是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雕像。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很多著名的治学思想,如我们所熟悉的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温故而知新”等。

这尊孔子塑像是清华的一位毕业生专门从孔子的故乡山东曲府运过来的,它的寓意就是希望清华的学生们不要忘记传统的儒家思想,希望理工科的学生能多关注人文科学。

此外大家身后的这块纪念碑和对面山坡上的零零阁也都是清华的毕业生赠送给母校的礼物,在清华大学像这样的小纪念物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在这里我要简单给大家介绍两个清华大学的著名人物,第一个是吴晗先生。

吴晗是清华大学1934届毕业生,在校时因为学习非常刻苦,在学术上很有成就,所以被同学戏称为“太史公”。

他从清华毕业后,就一直留校担任助教、教员、教授等职,1949年北平解放后,曾调任北京市副市长。

“文革”期间,吴晗因著有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而受到
严酷迫害,1969年10月11日惨死于狱中。

后来,清华的师生为了永远纪念这位杰出的校友、学者,在荒岛上立了一尊吴晗的塑像,并且修建了“晗亭”,亭内匾额“晗亭”两字是1984年邓小平亲笔手书。

G20的影响力巨大,每一年的全球经济热点、未来走向都将在这个会议上诞生。

同时,从最近几年的数据上显示,每一个举办G20峰会的城市都将发生巨大蜕变,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界面、土地价值都将呈现迅猛增长。

大家快随我看看这美丽的石桥吧!这座石桥有17个桥洞,叫十七孔桥。

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姿态不一的活灵活现的小狮子。

与晗亭相连的是“临漪榭”,“临”是面临的“临”,“漪”是涟漪的“漪”,“榭”则是指水边的亭子的意思,临漪榭是遗址内唯一象征性的旧物恢复。

在我们正前方的这座亭子,叫做“荷塘月色亭”,关于这个亭子,还必须提到一个人,它就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诗人和散文作家朱自清。

朱自清毕业于北大哲学系,于1925年应聘来清华执教,前后担任过国文系教授、系主任、图书馆长等职。

我想在座的各位同学肯定都读过朱自清写的散文,像《背影》、《春》,《荷塘月色》等,其中《荷塘月色》就是描写近春园的景观。

1927年7月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朱自清心里非常不平静,当时他就写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并且在文章里描述了一幅清幽美妙的图画:曲曲折折的荷塘,密密田田的叶子,星星点点的荷花,淡淡的月光,默默的荷
香。

实际上,这一切都折射出了当时他苦闷和孤独的心情。

朱自清于1948年8月因贫病交加而逝世,临终之前他还嘱告家人,说他已经签名拒绝“美援”,因而不要再买政府配售的廉价美国面粉,毛泽东称颂他“宁死不领美国救济粮”,说的就是这件事情。

后来,清华师生为了纪念朱自清同志,就在此建了“荷塘月色亭”以资纪念。

亭内悬挂的“荷塘月色”四字是来自朱自清文章手稿中集下的手迹。

近春园一直以来都是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休闲场所。

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就是清华大学的中心地带,也是清华大学早期建校的地方,还是清华景色最美的区域之一——清华园了,在这里汇聚了清华大学几个时期的建筑,而且很多建筑在2001年的时候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华学堂是一栋德国古堡式的建筑。

清华学堂是建校初期兴建的首批校舍中的主体建筑,建于1909到1911年,建成后作为学生教室。

学堂总面积约为4650平方米,大门外正上端书写的“清华学堂”四字,就是清朝末期军机大臣那桐所书。

1925年起,学校在这里增设了“国学研究院”,当时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以及著名的考古学家李济,文学家吴宓等在这里荟聚,培养了整整一代“国学”研究家,为这所楼房增添了新的文化色彩。

解放前和解放初,学校的总领导机构基本上都设在这里。

后来,以梁思成为主任的清华建筑系进入此楼,清华学堂成为该系的专用馆。

现在为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的办公楼,研究生的活动都是在这里举行的。

清华的首期建筑除了清华学堂外,还有一处就是二校门了。

二校门
是清华最早的学校大门,始建于1909年,门上端大理石上镌刻着那桐题写的“清华园”三个大字。

1933年,清华住宅区进行扩建,校园围墙外移,新建了西大门,从此,习惯上称原大门为“二校门”,这就是二校
门这一名称的由来。

十年动乱期间,二校门被当做四旧而被彻底破坏,
在原址上修建了一尊很大的毛主席塑像,80年代拆掉。

一直到90年代初期,在一些校友的倡议并集资下,经学校同意依照片重建,终于在1991
年恢复了这一个校园文物。

现在二校门已经成为了清华园的标志性建筑,来到这里的师生们,都喜欢在这里合影留念。

大礼堂、科学馆、西区体育馆和图书馆被称为清华大学第二批建筑
中的四大建筑。

大礼堂建于1917年9月,建成于1920年3月,一共耗
时3年,它是一座罗马式和希腊式相混合的建筑,圆顶、铜门、门前有
四根两人合抱粗的汉白玉大石柱,看上去非常的庄严雄伟,而且它又位
于清华大学的中心地带,所以一直被清华的师生员工视为自己坚定、朴实、不屈不挠性格的象征。

大礼堂建筑面积为1840平方米,高27.6米,有座位1200个,是当时国内高等学堂中最大的礼堂兼讲堂,可容纳全校一切人员聚会。

大礼堂建成后,很多重要会议都在这里召开,很多反帝
爱国运动也是从这里动员出发。

现在这里仍然是学生们举行各种活动的
场所,每年清华学生学士学位的颁发也是在这里进行。

1997年香港回归
的时候,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节目组来到清华大学演出,就是以大礼堂
为背景的。

在建大礼堂时,因为当时的美国政府不信任中国的建筑技术和建筑
材料,所以他是由美国政府出资,美国设计师设计,建筑大礼堂用的一
砖一瓦也是从美国先由水路运到天津塘沽,然后再运到北京,花费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现在在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还有一栋和它一模一样的建筑。

大家左边的这2栋楼,分别是第一、第二教室楼。

第一教室楼建于1952年,一楼是两个大阶梯教室,二、三楼也有大小教室数间,刚建成时是全校的主要课堂之一,到现在仍然是学生上课自习用的教室楼。

第二教室楼建于1954年,里面有三个大教室和一个大会议室,一直以来就是学生上课自习的场所,学校的很多会议、活动也是在这里进行。

实际上,第一、第二教室楼代表了50年代清华校园的苏式建筑风格。

在清华还有很多的小纪念物,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日晷了。

这是1920级学生毕业时献给母校的礼物。

它的上部是中国古典计时器——日晷的造型,下部的底座上刻着“行胜于言”四个字,这是1920级学生的名言,也是清华大学的校风,就是鼓励清华的同学们少说多做,发扬实干的精神。

日晷是我国古代一种简单的计时器,它是根据太阳光对一个倾斜的指针所产生的阴影的位置来表示时间。

一般都是把一个不锈钢的指针装在一个石刻的圆盘的中心,再将圆盘斜卧在一个平台上,南高北低,使指针的上端正指北极,下端正指南极。

圆盘的上下两面各刻上12个时辰,当太阳正南的时候,针的投影正好投在正北的方向,也就是午时。

每当春风以后看圆盘上面的影,秋风以后看下面的影。

古代着名的“丝绸之路”,就是由我国西安,沿河西走廊出新疆,经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到达地中海东岸或小亚细亚半岛,再通到欧洲去的路线。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风轻云淡。

在这迷人的季节、在这迷人的时刻、在这美丽的奕香阁。

我们大家欢聚一堂,共同祝贺某某同学以###分的好成绩考入##建筑大学。

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1914年,梁启超先生以《君子》为题给清华学生进行了一次演讲,其中,他引用了《周易》中“乾”、“坤”二字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就是说人应该像天的运行一样,刚劲强健,风雨无阻,不受外界的干扰。

人也应该像大地一样柔顺,培养出公而无私、宽厚为怀的高尚品格。

只有这样,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演讲过后,学校就以此八字为校训,设计校徽,从而永久流传。

“无赖”刘邦快30岁的时候,做了泗水的亭长,时间一久就和县里的官吏们混得很熟,在当地也小有名气。

在亭长这个官位上,刘邦整整呆了18年。

小兴安岭山地,它同大兴安岭相毗邻,东南连接三江平原,东北部紧抵黑龙江边,面积7.7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00米-1000米。

山体和缓,呈丘陵台地状,盛产红松,被誉为红松地故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