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基本石油地质特征简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准噶尔盆地基本石油地质特征简述

1 油气勘探概况

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境内,天山山脉和阿尔泰山脉之间,平面形态南宽北窄,略呈三角形,面积约131794km2。

准噶尔盆地的油气勘探大致可以分为5个阶段。

1)1909~1949年起步阶段。1909年,新疆商务总局从苏联购进了一座挖油机,在独山子开掘油井,标志着新疆石油工业的开始。1 935年,新疆地方政府与苏联合作,组成了独山子石油考查厂,对独山子地区的石油进行了地质调查和钻探。1936年10月,建立了独山子炼油厂。1941~1942年,是独山子油田开采的旺盛时期,开始在背斜南翼钻中深井,到1947年,年产原油1391t。1942~1950年累计采原油11497t。

2)1950~1960年突破阶段。1949年,新中国诞生,开始了新疆石油工业发展的新纪元。1950~1954年,主要是集中力量勘探开发独山子油田,查明了上第三系褐色层及下第三系下绿色层的含油性,使原油年产量达到(4~5)×104t。

1955~1956年,发现了克拉玛依油田,之后继续进行地质调查和地球物理勘探,同时钻探工作迅速发展,在克拉玛依~乌尔禾探区长130km、宽30km的范围内,部署了十条钻井大剖面,迅速地查明了克拉玛依大油田的范围,并发现了百口泉、乌尔禾、红山嘴及齐古油田。同时还在盆地其它地区钻探了9口参数井和探井。盆地探明石油地质

储量由239×104t增加到24000×104t,原油年产量由3.29×104t增加到163.84×104t。

1950~1960年,累积产原油335×104t,其中1966年生产原油1 66×104t,占全国总量的1/3。

3)1961~1977年调整阶段。由于勘探力量调出,盆地内勘探工作量急剧减少,其中5年未开展地震工作,主要围绕克拉玛依油区开展评价工作,于1965年3月首次在二叠系发现工业油气流。盆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增加到32000×104t,原油年产量达到301×104t。累产原油2693×104t,其中1977年生产原油303×104t。

4)1978~1989年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勘探手段和技术大为提高,勘探工作量剧增,油区勘探开拓了逆掩断裂带找油的新领域,发现了乌尔禾、夏子街、车排子、风城、火烧山等油田,扩大了百口泉、克拉玛依、红山嘴油田。累计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62635×104t,累产原油5524×104t,1989年原油年产量为629×104t。

5)1990年起加快阶段。勘探进入沙漠区,腹部、东部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腹部发现了石西、石南、莫北、陆梁及莫索湾油气田,东部发现了北三台、三台、甘河、沙南油田及整装沙漠油田——彩南油田,南缘勘探取得历史性突破,发现了呼图壁气田、卡因迪克油田、霍尔果斯油气田,西北缘斜坡区发现了五区南油气藏、玛北油田、中拐侏罗系油气藏。

这一时期,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68455×104t,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582×108m3,新建百万吨级油田3个,累产原油9142×1 04t,2003年生产原油1060×104t、天然气22.1×108m3。

截止到2003年底,共完成探井2570口,总进尺4994700m;完成二维地震118615km,测网密度达到3km×5km;完成三维地震99块2 3674km2。

盆地石油资源总量为85.87×108t,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7.5 142×108t,资源探明率20.4%;盆地天然气资源总量2.1×1012m3,累

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728.41×108m3,探明率3.47%。油气的综合探明率17.5%,不到20%,而且钻探程度较低,每10km2还不到1口井。分析认为,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还处于早中期,油气勘探潜力巨大,领域广阔。

2 构造特征简述

2.1 盆地基底结构

根据航磁等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准噶尔盆地具有双基底结构:下部为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上部为晚海西期(泥盆~早中石炭世)的褶皱基底。

根据航磁资料,盆地地壳有两个磁性界面,上面一个界面在盆地边缘地区的平均厚度为5~8km,下面一个界面平均深度为16km,两者之间的地层厚达10km。从现有资料看,上面的界面相当于上古生界中磁性地层的顶面,在盆地南缘的北天山凹陷区,钻井资料与地面露头已证实为晚海西期褶皱基底,下面那个界面所反映的地层当然要比上古生界老得多。从准噶尔盆地及其周边岩石的磁性来看,泥盆系以下的古生界及上元古界磁性都比较弱,难以形成磁性界面,只有比它们更老的太古界及下元古界磁性比较强,可以形成磁性界面。所以将深达16km的那一个磁性界面作为太古界及下元古界(即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顶面。

盆地的这种双基底结构反映了前盆地阶段准噶尔地区在古生代

极为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和稳定体制向活性体制的转化。经历了加里东和早中海西两个时期,准噶尔由稳定路块完全变成了岛弧区。纳谬

尔期以后准噶尔岛弧开始回返(一些地区回返可延迟到早二叠纪末),在褶皱回返的复向斜中,出现了一些断坳结合的小盆地,于是准噶尔开始形成。

2.2 构造演化阶段划分

准噶尔盆地是晚古生代至中、新生代多旋回叠合盆地,其上沉积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和第四纪地层。盆地中央地层平缓,具稳定地块特征,盆地南部是天山山前坳陷(或称天山北缘前陆盆地),盆地西北部为成吉思汗逆冲断褶带,盆地东北部为克拉美丽山山前坳馅。盆地演化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1)前陆盆地阶段。二叠纪是盆地形成初期,盆地内部受造山期强烈构造运动的影响,在区域性南北方向的碰撞挤压下,形成了以北西、北西西向为主的大型隆起和坳陷,各个山前坳陷(西北缘山前坳陷、克拉美丽山前坳陷和北天山山前坳陷)间隔排列,形成了盆地早期特有的坳隆(或凹凸)间列的构造格局,使早期沉积产生了明显的分隔性。晚二叠世沉积范围逐渐扩大,分割局面初步统一,一直到二叠纪末,盆地处于较为平坦的沉积状态。

2)坳陷盆地阶段。从三叠纪至早第三纪漫长的陆内坳陷发育阶段,共经历了两次强烈的改造运动—印支、燕山运动。自三叠纪后沉积主要受控于重力的均衡作用,沉积厚度一般表现为南厚北薄。三叠纪末的印支运动,总的表现为东强西弱、北强南弱,使得盆地周边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