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课时2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设计与
![课时2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设计与](https://img.taocdn.com/s3/m/09152701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ec.png)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图表等,直观地展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变化,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
2.重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内在规律。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实证、逻辑推理等能力,深入剖析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趋势。
(二)教学设想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过程。通过设置一系列具有梯度的问题,帮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教学内容。
2.以案例教学为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或地区,如美国、欧洲、日本等,分析其战后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3.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分析法、归纳法等学习方法,深入剖析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过程和内在规律。
4.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展示、撰写小论文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
b.《大国的兴衰: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变迁》
c.《全球化时代的经济战争》
7.教师定期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导学生提高作业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a.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b.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经济组织作用与挑战
c.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看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3.学生分组进行课堂展示,每组选取一个国家或地区,分析其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其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要求制作PPT,展示时间不超过10分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e06a75cfc789eb162dc845.png)
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22 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课程标准】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内容解读】1.了解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内容及其实质。
2.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
【教材分析】第八单元“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专题由两方面的内容所组成,一是与本课题相关的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二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和问题。
从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主题出发,本课属于向全球化经济发展转变中前一阶段的内容,在全球化经济专题知识结构中担当着“背景”的角色,可以认为它是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之一。
本课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第二、第六单元,下启(第24 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如何逐步建立起来的。
一方面,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掌握了国际金融控制权。
另一方面,又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这三大支柱的出现,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为美国的对外扩张和确立霸主地位提供了条件,但在客观上,这个体系的建立也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相对良好的国际环境。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图片与资料,并进行适当的补充,把抽象的理论化为学生较容易理解接受的史实,以利于学生对世界经济体系系统的理解与掌握。
【学情分析】在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势等,都是其明确要求学习的内容。
应当说,与本课题有关的知识学生有一定的基础。
美元的地位和金融危机是时下热门的话题,有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高一历史教案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人教版必修
![高一历史教案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人教版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cc30a52b04a1b0717ed5ddb7.png)
8.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1(人教版必修2)单元设计新航路开辟以后人类历史开始从分散逐渐走向联合,工业革命更是把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战后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为各地区的交流和合作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
本单元探讨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共分三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这三课的划分是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主要是美国建立了以它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第二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末,这一时期,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成为世界经济全球化在现阶段的表现。
第三个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主要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两极格局的瓦解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也有利于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最终归宿。
本单元重点知识有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三大经济区域集团、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及其利弊;难点知识有经济区域集团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世界贸易组织在全球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评价。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整体设计本课概述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如何逐步建立起来的。
一方面,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掌握了国际金融控制权。
另一方面,又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这三大支柱的出现,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为美国的对外扩张和确立霸主地位提供了条件,但在客观上,这个体系的建立也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相对良好的国际环境。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218bb58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dc.png)
3.通过图表、史料等教学资源,辅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经济概念,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组织课堂小结,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进行课后复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国际观念,认识到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
3.重难点三:培育学生的历史思维与经济思维,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世界经济现象进行深度剖析。
解决策略:通过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在课外搜集资料,撰写小论文或进行课堂展示,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设想
1.教学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废墟景象以及美国经济实力的崛起,引发学生思考战后世界如何从混乱中重建秩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生动的案例和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本节课的内容,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培养其分析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历史与现实经济问题的关注度。
直接回答
三、教学重难点与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难点一:理解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核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这包括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作机制、GATT与IMF等国际经济组织的职能和作用的深入理解。
3.引入实例:介绍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重建的事例,引发学生探讨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4.导入新课:在学生初步思考的基础上,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的环节,教师将详细讲解以下内容: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介绍其背景、主要内容(如美元与黄金挂钩、固定汇率制度等),以及它对战后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作用。
高一历史教案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人教版必修[1]
![高一历史教案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5047156569dc5022abea0097.png)
8.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2(人教版必修2)●从容说课本节课主要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如何逐步建立起来的。
一方面,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掌握了国际金融控制权。
另一方面,美国又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建议教师在教学时,适当补充一些史实(主要是二战后美国、西欧经济发展的数据),引导学生通过史实总结出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特点,并通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了解美国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主导的原因和过程。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立以及《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内容,认识美国在其中的地位和特权。
2.正确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世界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历史资料和图表,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2.通过讨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外交活动,从而加深对当前我国一心一意发展经济这一国策的理解,激发学生认真学习、报效祖国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教学难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知道当今世界上有哪些主要的货币吗?请一位同学说说主要的货币。
生:老师,我知道,主要有美元、英镑、日元、港元、人民币、欧元、德国马克、瑞士法郎、加拿大元等。
师:回答得不错。
世界主要的货币有很多,其中美元在二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主要的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形成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我们这节课就是要学习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欧元的形成等下一节再讲。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推进新课]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想想议议:师:二战后美国和西欧经济状况有什么重大的变化?生:西欧经济实力大大削弱,美国经济实力大大膨胀。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2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2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b11854c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d2.png)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研究相关历史事件和现实问题,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和国际视野。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深入理解,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结合教材内容,总结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过程及其特点,不少于300字。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
2.利用图表、史料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结合现实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理解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及内在联系;掌握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及其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难点:分析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理解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与政治格局的关系;培养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二)教学设想
(四)课堂练习(500字)
1.设计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课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如选择题、简答题等。
2.教师批改并反馈练习结果,针对学生错误较多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总课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过程、国际经济组织作用、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等重要知识点。
(二)讲授新知(500字)
1.讲解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过程,如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关贸总协定的签署等。
2.分析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如美国的市场经济、欧洲的福利国家制度、日本的东亚模式等,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eabc87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e4.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基本构成,理解其形成的原因和过程,掌握其主要特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关注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基本构成,形成的原因和过程,主要特征。
2. 教学难点: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三、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繁荣与危机”,第190页起。
2. 辅助材料:相关历史资料、图片、图表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二战后世界经济形势的图片和数据,引发学生对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基本构成,形成的原因和过程,主要特征。
3.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辅助材料,详细讲解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过程,分析其形成的原因,阐述其主要特征。
4.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自己的观点。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强调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五、课后作业1. 根据教材内容和课堂讲解,绘制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基本构成图。
2. 写一篇短文,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原因和过程,以及其主要特征。
3.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并结合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六、教学内容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基本构成,理解其形成的原因和过程,掌握其主要特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高中历史人教版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1727d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30.png)
高中历史人教版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导语】本教案旨在帮助高中历史教师设计一堂关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课程。
通过本课,学生将了解战后全球经济格局的重构,并深入探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过程。
【教学目标】1.了解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背景和原因。
2.分析主要国际经济组织的功能和作用。
3.探讨战后全球经济格局的演变和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1.教师通过引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概念,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通过提问方式调查学生对战后全球经济格局的了解程度。
二、知识讲解(30分钟)1.教师讲解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背景和原因,包括战后重建需求、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等。
2.教师介绍主要国际经济组织,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并解释它们的功能和作用。
三、案例分析(30分钟)1.教师以经济发展较为突出的国家为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这些国家在战后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理解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过程。
2.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各国案例。
四、讨论与总结(2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表对战后全球经济格局变化的看法。
2.总结学生的意见,引导学生认识到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对全球经济发展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五、拓展活动(1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作业,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文献或新闻报道,了解最新的国际经济合作形势。
2.要求学生预测未来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并准备在下节课上进行讨论。
【教学资源】1.教材: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材2.多媒体设备【课堂评价】1.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环节的表现。
2.学生的个人或小组作业完成情况。
3.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情况。
【教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教师在课程设计中融入了案例分析和讨论环节,提升了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
通过拓展活动,学生对国际经济形势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并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新人教必修2)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新人教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ec90b04579563c1ec5da717f.png)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二战后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如何中逐步建立起来的。
二战后,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构成了战后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本课内容与现时的世界经济环境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要补充一些现实的材料,让学生更容易认识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由于在初中时历史基础打得不扎实,所以总体素质不高,对专题史的学习和理解有一定难度,也会对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有一定的认识,但不够系统,所以本课除讲述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外,还会补充一些课外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拓展学生的视野。
三、教学目标分析:(一)识记1、1944年7月,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中国等44个国家的代表举行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从而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其建立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体系建立起来?2、二战尚未结束,美国就迫不及待地呼吁建立一个专门处理和协调国际贸易的机构。
其目的是什么?完全达到目的了吗?《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否是一个正式的国际贸易组织?3、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那么,其构成的三大支柱是什么?这对世界经济的发慌有何重大意义?(二)理解1、理解掌握“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从美国战后的经济实力、目的分析美国建立起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制度原因。
2、结合美国经济实力分析其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的目的;理解美国的没有完全达到的原因;准确地掌握《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性质、宗旨及作用。
3、把握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构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明确这三大支柱的出现,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这一理性认识。
高中历史《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7d361b3804d2b160a4ec0ed.png)
岳麓版必修I《政治文明发展历程》第23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图片展示:美国总统特朗普照片文字叙述:给大家推荐一位政治明星一一今天美国的掌门人特朗普,就像他的相貌一样,特朗普经常会做出一些惊世骇俗的事情就在上个月8号,特朗普单方面向世界所有国家宣布,加征关税!此言一出,世界哗然,引发了包括我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并且这一事件正在持续升温!美国此举明显的贸易保护主义,违背了自由主义贸易的原则。
而这一原则曾是美国在二战后倡导建立的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原则。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先解读一下标题:时间是战后,空间是资本主义世界,一个重要的概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一一指的是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国家和其他非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他们之间的相互经济联系而形成的统一的经济整体。
设计目的:通过政治名人的照片,引导学Th^注时事,进而引出当今的一个热资问题一一中美贸易战,引导学Th思考:美国此举是一种赤裸裸的贸易保护主义,进而引发学ThW究战后世界经济问题的强烈兴趣,自然导入本课主题: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过渡)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了解以美元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的相关知识,并探究美国主导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对世界的影响。
这一体系也成就了二战后初期美国称霸世界的“美国之梦”!首先:到底是何"境”使美国生梦呢?请同学们自主完成背景部分。
一、梦由‘境”生!一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的背景生:自主完成,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全面,对此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背景:1、经济大危机和二战给美国和世界人民留下了惨痛的记忆2、二战期间,以欧洲为中心的经济旧秩序的崩溃3、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膨胀和称霸世界的野心4、面对苏联的潜在威胁,资本主义国家有合作的必要【白主完成】他身以下材料给台教材第一日.分制悔Qifl* L 比世界再靖俾 系IE 立胸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村手| : 皿” ”33中.小闰五餐及月H 币收、讨易趣.优良机-度手1粒制” 界用1T 币金鼬立是一姓林调N*L 凡看•本国耀济注定宣布我就.Mltii 有力用城宜由中f 收4修*1君的修汗通奈杯和忠西一H*l 1 IXCt+ I 义附* 口11户看阳小L 嵬W 畀中场占的匕网<«> HII ■:】中15卬.E 衿门电眩布政国会的先文中赭收宣加:*nWi2«jJEl «AK 行外宿而ILiQ 切的必要长憾“m W 「"利科四匕 二感站柬1'筹军G 款玷工皿川.・drH!在1500。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https://img.taocdn.com/s3/m/33d7061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44.png)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如何形成的?它对战后世界经济有哪些影响?
2.关贸总协定是如何推动全球贸易发展的?我国在此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3.你认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和消极影响?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关注每个小组的讨论进度,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3.针对课后阅读材料,选择一篇关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相关文章进行精读,并撰写一篇阅读笔记,字数在500字左右。要求概括文章主旨,提炼关键观点,并结合课堂所学进行点评。
4.结合本节课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关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PPT,内容包括:体系形成过程、主要国际经济组织、影响与评价等。每组展示时间约为10分钟,要求图文并茂,讲解清晰。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几道题目:
1.简述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过程及其内在联系。
2.分析美元霸权对战后世界经济的影响。
3.结合我国实际,谈谈我国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完成练习后,我会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强调课后复习的重要性。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以及我国在此背景下的应对策略。
接着,我会简要回顾一下上一课的内容,强调战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重建对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8.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8.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797cdc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6e.png)
4.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可能对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组织等议题存在模糊认识。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际视野,关注国家经济发展,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2.强调本节课的知识重点,提醒学生关注课后复习,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检验学生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理解程度,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短文,要求不少于800字。内容需包括: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布雷顿森林体系与GATT的作用、战后主要国家经济政策及其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尊重和敬畏之心,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2.通过学习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培养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
3.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经济发展,提高国家认同感,树立为民族复兴而学习的信念。
4.培养学生对国际经济组织及其规则的了解,增强法制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8.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背景,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美国的经济地位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掌握布雷顿森林体系、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等国际经济组织的基本概念、职能和作用,了解其对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意义。
2.利用历史资料、图表、统计数据等多种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实证研究能力,提高对历史信息的提取、整理和分析能力。
人教版必修二历史: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设计
![人教版必修二历史: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0faa4fd8e9951e79a892711.png)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高中历史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2
![高中历史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8b630f81168884868662d676.png)
高中历史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一、教学目标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建议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难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如何逐步建立起来的。
一方面,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掌握了国际金融控制权。
另一方面,又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形成了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建议教师在教学时,适当补充一些史实(主要是二战后美国、西欧经济发展的数据),引导学生能够通过历史史实总结出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特点,并通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了解美国如何必然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主导。
本课引言是由照片和文字两部分内容组成。
照片是199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的情景,文字分两部分,一是介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的过程,另一个是本课主要探究的问题和重要概念,主要目的是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情况,建议教师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促进国际货币合作,进一步扩大国际贸易的平衡发展”入手,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第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教材从背景、经过、主要规定及影响四个方面阐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以美国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必然性及对世界贸易的作用。
(1)背景(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状况)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都遭到了严重破坏,实力大减,尤其是英国想保持英镑的国际货币地位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相反,美国的经济实力却大增,这就为美国主导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历史纵横】内容,使学生通过具体数据了解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内部经济发生的重大变革,得出美国主导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必然性。
(2)英美的新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一直在国际金融领域内占有重要的地位,尽管二战使英国的经济实力大大削弱,但它并不愿意放弃固有的地位,而美国随着经济实力的空前膨胀,希望取代英国的地位。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最全版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最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d1252c34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50.png)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江阴二中杨晓峰一、本单元、本课内容1、课程标准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4)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2、09高考考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问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3、教学要求建议(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4)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二、1、本单元总体分析本单元的核心思想是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相互联系(商品流通、劳务交换、资金流动等)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涵盖全球的经济整体.世界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世界经济经历了冷战前期的恢复和发展后,逐渐开始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2019-2020年高一历史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一历史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9723c50b0717fd5370cdc7b.png)
2019-2020年高一历史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新课标人教版【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高中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Ⅱ第八单元《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中的第一课。
最后一单的元内容具有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和现实意义,是全书内容的总结与升华展望。
本单元阐述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全球化这一历史现象,其核心之一便是制度、规则的全球化,而这正是本课内容的着力点。
作为本单元第一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二战后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如何中逐步建立起来的。
二战后,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这三大支柱的出现,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
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构成了战后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这既是对本书前面第6单元第3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内容的呼应与深化,又启领本单元第2、3课即《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内容,因此《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上承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般规律,下启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的总趋势。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立,理解美国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目的。
(2)了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理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世界贸易发展的作用。
(3)探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美国为中心的新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1)感知→思考→主动参与合作学习(2)对比探究问题→迁移与拓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美国霸权政策的体现,也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待历史事物,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随着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中国也应当适应这一趋势的发展,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2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2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057e6dc9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3.png)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主要讲述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背景和历史条件,如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关贸总协定的影响等。
2.掌握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如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贸易体系和国际投资体系。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直观地展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相关史实,增强学生的历史现场感。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通过课后作业和拓展阅读,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对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全球化观念。
(2)运用比较教学法,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与其他经济体系进行对比,突出其独特性。
(3)运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已学过的战后世界史实,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步:分析。
1.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概念理解不够清晰,容易与其他经济体系混淆。
2.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认识不够深刻,缺乏系统性的分析能力。
3.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运用上,学生还较为生疏,需要加强引导和练习。
4.部分学生对国际经济问题缺乏关注,对现实经济现象和问题敏感性不足。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方面: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应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和答案的正确性,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关心和帮助,使他们在课后作业中能够得到有效的巩固和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