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
叶县二高张骁伟
在当今这个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创新成为了主题。
在我国创新已被提到危机民族命运的高度。
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而教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
因此教师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适应新的教育范式,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可以说,未来社会综合国力的竞争,是教育能否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师的素质特别是教师创新能力的竞争。
因此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已成为一项系关教育、系关实现“中国梦”的刻不容缓的任务。
那么如何培养创新型教师、创新型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创新能力那?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创新教育的向前发展,创新型教师的创新能力也将不断变化,呈现出不同层次、不同侧面。
主要包括:更新观念、不断追求新知的终身学习能力;开发、整合、利用课程资源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创新性课堂教学的能力;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创新型教师要具备自我反思能力;创新型教师要具备较高的教学评价能力等等。
但就目前创新教育的普及现状,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个性以及促进
创新型教师自我发展的角度看,当前急需解决的是,追求全新的教育观能力、实践创新的教学观能力和贯通全新的设计观能力。
一、追求全新的教育观能力
“教育”这个词在拉丁文中的原意是“引出”,即把一个真正的人引出来,塑造出来。
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使文明积淀成人格。
正如一位智者所说:“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呼唤另一个灵魂。
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
”所以,没有把人的灵魂牵引到至善、至美、至高的境界的教育,不能称其为真正的教育。
可见,教育是师生共同铸造灵魂的生命历程。
对学生而言,教育直接影响他们当前及今后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对教师而言,教育是其职业生活的全部,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生命价值。
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的教师都不应轻视作为灵魂性的教育,必须明确: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的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且是发现个性,分析个性,发展个性,张扬个性,不搞一个模式,不按一个标准,而最终造就出人人有德,个个成才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且是追求每个学生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教育不仅仅是汇报时的经验与数据,而且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生命历程、共创人生的体验。
因此,教师必须在观念上克服传统的偏见和偏爱,消除人为优劣之别,给个性不同的学生以充分表现特殊才能的均等机遇和平等权利。
尊重其特智、特能、特长,创设必备的教育氛围,从根本上改变循规蹈矩、恭顺、温驯者优秀的保守态度,引导学生高标新异,敢持歧见,培养其思维的多
2
其次,教师要全面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
努力使自己通过教育科研促使自我完善,积极适应新角色,规范内在需求。
再次,教师应提高自己及时处理信息的能力。
人类步入了信息化时代,教师需要对信息传播基础设施及相关科技知识具有了解和掌握的能力,从而熟练地从网络的各种载体中获得信息,并有效地运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
三、贯通全新的设计观能力
设计与实施一个最佳的教育教学方案,是教师已有经验与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教师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充分体现,包括确定目标、安排结构运用方法等一系列环节。
教师不仅要胸中有课程目标,而且要目中有人,即从所面对的学生的特定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到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接受能力,把课程目标的共性与学生丰富的个性特点有机的结合,从而最大程度的实现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要由以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有机的整合,体现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
新课程的教学设计应该包蕴三大全新观念:生活性、发展性和生命性。
1、生活性: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堂,才是具有强盛生命力的课堂。
把课堂变成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学生活中的数学,读身边的语文,探寻大自然的奥秘,获得合作的乐趣,将生活融入课堂甚至成为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本身就是生活,经历、体验、探究、感悟构成
了教学目标最为重要的行为动词。
因此,教学设计必须贴近学生生活而又高于学生生活。
2、发展性: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具有挑战性。
面对挑战,学生处于一种爬坡登山境地,但绝不是令人绝望的峭壁,它只是挑战一个人的智慧,只是一时的“山重水复疑无路”,过后就是“一览群山如泥丸”的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柳暗花明。
在这样教学设计下的课堂里,我们看到的是学生潜能的如花绽放,师生之间的智慧交融。
这样的课堂必须面对无数的不确定性,它乐意向这些不确定性开放。
一个对新课程理念融会贯通的教师明白,这些不确定性很可能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它们本身就是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生命性:给知识注入生命,知识因此而鲜活,给知识注入生命,知识因此而厚重。
因此我们的教育要强化对人的关注、对生命的关怀和人文主义教育,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具备真正的学生意识(是不是按照学生思维来设计教学了)、童年意识(是否把学生提出的稚嫩问题和“天真”想法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了),这样,即使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也融入了师生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也充满了美丽的想象,有时还不乏人生智慧的火花,就更不用说那些本身就富有人文气息和生命诗意学科的教学内容了。
因此,这样的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人生中美好的记忆,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
当前,课程改革已进入健康发展、全面推进阶段,我们广大教师一定要勇于实践,与创新同行,伴创新发展,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经风雨,受锤炼,成为一名当之无愧的奉献型、专家型、创新型的人民教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