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海绵城市理念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海绵城市理念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12-14T15:50:14.57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作者:王怀敏[导读] 本文主要分析了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主要措施,为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的现代化城市提供参考。马鞍山市城乡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马鞍山 243000

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由于城市中人口比较密集,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以及近年来许多城市都面临内涝频发、径流污染、雨水资源大量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诸多雨水问题。所以,建设一套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提出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论。本文主要分析了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主要措施,为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的现代化城市提供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城市规划;雨水处理;环境保护

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也形成一些不利问题,比如环境污染,资源过度使用等。在传统的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中,对暴雨等自然环境的抵抗能力不足,城市水文急剧变化,地表水(地下水)被割裂,河道自净能力降低,常常因为雨水过多而导致城市中出现内涝问题。为了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保护生态环境。提出了将海绵城市概念应用在城市规划中的措施。

一、关于海绵城市概念

海绵城市是一个全新的城市雨水与洪水的管理理念,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不完全依赖下水道等“灰色设施”。这是城市建设项目尊重生态环境发展规律的体现。相比于传统的城市雨水排放系统,海绵城市减轻了环境污染,降低了对城市排涝设施的压力,是保持城市中水环境的质量,缓解城市中暴雨内涝的有效措施。

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表述。从城市建设理念来讲,海绵城市是对城市公共设施、生态系统的改造和升级,渗透在城市规划的各个层面,是着眼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规划布局。不能简单地理解仅仅是为了雨水集蓄回用,也不是水利防洪或排水防涝。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必须避免这种简单化的思维。

二、海绵城市概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措施探讨

(一)区域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

海绵城市概念以水为切入点,意在城市生态,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目标之一是保护生态环境。所以首先应保持城市中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比如湖泊、河流、湿地、沟渠、坑塘等,城市规划建设活动要尽量避免对这些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这样能确保发生自然灾害时,城市中原有的生态系统能发挥一定的蓄水和渗水的能力。对于自然降雨量大的城市来说,除保护原有的生态系统外,还要加强生态系统的修复与建设,提高城市中自然水文特征,有助于加强城市对雨水的净化、渗透和吸收等功能。

(二)完善城市建设与规划的法律法规

加强城市对雨水洪涝等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就要加快海绵城市的建设,虽然目前海绵城市理念已经应用于许多城市的规划建设工作中,但是与其对应的法律法规却不完善,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海绵城市建设活动中许多工作都无法落实。所以,加快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就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政府应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与未来的发展规划,在海绵城市理念建设的基础上,制定能严格约束城市建设规划的制度。

(三)人工建设生态海绵体

生态海绵城市的建设而不能仅仅依靠城市中原有的生态系统,还要积极建设人工生态系统。传统城市建设追求用地一马平川,往往会填湖平壑,在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并不重视对原有生态环境的保持以及注重水体的保护利用,导致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受到破坏,失去了对暴雨等恶劣天气的抵御能力,对水的净化、渗透等功能不足,从而影响了城市中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所以,加强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还应积极进行人工生态海绵体的建设。应综合分析城市中某地区规划建设的整体情况,然后选择最佳的位置建设人工海绵体,选择位置时,主要观察这一地区是否可以融入生态廊道、是否能提高该地区整体的蓄水和排水能力等。同时加强对原有水系统的建设,实现水域的自我调节,提高城市对内涝的抵御能力。

(四)科学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及改造

维持和恢复城市绿地与水体的吸水、渗水、净水能力,是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手段。海绵城市建设要以城市建筑、小区、道路、绿地与广场等建设为载体,通过技术手段加以运用。

对于小区、广场可以采用透水铺装;小区绿地应下沉处理,让雨水进入下沉式绿地进行调蓄、下渗与净化;可将小区的景观水体作为调蓄、净化与利用雨水的综合设施。

城市道路可采用透水铺装,以收集和下渗雨水;道路绿化带可下沉,若绿化带空间不足,还可将路面雨水引入周边公共绿地进行消纳。

城市绿地与广场应结合水景观再造,尽量减少硬化铺装的面积,建成具有雨水调蓄功能的多功能“雨洪公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海绵城市建设,能提高城市的蓄水、净水、渗水能力,提高城市中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城市中的环境质量,优化城市环境建设。因此,海绵城市是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新方向,必须促进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这样才能为城市中生活的居民提供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文忠.浅析我国城市防洪排涝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农机,2017(08):32.

[2]杜亦婷,王涵.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展望,2016(05):81.

[3]韩中华.概述城市防洪排涝规划的原则及标准[J].民营科技,2012(06):112-114.

[4]陈本田.信阳市主城区防洪排涝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05):

[5]刘文丽.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Z].北京,2011,67~69.

[6]王伟笑.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与规划---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1,23~25.

[7]宋利.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J]------低碳世界,2016,(11):122-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