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行为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行为本

——关于加强学生“德行”教育的思考

摘要:在素质教育和课堂改革盛行的今天,我们不仅需要关注学生能否成“才”,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德”。当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孩子越来越难沟通,越来越难管理,越来越不服从,越来越喜欢挑战和叛逆,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反思我们的教育本身。用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和理念对当前的教育加以剖析,不难发现:“德行”教育需要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家长要切实担负孩子“第一任老师”的重任;学校和老师不仅仅要“授业”“解惑”,更要“传道”;社会也需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只有家长、学校和社会三方共同持续的努力,方能让我们的孩子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

关键词:德行教育;孔门四科;家长;学校;社会

当前,素质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课堂改革盛行,引发了教、学双方大的运动,无数专家学者致力于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素质,进行各种努力和尝试。作为一直在教学一线和改革浪潮中的一员,我始终认为,教学和课堂无论怎样改革,都要明确三点,那就是:“为什么改、改什么和怎么改”,而“为什么改”无疑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我们究竟为什么进行教育和教学改革?我们想达到什么目的?我们的落脚点是不是学生,如果是,是学生哪方面的素质?是仅仅拿高分的素质还是会做人、会工作、会生活的素质?

古人云,“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这个词是大家最常挂在嘴边的词,但大多数人却容易忽视一点,那就是“学习”是由“学”(学习科学理论)和“习”(参与生活实践)两个动作组成的。作为家长和教育者,在谈到“学习”时可能更多的是指前者,而很少想到这些书本知识到底对学生以后的生活实践能起到哪些作用。所以,大家经常会有这样的感慨:在学校学的知识绝大部分只是获取一定学历或者升学的工具,却很少与生活相关。

我们的古圣先贤孔子施教时要教给学生四门学科:“德行”、“言语”、“政

事”、“文学”,称之为“孔门四科”。“德”代表人的本性,包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和仁爱和平。“行”是把人的这些天然品德在生活中做出来,付诸于行动,终生不能停止。“德行”也就意味着要保持人性终身不变。“言语”是指待人接物的能力;“政事”是指生活工作的能力;“文学”包括知识、才艺、技能。孔子认为这四门课程修学的顺序是不能颠倒的,学生修不好“德行”是不能进行后面的学习的。在《弟子规》中也有这样的论述:“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由此可见,“德行”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有多重要!在今天,国家也提出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家长、学校和社会也为此花了大心思,下了大力气。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却不得不发现: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越来越难教育,越来越难管理,甚至到了不能管、不敢管、也管不了的境地;国家斥巨资培养的学子却以效劳和定居美国等发达国家为荣耀;父母含辛茹苦抚养成才的孩子拒绝供养双亲,还满口的“独立、自由、平等”……在孩子面前,我们的教育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与无奈!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经验和教育成果,这些优秀的教育思想历经千年而万古常新并不是毫无道理的。今天,我们用古圣先贤的理论来反思我们的现代教育,就不难找到症结所在了。首先,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应该切实负起“为国教子”的重任,因为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的品德和言行对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起着决定作用。因此,家长绝对不能一味地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与己无关。而且,能否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最直

接的受益者或受害者都是父母和家庭。所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需要您的时候,恳请天下的父母亲放慢脚步,耐心悉心地陪孩子走一程,这将使您的孩子和您自己都终生受益。其次,学校和老师是教书育人的直接载体。因此,一个学校是否注重德行教育,一个学校的老师是否注重自身的德行,在某种程度上比一个学校是否培养出学科状元更具有长远意义,因为学校不能只是培养学生“成才”的摇篮,更应该是培养学生“成人”的摇篮。其三,社会是个大染缸,一个时期的社会主流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折射了这个时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状态。当一个社会道德滑坡,面临诚信危机时,每一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当为人父母、为人师表的我们首先丧失了“相信”这种能力的时候,我们又怎能苛求我们的孩子去“相信”我们,“服从”我们呢?

我不禁想起了被我们打倒并踩上一万只脚的“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里的“纲”绝不是“纲领”的意思,而是指“榜样和表率”。“三纲”分别喻为“上下级关系”、“父母跟子女的关系”和“夫妻关系”,意指上级领导要时刻为下属做表率;父母要时刻为子女做表率;丈夫要时刻为自己的妻子做表率。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又会有哪个下属、哪些子女和哪个妻子不会听从领导、父母和丈夫呢?!“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上下级、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五伦”指:君臣有义、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朋友有信)。过去,我们打倒“三纲五常”是因为我们曲解了它;而今天,我们却不由发现,我们的所思、所言和所行已经离这些“纲常”真正的寓意越来越远了……

“夫孝,德之本也。”所谓“百善孝为先”,一切德行都应以“孝道”为源头,因为“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与人”(一个人如果热爱自己的父母,就不敢对他人的父母有一点厌恶;一个人如果敬奉自己的父母,就不敢对于他人的父母有丝毫的怠慢。)今天,我们的市委书记提出“以孝治市”的理念,足以可见他对当下社会风气的深刻体察和期盼文明风尚的良苦用心。“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梁启超如是说。其实,少年何止关乎国的命运,更关乎家的兴衰!在这里,我真诚呼吁,每一位为人父母者、每一位教育者、每一位社会成员从“孝道”开始,以身作则,榜样示范,唯此,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后辈才能以身效之,德行天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