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 答案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答案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详细列表单选 1.一切唯心主义者
都主张 ( A)。 A. 世界是精神的产物 C. 上帝创造世界 B. 世界万物是“感觉的复合” D. 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2.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C )。 A. 人口太多而造成贫穷落后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 国际阶级斗争形势的影响 D. 人民
群众的觉悟及其积极性
3.客观真理或真理的客观性是指(A )。 A. 真理的内容和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C. 真理是人的感觉的复合 B. 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 D. 真理是指客观事物本身
4.劳动对象是指(C )。 A. 生产资料 B. 各种产品 D. 各种生产工具
C. 引入生产过程中进行加工改造的物质对象 5.辩证的否定是(A )。
A. 事物的自我否定 C. 外力强加给事物的否定
B. 绝对的否定
D. 对事物主观的任意的否定
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是说(A )。 A. 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 C. 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 B. 量变是由质变引
起的
D. 量变在事物发展中是不起作用的
7.直接决定上层建筑的是( A)。 A. 经济基础 C. 生产力 B. 阶级斗争状况 D. 科学技术
8.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它的含义是(D )。 A. 对立面双方相互依存的性质 C. 对立面双方相互转化的性质 B. 对立面双
方相互贯通的性质
D. 对立面双方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的性质
9.唯物史观认为,所谓自由是指(C )。
A. 人们摆脱了客观规律的限制
B. 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D. 人们可以自主地制造和消灭规律
C. 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10.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由(D )。 A. 政治原因引起的 C. 精神原因引起的 B. 经济原因引起的 D. 科学技术水平引
起的论述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既然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经验的总结、科学成果的升华,它就必然随着时代的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其身。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是由它的理论本性决定的。首先,马克思主义不是脱离实际的抽象的思辨体系,它永远面对现实世界,面对实际生活,关注和研究时代提出的最迫切的问题、总结新的实践经验,提出新的理论观点。其次,马克思主义不是宗派主义体系,它能正确的对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对它们进行批判地研究,剔除其中错误的观点,吸收其积极合理的内容。再次,马克思主义不是固步自封的体系,它具有自我批评意识,它能根据时代
的变化、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发现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和不完善的地方,把自身提高到与时代和实践的需要更加适应的水平。事实上,在马克思主义产生 160 多年来的历史过程中,它的创始人和后继者总是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情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使其获得新的生命,采取新的形态,从而形成了一部内容丰富并持续向前的马克思主义法发展史。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存在于它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 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或者简要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理解。第一,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起了主导作用,但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也作出了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第二,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为基础,结合时代特点和本国的实际情况,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第三,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和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第四,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体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
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三者之间相互渗透,互相补充,构成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学说。
3.如何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结合实际说明内因和外因的关系。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的统一性和竞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矛盾的统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第二,矛盾双方互相从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第三,矛盾的统一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者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第二,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都有重要作用,但都不能孤立的起作用,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同时,事物的外部条件对事物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必须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内因、外因及其关系。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第二,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