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生活数学教案(一年级上)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程教案(一年级上)

本学期授课计划教学进度表认识新朋友第2 周第1 课时2012年9月12日能力表示:“0”表示未完成;“1”表示在协助下完成;“2”表示部分完成;“3”表示较好完成。
认位置第2周 第 2 课时2012年 9月14 日认识物品第3周第3课时2012年9月17 日课前学习第3周第4 课时2012年9月19日堆高第3周第5 课时12年9 月21日教学难点能将积木整齐堆起来。
教学准备积木、桶、书、套杯、盒子、瓶罐。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组织课堂1.师生问好。
2.点名。
播放歌曲,激发兴趣。
《我是好宝宝》:我是好宝宝,上课小手放放好。
小脚并并拢,小眼睛看老师。
小耳朵听好话,说话先举手,才是好宝宝。
二、激发兴趣1.PPT引导,知道房子、大树、长颈鹿等都是高高的,小鸟、飞机也都能飞得高高的。
2、激发学生尝试堆高兴趣。
三、课前活动拿出积木,师生一起玩。
四、学习新知老师示范,学生观察师生问好。
学习课堂习惯。
联系生活,思考,尝试表达。
堆积木。
学生活动时,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堆高。
学生尝试,老师指导。
学生尝试堆积木。
老师分层指导:A:尝试将积木搭高。
B:尝试搭2块积木。
C:尝试搭积木。
五、课间休息,养成教育。
播放音乐,根据学生表现,物质奖励。
六、游戏活动,新知巩固。
两两比赛,看谁搭得高。
七、养成教育,课堂小结A:尝试将积木搭高。
B:尝试搭2块积木。
C:尝试搭积木。
两两学生进行比赛:看谁搭得高。
堆高第4周第6 课时12年9月24日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很多可以建房子的东西,它们有什么?注意:拿了材料,找个舒服的地方去建房子,不要都挤在一起。
三、知识新授(一)学生自行玩堆高。
1.小组为单位进行玩堆高。
2.学生自行玩堆高,老师进行指导。
(二)激发学生用各种材料进行堆高。
启发学生用托盘,纸皮、杯子、盒子、罐子等辅助材料来建房子。
交流:刚才你是用什么东西来建房子的?(三)如何堆高老师刚才看到有个小朋友怎么也建不成高高的房子,他是这样建的,你们看房子为什么会倒?引导学生思考:底部太小,不平。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程教案一年级上

,.本学期授课计划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使用的对象针对中重度智力发展阻挡的学生,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由浅入深,从低到高,帮助学生建立一些数前看法,初步浸透简单的抽象数学思想,重点认识数字1、2 、3、4 、5 。
教材内容吻合学生学习兴趣,本源于学生本质生活,侧重“生活化”授课原则。
教法学法中表现“做中学”的授课原则,综合画、圈、连线、涂色、摆、贴等学操作方式,最大限度地补偿弱智学生的数学弊端。
授课目的及重点:一、知识与技术1能有物体恒存的看法,能指出或说出方才感知过的物品。
2能区分有无、大小,会将物体从大到小按序次排列。
3 有 5 之内量的看法,会唱数、点数、书写0 到 5 的数字,能比较 5 之内数的大小,掌握 5 之内的数序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⒈在生活中浸透时间看法的认识。
知道礼拜几,初步培养时间看法。
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平常生活的亲近联系,感觉数学在平常生活中的作用。
⒊A 组初步学会表达自己的思虑过程。
⒋学生试一试独立思虑,解决问题,并试一试在生活中运用。
三、感情与态度方面,.⒈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加生动、直观的授课活动。
⒉经历观察、操作等学习数学的过程。
⒊领悟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⒋使学生从小养成仔细学习、仔细作业、书写整齐的优异习惯。
⒌试一试独立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班级学生情况解析(分层):本学期一年级重生8 人,为中重度智力发育迟缓, 3 个自闭症倾向, 3 个唐氏综合症, 1 个脑瘫, 1 此中度阻挡。
班级学生整体认知能力较差,语言发展相对单薄,除 1 位学生以发展出一些写字能力,其他学生均需协助。
A 组:拥有必然的数看法,能够认识 10 之内数字,在数感的建立方面仍需协助。
T已发展出一些写字能力,其他两位仍需协助。
B组:已发展出一些语言表达,具备必然的生活经验,已发展出一些数字认识能力,写字能力仍需协助。
培智一年数学上册教案(5篇范例)

培智一年数学上册教案(5篇范例)第一篇:培智一年数学上册教案9月11 日课题:准备课教学目标通过实物、图片的教学对刚入学的培智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尊师爱校、爱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
重点、难点:通过实物、图片的教学对刚入学的培智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尊师爱校、爱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具:挂图一.教学过程:常规教育。
1.认识同学、老师。
2.说明上课要求:师生问好,上课要坐好,有事要举手,不要随便讲话。
二.带学生参观学校环境。
三.看图教学。
图一:1.教师对照书上的插图进行启发,引起学生看图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介绍:这幅图是新学年的开始,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
2.指导学生按照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画面内容。
3.根据图回答问题:图上都有哪些人、物?他们在做什么?图中有几名学生?几名老师?图二:1.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内容。
2、回答问题:(1)他们都在做什么?(2)数数图中共有多少个人?(3)女同学有多少个人?男同学有多少个人?(4)扫地的有几个人?浇花的有几个人?踢球的有几个人?(5)向日葵有几朵?小鸟有几只?月季花有几朵?四.巩固练习。
1.让学生复述图中的内容。
2.表演图中人物的行为。
五、总结。
六.作业。
1.看1~3页图画,理解图意。
2.预习4~5页内容。
9月7 日课题:认识大、小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进行比较对照,初步理解“大、小”词语的含义。
重点、难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进行比较对照,初步理解“大、小”词语的含义。
教具:几种大小不同的球类实物和图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
1.出示上节课教学的图画,让学生说说图上的各类物体的个数。
2.出示4个正方形,5个三角形,8个圆形,请同学分别数一数每种图形的个数。
二.新课。
1.让学生观察教科书第4页上的三组图后回答问题:(1)他们分别在做什么?(2)出示足球和皮球让学生比较谁大谁小?(3)出示皮球与乒乓球让学生再比较他们的大小。
2.教师贴出牛和羊的图片,让学生指出谁大谁小,并指名学生上黑板在牛和羊的图片下面贴上“大、小”的卡片。
培智教育一年级上生活数学比大小同类物品大小比较大小分类

4、捡回叶子后,举起叶子给老师看看,指一指大叶子,指一指小叶子。
5、师出示两个盒子,请生把大叶子放进大盒子里,小叶子放进小盒子里。
6、练习1,请生指一指哪个大,并圈起来。
练习2,请生比一比,在大球下面画√
练习3,在一堆球中,圈出大的球。
练习4,给大的图形涂上红色,小的涂上蓝色
实验班教案(比大小(一))
课程内容及教学过程
目标
学生
目标编号
目标达成情况
备注
一、目标:
1、通过游戏,认识并区分物体的大小。
2、尝试用一句话正确表述物体的大小。
3、能主动参与,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二、准备:
三、过程:
1、出示大小叶子各一片,提问:这是什么?它们一样吗?
2、师黑板上张贴叶子,板书大、小,请生来认一认、指一指、说一说。
A能区分常见物体大小
B尝试用一句话正确述物体的大小
C能主动参与,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E
张芯铭
李星成
徐钰松
蒋娜娜
周发申
刘鑫洋
刘如
棋
蓝煜博
陈俊宏
刘如棵
魏椿林
龙凤娇
江亚州
张艺可
培智学校一年级上册生活数学《4的认识》教学设计逐字稿

培智学校一年级上册生活数学《4的认识》教学设计逐字稿教学目标:1.会手口一致地点数数量4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
2.认识数字4,知道它代表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难点:感知并认识数字4。
教学过程:导入:一二三,我们小手放放好,小脚并并拢,眼睛看老师,好,上课!(指令清晰)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百宝箱,看装了什么东西?是橙子,我们来数一数百宝箱里有几小橙子?1,2,3,三个橙子,那如果老师再放进去一个呢?现在变成了几个橙子?1,2,3,4,现在百宝箱里有4个橙子,我们今天就来认识数字4。
(引出课题)板书课题,认识4。
写到A4纸上,下去个别指导。
(A自己读,B跟读,C 读4。
)新授:4的初步认识,唱数,报出总数请同学们看,这就是数字4。
跟老师读,4。
词卡拿到学生面前读。
(给予鼓励,声音洪亮,发音清晰)你们仔细观察一下,4像什么?4像小旗迎风飘,来,伸出你们的小手,跟老师一起写一写。
(初步感知4)4,4,1,2,3,4,4个橙子。
我们学校里有水果超市,今天所有的小朋友都是小小售货员,我们先来看看超市里有什么水果?有西瓜,苹果,草莓,梨子,香蕉。
我们数一数每一种水果都有几个?(1个西瓜,2个苹果,3个草莓,4个梨子,4根香蕉)(依次点数,报出总数,A自己数,B在教师辅导下数,C跟老师读出4)请小朋友连一连,把水果放到正确的货架上,货架的旁边已经标上了水果的个数。
练习巩固:按数取物听,这是什么声音?这是客人要买水果了,客人说的什么?(买4个梨子)请A组同学在你们的操作板上拿出四个梨子放到篮子里。
(操作板上是水果魔术贴,A组从一堆的水果挑出4个梨子),客人还说要4根香蕉,请B组同学放到篮子里(教师帮助唱数),C组跟老师读4。
好啦,我们已经帮助客人买完水果啦,你们可真棒,给自己鼓鼓掌把!总结与作业:这节课也要结束了,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学习的内容。
我们认识了新的数字朋友4,还学会了帮助客人拿出4个水果,小朋友们表现得都非常积极,非常好,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复习数字4,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出现了数字4呢?下课!。
培智一年级上册生活数学教案

培智一年级上册生活数学教案教案:培智一年级上册生活数学教案教案主题:认识数字0-10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认识数字0-10的形状;2.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感知能力;3.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二、教学内容:1.数字0-10的认识2.数字之间的比较3.加法运算4.减法运算三、教学准备:1.数字卡片(0-10)2.数字图片或挂图3.数学游戏材料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活动(5分钟):1.教师出示数字挂图,让学生名称数字,并提问:你们早上起床了,会数你们有几只眼睛呢?2.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提问:那么你们晚上睡觉时,会数你们有几颗牙齿呢?请大家都试试。
二、新知呈现(10分钟):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0-10,让学生认真观察数字形状,并边出示边念数。
2.学生全班跟读数字。
三、数字比较(15分钟):1.教师出示两个数字,问学生数字大小,学生回答。
2.引导学生比较所有数字的大小,并进行数字排序,从小到大和从大到小。
四、加法运算(15分钟):1.教师出示两个数字卡片,让学生说出两个数字的和。
2.学生按照要求做出相应的数字个数,例如:出示数字3和数字5的卡片,学生要拿出8个物品。
3.引导学生用手指和物品做出相应数量,并用语言描述“3加5等于8”。
五、减法运算(15分钟):1.教师出示两个数字卡片,让学生说出两个数字的差。
2.学生按照要求拿掉相应的物品,例如:出示数字9和数字4的卡片,学生要拿掉5个物品。
3.引导学生用手指做出相应数量,并用语言描述“9减去4等于5”。
六、巩固练习(15分钟):1.教师出示数学游戏材料,让学生进行游戏练习数字认知、比较和运算。
2.学生分组进行竞赛,加深对数字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七、复习总结(10分钟):1.教师出示数字图片或挂图,让学生回忆并说出对应的数字。
2.教师提问:数字5加3等于几?数字9减去4等于几?学生回答。
3.学生数数,熟练掌握数字0-10的形状和顺序。
五、拓展延伸:1.向学生介绍数字11-20的形状和认知;2.给学生更多练习加法和减法的机会;3.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实际生活中的数字运算,例如购物时计算账单。
培智一年级生活数学教案2022范文

培智一年级生活数学教案2022范文要设计好一堂课,教师首先要在充分研究教材和了解学生的情况下,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再依据教学目标着手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选择可用的教学媒体、设计简明易看的板书、精选适当的练习、进行教学评价反思设计等。
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培智一年级生活数学教案2021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培智一年级生活数学教案2021范文1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认识钟面并学会认读整时。
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认识钟表的分针和时针,会看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实物钟、每个学生一张纸、课件。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猜谜语:小马不停蹄,日夜不休息。
嘀嗒嘀嗒响,催人早早起。
(打一日用品)师:大家猜一猜,他是什么?(时钟)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
(出示课题:认识钟表)二、新授课1、认识钟面①出示两个钟面让学生观察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时针、分针)②让学生用发的纸制作钟面小结:钟面有时针、分针、12个大格、12个数字。
2、认识整时(1)出示主题图提问:小红在做什么?她几时起床?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指名学生回答)(2)出示3个钟面:8时、3时、6时提问:下面的时间你认识吗?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认识?先告诉你的同桌?然后再告诉大家?现在开始(学生讨论后,汇报)总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3)巩固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我们已经认识了整时,老师要考考大家。
a、教师拨钟,学生说几时。
b、教师说几时,学生拨钟。
c、学生说几时,学生拨钟。
3、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1)介绍用汉字时表示的写法几时只要在几的后面加些时字就可以了。
培智一年级数学教案

培智一年级数学教案教案标题:培智一年级数学教案 - 探索数字与算术基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地说出第一到十的数词,并实际操作物体进行数量的表示。
2. 学生能够用适当的方式比较、分类和排序物体。
3. 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基本的加法和减法概念,并能够解决与其相关的问题。
教学资源:1. 数字卡片(1-10)2. 物体(例如:玩具、水果等)3. 数学练习册4. 黑板或白板、彩色粉笔/白板笔教学准备:1. 确保教室环境整洁有序,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进行数学活动。
2. 准备好数字卡片和物体。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使用数字卡片向学生展示数字1-10,并让他们跟随读出数字。
2. 让学生用数字卡片正确排列数字1-10,以加深他们对数字的认识。
活动一:数量表示和比较1. 给学生展示一些物体,并请他们根据给定的数字选出相应数量的物体进行表示。
2. 让学生用所学数字卡片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并说出哪个组的物体更多或更少。
活动二:分类和排序1. 将各种不同的物体放在桌子上,并让学生尝试将它们分类。
例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2. 让学生选择一个分类方式,然后把物体按照这个方式进行排序。
在黑板上记录学生的分类规则和排序结果。
活动三:加法和减法初步1. 利用物体或数字卡片,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加法操作。
例如,给学生两个数字卡片,让他们放在一起,然后数出总数。
2. 同样地,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减法操作。
例如,给学生一些物体,然后请他们减掉一些物体后数出剩余的数量。
巩固训练:1. 分发数学练习册,让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巩固他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
2. 监督学生的练习过程,并在需要时提供指导和解释。
扩展活动:1. 使用物体或数字卡片,进行更复杂的加法和减法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 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例如购物、分配等,以应用他们所学的数学概念。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检查学生在练习册中的答案,对其进行评估。
培智学校支持性教材《比较大小》教案

培智学校支持性教材《比较大小》教案比较大小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培智学校生活数学一年级上册的知识,要求学生在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上,来学习认识大小。
在教学中教师从实际生活引入,出示了学生熟悉的一些实物,让他们把大小不同的物品进行整理分类,引出今天所要学习的知识认识大小。
最后让学生说说身边还有哪些实物与我们今天所学习的知识有关,使学生能正确区分大小。
二、教学目标A类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目测比较大小,知道什么是大,什么是小,感知大小的相对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简单的比较方法,发展学生的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进行简单的对话,或与老师进行简单的沟通能力,会用自己的话描叙大小。
B类目标:1.能够初步感知大和小,参与课堂学习,跟着学,跟着说。
2.不破坏课堂教学秩序,要求其能跟着学。
C类目标:1.愿意和同伴一起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三、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共10名,其中1名自闭症儿童无语言,1名唐氏综合症儿童无语言,1名脑瘫儿童语言表达较好,2名多动儿童有语言,其余5名均属于智力障碍儿童。
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并能从生活中找到一些物体进行描述,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操作、小组交流建立大小的概念印象等方式来感受到生活中大小不一的实物。
通过本课的学习和比较,使学生自主构建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目测比较大小,知道什么是大,什么是小,感知大小的相对性。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对话,或与老师进行简单的语言沟通,能使用自己的语言描叙大小。
五、教学用具1.折纸若干2.篮球3.挎包、鞋子、衣服等六、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课前纪律:1、2、3,坐得正。
小手放好,眼睛看老师,嘴巴不讲话。
(二)激趣导入,学习新知看看今天老师有什么变化吗?(背了一个小包)我们同学们每个人也都有一个书包,我们来比一比。
哦!通过比较发现了什么?(老师的包小,你们的包大。
培智学校一年级数学教案

培智学校一年级数学教案引导学生会点数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感受“十”在计数中的作用,知道10个十是100,感受“十”与“百”的关系,感受100与50、20等数的关系。
一起看看培智学校一年级数学教案!欢迎查阅!培智学校一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会点数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感受“十”在计数中的作用,知道10个十是100,感受“十”与“百”的关系,感受100与50、20等数的关系。
2.结合具体的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并进行简单的估计。
3.使学生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对数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够熟练地数出100以内的数,感受10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难点: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是多少的数法。
教学教具:教学情境图、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读一读,初识百以内的数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0-20这些数,你能从1数到20吗?教师随着学生回答呈现下图中的1-20各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教师:今天又来了几位新朋友(在上图中呈现45、70、98),看看你们认识吗?教师:看到大家都认识,又来了更多的数朋友(呈现数字图)。
教师:看来大家都对这些数都有所认识。
今天我们就继续来认识100以内的数。
二、数一数,感受100有多大1.估一估、数一数,初步认识100。
教师(出示百羊图):绿色的草地上来了一群羊,请你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只羊。
教师:到底有多少只羊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请来了一位老朋友(将10贴在黑板上),认数的时候它可是我们的好朋友呢!教师(在百羊图上圈出10只):我圈出来的是10只,现在你再估一估草地上有多少只羊,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之后再10只10只地圈一圈,并数一数。
教师:大家都数对了,这是100只羊。
100只羊有这么多!和我们以前认识的20比较,你对100有什么感受?2.在数数中理解数,突破数数的难点。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培智一年级数学教案

培智一年级数学教案所用教材:全日制培智学校教科书试用课本.数学(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授课年级:培智一年级授课年级学生特点:本班学生智力与同龄正常儿童相比比较落后,他们的学习以具体形象为主,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比较困难,对知识接受能力不强,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意识差,活泼好动,容易受外界影响。
他们的记忆力差,容易遗忘需反复强化。
课题名称:复习数字1—4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a.学会1—4的读法b.了解写法并能书写c.在生活中能的到运用2.能力目标a.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b.锻炼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c.锻炼学生模仿动手能力、集中注意力能力3.情感目标让学生能更好的了解数学,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1—4的读法,学会读数与数数。
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掌握知识。
通过老师示范、学生反复练习读音。
难点:学习1—4的写法,学习通过动手模仿老师更好的掌握数字的写法。
三.教学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1.复习知识(1)师: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右手和老师一起数一数。
(先后伸出1到4根手指和学生一起数一数)(2)师:现在看黑板,看看老师画了什么(在黑板上画三角形,然学生数一数有几个并让学生上黑板把数字写出来。
)(3)师:现在,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一读。
(老师先带同学一起读再让学生单个起来读)(4)师:现在谁想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让学生到黑板前代同学读,增加趣味性和学生积极性)2.写一写师:现在,老师发给你们作业本,同学们在作业本上写一写课题名称:0的学习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a.学会0的读法b.了解0的写法并能书写c.在生活中能的到运用2.能力目标a.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b.锻炼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c.锻炼学生模仿动手能力、集中注意力能力3.情感目标让学生能更好的了解数学,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024年培智学校一年级数学教案

2024年培智学校一年级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数数技能,能正确点数并说出总数。
学会比较大小,能判断并表达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认识并描述简单的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主动性。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尝试、交流等方式,学会简单的归纳和推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帮助学生建立自信,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0以内数的认识和数数技能。
图形的基本认识和描述。
教学难点:大小关系的比较和表达。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玩具、水果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数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如“你有几个玩具?”引导学生回答并引入数的概念。
数的认识和数数技能教授数的名称和符号,如1表示一个,2表示两个等。
利用具体物品,让学生亲自数数,并说出总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游戏,如“找朋友”,让学生找到指定数量的物品,巩固数数技能。
大小关系的比较利用具体物品,如积木,让学生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引导他们用语言描述出来。
教授比较符号“>”和“<”,让学生理解其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出题比较大小,提高他们的比较能力。
图形的认识和描述展示各种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让学生了解并认识。
让学生触摸和描绘图形,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通过拼图游戏,让学生将不同图形组合在一起,加深对图形的理解。
课堂小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直观教学:通过实物展示和直观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数学概念。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合作精神。
游戏化教学:利用游戏和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培智教育一年级上生活数学认识1

课程内容及教学过程
目标
学生
目标编号
目标达成情况
备注
准备:
课时1:
一、目标:
1、理解数字1是数量为1的含义
2、能从多个物品中按要求拿出1个来
二、过程:
1、认识课本及课本里的人物
2、出示课本第三页图片,提问他们在干嘛?乐乐的桌子上有什么?数量是多少?
3、待生回答后,肯定正确回答,出示课本第三页第二幅图,总结:反是数量是1个的物品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并板书1和一根小棒、一个圆点
1、找找“1”,从数字卡片中把“1”找出来
2、踩“1”,围着音乐转圈,音乐停,踩写有数字“1”的纸
3、师板书“1”,生描红后到黑板上来写
4、师出示数量为1的物品,示范在下面写“1”,请生来做一做
课时3:(练习)
一、目标:会做课本5——7页的练习题
二、过程:
1、写一写数字1
2、请生,提问他们在干什么?拿出了几个球?几支笔?
5、请同学们向他们一样拿出数量为1的物品,摆好后请同学来说一说。
课时2:
一、目标:
1、了解数字1的外形,会写数字1
2、能在生活中找到数字“1”
二、过程:
导入:数量为1的物品都用数字“1”来表示,那么数字“1”到底长什么样子呢?师出示1的幻灯片,请生发表看法。
3、请生自己做一做课本上练一练的第一题
4、师板书示范一个笑脸、一只猫、一朵花、一个太阳、一个气球都用数字1来表示
5、请生做一做练一练第2题
6、展台展示第3题,师请学生来圈出一支笔、一块橡皮、一个书包,赞扬正确做法,纠正错误做法后,请学生们完成书上的练习3
7、同第3题,完成4、5题
8、布置作业
培智一年级第一学期生活数学教学计

培智一年级第一学期生活数学教课工作计划一、学情剖析本班学生多为智力落伍学生,他们的智力残疾程度各不同样,因此学习的接受能力也各不同样。
所以对学生指定相应的教课及学习计划很有必需。
二、教材剖析(一)教课内容剖析生活数学第一册的教课内容有:一、找同样;二、数的认识;三、图形的认识。
本册教材以大批丰富的生活素材为主,配以大批图片,可以惹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踊跃学习课文的内容。
(二)教材的要点教课内容第一册教材的要点是 5 之内数的认识。
它是智障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
这一部分教材内容掌握的怎样,对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影响。
初入学的聋哑学生在第一学期利用大多数时间来学习这部分内容,使他们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就为此后的学习打下了优秀的基础。
(三)教材的教课目的1.使初入学的聋哑少儿可以初步认识一些平时用品、常用的数学数字、常用的图形等。
2.使学生认识 5 之内的数,可以娴熟地数出 5 之内物体的个数,会划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次序、数的大小和数的构成,能模拟口形读数,能正确的写出 5 之内的数。
3.初步学会看图填写算式,解答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
4.依据听力残疾少儿的实质状况,经过教课活动填补语言缺点,随时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培育学生说话的能力和习惯。
5.培育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仔细做好数学练习和书写整齐的优秀习惯。
三、提升教课质量的举措1.以《标准》为基本依照,合理安排教课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供给丰富的知识。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着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取对知识的理解。
(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供给学生熟习的详细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添联系实质的内容,为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觉数学与平时生活的亲密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供给丰富的素材。
(3)注意选用富裕少儿情味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取欢乐的数学学习经验。
教课进度表周次时间教课内容课时第一周找水果 4 课时第二周找服饰 4 课时第三周照镜子 4 课时第周围找颜色 4 课时第五 xx 找影子 4 课时第六周分类 4 课时第七 xx 综合训练 4 课时第八 xx1 的认识 4 课时第九 xx2 的认识 4 课时第十 xx3 的认识 4 课时第十一 xx4 的认识 4 课时第十二 xx5 的认识 4 课时第十三 xx 综合训练 4 课时第十四 xx 认识长方形 4 课时第十五 xx 认识正方形 4 课时第十六 xx 认识三角形 4 课时第十七 xx 认识圆形 4 课时第十八 xx 综合训练 4 课时第十九 xx 复习第二十 xx 复习第二十一 xx 考试。
培智一年级实用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五、质疑
六、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
七、作业
运用已学的知识,找身边熟识的事物比一比,说一说。
三、分一分
教材简析: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学习把一些常见的或熟悉的物体按一定标准分类。生活中有很多物体是分类摆放的,大部分学生对此都有一些感性认识。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应用分类的思想方法。因此,教学这部分内容,对于进一步的数学学习有重要的意义。这部分教材的编写有如下特点:
二、自己探索
1、商店里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
2、分成了几部分?
3、每个货架上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
4、这样摆有什么好处?
5、集体交流:说说商店里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图中画了那些动物?请小朋友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出来,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2、想想做做2
(1)图上画了那些交通工具?它们各自在哪里行驶?
(2)分小组讨论怎样分?然后集体交流。
3、想想做做3
(1)学生自主探索怎样分?
(2)指名汇报不同的分法。
(3)小结:同样的一幅图,按形状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也可以按颜色不同分为三类。也就是说,同样的东西按不同的方法来分,分得的结果也就不同。
4、小结:把同属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我们就叫“分类”。
5、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学具分一分,同桌互讲分的结果。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事实,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1、知道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的含义。
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比较的方法。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教案一年级上

教案名称:一年级上数学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实际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形成数学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的数字感知和计算能力;4.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数字0-10的认识和比较;2.数据的统计与分析;3.数字的组成和分解。
教学准备:1.数字卡片;2.计算器;3.珠算盘;4.小玩具。
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数字卡片认识1.将数字卡片1-10分发给学生,让学生相互交流,认识任务中的数字。
2.引导学生观察数字卡片的大小和形状,让学生用手指比较数字卡片之间的大小。
活动二:数字比较游戏1.准备一些小玩具,将它们分成两组。
2.分别在两组玩具前面放上数字卡片,让学生观察并判断哪组玩具多,哪组玩具少。
3.学生用手指指向正确的数字卡片,并说出答案。
活动三:数字的组成与分解1.将一些珠算盘分发给学生,每个学生手上都有一个珠算盘。
2.请学生用珠算盘上的珠子表示数字,例如表示数字3,学生将珠算盘上的3个珠子滑动到一边。
3.引导学生用珠算盘上的珠子组成不同的数字,例如2和1组成数字3,5和5组成数字10等。
4.让学生改变珠算盘上的珠子位置,观察数字的改变。
活动四:数据统计与分析1.让学生观察教室里学生穿的衣服的颜色,并用数字卡片记录下来。
2.引导学生统计每种颜色的衣服有多少件,然后用一张表格记录下来。
3.让学生观察表格中数据,回答问题,比较哪种颜色的衣服最多,哪种颜色的衣服最少。
活动五:数字的加法和减法1.准备一些小球或其他小玩具,让学生用手指数一下有多少个小球。
2.将一些小球取出,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小球的数量变化。
3.利用珠算盘或计算器,让学生进行小球的加法和减法数学运算。
教学反思:通过以上设计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直观地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和数字的组成与分解。
同时,通过统计和分析数据的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学期授课计划教学进度表认识新朋友第 2 周第 1 课时2012年9月12日能力表示:“0”表示未完成;“1”表示在协助下完成;“2”表示部分完成;“3”表示较好完成。
认位置第2周 第 2 课时 2012年9月14 日认识物品第3周第3课时2012年9月17 日课前学习第3周第 4 课时2012年9月19 日堆高第3周第 5 课时 12年 9 月21日教学难点能将积木整齐堆起来。
教学准备积木、桶、书、套杯、盒子、瓶罐。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组织课堂1.师生问好。
2.点名。
播放歌曲,激发兴趣。
《我是好宝宝》:我是好宝宝,上课小手放放好。
小脚并并拢,小眼睛看老师。
小耳朵听好话,说话先举手,才是好宝宝。
二、激发兴趣1.PPT引导,知道房子、大树、长颈鹿等都是高高的,小鸟、飞机也都能飞得高高的。
2、激发学生尝试堆高兴趣。
三、课前活动拿出积木,师生一起玩。
四、学习新知老师示范,学生观察学生活动时,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堆高。
师生问好。
学习课堂习惯。
联系生活,思考,尝试表达。
堆积木。
A:尝试将积木搭高。
B:尝试搭2块积木。
C:尝试搭积木。
堆高第4周第 6 课时12年9月24日小脚并并拢,小眼睛看老师。
小耳朵听好话,说话先举手,才是好宝宝。
二、激发兴趣,知识导入。
1、故事导入:小长颈鹿住在小房子里很快乐,后来小长颈鹿长大了,小房子住不下了,没有房子住,哭了。
2、提问激发:你们说怎么办呢?引导:我们一起建一间高高的房子让小长颈鹿住好吗?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很多可以建房子的东西,它们有什么?注意:拿了材料,找个舒服的地方去建房子,不要都挤在一起。
三、知识新授(一)学生自行玩堆高。
1.小组为单位进行玩堆高。
2.学生自行玩堆高,老师进行指导。
(二)激发学生用各种材料进行堆高。
启发学生用托盘,纸皮、杯子、盒子、罐子等辅助材料来建房子。
交流:刚才你是用什么东西来建房子的?(三)如何堆高老师刚才看到有个小朋友怎么也建不成高高的房子,他是这样建的,你们看房子为什么会倒?引导学生思考:底部太小,不平。
师引导:我们怎样建房子才又高又稳?生:底要平和宽,建的时候要轻拿轻放。
四、课间休息,养成教育。
播放音乐,根据学生表现,物质奖励。
五、游戏巩固,知识深入。
鼓励学生再次进行尝试,并用多种材料来建房子。
1、提醒学生堆时要注意,手要放轻点,以免碰到房子而使学习课堂习惯。
学生聆听故事,尝试思考。
思考问题,尝试回答。
动手操作,尝试进行各种物品的堆高活动。
就地取材,尝试进行堆高活动。
尝试理解“高”,初步建立高低的空间概念。
其到掉。
2、重点引导学生如何利用辅助材料建高楼。
六、课堂小结,养成教育。
课间休息,行为习惯养成学习。
堆高第4周第7 课时12年9月26日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1.学生能够比较两堆物品的高低。
A:能比较两堆物品高低。
B:能堆2个以上物品。
C:能尝试堆起2个物品。
2.学生懂得运用各种材料堆高。
3.激发学生对尝试活动的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鼓励学生比较两堆物品的高低。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学生直接比较物品高低。
教学准备积木、桶、书、套杯、盒子、瓶罐等各类物品。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组织课堂1、师生问好。
2、点名。
3、播放歌曲,激发兴趣。
《我是好宝宝》:我是好宝宝,上课小手放放好。
小脚并并拢,小眼睛看老师。
小耳朵听好话,说话先举手,才是好宝宝。
二、激发兴趣,知识导入。
师生问好学习课堂养成习惯。
观察图片。
找相同第6周第 8 课时 12年10月8日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3个以内同类物品中找出相同。
教学准备篮球、足球、柿子、苹果等图片。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师生问好!课前学习:今天星期几。
二、联系生活,课堂引入图上小朋友在干嘛?(一)游戏活动,新授教学集体活动1.看图回答。
玩什么球?篮球2.出示 ,引导学生认识。
请学生找出与图中相同的球。
3.表达练习:篮球,篮球,相同的。
(二)个别指导分层指导:A:独立寻找找篮球,同时表达:篮球篮球相同的。
B:老师点图,学生找篮球。
C:在老师协助下找篮球。
(二)请合作变魔术。
通过触摸,找出相同的水果1. (1) 拿出篮子,引起的好奇。
老师扮演魔术师,“变变变,是什么?”拿出来,请确认“苹果!”(2) 逐步认识柿子、橙子问好。
观察图片,思考回答。
思考问题,尝试回答。
生:足球,篮球。
尝试理解:相同就是一样的。
分层学习,跟着老师找篮球、足球:A:独立寻找找篮球,同时表达:篮球篮球相同的。
B:看老师点图,学生找篮球。
C:在老师协助下找篮球。
找相同第6周第9 课时12年10月10日能找相同第6周第 10 课时 12年10月12日教学重点让学生能从几个不同的物体中找出相同的物体。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3个以内同类物品中找出相同。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课前学习:今天星期Х。
二、新授教学,知识学习1.找一找,相同的水果引导学生认识每样水果。
再请学生认葡萄。
B组学生找出方框里的葡萄。
练习:葡萄葡萄相同。
2.寻找相同形状师生问好。
认识水果。
寻找相同水果。
寻找相同形状。
找相同第7周第11 课时12年10月15日认识玩具实物:苹果牛葡萄小鸡游戏示范:苹果,找到和苹果相同的位置,塞进就可以了。
A组学生尝试。
表达练习:苹果、苹果相同的。
三、找一找,连一连。
1.集体游戏活动:小朋友,找一找,╳╳在哪里?╳╳,╳╳相同的。
2.个别指导活动。
四、养成教育,课堂小结。
认识玩具。
找一找,玩一玩。
认识不同的动物。
看一看,连一连。
游戏活动配对第7周第12 课时12年10月17日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能进行物品分类。
A:根据物品的用途进行配对。
BC:能将常用的物品进行配对。
教学重点能进行物品分类。
教学难点能按物品颜色分类。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课前学习:今天星期Х。
二、联系生活,课堂导入。
引导学生认识图片。
认识:汽车、小熊玩具、球、手表3.示范:学生尝试按颜色分一分。
红色汽车,小熊是一对。
师生问好。
感受日期。
认识图片中的物品。
尝试根据物品分类。
三、学生操作,课堂练习。
(一)引导练习出示学生寻找相同颜色的物品。
表达:手表,羊角球是一对。
(二)独立练习出示,学生找找相同颜色物品。
表达:汽车,老鼠是一对。
四、养成教育,课堂小结。
找出和球相同颜色的物品。
找出和玩具熊相同颜色的物品。
配对第7周第13 课时12年10月19日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1.能进行物品分类。
A:根据物品的用途进行配对。
BC:能将常用的物品进行配对。
2.在学习过程中尝试交流。
3.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功能。
教学重点能进行物品分类。
教学难点能按物品颜色分类。
教学准备鞋子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课前学习:今天星期Х。
二、联系生活,课堂引入。
(一)认识鞋子出示鞋子,请学生观察认识。
(二)鞋子配对。
1.教师示范:取一只鞋子,请学生找出另一只。
表达:红鞋红鞋是一对。
2.分层指导:BC组先取鞋,A组尝试找出另一只。
三、联系实际,知识应用1.BC组2位脱下1只鞋子,混合摆放。
2.请学生找到自己的鞋子。
3.引导表达:鞋子鞋子配成对。
四、养成教育,课堂小结。
1的认识第8周第14 课时12年10月22日1的认识第8周第14 课时12年10月24日1的认识第8周第15 课时12年10月26日1的认识第9周第16 课时12年10月29日1的认识第9周第17 课时12年10月31日1的认识第9周第18 课时12年11月2日2的认识第10周第19 课时12年11月5日2的认识第10周第20课时12年11月7日2的认识第10周第21课时12年11月9日2的认识第11周第22课时12年11月12日1、2练习第11周第23课时12年11月14日3的认识第11周第24课时12年11月16日3的认识第12周第25课时12年11月19日3的认识第12周第26课时12年11月21日1、2、3复习第12周第27课时12年11月23日1、2、3复习第13周第28课时12年11月26日有、没有复习第13周第29课时12年11月28日大、小复习第13周第30课时12年11月30日1.2.3综合复习第14周第31课时12年12月3日4的认识第14周第32课时12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