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的现状与展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的现状与展望
发表时间:2016-12-06T14:17:08.243Z 来源:《临床医学教育》2016年10月作者:郭娜[导读] 本文简明地综述了当前几种常见的心血管风险评估体系的特点,并根据已有的评估体系。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 010051
【摘要】心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高发病种之一,病情发生将对患者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严重损伤。心血管疾病重在预防,而做到有效的健康风险评估是做好预防工作的重要环节。正确的风险评估体系,一方面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评估患者的发病风险,另一方面可以使患者明确病情,从而降低各种因素对心血管疾病诱发的可能性。本文简明地综述了当前几种常见的心血管风险评估体系的特点,并根据已有的评估体系,对未来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和展望。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预防;风险评估;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0-060-01
心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病种之一,发病率高。患者病情出现后,虽然可以得到针对性的药物治疗,但是凭借当前的治疗技术手段,患者身体受到的损伤却不可避免。而有效的心血管评估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患者发病的风险,而且为采用何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对当前几种常见的心血管风险评估工具的特点进行简单的综述,并根据已有的评估体系,对未来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和展望。
1. 针对无病状成人和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人的风险评估
所谓的针对无病状成人和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人的风险评估,就是指对并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历,即目前没有发病或者处于一种亚状态临床阶段的成人进行发病的预防措施,又称之为一级预防。通过这种预防措施,可以减少无病群体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根据AHA/ACCF的标准,心血管预防应从成人20岁开始,40岁之后至少每五年进行一次全面的风险评估。冠心病主要跟吸烟、喝酒、自身是否患有高血压、家庭是否有心血管遗传病史以及年龄等因素有关。专家建议,对于低危人群应该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减少引起各种疾病发生的不利因素; 对于中危人群,需要及早评估自己的患病风险程度,由此决定是否进行医疗干预;而对于高危人群,则除了经常进行风险评估,还有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医疗和药物干预措施,从而降低患病风险。
2.针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评估和出血评估
目前国际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两种关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风险评估体系一是全球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事件注册,另外一个是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危险评分系统,两者存在很多的相同点。例如,它们的风险评估体系都是基于大规模临床试验以及长期记录患者群体在心血管疾病发病中发病率和发病特点。评估体系建立过程中,采取了多元逻辑回归分析的方法,从大量的临床试验结果中筛选出几个各自独立的预测变量,并赋予不同变量不同的分值,通过变量的分值之和来划分患者存在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的等级。然后根据等级和对应变量的不同特征,对患者进行预期评价,做出更具针对的药物或者医疗干预措施,从而降低发病的风险。但ACS治疗法也存在很多难以回避的问题,例如,为了得到有效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多的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采取联合使用的方式,那么导致的出血问题难以避免,而出血并发症可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甚至死亡。ACS治疗过程中出血发生概率高达5%,并且一旦发病,医生很难决定下一步治疗的方向。因此,在实施ACS治疗前,进行精确的个人出血评价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3.针对心房颤动患者的风险评估和出血评估
血栓是心房颤动危害的主要原因,根据心房颤动的各种危险因素对发生血栓的风险进行评估是十分必要的。早在2006 年,ACC联合AHA和ESC 共同制定了一套心房颤动治疗指南,其中首次推荐使用CHADS2 简易评分法对患者发生血栓的危险等级进行预测,大致分为四个等级,评分中,不同测试项具有不用的分值,包括是否心力衰竭、是否有高血压、年龄阶段、是否有糖尿病,脑卒发生概率等因素。2010 年欧洲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细分了血栓危险因素评分( CHA2DS2-VASc) ,在进行血栓的风险评估和治疗过程中,不可回避抗凝药物的干预治疗问题,这就要求在评估发生血栓风险的同时,还应当根据个体差异评估其出血的风险等级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2006 版的出血评估指南中仅根据临床病症特点对出血风险做出了低危、中危、高危的定性分析。而更新后的2010 版指南,则结合HAS-BLED评分标准作为评估出血风险更准确的判断方法,一方面可以使临床医师准确把握个体患者的出血风险,另一方面可以根据评分中的影响因素制定更好的解决办法。这种评估的目的是权衡患者在进行干预治疗时获益与风险的对比情况。例如分数大于等于3 则表示出血风险很高,在进行抗血栓治疗同时时需要注意用药的品种和规范性,及时记录药物反应,从而尽可能降低血栓治疗时出血事件的发生。
4.展望
综合上述可知,随着医疗理论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入发展,近年来国外内在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方面的确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更为科学有效地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但是不得不承认的,当前的心血管疾病预测机制和方法还不健全,因为影响预测结果的因素种类繁多,这就需要在大量临床治疗过程中,广泛积累患者身上的病症资料,优化预测方法,逐步提高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准确性、针对性和规范性。风险评估是临床治疗的前提,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将对患者后期的治疗产生重要影响。由此可见,在整合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划分个因素的危害等级、评估心血管疾病过称中的出血风险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善。例如,对血栓患者,如何做到有效评估出血和治疗的选择方式意义重大,出血评估体系建立的同时,是否需要考虑到不同类型出血情况下的应急预案。此外,个体病例通常具有特殊性,所以同一套评估体系在进行个体评估时,需要考虑到个体之间的差异,在原有临床实验的基础上降低个体风险,这就需要更具针对性、更完善却有相对灵活的评价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策略,将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参考文献:
[1]世界卫生组织.心血管疾病预防(心血管风险评估和管理袖珍指南)[M].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出版处,2014. 1-23.
[2]国家“十五”攻关“冠心病、脑卒中综合危险度评估及干预方案的研究”课题组.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评估方法及简易评估工具的开发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31(12):893-901.
[3]姚鸿恩.体育保健学高级教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