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期末讨论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设计》期末讨论题
1、简述棋盘式方格网以及环形放射式两种不同的城市布局方式的历史沿革;特征和优劣势;当代各自代表性城市案例。
答:(1)、方格网式道路网是最常见的一种路网布局,几何图形为规则的长方形,即每隔一定的距离设置接近平行的干道,在干道之间布置次要道路,将用地分为大小适合的街坊。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方格网路网将越来越不能满足城市交通需求。
如北京、南京旧城的方格路网都向混合式路网方向发展。
具有典型方格网路网布局的城市,如西安、北京旧城,还有其他一些历史悠久的古城,如洛阳、山西平遥、南京旧城等。
方格网式路网的特点及优缺点:
①方格网道路一般都是在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形成,城市大多都属于古城,路网的布局和当时的传统文化相结合。
②方格网路网布局一般适于地势平坦地域宽阔的中小城市。
③方格网式路网布局整齐,有利于建筑布置、土地规划和方向识别。
④方格网道路布局交通组织简便,有利于机动灵活的组织交通。
⑤方格网路网的交叉口一般都是规则的十字交叉口。
⑥方格网式道路网对角线交通不便利,道路的非直线系数大。
⑦传统的方格网布局使人们感到次序过于同一,构思过于严谨,缺乏开放流畅感。
⑧传统的方格网布局往往多街坊、胡同,但是道路密度达不到一定要求。
(2)、环形放射式道路网,一般都由旧城中心区逐渐向外发展,由旧城中心向外映出的放射干道的放射道路演变而来成放射式城市,再加环路形成。
目前,这种路网结构的原始形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城市的发展,随着城市及其发展速度的不同,路网的形式也在不断的发展中。
单纯的环形放射式路网已经不能适应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交通量的不断增长。
所以环形放射式路网都有与方格网等形式路网结合的混合式路网的发展趋势。
但是环形放射式路网作为一种路网的基本形式,对我们进行城市规划、路网评价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具有环形放射形式的典型城市国内有天津、成都等;国外有莫斯科、巴黎等。
环形放射式路网的特点及优缺点:
①环形放射式路网有利于使中心与各分区、郊区、市区外围相邻各区之间的交通联系,非直线系数小。
②环形放射式路网有利于解决过境交通问题,避免过境交通穿越市区,减小过境交通对城市中心区的影响。
③环形放射式道路网交通干线以市中心为形心向外辐射,城市沿干线两侧发展,易形成“指状”城市的布局。
④现有许多大城市环形放射式路网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环形放射。
⑤环形放射式路网要结合城市自然条件和对外交通现状,不止于追求几何图形。
⑥环形放射式路网的交叉口不够规则,交通组织不够灵活。
⑦环形放射式路网规划不当,随着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会形成“摊大饼”的城市布局。
⑧环形放射式路网规划不当造成中心市区交通压力增大,进而带来市区中心交通阻塞问题。
2、20世纪后,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社会背景下,城市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为了限制超级大都市无休止、“掠夺性”的蔓延,国际上有哪些主要的思潮或应对模式?这些模式对我国的现状情况是否适用?请举例简要阐述。
答:(1)、①“紧凑城市”:主张城市用地布局紧凑、功能混合。
②“新城市市主义”:倡导从区域、邻里、街区三个层次采用生态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建设紧凑型城市。
③“精明增长”:强调限制城市外扩,重视现状城市的优化。
(2)“紧凑城市”的理念蕴含于“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两种思想之中。
“新城市主义”物质的倾向适用于城市发展的建设阶段,“精明增长”的理念倾向则更切合城市发展管理层次的需求。
我国城镇化率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新城市主义”更具有借鉴意义。
新城市主义的建筑处理和布局手法是值得学习的。
更重要的是,中国有着为数众多、分布广泛的小城镇。
我们的小城镇的历史悠久,有着值得珍惜的地方传统和特色。
小城镇的规模具有天然的宜人尺度,完全可以实现职住的平衡和步行交通。
在地方政府主持的规划下,统一建设公共空间和市政基础设施,再由企业来开发住宅。
但在今后的发展中,三种理念都很重要,三种理念应相互结合,在实践中拓宽“新城市主义”的应用范围,并重视“边建设”与“边管理”的统筹发展模式,从而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3、简述“城市意象五要素”,并根据其概念以最简洁的符号语言,绘制包含工大江浦校区主要的教学-体育活动-宿舍三大区域的意象图。
(可用独立一张A4纸)
答:(1)、①道路是城市意象感知的主体要素,在通常情况下,一个陌生人到一座新的城市首先要找参照物或认路。
②边界是除道路以外的线性要素,城市的边界构成要素既有自然的界线,如山、沟壑、河湖、森林等,也有人工界线,如高速公路、铁路线、桥梁、港口和约定俗成的人造标志物等。
城市边界不仅在某些时候形成“心理界标”,而且有时还会使人形成良种不同的文化心理结构。
③区域是观察者能够想象进入的相对大一些的城市范围,具有一些普遍意义的特征。
在人们的经验中经常会获得这样的感知:你生活在城市的哪个区?城市作为一种结构性存在,必然要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正因为有不同的功能,区域性的存在一项就是人们对城市感知的重要源泉。
当人们走进某一区域时,会感受到强烈的“场域效应”,形成不同的城市意象。
④城市节点是城市结构空间及主要要素的联结点,也在不同程度上表现为人们城市意象的汇聚点、浓缩点,有的节点更有可能是城市与区域的中心及意义上的核心。
⑤城市标志物是点状参照物,“是观察者的外部观察参照点,有可能是在尺度上变化多端的简单无知元素”。
它作为一种地标,在人们对城市意象的形成经常用作确定身份和结构的线索,它与其他要素“在有规律的相互作用或相互依赖中构成一个集合体”。
另外城市标志物最重要的特点是“在某些方面具有唯一性”,在整个环境中“令人难忘”。
(2)如图所示(省略,自己画)
4、简述营造一个品质上乘的步行街环境需要考虑哪些方面?并就其中一个方面(如商业氛围、交通组织和人性化设施等),结合实例,展开论述。
答:(1)、①空间界面的人性化、空间界面的整体性与统一性、空间界面的丰富性与多样性、空间界面的文化性与地方性。
②营造好的商业氛围。
③良好的交通组织。
它是能与周边城市路网成功协调的关键,是商业步行街成功的保证。
④景观空间的人性化。
(2)、营造好的商业氛围是一个步行街成功与否的关键。
步行街的商业氛围如果没有营造好,市场反应不热烈,许多投资都将会化为乌有,将会出现“门庭冷落车马稀”、有街无市,缺少人气的问题。
因此,营造好的商业氛围是一个步行街成功与否的关键。
①营造好的商业氛围首先应该讲究购物环境的舒适化,从各方面满足消费者的心理享受要求。
购物环境可以运用一些简单的处理手法使它变的比较舒适。
比如,在中庭广场、商业步行街中设置了花坛、树标、喷泉、雕塑、建筑小品等元素,创造出一种更为舒适、高质量的、以人流动线为设计重点的购物、休闲环境。
人们在这里可以自由地购物、休憩、交谈、欣赏雕塑或观看街头演出。
②营造商业氛围还要根据当地商圈和城市特点、人文特点、消费能力和目标人群的情况,设计相应的物态。
例如,在做旺人气方面,我们就要充分考虑两个重要的因素,一个是对儿童的吸引力问题。
小孩子因为在步行区域里没有车辆的危险,可以快乐玩耍。
儿童天地在步行街里是一个聚集人气的很重要的部分。
其二,是对那些没有钱的人的吸引,根据当地的文化特点和节事活动的安排,可以设计让那些周边的居民有参与性的活动,就是做旺人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5、南京的大报恩寺塔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具有重要地位,为9级琉璃宝塔。
然而,其毁于太平天国。
目前,南京大报恩寺塔已经重建完毕,向市民开放。
重建的大报恩寺塔并没有使用历史记载中的砖木和琉璃材质,而主要使用了钢和玻璃等现代材质。
有人觉得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重建,结构和材料应该最大程度地尊重历史原貌;而有人认为大报恩寺塔重建方案体现了历史和现实的融合,是一种巧妙的创新。
请结合历史地段保护更新的相关理论,谈谈你的观点。
答:历史地段作为城市有机体的一部分,始终处于新陈代谢的状态,经历着各种城市要素的生长、发展和衰退,同时也伴随着新的事物进入历史地段,这势必给历史地段的保护更新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大报恩寺遗址被国家文物专家誉为“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古代寺庙遗址。
琉璃塔荷载大,复建必须开挖地基,势必会造成破坏,就是能够重建,现在的材料和工艺,也不可能复原600年前的琉璃塔。
在结构创新上,新塔架空在遗址上,既传承历史记忆又保护地宫;形式创新上,新塔平面轮廓与古塔八边形吻合又有所区别,以当代技术再造新塔古韵;材料创新上,新塔采用超白玻璃等轻质材料,把当代艺术玻璃与建筑幕墙技术相结合。
杭州新雷峰塔于原遗址新建,同样采用区别于老塔的全钢架结构,塔基就是用钢架结构支撑并由玻璃天棚覆盖的古塔遗址保护罩。
历史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既保护又创新,这一理念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文化遗址保护中,这样既保护了文物遗址,又满足了旅游功能,放大了文物价值。
又有历史的韵味,又更符合现代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