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4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结构:中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分别为19.5%和
现代社会
工业化社会
中国三大地带发展阶段判断
现代社会
后工业化阶段
工业化后期阶段 东部地区
全国平均 工业化中期阶段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工业化前期阶段
传统社会
农业社会
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 区域产业结构有以下常见分类: 两大类结构 (生产资料生产和生活资料生产) 农轻重结构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三次产业结构 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
密集型产业 地区主导产业与辅助产业 ……
14
一. 区域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动因 • 三次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结
构,其演进以及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升级 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 1. 三次产业的划分 克拉克的划分 中国的划分
15
克拉克对三次产业的划分
Clack,英国,1940,《经济进步的条件》。
以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对资金需求量大(机 械工业、 电子工业)。
区域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也是由传统社会向现 代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
6
第四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 在第一、第二产业获得较高水平发展的
条件下,第三产业由平稳增长转入持续 的高速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 力量。如金融、信息、广告、公共事业 、咨询服务的。
密集型产业开始从服务业中分离出来, 并占主导地位;人们消费的欲望呈现出 多样性和多变性,追求个性。
9
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阶段的关系 两者密切相关。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区
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 各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处于特定发
展阶段的区域,同时具有前后两个阶段 产业结构所具备的某些特征。
10
中国三大地带发展阶段判断
第二产业: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包括 采掘业、制造业、 自来水、电力、蒸汽 、热水、煤气等)
第三产业: 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
17
中国第三产业的四个层次
18
二. 三次产业的演化规律
• 1. 配第·克拉克定律
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 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 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
➢ 第一次产业:一切直接取自于自然界的经济活动, 的农业和矿业;
➢ 第二次产业:一切对自然物进行加工的经济活动, 的工业和建筑业;
➢ 第三次产业:除第一、二次产业以外的所有社会经 供服务是其主要特性。
一些边缘性产业,习惯上划为第二产业,如矿业、电力、供排水
16
中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 农业 (包括种植业、 林业 、 牧业和渔业)
中国三大地带发展阶段判断
中西部地区:处于工业化前期阶段
其中,中部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后期,西部则基本上完 成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刚刚进入到工业 化初期阶段。
人均GDP:中西部地区分别为5974元和4567元,低 于工业化中期8832元的水平,而高于工业化前期4416 元的水平。
就业结构:中西部地区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仅为 43.3%和37.9%,未达到工业化中期阶段50%比重,但 是高于35%的工业化前期门槛标准。
7
第五阶段:后工业化社会
制造业内部结构由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向以 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转换,同时生活方式现 代化,高档耐用消费品在广大群众中推广普及 。
技术密集型产业分类:
为生活服务的高档耐用消费品工业;
改造、武装传统产业的新技术设备;
新兴产业和产品,如新能源、生物工程、航天
技术等。
8
第六阶段:现代化社会 第三产业开始分化,智能密集型和知识
期
第三产业
3
第一阶段:传统社会 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绝大部分人口从
事农业,没有或极少有现代工业,生产 力水平很低。 传统社会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技术 水平都比较落后。
4
第二阶段:工业化初期
产业结构由以落后农业为主的传统结构逐步向 以现代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结构转变(食品、烟 草、采掘、建材等)。
第二,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创造财富的比 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都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 速度更快。在工业化后期,两个指标会不同程 度下降;
第三,第三产业创造GDP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 比重会持续上升,其中工业化中、前期,后者
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看,第一 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 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增加趋
不同势产。业间相对收入的差异,会促使劳动力向能够获得更高收入
19
二. 三次产业的演化规律
• 2. 库茨涅兹等人的研究
第一,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区域内第一产业 GDP的比重和吸收就业的份额不断下降;
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2
二.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钱纳里)
以农业为主 劳动密集型产业(轻型资工金业密)集型产业(重型
第一阶段 传统社会
第二阶段 工业化初
期
第三阶段 工业化中
期
第六阶段 现代化社
会百度文库
第五阶段 后工业化
社会
智能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技产术业密集型产业
第四阶段 工业化后
东部地区: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向工业化后期过 渡阶段)
人均GDP:沿海地区2000年10722元,比工业化 中期阶段8832元的标准高出21.4%。
就业结构:沿海地区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为 44.7%,已低于50%。非农产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 88%,农业比重仅为12%。
制造业结构:2000年沿海地区重工业占56.9%, 轻工业占43.1%。在重工业内部结构中,深加工 工业又占74.1%,基本上建立了以深加工工业为 11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 • 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 第三节 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
1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
• 一. 基本内涵 • 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及社会进步实
现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
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通常用人均GDP来衡 量)
区域开始走上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产业主要以 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 造业)在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 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 的过程。
5
第三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
制造业内部由轻工业的迅速增长转向重工业的 迅速增长,非农业劳动开始占主体,第三产业 开始迅速发展,这就是所谓的重化工业阶段。
现代社会
工业化社会
中国三大地带发展阶段判断
现代社会
后工业化阶段
工业化后期阶段 东部地区
全国平均 工业化中期阶段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工业化前期阶段
传统社会
农业社会
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 区域产业结构有以下常见分类: 两大类结构 (生产资料生产和生活资料生产) 农轻重结构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三次产业结构 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
密集型产业 地区主导产业与辅助产业 ……
14
一. 区域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动因 • 三次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结
构,其演进以及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升级 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 1. 三次产业的划分 克拉克的划分 中国的划分
15
克拉克对三次产业的划分
Clack,英国,1940,《经济进步的条件》。
以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对资金需求量大(机 械工业、 电子工业)。
区域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也是由传统社会向现 代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
6
第四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 在第一、第二产业获得较高水平发展的
条件下,第三产业由平稳增长转入持续 的高速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 力量。如金融、信息、广告、公共事业 、咨询服务的。
密集型产业开始从服务业中分离出来, 并占主导地位;人们消费的欲望呈现出 多样性和多变性,追求个性。
9
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阶段的关系 两者密切相关。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区
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 各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处于特定发
展阶段的区域,同时具有前后两个阶段 产业结构所具备的某些特征。
10
中国三大地带发展阶段判断
第二产业: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包括 采掘业、制造业、 自来水、电力、蒸汽 、热水、煤气等)
第三产业: 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
17
中国第三产业的四个层次
18
二. 三次产业的演化规律
• 1. 配第·克拉克定律
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 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 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
➢ 第一次产业:一切直接取自于自然界的经济活动, 的农业和矿业;
➢ 第二次产业:一切对自然物进行加工的经济活动, 的工业和建筑业;
➢ 第三次产业:除第一、二次产业以外的所有社会经 供服务是其主要特性。
一些边缘性产业,习惯上划为第二产业,如矿业、电力、供排水
16
中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 农业 (包括种植业、 林业 、 牧业和渔业)
中国三大地带发展阶段判断
中西部地区:处于工业化前期阶段
其中,中部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后期,西部则基本上完 成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刚刚进入到工业 化初期阶段。
人均GDP:中西部地区分别为5974元和4567元,低 于工业化中期8832元的水平,而高于工业化前期4416 元的水平。
就业结构:中西部地区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仅为 43.3%和37.9%,未达到工业化中期阶段50%比重,但 是高于35%的工业化前期门槛标准。
7
第五阶段:后工业化社会
制造业内部结构由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向以 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转换,同时生活方式现 代化,高档耐用消费品在广大群众中推广普及 。
技术密集型产业分类:
为生活服务的高档耐用消费品工业;
改造、武装传统产业的新技术设备;
新兴产业和产品,如新能源、生物工程、航天
技术等。
8
第六阶段:现代化社会 第三产业开始分化,智能密集型和知识
期
第三产业
3
第一阶段:传统社会 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绝大部分人口从
事农业,没有或极少有现代工业,生产 力水平很低。 传统社会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技术 水平都比较落后。
4
第二阶段:工业化初期
产业结构由以落后农业为主的传统结构逐步向 以现代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结构转变(食品、烟 草、采掘、建材等)。
第二,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创造财富的比 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都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 速度更快。在工业化后期,两个指标会不同程 度下降;
第三,第三产业创造GDP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 比重会持续上升,其中工业化中、前期,后者
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看,第一 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 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增加趋
不同势产。业间相对收入的差异,会促使劳动力向能够获得更高收入
19
二. 三次产业的演化规律
• 2. 库茨涅兹等人的研究
第一,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区域内第一产业 GDP的比重和吸收就业的份额不断下降;
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2
二.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钱纳里)
以农业为主 劳动密集型产业(轻型资工金业密)集型产业(重型
第一阶段 传统社会
第二阶段 工业化初
期
第三阶段 工业化中
期
第六阶段 现代化社
会百度文库
第五阶段 后工业化
社会
智能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技产术业密集型产业
第四阶段 工业化后
东部地区: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向工业化后期过 渡阶段)
人均GDP:沿海地区2000年10722元,比工业化 中期阶段8832元的标准高出21.4%。
就业结构:沿海地区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为 44.7%,已低于50%。非农产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 88%,农业比重仅为12%。
制造业结构:2000年沿海地区重工业占56.9%, 轻工业占43.1%。在重工业内部结构中,深加工 工业又占74.1%,基本上建立了以深加工工业为 11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 • 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 第三节 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
1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
• 一. 基本内涵 • 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及社会进步实
现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
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通常用人均GDP来衡 量)
区域开始走上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产业主要以 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 造业)在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 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 的过程。
5
第三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
制造业内部由轻工业的迅速增长转向重工业的 迅速增长,非农业劳动开始占主体,第三产业 开始迅速发展,这就是所谓的重化工业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