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朱光潜《诗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朱光潜先生《诗论》有感
文学院09中文系王想文 0912422
前言中提到朱光潜先生对《诗论》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而先生生平偏爱诗艺,受古典文化熏陶,认为“诗是文学的精华,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好的艺术都是诗,不从诗入手,谈艺的根基就不深厚。
”而先生(为表尊敬同时也为方便,下文中简称先生)于此书也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全书各章节从诗的起源开始介绍,步步推进论证,谈及了时至今日认识学术前沿的相关论题,总结前人经验成果,在前人的基础之上贯通中西古今,可以誉为系中国现代具有开拓之功的诗学专著。
书中谈及的如“诗境”、“情趣”等都是重要的课题,而从第8章开始直至13章结尾充分以中国诗为例分析,展现了一代大师风范。
我就以诗与画的关系为例,谈及一些读了本书之后的感触和心得。
诗画关系论历来是中西文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传统。
作为一代美学家和诗学家,先生对这一主题也情有独钟。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图像文化(以画为代表)大有压倒语言文化(以诗为代表)的趋势,语言与图像相争激烈。
因此,先生诗学中的关于诗画关系论思想的重要性也就被日益凸显出来。
先生诗画关系论思想的形成起于对《拉奥孔》(Laokoon)一书的重视。
《拉奥孔》,其副题是《论诗与画的界限》,是德国启蒙运动的先驱莱辛(Lessing,1729-1881)的代表作。
莱辛通过对拉奥孔这一题材在史诗与雕塑中的不同处理,论证了诗与造型艺术的区别,从而抽绎出关于艺术的一些基本原则。
莱辛的这一著作曾在欧洲发生过广泛的影响,像马克思等人都曾对它作出过积极的评论。
留学时代的朱光潜潜心研读了康德、黑格尔、克罗齐几位美学大家,当然也包括莱辛。
首先,书中四个小节是根据思维逻辑的关系按顺序组合起来的。
依次是:1)诗画同质说与诗乐同质说;2)莱辛的诗画异质说;3)画如何叙述,诗如何描写;4)莱辛学说的批判。
从常识性的观点以及前人的观点开始引起话题,进而提出莱辛的观点也就是本章的话题中心,经过详细论证之后,又添入自己独到的见解,整章结构紧凑,不失大师风范。
其次,各节具体内容生动形象,例证丰富,助于理解。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谁的诗,如果真是诗,里面没有画?谁的画,如果真是画,里面没有诗?”虽说先生这只对苏东坡话的曲解,只取其中一义解之,但是先生指出了一个重要话题——诗与画的关系。
从“诗为有声之画,画为无声之诗”到“画如此,诗亦然”,都是诗画同质说的基础论调。
先生提到,“诗与画同时艺术,而艺术都是情趣的意象化或意象的情趣化。
徒有情趣不能成诗,徒有意象不能成画。
情趣与意象契合融化,诗从此出,画也从此出。
”但诗与画确实是不同的两种艺术,因为一个情趣饱满的意象根本不能同样地表现于诗也表现鱼画,诗与画毕竟属于不同的媒介工具,能写诗的不必都能作画,能作画的不必都会写诗,况且二者各有侧重。
莱辛的诗画异质说的核心观点是关于诗的图画化和诗的音乐化的问题。
从前人们都相信诗画同质,而莱辛则是通过大量丰富的例证,尤其是《荷马史诗》,
说明了诗画不同质。
史诗中的拉奥孔与雕塑中的拉奥孔是不同的形象取材,“希腊人在诗中并不表现苦痛,而在造形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拳曲的丑状。
在表现痛苦中,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
”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
换句话说,莱辛认为画只适合描写静物,诗歌只适合叙述动作。
但是画与诗的界限难道就是描写静物与叙述动作吗?先生在此也提出疑问,毕竟,若把这个当做诗与画二者之间的绝对界限,确实很难让人信服。
莱辛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于是给出了一个很有趣的答案,大致意思就是说图画叙述动作时,必然化动为静,以一个静物来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而诗描写静物时,也必然是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上的绵延。
这个观点大致上可以补充解释上述所提出的问题了,大量的现实例证都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于是,紧跟着第四节是“莱辛学说的批评”,当然这里的“批评”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批评,个人觉得是“批(点)”和“评(注)”综合的意思。
从莱辛学说的成就、继承关系、缺陷(其中一段有写到这个观点与莱辛其他观点冲突不得自解的地方),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再次,又指出莱辛学说的严重缺陷,即学说的适用范围等。
“莱辛认为,诗只宜于叙述动作。
这因为他所根据的西方诗大部分是剧诗和叙事诗,中国诗向来就不特重叙事。
”先生解释了这一现象,指出莱辛的毛病在于“想很多批评家一样,就在想勉强找几个很简赅固定的公式来范围艺术。
”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先生无论是在结构的逻辑性还是在行文中的严密性都让人惊叹。
先生客观指出莱辛的局限,“如莱辛过于偏重模仿说而忽视了近代诗向抒情和写景的发展,抹煞欧洲造型艺术向来侧重叙述动作的传统,没有重视艺术家对媒介的征服,等等。
”先生还结合中国传统诗画论和古典诗画的实例,如“巧笑倩兮”说明化“美”为“媚”;再如中国诗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向来偏重景物描写,充分地论证了莱辛的缺陷。
先生对诗与画、音乐异质的辨析,突出了在媒介、音律形式等方面的特点,但也没有把它们发挥到极端,而认为这是能够相互协调的,如诗、乐与画的关系可以做到诗中有画也有乐。
先生对学术的严谨正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全书从诗的各个方面也包括很多诗论的热点问题论证,尤其是在西方诗论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中国诗画理论,拓展了研究的视野和方法,中西古今相互结合,实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