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内容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以及中医养生和治疗疾病的原则。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中医基础知识理论主要内容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内容(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对中医理论体系形成影响较大的哲学思想主要有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气一元论讨论的是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即世界本原于气。

气是运动不息,变化不止的,其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

物质世界的诸般变化均源于气的运动变化,即气化。

气一元论渗透到中医学中以说明精气是生命的本源,也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人体气的运动必须协调、通畅才能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精气与神密切相关等等。

阴阳五行学说主要讨论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内容,阴阳学说认为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又可代表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方。

阴阳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相互间有着交感、制约、互根、消长、转化等关系;五行学说则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可按其基本属性分为五类:即金、木、水、火、土。

五者之间存在着生克关系。

阴阳五行学说渗透到中医学中则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用于疾病的诊断和疾病的防治。

(二)中医学关于正常生命现象的理论知识主要有气血津液、脏象、经络、形体官窍等内容。

气血津液主要阐述气血津液这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基本物质的生成、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脏象则以五脏为中心阐述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以及相关的形体、官窍、情志、液体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也包括五脏系统与自然界的关系。

经络主要阐述经络的概念和基本生理功能;十二正经概念、分布、走向与交接规律、循经路线、流注次序以及与脏腑的关系;奇经八脉的循行路线、功能;别络、经别、经筋、皮部等内容。

形体官窍主要讨论了皮、肉、筋、骨、脉;眼、鼻、耳、口、舌的功能及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三)中医学关于疾病的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病因、发病以及病机内容。

中医知识内容

中医知识内容

中医知识内容
中医知识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对生命的认识、对人与自然和社会关系的认识、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以及诊治手段和养生方法等。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中医知识:
1. 中医对生命的认识:中医学认为人的生命来源于自然,是自然的一种现象,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过程。

2. 中医对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认识:中医学有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即人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是息息相应的。

3. 中医对健康的认识:中医学有天人相应、形神合一、脏腑相关、阴阳平衡的健康观念,提倡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恬淡虚无、规避虚邪贼风的生活方式。

4. 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中医学对疾病产生的原因和病理变化有深入的认识,并理解病、证、症的关系。

它还提供了分析疾病的基本方法及特点。

5. 中医的诊治手段:中医学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来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

它还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

6. 中医的养生方法:中医学还提供了关于体质的认识和辨识体质的方法,以及不同体质(平和、阳虚、阴虚、气虚、痰湿、湿热、血瘀、气郁、特禀等)
的特征及其相应的日常养生方法。

此外,还介绍了有关起居、房事、气功等养生方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具体的信息,建议阅读中医书籍或咨询专业中医医师。

中医基础理论的含义与构成4

中医基础理论的含义与构成4

中医基础理论的含义与构成、形成与发展任何一门学科都受一定哲学思想的指导。

中医学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母体,首先,精气学说(又称“元气论”、“气论”)作为主导性自然观,对世界“本体”问题作出了中国古代哲学的代表性阐述,并决定着中国传统科学包括中医学的研究思路、方式及其特质,也是整个中医理论得以建立的基石。

其次是阴阳和五行学说,它们具有自然观和方法论的双重性质。

阴阳学说所要揭示的是宇宙万物最一般的联系和最深刻的本质,是世界运动最普遍的规律;五行学说所要揭示和证明的是宇宙万物都有一定的结构,而且具有统一的结构模式,并试图具体地刻画出系统事物错综复杂的结构关系的一般机制。

中医学家正是借用阴阳和五行学说认识生命及相关问题,分析归纳有关资料和信息,以建构中医理论体系。

另外,与元气论、阴阳及五行学说相伴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也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

中医学对正常人体认识的理论,主要包括藏象学说、经络学说和精气血津液三大学说。

藏象学说借助以“象”测“藏”的司外揣内等方法,以研究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联系为中心,结合研究脏腑与形、窍、志、液及外环境的关系,它与经络学说构成中医理论的核心。

精气血津液理论主要探讨生命的物质组成及其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阐述其生成、运行输布、功能、代谢、相互关系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

经络学说主要阐释机体联络通道的构成、分布、功能及病理变化等。

这三种学说相互包容渗透,互为补充,构成了中医学对人体生命独特而精辟的认识。

另外,体质与人格,是不同个体的生理与心理特性的反映,影响着人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罹性和病理过程中疾病发展的倾向性等,也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

中医学对疾病认识的理论,包括病因学说和病机学说。

病因学说探讨引起疾病的各种原因及其性质和致病特点、规律等。

病机学说主要研究疾病发生的原理及影响或诱发疾病的常见因素、发病途径和类型、疾病发展变化和转归的基本机理和一些共性规律。

中医体质学说

中医体质学说

• 心理特征:容易心烦急躁。
• 发病倾向:易患疮疖、黄疸、热淋等病。
• 适应能力: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 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
• 较难适应。
• 治则:宣畅气机、清利湿热、利水渗湿。 • 针灸:火罐治疗,(闪罐、走罐、旋罐、
抖罐、平衡火罐,取背俞穴:脾俞、肝俞等。)。 • 保健穴:曲池穴
(每日按摩2-3次,每次3-5分钟)。
• 形体特征:体形偏瘦。
• 常见表现:手足心热,口燥咽干, 鼻微干,喜冷饮,便干

舌红少津,脉细数。
• 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好动,
• 发病倾向:易患虚劳失精、不寐等病;

感邪易从热化。
• 适应能力:耐冬不耐夏;

不耐受暑、热、燥邪。
• 治则:补肾益精、滋阴降火。 • 针灸:关元、气海、中极、中脘、大横。 • 太溪、照海——滋阴要穴。 • 保健穴:太冲穴
中医体质学说


体质学说,是研究人群中不同个体的身心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对生命延续和疾病发生、发展的影
响等重要内容的理论知识。
(一)、概念
• 体质:是禀受于先天,调养于后天,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 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 态等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 人体个性特征。
• 中医体质观:形神合一

艾灸;隔附子饼灸。
• 保健穴:气海穴
(每日按摩2-3次,每次3-5分钟)。
阴虚体质
• 临床表现:精神烦躁,自觉身热,手足心热, 面部红赤,口干舌燥,皮肤干, 失眠,便秘,尿短赤,舌瘦红绛, 苔少 ,脉细数。
• 病机:1、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 2、体内阴液不足,或虚火阳盛。
• 总体特征: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 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

中医基础理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中医基础理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一)生理功能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和精气神一体观。

五脏一体观:人体由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形体(筋、脉、肉、皮、骨)、官窍(目、舌、口、鼻、耳、前阴、后阴)等构成。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形体、官窍,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络作用,构成了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

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之间,具有结构的联系性和功能的统一性,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这种以五脏为中心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称为“五脏一体观”。

形神一体观:形体与精神是生命的两大要素,二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形,指人的形体结构和物质基础;神,指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包括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

形神一体观,是指形体与精神的结合与统一。

正常的生命活动,形与神相互依附,不可分离。

形是神的藏舍之处,神是形的生命体现。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精气神一体观:精、气、血、津液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现。

精、气、神为人之“三宝”。

精可概括精、血、津液。

如《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精有四∶曰精也,血也,津也,液也”。

精气神一体观,是指精可化气,气可化精,精气生神,精气养神,而神则统驭精与气,形成有机整体。

(二)病理变化的整体性中医学在分析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规律时,善于从整体出发,去分析局部病理变化的整体性根源。

人是一个内外紧密联系的整体,因而内脏有病,必然表现于外,具体可反映于相应的形体官窍,即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孟子·告子下》)。

在分析形体官窍的病变时,认为局部病变大都是整体生理功能失调在局部的反映。

如目的病变,既可能是肝血肝气生理功能失调的表现,也可能是五脏精气功能失常的反应。

因此,探讨目病的病理机制,不能单纯从目之局部去分析,而应从五脏的整体联系去认识。

中医学教学大纲(临床本科)

中医学教学大纲(临床本科)

《中医学》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使用)前言《中医学》是一门简单介绍中医学基本特点、基本理论,四诊和辩证的诊方法,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及中药的组方原则,据病因病机、病人体质及地域等点确立治原则和选方用药的中医基础和临床综合运用的学科。

该课程上篇基本涵盖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下篇包括内科病证、妇科病证、儿科病证、外科病证及肿瘤。

因学时关系,重点突出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中药方剂部分,简单的了解中医在临床诊治疾病中的运用。

本门课程总学时为60学时,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配以实物、模型、图表等辅助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主要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强教学效果。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熟悉中医学的理、法、方、药的临床应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中医药防治疾病的临床综合运用能力,为将来临床工作打下初步的基础,更好体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优势。

本大纲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李家邦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第七版《中医学》配套使用,适用于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教学。

大纲所列教学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自学、讨论、计算机多媒体等方式进行教学。

划横线部分为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其他为一般熟悉和一般了解内容。

本课程为考查课,学生理论课考核采用笔答考试方式为主,其成绩可占总成绩的60%。

平时成绩占40%。

授课学时分配表上篇第一章导论【目的要求】1.掌握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2.熟悉中医学形成与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及各阶段的代表医著;3.了解中医学科的优势。

【教学内容】一.中医学的历史沿革:初步形成、发展、繁荣及近现代状况;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辨证论治。

强调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的生命健康与疾病均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强调中医认识疾病的基本规律;三.简单了解中医学的认知与思维方法。

第二章阴阳五行学说【目的要求】1.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2.掌握五行的概念、属性及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3.了解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主要了解应用阴阳五行学说确立的治则治法。

中医学身体观的内涵及特点

中医学身体观的内涵及特点

中医学身体观的内涵及特点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中医学身体观,是中医学对人体生命的综合认识。

通过对中医学身体观的研究,既能了解中医学对身体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又能了解传统文化在中医学中的渗透和表达,是中医学与传统文化相关性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中医学身体观具有重时空、重循环、重功能、重联系的特点。

身体是医学研究的基本对象。

医学的发展与进步,就是不断发现与解释身体奥妙,不断认识自我生命复杂机制的过程。

通过了解医家对身体的结构与功能进行观察、探索、阐释的整个过程,便能清晰地发现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脉络与细节。

遗憾的是,据笔者所见,时至今日,传统中医学身体观研究在中国大陆尚未全面展开,还没有代表性的著述对传统中医学身体观进行全面分析与总结。

本论文拟弥补此不足,对中医学身体观的内涵及特点进行系统阐述。

1中医学身体观的内涵“身体观”就是对于身体的认识和看法。

身体的内涵,远非肉体所能概括。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都并非是简单的解剖学所见脏腑组织器官的总和。

尤其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身体常常渗透进了中国人以身体为视角对于生命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的理解。

简言之,身体成为了古人理解传统文化生命观、宇宙观的一个重要载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身体与“观”两者往往是渗透交织在一起的,身体中渗透着传统文化的观念,观念又在反向重塑和巩固身体的内涵。

可以说,身体并非是静止的,其中夹杂着生命个体对自身与宇宙的体验,以及不同社会文化观念对身体的塑造和改造。

身体总是随着社会文化背景的演变而呈现出变动的内涵。

因此,我们很难单纯地从文献论述中去剥离身体与观念各自清晰完整的内涵和外延,如果为了表述的方便而简单地从“身体观”中去区分身体与“观”,我们可以把“形神统一的生命躯体”作为身体的论述基点,把围绕这个基点所产生的生命观、宇宙观统称为基于身体基础而产生的“观”。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中医学整体观念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中医学整体观念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中医学整体观念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核心思想之一,它对疾病的认识、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一、整体观念的含义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局部的变化都会对整个身体产生影响。

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和功能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共同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因此,中医学在疾病的认识和治疗上注重整体的观察和分析。

二、整体观念在诊断中的应用中医学在诊断疾病时,强调通过全面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形态特征,包括面色、舌苔、脉象等,来判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中医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其他信息,分析疾病的机理,并作出相应的诊断。

三、整体观念在治疗中的应用中医学在治疗方面,强调整体调理和个体化治疗。

中医治疗主要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来实现疾病的治愈。

针对不同的疾病,中医医生会采用针灸、草药、推拿等多种治疗方法,综合施治,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四、整体观念在预防中的应用中医学不仅注重治疗疾病,还非常重视疾病的预防。

整体观念在中医预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医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五、整体观念与现代医学的结合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对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现代医学越来越重视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也从中医学中借鉴了一些独特的观念和方法。

中西医结合已成为当今医学界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整合两种医学理论,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健康。

综上所述,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是一种宝贵的思想财富,对人类的健康事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医学致力于从整体的角度认识人体,探索人体的生命规律,并且提供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与现代医学的发展相结合,必将为人们的健康带来更多的福祉。

中医药概论复习重点

中医药概论复习重点

一、绪论一、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四大经典著作是什么?答:分别是《黄帝内经》,《难经》,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又名(《本经》)。

二、“金元四大家”是指哪四位医家?其各自属于哪个流派?答:分别为1、刘完素----寒凉派,代表作为《素问玄机原病式》;2、李杲----补土派,代表作为《脾胃论》;3、张从正---- 攻邪派,代表作为《儒门事亲》;4、朱震亨----养阴派,代表作为《格致余论》。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1、整体观念;2、辨证论治。

四、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及对世界本原持一元论、二元论及多元论的学说分别是?答:1、分别是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五、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是什么?答:中医认为,人体是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结合六腑、形体和官窍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个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由经络把它们联系起来,在经络和脏腑中运行着气、血和津液。

正是依靠气、血、津液的运行和滋养,人体的生命活动才得以维持。

六、何谓中药?答:中药是指以天然物质(包括植物、动物、矿物)为主要来源,在中药医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药物,也是人们对我国传统药物的统称。

七、何谓中药学?答:1、广义是指研究中药的来源、形态、产地、产季、栽培饲养、加工、鉴别、成分、性能、功用、药理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2、侠义是指研究中药性能、功效和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

八、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叫什么?问世何年代?载药多少种?以何方法分类?答:叫《神农本草经》,问世于东汉末年,载药365种,以药物三品分类法分类》。

九、《新修本草》又叫何书?是我国第一部具有何性质的药学著作?作者是谁?全书载药多少种?答:叫《唐本草》,具有药典性质的药学著作。

作者为苏敬、李季,共载药850种。

十、代表明朝药学成就最高的药学书籍叫何名?作者是谁?载药多少种?答:《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载药1892种。

十一、《本草纲目拾遗》是何人所著?问世于何朝代?全书共载药多少种?答:赵学敏所著,问世于清朝,共载药921种》十二、当今我国最大的药学著作叫何名?何年问世?全书共多少卷?载药多少种?答:《中华本草》,问世于当代(1999年9月)。

我国古代对人体的认识

我国古代对人体的认识

五体,含义有二:一是指肢体的筋、脉、肉、皮、骨等。

五体与五脏相合。

肝合筋、心合脉、脾合肉、肺合皮、肾合骨。

二是指各种不同类型的体质,如《灵枢·根结篇》说:“逆顺五体者,言人骨节之小大,肉之坚脆,皮之厚薄,血之清浊,气之滑涩,脉之长短,血之多少,经络之数……,”是说五种形体不同的人,即骨节有大有小,肌肉有坚有脆,皮肤有厚有薄,血液有清有浊,气的运行有滑有涩,经脉有长有短,血份有多有少,以及经络的数目各异等等。

本题所谈五体,是指前者而言。

心与脉管相配合,它的荣华表现在皮肤的颜色上。

肺与皮肤相配合,它的荣华表现在毫毛上。

肝与筋相配合,它的荣华表现在甲上。

脾与肉相配合,它的荣华表现在口唇上。

肾与骨相配合,它的荣华表现在头发上。

心合脉,肺合皮,肝合筋,脾合肉,肾合骨。

其道理是;因心主血液,血循脉中,而血管与心相联;肺主宗气,散精以滋养皮肤;肝主藏血,血养筋;脾运化水谷精微,以滋养肌肉;肾主藏精,精生髓,髓养骨。

九窍,头部七窍(目、鼻、口、舌、耳)及前阴、后阴为九窍。

九窍分别由五脏所主。

“肝开-窍于目”、“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肾开窍于耳及二阴”等。

另外,中医还有“五官”之称,即指鼻、眼、口唇、舌、耳等五个器官,也分属于五脏,为五脏之“外候”,又称为五脏之“苗窍”。

《灵枢·五阅五使篇》说:“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

”又说“五官者,五脏之阅也。

”五华,即面、毛、发、爪、唇;《素问·六节脏象论》载“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胧者,仓禀之本,营之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

心主血脉,心气旺盛,心血充盈,则脉搏和缓有力,面色红润而有光泽,舌体红润有神,若心气不足,心血不充则脉弱而细,面色苍白无华,舌淡失神,若心血疲阻,面色青紫,舌体紫暗或有瘀斑;若心火上炎,可见面红,舌尖红或舌体糜烂等。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
论治: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是研究 和实施治疗的过程
辨病论治 ﹡辩证论治 对症治疗
医学课件
27
(2)临床实践中常用辩证方法: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 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病因辨证等
⑶ 临床实践中常用治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⑷ 辩证论治的应用:
1. 先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2. “四大经典”: 3.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
经》
医学课件
8
《黄帝内经》
• 是我国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简称为《内经》。最早著录于刘 歆《七略》及班固《汉书·艺文志》,原为18卷。医圣张仲景“撰用素 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晋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 时,称“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九卷》 在唐王冰时称之为《灵枢》。至宋,史嵩献家藏《灵枢经》并予刊行。 由此可知,《九卷》、《针经》、《灵枢》实则一书而多名。宋之后, 《素问》、《灵枢》始成为《黄帝内经》组成的两大部分
19
B.病理方面: 内脏病变可反映到相应形体官窍,脏腑之间病变可相互影响, 并可以影响整个整体
C.诊断上:有诸内,必形诸外 局部症状是整体功能失调在局部的反应,与全身脏腑、阴阳、 气血的盛衰虚实有关,因此治疗时主张通过整体加以调治
医学课件
20
②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人与自然有着统一的本原和属性,人产生于自然,人的生命 活动规律必然受自然界的规定和影响。人与自然的物质统一 性决定生命和自然运动规律的统一性
病性和邪正关系,能反映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
医学课件
26
辩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 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 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辨 证的关键是“辨”,辨证的过程是对疾病的病理变化作出正 确、全面判断的过程,即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分析 并找出病变的主要矛盾

中医学基础我的收获

中医学基础我的收获

中医学基础我的收获中医学基础,给我带来了很多宝贵的收获。

从课堂上到临床实践中,我逐渐明白中医学不仅是一门古老的医学理论,更是一种对人体健康的完整认知和综合治疗方法。

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我的收获。

首先,中医学基础让我对人体的整体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中医学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将人体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

只有保持人体内外的阴阳平衡和气血流通,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

我学到了五脏和六腑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经络系统的运行规律。

这些知识让我认识到,人体的内在调节和外在环境的和谐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基础。

其次,中医学基础教会我如何观察和诊断疾病。

通过学习中医诊断的方法与技巧,我掌握了望、听、问、切的四诊合参的方法。

在临床实践中,我学会了细心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脉象等,了解其体质和病情。

通过听取病人描述症状,我能够找到疾病的病因。

与此同时,我也学会了巧妙地提问,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这些技巧让我能够全面了解病情,进而确定治疗方案。

中医学基础还让我认识到疾病的预防和调理的重要性。

中医学注重平时养生,强调内外调和,防患于未然。

通过学习中医养生知识,我了解到了不同季节和气候对人体的影响,如何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同时,中医学教会了我如何进行调理,通过草药、针灸、按摩等方式来平衡人体的功能。

最重要的是,中医学基础让我体会到“以人为本”的医学理念。

中医学强调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人给予个性化的治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质特点和病理过程,因此需要针对个体制定治疗方案。

中医学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疗法和草药,可以根据个体的情况进行选择。

这种个性化的治疗模式让我深刻体会到中医学的独特之处。

综上所述,中医学基础给我带来了丰富的收获。

我不仅学到了中医的理论知识和诊断技巧,更重要的是,我领悟到了人与自然、内与外的和谐关系,以及以人为本的治疗理念。

这些收获将对我未来的临床实践和个人健康管理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相信,在中医学基础的指导下,我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医学知识,为人们的健康服务。

中医学教学大纲

中医学教学大纲

中医学教学大纲上篇第一章导论一、目的要求1、了解中医学的历史及其人文背景。

2、掌握中医学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3、了解中医学未来发展趋势、二、教学内容1、中医学的发展史:介绍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指出中医学是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独特理论体系的医学学科,对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和社会主义的卫生保健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中医学的主要学术内容:介绍中医学的理论、临床知识与技能。

3、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阐明整体观念、辨证施治、恒动观念的概念。

4、介绍中医学发展的态势。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一、目的要求1、掌握阴阳学说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2、熟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掌握五行学说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4、了解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重点阐明阴阳的基本概念及阴阳相互交感相错、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转化的运动变化规律。

2、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概括阐明中医学在人体的应用。

3、阐明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及生克乘侮规律。

4、用五行学说概括脏腑的生理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导疾病的诊断和临床治疗。

5、介绍阴阳、五行学说的关系。

第三章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第一节脏腑一、目的要求(一)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中医的生理和病理学基础的脏腑学说,有了简括的概念。

(二)重点了解脏腑的生理、病理和主要临床特点,以及脏与脏、腑与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内容(一)概说1为基本结构,构成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系各个部分的人体整体生理观和病理观。

介绍脏腑表里的含义。

2、阐明中西医同名器官在概念和功能上的异同点。

(二)五脏六腑1、心与小肠:(1)心:重点阐明心主血脉、主神明的生理特点和病理变化。

阐明心与面、舌的关系。

附:简述心包的概念与病理改变。

(2)小肠:阐明“分清别浊”的生理和病理。

(3)简述心与小肠之间的生理和病理关系。

2、肝与胆(1)肝:重点阐明肝主疏泄、藏血的生理特点和病理变化。

1《中医基础理论》考核大纲

1《中医基础理论》考核大纲

《中医基础理论》考核大纲前言《中医基础理论》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

考核总体要求:掌握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对疾病的认识以及养生与治疗的原则,即全面而系统地掌握中医学的基础理论。

考核目的要求和具体内容第一章绪论【考核目的要求】1.掌握中医学的两个基本特点。

2.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考核内容】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2.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第二章阴阳五行【考核目的要求】1.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2.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3.熟悉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考核内容】第一节阴阳学说l.阴阳的基本概念。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平衡;阴阳相互转化。

3.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五行学说l.五行的基本概念。

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的特性;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五行的生克乘侮。

3.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章藏象【考核目的要求】1.掌握藏象的基本概念。

2.熟悉中医对内脏的分类方法;五脏、六腑功能的共同特点。

3.掌握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

4.掌握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5.掌握脑和女子胞的主要生理功能。

6.熟悉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7.了解藏象学说的形成和特点。

8.了解五脏和形、窍、液、志之间的特定关系。

【考核内容】概说1.藏象的概念2.中医学对内脏的分类:分为脏、腑和奇恒之府。

3.藏象学说的形成和特点。

第一节五脏1.心(l)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脉;主神志。

(2)心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

2.肺(l)主要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

(2)肺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

3.脾(1)主要生理功能: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

(2)脾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其华在唇;在窍为口。

中国古代对人体结构的认识

中国古代对人体结构的认识

中国古代对人体结构的认识中国古代对人体结构的认识一、背景介绍中国古代是一个在医学和生物学方面非常有成就的国家。

在此过程中,中国人对人体结构有着深入的认识。

这些认识大多是在中医学和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中国古代对人体结构的认知。

二、中国古代的人体结构认知1. 牙齿在中国古代,人们对牙齿有着深入的认识。

《素问·真人篇》记载:“人生十二牙,男女同数,周身五脏六腑,不能无”。

这表明了牙齿与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在《黄帝内经》中,还有牙齿分部位的区分。

不同部位的牙齿与人体不同器官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2. 头部在中国古代,人头被认为是人体精华所在之处。

《黄帝内经》中记载:“头者诸阳之会,神明所主也”。

这说明了人头的重要性。

此外,头发也被认为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有“血者,生于肝,藏于心,出系于脉,络属于毛发,此人之精也”的记载。

这也证明了头发与人体精华的关联性。

3. 脏腑在中国古代医学中,脏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在《黄帝内经》中,详细地讲解了脏腑的功能和互相关联的关系。

例如,人体五脏六腑分别对应五种气和六种味道。

此外,五脏与五行相对应,六腑由五脏和中焦构成。

这些理论是中医学的基础。

4. 骨骼在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实践中,人们对身体特定部位的骨骼有着深刻的认知。

在《古本竹书纪年》中,记载了《骨节图》。

这是一本古书,详细地介绍了人体的骨骼系统。

此外,《黄帝内经》还记载了骨骼与脏腑、经脉之间的关系。

这些认知在农业生产中治疗和防治伤害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中国古代人体结构认知的启示尽管中国古代的人体结构认知与现代医学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它们对人类的发展和现代医学的发展有着潜在的启示。

首先,中国古代人体结构认知是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中国古代人体结构认知的实践经验对人们在当前医学领域的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最后,人体结构认知的研究不断地推动着人们的思维边界,为人类进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医基础学

中医基础学

4
中医基础学 ——阴阳学说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交感——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 程。
阴阳二气的运动是永恒的,当他们在运动过程中相遇 而又处于和谐状态时,就会发生交感作用,阴阳交感是阴 阳二气在运动过程中的一种最佳状态。是万物发生和变化 的根由。
2、阴阳对立制约——“对立”即“相反”,相反则导致 相 互制约其结果是使事物取得一种动态平衡。
“肾虚”、“脾虚”——误以为是肾出了 毛病,误以为是脾有了问题,甚至买了药 补、去治疗;
其实中医所说的肾、脾等五脏六腑主要是 一种功能定位;
如——“肾”并不是独立的肾脏,而是泛 指泌尿系统,包括膀胱等;
“脾”也不是指独立的脾脏,而是泛指消 的认识
阴阳双方,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 任何一方都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为 阳、下为阴,没有上便无所谓下,气为阳,血为 阴血依靠气的运化水谷精微而成,气以赖于血的 充分供给营养,气沛血旺面部则红润光泽,两目 有神,容光焕发。
.
6
中医基础学 ——阴阳学说
4、阴阳消长平衡——指一事物中阴阳的量和阴 与阳之间的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地消 长变化着,阴阳在这种量变中保持着动态平衡。
肝胆发病时互相影响,所以在治疗时肝胆同治。
.
26
中医基础学 ——脏腑的认识
3.脾与胃: 脾胃主管饮食的消化、吸收和传输营养、水分,
以供人体生命活动的各个组织器官的需要,故有 “脾胃为后天之本”之说。 此外,脾还有调节水蔽、统血、主肌肉四肢的功 能。 胃主要是消化食物。脾与胃都是消化食物的主要 脏腑,二者经脉互相联系,构成表里关系。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共同完成消化吸收和运输 营养物质的任务。胃主降,水谷得以下行,便于 消化,脾主升,水谷精微才能输布到全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结合六腑、奇恒之腑、精气血津液、形体官窍、经络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脏腑、精气血津液、形体官窍的生理功能相互协调,相互为用,以维系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和稳定,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第一节脏腑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其生理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即心、肝、脾、肺、肾,为实质性脏器,共同生理功能主要是化生和贮藏精气。

特点是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为中空管腔性脏器,共同生理功能主要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特点是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

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为空管腔性脏器而属腑,但生理功能却又“藏而不泻”类似五脏,故为奇恒之腑。

在脏腑中,五脏是生命活动的中心,脏腑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形成一个非常协调统一的整体。

一、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与系统连属(一)心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1)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周流全身的作用。

心、脉、血共同组成一个循环于全身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心起主导作用。

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血液的充盈;脉道的通利。

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血行流畅,则面色红润光泽,舌淡红,脉象和缓有力。

(2)心主神志(又称心藏神)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

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心主神志的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心主宰五脏六腑的生理活动:即在心的主宰和调节下,彼此协调,才能共同完成整体的生命活动。

②主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主神志功能正常,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神充沛;心的气血不足。

2、系统连属(1)心在志为喜:喜为心的神志。

在正常情况下,喜则心情舒畅,气血和调,有益于健康。

在异常情况下,暴怒或喜怒无度,则扰心神,使心气涣散,甚或内伤五脏,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2)心在液为汗:汗是津液被阳气蒸化以后,从汗孔排泄出来的液体。

津液乃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血为心主,汗为津液所化,津血同源,因此可以认为汗为心液所化。

(3)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心在体合脉是指全身的血脉都属于心,心气不仅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还充实于脉中,以使血脉充盈,血液流畅,故心之合为脉。

其华在面,是指心的功能是否正常可以从面部的色泽变化显露出来,由于面部血脉特别丰富,所以从面部的色泽光彩,可反映出心脉的状态。

(4)开窍于舌:心开窍于舌,是指通过对舌的观察可以了解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状态。

舌的生理功能:主司味觉,表达语言。

心功能正常,则舌体红润,柔软,味觉灵敏,语言流利。

(二)肺肺居胸腔高位,左右各一,故有华盖之称,五行属金。

手太阴肺之经脉属肺络大肠,故肺与大肠相表里。

1、肺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气,司呼吸:肺主气包括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

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调节全身之气的作用。

①体现在气的生成方面,特别是宗气的生成,主要是依靠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

②体现在调节方面,肺有节律的呼吸运动和调节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人体通过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使体内外之气不断得到交换,以保证人体的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肺司呼吸,指肺有呼吸功能,肺正是通过呼吸功能完成主气的作用。

肺司呼吸的功能,有赖于肺的宣降运动。

肺司呼吸功能正常,呼吸均匀有节律,肺司呼吸功能失常,可见咳嗽、气喘等症状。

肺司呼吸功能丧失,生命告终。

(2)主宣发肃降:宣发,是指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布散的作用。

肃降,是指肺气向下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肺主宣发的生理作用:①通过肺气的作用,将体内浊气排出体外;②将脾转输于肺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③宣发卫气,外合皮毛以司腠理开合,将津液代谢产物化为汗液排出体外。

肺主肃降的生理功能:①肺气下降使肺充分吸入自然界清气;②将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和由脾输布的水谷之精气向下布散全身;③肃降呼吸道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清洁通畅。

若肺失肃降,则可出现呼吸短促或表浅,咯痰或咳血等。

肺宣发与肃降的关系:肺的宣发和肃降作用是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是肺生理活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在生理上相辅相成,在病理上又相互影响,肺的宣发与肃降互为前提有节律的一宣一降,以维持呼吸均匀和调、气机调畅,使体内外气体正常交换,促进气血津液正常运行。

(3)通调水道:“通”是疏通,“调”即调节,通调水道是指肺对水液代谢起着输通和调节作用。

通过肺的宣发,不但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上向外布散全身,并还主司汗液的排泄;通过肺的肃降,将津液向下向内布散,可使多余的水液下输膀胱,经肾的气化作用,排出体外。

从而保持水液代谢的正常进行。

故有“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之说。

(4)朝百脉,主治节: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会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

肺朝百脉的作用,是助心行血。

临床上治疗血行不畅之疾,除活血、行血之外,常以行气、益气之品。

治节,即治理调节。

肺主治节是指肺具有治理调节全身脏腑及其功能的作用。

体现在四个方面①肺主呼吸,人体的呼吸运动是有节律地一呼一吸;②随着肺的呼吸运动,治理和调节全身的气机,即是调节气的升降出入的运动;③由于调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因而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④肺的宣发和肃降,治理和调节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

2系统连属(1)肺在志为悲忧:悲忧为肺的情志。

悲自外来,忧自内生,悲忧均可使气耗,故悲忧统属肺志。

由于肺气主一身之气,所以悲忧易伤肺。

(2)肺在液为涕:鼻为肺之窍,肺的津液上出于鼻为涕,以润鼻窍,临床上涕的分泌与性状的变化,多与肺失宣降有关。

(3)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皮毛包括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为一身之表,依赖肺宣发卫气和津液温养、润泽,是机体抵抗外邪的屏障。

肺的生理功能正常,皮肤得养,毫毛光泽,抵御外邪的能力就强,故其荣在皮毛。

(4)肺在窍为鼻:肺主呼吸,鼻是呼吸的门户,故鼻为肺窍。

鼻的通气与嗅觉功能,主要依赖肺气的作用。

肺气和调,呼吸通利,嗅觉才能正常。

(三)脾脾居膈下,位于中焦,五行属土。

足太阴脾之经脉属脾络胃,故脾与胃相表里。

1、脾的主要生理功能(1)脾主运化: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

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变化成为精微物质,并将其转输到全身的生理功能。

脾主运化包括两方面:①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输布作用。

饮食入胃,必须依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物质,并经脾的转输和散精作用,以滋养其它脏腑和全身各处。

因此脾运化水谷的功能旺盛,才能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足够的养料,才能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水谷精微,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也是生成气血的主要物质基础。

所以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

②运化水湿(亦称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排泄作用。

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是同时进行的。

即饮入于胃,通过脾主运化布散水精的作用,把机体所需的水液上输于肺,经肺的宣降功能,内而滋养五脏,外而滋润肌腠皮毛;其浊者,一部分化为汗液而排出体外,一部分经肾下至膀胱而为尿液。

(2)脾主升清:升即上升之意;升清是指脾的运化特点以上升为主;脾主升清是指水谷精微借脾气之上升而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头目得水谷精微的滋养,才能耳聪目明,所以脾以升为健。

脾气的升举对防止人体内脏下垂有一定作用。

(3)脾主统血:统即统摄、控制之意。

脾主统血,是指脾具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防止溢出脉外的功能。

2系统连属(1)脾在志为思:思虑、思考是人正常的精神活动。

思是正常思维活动,为脾的情志。

若思虑过度,所思不遂,则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其中主要影响脾和气的升降出入,从而导致气机郁结。

(2)脾在液为涎:涎为口内津液中较清稀的部分,有保护口腔粘膜、润泽口腔的作用,在进食时分泌多,有助于食物吞咽和消化。

脾为胃行其津液,胃中津液赖脾气的升清作用,才能上出于口,但无多余的溢于口外。

所以说涎为脾液。

(3)脾在体合肉,主四肢: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肌肉依靠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的气血来营养。

营养充足则肌肉发达、丰满,四肢活动灵活有力。

(4)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开窍于口是指饮食、口味与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

脾气健运,则食欲旺盛,口味正常。

其华在唇是说脾气的盛衰可以从口唇的色泽反映出来。

若脾气健运,口唇红润而光泽;若脾气虚弱,则口唇苍白无华。

(四)肝肝位于膈下,右胁之内,五行属木。

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故肝与胆相表里。

1、肝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疏泄:疏,即疏通;泄即升发。

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

表现在四个方面:①对气机的影响:气机泛指气的运动,是对脏腑功能活动的概括。

肝主升、主动的生理特性对于气机的疏通、畅达、升发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肝的疏泄功能对调畅气机起着重要作用。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平、经络通利,各脏腑组织的功能也协调平衡。

肝的疏泄功能失调有二:一是疏泄功能不足,肝气郁结,表现为胸胁、两乳或少腹胀满,疼痛不适,甚则为积聚。

二是肝的升发太过,而形成肝气上逆的病理变化,出现胸胁胀满,头昏胀痛,面红目赤,烦躁易怒;若气升太过,血随气逆,可导致呕血,咯血,甚则昏厥(突然昏倒,不醒人事)。

②对脾胃运化功能的影响:脾胃的运化体现在脾的升清、胃的降浊功能,将水谷精微吸收转输,将糟粕排出体外。

而脾胃的升降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有助于脾升胃降,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若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脾不升清,在上为眩晕,在下为飧泄。

影响胃的降浊功能则呕吐、呃气、腹胀便秘。

③对情志的影响:情志,是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由心所主,但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这是因为正常的情志活动主要依赖于气血的正常运行,肝的疏泄功能具有调畅情志的功能,实际上是调畅气机功能所派生的。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心情开朗。

④对男子排精、女子月经的影响:男子排精、女子月经、排卵,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

男子精液的正常排泄,是肝肾二脏相互协调的结果。

(2)肝主藏血肝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

①肝贮藏血液:制约肝阳,防肝阳升动太过,保持正常疏泄功能;②肝调节血量:当剧烈活动或情绪激动,气温上升时,机体需用血液量增加,肝就排出储存的血液,以供机体的需要。

若安静休息或情绪稳定,气温寒冷时,机体需血量相对减少,部分血液便藏之于肝。

③防止出血。

2系统连属(1)肝在志为怒:怒是人们在情绪激动时的一种情志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