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
中医学理论中的“以人为本”
中医学理论中的“以人为本”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中医学以《黄帝内经》为理论基础,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医学“以和为贵”的精神取向要求人与外界的和谐相处,强调人体自身和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黄帝内经》在研究人体、自然等各个方面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文章主要从生命观,健康观,医德观,医学模式等几个方面来分析。
中医学起源于两千多年前,以《黄帝内经》为其理论基础,是现存最早的既有基础理论又具有临床实践经验的中医著作,是一门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也是古代特定历史阶段文化思想的产物。
由于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黄帝内经》具有浓厚的社会人文色彩,其理论体系的形成受到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注重结构与功能一体,能量与质量一体,即“形神一体”。
它的主要任务在于探索和研究与人体生命有关的基本规律,是一门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
当今社会处处提倡“以人为本”,其实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体现了这种思想,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一思想在它的生命观、健康观、医德观、医学模式等整个医学体系中处处可见。
1生命观中的体现《黄帝内经》中讲到人是怎样产生的呢?所谓“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人不是女蜗造的,而是天地之气所产生的。
受天地之气而生的人也是构成自然界的一部分。
《黄帝内经》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体中包含的许多部分,其中主要有天、地、人三大类别,每一类别中又包含着许多具体的事物。
如天有方位,季节,气候,行星;地有牲畜,谷物,音调,颜色,滋味;人有形有神,还与社会人事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种关系体现在“天人相应”的思想上。
所谓“天人相应”是说人体是与整个外部世界相对应的,是一个与外部宇宙相对应的小宇宙。
五脏一体,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五脏一体,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五脏一体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人体是由若干脏腑和组织器官所构成的。
各脏腑、组织或器官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这些不同的功能又都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构成了机体的整体统一性。
因此,人体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
机体这种整体统一性,是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联系作用而实现的。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
这种五脏一体观充分地反映出人体内部各组织器官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有机的统一整体。
中医学认为,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一方面要靠各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另一方面又要靠脏腑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才能维持生理平衡,这就是人体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经络系统联络全身,把脏腑、肢体、五官九窍等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气血津液理论和形神统一观点,反映了机能与形体的整体性。
中医学不仅从整体来探索生命活动的规律,而且在分析病证的病理机制时,也首先着眼于整体,着眼于局部病变所引起的整体病理反映,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应统一起来。
由于各脏腑、组织、器官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就确定了在诊断疾病时,可以通过五官、形体、脉象等外在变化,了解和判断内脏病变,在治疗疾病时,对于局部病变,也必须从整体出发,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如可以用清心泻小肠火的方法治疗口舌糜烂,用补肾方法治疗耳聋等。
总之,中医学在阐述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时,都贯穿着“人体是有机的整体”这个基本观点。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同时,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人体则相应地产生生理和病理上的反应,故曰:“人与天地相应也”(《灵枢?邪客》)。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辑录古籍原文中的部分 或全部资料,按类或按 韵编排,以供人们查考
用的工具书。
▪ 6.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 现存规模最大,体例较为完善的古代类书。 ▪ 520卷,约950万字,分类辑录自《内经》至
▪ 创立了辨证论治的诊治理论,理、法、方、药悉备。第一部 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专书。
▪ “方书之祖”——载方269首(“经方”)
▪ 4.《神农本草经》
▪ 成书于汉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托名 神农所作。
▪ 书中载药365种,根据养生、治病、有毒 无毒分为上(120)、中(120)、下 (125)三品。
▪ 1.命门学说 ▪ 命门中所藏的阴阳水火,是全身五脏六
腑阴阳的根本,命门中阴阳的盛衰决定 着全身脏腑阴阳的盛衰,所以命门是调 节全身脏腑阴阳的枢纽。
▪ 张景岳 ▪ 理论:阳非有余,真阴不足
治疗:补肾阴、肾阳
▪ 赵献可,字养葵 认为命门为人身之主,强调“命门之火” 在养生、防病中的重要意义。
▪ 2.李中梓——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 2.《难经》 ▪ 秦越人撰,战国时期的医家,渤海郡人。 ▪ 以问答形式阐释《内经》精义,讨论了81个
医学问题,对脉理的探讨较为精深,尤其提 出“独取寸口”。
寸口者,脉之大会也。 为十二经脉经气汇聚 之处,可以藉此决断 五脏六腑之功能及生
死吉凶。
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
▪ 3.东汉. 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 ▪ 《伤寒论》(外感病) ▪ 《金匮要略》(内伤病)
医学伦理学之先河。“大医精诚”,治病 应“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五脏的主要功能与系统连属
2018/12/4
五脏的主要功能与系统连属 (二)肺
(2)主宣发和肃降 宣发——是指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 肃降——是指肺气向下通调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主宣发 正常:通过肺的气化作用,将体内的浊气,排出体外。
通过肺气的向上向外周的扩散运动,将脾转输至肺的水谷精微 布散于全身,外达于皮毛。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 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夜,排出 体外。
失常:肺有病变——肺开窍于鼻而与喉相通,所以外邪袭
肺,多从鼻喉而入,则见鼻喉的症状(鼻塞、流涕 、喷嚏、喉痒、音哑和失音等)。
2018/12/4
28
五脏的主要功能与系统连属 (二)肺 (5)肺与大肠相表里——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 相互络属. 肺与大肠。
掌握:肺主气司呼吸; 主宣发肃降; 通调水道;
膀胱
骨
耳、前后阴
发
7
藏象学说的特点
•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 从“象”来考察“脏”的功能活动 • 解剖,生理,病理学的紧密结合 • 密切联系临床辨证论治
2018/12/4
8
五脏的主要功能与系统连属 (一)心
1、主要生理功能 (1)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 周流全身的作用。
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全身的血依赖心气的推动 在脉中运行,川流不息,循环无端。
2、系统连属 (1)心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与情志与“喜”有关。
喜、怒、忧、思、恐五志之中,喜为心之志。
正常:喜,一般来说,为人对外界信息引起的良性反应,
并有益于心主血脉等生理功能。“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 失常:喜乐过度——心神受伤(喜伤心)。
2018/12/4
12
五脏的主要功能与系统连属 (一) 心
中医基础理论的含义与构成4
中医基础理论的含义与构成、形成与发展任何一门学科都受一定哲学思想的指导。
中医学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母体,首先,精气学说(又称“元气论”、“气论”)作为主导性自然观,对世界“本体”问题作出了中国古代哲学的代表性阐述,并决定着中国传统科学包括中医学的研究思路、方式及其特质,也是整个中医理论得以建立的基石。
其次是阴阳和五行学说,它们具有自然观和方法论的双重性质。
阴阳学说所要揭示的是宇宙万物最一般的联系和最深刻的本质,是世界运动最普遍的规律;五行学说所要揭示和证明的是宇宙万物都有一定的结构,而且具有统一的结构模式,并试图具体地刻画出系统事物错综复杂的结构关系的一般机制。
中医学家正是借用阴阳和五行学说认识生命及相关问题,分析归纳有关资料和信息,以建构中医理论体系。
另外,与元气论、阴阳及五行学说相伴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也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
中医学对正常人体认识的理论,主要包括藏象学说、经络学说和精气血津液三大学说。
藏象学说借助以“象”测“藏”的司外揣内等方法,以研究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联系为中心,结合研究脏腑与形、窍、志、液及外环境的关系,它与经络学说构成中医理论的核心。
精气血津液理论主要探讨生命的物质组成及其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阐述其生成、运行输布、功能、代谢、相互关系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
经络学说主要阐释机体联络通道的构成、分布、功能及病理变化等。
这三种学说相互包容渗透,互为补充,构成了中医学对人体生命独特而精辟的认识。
另外,体质与人格,是不同个体的生理与心理特性的反映,影响着人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罹性和病理过程中疾病发展的倾向性等,也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
中医学对疾病认识的理论,包括病因学说和病机学说。
病因学说探讨引起疾病的各种原因及其性质和致病特点、规律等。
病机学说主要研究疾病发生的原理及影响或诱发疾病的常见因素、发病途径和类型、疾病发展变化和转归的基本机理和一些共性规律。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预防医学和中医临床医学三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
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以及中医养生和诊疗疾病的原则。
第一章中医学的方法学体系,从上向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中医的哲学方法,二是中医的一般思维方法,三是中医学中的具体方法。
中医的哲学方法即上述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主要包括整体观念、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等;中医的一般思维方法,主要有比较、演绎、模拟、以表知里、试探和反证等等。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气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古代哲学家经过高度概括,将其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形式。
升,即由下向上;降,即由上向下;出,即由内向外;入,即由外向内,这些运动,从不停息。
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升与降、出与入,是保持相对平衡的。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所以,比较完整而简要的基本概念应当称:阴阳是有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可以从阴阳互相交感、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等方面加以说明。
总之,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结构,均可以根据其所在的上下、内外、表里、前后等各相对部位、相对的功能活动特点来概括其阴阳属性,并进而说明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人体内阴阳之间的消长平衡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而阴阳失调,则是一切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之一。
在辨证中,一般首先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作为辨证的纲领,而在八纲之中又以阴阳为总纲,即以阴阳统率表里、寒热、虚实。
表、热、实属阳;里、寒、虚属阴。
调理阴阳,使之保持或恢复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是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
药物的性能,一般地说,主要靠它的气(性)、味和升降浮沉来决定,而药物的气、味和升降浮沉,又皆可以用阴阳来归纳说明。
药性,主要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气”。
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五种味。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趋向。
中医的整体观、平衡观、辩证观
中医的整体观、平衡观、辩证观中医是传承上下五千年的经典,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智慧,更是中国的文化。
中医的智慧数千年来为我们的千万华夏儿女治病救人,防病养生,离不开中医的三大基本特点:整体观、平衡观、辩证观。
一、中医的整体观所谓整体认识观,就是中医把人看成一个整体、一个小世界,外边是一个大世界,小世界要适应大世界,小世界本身又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中医的治疗方法不仅仅是头疼治头、脚疼治脚,还可以头上的病从脚上下功夫,脚上的病从头上下功夫,因为人的精气神是通过气血、经络和生理构成的。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着的。
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它贯串到中医生理、病理、诊法、辨证、治疗等各个方面。
1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整体观念认为,人体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系统,其整体性与统一性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反映出来。
(1)结构上相互联系,不可随意分割人体由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组成,相互之间由经络和组织进行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机体。
对于整体来说,任何一部分都是整体中的局部,各部分之间以及各部分与整体之间都是协调统一的,不可随意分割的。
(2)生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有着各自的生理功能,这些不同的生理功能在整体的协调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机体的整体统一性。
中医学从阴阳五行、精气学说出发,以五脏为中心,把人体所有脏腑组织器官分为心、肝、脾、肺、肾五大系统。
各系统之间有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关系,反映了机体的整体统一性。
中医学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
中医学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
❖ ②对脾胃运化功能的影响:脾胃的升降与肝的疏
泄功能密切相关。
③对情志的影响:正常的情志活动主要依赖于气血
的正常运行,肝的疏泄功能具有调畅情志的功能, 是调畅气机功能所派生的。
❖ ④对男子排精、女子月经的影响:男子排精、女
中医学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
肾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 精”。
❖ 先天之精:秉受于父母,是形成生命的原始
物质,与生具来,具有促进生长、发育与生殖 的功能。
❖ 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物所化生的精微物质,
用以营养五脏,灌溉六腑,维持人体的生命活 动,所余部分藏于肾。
中医学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
(四)大 肠
❖ 大肠位于腹中,上端于阑门处接小肠,下端接肛 门。手阳明大肠经脉属大肠络肺,故大肠与肺相表里。 大肠的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
❖ 大肠接受小肠下输的食物残渣,在向下传导的同 时,吸收其中部分水分,将糟粕变化为粪便,经肛门 排出体外。
中医学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
(五)膀 胱
❖
❖ 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 贮尿和排尿。
功能的综合作用,将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 气和自然界清气结合起来而生成。
中医学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
气的功能
❖ 1、推动作用
❖ 人的生殖、生长与发育,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 的生理活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津液的输布、生成和 排泄等,均有赖于气的激发和推动作用。
❖
2、温煦作用
❖ 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人体正常体温的维持,脏腑、 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血和津液的运行等,均依 赖于气的温煦作用。中医学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
中医基础理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一)生理功能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和精气神一体观。
五脏一体观:人体由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形体(筋、脉、肉、皮、骨)、官窍(目、舌、口、鼻、耳、前阴、后阴)等构成。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形体、官窍,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络作用,构成了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
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之间,具有结构的联系性和功能的统一性,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这种以五脏为中心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称为“五脏一体观”。
形神一体观:形体与精神是生命的两大要素,二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形,指人的形体结构和物质基础;神,指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包括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
形神一体观,是指形体与精神的结合与统一。
正常的生命活动,形与神相互依附,不可分离。
形是神的藏舍之处,神是形的生命体现。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精气神一体观:精、气、血、津液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现。
精、气、神为人之“三宝”。
精可概括精、血、津液。
如《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精有四∶曰精也,血也,津也,液也”。
精气神一体观,是指精可化气,气可化精,精气生神,精气养神,而神则统驭精与气,形成有机整体。
(二)病理变化的整体性中医学在分析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规律时,善于从整体出发,去分析局部病理变化的整体性根源。
人是一个内外紧密联系的整体,因而内脏有病,必然表现于外,具体可反映于相应的形体官窍,即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孟子·告子下》)。
在分析形体官窍的病变时,认为局部病变大都是整体生理功能失调在局部的反映。
如目的病变,既可能是肝血肝气生理功能失调的表现,也可能是五脏精气功能失常的反应。
因此,探讨目病的病理机制,不能单纯从目之局部去分析,而应从五脏的整体联系去认识。
中医学身体观的内涵及特点
中医学身体观的内涵及特点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中医学身体观,是中医学对人体生命的综合认识。
通过对中医学身体观的研究,既能了解中医学对身体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又能了解传统文化在中医学中的渗透和表达,是中医学与传统文化相关性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中医学身体观具有重时空、重循环、重功能、重联系的特点。
身体是医学研究的基本对象。
医学的发展与进步,就是不断发现与解释身体奥妙,不断认识自我生命复杂机制的过程。
通过了解医家对身体的结构与功能进行观察、探索、阐释的整个过程,便能清晰地发现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脉络与细节。
遗憾的是,据笔者所见,时至今日,传统中医学身体观研究在中国大陆尚未全面展开,还没有代表性的著述对传统中医学身体观进行全面分析与总结。
本论文拟弥补此不足,对中医学身体观的内涵及特点进行系统阐述。
1中医学身体观的内涵“身体观”就是对于身体的认识和看法。
身体的内涵,远非肉体所能概括。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都并非是简单的解剖学所见脏腑组织器官的总和。
尤其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身体常常渗透进了中国人以身体为视角对于生命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的理解。
简言之,身体成为了古人理解传统文化生命观、宇宙观的一个重要载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身体与“观”两者往往是渗透交织在一起的,身体中渗透着传统文化的观念,观念又在反向重塑和巩固身体的内涵。
可以说,身体并非是静止的,其中夹杂着生命个体对自身与宇宙的体验,以及不同社会文化观念对身体的塑造和改造。
身体总是随着社会文化背景的演变而呈现出变动的内涵。
因此,我们很难单纯地从文献论述中去剥离身体与观念各自清晰完整的内涵和外延,如果为了表述的方便而简单地从“身体观”中去区分身体与“观”,我们可以把“形神统一的生命躯体”作为身体的论述基点,把围绕这个基点所产生的生命观、宇宙观统称为基于身体基础而产生的“观”。
对中医养生保健的认识
对中医养生保健的认识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使人们的寿命普遍延长,人们的健康观念不断发生着转变,中医学养生保健的理念正深入人心。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希望对你有用!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一、中医学对人体健康的概括中医学认为,人体生命是气的产物,精、气、神是生命的构成要素。
精、气、神三者互相依存,互相为用,盛则同盛,衰则同衰。
三者充盈,则脏腑功能保持动态平衡,人体健康无病,益寿延年;精、气、神不足或亏虚,将导致生命活动的减退或早衰,甚至多病。
换言之,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维持生命活动是“气”,而生命的体现是“神”。
中医评价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就是从精、气、神三个方面考虑的。
善养生者,定会养其精,精气充盈了之后气就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体健康,身体健康则长寿少病。
因此,中医学对人体健康用精、气、神做了概括:形体壮实,比例恰当;眼睛有神,柔亮有光;面色红润,表情舒展;眼睛有神,灵气荡漾;呼吸从容,不急不慢;食欲旺盛,美食三餐;牙齿坚固,不蛀不伤;听觉灵敏,耳内不响;声音洪亮,气息悠长;腰腿灵敏,不痛不酸;二便便利,排放正常;舌红苔薄,脉象匀缓。
采用现代标准,就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以下几方面:①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②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而不挑剔;③善于休息,睡眠良好;④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⑤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⑥体重适当,形体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⑦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⑧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⑨头发光泽,无头屑;⑩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从中医学角度来讲,影响健康的因素有:精气不足、营养不良、五脏损伤、情志失控、劳逸失度、遗传禀赋、气候环境等。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影响健康的因素有:自然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自然因素包括空气、水质、土壤、噪音、噪光、气候、放射线辐射等;生物因素包括生物致病菌的侵袭、疾病与意外伤害等;社会因素包括职业、医疗条件、战争等;个人因素包括遗传、性别、身高、生活方式、饮食情况、心理因素、劳动强度等。
中医心得体会 中医人心得体会(实用12篇)
中医心得体会中医人心得体会(实用12篇)心得体会是对所经历的事物的理解和领悟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一种反思和总结。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所经历的事件、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
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中医心得体会篇一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动态平衡的有机整体,通过调整气血、阴阳的平衡以及脏腑功能的调节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深受许多人的喜爱和信任。
中医人是指那些从事中医工作或受过中医治疗经验的人。
他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和观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他们深刻认识到人和自然的关系,相信人体和自然界一样,遵循着自然规律。
其次,中医人深知疾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他们注重病因的分析,通过辨证论治的方法,寻找治愈疾病的关键。
此外,中医人重视预防和调养,认为健康是一种全面的状态,应该从日常生活中点滴护理。
第三段:中医对人的细致观察和独到见解。
中医人通过对人的细致观察和独特的认识,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们关注人体的形态、色彩、声音、气味等各个方面的变化,从中发现病理变化的线索。
同时,中医人懂得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相信身体内部天然的修复机制是治疗的关键,通过调理体质和增强自愈能力来达到治愈效果。
第四段:全面悉心的治疗理念和方法。
中医人强调全面悉心的治疗理念和方法,在治疗过程中注重整体观念和个体差异。
不同于西医的药物疗法,中医选用中草药、针灸和推拿等方法来调理病人的身体。
此外,中医人还推崇中医养生理念,通过按摩、饮食、运动等方式,调养身体,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人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今天的健康生活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注重对自然的观察和尊重,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自然规律。
其次,我们应该重视身体的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通过保持心态的平和、合理的作息和饮食,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4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
第三章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结合六腑、奇恒之腑、精气血津液、形体官窍、经络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脏腑、精气血津液、形体官窍的生理功能相互协调,相互为用,以维系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和稳定,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第一节脏腑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其生理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即心、肝、脾、肺、肾,为实质性脏器,共同生理功能主要是化生和贮藏精气。
特点是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为中空管腔性脏器,共同生理功能主要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特点是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
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为空管腔性脏器而属腑,但生理功能却又“藏而不泻”类似五脏,故为奇恒之腑。
在脏腑中,五脏是生命活动的中心,脏腑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形成一个非常协调统一的整体。
一、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与系统连属(一)心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1)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周流全身的作用。
心、脉、血共同组成一个循环于全身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心起主导作用。
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血液的充盈;脉道的通利。
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血行流畅,则面色红润光泽,舌淡红,脉象和缓有力。
(2)心主神志(又称心藏神)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
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心主神志的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心主宰五脏六腑的生理活动:即在心的主宰和调节下,彼此协调,才能共同完成整体的生命活动。
②主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主神志功能正常,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神充沛;心的气血不足。
2、系统连属(1)心在志为喜:喜为心的神志。
在正常情况下,喜则心情舒畅,气血和调,有益于健康。
在异常情况下,暴怒或喜怒无度,则扰心神,使心气涣散,甚或内伤五脏,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2)心在液为汗:汗是津液被阳气蒸化以后,从汗孔排泄出来的液体。
中医学与中医基础理论、特点概述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特点概述
绪论
重点: 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内容提要 一、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
中医学 ●是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
防治及其摄生康复,具有独特理论体系 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特点概述
●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学科。 ●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和特点。
作者:是相当长的时期内,古代医 家经验的汇集。
成就:标志着中医学由单纯的经验 积累阶段,发展到系统理论总结阶段 (感性上升至理性)。△建立了中医学 的理论体系。△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 理论指导和依据。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特点概述
2、《难经》
“难”,有质难之意,即问答。全书共有 81个问答,称“八十一难”。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特点概述
特点
上品:补身养命
最早的药物分类法
中品: 养性补虚
下品:专用去病 《本草经》 药物主治功效系统——记载药之性味、功
能、别名、产地等
疗效显著可靠——内含植物、动物、矿物
等药品,疗效显著者
甚多。
《神农本草经》的问世,为中医
学术体系提供了较系统的药物学知
识。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特点概述
形成的历史背景: 古代自然科学的渗入 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特点概述
形成的标志
●基础理论体系的确立
1、《黄帝内经》的成书——第一部医学典 籍,誉为“医家之宗”
素问 9卷 81篇
《内经》
162篇,14万余字
灵枢 9卷 81篇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特点概述
成书年代:有争议,成书年代历经战 国至西汉。可以认为是汉以前医学成就 的汇编。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
辨病论治 ﹡辩证论治 对症治疗
医学课件
27
(2)临床实践中常用辩证方法: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 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病因辨证等
⑶ 临床实践中常用治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⑷ 辩证论治的应用:
1. 先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2. “四大经典”: 3.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
经》
医学课件
8
《黄帝内经》
• 是我国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简称为《内经》。最早著录于刘 歆《七略》及班固《汉书·艺文志》,原为18卷。医圣张仲景“撰用素 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晋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 时,称“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九卷》 在唐王冰时称之为《灵枢》。至宋,史嵩献家藏《灵枢经》并予刊行。 由此可知,《九卷》、《针经》、《灵枢》实则一书而多名。宋之后, 《素问》、《灵枢》始成为《黄帝内经》组成的两大部分
19
B.病理方面: 内脏病变可反映到相应形体官窍,脏腑之间病变可相互影响, 并可以影响整个整体
C.诊断上:有诸内,必形诸外 局部症状是整体功能失调在局部的反应,与全身脏腑、阴阳、 气血的盛衰虚实有关,因此治疗时主张通过整体加以调治
医学课件
20
②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人与自然有着统一的本原和属性,人产生于自然,人的生命 活动规律必然受自然界的规定和影响。人与自然的物质统一 性决定生命和自然运动规律的统一性
病性和邪正关系,能反映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
医学课件
26
辩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 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 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辨 证的关键是“辨”,辨证的过程是对疾病的病理变化作出正 确、全面判断的过程,即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分析 并找出病变的主要矛盾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1.中医学:是在中国产生,经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并有丰富的养生和诊疗手段的传统医学。
它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预防医学和中医临床医学三部分。
2.中医理论体系: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3.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和中医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
包括中医的哲学基础、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以及中医养生和诊疗疾病的原则。
4.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关于事物和现象完整性、统一性和联系性认识的思想。
它是中医学对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的认识。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认为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它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
5.恒动观念:中医学用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观点,来分析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这种观点称之为恒动观念。
6.辩证观念:中医学运用矛盾的、整体的和运动的观点看待生命、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思想,称之为辩证观念。
7.辨证论治:即辨证和论治的合称,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又是其诊断和防治疾病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
8.辨证: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
9.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治疗方法的过程。
10.体征:能被观察到的客观表现称为体征。
11.症:即症状。
是病人主观感觉到的异常感觉。
广义的症状包括体征。
12.证:又称证候。
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它包括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结合六腑、奇恒之腑、精气血津液、形体官窍、经络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脏腑、精气血津液、形体官窍的生理功能相互协调,相互为用,以维系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和稳定,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第一节脏腑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其生理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即心、肝、脾、肺、肾,为实质性脏器,共同生理功能主要是化生和贮藏精气。
特点是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为中空管腔性脏器,共同生理功能主要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特点是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
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为空管腔性脏器而属腑,但生理功能却又“藏而不泻”类似五脏,故为奇恒之腑。
在脏腑中,五脏是生命活动的中心,脏腑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形成一个非常协调统一的整体。
一、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与系统连属(一)心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1)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周流全身的作用。
心、脉、血共同组成一个循环于全身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心起主导作用。
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血液的充盈;脉道的通利。
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血行流畅,则面色红润光泽,舌淡红,脉象和缓有力。
(2)心主神志(又称心藏神)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
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心主神志的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心主宰五脏六腑的生理活动:即在心的主宰和调节下,彼此协调,才能共同完成整体的生命活动。
②主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主神志功能正常,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神充沛;心的气血不足。
2、系统连属(1)心在志为喜:喜为心的神志。
在正常情况下,喜则心情舒畅,气血和调,有益于健康。
在异常情况下,暴怒或喜怒无度,则扰心神,使心气涣散,甚或内伤五脏,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2)心在液为汗:汗是津液被阳气蒸化以后,从汗孔排泄出来的液体。
津液乃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血为心主,汗为津液所化,津血同源,因此可以认为汗为心液所化。
(3)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心在体合脉是指全身的血脉都属于心,心气不仅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还充实于脉中,以使血脉充盈,血液流畅,故心之合为脉。
其华在面,是指心的功能是否正常可以从面部的色泽变化显露出来,由于面部血脉特别丰富,所以从面部的色泽光彩,可反映出心脉的状态。
(4)开窍于舌:心开窍于舌,是指通过对舌的观察可以了解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状态。
舌的生理功能:主司味觉,表达语言。
心功能正常,则舌体红润,柔软,味觉灵敏,语言流利。
(二)肺肺居胸腔高位,左右各一,故有华盖之称,五行属金。
手太阴肺之经脉属肺络大肠,故肺与大肠相表里。
1、肺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气,司呼吸:肺主气包括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
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调节全身之气的作用。
①体现在气的生成方面,特别是宗气的生成,主要是依靠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
②体现在调节方面,肺有节律的呼吸运动和调节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人体通过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使体内外之气不断得到交换,以保证人体的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肺司呼吸,指肺有呼吸功能,肺正是通过呼吸功能完成主气的作用。
肺司呼吸的功能,有赖于肺的宣降运动。
肺司呼吸功能正常,呼吸均匀有节律,肺司呼吸功能失常,可见咳嗽、气喘等症状。
肺司呼吸功能丧失,生命告终。
(2)主宣发肃降:宣发,是指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布散的作用。
肃降,是指肺气向下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肺主宣发的生理作用:①通过肺气的作用,将体内浊气排出体外;②将脾转输于肺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③宣发卫气,外合皮毛以司腠理开合,将津液代谢产物化为汗液排出体外。
肺主肃降的生理功能:①肺气下降使肺充分吸入自然界清气;②将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和由脾输布的水谷之精气向下布散全身;③肃降呼吸道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清洁通畅。
若肺失肃降,则可出现呼吸短促或表浅,咯痰或咳血等。
肺宣发与肃降的关系:肺的宣发和肃降作用是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是肺生理活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在生理上相辅相成,在病理上又相互影响,肺的宣发与肃降互为前提有节律的一宣一降,以维持呼吸均匀和调、气机调畅,使体内外气体正常交换,促进气血津液正常运行。
(3)通调水道:“通”是疏通,“调”即调节,通调水道是指肺对水液代谢起着输通和调节作用。
通过肺的宣发,不但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上向外布散全身,并还主司汗液的排泄;通过肺的肃降,将津液向下向内布散,可使多余的水液下输膀胱,经肾的气化作用,排出体外。
从而保持水液代谢的正常进行。
故有“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之说。
(4)朝百脉,主治节: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会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
肺朝百脉的作用,是助心行血。
临床上治疗血行不畅之疾,除活血、行血之外,常以行气、益气之品。
治节,即治理调节。
肺主治节是指肺具有治理调节全身脏腑及其功能的作用。
体现在四个方面①肺主呼吸,人体的呼吸运动是有节律地一呼一吸;②随着肺的呼吸运动,治理和调节全身的气机,即是调节气的升降出入的运动;③由于调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因而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④肺的宣发和肃降,治理和调节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
2系统连属(1)肺在志为悲忧:悲忧为肺的情志。
悲自外来,忧自内生,悲忧均可使气耗,故悲忧统属肺志。
由于肺气主一身之气,所以悲忧易伤肺。
(2)肺在液为涕:鼻为肺之窍,肺的津液上出于鼻为涕,以润鼻窍,临床上涕的分泌与性状的变化,多与肺失宣降有关。
(3)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皮毛包括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为一身之表,依赖肺宣发卫气和津液温养、润泽,是机体抵抗外邪的屏障。
肺的生理功能正常,皮肤得养,毫毛光泽,抵御外邪的能力就强,故其荣在皮毛。
(4)肺在窍为鼻:肺主呼吸,鼻是呼吸的门户,故鼻为肺窍。
鼻的通气与嗅觉功能,主要依赖肺气的作用。
肺气和调,呼吸通利,嗅觉才能正常。
(三)脾脾居膈下,位于中焦,五行属土。
足太阴脾之经脉属脾络胃,故脾与胃相表里。
1、脾的主要生理功能(1)脾主运化: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
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变化成为精微物质,并将其转输到全身的生理功能。
脾主运化包括两方面:①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输布作用。
饮食入胃,必须依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物质,并经脾的转输和散精作用,以滋养其它脏腑和全身各处。
因此脾运化水谷的功能旺盛,才能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足够的养料,才能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水谷精微,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也是生成气血的主要物质基础。
所以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
②运化水湿(亦称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排泄作用。
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是同时进行的。
即饮入于胃,通过脾主运化布散水精的作用,把机体所需的水液上输于肺,经肺的宣降功能,内而滋养五脏,外而滋润肌腠皮毛;其浊者,一部分化为汗液而排出体外,一部分经肾下至膀胱而为尿液。
(2)脾主升清:升即上升之意;升清是指脾的运化特点以上升为主;脾主升清是指水谷精微借脾气之上升而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头目得水谷精微的滋养,才能耳聪目明,所以脾以升为健。
脾气的升举对防止人体内脏下垂有一定作用。
(3)脾主统血:统即统摄、控制之意。
脾主统血,是指脾具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防止溢出脉外的功能。
2系统连属(1)脾在志为思:思虑、思考是人正常的精神活动。
思是正常思维活动,为脾的情志。
若思虑过度,所思不遂,则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其中主要影响脾和气的升降出入,从而导致气机郁结。
(2)脾在液为涎:涎为口内津液中较清稀的部分,有保护口腔粘膜、润泽口腔的作用,在进食时分泌多,有助于食物吞咽和消化。
脾为胃行其津液,胃中津液赖脾气的升清作用,才能上出于口,但无多余的溢于口外。
所以说涎为脾液。
(3)脾在体合肉,主四肢: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肌肉依靠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的气血来营养。
营养充足则肌肉发达、丰满,四肢活动灵活有力。
(4)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开窍于口是指饮食、口味与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
脾气健运,则食欲旺盛,口味正常。
其华在唇是说脾气的盛衰可以从口唇的色泽反映出来。
若脾气健运,口唇红润而光泽;若脾气虚弱,则口唇苍白无华。
(四)肝肝位于膈下,右胁之内,五行属木。
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故肝与胆相表里。
1、肝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疏泄:疏,即疏通;泄即升发。
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
表现在四个方面:①对气机的影响:气机泛指气的运动,是对脏腑功能活动的概括。
肝主升、主动的生理特性对于气机的疏通、畅达、升发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肝的疏泄功能对调畅气机起着重要作用。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平、经络通利,各脏腑组织的功能也协调平衡。
肝的疏泄功能失调有二:一是疏泄功能不足,肝气郁结,表现为胸胁、两乳或少腹胀满,疼痛不适,甚则为积聚。
二是肝的升发太过,而形成肝气上逆的病理变化,出现胸胁胀满,头昏胀痛,面红目赤,烦躁易怒;若气升太过,血随气逆,可导致呕血,咯血,甚则昏厥(突然昏倒,不醒人事)。
②对脾胃运化功能的影响:脾胃的运化体现在脾的升清、胃的降浊功能,将水谷精微吸收转输,将糟粕排出体外。
而脾胃的升降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有助于脾升胃降,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若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脾不升清,在上为眩晕,在下为飧泄。
影响胃的降浊功能则呕吐、呃气、腹胀便秘。
③对情志的影响:情志,是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由心所主,但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这是因为正常的情志活动主要依赖于气血的正常运行,肝的疏泄功能具有调畅情志的功能,实际上是调畅气机功能所派生的。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心情开朗。
④对男子排精、女子月经的影响:男子排精、女子月经、排卵,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
男子精液的正常排泄,是肝肾二脏相互协调的结果。
(2)肝主藏血肝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
①肝贮藏血液:制约肝阳,防肝阳升动太过,保持正常疏泄功能;②肝调节血量:当剧烈活动或情绪激动,气温上升时,机体需用血液量增加,肝就排出储存的血液,以供机体的需要。
若安静休息或情绪稳定,气温寒冷时,机体需血量相对减少,部分血液便藏之于肝。
③防止出血。
2系统连属(1)肝在志为怒:怒是人们在情绪激动时的一种情志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