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仁汤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三仁汤加味结合四联方案用于脾胃湿热型Hp_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

三仁汤加味结合四联方案用于脾胃湿热型Hp_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

经验交流108三仁汤加味结合四联方案用于脾胃湿热型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王希霞 (开阳县云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贵州开阳 550300)摘要:目的 研究三仁汤加味结合四联方案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268例脾胃湿热型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4例。

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三仁汤加味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评分、中医证侯评分及生活质量。

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口苦、纳呆、大便粘滞和身重困倦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脘痛、胃脘胀满和恶心呕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疼痛及心理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三仁汤加味结合四联方案用于脾胃湿热型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慢性胃炎;三仁汤加味;四联方案;脾胃湿热型Hp阳性慢性胃炎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主要原因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相关[1]。

近年来,慢性胃炎患者对Hp抗生素的耐药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导致Hp根除率有所降低。

慢性胃炎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主要病症为脾胃湿热,患病机理为饮食不节,或因其他原因损伤脾胃,脾运化失常,湿热内生,蕴结于胃,气机阻滞则胃脘部灼热疼痛;湿热郁滞中焦,上犯于口则口干或黏而,水津不布则渴而不欲饮;湿热熏蒸于胃脘则嘈杂,纳呆恶心,湿热困脾,则身重肢倦;湿热阻滞肠道则大便黏滞不畅;湿热下侵膀胱则小便黄,脉滑数。

治疗上通常以清热化湿、理气和胃为主[2]。

本研究旨在探讨三仁汤加味结合四联方案用于脾胃湿热型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268例脾胃湿热型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4例。

【三仁汤:治疗脾胃湿热】

【三仁汤:治疗脾胃湿热】

【三仁汤:治疗脾胃湿热】脾胃湿热症状症见脘腹痞满、体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热口苦、渴不多饮、尿少而黄,甚至面目皮肤发黄如橘子色,舌苔黄腻,脉濡数。

1、脘灼热疼痛,嘈杂泛酸。

2、口干口苦,渴不欲饮,口甜粘浊,食甜食则冒酸水,纳呆恶心,身重肢倦。

3、小便色黄,大便不畅(不爽粘滞),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三仁汤治疗脾胃湿热配方:杏仁 15克、飞滑石 18克、白通草 6克、白蔻仁 6克、竹叶 6克、厚朴 6克、生薏仁 18克、半夏 15克。

解读:方用杏仁宣通上焦肺气,使气化有助于湿化;白蔻仁开发中焦湿滞,化浊宜中;苡仁益脾渗湿,使湿热从下而去;三药为主,故名'三仁'。

辅以半夏、厚朴除湿消痞,行气散满;通草、滑石、竹叶清利湿热。

诸药合用,共成宣上、畅中、渗下之剂,而有清热利湿,宣畅混浊之功。

三仁汤配伍禁忌:药用辛开苦降淡渗以宣上、畅中、渗下,使湿热之邪从三焦分消,调畅三焦气机。

体现了“分消走泄”法。

用药禁忌:杏仁用量不宜过大,常用量为15g,过量后易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三仁汤原文: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

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

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三仁汤方:杏仁五钱,飞滑石六钱,白通草二钱,白蔻仁二钱,竹叶二钱,厚朴二钱,生薏仁六钱,半夏五钱。

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

三仁汤是治疗上中二焦湿热证的要方,根据不同主症加味,以达到清热利湿、疏通三焦、调理气机、健脾利小便之效。

凡是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属湿热俱重者,加入黄芩、二花、鱼腥草等清热药,热象愈重加入愈多。

急慢性胃肠炎湿热阻滞中焦,挟食,症见胃脘闷痛较甚,嗳腐,有饮食不调史,加入鸡内金、炒麦芽;呕吐较剧者,三仁汤和胃止呕之力稍逊,加入生姜、半夏;腹胀、纳呆者,加入莱菔子、干姜;大肠气机不畅所致便溏或便秘,此便秘多为先硬后塘,以大便困难,大便时间长为特征,苔黄厚腻者,加入莱菔子、白术、大黄。

三仁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三仁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中 西 医 结 合 中国民间疗法
CHlNA ‘S NATURO PATHY Jun 20 1 8 Vol 26 No 6


三 仁 汤 加 减 联 合 西 药 治 疗 脾 胃湿 热 型 慢 性 胃炎 的 临床 观 察
马 永 建 (山 西省 汾 阳 市 阳城 中 心 卫 生 院 ,山西 吕梁 032200)
(2)临床 症状评 分 比较 治 疗前 ,两组 临床症 状评分 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治疗后 ,两组临床症状评分 与 治疗前 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O.05)。见表 2。
表 2 两 组 脾 胃 湿 热 型 慢 性 胃 炎 患 者 治 疗前 后 临 床 症 状 评 分 }E较 (分 , 士s)
79例均为 来 自 2011年 9月至 2015年 5月汾 阳市 阳 城 中心 卫 生 院 门 诊 收 治 的患 者 ,年 龄 23~71岁 ,平 均 (42.5±13.6)岁 ,将 患 者 随机 分成 治疗 组 与对 照组 。治 疗 组 40例 ,男 29例 ,女 l1例 ;平均年 龄 (41.3±13.2)岁 ; 病 程 1~ 1O年 ,平 均 (5.5± 2.6)年 。 对 照 组 39例 ,男 29例 ,女 1O 例 ,平 均 年 龄 (40.0± 14.3)岁 ;病 程 2~ 11年 ,平 均 (5.9± 2.9)年 。两 组 患 者 的 一 般 资 料 比较 差 异 均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P> O.05)。两 组 患 者 均 经 胃 镜 、 病 理检查 确 诊 为慢性 胃炎 ,中 医辨证 属脾 胃湿 热 型 ;临 床 主要 表现 为数 脉或 滑 脉 、舌 苔 厚 黄 或舌 质 发 红 、渴 而 不 饮 、口苦 、胃脘 热胀 疼痛 等症 状 。 2 治 疗 方 法 2.1 对 照组 左氧氟沙星分 散片 (海南全 星药业有 限公 司 ,国药准字 H2OO80484,0.1 g/片)0.2 g/次 ,2次/日;替 硝 唑 片 (山 东 齐 都 药 业 有 限 公 司 ,国 药 准 字 H2OO55547, 0.5 g/片 )O.5 g/次 ,2次 /日 ;共 治 疗 1周 。 枸 橼 酸 铋 钾 胶 囊 (丽 珠 集 团 丽 珠 制 药 厂 ,国 药 准 字 H10900084, 0.3 g/片)0.3 g/次 ,4次/日;奥 美拉 唑 (上 海 信 谊 万 象 药 业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国 药 准 字 H20045335,2O mg/粒 ) 20 mg/次 ,2次/日;共 治疗 4周 。 2.2 治 疗组 在 对 照 组 治 疗 的基 础 上 加 服 三 仁 汤 加 减 。药物 组成 :苦杏 仁 10 g,豆 蔻 6 g,生 薏苡 仁 2O g,厚 朴 1O g,法 半 夏 1O g,通 草 5 g,滑 石 1O g(包 煎 ),淡 竹 叶 10 g,湿 重加 藿香 10 g(后 下 ),佩 兰 10 g,热重 加黄 连 片 10 g,栀子 1O g。每 日 1剂 ,水 煎 服 ,共 治疗 4周 。

三仁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三仁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中等程 度症状 有时轻微有时严 重为 2分 , 出现 比较严重 持续症
慢I 生胃炎的治疗主要是清胃热 , 化内湿 , 再佐以理气。三仁汤
是《 温病条辨 》 中的著名药方, 中杏仁理气 , 方 半夏去痰散痞 , 薏苡 仁、 白蔻仁 、 厚朴化湿去热 , 辅以滑石 、 竹叶 、 胃热。众药合用 , 以清
检查是 目前 产前诊断胎儿脐带 绕颈 的主要方法 。
产 前超声诊 断胎儿真性 脐带绕 颈对胎儿及母 体 的安全 , 分
结果 不相符。此外对 于胎儿 枕后位 、 羊水少等不 利于显示胎 儿 后 颈部情 况 的, 可嘱 孕妇的选择 都有重要 意义 。当脐带绕颈过 紧或 周数较 多时 , 胎 儿血运 直接 受到 影响 , 可能 导致 胎儿宫 内窘 迫 、 羊水 胎粪污
列 。脐 带表 面被覆 羊膜 , 中间有胶 状结 缔组织 充填 , 保护着 血
折返 现象 , 要注意用 探 头横 切胎儿 颈部 , 细追踪脐 带是 否 围 仔
绕完 胎儿颈 部 ;4 单 纯见 到胎 儿前 颈部 有脐带 声影 , 可盲 () 不
目诊断胎儿真 性脐 带绕 颈 , 须在胎儿 后颈部 同时查到脐带 绕 必 颈 图像方 可诊 断; 5) ( 由于探头 检查 角度 的原 因 , 颈部 与 肩 使 部之 间出现 凹陷 , 似颈后脐 带压迹 , 形 易造成假 阳性 , 故探查 时 应尽量保 持探 头与胎 儿脊柱平行 , 晰显示脊柱 的两条平行 强 清 回声 , 可排 除误诊 ; 6) ( 超声 检查与胎 儿分娩 时间间隔较 长 , 胎 儿在 子宫 内游动时 颈部 的脐 带 自行漂 浮脱落 , 造成误诊 。对 此 笔者认为产前 3—7d 超声 检查有助于提高超声诊 断准确率 [; 行 5 1
注 :与用 药 前 比较 ,P < 00 ‘ .5

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应用三仁汤治疗的效果探析

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应用三仁汤治疗的效果探析

医药界 2020年03月第05期—163—中西医结合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应用三仁汤治疗的效果探析赵 超(衡水市第二中医医院,河北 衡水 053200)【摘要】目的:探究在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症状的治疗中,采用三仁汤方式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2017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210例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进行对照分析,随机平分为参照组与探究组,每组105例病患,前组病患接受我院的胃复春片药物治疗,而后组则进行三仁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病患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变化,并对比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两组病患在经过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是探究组病患的改善程度要优于参照组(P<0.05);探究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9%(101/105),明显高于参照组的69.52%(73/105),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在脾胃湿热型的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中,应用三仁汤治疗方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三仁汤;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 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808(2020)05-163-01引言:为了更好的探究三仁汤的临床治疗效果,选择210例患有慢性胃炎疾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对照分析,现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及方法1.1研究对象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210例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已通过胃镜检查的方式确诊为慢性胃炎,并按照中医辨证理论方法确定均为脾胃湿热型,同时并未患有其他影响研究结果的疾病。

所有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62:48,年龄范围在21~71周岁,平均(42.35±4.18)周岁,病程范围在0.8~10年,平均病程(5.12±1.34)年,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平分为参照组与探究组,每组病患均为105例,比较两组病患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照分析。

三仁汤在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中的临床应用

三仁汤在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中的临床应用

三仁汤在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中的临床应用作为一名中医学爱好者,我有幸参与了三仁汤在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在此,我愿分享我的经验与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胃脘疼痛、胀满、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根据中医理论,该病机为湿热内蕴,脾胃失和。

三仁汤作为一种经典的古方,具有清热利湿、和胃止痛的功效,临床应用广泛。

在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的过程中,我严格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望、闻、问、切四诊合诊。

根据病情轻重、体质差异,我将患者分为湿重、热重和湿热并重三种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药物配比和剂量。

对于湿重患者,我以三仁汤为基础方,加大茯苓、泽泻等利湿药物的用量,同时配以陈皮、法半夏等理气化湿药物。

我还根据患者的体质,适当加入白术、山药等健脾药物,以增强脾胃运化湿邪的能力。

对于热重患者,我在三仁汤基础上加大黄芩、黄连等清热药物的用量,同时配以山栀、豆豉等清利湿热的药物。

为了防止清热药物伤及脾胃,我还会适当加入干姜、肉桂等温里药物,以顾护脾胃。

对于湿热并重患者,我采用三仁汤原方,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加减。

如患者伴有胃脘疼痛,我会加入元胡、川楝子等止痛药物;如患者伴有呕吐,我会加入半夏、竹茹等止呕药物。

然而,在临床应用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部分患者在服用三仁汤后,出现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

这可能与患者体质偏虚、药物剂量不当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临床应用中,我注重根据患者体质调整药物剂量,并在必要时配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在我作为一名中医学的爱好者并参与三仁汤在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中的临床应用研究中,我有幸目睹了中医药的神奇魅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验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精髓,也感受到了中医药在治疗疾病中的独特优势。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中湿热中阻型是最为常见的类型之一。

患者的胃脘疼痛、胀满、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让人看在眼里,痛在心上。

三仁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

三仁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

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首 位 。 [3] 目 前 常 规 治 疗 以 胃 黏 膜 保 护 剂 、调 整 胃 肠
一般资料
道 蠕 动 药 、抗 生 素 以 及 制 酸 剂 等 联 合 应 用 为 主 ,虽 可
选取民权县中医院内科2014年1月—2015年3月 暂 时 有 效 缓 解 症 状 ,但 容 易 复 发 。 且 该 病 一 般 病 程
中医 学 将 本 病 归 为 “胃 脘 痛 ”“嘈 杂 ”“痞 满 ”等 范 畴 ,认 为 其 多 与 饮 食 不 节 、肝 郁 乘 脾 、脾 胃 虚 弱 、湿 热
(4.8±2.2)年。观察组中男 33 例,女 18 例;年 龄 28~ 61岁,平均(33.7±4.1)岁;病 程 最 短 8 个 月,最 长 18
畅 ,则 见 胸 闷 不 饥 、胃 脘 嘈 杂 ,治 疗 当 以 宣 畅 气 机 、清 热 利 湿 。 [5] 三 仁 汤 中 杏 仁 宣 利 上 焦 肺 气 ,气 行 则 湿 化 ;白 蔻 仁 可 芳 香 化 湿 、行 气 宽 中 ,畅 中 焦 之 脾 气 ;薏 苡 仁 甘 淡 性 寒 ,渗 湿 利 水 而 健 脾 ,使 湿 热 从 下 焦 而 去 。
2.结果:观察组 总 显 效 率 为 90.19%,优 于 对 照 组 的 74.51%,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χ2 =4.3175,P = 0.0377,P<0.05)。 见 表 1。
表 1 观 察 组 与 对 照 组 患 者 疗 效 比 较 [例 (% )]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显效
观 察 组 51 27(52.94) 19(37.26) 3(5.88) 2(3.92) 46(90.20)
黏膜层见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

三仁汤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临床观察

三仁汤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临床观察

【薪火传承】三仁汤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临床观察*郭金聚1郭金华2摘要:目的观察三仁汤加味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20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予三仁汤加味治疗。

2组疗程均为4周。

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疗程结束后2组在症状积分改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三仁汤加味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效果显著。

关键词:慢性胃炎;三仁汤;湿热中阻型;中医药疗法doi :10.3969/j.issn.1003-8914.2020.02.011文章编号:1003-8914(2020)-02-0178-03Clinical Observation on Sanren Decoction in Treating Chronic Gastritis with Dampness-heatand Middle Obstruction Type GUO Jinju 1GUO Jinhua 2(1.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Xuchang Longyao Hospital ,Henan Province ,Xuchang 461700,China ;2.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nan Province ,Zhengzhou 450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odified Sanren decoction on chronic gastritis of dampness-heat and middle-resistancetype.Methods 120patients with chronic gastr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western medicine ,while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odified Sanren decoction.The course of treatment for both groups was 4weeks.ResultsThe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6.7%,while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3.3%.The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improvement of symptoms integral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fter treatment (P <0.05).Conclusion Modified Sanren decoction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chronic gastritis of dampness-heat and middle-resistance type.Key words :chronic gastritis ;Sanren decoction ;dampness-heat and middle-resistance type ;therapy of TCM*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作者单位:1.许昌龙耀医院内科(河南许昌461700);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肝胆脾胃科(河南郑州450000)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它是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症性疾病,其发病率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处于首位[1],尤其是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饮食结构的变化,慢性胃炎的发病率日趋上升,有研究[2]指出慢性胃炎的检出率占胃镜检查者中的90%左右。

三仁汤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三仁汤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三仁汤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2-03-11T06:31:57.39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5期作者:黄忠杰1,黄宗印2(通讯作者)[导读] 分析探讨在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患者中使用三仁汤进行治疗的方法以及具体效果。

黄忠杰1,黄宗印2(通讯作者)(1重庆市江津区鼎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庆 402260;2重庆市江津黄宗印中西医结合诊所,重庆 402260)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患者中使用三仁汤进行治疗的方法以及具体效果。

方法将被明确诊断为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的意愿实施分组,分别接受不同方案的治疗,其中有30例患者使用三仁汤治疗方案,作为中医组,其余30例接受常规西医药物疗法,为西医组,比较两组具体疗效情况。

结果中医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比西医组更高,各主要中医证候积分水平则均低于对照组同类指标,两组各观察指标间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三仁汤用于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患者中,可以随症加减,更具有针对性,能够实现标本兼治的效果,疗效更加理想。

关键词:湿热中阻;慢性胃炎;三仁汤;临床效果慢性胃炎为消化系统常见慢性疾病,该疾病的发生与长期酗酒、作息不规律、饮食无节制等有密切相关性,近年来随着存在不良生活及饮食习惯的人越来越多,此类疾病的发病率也显著升高[1]。

西医药物在慢性胃炎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虽然能够让患者的临床症状暂时得到缓解,但是复发率比较高,因此会让患者遭受长期的困扰。

随着研究增多,发现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更加可靠、稳固。

本文将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了三仁汤的临床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纳入60例慢性胃炎病患,均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接受药物治疗,经中医辨证,入选患者均被证实为湿热中阻型。

其中共有男患者37例(61.67%),女患者23例(38.33%),年龄最大的患者为58岁,年龄最小的为22岁,均值为(40.26±5.14)岁;对慢性胃炎病程进行统计,最长7年,最短1年,均值为(4.23±1.06)年。

三仁汤加减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三仁汤加减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三仁汤加减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作为一名中医医师,我有幸在过去数年中,对三仁汤加减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进行了深入的临床观察。

现在,我想与大家分享我的经验和观察结果。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中医将其归属于“胃病”范畴,并根据病因病机将其分为若干类型。

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类型,其特点是胃部胀满、疼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苦口干等。

对于这一类型的慢性胃炎,中医治疗通常采用清热除湿、和中止痛的方法。

而三仁汤加减正是代表方之一。

三仁汤加减由三仁(杏仁、白豆蔻、薏苡仁)、黄连、黄芩、半夏、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除湿、和中止痛的功效。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我会对方剂进行适当的加减,以增强治疗效果。

在临床观察中,我共治疗了100例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患者,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分布在2570岁之间。

所有患者在就诊时均表现出胃部胀满、疼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苦口干等症状。

治疗前,所有患者均经过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

治疗结束后,我对患者的疗效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痊愈38例,显效47例,有效11例,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96%。

通过这次临床观察,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三仁汤加减在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方面的优势。

三仁汤加减具有显著的清热除湿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胃部胀满、疼痛等症状。

方剂中的和中止痛成分,能够缓解患者的恶心呕吐、口苦口干等症状。

三仁汤加减还具有调和脾胃、增强食欲的功效,对于改善患者的食欲不振症状具有明显效果。

当然,临床观察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如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腹泻、腹痛等副作用。

这可能与三仁汤加减的清热除湿作用过强有关。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对方剂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避免副作用的产生。

作为一名中医医师,我有幸在过去数年中,对三仁汤加减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进行了深入的临床观察。

现在,我想与大家分享我的经验和观察结果。

三仁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40例疗效观察

三仁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40例疗效观察

三仁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40例疗效观察高军丽㊀杨绍桦作者单位:466000河南周口,周口市中医院ʌ摘要ɔ目的㊀观察三仁汤对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㊀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上加用三仁汤.结果㊀治疗组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的70%;治疗组H P 转阴率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3月后随访,对照组显效者复发2例,症状评分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未见复发.结论㊀三仁汤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效果确切,能明显改善症状,总体疗效明显,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ʌ关键词ɔ三仁汤加减;脾胃湿热;慢性胃炎;疗效观察ʌ中图分类号ɔR 969.4㊀㊀㊀㊀㊀㊀ʌ文献标识码ɔB ㊀㊀㊀㊀㊀ʌ文章编号ɔ1004-5511(2018)02-0764-01㊀㊀笔者对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给予中药汤剂治疗,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㊀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40例,均H P 检测阳性,胃镜㊁病理活检排除占位性疾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男11例,女性9例;年龄32-75岁,平均41.5ʃ9.5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3.2ʃ1.5年.治疗组男10例,女性10例;年龄28-76岁,平均40.5ʃ8.7岁;病程5个月-9年,平均3.6ʃ1.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1.2㊀诊断标准㊀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的专家共识意见[1],患者均经常规检测H P ㊁内镜检查和胃黏膜活组织检查明确诊断;脾胃湿热证型诊断标准参照«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2]制定,4项主症:①胃脘灼热胀痛;②口苦口臭;③脘腹痞闷,渴不欲饮;④舌质红,边尖深红,苔黄厚或腻;3项次症:①胃黏膜急性活动性炎症,充血糜烂明显;②小便黄;③脉滑或濡数.诊断需具备2项主症+1项次症.1.3㊀治疗方法㊀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三仁汤,药物组成:杏仁12g ㊁白豆寇12g ㊁生薏苡仁30g ㊁制半夏12g ㊁厚朴12g㊁滑石10㊁黄连6g ㊁通草6g ㊁竹叶12g ㊁栀子10g㊁枳壳10g .加减:胃脘灼热明显者加蒲公英9g ㊁连翘9g;困重㊁渴不欲饮者加藿香9g ㊁佩兰9g ;呃逆者加竹茹12g ;纳差者加焦三仙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续治疗30天.1.4㊀疗效判定标准㊀拟定三级疗效评定标准:显效:全部脾胃湿热症状消失,或主要症状消失,次要症状基本消失,无明显不适;有效:主要不适症状明显好转,主次症状大部分消失,有时仍存在不适感;无效:主要症状未见任何改善或加重.同时根据患者症状评分:无症状者0分;轻微症状㊁极少出现者1分;中等程度的症状并且时轻时重者2分;严重症状并且持续出现者3分.1.5㊀采用S P S 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㊀结果经过治疗1个疗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间表1);两组症状评分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但治疗后评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2);两组H P 转阴率比较,治疗组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见表3).3个月后随访,对照组显效者复发2例,治疗组未见复发.表1㊀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20108290%对照组2077670%表2㊀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组别时机纳呆胃痛嗳气腹胀嘈杂治疗组治疗前2.7ʃ0.42.8ʃ0.52.7ʃ0.32.7ʃ0.32.8ʃ0.4治疗后0.8ʃ0.20.5ʃ0.20.9ʃ0.20.6ʃ0.20.7ʃ0.2组别时机纳呆胃痛嗳气腹胀嘈杂对照组治疗前2.3ʃ0.32.5ʃ0.42.4ʃ0.42.5ʃ0.22.3ʃ0.3治疗后1.4ʃ0.31.2ʃ0.41.5ʃ0.31.1ʃ0.31.2ʃ0.4表3㊀两组患者治疗后H P 转阴情况比较组别总例数转阴未转阴转阴率治疗组2017385%对照组2011955%3㊀讨论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抽烟饮酒㊁不进食规律,油腻高脂㊁冷饮㊁辛辣,及各类速食㊁添加剂㊁药物刺激,都可增加慢性胃病患病的几率.在胃病中发病率最高的就是慢性胃炎,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3].慢性胃炎病程较长,病情反复迁延,病理显示以炎症水肿㊁萎缩㊁生化等为主要变化,西药三联㊁四联用药以抗菌㊁保护胃黏膜为主,病因难以清除,病程难以逆转,总体疗效欠佳[4].本病中医归属于 胃脘痛 ㊁ 痞满 等范畴,或因情志不遂,气机郁滞,或因寒凉中阻,郁而化热,或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因肥甘厚味,聚湿生痰,或辛辣刺激,生热化火,或因因思虑过度,忧思郁结,皆最终引起湿热蕴藉㊁盘踞中焦,脾胃湿热又碍气机升降,脾胃功能失调,又加重湿热内蕴,不利于病退身安,所以容易出现病情反复发展或加重.三仁汤是吴鞠通用来治疗湿温初起所拟之方,方中杏仁宣通肺气,可破除胸中郁滞之气,肺气顺畅,则湿邪可化.药理研究发现,杏仁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其中苯甲酵可抑制胃蛋白酶活性,从而影响消化功能.白蔻仁性温散寒,气香醒脾,行中焦之气化脾胃之湿,气行则湿气自化.«开宝本草»描述其 主积冷气,止吐逆反胃 ,药理显示,白蔻仁中含有挥发油可增强胃肠道蠕动,消毒杀菌.茯苓㊁薏苡仁健脾渗湿,半夏㊁厚朴燥湿消痞,重在燥湿理气,皆因湿在中焦,气机不畅;通草㊁滑石㊁淡竹叶清利湿热,通过利小便将湿热从下焦排出.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薏苡仁含有的脂肪油可解热㊁镇静镇痛;半夏㊁厚朴㊁茯苓具有防治胃溃疡的作用,厚朴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滑石具有保护肠胃内壁的作用.本方通过化湿㊁利湿㊁宣气㊁行气达到治疗湿热的作用,关键在于诸药合用,相互协调,标本兼治,扶正祛邪.本研究通过三仁汤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症状改善明显,总有效率㊁H P 转阴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三仁汤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满意,值得应用.参考文献[1]㊀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研讨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3,18(2):119-124.[2]㊀张万岱,陈治水,危北海,等.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4,12(5):314-317.[3]㊀梁木清.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J ].广东医学,2016,37:235-236.[4]㊀少光.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6,4(9):113-114.467。

三仁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三仁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炎 的诊 断 标 准 ,临 床有 以下 表 现 即诊 断 为脾 胃湿 热 型慢 性 胃炎 : 脉 象 数 或滑 ;舌苔 黄 厚 ,舌 质 发 红 ;口苦 唇 干 ,渴 却不饮 ;胃院部疼 痛灼 热 …。
2 结 果
2 . 1 两组患者临床 治疗效果 比较 ,详见表一
表一 两 组患 者临床 治疗效 果 比较
1 . 5 统计学 方法
数据 结 果 采用 S P S S 1 7 . 0统 计 学 软件 进行 分 析 处 理 ,计 数 资料 用 ±S ) 表 示 ,采 用 , 检验,以P < 0 . 0 5为 具 有 明 显 差异 ,有统计 学 意义 。
1 . 2 诊 断 标 准 根 据 中西 医结 合诊 治方 案 f 草案 ) 对 脾 胃湿 热型 慢性 胃
年龄 3 0 岁 ~7 5岁 , 平均年 龄 4 9 . 0±9 . 5 岁。 病程 1 年 ~1 0 年, 平均 病 程 5 . 5±2 . 6年 。对 照组 中男性 患者 1 3例 ,女 性患 者 1 7例 。年 龄 3 1 岁 ~7 4岁 ,平 均 年龄 4 8 . 0±9 . 1 岁 。病 程 2 年~1 1 年 ,平 均病 程 5 . 9±2 . 9年 。两组 患 者均 经 胃镜 、病
对照组 患者 给予 胃复春 片治疗 ,4片 / 次 ,3次 / 天 ,饭 前 3 0分 钟 服 用 。 两组 患者治 疗时 间均为 3 0天 。
1 . 4 疗效评 价标 准
根据慢 性 胃炎 中西医结合 诊 断 、辨证 和疗效 标准 ( 试 行 方案 ) ,痊 愈为 患者 临床 主要 症 状消 失完 全 ,次要 症状 消 失 或者基 本消 失 。显 效为 患者 临床 主要 症状基 本消 失 ,次要 症 状也 基 本 消 失 。有效 为患 者 临床 主要 症状 减 轻 明 显 。无 效 为患 者症 状 改善 未达 到上 述标 准 ; 根据 患 者对 其 胃部纳 呆 、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大鼠胃粘膜蛋白质组学与三仁汤治疗的实验研究的中期报告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大鼠胃粘膜蛋白质组学与三仁汤治疗的实验研究的中期报告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大鼠胃粘膜蛋白质组学与三仁汤治疗的实验研究的中期报告背景介绍: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病,其特征是胃粘膜的慢性炎症。

脾胃湿热证是中医学中对慢性胃炎的一种病理认识,认为慢性胃炎与脾胃湿热证密切相关。

三仁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用于治疗脾胃湿热证。

本研究旨在探讨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大鼠胃粘膜蛋白质组学的变化以及三仁汤对其的治疗效果。

实验设计与方法:1. 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分组:选取健康的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三仁汤组。

2. 建立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模型:通过口服给予饮食诱导方法,连续给予高脂高盐饮食和酒精,加速慢性胃炎的发生。

3. 给药与观察:三仁汤组大鼠口服三仁汤,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食欲、体重等指标,并采集胃粘膜样本。

4. 蛋白质组学分析:对各组胃粘膜样本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包括蛋白质数量、种类以及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和筛选。

5. 统计分析:使用统计学方法对各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数量资料的 t 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等。

实验结果:1.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模型的构建:经过饮食诱导,模型组大鼠出现胃痛、食欲减退等慢性胃炎相关症状。

2. 三仁汤治疗效果的观察:三仁汤组大鼠的一般情况、食欲和体重出现改善,表明三仁汤对慢性胃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3. 胃粘膜蛋白质组学的变化: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胃粘膜中多个蛋白质种类数量和表达水平发生了变化。

4. 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和筛选:通过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和筛选,发现多个蛋白质与慢性胃炎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讨论与展望:1. 本研究结果表明,脾胃湿热证在慢性胃炎发生和发展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三仁汤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有效。

2. 胃粘膜蛋白质组学的变化与慢性胃炎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为深入研究慢性胃炎的发病机制提供了线索。

3. 鉴定和筛选的差异表达蛋白可能成为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对象,有望为慢性胃炎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靶点。

三仁汤治疗湿热阻滞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三仁汤治疗湿热阻滞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三仁汤治疗湿热阻滞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我们明确了湿热阻滞型慢性胃炎的诊断标准。

该病状表现为胃部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胃脘疼痛等,且舌苔厚腻、脉象濡数。

通过这些症状,我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出患者的病情。

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们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包括症状的改善情况、胃镜检查结果等。

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病情变化,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三仁汤的疗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我们发现,三仁汤对于湿热阻滞型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大部分患者在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现象得到缓解,胃脘疼痛的频率和强度也有所降低。

同时,胃镜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胃黏膜炎症程度明显减轻,腺体排列逐渐恢复正常。

通过对治疗过程中的病例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三仁汤的疗效与患者的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有关。

年轻患者、病程较短、病情较轻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

而对于病程较长、病情较重的患者,治疗效果则相对较差。

我们还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了观察。

经研究发现,三仁汤治疗过程中并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较好。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证实了三仁汤在治疗湿热阻滞型慢性胃炎方面的临床疗效。

虽然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治疗方案的优化、患者个体差异的处理等,但三仁汤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药方,其在治疗湿热阻滞型慢性胃炎方面的潜力值得进一步挖掘。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对比三仁汤与其他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治疗方案。

同时,我们也将深入探讨三仁汤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湿热阻滞型慢性胃炎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在进行三仁汤治疗湿热阻滞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之前,我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目的。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病因复杂,病程迁延。

湿热阻滞型慢性胃炎是其中的一种中医分型,其特点是胃部胀满、疼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中医理论认为,湿热阻滞型慢性胃炎是由于湿热邪气阻滞中焦,导致脾胃功能失调所致。

三仁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34例临床观察

三仁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34例临床观察

较 甚加藿香 9 g , 佩兰 9 g ; 纳呆 加鸡 内金 1 2 g ; 反 酸较甚者 加
浙贝母 9 g , 乌贼骨 1 0 g 。服 用 方 法 : 每 日 l剂 , 每 次 煎 取 1 5 0 n , 煎 2次 , 早 中晚分 3次服用 。2周为 1疗程 。治疗 3 个 疗程 统计疗效 。 3 疗 效标准与治疗 结果 3 . 1 疗效标准 治愈 : 腹痛 , 恶心, 呕吐 消失 , 食欲 大便正常 , 胃镜 复查后 胃黏膜无 异常 ; 有效 : 腹痛恶心 呕吐症状 缓解 , 胃
仁9 g , 薏苡仁 1 8 g , 厚朴 9 g , 通草 6 g , 滑石1 8 g , 半夏 1 2 g , 竹 叶6 g , 藿香 9 g , 佩兰 9 g , 苍术 1 0 g , 陈皮 9 g , 3 剂后 , 自觉症状 明显改善 , 原方继服至诸证消失 , 1 月后 胃镜复查, 黏膜无异常。
1 0 g , 大黄 6 g , 冬瓜仁 1 5 g ; 大便稀加苍术 i 0 g , 陈皮 9 g ; 恶心
以化湿 健脾 , 去 中焦湿 邪 , 薏苡仁甘淡寒 以渗利 湿热于下 焦 , 使湿从小便而出, 三药合用 , 宣上 、 畅 中、 渗下 以解 三焦之湿热 ,
均为主药 ; 厚朴 、 半夏运脾除湿 , 行气散满以加强 白寇仁运中化
5 讨 论
1 临床资料
本组 3 4例患者均来源 于本院 门诊 , 其中, 男 1 9例, 女 1 5 例; 年龄最大 6 7岁 , 最小 2 8岁 ; 病程最短 3 个月 , 最长 1 2 a 。 主要临床表 现为 : 上腹部胀满或疼痛 , 纳差 , 恶心 , 呕吐等 。胃 镜检查可见 胃黏膜充 血、 水肿并有糜烂 。 2 治 疗方法 均采用 三仁 汤汤 加减 治疗 。主方组 成 : 杏仁 9 g , 白蔻 仁

三仁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三仁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三仁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疗效观察作者:潘应明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2年第15期[摘要] 目的探讨三仁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疗效。

方法 23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32例和对照组100例。

治疗组患者应用三仁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胃复春片口服治疗。

持续1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间治疗效果及用药前后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变。

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09例显效,18例有效,总有效率达96.2%,明显高于对照组71.0%的总有效率(P<0.05)。

治疗组主要临床症状治疗后得以显著好转(P<0.05)。

结论应用三仁汤加减进行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明确,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 三仁汤;治疗;脾胃湿热;慢性胃炎[中图分类号] R25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5-101-02慢性胃炎在中医中属于“胃脘痛”“痞满”范畴。

多数是由于饮食不规律,情绪不定,过于劳累以及细菌感染所致[1]。

三仁汤是《温病条辨》中著名方剂,由飞滑石,生薏苡仁,厚朴,半夏,白豆蔻,杏仁,竹叶,通草等药构成,有清除胃热,理顺气息之功效。

笔者将三仁汤加减运用到临床上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取得不错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3月~2011年7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中医科就诊的232例患者,232例患者全部经过胃镜检查和病理活检明确诊断为慢性胃炎,按中医辨证都为脾胃湿热型,均有胃脘热胀疼痛,口发苦,渴却不饮,舌质发红,舌苔厚黄,数脉或滑脉等征象。

其中男32例,女12例;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41.4±9.4)岁。

病程1~9年,平均(4.4±1.2)年。

1.2 诊断标准参照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2]中关于脾胃湿热证的诊断标准:胃脘部疼痛灼热;口唇发干发苦,渴却不饮;舌质发红,舌苔黄厚;脉象数或滑。

全部患者都符合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仁汤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6-06-14T15:19:01.687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5期作者:袁继云
[导读] 三仁汤加味能有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石河子市中医医院 832000
摘要:目的:探究三仁汤加味治疗慢性浅表型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8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三仁汤加味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6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9.52%,数据对比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三仁汤加味能有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三仁汤;慢性浅表型胃炎脾胃湿热证;临床疗效
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脾胃虚弱、肝胃不和、呕吐、厌食等[1]。

近十年来,我国中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有很了很大的进展。

有研究表示,三仁汤加味能有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

为证实这一理论,故本院进行此次实验,现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接收的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8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西医慢性浅表性胃炎诊断标准及中医脾胃湿热证诊断标准,并排除合并患有心脑血管、肾肝脏等器官障碍功能性疾病及精神认知严重障碍的患者,患者于接受治疗前一周未服用任何药物,且均知晓并签署实验同意书。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有患者42例,男患者31例,女患者11例,年龄
54~77岁;对照组有患者42例,男患者27例,女患者14例,年龄52~79岁。

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结果(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观察组给予三仁汤加味治疗:三仁汤加味药方为:杏仁 15克、飞滑石 18克、白通草 6克、白蔻仁 6克、竹叶 6克、厚朴 6克、生薏仁18克、半夏 15克、黄连6克、干姜5克、三七粉冲服3克、甘草6克;每日煎服一剂,分早晚两次空腹服用,连续服用28天[2]。

对照组给予传统方法治疗:患者每日早晚各空腹服用奥美拉唑胶囊1粒/20mg,连续服用28天。

在服药期间,两组患者均要保持良好规律的作息生活,不要抽烟喝酒,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保证心情舒畅。

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1.3统计学意义
应用 SPSS 17.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6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9.52%,两组数据对比,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详情见表1.
3.讨论
中医认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是因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导致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饮食不节;二是情志失调[3]。

中医认为饮食不节,导致饮食自倍,势必肠胃乃伤、脾失健运、湿浊内生、湿蕴化热。

而情志失调会导致肝气不畅、湿气骤升。

因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需要健脾祛湿。

三仁汤出自《温病条辨》,是祛湿剂中清热祛湿的良药,有宣畅气机,清热利湿的功效,主治湿重于热之湿温病。

药方中的杏仁有通肺气、助湿化的作用;白蔻仁可以开发中焦湿滞、化浊宜中;生薏仁益脾渗湿,有良好的祛湿助气的效果。

这三味药是药方中的主要,故而称之为“三仁”。

随后辅以半夏、厚朴以提升除湿消痞、行气散满的效果;在加上通草、滑石、竹叶等清利湿热的药物,最终实现清热利湿、宣畅混浊的治疗效果。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浅表型胃炎脾胃湿热证主要与患者的饮食、和生活规律有着重要关联。

现代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日常饮食多以辛辣、肥腻为主,时间一长就容易造成体内湿热,伤及脾胃。

而现代人们生活压力大,难免郁闷,累积肝脾,导致肝气不顺。

因此在治疗慢性浅表型胃炎脾胃湿热证的过程中,帮助患者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保持心情舒畅也是非常重要的。

而现代医理显示,三仁汤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加胃肠道的蠕动,使炎症得到有效的缓解,提升患者的免疫力等作用[4]。

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

说明三仁汤加味对治疗慢性浅表型胃炎脾胃湿热证是由效果的。

在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共同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吃饭,避免暴饮暴食,避免食用辛辣、具有刺激性的食物,能有效降低对胃粘膜的刺激,防止病情加重。

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可以看出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治疗慢性浅表型胃炎脾胃湿热证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验结束后的六个月中,本院对患者均进行过随访,发现观察组中以治愈的患者无一人复发,而对照组以治愈的患者有4例复发。

通过对观察组的随访了解到,治愈后他们依然保持着良好的饮食习惯与作息时间,经常运动,保持自己身心愉悦。

而对照组复发的患者中有4例是因为工作或其他原因无法保证有规律的饮食。

由此可见,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的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情对治疗慢性浅表型胃炎脾胃湿热证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虽然本次实验有力的证明了三仁汤加味对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但作为临床研究还是缺乏一定的实验研究知识,对研究过
程中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对于中药的医治机制等方面的缺乏一定的研究及理论支持,故而该课题仍值得进一步的探究。

综上所述,本院认为三仁汤加味能有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配以规律的饮食习惯,良好的生活作息,保持愉悦的身心,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复发率,提升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振鹏,梁仲惠.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09(13):106-108.
[2]史增信.三仁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8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04(19):33.
[3]王玉桦,方显明.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06:550-552.
[4]蔡晓蕾,王常松,李灿东.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病因病机研究概况[J].光明中医,2014,07(21):1582-15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